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之前接受教育的中國人對南京大屠殺確實沒什麼印象這是事實么?
RT
再一個問題的評論裡面看見的。
老實說,80年代以前有沒有?有。但是一百本教科書里,有一本登了,可以說這批教科書里有,一百本里一百本登了,也可以說有。同樣道理,50-82年中,有一年登了其他年不登到年年都登只有一年不曾登過南京的事,都可以說「82年前某報登過南京屠殺」 可以參看一下子該貼:資料貼:南京大屠殺在公眾記憶中的消失
直接了當摘點內容:1966年12月13日,某報沒登南京,登的是日中人民友好的偉大勝利。
上面那張圖,我遇見過有人拚死地說是PS的,或是乾脆說我是練圈子的,那麼看下面的證據,一個是人民日報出的66年12月索引本的一個是網上人民日報資料庫的,索引本寫得清清楚楚:13日第五版。
上面有人提到了找到了60年代初的高中教科書,有提到,就一句話,也沒用南京大屠殺一專有名詞。那麼來看看同年代的初中教科書,62頁沒有,倒是大堆的四大家族的黑暗統治:
文革期間各省是自個編的,廣西的某本高中教科書,37年南京失守就過去了,沒有具體提南京的事,(也許別的省份編的會有)大書特書的是在某人帶領下展開抗日游擊,同時還和王明主義鬥爭的事。
順帶一提,我收集到的所有1976年以前出版的中小學歷史教科書,無一處正面描述過過K軍的任何戰鬥,是的,台兒庄戰役也木有。我們再來看一下同樣是「寫到了屠殺的教科書」,有沒有區別。
這就是那1960年的高級中學課本《中國現代史》第三冊的寫法:
這則是2002年審定,2016年第16刷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的內容,它覆蓋的就是近現代中國史。
各位同志如能從1990年代以後審定的任何中學教科書裡面找到以那個60年教科書的方式來寫南京屠殺的話,請出示實物圖片與我,我將立刻獎勵五百元,如違此言,不是人子。
朱世巍在《東線》里的說法是:作為中國人,我對這種現象很能夠理解。曾幾何時,僅僅提出應該研究南京大屠殺,就會被扣上政治帽子。筆者直到現在都清楚地記得,小學時老師如何做賊般以謹慎而神秘的口氣告訴我們這個事實。
上面有的回答中提到:編寫了一本約7萬字的小冊子《日寇在南京的大屠殺》,但是很可惜他不提下文:
1963年,江蘇人民出版社計劃以內部發行的方式出版,11月,江蘇新華印刷廠編排印刷出清樣稿,但最後因故未能公開出版
最後因故未能公開出版
最後因故未能公開出版
最後因故未能公開出版
還有同樣一篇報道中指出: 。1984年,在南京市政府的推動下,首次組織、大規模地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與見證人進行了普查,
那麼,80年代前有過為屠殺建碑建館的行為嗎?沒有。80年代前有過拍一部這種電影的事嗎?沒有。
那麼我們可以就以下幾個問題做了回答了:
有沒有80年代前,小學教科書一字不提南京的屠殺的?有
有沒有80年代前,初中教科書一字不提南京的屠殺的?有
有沒有80年代前,高中教科書一字不提南京的屠殺的?有
有沒有80年代前,代表ZHONG央的猴蛇大報一年一篇報道也不提南京的屠殺的?有
有沒有80年代前,代表ZHONG央的猴蛇大報反而在12月13日大唱日中友好的讚歌的?有
有沒有80年代前,有當事人提到南京的屠殺結果被罵為變相宣傳軍國主義的?有
至於某答案貼 1970年9月3日發表的批日本軍國主義的文,我實在看不出來和問題有啥直接關係,是提到南京的屠殺的就是,不是就不是,那是一個可以一邊批軍國主義,一邊轉頭為日本廣島原子彈下的死魂靈和北海道被蘇聯水警揍的漁民鳴不平,可以一邊批軍國主義,一邊說梅法官寫的文章提到了南京的殺人強姦是在吹噓日本侵略者的武功的年代。
我遇到了一位網友,說那篇12月13日的報道只說明了當時有舉辦過一個博覽會,還說不知道我的8個問題有什麼意義,呵呵謝謝這位網友,我活了這麼久,第一位深刻地懂得什麼是指鹿為馬,變黑為白,變有為無,世界觀有著根本的不同,以及用無法想像的體位來洗地。
應 @洪雙喜 網友要求,這裡將不才在其他地方發過的內容再來回答一下。
眾所周知,「南京大屠殺」是中國抗戰中最為悲催、最為黑暗的一幕,一群最卑鄙無恥的禽獸對數十萬同胞進行了滅絕人性的燒殺淫掠。對於這樣的歷史,每一個中國人都不能忘記!
然而,《南方都市報》卻刊出一則令人目瞪口呆的奇聞:南京大屠殺在國內曾是禁區老師不講(《曾「消失」的南京大屠殺》·《南方都市報》2013年12月18日AA38版),文章引用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經盛鴻經教授原話是:「可以說我一直在南京求學,但我們的老師從來不講南京大屠殺,教科書也不提,任何中國近現代史的書籍都不提。」
不僅如此,面對媒體記者對其言論的質疑,這位經「教授」竟然還言之鑿鑿的聲稱:
經盛鴻稱,儘管1951年4月《人民日報》有一篇文章也曾寫道:「人們怎麼能夠設想可以叫南京人民忘記1937年12月13日開始達1月之久的30萬人的大屠殺?」但是這種記憶是零星的,在之後漫長的30多年歲月里,中國對「南京大屠殺」,出現了漫長的無言、無語、無任何聲音的歷史階段。(詳見2013年12月19日《現代快報》F6版《1957年教材已現「南京大屠殺」 現在中小學都學》)
這位經教授,在下還是知道一些的,只要百度一下「崔巍 經盛鴻」就知道這位冠冕堂皇的大學教授到底是何許人也了。
在下沒有「大學教授」的頭銜,也無緣在南京求學,可是,這位所謂「大學教授」的高論實在是令在下百思不得其解。只要略知抗戰史的都知道,南京大屠殺數十萬軍民被日軍殘酷屠殺,完全就是老頭子和國軍高級將領昏聵無能,才導致數十萬軍民束手待斃的!這是蔣總裁心中永遠的痛啊!難道共黨真的在為常凱申校長遮羞?!
那麼,我不知道所謂的教授經盛鴻面對下列事實如何該解釋?!
1950年3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史(初稿)》中關於南京大屠殺的敘述,當時受到了學術界的好評,"都說得很仔細,保存了較為原始的材料"。(《評(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史)(初稿)》,《人民日報》1950年4月20日。)
1951年,郭士傑的《日寇侵華暴行錄》由聯合書店出版,"南京大屠殺的慘痛回憶"位居篇首。
1956年,受教育部委託,由中國人民大學起草的《中國通史-半封建半殖民社會時代(下)教學大綱》(初稿),在1956年第1期的《教學與研究》雜誌上發布。南京大屠殺事件作為"日寇在佔領地區的殘暴屠殺和野蠻掠奪"的典型事例,是該大綱第三篇第三目的標題。
1957年全國統一的人教社出版的高中課本《中國歷史》第4冊,是這樣記述了南京大屠殺的:"12月13日,南京陷入敵手。在南京,日本侵略軍對和平居民進行了滅絕人性的燒殺姦淫,一個多月里,被害的和平居民不下30萬人"。(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第1版,1958年第2版第一次印刷,第40頁。)
1959年8月北京市初級中學試用課本《中國歷史教學參考資料 第三冊》這樣記述:日寇在南京殺人罪行,「據首都敵人罪行調查委員會調查結果,我慘死同胞約三十萬人。據谷壽夫判決賽:我軍民被敵集體射殺者十九萬餘人,此外零星屠殺,其屍體經收埋者十五萬餘具,被害總數在三十萬以上。」
196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高級中學課本《中國現代史》第57頁,記載:「12月13日,南京陷入敵手。在南京,日本侵略軍對和平居民進行了滅絕人性的燒殺淫掠,一個多月里,被害的和平居民不下三十萬人。」
1961年,李新、彭明、孫思白、蔡尚思、陳旭麓主編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通史》第三卷,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該書對南京大屠殺也有比較詳細的記述,與胡華的《中國革命史講義》成為高等院校編寫中國現代史教材的藍本。
1979年南大歷史系在1960年《日寇在南京的大屠殺》基礎上編寫的《日本帝國主義在南京的大屠殺》別的不說,就憑上述事實,我不知道這位大學教授憑什麼竟然敢說「我們的老師從來不講南京大屠殺,教科書也不提,任何中國近現代史的書籍都不提」?
別說中小學、大中專學生的教科書了,我們面向社會公眾的宣傳何曾停止過?
1951年,郭士傑的《日寇侵華暴行錄》由聯合書店出版,"南京大屠殺的慘痛回憶"位居篇首。
1951年2月,南京市以控訴南京大屠殺暴行為中心,開展了規模浩大的反對美帝重新武裝日本的控訴活動。3月8日,12萬婦女走上街頭,舉行反對美國武裝日本的示威遊行,控訴南京大屠殺暴行。
1965年,中國美協江蘇分會、南京圖書館、南京博物院聯合舉辦了"紀念偉大抗日戰爭勝利二十周年展覽會",展覽會中有"許多揭露日本侵略軍當年血洗南京的罪行的照片"(《上海、天津等地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廿周年,開展文藝宣傳教育活動,歌頌人民戰爭偉大勝利》,《人民日報》1965年8月30日。)
1965年《歷史教學》第7期上,中學教師李克毅撰寫的《在中國現代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階級教育》寫到:「講到抗日戰爭時期的歷史,我就著重指出日本帝國主義企圖滅亡中國的野心,列舉出日本侵略軍在南京城內進行滅絕人性的燒殺淫掠等慘絕人寰的罪惡事實,以加深學生對帝國主義的認識和仇恨"。
難道這位磚家叫獸是瞎子嗎?除了那些不肖子孫外,「南京大屠殺」這樣的血淚史,我們何嘗忘記過?!
但是,某些媒體卻罔顧事實,在毫無學術道德修養可言的所謂「大學教授」的一唱一和之下,故作痛心疾首的煽動什麼《南京大屠殺國內曾是禁區課本沒有老師不講》!這樣明目張胆的胡說八道,恐怕也就是類似《南都》這樣習慣性造謠的媒體所敢為的吧?
然而,當《現代快報》記者就此詢問經「教授」時,這位所謂的「教授」竟然大言不慚自稱「具體說了些什麼,他也不記得了」?不僅如此,這位經「教授」面對1979年前的中學、大學歷史教材視而不見,竟然還一口咬定「1979年前大陸歷史課本中,沒有關於『南京大屠殺』的任何記載」!舉的例子竟然是1958年版《中學歷史教師手冊》的『中外歷史大事年表』中沒有列出「南京大屠殺」!
下面就是1958年2月高教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現代革命史》教材,清清楚楚寫著南京大屠殺中日寇的罪行。
這位經教授怎麼能這樣罔顧事實,睜著眼睛說瞎話啊!
倘若《南都》對其言論的大肆宣揚是借題發揮的話,這位教授答覆《現代快報》記者的言論,則充分展示了當今所謂「磚家叫獸」的學術修養和個人道德水準了!對於崔巍的指證,我想恐怕也不是空穴來風吧?
以前一直不太明白所謂「文人無行」,現在總算知道了!
++++2015年9月8日補充++++++
這些文人之所以大肆宣揚南京大屠殺為禁區,不過是想表明TG為了所謂的中日友好就要跪舔日本人。下面是在《人民日報》上發表的重要文章:
1965年9月3日發表《人民戰爭勝利萬歲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二十周年》
1965年9月5日發表《高舉毛澤東思想紅旗做好人民戰爭準備工作上海瀋陽天津南京武漢廣州西安成都各界人民分別集會熱烈慶祝抗日戰爭勝利二十周年》1967年7月7日發表《人民戰爭無敵於天下——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三十周年》1970年9月3日發表《偉大的抗日戰爭勝利萬歲!——紀念抗日戰爭勝利二十五周年(圖片)》1970年9月3日發表《打倒復活的日本軍國主義——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二十五周年》1971年7月9日發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三十四周年》1975年9月3日發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三十周年》下面我選摘一下《人民日報》1970年9月3日發表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戰勝利25周年的社論《打倒復活的日本軍國主義》。放在今天的頭版上如何?
抗日戰爭勝利後的二十五年來,亞洲形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革命的勝利,衝破了帝國主義的東方戰線,極大地改變了國際階級力量的對比。亞洲各國人民的革命運動蓬勃高漲,加速了帝國主義殖民體系的崩潰。在亞洲取代了日本法西斯地位的美帝國主義,遭到一次又一次慘重失敗,無可挽救地走向沒落和衰亡。
但是,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總是不甘心自己的失敗,他們不可能接受歷史的教訓。美帝國主義是這樣,日本軍國主義也是這樣。今天,在美帝國主義扶植下,日本軍國主義已經復活,重新成為危險的侵略勢力和戰爭勢力。這不能不引起亞洲各國人民的嚴重注意。……請看下列一些主要事實:一、曾經是日本法西斯「軍部」後台老板的幾個大財閥已經東山再起。他們同美帝國主義互相勾結,重新控制了日本的經濟命脈和國家機器。他們建立了高度集中的、潛力很大的軍火工業,恢復了軍事工業體系,並正在進一步加強國民經濟的軍事化,為大規模的擴軍備戰建立物質基礎。二、日本軍國主義已經重新武裝起來。以舊法西斯軍人為骨幹的包括陸海空三軍的所謂「自衛隊」,現有人數二十八萬多名,已接近戰前平時兵力最高水平。此外,還有數萬名「預備自衛官」。在這支所謂「自衛隊」中,軍官和軍士佔一半以上,一旦戰爭需要就可以迅速擴大。同時,日本反動政府正在制定新的更大規模的擴軍計劃,大幅度地增加軍事預算,重點發展適應海外作戰的海軍和空軍,大力發展尖端武器,並在「和平利用」的幌子下積極準備核武裝,企圖使日本獲得「戰略攻擊力量」。三、軍國主義勢力重新掌握了日本軍政大權。以佐藤榮作、岸信介、賀屋興宣之流為代表的軍國主義分子,充斥於日本的軍政機關和執政黨之中。佐藤內閣的成員,百分之六十以上是舊法西斯官僚。日本反動軍隊的高級軍官,幾乎全部是舊法西斯軍人。形形色色的軍國主義團體,遍及全國。四、日本統治集團正在加速推行政治體制的法西斯化。他們全面強化國家暴力機器,不斷炮製法西斯法案,瘋狂鎮壓日本工人和學生運動。日本的警察力量大大超過戰前。一九六九年僅在東京都就出動反動警察近八十萬人次,對革命人民實行大逮捕、大鎮壓。日本已成為名副其實的超級警察國家。五、日本壟斷資本對外實行瘋狂的侵略擴張。他們把魔爪從東北亞伸到東南亞以及其他地區,以「經濟合作」為幌子,大肆掠奪原料資源,對各國人民實行殘酷的壓榨和剝削。日本的資本輸出,最近十年間增加了兩倍多,一九六九年達十二億六千萬美元。日本的商品出口也猛烈增加,一九六九年對東南亞的出口即達四十四億六千萬美元。日本壟斷資本集團叫嚷「國際資源重新分配的時代」已經到來,鼓吹「要越過國境,自由自在地向外發展和競爭」,妄圖重新建立他們的殖民體系。六、日本軍國主義公然把我國領土台灣省和朝鮮劃為它的勢力範圍。佐藤之流一再狂妄地叫嚷,朝鮮「對於日本自己的安全是必不可少的」,「決不能隔岸觀火」;台灣是「日本安全的一個極重要因素」,「必須經常放在心上」,赤裸裸地暴露了日本軍國主義對中國和朝鮮的領土野心。七、日本軍國主義積極充當美帝的「亞洲憲兵」和奴才「總管」,妄圖藉此重新稱霸亞洲。他們擴大了日美「安全條約」的侵略範圍,加緊日、蔣、朴的軍事勾結,還企圖以「亞洲太平洋理事會」為基礎,糾集美帝在亞洲的傀儡和走狗,結成以日本為「盟主」的反革命聯盟。八、日本軍國主義積極為派兵出國製造借口。他們叫嚷要用武力去「維護」日本在海外的「經濟權益」,派海軍去「保衛」日本的所謂「生命線」馬六甲海峽,還企圖打著聯合國旗號派兵去侵略別國。九、日本統治集團為侵略戰爭大造反革命輿論。他們利用電影、廣播、電視、書刊等,極力美化日本軍國主義的歷次侵略戰爭,公然給法西斯戰犯授勛追勛,樹碑立傳,並且大量重印戰前的鼓吹軍國主義的教科書和舊法西斯軍隊的《操典》、《教範》。他們向日本人民灌輸所謂「忠君愛國」、「天皇至上」等反動思想和「武士道精神」,煽動反動民族主義情緒,企圖重建軍國主義的「精神支柱」。由此可見,日本反動派正在野心勃勃地妄圖重溫其「大東亞共榮圈」的迷夢。「大日本帝國」的陰魂又在亞洲遊盪起來了。日本軍國主義的復活,已經不是一個什麼存在這種危險性的問題,而是一個無可爭辯的現實問題。可是,日本反動派卻竭力加以掩飾,宮本修正主義集團也跳出來為日本軍國主義進行辯護。他們說:日本有「和平憲法」,這個憲法規定,不許派兵出國,因此軍國主義沒有復活。這完全是詭辯。目前日本反動派還沒有派兵出國,並不能說明日本軍國主義沒有復活。難道說要等到發動侵略戰爭的那一天早晨才算是軍國主義復活了嗎?事實上,日本的所謂「和平憲法」既沒有能夠約束日本反動派大搞擴軍備戰,對外進行擴張,對內鎮壓人民,也沒有能夠約束他們積極準備向海外派兵。相反,他們正是利用這個憲法來掩護日本軍國主義的復活。而一旦時機成熟,他們就會把它一腳踢開。現在,那些軍國主義分子不就在大喊大叫「為了在海外發揮軍事作用」,「必須下決心修改憲法」嗎?宮本修正主義集團把這個所謂「和平憲法」說成是防止日本軍國主義復活的符咒,完全是為了欺騙和麻痹人民。
說南師大沒有經盛鴻教授的那位,你沒有資格評論南師社發院的特級學者。我也是南師學生,和經教授見過幾次面。他老人家82年調到南師任教,現在已經退休,所以你在學校官網查不到他的名字(那個官網也實在是簡陋)。但你到南師社發院詢問任何一位老師,他們不可能說不知道,因為這些老師都是經老學生輩或師弟輩的。我第一次見到經老是在台灣劉維開教授的講座上,當時他是特邀嘉賓。後來在浙江大學陳紅民教授的講座上經老也即席發言。兩位著名學者對經老都尊敬有加,足見其學識造詣。此外南師往屆的師兄師姐或許有聽過經老課的,在網上也寫過相關回憶,都可以查到。如果你真要乾貨,可以到南師大親自詢問歷史系的系主任張進教授或者相關領導,看看他們怎麼回答你。當然要是看到網路上某些人如此放肆地攻擊這位受人尊敬的老學者,我想南師的老師根本不屑於和你們浪費時間。
看官需,89年之前,確實如此,類似的還有靖國神社,當時日本首相拜鬼,我國上下都沒有任何反應,態度可以說是愛拜不拜甚至大多數人不知道靖國神社是什麼,反倒是日本的國內媒體朝日新聞先對此事提出批評。
而到了中日蜜月期,中方得到日本貸款的那段時間,更是到了誰反日就是政治不正確的地步,上點年紀的都應該清楚,當時甚至可以正兒八經出版這類書籍,在書店隨便買,裡面的內容我就不發了有人會覺得不堪入目,就算是作為反面教材內參書供人批判用的,今天你能在網上或者書店買到這種內參書?當年就是可以作為一個開放的話題去討論,不過89年後,風向就變了
PS,今天又找到了一張老照片,看得清上面的字嗎,當年不僅僅是【中日友好】這樣的口號,中日友好算什麼,聽起來也有點逢場作戲的虛假,當年叫【中日戰鬥友誼】,戰鬥友誼是什麼概念,自己品品。不過你們理解為當時中國需要日方的貸款,吃人嘴短拿人手軟,做做表面功夫什麼的也不是不可以,但就題主的問題而言,80年前之前的人確實對南屠沒有印象,因為官方沒宣傳,資訊不發達,一般人也很難獲知此類信息
作為南京長大的90後的孩子來說說我們這代受到的關於南京大屠殺的教育,可能有點偏題,給大家提供個參考。
1.應試教育方面。我是14年參加的高考,文科生,選修的史政,高考歷史A+,也就是說按照江蘇14年的高考制度,我的歷史成績可以算是全省考生的前5%,我絕對不是在這兒信口雌黃。在我初中和高中時期,教科書里的確都會寫到「南京大屠殺」的內容,但是只是作為抗日戰爭這一節課的一個部分,只佔一個小標題。沒錯,也是人教版的書(史政怎麼可能用地方教材)。 關於這個老師也只是念一遍課本,書上也沒有成篇章地寫南京大屠殺的歷史意義,對人性的摧殘,僅僅也是和「書生」的答案里寫的一樣,還是那幾句老話。而抗日戰爭,也只不過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這一單元的一節課,考試更不可能反反覆復把南京大屠殺拿來說道,頂多一題選擇題的分值(3分),或者在我們的主觀作答題里援引一下作為例子。 要說沒印象,不會沒印象,教材里是白紙黑字寫下來的,是教授內容之一。但是你說有印象,能有多少印象呢?有多少省份的歷史考綱里會給予「南京大屠殺」和「新民主主義革命」一樣的分值和地位呢?
2.除去考試外的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南京這個城市,是這場大屠殺的直接受害者,我們沒有人會忘記這段歷史。但是在學校里,與此相關的教育,也不過是每到這個日子,學校發表下關於「不忘歷史,珍惜和平」「復興中華,謹記歷史」之類的國旗下講話;小初學校可能還會組織放個紀錄片,高中就默哀一分鐘,遇到一般測驗可能還會繼續考試,並不會有學生聽到警報停止答題。
我疑惑的就是,如果真的強調歷史,強調為強國為民族而讀書,為何我從初中到高中的愛國主義紅歌比賽,都是放在「紀念一二九(或者五四)運動」舉行呢?12月13號舉辦的話,意義難道不更契合這個愛國主義的主題嗎? 社會教育方面,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我去過,還是小時候去的,那時候並沒有翻修,是老館。印象無他,令人生懼的屍骸骷髏直接擺在櫥窗里給參觀者看(童年陰影之一),有的是買香火蠟燭的小店,鼓勵人們前去虔誠為冤魂祈禱;現在翻新過不知怎樣,看到新聞里說「水池被丟錢幣」我就也猜得到大概如何了。 公祭日出來以後,那天某包下金陵,全城車行不通,四處交通管制,朋友圈裡一片嗆聲。 外省對於南京大屠殺的教育如何我也不清楚,但是估計大家也只能通過那些展示各種慘絕人寰的畫面的紀錄片來了解這個事件的經過,或是《拉貝日記》《南京!南京!》《東史郎日記》這樣的影視文學作品。說沒有印象那是不可能的。3.至於說到80之前那幾代人,比如我父母這一代人:他們60後,也不是土生土長南京人,然而為了發展也定居在了這座城市,對於南京大屠殺也是一直都知道的。然而每天餐桌上的話題總會由「今天的飯菜」到「我們小時候的飯菜」到「我們小時候苦哦」再到我爸激憤地回憶家裡被批鬥,分地,到家破人亡的地步這些舊事。你覺得南京大屠殺這個印象在那一輩人里的記憶里,和他們親歷的苦難,哪個更現實呢?
(′???`)(′???`)(′???`)(′???`)(′???`)我是分割線(′???`)(′???`)(′???`)(′???`)(′???`)
所以說,80年前的那幾代人,和80年後的那幾代人,沒有對於這場災難的經歷,是不會留下像倖存者那樣刻骨銘心的印象的。有,會持續多久?會有多少?會有高考的幾分?會有幾場活動的冠名?或是會有幾個媒體在公祭日的頭條嗎?更何況人類本身是討厭痛苦的,我們反思歷史,不是以每年固定日子揭開南京這座城市的傷疤,來給世界看她的血肉淋漓的這種方式。南京會痛。何況疼的不是你們,你們自然印象也不會深刻。我在這裡肯定不是主張淡忘南京大屠殺,而是不要反反覆復地再以此來刺激南京人民了。更不要再類似地,每年用旅順,用九一八去刺激東北人民了。我們記得,我們默哀,我們不是沒有印象,我們沒有忘記。我不知道經盛鴻是何許人,至少南師大本部歷史系是沒有這號人物的。我沒有聽說過這號人,我歷史系的同學不認識這號人,官網也沒有這號人。或許以前是有的,但是現在肯定是被掃地滾蛋了。附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教師名單(系主任: 張 進
教 授: 劉進寶(博導) 齊春風(博導) 張 進(博導) 李天石(博導) 陸 離
鄭 忠(博導) 姜守明(博導) 洪 璞 祝宏俊(博導) 蕭永宏(博導)
慈鴻飛(博導) 張連紅(兼、博導) 馬振犢(兼) 王衛星(兼)
王保頂(兼) 胡傳勝(兼)
副教授: 王志龍 王建成 孫 穎 張 菁 李恆全 李濟倉 郭愛民 潘 晟 姚錦祥 韓順法
講 師: 蔡毓芝 劉龍雨 嚴海建 張文晶 易 青 倪正春 邵俊敏 )
南京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
我校雖然不是什麼名校好學校,但是也不能容忍這種沽名釣譽的人的存在
反對最高票答案 @書生 的回答。這篇文章對您說到的點進行了駁斥。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6b13d85b0102vbsj.html?摘錄一段
在這樣的語境下,梅汝璈撰寫的《關於谷壽夫、松井石根和南京大屠殺事件》遭到了莫須有的指責,被扣上煽動"民族仇恨"、"鼓吹戰爭報復",還有人甚至從截然相反的方面指責文章誇耀侵略者的勇猛,為軍國主義張目,跡近"漢奸"、"賣國賊"。梅汝璈不得不一次一次地就這些問題做檢查交代。(註:梅小璈:《南京大屠殺及其他-先父梅汝璈的一些看法》,《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安徽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452-453頁。)
百度 梅汝璈 有驚喜70年代後到90年代前中國大陸一直是親美日的。那時候抗日片很少,電視還播日本電視劇!到了90年代的我們可謂是看抗日片長大的!但又是看著日本動畫片長大的。。。
2011年我高一,當時南京大屠殺紀念日的晚自習最後一節剛好是歷史課,我的歷史老師告訴我們「我從來不看新聞聯播,但是今天的新聞聯播我從頭看到尾,沒有說到南京大屠殺」之後也說了一些歷史不可忘記之類的話,但是突然在下課之前讓我們全體起立,開始宣誓,不忘記歷史。當時的莊嚴與內心的激蕩無法描述,只覺得這確實是一個好老師。12年日本開始「強購釣魚島」,南京大屠殺紀念日之前一星期新聞頻道就開始做系列節目了,呵呵政治宣傳這個東西,所以我雖然不知道,但是我推測最起碼中日建交蜜月的八九十年代,南京大屠殺應該是不會宣傳的。聽說當年NHK做《絲綢之路》這個節目,攝製組開著日本國旗的越野車,從西安到新疆,沿途地方政府夾道歡迎,群眾熱烈慶賀,我猜假如到了南京應該是一樣的光景,與日本國旗越野車合影值得祝賀
反對 @劉進玉 的答案。
本題下這個答案很有意思。80年代之前接受教育的中國人對南京大屠殺確實沒什麼印象這是事實么? - 劉進玉的回答 - 知乎
我看到這個答案時,就在評論區指出某個具體日期的特殊意義是社會賦予的。然後某天我又翻到這個答案,驚奇地發現我的評論不見了。我於是又評論了兩次。今日我發現我的一個評論又不見了,只留下一個我表無語的「……」評論。那我只好開個答案了。
這個人民日報報道不難理解。12月13日的特殊意義本就是後世的建構,源自12月13日南京城破。而在1966年,12月13日並無這樣特殊的意義,這則報道發表在12月13日不過是個巧合。可舉7月1日再為說明:7月1日本也不應為建黨日,從前查證困難,無法確定一大的召開日期,建黨日就定為7月1日。現在也不改為7月22日,也不會有人覺得7月22日有何特殊意義。
查互動百科可知,12月13日的意義附著是從1994年開始的。
2014年2月25日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決定草案。……2月27日,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決定,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從1994年開始,江蘇、南京都會在每年的12月13號舉行哀悼儀式,包括撞和平鍾、敬獻花圈等等,但是這些目前都是停留在地方層面。決議草案的通過,使得對南京大屠殺的紀念上升為國家層面。
南京大屠殺紀念日_互動百科
至於對南京大屠殺的官方確認,難道「1957年全國統一的人教社出版的高中課本」還不夠說明問題么?而拿出一本文革中的廣西高中教材來否定中國官方的歷史書寫,則更是十分奇怪。
1957年全國統一的人教社出版的高中課本《中國歷史》第4冊,是這樣記述了南京大屠殺的:"12月13日,南京陷入敵手。在南京,日本侵略軍對和平居民進行了滅絕人性的燒殺姦淫,一個多月里,被害的和平居民不下30萬人"。(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第1版,1958年第2版第一次印刷,第40頁。)
最後八個問題令人失笑。試問,這八個問題的意義何在呢?況且四十年來對南京大屠殺的格外重視,和改革開放後日本有關論戰被介紹到中國,以及1982年的教科書事件,本就是分不開的。在這層意義上,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那時候沒幾個人認真讀書,讀書的也不認真讀歷史,讀歷史的也不認真讀近代史。。。沒印象不是自然的了
阿Q娶妻生子以後,趙老爺說阿Q你也有子嗣了,入了趙家祠堂吧,阿Q心裡覺得挺歡喜(或許阿Q心裡有腹誹,但不會表達出來),阿Q兒子問,爹,以前趙老爺還打你咧,阿Q立馬訓斥兒子,別亂說話,你這是想顛覆我趙家啊。阿Q後來跑大車,拉貨物,慢慢的有點錢了,午夜夢回之時也想到趙老爺以前如何看不起自己,嘿,沒想到自己現在也算中產階級,有錢有房了,兒子近來也讓自己操心,大了以後在外面聽了很多閑言碎語,越來越不把自己放心裡了,好幾次還衝自己叫囂,說我不配當爹。有次阿Q和兒子喝醉了,兒子又說到趙老爺家以前對自己如何不堪,阿Q想了想說,的確,趙老爺以前那是人乾的事嗎,兒子啊,你要把趙老爺以前對咱乾的事好好記住,而且也要好好地跟你弟弟妹妹們講。爹以前可受委屈了,將來咱一定要叫趙老爺連本帶利的還回來。
老一輩人 就是六零後 他們對日本的恨不是很深,但是對於日本的科技的成就倒是予以積極評價,而且很多人也看過日本電視劇,電影。這可能跟日本崛起有關係。總之,沒有明顯感覺到他們對日本的憎惡!這可能跟當時中日關係有很大關係。而九零後年輕時,正好是中日關係動蕩時期,所以排日很嚴重。其實兩國之間的關係主要還是收到政治風向的影響。
沒父母養的人,可能確實不知道
不是歷史系,強答一次:
請大家記住這麼一條歷史規律,宋朝之後,但凡南方等地出現外族屠城的史料,即便是傳說或傳言,這都是要流行於民間,被某些學者和喉舌們拿來研究和說道的。更何況發生地是我九大民國故都之首的十朝都會,不拿來大書特書,鑄碑立傳,廣而告之,這不但不是兩朝黨國應有的套路,也是違逆藍荒陵這個鬆散群體本質屬性的套路,更是對屠城者智商的侮辱,歷朝歷代,破國都屠城就一個作用:減弱活著的人抵抗的想法,起到殺一儆百的效果。這種事情不讓全中國都知道,上述三個群體該去再死一次。
是的,宋後,外族,和南方三個條件缺一不可。至於什麼三國歸晉時建鄴城下的殺人好戲,明太祖早年起兵製造的無人區,明成祖南下叛亂在山東製造無人區等等等等等等。就算是真的,也沒幾個人會拿來放嘴邊念叨。原因很簡單:「那麼久遠的事情,拿出來說道沒意義」「自己人打自己人嘛,家醜不可外揚」「北方人口密度少,死不了多少人」下面有人提到1951年由聯合書店出版郭士傑的《日寇侵華暴行錄》,"南京大屠殺的慘痛回憶"位居篇首作為論據,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人民網的文章提到:2001年一本名為《日寇侵華暴行錄》的珍貴歷史圖書現身重慶。該書印數僅5000冊,採用豎排的繁體字。5000冊的數量,如果只在南京一地流通,一百人也分不到一本;如果分到全中國,一個中學還分不到一本。
2001年才有人發現這本書提南京大屠殺,反映了在出版五十年中,這本書的影響力接近於零,原因大概是僅印5000冊,看過的人很少,又是豎排的繁體字,不適合習慣讀簡體字的人讀。用影響力接近於零的書來支持己方論點,並不是一個有力的證據。
我覺得逼乎有一點不好 就是空對空嘴炮
為啥80年代後特彆強調南京大屠殺了?因為發現了江東門萬人坑啊南京大屠殺對他們來說還用得著在歷史書上學嗎?那就是他們父輩發生的事情啊。
就像我的教科書沒有**事件,但是**還用得著在教科書上學嗎?父母都知道的。
我父母50年代生人,爺爺奶奶出生於20年代,對於他們那一代人,日軍什麼鬼德行還需要在教科書上講嗎?那是人盡皆知的事情。反感日本還需要政府宣傳嗎?看看《地道戰》《地雷戰》《鐵道游擊隊》都是什麼時候拍的片子。真不知道那些說什麼以前中日友好,現在政府是為了轉移矛盾才反日的人,是不是生活在中國啊?怎麼對中國人的日常那樣無知呢?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女生喜歡看抗戰史?
※為什麼抗戰時期日軍一直沒能進入陝西?
※二戰時期,中國軍隊曾經繳獲哪些稀有武器?
※抗戰時期國共合作得最好的戰役是哪場?
※如何評價並比較黃埔軍校,南京中央軍校,保定軍校,陸軍大學,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抗大的教學質量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