在國外讀文科是什麼感受?

rt


於2016. 5.8更新:

其實最難調整的是心態吧。難的是在自己無法掌控的環境里,還能不能調整好心態。過去長輩都強調來到了新環境,要低調做人,小心做事,尤其多年國內教育一直在強化失敗後的羞恥心,才是無法再新環境遊刃有餘的死穴。

明白了上進心 和 羞恥心 沒有相關性是兩個單獨變數

--------------------------------------------------我是分割線-------------------------------------------

握爪,念了兩年psychology,top50,修完了major,果斷轉science院。這兩年過得太太太太艱難了,拿著6.5的英語,國立高中畢業的文憑,跟外國文科生拼簡直就是在自虐。當我終於跟上了大家的腳步,不會因為英語問題無法展現我深刻的思想深度(捂臉)的時候,終於結束了自虐,妥妥轉到science院念計算機,開開心心的秒殺國外理科生爛爛的英文了。

其實學心理不念到phd真心沒用,只是我真的是喜歡。念了兩年文科吧。今年轉到大二sci系,覺得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生活輕鬆了不少。過去深夜熬夜看書做筆記,一開始聽課電腦打英文慢的要命,第一學期一小時看四頁書... ...上課下課插不上嘴。自覺還算聰明,自尊心過不去。覺得同學說的都是廢話自己全知道就是說不上話的那種打擊遠大於看不完書的打擊。咬牙學了neuro science 和bio的幾門課之後回來再學文科心理便好多了。既然這是求助,我會介紹一些我學習文科的好方法吧,現在學計算機,這些方法都用不上了,還是蠻遺憾的。這樣想想自己也走得蠻遠的,祝好。

---------佔座留位-----------

看書!

拿出大量時間看書,這個是必要不充分條件,就不多說了。

雅思閱讀七分以下就一個字一個字看吧,七分以上可以考慮略讀了,掃讀,成績為裸考最佳

要想清楚自己要的時候什麼,是不斷接近同學們的英文水平,還是分數最大化。若是分數最大化,書里的每一個字都看到是不划算的,但若是想借著學文科的機會,把英文真真正正的提上去,光是看notes真的沒有利用好文科課的價值。我做了trade off,你自己根據情況選擇。大一我是一個字一個字看得,不光看,不會的詞都要查發音,我不想做啞巴,很多學術名詞發音不會是很痛苦的。

用英文記筆記,記單詞,理解意思。

看見一個同學心理系大四了還在中英互譯的學心理,實在是事倍功半。的確用中文會是捷徑,但是請別慣著自己。實在不理解可以查百度百科,中文的wiki,但是別看中文版的書。

用筆記notes記得牢,用電腦記得規整

我兩種都用過,看心情,一開始英文寫的亂而且在練英文打字,用電腦記了三個月,打英文逐漸趕上同齡人平均速度。後來生物,neuro secience的課,生詞特別多,全是拉丁詞根,知識學完了不算,還要拿出專門時間背單詞,就用筆記了。

我有幸聽過一門歐洲歷史課,我高中還是學文科的呢,但還是被歷史的地名嚇得目瞪口呆。這已經不是拉丁德文啊,有的名字是土著語,簡直就是亂碼而且發音沒有規則,所以在這裡再次對樓主產生了敬佩之情。這種情況強烈建議用筆記。

讀不完怎麼辦:

我能告訴你實話嗎,讀不完真的就讀不完了,沒辦法。大一我過得生不如死,除了看書什麼都做不了的,速度就在那裡呢。但是我想說的是今天,這學期讀不完,不代表下學期讀不完,大三還是讀不完。不要放棄,盡量讀,別影響健康,琢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用英文記住英文的知識,上課認真聽講。可以默默跟讀的其實。

youtube,wiki,TA, professor, 電子詞典你不是一個人

善用youtube,大一大二的基礎課,youtube上面都是有短小精悍的視頻噠,看不進去時候看一段視頻放鬆一下順便熟悉一下。wiki更是神器,TA不會嫌棄你浪費他時間的,往你MAC上面裝一個歐陸詞典,快捷鍵彈出方便查詞。手機上有道詞典,屏幕取詞更新後很好用。對了還有khan學院,很多學習網站。Google不知道救了我多少次。

善於總結

這就不是純英文的了,若是中學學過文科的,都明白把一塊的知識點總結或者畫到一張紙上有多重要。課後再提煉一遍書,按章節或模塊重新記憶遍筆記並大聲讀出來的好處就不用我多說了。

心理建設:一次解決一件事情!!!

不要慣著自己相信你已經做到了,但請努力對自己好一點。

我在國內是優等生,但高中之前一直是差生,還尤其英語不好,這個痛點簡直就是噩夢。自尊心長得有點歪也很脆弱。周圍的同學全都在人大清北復旦,但一邊陲小鎮,高中畢業出國留學的只有我一個,英語自然也比不了帝都的孩子們。

所以克服英語障礙對我來說是心理問題。

過了這麼久這麼久,我終於明白,即使一件事情做不好,即使失敗了,自己不是垃圾。我耗費了太多時間在否定自己,減輕挫敗感上而忘了自己英語說的沒有本地學生好,是天經地義的。

出國之後學業上碰到了很多很多很多困難,覺得自己沒那麼優秀還好,覺得自己明明很優秀卻要當啞巴,當看書困難的後進生,對我的心理打擊還是很大的。當時遇到的問題如下:

上課打字慢,跟不上教授速度;

口語差,想和外國學生玩覺得他們幼稚還會嫌棄自己口語差。中國圈子大多是國際學校的還都學商,我覺得和他們不搭沒有共同語言你信嗎

寫作太差;

書看不完;

考試複習焦頭爛額;

原來優等生現在沒同學沒老師沒動力沒成果,我學不進去了。。。 。。。。;

不敢問老師問題,知道答案不敢舉手,被點名點慣了;

但我現在都一一克服了。

先解決的是聽課記筆記問題,這個還比較容易。

然後我單獨上了一門寫作課專門教寫作的,殫精竭慮之後只得了六十多分,大哭了一場但自己進步大自己明白;

接著看書速度緩慢上升,便不是主要矛盾了;

暑假修bio,neuro science,有時間專心啃書背單詞,逐漸對學科名詞越來越熟悉。

大二的心理課便有論文了,我付出了十倍的努力,presentation第一次拿了80分,只有自己知道把所有要說的話寫了下來,一個字一個字正音,ppt一周找TA四次。

今年年初的時候是最難過的時候,覺得努力了這麼久,還是沒有辦法跟老師同學談笑風生,默默安慰自己英語又不會退步,只能慢慢進步的,但還是很焦慮很焦慮。英語慢慢地也好了起來,心理關過不來了。。。於是參加了學校開的社交焦慮緩解小組,去了三次,其實在那裡也如坐針氈,大家討論的時候我還是很緊張很緊張,不敢開口說話,因為不確定別人是不是能聽懂。。。

平時看看美劇,BBC紀錄片,反正也好看,我是真自己喜歡才看的。

學英語推薦《摩登家庭》

今年暑假到處參加活動,星巴克找人搭訕,學買衣服,學護膚,學化妝,學健身,聽外文歌曲,一天都沒閑著。(知乎就是一專業導購網站和專業教程)

嗯就做了這麼多吧,現在終於可以由著自己的心情和意志過生活了。

我想說的是,一段時期只做好一個事情,其他的事情做不好不要著急。你不可能既加三個社團,打一份零工,一群中外狐朋狗友下課去club喝啤酒,周末和他們打遊戲,作業一起討論一下,essay可以臨時寫。一是這樣緊湊的節奏誰做起來都不容易,而你和他們不一樣,你英語就是沒那麼好啊。英語正音,英語背單詞,英語寫作,斷了沒關係,聽到的,看到的每一個英文單詞,都在幫你。

專心看書的時候沒有沒有中外朋友圍繞在身邊,下課獨來獨往別人覺得你很孤單很奇怪,不要怕,以後會有朋友的;或者想專心練口語想融入社交圈子的時候GPA沒那麼高,essay沒時間寫就對付一下不要怕,以後會好的;想練寫作一周找四次writing help center,不但別的課書看不完,也根本沒有時間跟別人一天慢條斯理的吃一個小時的中午飯;自己欣賞的外國同學口若懸河的聊天,自己跟不上,那就慢慢聽;自己不算欣賞的外國同學坐在身後聊家長里短,誰誰誰又分手了,也不要覺得聽了是浪費時間。都說小孩子出國學英語容易,但是即使是小孩子,也是有一個沉默期的,沉默期里他們是不說話的,過了沉默期才開始開口講話。我們也一樣,一時間真的不想開口講話就不開口,慢慢就好了,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

堅持下去,做好心理建設,積極尋求外界幫助,有一兩個中國朋友,難受時吐吐槽,逛逛知乎,我有一陣子都開始玩遊戲看言情小說了(再次捂臉),盡量別把自己隔絕起來,課間想交流就交流,不想交流就聽別人是怎麼交流的。我膽小,希望你比我好。

嗯,就這些,別貪心,做好心理建設,多聽歌,聽喜歡的歌,要努力,要靜心。

要會安慰自己!

反正就一兩年,以後,相信我,你會比你現在想像的,還要好。


非常理解樓主的焦慮和辛苦,我剛讀完兩個文科的master,身心具疲。

既然樓主問的是如何解決reading讀不完和發言的問題,就是想啃下硬骨頭了。轉CS這條明路就不推薦了。

幸好樓主才大一,扎紮實實認真準備辛苦兩年,後邊應該就適應了。前面一個答主說得很好,一開始就扎紮實實reading,準備tutorial的發言,不要著急暗自努力。可能一開始你看書到凌晨,列好討論的點,準備好要用的辭彙,還是讀不完讀不懂插不上話。沒關係,我的經驗是紮實學習一段時間就可以開心地跟上討論並且發言了。不要著急,讓子彈飛一會兒。

一開始不停查字典,讀到第二十頁PDF時忘掉前面究竟寫了什麼,作者的思路是如何一步步推導下來的。所以一開始一邊讀一邊做筆記,讀完還得梳理清楚文章究竟如何論述這件事,跟上作者的思路,也要分析裡邊是否有邏輯漏洞論證不嚴密。相當於一個文檔要讀至少兩遍。經常讀到凌晨一兩點,如果太累還沒有讀完早上五點又起來繼續讀。記得那個時候跟一群學商科理科的中國同學吃飯,他們吐槽外國同學怎麼連這個那個也需要老師講,我就默默吃飯,一句話也不說。因為歐洲同學們如何談笑風生如何引經據典辯論而我只能努力跟上他們節奏的場景幾乎每天發生。

我也是幾乎所有課上唯一的亞洲人,跟歐洲人一起上歐洲歷史。對身邊學霸同學們來說是常識的東西,對我是知識。所以我常常在讀完給定reading之後,還需要補充額外的知識。那段時間看了一些中文版的書(因為可以迅速掃)輔助理解課程。因為有額外的信息攝入,也開始可以從比較不同的角度解讀分析reading,將自己的發現跟同學討論。如果真的言之有物,大家是會樂意聽的。加上配合中國的歷史文化背景,有時候我們的角度對他們來說比較新穎。

努力讀,認真搞懂每一個reading的核心論點思維論證方式,不懂的Google,甚至找相關論文來看,也可以office hour跟老師聊天。當你無助的時候,老師可以提供很大的支持。我現在都很感激之前一個歷史老師。上完seminar後給她寫了一封郵件分享了我對這一次課reading的分析,一些課上來不及發言的想法,約office hour。老師給了我很大的鼓勵,她覺得我很有學習的主動性,提出一些很有趣的觀點(其實那些觀點對她來說並無特殊之處,但她很願意鼓勵學生)。老師的鼓勵,給了當時學弱的我更大的學習激情。

其實讀書的方法,需要做的事都差不太多,也就是用心,努力,堅持,向老師同學請教。我比較關心的是心態的調整,或者說這是我的最大體驗。

讀完這個master,心力交瘁,身體損耗很大,自信也受影響。我覺得可能資質還不如我努力也不如我的(這是錯覺,錯誤自我認識)其他學經濟統計管理計算機的同學都拿了一等學位,變得更加自信。我雖然收穫很多但是也會因為差生體驗變得沒有以前自信。(在我努力的時候歐洲學霸們也沒有停下。如果這是賽跑,我起點低儘管也努力跑但也沒有趕上和學霸們的差距。我念了一個幾乎跟本科沒有聯繫的master,研究生階段一切從頭開始,身邊還全是學霸。)當然這不見得是壞事,是人生意外的禮物,只是這個禮物讓我產生了巨大的自我危機。樓主如果需要一個理解這份辛苦的人傾訴,可以聯繫我 : )

樓主比較有優勢的是,年輕體力好,才大一時間長。相信持續的努力會有更好的結果上的收穫。

------------------------------- 修改了性別。樓主很為自我堅持,棒棒滴,加油------------------------


靠著滿腔熱血!(被打)

最大的技能:學會skim。

千萬,不要,每句話翻譯著讀。

(我估計你英語應該不會太差,不至於隔兩行就要差一個詞標上去之類的。反正在書上標中文是大忌。)

讀理工的話英語聽得懂看得懂就行,想讀文科一定要達到native水平,就是讀的時候直接用英文理解,最好是讓你用中文講你都語無倫次講不出來。

不要要求自己懂了上句話,才去讀下句話。

我一般都是讀完兩頁發現還沒懂,才會回去重新看。

Skim的技巧要靠悟,也就是靠逼迫……

我高三的時候英語老師讓我們讀《Life of Pi》,總共一百章,每天二十章,一周讀完。每天考試。

我當時真是一目十行啊……每天兩小時讀完,基本能看懂一半,猜出四分之一,剩下的就聽天由命了。結果鍛鍊出速讀的能力也是意外之喜……

當然這個比較適用於English課上講的小說什麼的,分析文獻和教科書就有點勉強了。

找一篇自己不太喜歡的書,告訴自己目的就是從頭翻到尾,假裝自己讀了,讀到一半走神也沒關係不要翻回去,眼睛在每行上蹭蹭就行。這樣讀完下來你會發現其實能記住的也不少。

實際上大部分書只需要這樣讀,反正不管你讀得再細等寫論文的時候也得再找一遍。

還有就是如果實在是讀不完了(類似已經晚上10點了,明早要讀的還剩一百頁),那就讀每章的開頭和結尾=L=

或者倒著讀……讀結尾,發現某個詞不懂就以關鍵字模式倒著往前找。這是讀論文的辦法。

我可以在只讀了10%的情況下和人激烈討論大半節課!(←小朋友不要學……)

至於討論,這個是難點。我目前只能說如果口語不太地道的話,講話慢一點不要著急。大部分人不會因為你講話慢而插嘴的(如果有那就沒辦法了,告他性別歧視?),講慢一點可以幫助自己緩解緊張。


讀psychology,有些東西不背考試真的表達不出來,最痛苦的是背了就忘,課本上的英文定義超繞口,不說了,繼續背書去


其實我覺得···題主不如換個專業讀?既然讀的這麼辛苦的話。英語和歷史專業的本質就是讀書和寫paper,如果題主不擅長這兩樣的話不如轉行,還能讀個找得到工作的專業 遠目

——————————————————————————————————————————

半夜做題做憂桑了,刷自己以前的答案看到了樓主的更新。聯想到最近自己和幾個人的對話···這個答案就相當於我寫給自己的底稿吧,以後有相關的人問我在美國學習文科的狀況,我就直接讓他們來看這篇回答好了&>&<

如果你想在美國讀文科

1. 你有錢嗎?這裡對有錢的定義是不用擔心贍養父母,不用關心日後工作收入。

A. 有 ——請前往2

B. 沒 ——請前往3

2. 土豪你缺朋友么!讀過大學的那種!大文科張開雙臂熱烈歡迎你!

3. 你希望以後找到收入較高,能夠養活自己贍養父母,把留學成本賺回來的工作么?

A. 希望 ——請前往4

B. 無所謂——請前往7

4. 你有沒有同時在讀能找到這樣工作的專業,比如CS?

A. 有 ——請前往5

B. 沒有 —— 請前往6

5. 陶冶情操也是好的,繼續讀文科吧~ 不要花太多精力喲

6. 你又想找好工作,又不讀能找好工作的專業,這到底是想怎樣··· 乖,不要瞎折騰文科了,省的到時候找不到好工作又來怪專業

7. 你英語好么?

喂喂喂什麼才算英語好呀??!!你這樣問我很難回答誒!——請前往8

8. 你的英語好到能夠一本正經胡說八道么?可以上英語課和在國內上語文課一樣么?

A. 有 —— 請前往9

B. 沒有 ——請前往10

9. 又想讀又有能力讀,還安於貧困不在乎找不到工作——親你這樣的人才應該讀文科phd呀!你一定要堅持下去,不能浪費這顆好苗子!

10. 你在乎自己的大學體驗么?

A. 我覺得讀文科就是最好的體驗 ——請前往11

B. 其實我也想開開心心過四年 ——請前往12

11. 那就讀吧!請記住你之前每一個問題的選擇!

12. 不要為難自己,換個專業吧

——————————————————————————————————————————

每一個來看這個答案的人,都可以點擊我的頭像查看我之前的回答。我本科在美國一個top20的學校讀歷史,對歷史有著非常深的感情——這些我過去的答案都可以證明。

不僅如此,我的英語真心非常好。我可以不看書上課胡扯,可以一天寫完20+頁的paper,可以神速看完required reading再順便做點課外興趣閱讀。我用英語閱讀的速度比用中文快。我初中的時候就過了英語專業八級。

我的歷史方向是西歐歷史,更詳細點的興趣方向是中世紀天主教歷史。在讀這個專業期間,我學了兩年法語,在歐洲前前後後生活了一年,去了西歐所有國家,走遍了阿爾卑斯山以北幾乎所有主要教堂和修道院。在念本科之前我已經有了豐富的閱讀量和知識儲備——曾經有過一個教授對我說,你真的是什麼都讀過。

我列舉這些是想說明兩點。

首先,我對歷史是真愛,而且我讀的非常好。

第二是,我依然覺得非富二代的中國人需要非常謹慎的選擇在非母語國家讀文科。我想從比較優勢和未來發展這兩方面進一步說明。

一來,我們的英語再好,一定時間內也不會有英語母語的人好。

這點不需要過多說明了。對文科而言,語言上的弱勢就是競爭中的絕對劣勢。

二來,即使英語完全達到了母語水平(實際上這個非常難做到),中國人也沒有比較優勢。

如果可以僱傭一個英語母語(或者其他語言母語)的人,為什麼要僱傭你?為了規避這點,一般國人都是研究和中國有關的方向,比如中國歷史,中國語言等。這不失為一條可取之路。

如果在歐洲的話情況更艱難,和你競爭的是從小就會三四種語言的人。中國人學三四種語言而且學的像模像樣的成本有多高?

再者,當具體到歷史或者英語等特別「純」文科的專業時,大多數中國人缺乏相應的文化背景,學習起來尤為吃力。依然是沒有比較優勢。

我能讀天主教歷史是因為我原本就掌握很多天主教的知識,甚至會出現課堂上我會回答的知識性問題信天主教的同學不知道答案。我自幼喜歡讀書,喜歡文學歷史藝術等等,再加上多番遊歷,才能做到和土生土長的人一樣的文化積澱——這些條件並不是所有人都享受過的。

非常重要的一點是,非富二代留學生很少能做到不計回報。

出國留學對於父母而言是一筆不小的負擔,又有誰希望把自己的四年經歷耗在一個很可能拿不到有效回報,沒法讓父母省心的專業上呢?當身邊的同學拿到了優異的成績和心儀的工作時,你真的忍心讓父母再出錢讓你讀文科的研究生嗎?

——————————————————————————————————————————

有很多人把在美國念大學當做實現夢想的過程。實際上不管在哪裡讀大學,對大多數家境平平的普通學子而言,大學只不過是通向未來人生的一段過程。讀自己愛的專業沒有任何問題,可是我們有義務在做出決定前充分了解自己的選擇可能帶來的後果。

英語沒有那麼好,家裡沒有那麼有錢,自己沒有那麼安於貧困的孩子在讀文科前請問自己

你是否承認很有可能無法找到工作這個事實?

你是否接受未來幾年課業繁重,擠占你的「生活」時間?

你是否接受自己學業成績可能不是那麼理想,儘管你為此做了巨大的努力?

你能夠坦然面對身邊讀CS或者金融小夥伴幾年後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找到高收入的工作,儘管你可能比他們更加努力?

如果是父母在承擔你的開支,你的父母是否支持?

我想重申一遍,我不是在說「大家都不要去讀文科。」 我只是希望想讀文科的孩子們在入坑之前能夠清醒定位自己,做到明明白白入坑,既不後悔,也不留遺憾。 這樣也是對自己人生負責。

——————————————————————————————————————————

其實呀,想讀文科就讀嘛,再加上一個雙專業CS不就行了~


我在讀JD

讀到philosophy相關的課程,比如 legal theory,我一般是先讀一遍required reading, 再找相同的中文翻譯版再讀一遍,嗯,然後依然不知道他到底再扯什麼鬼。。。

所以其實很多內容太抽象的話,和reading能力無關...

不要太在意


劉瑜:為什麼我不喜歡學術圈子


昨天給以前一個老師打電話,給以後回國教書探路。談話期間,老師不斷蹦出這樣的辭彙:「每年核心期刊發表文章數量」、「教學量」、「基本工資」、「外出講課工資」、「評職稱規則」、「項目申請」、「五年考核」……我突然兩眼一抹黑――這就是我要過的生活么?一層層的套子,不斷地往裡鑽?

總有一種衝動:老子去做自由撰稿人算逑了。

那天某電視台重放老片、Jack Nickson演的《飛越瘋人院》。我看得津津有味,並想像福柯同學就坐在我身邊,不斷講解日趨理性化的文明如何摧毀人類自由的天性。我覺得導演沒準就是讀了福柯的《瘋狂與文明》,於是決定拍一部電影給它做註腳。今天我突然覺得,那個電影不但是給福柯的書做註腳,也是給我的生活做註腳。

我不喜歡學術圈子,就是個「學術產品」的流水線而已,這一點美國中國都差不多。跟智不智慧沒啥關係,重要的是標準化。拿美國所謂搞「中國研究」的學者來說,無非就是幾道「工序」:第一,到中國某市或某縣或某鄉去收集一點在中國是個人就知道但是卻能引起美國學術圈子嘖嘖稱奇的「經驗材料」,比如中國現在有很多土地糾紛耶,退休工廠鬧示威耶,官員很腐敗耶,農民鬧上訪耶,鄉鎮企業不行了耶……第二,把這些材料整理整理、字碼齊,行分對,歷史弄一章,現狀弄兩章,前景弄一章;第三,加點「理論」的「佐料」,「與那誰誰誰說的……不同,這些材料說明了……」反正文科的理論沒有定論,大家轉著圈說原話就是了,前年A說社會信任是經濟發展的潤滑劑,去年B說社會信任對經濟發展沒有什麼用處,今年C又說社會信任是經濟發展的潤滑劑,後年D又說社會信任對經濟發展沒有什麼用處……有用……沒用……有用……沒用……有用……沒用……得,幾百個人就靠這個吃飯了。如果是搞比較文學之類的,這個工序上又必須弄些故弄玄虛的辭彙。什麼「此在」啊,「現代性」啊,「邏格斯中心主義」啊,等等等等。第四,弄出一個常識性的、跟我外婆認識水平相當的、甚至有時候還不如我外婆認識水平的結論,然後拿著這個結論到處開會,發paper,出書,評職稱,當專家。

比如前幾天我去聽一個講座,該教授在美國在世的「中國研究」專家中,大約能排前5名了。伊研究安源大罷工,我聽半天,感覺其基本的結論就是:安源大罷工的領導人順序本來是李立三、劉少奇、毛澤東,但是後來因為政治原因,修正成了毛澤東、劉少奇、李立三。這似乎也沒錯,但是犯得著為了這個結論花個幾年時間,研究基金n萬,弄出一本書n個論文嗎?

每次聽這樣的講座、看這樣的書,到最後我總有一個感覺,就是:So――?

在我眼裡,美國的所謂「中國研究」基本就是一系列的深度新聞報道。在某種意義上還不如新聞報道:因為新聞報道還要求語言簡潔明了,還要求有時效性和「新鮮感」,而且一個記者還不能指望靠一、兩次採訪吃五年飯。

大部分美式社科學問的特點就是:精緻地平庸。(相比之下,中國社科學問到目前還大部分停留在「不精緻地平庸」這個水平上)。美國這個體系不太關心你是不是平庸,但是非常關心你是否精緻。以前一個經濟學朋友跟我說:只要我用數個複雜的模型作為論證方法,哪怕我的結論是「人渴了就想喝水」這樣的廢話,也會有很多雜誌願意發我的文章。

以我的經驗來看,「哥大的政治學博士」這個辭彙本身,正如「哈佛文學博士」,「斯坦福社會學博士」,「耶魯歷史學博士」等等,(理工科不敢說,不懂),對於說明一個的智力水平、敏感性、洞察力、才華,其實幾乎沒有任何信息量。我認識大量平庸得令人髮指的文科博士,也認識大量對社會現象洞察力非凡的非文科博士。「名校文科博士」這個名號,大約可以說明一個人英語水平不太爛(總得把 GRE考過而且成績靠譜吧),它還可以說明一個人比較堅強(考了這麼多年的各種變態試仍然沒有跨掉),以及懶得不離譜(好歹得碼完各種作業以及畢業論文才讓畢業),僅此而已了。

當然你也不能太笨,你不能說1加1等於3――不對,其實你也可以很笨,只要你有汪暉那種故弄玄虛堆砌辭藻把人繞暈的本領,你就是說1+1=10也沒事。

顯然這個體系里也有非常聰明、非常出色的人,但是在這個體系里存活,並不要求你非常聰明和出色。你比較「乖」,比較順從流水線的生產規則,對於生存才是更重要的。

甚至有時候「靈氣」有可能成為一種障礙――因為有靈氣的人容易產生反抗「標準化」的衝動。

我之所以最近老在想這個「飛越流水線」的問題,主要其實還不是因為「叛逆心理」,而是因為比較吝嗇。我琢磨著,假設五年是製造一本「學術產品」的周期,五年、五年地把時間花在把平庸給雕刻得精緻起來,是不是一種人才的極大浪費呢?還有開各種鳥會、討好各種牛人牛編輯、承擔各種令人頭疼的行政工作、寫各種項目的proposal、出考試題改作業……這些「瑣事」,對我這種只願意麵對自己的心靈生活的人來說,完全是一種折磨。有的人可以甚至樂於寄生於這種體制,是因為他本來就無所謂心靈不心靈,這就是一個飯碗而已,正如編程序是programmer的飯碗,分析數據是analyst的飯碗,打掃衛生是鐘點工的飯碗。但是俺這個死不悔改的理想主義憤青,當年投身於火熱的思想工作,可真的不僅僅是為了一個飯碗的呀。

《肖申克的救贖》裡面,那些蹲監獄蹲得年數太長的人,到最後,寧願選擇繼續蹲監獄也不願出獄,因為他們已經不知道離開監獄如何生活了。俺是不是也有點那個傾向了呢?心裡痒痒地想「飛越流水線」,但是又恐懼「流水線」之外的萬丈深淵。說是說「海闊任魚躍,天空任鳥飛」,我還說「海闊任魚嗆,天空任鳥摔」呢。

摘自:《送你一顆子彈》 作者:劉瑜


答主也曾在美帝一所大學讀文科,那個專業在全美排名前三。

我想說的是,那一年是我在美國最痛苦的一年。

先說下答主背景,學渣。口語聽力尚可,寫作閱讀相對比較吃力。

但是基於太過於好高騖遠,雄心壯志的答主大一第一個學期就直接選了專業課。上課的第一天只有包括答主3個中國人,上到最後只剩答主一人了。

聽課基本上都沒問題,課後的section也都能參於進去。

workload基本是一周兩篇800字的writing以及幾十頁紙閱讀。

如果一個學期就這一門難課當然沒關係,可問題就出在那個學期3門課都是高難度的課。

於是答主當時的狀態就是網上查資料寫作業到凌晨3點,然後在圖書館睡到8點去上課。

到學期末,專業課所幸拿到了b+。但是另外一門課掛了。於是gpa在第一個學期過後變成了1點幾。

於是答主恐慌了,急於想把gpa拉回來,但卻沒有聽從好友的勸說。又選了一門專業課,workload基本是double了之前那節課。

後面的事發生的事簡單來說就是課不但沒上好而且還掛了。答主不得已之下申請了轉學轉專業。經過一系列的打擊之後,還對寫作患上了恐懼症,每次一想到都會狂躁出冷汗,用了兩年才緩過來。

現在答主在加州的一所大學讀著cs,感覺好多了。

說這些的意思是如果閱讀寫作的能力不是很好的話,答主以血的經驗建議你不要選文科。

如果實在對文科感興趣的話,一開始一定不要好高騖遠的選專業課。等上過ge課程各項能力提高一些了再去學會輕鬆很多。這個建議對所有專業有效。

答主的好朋友也在同一所學校學著同一個專業,現在馬上就要畢業了。就是沒有像答主這樣好高騖遠而是等到第二年才開始選修專業課。

切記切記。


Top50文科主修哲學,本人背景是商轉文,和理科無緣,屬於狗急跳牆的狀態。所有修過的課,不

僅沒有中國人,除了我以外,一張亞洲臉都沒有。讀不完的 Reading List正常不過,Skim read 讀

完也不能理解,每一次Tutorial 基本都是保持沈默, Gruop work 永遠感覺在拖後腿。 在商學院的

時候基本名列前茅,每一節課都坐第一排搶答問題或提出問題,每一次小組都有同學來抱大腿。轉

文科後自信心嚴重受挫,但收穫卻是讀商時的幾倍,也可能跟興趣有關。離開了Comfort zone 剛開

始不適應是必然的,這也不是完全壞事,只有在不舒適地環境下才能更高效率的成長。

個人經驗:商學院的同學水平非常普通,眼光格局狹窄,多數都是為了混個畢業等家裡安排工作。

也有個別非常優秀的同學,但比例太少了。課程安排的制度也比較無趣,第一年到第三年的學科都

沒太大區別。商科畢業後獲得的文憑會相對會比較好找工作,基本工作上技能也在求學期間得到培

訓,上崗位也算是能夠得心應手,不用重新學習一些基本知識,包括軟體應用。文科畢業收穫的更

多是形而上的知識,不是專一技能,而是眼界格局和情操上的培育。在這個科技過度發展,社會形

態千變萬化的時代,基本技能漸漸可被更高效率的機器取代,會計專業的同學依然有增無減。讀人

文獲得的技能不是讓你在單一行業得心應手,而是給予你能夠勝任目前還不存在的新興職業的能

力,讀人文讓人更好的成為「人」,而不是工具。


BA普通學校,freshman掛著accounting, 一節專業課都沒上,轉了真愛的psychology……整個專業,哦,不,是整個behavior apartmen從本到碩包括答主在內只有三個歪國人…簡單的說就是寫paper寫paper寫paper。JR的時候作死double major了sociology, 感覺人生的最終意義就是寫paper。讀商科的小夥伴在做presentation的時候我在寫paper, 讀science的小夥伴各種實驗的時候我在寫paper, 讀music的小夥伴拉拉拉彈彈彈的時候我還是在寫paper…寫著寫著就習慣了π_π

presentation被local虐的時候努力在paper上虐回去???(???????=???? ???????)??? 這個其實是有可能做到的……用第二語言讀文科,真的讀下來,收穫一定比付出多。

如果有同一專業的前輩,多問多學,選課之類的會有很大幫助。一定要抱緊教授大腿啊!基本上教授都是非常願意予以幫助噠~

MA剛剛收到offer, law school的大冷門。繼續努力寫paper。(=?ω?)?

共勉。


做好做全專業唯一的一個中國人的準備

做好做社會調查時被語言爆擊的準備

做好一學期寫n篇大小paper的準備

做好每天都要和看不懂的大部頭書做鬥爭的準備

不過還是很有趣的

不過難過的是讀了那麼多有關relationship的書和觀點 依然找不到一個男朋友


嘿題主我不請自來了!

我在美國讀政治學和社會學,還喜歡性別研究這方面的東西,在考慮minor。

嘛,累光累,但是喜歡啊,所以會努力!學知識嘛,我不管工作的,什麼工作我能勝任我就去!要努力讓自己變得優秀啊,各方面,工作不用擔心的!

知道題主問這個問題只是想看看有多少人和自己一樣慘...沒事!我們都陪著你哈哈哈哈哈哈哈!新年快樂~??


我也是特別理解樓主的處境 我現在感覺基本和樓主處境差不多 大學韓國語專業 現在在韓國讀韓國文學 研究生一學期。我曾經以為來了就是每天讀韓國文學,後來才發現和我想像的完全不一樣 厚厚的理論知識,各種西方哲學思想,真的感覺自己很難駕馭。雖然日常生活語言問題不大,但一看那些書,明明每個句子都理解,但它到底在說什麼就是不懂。什麼巴什拉的想像力,durand的人類學觀點看想像力,謝克納表演學理論,真的讓我知道這個世界有多大,呵呵。可惜我高中還學的理科,最開始連認識論、方法論是什麼也不知道,康德,弗洛伊德,榮格.....之前也一點也沒有了解.....每天花大量的精力去看書,但感覺自己什麼也沒學明白,什麼也沒學到,這點最痛苦....每節課老師每周布置的量都有300頁以上,真的熬夜看也看不完。而身邊的韓國同學卻也幾乎在天天熬學習夜.....最近開始出現失眠,經常一晚上都睡不著,腦子特別活躍,我也因此有時在想為了學習身體變不好到底值不值。不過這是自己的選擇,我現在只能是可以利用的時間內盡自己全力,力爭不熬夜,每周去運動去調節....一個哥哥告訴我,文科的學習是有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我現在能做的也不過是繼續咬牙堅持,靜靜等待質變的到來。與樓主共勉。


平台上有個哈佛教育學院碩士Leticia,曾在點撥微信群內,為小夥伴們分享了美國文科申請的定位與準備。今天把學姐乾貨整理分享給你,希望對你申請有幫助~~

微課嘉賓

Leticia

本科復旦英語系 GPA3.5,

托福116,GRE 160+166,

實習經歷豐富

碩士哈佛教育學院 language and literacy

Leticia學姐不僅在自己當年的申請戰中收穫頗豐,也有不少成功的輔導申請經驗。就在剛剛過去的申請季里,Leticia輔導過文書的兩名同學,已分別拿到哥大和賓大的offer了哈哈哈

如何合理定位?

定位的話,最重要的一點是你要完全確定申請的方向。不過像我當初也是猶猶豫豫不能確定,所以定了兩個方向,教育和傳媒,一共十個學校,基本每個學校都有所不同,所以申請時候就會很辛苦。確定方向其實完全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過去經歷和哪方面最相關。我沒啥research沒啥paper,但是做過的實習都是這兩方面,所以最終就決定申請這兩個方向。

我是完全DIY申請的,其實我後來選校的時候非常的不專業。基本上就是百度google哪些學校有這幾個專業的,然後根據排名、把我覺得稍微有點希望的都申請一遍。當然後來寫ps的時候發現這樣也不太行,因為比如西北就是很注重工作經驗,然後Harvard教育學院的motto是learn to change the world,所以蠻注重你的commitment,還是最好多做一點research看一下哪個比較適合自己,然後申請這些合適的項目,不然完全就是浪費時間金錢。

另外,我個人建議大家如果有時間精力的話可以廣撒網。因為有的時候,申請就是一個概率問題。

因為我硬體還算可以,所以只申請了比較top的學校。但是如果只申請一個方向的話,還是建議留幾個保底的。

申請準備越早越好

關於申請節奏,我的建議就是一句話,越早越好。

我大二就考過托福,但當時對托福都不怎麼了解就直接去考,所以不理想,大三又刷了一次比較理想的成績,就有比較多時間準備GRE和其他的。我個人建議是,如果本科畢業就直接申請,大三上就把托福考出理想成績,同時複習GRE。然後大三下最好就把所有考試成績搞定。

當然整個大學期間,實習或者research也不能落下。我當年就是一上大二就開始實習,從來就沒有斷過,傳媒的,教育的,給教育領域做PR的…啥都做過,沒有任何斷檔。包括我大四申請結果下來之後決定去讀教育了,還找了個幾乎full time的教育類實習。簡直忙成狗,但是還是挺有收穫的。

大四上我建議大家把整個時間空出來給文書、申請表還有各種雜事,比如成績認證。不要小看這種事情,如果你要DIY的話絕對會把你弄到抓狂。我當時沒有經驗所以一開始忘記做認證,搞到崩潰。如果大四上你沒有標準化考試要應付,課也不是特別多,到時候來弄這些雜事還是基本上來得及的。

提升申請背景其實也是早做吧,實習research都可以,兩個都有就更好啦。

GRE托福如何拿高分?

GRE的話,一開始還是刷單詞刷單詞。然後我也去報了一個GRE那種大班聽聽他們的套路。但是用處也不是特別大,我覺得刷單詞、然後加強你對很繞的句式的密集訓練還是有點用的。

單詞我當初也只是真的狂背,我背的是一本分類的單詞冊。我覺得比字母順序容易背一點。

寫GRE句子的人真的都好變態啊,跟狄更斯一樣。長難句多讀、仔細好好概況的話,真的會有用。讀了研之後,發現一些paper和書也寫得很繞。

數學複習得不多,所以有點跪…建議大家還是稍微看看。

GRE也有點看運氣。我當時報了兩次,運氣好的那次和不好的那次差得蠻多的。所以大家一開始報名時如果把握不大的話,可以多報兩次吧。

托福因為我是英語系,本身基礎比較好,所以基本一開始就熟悉熟悉套路然後刷題。像寫作和口語這種建議多準備幾個萬能,但是又很personalized的例子。真的蠻有用的。說實話,你用中文讓我描述一下我的家鄉,我也只能說個十秒……

關於考試,我當時想起來有一個tip,雖然不太ethical……

我當時每個section都是檢查到最後一秒才交卷,我是個比較謹慎的人,特別愛檢查的那種,休息時間也全部利用。所以我口語section開始前,就有同教室的人開始說口語了,然後我就聽到了大致的題目。算是意外的收穫,可以分享給你們……

推薦信要謹慎

大家都知道我們中國學生有些推薦信是自己填的。但是我忘記從哪裡聽到,有的申請系統是可以看到所有提交材料的IP地址和電腦mac地址的。所以作為一個謹慎到龜毛的人,我碰到讓我自己填推薦信的老師,都是換電腦換網路環境填的。

文科就業比理工科難,要有心理準備

關於文科就業去向,我要給大家打個預防針。

現實就是,文科工作很難找,而且找到也很難留下來,留下來工資也很難很高,當你看到你的高中同學當上了矽谷程序猿,你的心裡會很容易失衡。如果你願意讀PhD然後走學術道路,那當然也不錯,就是要注意調節情緒。

因為一些文科專業比較容易申請到好學校,所以如果你想回國工作,那還是蠻好的。我知道有去藤校讀個水文科,回國參加校招做管培生,雖然專業完全不一樣,但是也蠻開心的。

留在美國的同學就會稍微心酸一些,要和簽證以及綠卡搏鬥。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美國的H1B工作簽證。文科能參加抽籤的次數比stem專業(一般是理工科)要少,所以很可能抽不到簽證,就只能回國。如果你能去NGO或者大學這種有特殊簽證政策的地方找到工作,那當然就不用抽籤,可以直接留下。

我有個新聞系的好朋友,還想自學編程變成碼農……她英語水平基本native。加州有一些學編程的boot camp,就是一個intense summer school這種,有的人無基礎進去學出來也能直接找到碼農的工作。

答疑環節

Q:可以了解一下學姐在美國目前的學費和生活開銷嗎?

A:波士頓生活費很高,哈佛學費也很高。但是呢,有一個financial aid,就是你自己報你的收入,存款,學校會給你減免學費,可以減掉蠻多的。我聽到的最多的,好像每學期減了7000多刀。原價每學期23000刀左右吧。

Q:就是哭窮嗎?

A:對的哭窮。完全根據你自己報的數目來判斷。

生活費的話一個月我大概2000,包括住宿吃還有生活用品。我房租1000,與人合租。我的房租部分因為是住學校宿舍所以偏貴,如果租到校外會比較便宜。吃飯大概一天20-30刀。周末有時吃大餐,再加上生活用品,就差不多是2000。

Q:學姐當時申請教育考慮了哪些學校?

A:教育我申請得不多。就是哈佛、賓大、哥大。其他我申請的都是傳媒類專業。

其實我當初也沒想到自己能進哈佛,選校時比較隨便。但是文書真的花了很多功夫。PS要求1500字以內,我最後在deadline前幾個小時才改到1499。

我的背景和項目相關的不是特別多,只好狂強調自己的mission,強調我是個有情懷的人…啊,好羞恥……結果發現真的有用……

Q:聽說哈佛每年有個裸奔日,真的假的啊?

A:裸奔是真的哦!不是一年一次,而是一年兩次。大家身材都不太好,沒什麼特別好看的。

Q:學姐在點撥上幫助過不少學生。有哪些方面可以求助學姐?

A:我主要是幫改文書,不過該cv這類我也還算拿手,但最拿手還是文書啦。

我本來就是個愛寫字的人,也比較喜歡做這個。

關於學姐的分享,希望對廣大申請者有幫助~~ 希望和學姐直接溝通的同學,歡迎來平台上看看~~:)


文科的生活比較簡單,讀+寫就可以了。tutorial你實在不想說也不會有人逼你而且也不會丟分,多聽聽別人的討論也沒什麼不好啊。

就所學內容來說文科都比較接近西方文明的核心價值觀,至少比應用類的專業要接近的多,而且能掌握到真正精華的東西(所謂的自由民主批判性思維只是西方文明的一個結果,並不是根基)。能真正意義上的祈禱一個開拓視野的作用。

看到好多人說閱讀難,其實一開始難而已。讀多了就會覺得真的好有趣啊根本停不下來。什麼時候你用英文的時候腦子裡完全不過中文了你就得道了,可以歡快地讀文科了。

當然,有些東西不是語言的問題,是內容本身就比較難理解。比如政治哲學概念上的agency,對應到中文應該是(行為)主體性的意思。然而主體性這個詞很多人看中文都不能理解是什麼意思。這樣的情況就和語言完全無關了,是你的腦子面臨全新的事物需要真正學習了。


Spanish大二在讀的飄過.

ex Chemistry undergraduate.

課真的是多,作為一名語言專業小白,大二的課單如下

Spanish Language 2

Literature and Cultures of Spanish Speaking World

Japanese Language 2

Basque Language for beginners

Foundation French Language 12

Golden and Silver Age of Russian Literature

作為一名嚮往語言的妹子,在文科理科之間糾結了好多年。理科對國人相對簡單,一天高效學習6個小時足夠,周末可以多休息,還有人人皆知的"好前程"。文科不僅學習上需要大量時間,還要面對來自家庭和社會的各種質問。

不過嘛,在化學系渾渾噩噩了兩年,拿個幾個不算優秀也不算差的B之後,還是選擇轉到了西語系,在整合歐洲語言部門做唯一的中國人,在書單里摸爬滾打。

體驗就是,書單巨長,課又快又難。很大比例的西語系學生都是近母語或母語水平,父母中單方甚至雙方都是西班牙或拉美人。記得自己大一的第一節課,老師說讓大家自我介紹,然而我連你好和謝謝怎麼說都不知道,一把辛酸淚啊!

雖然目前只是大二,可是身邊的很多同學已經在準備DELE C1了,這壓力真的比國內語言專業翻了好幾倍。有時候特別焦慮,整晚睡不著,老師一表揚自己覺得整個世界都美好了,老師一找自己辦公室喝茶覺得距離一等學位好遙遠人生慘淡吶~


文科盡量找自己感興趣的學科學,這樣即使reading難也會有興趣和動力去讀。真不行就讀理科吧,但是理科在北美top的大學裡也不簡單,不要認為你的同學們都很蠢&> &<


Complit 一學期三門專業課還兼修兩門外語。只能說咬牙忍吧,忍不下去的話,讀材料,用首句閱讀法...


MArch

剛開始確實需要適應這種緊張的節奏,無非就是多花點時間而已啦。也許你會發現那些native同學其實也是每天泡圖書館到半夜。我覺得最大的問題其實是孤獨和無助,堅持下去,多跟老師同學交流,其實你會發現自己也很強大。

我自己後來是和幾個華人同學每周末聚個餐,緩解下壓力。不是建議這樣,有些牛人會說要多和歪果仁交流。不過我的課程基本都是在不停交流,所以有時候和相同文化的人一起放鬆下也挺好。

還有文科,這個真不熟,讀寫這個入學要求既然達到了,學校就是相信你的實力了。選課也很重要,根據個人能力,還有諮詢上一屆。

祝好!


英語不好不要讀人文B.A 要麼努力多看要麼轉金融管理


推薦閱讀:

就讀悉尼大學在哪裡租房性價比比較高?
高二不選物理這門課,本科申請時專業會受到什麼限制? 生物工程專業我還能讀嗎?
對於那些讀的非211 985的本科,再來澳洲八大讀了個碩士的學生,回國發展會變得有優勢嗎?
去澳洲留學,要注意什麼?
澳洲留學 新南威爾士大學和悉尼大學?

TAG:留學 | 留學美國 | 留學英國 | 留學加拿大 | 留學澳大利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