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認知語言學中的圖形—背景理論?

來來回回看了幾遍胡壯麟的語言學教程,還是不理解這個理論的意思和意義,圖形和背景和語言學有幾毛錢關係啊喂(╯°□°)╯︵ ┻━┻


結論放在前面:關係在於——主體與背景理論是人類認知世界的一種基本模式,這些模式影響人類組織語言的方式。

人類認知世界的模式有一定共性。比如"在背景中突出主體","在靜態事物中突出動態物體"等等。於是,在語言中往往出現:

1.句子的主體部分描述事物主體,附屬成分描述背景。

例如:在「書在桌上」之類的位置關係中,「書」被概念化為主體。

------《認知語言學導論》第二版 復旦大學出版社 P185

2.在描述某個狀態時,謂語可能更多地強調狀態里的動作,而不是靜態的事物。

但這不是絕對的。

人類的認知方式,除了有共性還有差異性。

比如根據"事件框架和注意力視窗理論",當不同語言者面對同一位移事件時,可能採取不一樣的觀察角度,形成不同的表達結果。

①解釋一下術語:

事件框架的內容:主體、背景、路徑、位移、方式和原因。例如:The pencil blew off the table.這一句,the pencil是主體,table是背景,off表示路徑,blow表示位移並隱藏了移動的原因和方式。

-------同上 P247

開啟注意力視窗:凸顯事件框架中特定成分的認知過程。例如上句如果變成:The pencil blew off the table by the wind.加上了"by the wind"則屬於強調了移動的原因,可視為原因在該事件框架中被凸顯。與之相反的情形,被稱為「隔斷」,即事件框架的某些內容被背景化,注意力視窗關閉。

-------同上P247--P249

②舉個栗子:

英語和西班牙語對比。英語對事件框架中的位移和方式開啟了注意力視窗(說人話就是:英語有更多動詞描述位移和方式)。翻譯成西班牙語,往往出現困難。

He stomped from the trim house...(他氣勢洶洶地從那所整潔的房子走出去。)

Salió de la pulcra casa...(He exited from the trim house...他從那所整潔的房子走出去。)

-----同上P265

美洲的肖尼語開啟的注意力視窗更奇特。

我們講英語的人說"cleaning a gun with a ramrod(拿通條擦槍)。但肖尼語者並不將工具(通條,可理解為主體之一)和動作(擦,或者說動作的方式)分離出來,它所表現的是一個乾燥的點在一個中空的洞中因為工具的運動而移動。(只集中注意力於位移)"

-----《論語言、思維和現實---沃爾夫文集》(肖尼語詞幹)

以上就是回答問題滴內容。。

好。。下面嘗試釐清一下幾個概念。。

先放結論:

1,主體與背景理論(figure-ground)是總的理論框架或者說前提,核心是「在背景中凸顯主體」。

2,射體與界標(trajector-landmark)側面與基體(profile-base)由上述理論衍生而來,但這兩對概念,並非處於同一維度,其中:

A、射體與界標是,前期,主要針對方位介詞以及與之對應的位移圖式的分析概念。

B、側面與基體是Langacker個人所創的認知語法理論大框架里的核心概念。

好,然後進行詳細的說明:

①作為「淵源」的主體與背景理論

主體與背景理論(又稱圖形背景理論,標物背景理論,圖式背景理論。。whatever..)最初是完形心理學的術語。來自於心理學家觀察到的,人們認知中的主體/背景分離的現象(比如那個人臉/花瓶幻覺)。後來,語言學家發現,方位介詞的意義,可以理解為主體/背景的關係。於是,用主體和背景來解釋介詞這樣的語言形式,引起了認知語言學家的注意。

②專門用來描述「位移圖式」的射體與界標理論

語言學家在對方位介詞等語言形式進行研究時,也嘗試對這種語言形式所對應的客觀位移現象採取「主體--背景」的分析框架。只不過,「主體」變成了「射體」,背景變成了「界標」。至於為什麼要改個稱呼,是因為這個「主體」還會移動,且有深入分析這種移動的路徑的必要。然後,說「路徑」就想到了子彈「彈道」,所以乾脆引入了個軍事術語:射體---界標。。。(這個命名由來,是為腦補。)

舉個栗子:She went out of the room. 這個she就是射體,room是界標,射體的「彈道」,啊,不,是「路徑」,就是從屋裡,到門口,到屋外。

③貫穿整個認知解釋過程的側面與基體理論

一種情境在刺激人類大腦的那一刻,就立即受到大腦的加工處理。在Langacker看來,這種加工處理,就是接二連三的「側面與基體」。(其實就是主體和背景,至於為什麼換詞兒,不造。。)

舉個栗子:想像你看到這樣一幅畫面-----有大海、沙灘、小孩、球、微風、太陽等等。你每一次的掃描,觀察,都在自覺不自覺地「凸顯」出一些事物。比如在沙灘的基體上側顯出小孩,在一群小孩的基體中側顯出三個特別好看的小孩;在嗅覺這個認知域的基體中側顯出海風的鹹味等等(認知域是加工處理的重要基礎之一,放在側面和基體的關係里,實際上就是基體。不展開了。)然後,在這些側顯出來的認知單位各就各位之後,你根據你的心情(?),又決定以三個小孩這三個認知單位為基體,側顯出他們的關係,選擇了更適合表達這種關係的副詞,說出了這樣一句話:The three boys are together....

就是這樣。。。


首先:認知語言學理論對語言所作的分析,是體驗性的分析,這一點很重要。認知語言學家們所說的cognitive linguistics是一門堅持體驗哲學觀,以身體經驗和認知為出發點……的科學。

對它的定義有很長一串,我們要了解的是:

1.認知語言學圍繞什麼做研究?——概念結構和意義

2.目的:尋求語言事實背後的認知方式,通過這種認知方式和知識結構對語言作出統一解釋。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怎麼認識世界?我們的語言中是如何體現這種認知方式的?而圖形-背景理論就是由語言學家提出的一種認知方式,它被用來解釋某些語言現象背後,人的認知規律。

一、FG和格式塔

要了解圖形——背景理論(Figure-Ground,下面簡稱FG理論),首先要了解一下完型心理學: Gestalt psychology 如果讀者懶得點開仔細看,那麼下面的圖多數同學應該會很熟悉:

(截圖來自以上網頁)

好的,至少右上角的酒杯-人臉圖形大家是熟悉的。丹麥古丁根大學的心理學家Rubin在1915年設計了一個類似的「人面-花瓶幻覺圖」(Face-vase Illusion),並且根據這個圖形探討了FG現象。討論結果說明,人們在心理上傾向於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有意義、有規則性狀的圖案上,而且,人對外部世界的感知是有主次之分的。

比如上面的酒杯人臉圖形,有的人最先看到人臉,有的人最先看到酒杯,因為人的感知是有主次之分的,當我們先看到人臉的時候,酒杯的部分就成為了背景(Ground),因此,人臉部分就是所謂的「圖形」(Figure)。FG關係與上述格式塔理論的主要原則(上文並沒有詳細解說)聯繫十分密切,總的來說:FG關係

主要描寫了在某個知覺視野中,一個物體(或圖像)看起來會比另一個(或一些)更加突顯,而其他物體(或圖像)則消退到背景之中。

好了,FG理論和格式塔的淵源說完了,接下去就是FG關係的綜述。

二、「圖形——背景關係」綜述

王寅先生在《構式語法研究(上)理論思考》中以下面的表格明確清晰地展示了圖形和背景的總體關係:

(表一)

(續表)

這10種關係用表格的方式列出來,很清晰,應該很好理解。

2015.8.7補充

上面的表格列出了圖形與背景兩者之間的總體關係,一共有10種。我們從語言的角度挑選幾個解釋:

1.FG的分離性

在一個分句中,我們常常會選擇一個突顯成分作為它的主語,而不那麼突顯的成分作為它的賓語。此時,突顯成分就是Figure圖形,不那麼突顯的成分就成為了背景ground.例如:

月亮(F)掛在夜空(G)。

夜空(F)處處繁星(G)璀璨。

ps.答者在看到這段描述的時候,聯想到了漢語的topic-prominent特徵,也就是主題先行。在語用上,我們傾向於將想要強調的信息或者新信息放在前邊,不那麼重要的或者舊信息放在後邊。

2.FG的轉換性

這一點可以體現為分句的主語和賓語之間相互轉換,語言學中經常討論主動態和被動態就可以用這樣的認知模式來解釋。(當我們看著那副「酒杯人臉圖」的時候,有時候覺得它是人臉,有時候又覺得是酒杯,二者不停轉換。)

呂叔湘先生著名的例子:

(1)主席團坐在台上。

(2)台上坐著主席團。

(樓上有一位同學提到了射體,那麼在這兩個句子中,(1)的射體是主席團,(2)的射體是台上。同時,這種FG關係也和「焦點」「突顯」有關。不贅述。

3.感覺上的優勢

4.距離上的鄰近性

5.結構上的連貫性

6.位置上的動態性

7.面/體積上的對比性

上面這5點,我認為內涵都是一致的,就是人的主觀感受上,更靠近自己的,結構更有整體性的,可以運動的,面積體積對比明顯的事物(事體)更容易被概念化為圖形(Figure)。什麼叫做更容易被概念化為圖形?就是在表述的過程中,常被我們放在主語位置上的對象。

其實也很容易理解,上過心理學導論課的同學應該也會有印象,什麼樣的事體比較容易引起我們的關注呢?當然是相比之下,更近的(孤帆遠影碧空盡——孤帆),連續的,動態的(不動的樹葉和飛翔的鳥——鳥),以及面積體積對比明顯的(萬綠從中一點紅——一點紅)等等。

8.特徵上的特殊性

9.認識上的已知性

10.關係上的依賴性

(這些也不贅述)

三、總結

王寅先生認為:

體驗認知上的突顯(也就是我們選擇什麼對象作為Figure圖形)將決定語言表達上的突顯,這種突顯成分會對應映射在「句法圖形(Syntactic Figure)」,又叫「分句射體(Clausal Trajector)」,在分句表達層面上就被語法化成為「主語」。

而不很突顯的要素則對應映射為「句法背景(Syntactic Ground)」,又叫「分句界標(Clausal Landmark)」,多對應映射為分句的賓語,補語,或者其他成分。

以上整理和引用的內容均來自王寅先生的《構式語法研究》,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 (上卷),有對認知語言學或者構式語法感興趣的同學可以閱讀這部著作。


樓上給的解釋太過複雜。我簡單地解釋一下,比較題主只是問語言學與圖形-背景理論的關係。

首先我們要去理解認知語言學的根本出發點。認知語言學家認為,語言與整體的認知功能有關,如感知覺、記憶、情感等等。因此,認知語言學家一直試圖使用心理學理論來對語言進行解釋。

其次,認知語言學比較熱衷的心理學流派是格式塔心理學。格式塔心理學指的是,我們的認知能力能幫助我們把零散的、不完整的經驗整合成完整的經驗,即「格式塔」。那麼支配經驗整合過程的原則有什麼?主要有圖形背景原則、臨近原則以及「小的事物更具顯著性原則」等等。其中最主要顯著、最主要的一條就是圖形背景原則。

圖形-背景原則指的是,我們在觀察事物的時候,總是會對混亂的事物進行分離。對混亂的事物進行分離的目的,是為了更方便地對外物進行知覺。比如,我們看見海面上的船,就自然地會把大海、船進行分離。再結合「小的事物更具顯著性」原則,船更容易成為圖形,而大海更容易成為背景。我們把船和大海分離,並以大海為背景之後,就更容易理解和加工船在大海上航行這一複雜的客觀運動。

立足於這些經驗,認知語言學家就想,既然圖形-背景原則對知覺的影響那麼大,那麼它對語言是否存在影響呢?從目前的研究和學者的觀點來看,大家還是承認這種影響的。比如構式語法,就起源於這種思想。

舉個簡單的例子。

我們會說

The bike is near the house.

但很少說

the house is near the bike.

在這個句子中,我們用near分離了自行車和房子。這就被稱為圖形背景分離。其次,因為house是更大的、靜止的事物,更容易作為參考,而bike更小,我們就把bike當做圖形,而把house當做背景。bike出現主語位置、句首位置,更具有顯著性,這也和我們的經驗方式類似。這就是圖形-背景理論在句法上簡單的應用。而很多構式語法學家,就致力於把更多的心理學理論用在語法的解釋上,以期對語言有更深一步的認識。

總的來說,圖形背景理論的意義在於,它是心理學(當然比較多是格式塔心理學。但現在其他的很多實證研究也漸漸影響語言學的其他領域)與語言學在語法上的交匯處,對兩個學科都可能帶來新的視角和觀點。

水平有限,請勿拍磚。。。。但是歡迎討論!


圖形-背景最初由心理學家Rubin提出,參看著名的人臉花瓶圖。

同一圖形,花瓶在人們的心智中或反映為圖形(figure),或反映為 背景(ground),人臉亦然。後來格式塔心理學家(代表人物:苛勒和考夫卡)藉助圖形背景理論研究知覺組織。

泰爾米(Talmy)首次將圖形背景運用於語言學研究。這個研究思路其實跟認知語言學主張的「現實——認知——語言」路徑符合。簡單來說,人們經過具身體驗,按照圖形—背景組織信息,構建語言,理解語義。比如,人類利用圖形—背景認識空間關係。舉兩個栗子,「茶杯在桌子上」, 說這句話也就是人在組織這組語言信息時把茶杯識別為圖形,桌子充當背景,圖形背景之關係由「在...上」體現,也就是說「在...上」的空間意義往往可以理解為一種圖形—背景關係。當然,還有簡單的主謂賓結構也被認為是圖形—背景在句法層面的體現。認知語言學認為在一般情況下,體驗認知上的凸顯決定表達的凸顯,在句法層面上表示為句法圖形(即主語),其他不那麼凸顯的要素成為句法背景,比如賓語,補語等。。


王寅教授的認知系列叢書 中文~ 推薦去看看。


建議樓主多看看Langacker的經典書籍,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喬姆斯基的學術影響?
「懶音」是什麼?「懶音」現象對語言音變的影響有多大?
屬於閃族語系的語言有哪些?
語義學(semantics)和語用學(pragmatics)有何區別?
漢語的把字句,「把」可不可以看作是助動詞(如果是的話,把字句仍為主謂賓語序)?

TAG:語言學 | 認知 | 認知語言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