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的「人是為了別人而活著」 與叔本華的「要麼庸俗要麼孤獨」中,你更贊同哪一個?
叔本華 關於獨處 所說,一個人在大自然的級別中所處的位置越高,那他就越孤獨,這是根本的,同時也是必然的。如果一個人身體的孤獨和精神的孤獨互相對應,那反倒對他大有好處。否則,跟與己不同的人進行頻繁的交往會擾亂心神,並被奪走自我,而對此損失他並不會得到任何補償。
愛因斯坦《人是為了別人而活著》卻認為需建立為他人服務的心,才能走出自我的執著,解脫煩惱,獲得快樂叔本華作為一個特立獨行的人,終身未婚(當然估計也不需要婚·····)事業上在當時也不被人所理解。『』要麼庸俗 要麼孤獨『』是我非常喜歡的。與愛因斯坦的《人是為了別人而活著》參看時,究竟哪一個更為贊同和提倡呢
叔本華是哲學家 愛因斯坦是科學家
這個問題可以看做倫理學問題 也可以看做哲學問題這麼說來叔本華自然更容易被看做是正確的 不過這種解釋有些兒戲
通過尼採的超人理論中就指出同情心是成為成人所必須克服的 而在叔本華的理論中真正具有道德價值的行為也必然是源於同情心 這並不是兩種觀點也不是對立的 叔本華所說的是我們 而尼采所說的是超人 一種不可能實現的完美的理論化的設想 超人雖然不可能實現 但卻能在天才身上體現出超人的傾向 利己主義是真正符合意志的 是天然的 那麼孤獨也就是無可避免的了其實題主的這個問題是個偽命題 你的敘述中已經體現出這二者並不構成選擇題
叔本華從不是兜售道德理念的人 作為哲學家他所做的就是在闡述人的狀態 天才必然是孤獨的 而非選擇孤獨 這種狀態並不是經過選擇的 而是因人而異的 是傾向性的而庸人註定要在人群中尋求自我價值和存在感 說到最後 叔本華是孤獨的 但他的著作卻點亮了無數人的心燈而愛因斯坦才是在向人兜售觀點 在給有所選擇的人提出明確的選項我來談一下看法。 人是社會動物,不管我們是否願意,我們總會和這個社會產生千絲萬縷的聯繫。我們需要和外界去交流,這是一種基本的需求,在這過程中我們可以去學習。而之所以會覺得擾亂心神,要麼是你交流的對象和你的三觀或者素質相差太大,又或者是自己的某些方面有問題。但其實只要用心,我們總可以從別人身上去發現優點的。而愛因斯坦的觀點我是很贊同的,有句話叫做幸福的根源是奉獻
叔本華在《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第二版序言中寫到:「不是為了同時代的人們、不是為了同祖國的人們,而是為了人類,我才獻出今日終於完成的這本書。」
孤獨和喧囂都難以忍受。如果一定要忍受,我寧可選擇孤獨。
第一次受人邀請,既然來了,那就怒答一發,廖抒己見。愛因斯坦和叔本華的話都很對。我覺得這話倒是不如去中國傳統來看看,所謂「慎獨」我並不知道題主是怎麼理解這個的。其實我也沒辦法很好的表達我的意見。但是我覺得,很多時候對於叔本華那樣的人,其是長期內省的,其向自己的內心尋求寧靜是一種必然,而在這內省之中,其自然覺得孤獨,或者說保衛自我是必要的。而愛因斯坦,很明顯,他是一個向外尋求自我實現的人,他很熱衷於社會活動,這也就決定了,他說這樣話也是很對的。事實上,若論那個正確,倒不如題主自己反思一下自己是那樣的人,不要強求。一個善於內省的人被扔進社交場合是悲劇,而一個外向的人,逼著他整天自省,那就是犯罪。還是看自己嘍。
不知道你玩過網遊沒有。如果你玩過你就會知道,如果只有你自己一個人在哪裡採礦、戰鬥,那是最無聊的。只有與朋友在一切互相幫助、團戰、群毆才是最有意思的。人生如戲。關鍵是要玩得愉快。這就是創造世界的根本目的。如果你想孤獨,死後大把時間讓你過癮。哦——當然你也不用怕,沒有真正的死亡。死亡就是安靜下來。你不想安靜還可以重玩。
高中黨深夜答一發。
我同意叔本華的看法,別人我不知道,但是我自己就很孤獨。
(以下內容偏題嚴重,但都是有感而發) 我們班是文科班。班上女生占絕大多數,就那麼十幾個男生。每天,男生們就嘻嘻哈哈的在一起玩,聊些打遊戲之類的話題。我不願意與那些混日子的人同流合污,然後我就一個人冷靜的躲在一個角落。看著我的南風窗。我跟他們也並非無法交流,這些交流只限於日常的淺層交流。 「作業寫了嗎?」 「明天上什麼課啊?」 諸如此類的。而我就友善平和的和他們互動交流。這就給大家帶來了一種假象:我人緣好,朋友多。
但是,今天晚自習發生的一件事,讓我忍無可忍,差一點就要從上台前發表講話(或者說是提出異議)。 一開始,學習委員走向講台,用班上的一體機(電視一樣大的平板電腦)查詢學習資料。剛點擊百度一下,就在搜索的廣告欄處,看見了不堪入目的圖片(他搜的是「灣里文化歷史」) 然後全班同學就看見了。 三十個女生和十一個男生。
然後我聽到了一些,不堪入目的聲音。這裡面夾雜著笑聲和起鬨聲。基本上都是男生在叫。女生反而顯得很尷尬。學習委員也很尷尬。 雖然班長說了「肅靜!」,但聲音仍未平息。本來學習委員想查學習資料也沒心情查了,匆匆關掉一體機。
是他們太敏感嗎?我想,敏感的人是我吧。我站了起來,沒有說話。只是抬著頭寫作業。
無聲的抗議,應該有些人會懂得的吧。
下了晚自習,一個人騎著二八自行車在路上狂奔,外面還下著一點小雨。 我在路上醞釀著要寫一篇批判的文章。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有些中國人,看到胳膊就想到大腿,看到大腿就想到生殖器官......
作為一個批判者,我是孤獨的。還能說些什麼呢?無非就是談我國的性教育缺失,再由這哄鬧笑聲想到國民劣根性。
在班上,總有那麼些男生,說我裝逼。因為我嘴裡說的名詞他們都不知道。
知乎?李志?羅永浩?劉瑜?柴靜?蔣方舟?南風窗?南方周末?五月多了四天?尋找林昭的靈魂?從理想主義到經驗主義?
他們感到陌生,而又露出不屑的表情。 「這跟我又有什麼關係?」
我為少年的無知感到噁心。
迄今為止我在現實生活中仍未找到一個志同道合的人。我感到孤獨,但我並不絕望。因為我知道,在有些地方,有些人正在等著我。我想通過高考,和他們一起改變世界。 「哲學讓我們認識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
十六歲的少年正在努力,認真上課,勤奮刷題。
吾道不孤。
分享李志的單曲《梵高先生》: http://music.163.com/song/26508240/ (來自@網易雲音樂)
叔本華也說過,要學會在人群中孤獨。我更覺得他提倡一種二者適度的結合,就像他說禮貌一樣,如假幣,沒有人會對花出去的假幣感到可惜。在人群中也是一樣,保持禮貌和適度的聯繫。自己在內心開墾一片荒地,用孤獨澆灌出深度,只對志同道合之人和自己開放。
我只知道愛因斯坦是非常喜歡 叔本華的,還經常引用他的話。
盡信書不如無書。。。
我想這本是一個關於"個人對群體的態度選擇"問題。但叔本華觀點中的庸俗或孤獨,其實是個人因天賦強弱差異所必然面對的兩種處境。具體一點,就是天才因其遠超同時代常人的認識力,而無法與占人群大多數的凡庸之人平等溝通,所導致的必然孤獨。而凡庸之人因其僅僅具有普遍化的認識力,而無法使自身思想與多數人明顯區分開來,所導致的必然庸俗。"要麼孤獨要麼庸俗"其實是叔本華對於事實(即天才孤獨,凡人庸俗)的認知闡述,並非態度選擇。所以用叔本華的此觀點來回答這個問題顯然是不適宜的。甚至愛因斯坦的觀點雖然回答了"個人對群體的態度選擇"這個問題,但適用對象(根據愛因斯坦的意思)卻是"具有為全人類服務能力的少數人",也同樣並不適用於回答面向多數人的此問題。我覺得將此當作一個完全開放性問題最為合適不過。我的答案是 生長於同一花園的花朵不需要為她的同類擔憂什麼,因為共同紮根於同一片土地吸收養分,她唯一要做的就是春天來臨時優雅綻放,再帶上一分欣賞目光注視周圍的五彩斑斕。 附:其實叔本華關於"個人對群體態度選擇"的問題探索上至少在最終結論上與愛因斯坦是很相似的,即天才為人類群體(叔本華更多傾向於為後世群體)服務。所以如果你是天才的話就努力服務於全人類吧,偉大的前人們都是你的好同伴吶。
愛因斯坦和叔本華所處的環境和他們性格的差異吧,愛因斯坦有了親人和友人的支持更好的完成了自己想做的事,覺得為別人服務很重要,而叔本華身邊沒有和他能力相當的人或者伯樂,身邊都俗人,如果不孤獨就沒法做他想做的事了
人是社會動物,人類的財富源於協作。同時,人也需要獨處,可以讓你內心平靜,與自己的內心對話。記住,不要執著於語言,這兩句話都有其道理,你要把他放到屬於他的語言環境里才能真正理解。
學生時期 我奉叔本華的 『要麼庸俗要麼孤獨』 為人生至理 現在卻踐行著愛因斯坦的 『人是為別人而活著』
當一個人為別人而活時,他不斷地付出,不斷地欠缺,不斷地服務別人,自然也收穫不少,滿足自己,填回欠缺。一分耕耘,0.9分收穫,損失0.1。當一個人為自己而活時,他不需要付出,沒有欠缺,不需要滿足自己,圓滿無缺。
這兩個都是我的偶像,但是我選叔本華
只有我覺得這兩個是一個意思嗎?因為自己孤獨而痛苦,那麼給自己找一個活著的意義吧,大概為了別人而活著是個不錯的主意。都是對自我渺小的認知。
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而已。我個人更喜歡叔本華的觀點。人與人之間沒有根本的交流,更多的是流於表象。
更贊同後者。但這兩者並不矛盾,每個人價值觀不一樣。有的人覺得和別人一起抱團感到更快樂。有的人覺得自己一個人待著思考人生也會高潮。但就我自己來說,我認為「能遭天磨是好漢,不為人妒乃庸才」。反正都要消亡,要活得有意義就要拋開羈絆,找到自我。這就意味著要犧牲一部分東西。一旦進入了自我的世界那必然是孤獨的,因為那個世界裡只有你。如若有人與你心靈相契合,那便是三生有幸。想必伯牙也便是這樣的心情了。
我選擇死亡
推薦閱讀:
※老婆下班總是抱怨工作怎麼辦?
※如何做到思想自由?
※你們的入黨動機是什麼?
※如果回到奴隸社會,要如何向古人證明,把人當奴隸是錯誤的?
※這波全球性的保守主義浪潮將會到什麼樣的程度?
TAG:哲學 |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Einstein | 文學 | 思想 | 叔本華Schopenhau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