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的真面目是為何貌?

我有太多的想不明白。八零年代我在單一封閉式的家庭傳統背景下成長起來,長到一米多後開始斷斷續續接觸到日本文化,最初主要來源於香港電視台的日本動畫片,再大點就是日劇,高中時期一直至剛上大學那會,有過一段沉迷日劇日星的日子,受日本文化侵入嚴重,也正是那幾年開始,感覺到周圍的人貌似有些什麼地方出了什麼問題,總覺得自己與大多數別人有很多不一樣,在無意中被植入這少許的日本文化後,看待周遭的一切開始看到矛盾點,看到很多不一樣。日本文化里很明顯的一點是他們幾乎人人在外守規矩守公共秩序,事事講禮貌總怕怠慢了別人,事事小心謹慎克制生怕影響到別人,保護私人空間,維護公共空間。但咱這大家出門坐公交、買票、辦事啥的,處處與我無意識中接受到的這一套是相悖的,基本上出門我對別人小心謹慎有禮貌,別人不領情反咬一口的情況不在少數,在公共場所要做個什麼事,進個店什麼的,經常還會被店員之類本該是服務者的人粗暴對待,大家在公共空間互相之間完全不管不顧互相的感受,該大聲大聲,該摳腳摳腳,該吐痰吐痰,這你都還不能說,說了反而遭人反擊,出門都要做好受到侮辱的心理準備。我不懂,我在電視上、書本上、課堂上接觸到的一些關於公民素質關於公民道德的信息,怎麼在現實生活中周遭表現出來的僅是相反的情況居多呢?那些雷鋒精神、那些講文明講禮貌、德智體美勞、中華文明五千年的傳統美德,怎麼是說一套做一套的?我有些時間整個人是混亂的,不知道如何自處,更不知道如何與人相處,最嚴重的時候,連走路都不會走,當時的恐怖是無法說,也說不出來,因為自己是完全迷失的狀態。大學期間跟著同學老師在學校學術氛圍的熏陶下,接觸到西方文化,大開眼界之餘甚至有點類似進入稍微自我解放的無政府狀態,這是一種接近狂喜的狀態,整個人像打了雞血一樣激動非常,憧憬著一切,好奇著世界原來那麼大,自己原來可以那麼自由,我脫韁了。當然那時候的我雖然開了點眼界,但其實是因為自己原來的世界實在太封閉,我也就是僅僅窺見世界的一小條縫隙而已,就已經如此飄然了。自己陷進了人生中最危險的地步而不自知,這當然免不了慘痛的墜落,好在幸運的沒有墜亡,好歹是撐了過來。一畢業又回到原來的小世界,開始上班了,沒想到又是一段無盡的試煉,不同於以往的,這次是開水煮青蛙,將我整個開始萌芽出來鋒芒的個性部分,又再一點一點地打磨鎮壓,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漸漸失去方向,在最接近核心的環境,我發現自己簡直一無是處,完全不會「做人」,也很反感並抗拒中國式的「做人」,做人都做不好,做事就更顯無奈的力不從心,然後徹底失去了自我,全然迷失,整個人翻滾著浸淫在極為現實之人情事故的羊水裡掙扎。現在已經活過了人生的30個年頭,生活還在繼續,婚後重心轉向家庭,夫家傳統保守,無可避免的把還在苦苦想辦法想要站起來的我又沖了個倒栽蔥,更多的看不懂,新顯露的人倫問題更為明確的指向了那最根本的謎團,眼前的各種意識文化上的衝撞,宛如火星撞地球,我再一次對人的差異之大大為震驚,還沒來得及喘口氣,瞬間被潑了一臉面。太多委屈太多憤怒太多疑問,我已經不能再接受任由打臉踩踏的狀態了,受夠了那完全不知所以然的空洞感,為了「自我」能站起來,必須一個問題接一個問題的去面對去找答案,抽絲剝繭,我要將所有問題的根子刨出來,扒光其遮羞布,讓它們統統晾在我眼前,無所遁形! 大家有類似我這樣的感受與迷思嗎?


瀉藥

有的,我生病時被人拖了起來做事兒,難受時,別人把我電腦收走,經常被人落井下石,各種委屈都有,但這些我都不在乎,或者說當時特別的在乎,但過後反思自己會發現很多的錯誤。我覺得這是一種逆境,人只有從逆境中成長才能算是成長。

中國文化的最大特點就是先糾正自己再去說別人,儒家文化講究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等,無奈是如今不可能再去用了,況且即使古代,依舊也有些二流子之類的人物。所以你所遇見,所經歷的那些事兒,和中國文化沒有關係,這是家風問題。如果你特別想了解中國文化,請先反思自己。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老子:「修之於身,其德乃真」

菜根譚:「靜中觀心,真妄畢見」

中國文化的最大特點就是以自身為出發點,而深延到世界。

太乙救苦天尊

多看點書

最後給你灌碗雞湯。今天早上看見的。不過確實挺對的。

孫悟空是在取經的路上碰到的,

豬八戒是在取經的路上碰到的,

沙和尚是在取經路上碰到的,

白龍馬也是在取經路上碰到的,

所以要碰到可以與你一路同行的人,

你必須先上路!

不是有了同行者才上路,

是因為你在路上才會有同行者!

可惜好多人把這個道理、想反了~~~


長長的問題描述和問題有什麼關係呢?

題主崇尚日本,西方的文化,那我就搬運一個剛在quora上看到一個關於中日差異的問題,及一個美國人的答案。以下答案正中你的問題,有點長,請耐心看完。或者只看黑體。

問題:Why is it that Chinese are rude and mannerless, while Japanese are polite?

一個美國人的高票答案:This is a racist question but I know where you"re coming from, and maybe the internet is a good place to ask it so that you don"t offend anybody you actually know. Traveling in China, I was bit annoyed by how people really were rude all the time. I"ve noticed the same with some Chinese people in the US. But whenever I meet really rich Chinese people, this is never true. And in fact, when you"re the personal guest to a person in China, whether they"re rich or not rich, they go way out of their way to take care of you. The difference is really that there are so many Chinese people who"re fighting to survive. The people who grab your arm and won"t let go until you buy something, who charge you 10x what they"d charge a Chinese person, they"re desperate for money. They see that you"re unimaginably richer than them, and it"s unfair, so they try to squeeze every last penny out of you knowing that it won"t make a difference for you. And if it doesn"t make a difference for you, shouldn"t you be supporting them? I guarantee you that everybody will be polite to you once you pay them lol

In fact, even the way people speak is different. In the market, Chinese people are always yelling at each other. But sit down to eat with them and they are just the same as anybody else in the world. Chinese workers litter and pee on the side of the road, but I"ve seen this in the Japan too. It happens in run-down urban neighborhoods where people don"t feel a social responsibility to keep things clean. I was a bit shocked when some Chinese parents made their kid poop in the middle of the road LOL but apparently that used to be normal in rural areas. I remember a sign I saw in the airport bathroom above the urinal that said "one small step for man, one giant leap for civilization". It really has to do with how people think. If everybody thinks like a rich person, then I think everybody becomes so much more polite because you"re sure of yourself. Japanese social welfare helps people act this way.

On the other hand, I would also point out that people are way more friendly in rural areas. The same way people are so much kinder in the south in the US. In Japan too. In Tokyo, people will ignore you, shove by you to get the last train seat, and not give their seat to the elderly/disabled even if it"s a priority seat. This is impolite and uncivilized.

And finally, I feel like I should"ve address this in the beginning, but if you"re on a flight anywhere in Asia, they will treat you way better than on a flight in the US. Similarly, the workers at a train station in East Asia are professional in the same way regardless of country. People working at a fastfood store will always be speedy and treat you with the utmost respect, whereas in the US they lazeabout and chit-chat while you wait in line. I"ve even been glared at in a Subways in DC, as if the lady was challenging me to dare to order something. East Asian culture does a good job of making sure you do your job with pride (and conformity). It"s just that when you"re fighting to survive, it all goes out the window.

這個美國人啰里八嗦用自己親身經歷回答了這麼多,還是很中肯的。用咱老祖宗的話總結就是:「廩倉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用咱政治課本的話總結就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樹。」 你對環境的不滿,說白了,是因為「中國處於並長期處於社會主義發展初級階段」,跟文化沒有關係。

至於你自己更個人化的不滿,感受到的羈絆,更不是中國獨一份,世界上很多地方的人都可以有。就拿我自己來說吧,生活在西方國家,所有的問題都迎刃而解了嗎?不然。我也會感到不滿感到羈絆。這是因為自己的能力還不能提供自己想要的自由;自己的胸懷還不能調和各種矛盾。更是和文化沒有關係。

所以我的回答只針對問題描述。至於和描述並無關的問題本身,夠一個學者一輩子皓首窮經,著書立說了。我猜你就是讓 @易中天@王立群之輩來答,他們也只會笑笑:「這個問題怎麼答,答不了。」

————————————————————更新線————————————————————

又想叮囑題主一下:不如加個「生活」標籤吧。

基辛格研究中國幾十年,寫過一本《On China》,裡面還是說了不少中國思想中國文化的好話的。


天人合一!


從武志紅的新浪博客搬過來~~~~

中國人的身與心——《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讀書筆記 (2013-04-04 11:02:07)

轉載▼

標籤: 孫隆基中國文化假自我真自我心理文化

仁者,人也。

孔子這句話,在台灣學者孫隆基看來,即中國文化對「人」的定義。

仁,左邊是人字旁,右邊是二,這形象地表達出孫隆基的基本觀點:中國文化中,「一個人」只能在「兩個人」的關係中才存在。

這段話頗有哲學意味,西方哲學也不斷呈現類似的觀點:你存在,所以我存在。

現代心理學則稱:媽媽是嬰兒的第一面鏡子,嬰兒從媽媽這面鏡子中確認自己的存在。

我最愛的波斯詩人魯米也說:我們是鏡子,也是鏡中的容顏。

如此看來,中國文化的這個定義也蠻有普世價值。

但仔細解讀起來,味道就有了很大差異。

你存在,所以我存在。其中的「你」,在心理學的解讀中是媽媽,而在哲學的解讀中,是上帝,是神。

猶太哲學家馬丁·布伯說,關係有兩種,一種是彼此利用的「我與它」,一種是放下所有期待後而可能發生的「我與你」。為了方便理解,我經常說,這是我的本真與你的本真相遇而產生的關係,而新人本主義心理學給這個說法一個非常拗口的學術辭彙——主體間性。

然而,在也為神學家的馬丁·布伯的原意中,「你」是上帝。

這是至關重要的一點。因為「我」的存在,有賴於「上帝」而非人。孫隆基就此說:「西方人的『上帝』是個體『靈魂』認同的對象。」

聖母與聖子耶穌,是西方文化一直都在描繪的畫面。這給了母嬰關係一種聖化。

仁字中的「二」是什麼呢?孔子給了回答——「親親為大」,也即,一個人的存在有賴於,要讓親人覺得他好。

在孫隆基看來,這是中國文化與其他世界重要文化都不同的一點:缺乏超驗的部分,一切都圍繞著人倫而來。哪怕「天理」,也只是人倫之至的意思,而不存在一個神性的「天」。

現代人很流行說身心靈,但中國文化即便說萬物有「靈」,也只是說萬物都有人性,而不是如馬丁·布伯所說,萬物中有「你」。孫隆基幹脆說,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中,沒有給「靈」留下一個位置。

他說,中國文化中只有身與心。並且,甚至這個「心」,也只是身體化的。

更要命的是,中國文化中的身與心,存在著嚴重的分裂。

中國文化中的一個「個人」,只是一個「身」。假若只有他自己,他的「心」就不存在了。

一個「個人」的「心」,只能用到一個地方——為別人的「身」服務。假若這個人的「心」用到了自己的「身」上,他就是有「私心」。

對此,孫隆基在《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一書中論述說:

中國人的「一人」只是「身」,而「由己之身,及人之身」的活動才成為「心」,因此,被渠道化的「心」,其主要活動就是照顧對方的「身」。

這段論述看似簡單,但孫隆基這本四百多頁的書,都構建在這個基本論點之上。並且,它簡直能解釋中國社會一切經典現象。舉一些例子。

【吃文化】

孫隆基採用精神分析的觀點說,中國文化還停留在口欲期,所以關於吃的一切都很發達。

若用他的身心論來解釋,則可以說,因只有「身」而沒有「心」,所以,照顧好自己與別人,都是要讓「身」滿意。

他的《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一書是1983年出的第一版,書中說,數層樓高、數百張桌子的餐館,是只有中國才有的經典存在,像歐美再發達也沒有催生出這樣的飲食巨無霸。

時間過去了已30年,不知歐美有了變化沒有。若沒變化,在中國看似司空見慣的東西,原來都是世界級的。譬如廣州海印橋南的炳勝餐廳,就是有至少三層,旁邊還有一個輔樓,桌子估計也有幾百張吧,但你若是吃飯時間才去,十有八九要等位。

炳勝我常去,下次再去,或許就可以給朋友們講:這是世界級的……

再如,中國人寒暄時最容易問的是:吃了嗎?聽到很多人講過,哪怕是十點來鍾和父母通電話,他們還是要問「吃了嗎」,其他問話也都是早就能料到的習慣性語句,就是不會談心。

在中國做事情,請客吃飯是必須的。因為,你必須要證明你的「心」,而證明方式就是要照顧好對方的「身」,把對方侍候好了,讓對方覺得你「有心」,他們才能發出自己的「心」,去照顧你的「身」,給你的「安身立命」提供幫助。

【洗浴中心】

除了餐飲,中國式娛樂的另一龐大存在,是按摩、足療、水療等種種照顧身體的娛樂方式。在美國的朋友說,如果你留戀中國式的娛樂,去了美國就會覺得寂寞。

中國的色情業,也有不同西方之處。《一代宗師》中的紅樓,遠不是嫖這麼簡單,而成了性情中人的英雄會。至於大名鼎鼎的現代紅樓「天上人間」,據聞嫖也是退居二位,主要功能其實是官員、商人們的聚會與談判之地。

甚至,中國式的嫖,也有獨特意味。電影《一九四二》中,肥頭大耳的軍需官,面對十七八歲的處女,大喇喇躺在床上,那架勢,是先要女孩把他身體照顧舒服了,然後再來性事。

電影《一路向西》中,現代中國式妓院,也是將按摩、足療與性結合在一起的。

【養身】

「養」與「身」兩個字,也是經典的中國辭彙。

在最重要的親密關係中,父母對孩子,孩子對父母,夫妻之間,頭等大事都是要「養」好對方的身。並且,我們會覺得,做到了這一點,自己就已經盡了關係中的責任和義務,假若對方還表達不滿,就是太不懂事。

如此一來,這三個最重要的關係,都勢必缺乏質量。孫隆基說,其主要的意向就變成了「傳宗接代」,所以孔子會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沒有找到超驗的靈的存在,沒有找到與神的鏈接這種精神性的歸宿,中國人的存在感,就只剩下了肉身的延續,僅有的「心」,也只是淪落成做好人,結果造成了一種平面化的簡單輪迴。孫隆基論述說:

中國人製造了世界上最多的人口,民族的生命在肉體上也延續了三千多年而不斷。不過,這三千多年的歷史也是沒有超越意向的……中國文化是「天長地久,人亦長久」,但是,卻並不導向一個更高之目的,只是無止境地在同一個平面上一直延伸下去:每一個朝代在肉體被消滅後,就讓位給另一個在形體上大致相同的朝代,就如同每一代中國人都養育了沒有自己特色——亦即是「肖」於上一代——的下一代來延續自己的肉體一般。的確,中國這個「超穩定體系」也確實做到了長生不老的成就。這項成就是如此的宏偉,以致馬克思不得不稱之為「木乃伊」。

在關係中,我們都重視「養」對方的「身」,以此證明自己是個好人,而面對自己,也最重視「養身」之道。現代中國的養身大師們仍是倍受歡迎,而養身的書籍,也是大行其道,哪怕讀起來像是小兒科,譬如偏執狂一樣地強調綠豆能治一切病,也仍然可以迷惑無數人。

並且,在孫隆基看來,即便道家,也一樣是缺乏超驗的部分,最後主要淪落成「養身之道」和保身的陰謀之道。

【做好人】

我許了願要寫一本書《中國好人》,也曾舉辦「好人學習小組」,還想以後能舉辦「好人改造營」,因我是通過諮詢經驗、聽故事和自我反思,發現丟掉自己的中國式好人,實在是太多太多。

我是通過心理學視角去思考中國好人,孫隆基則說,「做好人」是正統中國人的必然之路,因在中國文化的框架下,一個中國人,他的「身」必須要去為別人的「身」服務,構建出這樣一個「我對你好」的關係模式後,他的「心」才有存在空間。

【包辦婚姻】

「我」與另一個人,這是最簡單的關係,而關係場還可以逐漸擴大,隨著這個關係場的逐漸擴大,「我」也日益失去了自我。因,那時我要考慮的,要更多更多。

孫隆基寫道:

中國人的「身」是靜態的,也是不能自主的,必須由人倫與集體關係去定義它、組織它、完成它。

這樣就導致,一個人的關係網越複雜越龐大,他越是不能做事情只從自己的立場出發,哪怕他的立場,在西方人看來,是上帝的旨意,即是具有最高道德性的。他必須從他隸屬的整個關係場來考慮問題。

所以,凱撒在被羅馬元老院杯葛時,可以發出「我來了,我看見,我征服」的豪言壯語,而岳飛卻只能服從那十二道金牌。中國歷史上太多這種讓人吐血的事,就是因一個個體沒有自己內在的良心,他的良心,只能是為一個整體的關係場考慮。更要命的是,加上忠與孝,這個關係場也就成了老大一個人說了算。

也因為這一邏輯,在一些最傳統的地區,現代中國人的婚戀都難以是個性化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真正邏輯是:作為家庭和家族的老大,父母才能知道,孩子的婚戀如何才對整個關係場是好的。

我知道太多潮汕地區和客家地區的狗血戀愛故事。這些地方的年輕人,他們的戀愛和婚姻常常不是自己選擇的,而是父母的選擇。並且,一旦定親,就很難退掉,因為這是對雙方父母和兩個家族的極大不敬。若毀約,常意味著,兩個家族會成為仇人。這種家族的重擔,會壓得年輕人喘不過氣來,他們無奈順從。

這種邏輯之下,婚姻戀愛就失去了愛情的意義,而成了兩個關係網路交叉著的一塊空間,被鎖死在那裡。但對愛情的渴望還在,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這些地區的有條件的男人找二奶,就成了一個很常見的現象。

【萬眾一心】

我為你考慮,你為我考慮……假若我們能為一個共同的東西考慮,我們就歸屬於一個共同的「心」。這個「心」若能籠絡無數人,就可達到「萬眾一心」的理想境地。

毛澤東十九歲時領悟到這一點,於是發出「欲得天下之人,必得天下之心」的感慨。

但這種「萬眾一心」也常意味著集體偏執狀態,它可以發揮巨大作用,但同時也意味著對個性的極度壓制。越是「萬眾一心」,越是不容異己。

梅爾·吉布森的電影《愛國者》中,他飾演的男主角可以在大庭廣眾中公然且理直氣壯地宣布自己的反戰觀念,但他並未被視為敵人,他的最支持戰爭的朋友,還是一如既往地將他當做最好最值得敬佩的朋友。

我們的電影中,在這種光榮的偉大時刻,是斷然容不得異己的,稍有遲疑的都可能被視為賣國賊。

這很好理解。西方文化承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尊重每個人自己的心的合理之處,而中國文化一旦找到了「集體的心」,那一刻就意味著,最大的道德就是忠於此「萬眾一心」,而誰有自己的心就是「其心必異」。

最大的「心」就是整個國家的「萬眾一心」,即整個國家成為一個超巨大的群體性自我,而領袖則成為這個群體性自我的代表,其他人都是一分子。

想明白這一點後,我想起《時代》雜誌1950年的一個封面,頭像是毛澤東而身體則是無數蝗蟲。

這是令中國人很不舒服的構想,但卻是中國文化中最常存在的一個圖景。偉人可以存在,而個體性的自我不能存在。其實,偉人也不存在,他只能作為一個吉祥物而存在。

【異國的冷漠】

中國人到了國外必須抱團,譬如唐人街。另外一個現象是,一旦到了歐美就變得人情冷漠很多。

這是為什麼?

孫隆基的解釋是,因沒有個體的「心」,也即個體性自我,中國人到了外部世界會惶恐不安。這種不安,若用英國心理學家萊因的術語來講,即,存在性不安。意思是,因找不到一個群體去依附,自己會感覺自我瓦解了,不存在了。這種不安,是一種根本性的不安,不能用簡單的安全措施以及財產來滿足。

所以要抱團,即要形成一個群體性自我。說難聽一點,就是要找到蟻窩。

一旦找到群體性自我,在這個群體性自我,又可以構建中國文化,但只對這個群體內的人,會有「我們是一家人」的感覺,所以友善,而一旦出了這個群體性自我的圈子,就覺得外界的人很陌生,沒有鏈接感,所以冷漠。

另一個原因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開始尊重自己的心。然而,這一刻就只是成就了「私心」,哪怕對鄰人也變得冷漠。但是,若真有「上帝子民」的這種概念,並且真正有了自己的個性化自我,這種冷漠就會消減,而會對一般人也生出感情來。

一個中國人只是一個「身」,中國人的「心」,只能在我用我身為你身服務時才產生。孫隆基用這個簡單的邏輯,解釋了許許多多的中國文化的經典現象,既可以讓你覺得觸目驚心,也可以讓你覺得煞是過癮。

他的這種身心分離論,其實也是我之前多次提到的英國心理學家萊因的心理學理論。

英國另一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提出了真自我和假自我的概念:一個人的自我若以自己的感受為中心而構建即真自我,一個人的自我若以別人的感受為中心而構建即假自我。真自我與假自我最初都是在母嬰關係中形成的。

萊因也持有這一觀點,並補充說:有真自我的人,他的身體服務於他的「真自我」;有假自我的人,他的身心分離,他的身體服務於別人的「自我」,而他只能為自己的「真自我」留一個純精神性的空間。

這樣一看就發現,孫隆基的身心分離論,和萊因的假自我者身心分離論,是一回事。並且,中國對聖人的期待,譬如三皇五聖,譬如現代的雷鋒,都可以是假自我者的「純精神性真自我」的演化。

孫隆基說,先秦時代,中國文化還是有超越界的——也即彼岸,但不知為什麼,後來就走上自己的路子,只剩下了世俗的人倫部分,只剩下了身與心,且身心還是分離的。

不管原因是什麼,至少能看到一個答案在,那就是:讓你的身心歸一,以你自己的感受為中心構建你的真自我。

又從百度搬來以下,是李隆基本人寫的吧~~~

中國人的「身」,中國人的心——中國文化的深層次結構2014-07-21 11:12:47 來源:齊魯儒風 作者: 孫隆基 瀏覽:464次

中國人的「身」

與西方人或是拉丁人不同,中國人把個人看作是一個「身」,也就是一個身體,對於中國人來說,身體比心靈或是靈魂都更加重要,所以中國人特別注重養身。中國人的語言當中對個人的描述也充滿了這樣的概念,例如,描述自我,便可稱為「自身」、「本身」,講一個人的所有,叫「身家」,講一個人的來歷,叫做「出身」,講一個人改變了命運,是「翻身」,講一個人的感覺,叫「體會」,「身體力行」,對一個人的攻擊,叫做「人身攻擊」,等等。古代中國士人也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可見,對於中國人來說,對一個人的描述,完全是身體性的,一個中國人,就是一個「body」,而他的心靈與靈魂,就不那麼重要了。而對中國人來說生活最大的主題,就是保存這個身,就是「明哲保身」。

中國人的心

中國人也有心理活動,但是中國人的心不是用在自己身上的,而是用於關照他人。上一輩的中國人總會教導年輕人「先人後己」,「毫不利己,專門利人」,中國人講與「心」有關的詞,總與他人有關,如「關心」、「傷心」、「寒心」、「操心」等。中國人講究人與人之間的「合和」性,認為只有自己先關心了他人,他人才會關心自己,於是在不太熟悉的人相見的時候,先要將自己的「心」作用於他人身體之上,然後別人才會將他的「心」交給你,作用於你的「身」之上,雙方「交心」之後,於是都「安心」,這樣就變成了自己人。

中國人的人性設定

對中國人的人性的設定,為作對比,特引入西方人與拉丁人的人性。

西方人的人性是以獲得圓滿的「靈魂」為中心的,「靈魂」這個東西是超自然的,是超越物質與精神,乃至是超越今生今世的。

西方人把肉體和精神看作是一個整體,認為肉體就是一部機器,許多時候,他們只是粗茶淡飯,把肉體填飽了去實現自己的精神需要和「靈魂」需要。這就是為什麼許多西方人義無返顧地去挑戰自我,游海峽的,坐熱氣球環球旅行的,到中國農村來支教的。很多是出於「靈魂」的完善,覺得自己這樣做是「靈魂」的驅使,有時候在這種問題上的有意無知和有意迷信,往往會讓人覺得更加快樂。

總之西方人對待肉體是最粗略的,對待精神要好一些,而最重要的,個人都是統一於「靈魂」的。社交中不太在意他人的看法。

再說拉丁人,拉丁人的人性設定中,重點是「精神」,「精神」包括其激情、感情和精神認知。所以拉丁人對於生活的熱愛通常以「歡歌、美酒、佳人」的方式來表達,這是他們追求激情的具體表現,而在社會生活中,拉丁人也非常重視自己的精神追求,所以他們的政府當中的反對派也是最多的,政府經常倒閣。

在社交中,拉丁人把宗教中講到的「靈魂」作為自己「精神」認同的參考,而對於世俗的評論他們一方面要顧及,而另一方面也非常顧及自己的精神追求。

中國人就不一樣,中國人生活的中心是「肉體」,凡事皆以照應肉體為主,要求「吃飽穿暖」,注重飲食文化,講究安身靜養。在社交中,對於世俗的在意是最多的,對於精神的關心則很少,對於「靈魂」更是聞所未聞,中國不存在超越現世的宗教,一切都是要求現世就有報償的。

所以如果有一個女兒與男友交往受到父親的反對的話,西方人的做法一般就是拉開架勢與父親對著干,大吵大鬧到離家私奔,都是很有可能的。而拉丁人的做法則是陽奉陰違,表面上會跟父親說我們不來往了,下來還是偷偷摸摸地自己按自己的意思干;而中國人則會非常在意地,真的斷絕與男友的來往。

二人結構

所以,中國人從來不是一個人,而是通過一個基本的「二人結構」來完成社會結構的。一個人把自己的「心」,關照到另一個人的「身」上,而另一個人也同樣這樣回報,雙方都在對方的關懷之下達到了「安身」的目的,而同時,雙方因為「交心」,也同時「安心」了。所以一般來說中國人之間的互相問候就是「你身體可好?」或是「你別來無恙?」講的都是對對方身體的關心,而另一方則回答:「你有心!」「謝謝你的關心!」這一問一答,正是對中國二人結構的最好描述。中國人最常見的二人結構,就是中國人常說的「五常」,即「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儒家說:「仁者,人也」,就是這個意思,「仁」這個字拆開就是「二人」,也就是說,一個成功的為人,就要講究「二人」的相對性。所以中國人都講究「相對」,兩個人當中的另一方稱為「對方」,相適合的事情稱之為「對」,否則就是「不對」,有什麼錯誤就是「對不起」。中國人的這種相對性的「二人結構」,是檢驗一個中國人成功與否的標誌,中國人在社交場合喜歡問:「你工作在哪裡?」「你結婚沒有?」「你生孩子沒有?」都是在確認對方是否已經具備了君臣、夫妻、父子這樣的二人關係。特別地,在中國,一個人哪怕已經三十幾歲,只要是沒有結婚,就會被當作不成熟的個體,被當作沒有長大的半成人來對待,而結了婚又沒有小孩的,則又會被有小孩的當作未成熟的個體來對待。相對的,在中國沒有具備「二人關係」的個人,都被認為是一種可憐、失敗、不能自理的狀態,大凡是描述「一人」的詞,多是貶意的,如:「孤獨」、「孤單」、「寡人」、「孤立」、「形單影隻」等。

中國人的「吃」文化與「口腔化」傾向

中國人對「身」的關「心」,最重要的一個表現就是「吃」,吃飯,是對身體最直接最簡易的關心。所以中國人為了表達自己對他人的好感,必先要請客吃飯,客人吃過之後,便是領了情,雙方一交心,就成了自己人。「吃」,為中國人的人際關係拓展創造了一個契機。而西方人往往不管這些,吃便吃了,情還是不領的,並且西方人不願意接受他人的好意,害怕對方利用賣人情從而達到對自己的控制。

中國人於是發展出一套與「吃」有關的,用於描述人際關係的語言。沒有交往的人,是「生」人,不能「吃」;相互有交情的人,是「熟」人,可以彼此依賴;在人群里是不是好過,稱之為「吃得開」或是「吃不開」;對於看不慣的人,叫做「不吃他那一套」;對於不好相處的人,稱之為「孤寒」、「冷淡」,都有艱澀難「吃」之意。

中國人通過不斷重複的二人關係,聯結出一個又一個「圈子」,在「圈子」內部,人們形成了一種奇特的關係,個人要在某一個圈子裡面成為中心,則必須壓抑自我,「多吃虧」,關心他人無微不致,往往這樣做了的人,會被大家認為是圈子裡的「仁義」之人,獲得尊重。在這樣的文法規則之下,形成了中國人獨特的權謀之術。

在圈子內部,既然大家都已經「交心」,於是便可以在圈子裡面「安身」,也可以通過關心他人來使自己「安心」。所以中國人多不習慣西方的環境,因為西方沒有中國這樣的圈子,中國人到了美國,大多數是先來到唐人街之類的地方,進入中國人的圈子以求「安身」,中國人在國外的事情,也是致力於安身下來,而不是更廣闊地接觸社會,開放自己,發展自己的心靈與靈魂,國內的中國人,終身致力之事,也是車子房子妻子孩子之事,「安身」而已,至於海外華僑,只做兩件事,一是如何在海外安身,二是通過「關心祖國建設」之類的事務來使自己「安心」而已。

所以中國人的圈子的文法規則與二人結構是一致的。

「腔門化」與「他制他律」

中國人深諳對於與他人相處之道,然而對於自己的一個人的世界,就不那麼在行了。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論,人最早懂得對自己的控制,就是對於自己排泄的控制,西方小孩很小就被要求形成自己的排泄習慣,這便是對自己的控制,而中國的孩子基於父母的「關心」,小的時候要「司尿」,父母通過吹口哨等方式來控制小孩的排泄。最早的對自己的身體器官的控制都在二人結構中失去了,更不論其它。

稍大,西方的小孩常說的話就是「我已經不是小孩了。」而中國的父母卻常說:「你還是小孩,不能如何如何。」西方對小孩叫「培養」,中國對小孩叫「管教」,這些都是迥異的。再往大了,中國人就對自己無法控制,例如隨地吐痰、亂丟垃圾、不自覺地挖鼻孔、無法控制地抖動手或是腳,在公共場所突然做出李小龍一般的動作等。

中國人的「腔門化」傾向是嚴重的,然而在有「二人結構」存在的環境下,中國人卻可以顯示出讓人感動的大度有禮貌。例如,圈子內的人可以相互欠錢,並且在對方相歸還的時候大手一揮說:「算了」;或是自己無意間提及需要什麼東西,再次相見的時候,對方已經為自己準備好了;抑或是對方寧肯自己不去玩樂,也要陪自己去買必須的東西等。然而這樣的禮貌往往與中國人在圈子之外的表現形成鮮明對比。例如坐公交車時,彼此之間不認識的中國人,相互推搡,似乎要把別人擠下車方才甘心,而如果突然遇到一個熟人,則又會將熟人讓到前面,還會替對方買票。中國人就是通過「二人結構」中的另一方來約束自己的,直接地說,就是「做給別人看的」。可見,中國人的「真誠」與「面子」背後,是荒蕪的個性和「他制他律」的人格。

對待外人和外面世界的態度

所以,中國人對待圈子之外的人乃至中國文化之外的人時的態度就是矛盾的。一方面,對於「生人」,中國人採取的是區別對待,因為只能通過打壓外人,才能顯示對圈子內的人的不一般的關心,所以中國到處充滿了內部圖書館、內部規定,對於陌生人的冷漠和對於熟人的熱情;另一方面,對於中國人想要接近的,特別是有一些特別地位的陌生人,中國人又顯得特別謙卑,處處壓低自己,給別人以優待,給這樣的陌生人以特殊的待遇。例如許多到中國來留學的外國學生,中國人都準備了單獨的留學生公寓,讓他們住帶空調的房間,並且不充許中國人進入,以示優待,殊不知外國學生並不習慣這樣的集體管束,反覆與校方發生矛盾,並且在國外,對待留學生,往往只是讓他們和本國學生住在一起。所以有留學生嘲笑說,以前西方人在中國掛 「華人與狗不得入內」 的牌子,而中國人歷盡千辛萬苦終於趕走了洋人,現在卻又把洋人請回來,還是不讓華人入內,真是可憐。最近,中國鐵路為方便幾個日本人乘飛機而臨時停車的特殊對待,也是中國人對外人謙卑的發作。

所以對待外面的世界,中國人有一種一廂情願的想像,覺得他既然是圈外的人,想要獲得我圈內的資源,就理所當然地應該來求我;或是對待想要接近的人,覺得我既然已經對他好了,他就理所當然地來報答我,也對我好。然而這種中國人的文法規則,卻很多時候不起作用。許多外國人對於中國的這種關心並不領情,他們與中國人談生意,對於中國人不談正事卻先要請客吃飯並不理解。即使在中國國內,這樣的情況也時時發生,許多青年追求女友,覺得我已對她好了,為什麼她還不報答我,於是轉而變為憤怒和報復等。

中國人對待圈外人的冷漠,是有圈子內的二人結構為其撐腰的結果;中國人對圈外人的優待,又是利用二人結構期望獲得對方的回應。很多時候,外國人會覺得中國人非常低賤,並且在外國人面前有意地整自己的同胞,這樣的行為更讓外國人不屑。同時,中國人卻像是長不大的孩子一樣,一廂情願地去想像和等待別人來關心自己,不懂得經營,也不懂得浪漫,當外人不領情的時候,就認為別人「不吃自己這一套」,覺得此人「孤寒」,「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中國人對自己「二人結構」的文法規則的依賴,就是中國人個性的壓縮。

兒童化與老年化的並存

中國人的「二人結構」的社會,的確給人以人情味十足的感覺,但這樣的感覺有時只是一種表面現象,在「二人結構」的統治下,中國人都無法建立起真正的自我,必須要依賴他人,才能定義自己。問一個中國人,為什麼要發財致富,他一定要說一是為了「光宗耀祖」,一是為了「蔭澤子孫」,就是不說是為了自己。因為這樣說不符合二人結構,會被指為「自私」、「孤傲」。在香港曾經採訪一位女明星,會不會容忍婚前性行為,結果她說:我不會這樣做,一來我要讓父母放心,二來我要給年輕的未成年人一樣好的榜樣。她就是不願意說,這種事情不符合我的原則!

所以很多時候,對於中國人來說,在壓縮自己的存在,一方面,相對父母,自己永遠是長不大的小孩,常有三十多歲的女兒還向父親撒嬌;另一方面,相對於下一代人,自己又必須與他們相對,成為他們的父母,所以,小小年紀就要有向下一代人「交心」的責任感,於是自己又顯示出老年化的傾向。

所以中國人在來到陌生的環境,面對陌生人的時候,要麼就是像一個小孩子一樣手足無措,誠惶誠恐,要麼就像一個老頭子一樣故作深沉,遠離他人。中國人不懂得如何通過合適的方式去展示自己,不懂得如何用浪漫、幽默、從容的態度與融入。這種兒童化與老年化的並存,卻恰恰擠壓掉了中國人的青春時代,中國人於是沒有反叛,沒有與主流社會和前輩對抗的年齡段。要麼是兒童,要麼是老年,獨獨沒有青春。

這種失去自我,不懂得自我經營的事情在中國人的婚戀問題中特別突出。可以知道為什麼中國有這麼多人熱衷於為他人介紹結婚對像,當人們發現一個人沒有結婚,「形單影隻」的時候,總是生出一種可憐感,認為他是「孤獨」的和不能自理的,於是一定要幫他介紹一個人結束他的單身狀態。而中國人也習慣於讓他人來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定義自己的存在,既然排泄都可以通過他人來定義,那麼結婚亦然,「腔門化」再度發作。而很多中國人對於如何組織去追求異性,往往不知所措,不懂得如何組織,不懂得如何愉悅對方,而往往是把對方嚇壞,如此產生很多畸形的戀情乃至悲劇。

青春的一代往往對社會充滿反叛,而這種反叛往往是社會前進的動力,中國人卻沒有這種反叛,所以社會的進步總是非常遲緩。縱觀二戰後的世界青年成長史,你會發現中國的青年反叛史要比西方的青年落後十年,西方在六十年代有所謂「垮掉的一代」,而中國的六十年代卻是由上至下的「文化大革命」,及至八十年代,西方的青年才走入社會主流,而中國才有了一些反叛的表現。

剷平主義

中國人對於自己在群體中的利益有一個預想,即我能得到什麼,當自己得不到時,也不要他人得到,如果他人要在群體中出頭,則必定要去阻撓,要實現群體的平均性。當一個人太出色時,群體中的他人就以為你擁有特權所以區別對待,不再把你當作圈子內的人。而一個人如果有任何區別於他人的行為,人家就會認為你「自外於國人」,打壓你而把你當作外人對待。所以中國人做事情總是不敢以自己的原則為準,往往要看他人的表現行事。例如許多女孩子到了夏天想穿裙子,卻總是不敢第一個穿,寧願在家裡面換好裙子,畫好妝,自己欣賞一番又把裙子放起來,也要等到他人都穿起裙子來以後才敢穿出去見人。中國人照相也有這樣的習慣,往往帶著漂亮衣服,臨到照相時才換上,照完又換下來。就是因為中國人不敢表現自己,害怕被他人「剷平」使然。

及至今日,中國仍然有「仇富」的情結,有「共同富裕」的情結,還是「剷平主義」的殘留。不能承認自己的局限,不能承認他人的長處,害怕的是自己無法與他人再結成可以「相對」的「二人結構」,無法使自己「安身」,這也是中國人的「兒童化」使然。

養與教的文化

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及至整個國家時,就變成了一種「教」與「養」的文化,中國的社會理想就是使「普天之下皆有所養」,問題是,普天之下都被「養」,那麼是誰來「養」「普天之下」的呢?當然就是政府。所以這個時候「政府」與「社會」就變成了一對「二人結構」,在中國,天下被稱之為「家天下」,政府官員被稱之為「父母官」,對官員的評價是「愛民如子」。政府負責對社會進行「教」化,好的政府,往往是使社會上眾人都有所「養」的政府,一旦眾人皆有所養,並且政府採取一些克制的態度,「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社會便認為政府是向自己交了心,遂向政府「交心」,來表明自己的「忠誠」,不會「作亂」,這樣又使政府「安心」。另一方面,政府要對社會進行教育,這也跟家長「管教」孩子一樣,不是由孩子去自主「發展」,而是規定固定的模式讓孩子去走,中國家長最擔心孩子「動」,因為「動」和「亂」相聯繫,所以,中國社會的最終目的就是防止社會的「動」與「亂」,而這固然要通過「教」與「養」來實現。

中國社會的靜態目標

綜上,可以知道中國社會的運行目標與世界上其它民族的社會的運行目標有很大的不同,一般來說,其它社會一般有一個動態的運行目標,例如日本,講究的是太陽神的子民,要行其「國運」,所以造成了日本國民的國家緊張感,日本歷來在追逐世界強國的腳步,害怕被其它國家所超越,再比如英國,強調其國家的運行目標就是要在全球的範圍內稱霸,成為「日不落」帝國。

而反觀中國,雖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然而整個社會形態的變化是很小的,無非一亂一治,當出現政府與社會相互所不能「養」的矛盾時,社會就趨於「亂」,而當政府和社會相互「交心」,相互能夠「安身」和「安心」的時候,社會就呈現「大治」的局面。當有外於整個中國社會的侵略發生的時候,例如日本侵華,才能調動整個中國人的趨同性,形成對外一致的局面,而事實上,中國內部的大大小小的圈子仍在發揮作用,熟悉中國的外國人會說,其實不只是有一個中國,在中國的內部還有許多個中國。例如甲午海戰後,廣州的南洋水師就去找日本人談判,要求歸還其戰艦,理由是戰爭是北洋水師和日本人打的,與他們無關。再比如說辛亥革命後,全國各地紛紛宣布獨立。

但另一方面,中國人的圈子之間也是缺乏完全的獨立性的,這與中國人的兒童化的相互依賴有關,總要通過他人來證明自己的存在,所以在20世紀30年代初中國軍閥混戰的年代,也沒有哪一個軍閥建「國」,而是非要相互剿滅,這也是中國人缺乏獨立性和相互間的「剷平主義」傾向在作怪。

所以,五千年的中國社會,歸結為一個目標,那就是:鎮止民心,使之少知寡慾而不亂。

不亂,則不能動,不動,則社會不進步,所以,中國社會的目標是靜態的,而這樣的靜態是由於中國人的人性設定和社會深層結構造成的。當年毛澤東為了打破中國這種千年靜態,自上而下地發動了由下級來反對上級,由社會來對政府施加壓力的「文化大革命」,這是一場真正的「文化」大革命,毛希望通過這樣的社會活動,來打破中國的二人結構,覺醒中國人的個人意識,拉伸政府、社會的二元結構,通過串聯的方式來打破狹礙的「圈子」。但中國文化深層次結構的複雜性遠超越了包括毛在內的所有人的預計,最終「文化大革命」導向了中國社會的人性危機,最後只好通過華國鋒等人 「撥亂反正」的方式,回歸到中國傳統的文化深層結構上面來。

未來的中國,能否打破靜態,走入新局,一要看中國社會的開放與變革,最主要的,要看新的一代年輕人如何發展。

來源:新浪博客 作者:孫隆基


中國是一個世界


貓有貓道,鼠有鼠道,你也有自己的道……正所謂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每一個文明都有它的起源發展毀滅……中國是四大文明之首,也是至今尚存在的華夏文明,像古巴比倫、古希臘……已經被前羅馬等給代替了。所以我們的華夏文明會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傳承下去,我最大的感觸就是………祭祖………這個會永遠傳承下去的,感謝先祖,讓我可以在這世間走走看看……最後建議可以花個三五年細讀:道德經……^_^


從小生活在小城,大學來到天津,沒有去過題主說的日本,歐洲。

先說我對題主提到的日本的看法,並不覺得日本人的彬彬有禮讓人舒服,反而讓人感覺有種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感覺。如果是陌生人的話還好,盆友之間一直這樣子真的會感覺孤獨,而中國人很多時候在公共場合表現出的喧嘩,我覺得大多與上一輩中的熱情同時存在。就我現在看來,上了公交車默默看手機風景的90後00後一代,已經有題主說的在公共場合不喧鬧的影子,而這並不是我想看到的,故鄉小鎮里的生活,和日本電影小森林裡的和善有異曲同工之妙。

為人方面,感覺題主將自己與周圍的人分離開來談事情,像是感覺比他們高一個檔次,但事實上,並不是,每個人心中都不想置身於人際關係的泥淖中去,無奈每個人都是。

所有這些,與中國文化無關,與世界文化也無關,只與題主內心有關。有太多人讀了一肚子書,到頭來做些低微的工作蠅營狗苟的活著,可能我將來也是,唯一不同的是,我將花插到塑料瓶里看到的是花,他們看到的是瓶子。


我一直在懷疑是否真的有文化這種東西存在。

所謂的中國文化、西方文化乃至希臘文化古巴比倫文化等等之類,這些籠統的概念,是否可以一概而論。

我們似乎總是喜歡把很多具體的事情歸納起來,像整理好的衣櫥,冬天的夾克夏天的短袖等等之類,他們當然可以統稱為服裝,可是你穿的時候並不會把褲子套在上面,把背心穿在下面,因為他們之間的區別是如此之大,用途不一而清晰。

說迴文化,也是如此。

你說中國文化如何如何,當然可以說它是一個整體。

可是這個整體卻是由一項項具體的藝術乃至思想構成的,儘管他們相互影響相互滲透,可是畢竟他們仍然是不同的東西。

那麼我們在討論所謂文化的時候,是否應該針對不同不過的項目,針對不同的時間,來具體的分析,而不是武斷的給戴上一頂帽子,簡單的進行評價呢?

比如繪畫,比如書法,比如詩詞歌賦,等等之類,均是由具體的觀念、特點的時間、技術的發展而逐漸豐富起來,他們才是構成文化的具體因子,籠統的說中國文化好或者不好,從何說起?

又好比有些答案描述的所謂國人的性格、思想等,可實際上,你可以找到反面的無數例子來進行反駁,歷史如此漫長,地域如此廣闊,人口如此眾多,差異如此巨大,從何說起?

那麼,我們在探討問題的時候,是否能確實的做到實事求是,而不是隨意的舉一反三?

如果,有一天,我們能認真的坐下來,客觀仔細的分析具體的每件事情,每個人,說不定,中國文化就真能成了世界文化了。


這個問題,想來在下能回答一部分。如果你能接受稍許的批評的話,那麼還有機會改變現狀,不然,就沒有救了,把這個回答摺疊起來吧。

有你這種困惑的人是非常不少的,在讀經史子集的時候,很容易被博大浩瀚的文化所折服,在文化中的每一個小點,往深了追溯都有極不可思議的深度,感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神與意志都達到了一種絕然的高度。

但是,在現實中,周圍的人群們,公眾場合大聲吼叫,平時貪小便宜,做事蠻不講理,絲毫看不出有什麼高尚的覺悟。

如果只看到這些,會覺得世俗真是令人厭惡啊。

當國家有些地區發生自然災害,其它地區的人受難的時候,就是這些人,他們掏出來了平時可能花盡心思占的小便宜,也不足以抵消的錢,捐給了災區。

公交車上,如果遇到有老人,車上總是有人會站起來主動讓座的,雖然不是很多,但總是有的。

有些人家裡沒有錢,但有不少親戚,親戚們總是往往會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的。

其它還有很多,大眾並非沒有愛心,也並非沒有美德,而是,只是這些被掩埋了。

不要去埋怨這個社會如何如何了,而應該嘗試去挖掘出他們好的一面出來,人性總有良善的一面,只是在一定的條件下才會表現出來,原因只是平時沒有讓他們表現出來的機會。

作為人來說,你的遭遇表示同情,不過需要指出一點,在別人如何對待你時,你先要考慮自己表現出來是什麼樣的。

傳統文化教你的是氣度,而不是懦弱。

遇事寬容,一笑了之,這是氣度。

被人佔盡便宜,各種欺負,這是懦弱。

有氣度的前提,你要有實力,要有底蘊,要有本事,如果你都沒有,那也可以取巧,先改變自己的氣質,改變了自己,然後才能擁有氣度。

比如說,服務員的態度,服務員是上班拿薪水的,也怕被上司罵,也怕惹事,但為什麼敢惹你,因為覺得惹了你沒事,於是這種陰暗心理就得到了放大。但是為什麼會覺得惹了你沒事?

生活境況不好的人,平時沒有機會講究,所以就容易養成隨便的習慣,尤其是在公共場景,他們無論是吐痰的還是摳腳的,亦或是大聲說話的。

雖然他們這種行為素質確實不高,你不能適應,但卻卻想一瞬間改變別人幾十年的習慣,自己想想這個是否可能?

氣度,不僅僅是對自己的行為要求,還要有對別人的理解與寬容,你也許做到一半,但是另一半還沒有做到。

如果你能把這一半也做到,就不會問這種問題,而你當不再問這種問題的時候,你會發現,你周圍的生活已經早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談一點點自己的愚見

中國文化我覺得不外乎是儒家思想為核心,其它如道家法家佛教思想為補充的一種文化。自春秋戰國傳承至今,經過多次的文化融合想要幾句話說清楚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題主大哥覺得日本和西方文化如何優秀很正常,就像許多人都覺得別人的生活要比自己的好一樣,不外乎是離的近了看的就更清楚。魯迅先生洋洋洒洒多少萬字都在批判國人的劣根性,但是想想中國人真的有那麼差么?華夏文明畢竟傳承了那麼多年,一個沒有生命力的文明如匈奴突厥之流現在只能在歷史書上看到。

其次,公民的素質涵蓋了很多問題,不單單是道德敗壞能夠概括的。每個人都是崇尚美德的,西方人日本人如此,中國人更甚。所謂倉廩足而知禮節,每個中國人都知道也都會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但是能不能做到那又是另一回事了。在這方面我們和西方國家確實有一定的差距,不過我們一直在努力。

最後,您說覺得迷茫,我認為大可不必。您擁有了自己的工作衣食無憂,有了美滿的家庭,30來歲正是精力智力能力都充沛的階段。根據馬斯洛需求層級理論來說,您現在需要追求的是社會需要和尊重需要,讓自己的經濟實力更進一步讓自己的社會地位得到提高這才是應該做的。實在不行專心培養下一代也是不錯的選擇,何必在知乎上打著探討文化精髓的名義,發些沒有踏進社會的學生才有的情緒呢。

最最後,沒讀過多少書沒什麼文化,希望對題主能有些許幫助,說的不對的地方萬望海涵。


中國文化是弱者文化,弊大於利,想多於做,是人玩人的文化,沒有侵略性


我和你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很是壓抑。但我相信只要有善良的人在,這一切都值得!


中國文化是很優秀的,亞洲一大片文化都來自中國,包括日本。只是因為文革和中國教育。我有一個老師曾經這樣說過,中華文化傳承5000年重沒斷過,但文革之後中華文化就被革斷了。真的要繼承弘揚中華文化,不光是在紙上寫寫,嘴上說說而已!5000年的文化,誰比得上我中國


Benevolence righteousness manners wisdom credit


悶聲發大財!


中國文化缺乏邏輯性,缺乏理性,巫術成分很大


太可怕了,通篇看下來題主的問題描述,我對題主的心態就一個感覺:全世界都在拖我後腿,我不幸福不是因為我不想幸福,是世界害我不幸福的。


活了三十年了,不說你還沒活明白,至少是根本不了解什麼叫中國文化。你看到的那些東西,歐洲以前也少不了,不過他們有一個相對來說的高素質群體叫做貴族,你看到的那些人就相當於他們的下層民眾。至於為什麼現在西方相對做得好,一個字,有錢啊。老祖宗除了留下一句飽暖思淫慾,還說過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在物質基礎這個共識之外,人不會因為暴富而瞬間變紳士,卻會因為暴富而變得知羞恥。至於為什麼你周圍會有這麼多的不知禮節的人,我想在地區經濟因素之外,你的視角也是有問題的,並且會影響行為模式。我還沒遇到過我跟服務員說謝謝他反過來罵我的,我不知道你做了什麼讓服務員對你態度不好。


推薦閱讀:

漢服為何曾經消失過?
花鳥蟲魚、陶器、茶道文化等在現代中國人生活中的地位?
漢族的民族服裝是什麼,在每個朝代都有什麼特點?
為什麼送客時都要說「慢走」?
現在是否還會出現新的京劇戲曲劇目?

TAG:中國歷史 | 人際交往 | 傳統文化 | 生活態度 | 中國傳統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