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普通人民是如何禦寒的?
北方的冬天相當的寒冷,現代的人類也會穿上保暖衣褲、羽絨服等進行禦寒。
古代富貴人家也可能比較容易獲得比如動物毛皮類衣服禦寒,那麼古代普通人民是如何在寒冬中禦寒的?(室內可能稍微好一點,那麼比如如何在寒冷天氣下室外工作的?)
首先要考慮到不同時代氣候溫度差異。
竺可楨在其學術名著《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一書中,第一次系統研究了中國從公元前3000年一直到20世紀70年代的氣溫變化,根據竺可楨研究,中國近5000年來共經歷了四個冷暖變化時期:
1.前3000年——前1100年,夏商時期,是中國有歷史記錄以來的最溫暖時期,氣溫比今天可能高2度,黃河流域有野象生存。2.第一個寒冷期:前1100年——前850年,西周寒冷期。3.第二個溫暖期,前770年到公元初年。春秋戰國和秦漢王朝建立。4.第二個寒冷期。公元初年——600年。東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游牧民族紛紛南下,長江流域開始成為中國文明的中心地區。5.第三個溫暖期,600年- 1000年,唐宋溫暖期。6.第四個寒冷期:1000年-1200年 宋元寒冷期。北方游牧民族活動頻繁,迎來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外族中央王朝—大元。7.明清兩朝小冰期時期。畢竟我國幅員遼闊,還要考慮到地域問題。現如今也是如此,在東北同胞在雪裡打滾的時候粵南小朋友們薄外套輕鬆搞定。
衣(僅以溫暖期唐和寒冷期宋元為例。其餘不再贅述。) 唐朝服飾介紹真正的唐朝服飾 唐朝的冬裝,應該也是比夏裝厚,但是肯定和幾重衣的曲裾、襖裙沒法比了 唐宋夏天比現在要溫濕很多,所以也就導致北方一帶氣候溫和 韓語的《祭鱷魚文》也提到過沿海一帶的食人凶鱷——肯定不是現在的淡水揚子鱷,根據文中描述,確定是生活在熱帶河海交匯處的灣鱷(鹽水鱷) 唐宋時期,發配官員或者是犯人,很多時候會往南方發配——原因是當時的南方氣候惡劣,瘴氣極重——從「趙卞告天」的故事中也可知,當時南方以及全國的溫暖成都對襟抹胸寬盛行於唐宋時,也是因為唐宋夏季溫度頗高。至於交領款式——從來就沒有中斷過,唐宋人冬季的時候穿交領或者圓領袍也是很有可能,如果要詳細分析氣候溫暖程度,除了從書中記載,也可以考察岩心以及冰心第四紀冰川之後,有一萬年左右的間冰期,也就是相對溫暖期。 唐宋時候處於間冰期的中厚期,有一個幾百年的氣溫上升回暖過程,之後的元明,又是氣溫下降過程之後又出現了現在所謂的溫室效應——不過就專業角度來說,二氧化碳的能力似乎沒有這麼大,二氧化碳改變氣溫也一直存在爭議——現在的主流雖然是二氧化碳導致溫室效應,但是也有不少人認為工業革命的開始正巧碰上了間冰期末期的氣溫回升~~~~~宋朝百姓服飾可以參見神劇《武林外傳》。(正經臉) 總之,古人也是知道冷的好伐。氣溫冷的時候穿衣不二法則:能套多少套多少!鞋靴,襪子,內衣,帽子,全副武裝起來鏘鏘鏘!
大豬我可是連穿兩條鴨絨褲把自己裹得邁不開腿的妹紙呢!(傲嬌臉)食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問劉十九》 白居易常常在各種古裝劇中也會有冬天喝酒的場景。在這裡友情提示:喝酒暖身不科學。理論支持參考一下論文喝酒禦寒?不可取喝酒暖身是誤區,飲酒禦寒寒更寒其他的關於冬季適宜吃的食物,望諸位百度之。:-D住有木有小朋友聽說過冬暖夏涼的神器,窯洞呢?
有木有小朋友知道東北的火炕呢?小時候在上面打滾幸福指數杠杠的。除了硬了點o(╯□╰)o連原始人都造圍著火堆恰恰恰,古代人民也可以抱著火爐取暖嘛。此外還找到了一片古代取暖設施的文章。古代取暖秘檔 古代取暖的設施主要有火塘、火牆、壁爐和爐灶等。 火塘是最古老的取暖方式。從半坡、姜寨等遺址發掘來看,其原始房屋中設於門口附近的灶炕,是一種炊事與取暖相結合的設施。它既能吸收自室外吹入的氧氣以助燃燒,又能阻擋冬季自門口吹入的寒風。 秦宮的「壁爐」和「火牆」 在生產力水平較低的情況下,秦代宮廷貴族是怎樣禦寒取暖的呢? 據《秦宮廷文化》介紹:考古工作者們在咸陽宮殿遺址的洗浴池旁邊發現有壁爐,似為供取暖用的設備。研究者認為,這應是在當時條件下比較先進的方式。除此之外,其他宮室中目前雖未發現同樣設施,但也應與此一樣。遺址中發現三座壁爐。壁爐採暖可以克服火盆、火塘取暖的弊病。其中兩座壁爐是供浴室採暖用的,而第三層第三室的壁爐似供高級統治者採暖用的,因為它接近最大的一室。一號建築遺址的壁爐寬1.2米,縱深1.1米,高1.02米,爐膛為覆瓮形,可使熱焰在膛內有充分迴旋的餘地,爐頂為「入」字形,有較大的散熱面積。由於上部建築毀壞,因此無法得知煙道的樣式。爐口前有灰坑,爐的左側有一個存放木炭的炭槽,由此可知該壁爐使用的燃料是木炭。木炭沒有較大的火焰,燃燒的時間比較長,可以使室內溫度長時間保持穩定。反映了我國在建築採暖技術上有了很大的進步。另據石興邦先生介紹:秦長樂宮遺址曾發現火牆做法,即用兩塊筒瓦相扣,做成管道,包於牆內,與灶相通,用來取暖。
漢代的「溫室」和「椒房」 在西安西北郊閻家村的漢代建築遺址中,發現了用於取暖的爐灶,位於屋角,以土坯砌成,灶膛呈方形,灶前有灰坑,灶外側有曲尺形平面矮牆(「灶屏」),並有專門的排煙道(「突」)。 漢宮貴族如何解決取暖問題也讓人們很是關注,我在研究中發現,溫室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漢代有宮殿名叫溫室殿,據記載一在長樂宮中,《三輔黃圖》:「溫室殿,按《漢宮闕疏》:『在長樂宮』。」又《漢書·孔光傳》晉灼註:「長樂宮中有溫室殿。」一在未央宮中,《三輔黃圖》引《漢宮閣記》雲,溫室殿「在未央宮」。漢武帝時建,位於前殿之北。《漢書·霍光傳》:「(昌邑)王入朝太后還,乘輦欲歸溫室。」即指此殿。溫室殿是皇帝冬天居住的暖殿,殿內有各種防寒保溫的特殊設備。《西京雜記》記載說:溫室殿以花椒和泥塗壁,壁面披掛錦繡,以香桂為主,設火齊(雲母)屏風,有鴻羽帳,地上鋪著西域毛毯。未央宮溫室殿是公卿朝臣議政的重要殿所。《漢書·京房傳》:「房奏考功課吏法,上令公卿朝臣與房會議溫室。」此殿也曾是宮中藏書之所。《隋書·經籍志》載:漢哀帝時,「乃徙溫室中書於天祿閣上。」 在漢代,還有一種溫室是用於種植蔬菜的。當時有一種韭菜叫溫韭,是主要蔬菜之一。司馬遷稱當時擁有千畦姜韭者,其富與千戶侯相當。《鹽鐵論》稱漢代富人食「冬葵溫韭」,指為不時之物。所謂溫韭,即以溫室技術培育的韭菜。漢代長安專為宮廷中設有蔬菜溫室,「太官園種冬生蔥韭菜茹,覆以屋廡,晝夜燃蘊火,待溫氣乃生。」葵乃秋季所食,冬季能吃到鮮葵,想來也是溫室栽培技術所產。 唐代貴族的「瑞炭」和「鳳炭」 上述取暖方式習慣也一直沿襲到了隋唐時期。 在唐長安城,漫長的冬季來臨後,無論士庶,都減去了戶外活動。雖然如此,富貴與貧寒之間取暖的方式區別仍是很大的。 《開元天寶遺事》記載了數則帝王、貴宦冬日的取暖方式:「西涼國進炭百條,各長尺余。其炭青色,堅硬如鐵,名之曰瑞炭。燒於爐中,無焰而有光。每條可燒十日,其熱氣逼人而不可近也。」「申王(玄宗弟)每至冬月,有風雪苦寒之苦,使宮妓密圍於座側,以禦寒氣,自呼為『妓圍』。」「楊國忠家,以炭屑用蜜捏成雙鳳,至冬月,則燃於爐中,及先以白檀木鋪於爐底,余灰不可參雜也。」奢侈以至於此,不知其中有無賣炭翁被搶去的炭?晚唐詩人張孜有一首《雪》,寫盡了不同家庭取暖情景的大不一樣:「長安大雪天,鳥雀難相覓。其中豪貴家,搗椒泥四壁。到處熱紅爐,周回下羅幕。暖手調金絲,蘸甲斟瓊液。醉唱玉塵飛,困融香汗滴。豈知饑寒人,手腳生皴劈。」
全詩的意思是:長安的大雪天,連鳥雀都藏了起來難以見到。城裡的豪門貴族之家,搗碎了花椒和上泥來塗牆壁。家中到處都燒起通紅的小火爐,掛起了一重又一重的防寒簾幕。在這樣溫暖的環境中調理琴弦演奏,留著長指甲的侍女端上酒漿,醉醺醺地唱得樑上的塵埃飛動,帶著嬌態的舞女們跳得香汗淋漓。這些住在安樂窩中的人們,哪裡知道那些忍飢受凍的窮人,手腳都裂開了大口子痛苦難熬。 前文提到的花椒也是冬季取暖的主要用品。漢代更有宮殿名為椒房殿。也有兩處所在,一在長樂宮,班固《西都賦》:「後宮則有掖庭椒房。」李善引《三輔黃圖》註:「長樂宮有椒房殿。」此殿在高帝時為皇后的殿室。另一處在未央宮。《三輔黃圖》卷三:「椒房殿,在未央宮,以椒和泥塗,取其溫而芬芳也。」位於前殿之北。由於椒房殿是皇后居住的宮殿,故「椒房」就成為皇后的代稱。《太平御覽》卷一百八十五引《漢宮儀》:「皇后稱椒房,以椒塗室,主溫暖除惡氣也。」又《漢書·孝昭上官皇后傳》載,上官安云:「以臣父子在朝而有椒房之重。」此外,正經地為各位提供相關文獻鏈接,歡迎補充。(資料來自CNKI)沒棉花前穿什麼禦寒宋人應對氣候變化研究古人的禦寒術古代華北燃料問題研究 謬誤不全之處,還望大家指正。苦寒行
司馬光
窮冬北上太行嶺,霰雪糾結風崢嶸。熊潛豹伏飛鳥絕,一徑僅可通人行。僮飢馬羸石磴滑,戰慄流汗皆成冰。妻愁兒號強相逐,萬險歷盡方到並。并州從來號慘烈,今日乃信非虛名。陰煙苦霧朝不散,旭日不復能精明。跨鞍攬轡趨上府,發拳須磔指欲零。炭爐炙硯湯涉筆,重複畫字終能成。誰言醇醪能獨產,壺腹迸裂無由傾。石脂裝火近不熱,蓬勃氣入頭顱腥。
仰慚鴻雁得自適,隨陽南去何溟溟。又慚鳦鳥識時節,岩穴足以潛微形。我來苔欲報恩分,契闊非盡利與榮。古人有為知己死,只恐凍骨埋邊庭。中朝故人豈念我,重裘厚履飄華纓。傅聞此北更寒極,不知彼民何以生。在司馬光那個時代,是沒有棉花的。所以,「棉衣」那個時候寫作「綿衣」——在麻布做的單衣裡面填上麻絮和絲絮,就是這樣的衣服了。事實上,宋代冬天給百官文武、小吏軍士、老者賢達發的福利裡面就有絲絮一項。這種衣服價格高昂,而且保暖能力很值得懷疑。
此外,也不要說有火炕、火爐等物——現代的人大多見到的火炕、火爐是燒煤炭的:我小時候在奶奶家,冬天起來第一件事情就是燒爐子:用易燃的報紙、柴草引燃炭火。對於華北地區的多數柴草,就我見過的而言,十分不耐燒。當然,部分地區是直接劈木柴的。但是是否比煤炭耐燒還是值得懷疑。更不用說宋代的家用火爐能否解決炭火帶來的一氧化碳的問題了。
一個很有可能的場面是:一家人圍著火爐、火炕,一邊添柴火一遍取暖,同時還要注意如果是用炭火的話要通風——這你妹能暖和?到底有多不持久呢?要看爐膛的大小。但是煤炭添加的多了,那麼一氧化碳中毒的風險也就增高。而在我用過的火炕裡面,極少有炭能夠持續保暖超過10小時的。更不要說柴草了。
更何況,在廣大的華北平原上,在黃泛區、在鹽鹼地、在史家只會留下」是歲饑饉「的廣大地區,在歷史的絕大多數時期,都不會有任何多餘的財帛、勞動力去改善什麼取暖條件的:房子是」干打壘「,用柴草和泥巴混在一起搭起牆來,用家裡僅有的錢去換一根不知道從哪家絕戶的房子上面拆下來的梁木,用長長的麥秸編製起席子蓋到樑上,抹上泥巴——這就是華北地區民居的普遍情況了。當然,這沒有什麼遺迹留下來的:這種房子大多除了大梁以外撐不過多少年,高度更是低矮,不幾年便和埋了半截脖子進土的老人一樣了。
高度低矮的原因,無非是因為牆體的脆弱——以及禦寒。這是老祖宗留下的智慧:從北京猿人開始,在地上掏個」火塘「,中間是爐子,周圍可以坐人取暖,就是這樣。題主不要覺得古人能夠暖暖和和的過年了。抱著這種幻想的人一定是錯誤的。資料來自一個充滿奇奇怪怪廣告的網站(我能不舉例子嗎)。沒寫作者
「白居易另一首詩《問劉十九》寫到,「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這裡描寫的是當時相對富裕的人家,已經用上精緻的手爐。
火塘也叫火炕,是中國最古老的取暖方式,北方的民居一般都設有火炕,內有孔道,在冬季通過燃燒產生熱量進入炕內通道來加溫,同時配備有火盆等取暖設施,這種取暖方式,直到現在,北方農村依然在使用著。
窮人在家裡只能用灶灰取暖,條件稍好一點的人家用泥制的盆盛裝燒火做飯的「灶灰」取暖。
貧窮百姓冬天大多是靠穿「褐」來禦寒,褐是一種衣服的料子,屬於麻製品,限於當時的工藝水平,用褐做的衣服既不能保暖又不美觀。
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里說其「短褐穿結,簞瓢屢空」,「短褐」就是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即使這樣的衣服還有洞和補丁。
唐宋時期,一些官員或富裕人家已經用上銅製手爐或者腳爐,手爐呈橢圓形,裡邊放火炭或尚有餘熱的灶灰,爐外加罩,可以放在袖子里暖手。腳爐比手爐大,可放在腳下暖足。此外,還有暖足瓶,裡邊灌上熱水,晚上放在被窩裡。宋代黃庭堅有首詩說:「千錢買腳婆,夜夜睡天明。」指的就是這種暖具。
明、清兩代,在冬季大多燒柴炭取暖,一般人家都有炭盆。盆是銅或鐵製成的,外面再加上一個箱形透氣的籠罩,防止失火或者掉進其他東西。
裘是有錢人的冬裝,裘即毛向外的皮衣,用以做裘的皮毛很多,如狐、犬、羊、鹿、貂、兔等,其中狐裘和貂裘最為珍貴,屬於奢侈品,為達官貴族所穿,鹿裘、羊裘則品質略遜一籌,但也非普通百姓所能享用,穿得起的至少也算是當時的中產階級了。古人認為狐腋下之皮毛最為輕暖,用其做成的狐白裘非常珍貴。
古代的宮廷建築師們,採取了更多科學的方法為皇宮供暖。具體做法是將宮殿的牆壁砌成空心的「夾牆」,俗稱「火牆」。牆下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設於殿外的廊檐底下。炭口裡燒上木炭火,熱力就可順著夾牆溫暖到整個大殿。
為使熱力循環通暢,火道的盡頭設有氣孔,煙氣由台基下出氣口排出。而且這種火道還直通皇上的御床和宮殿內其他人睡覺的炕床下面,形成的「暖炕」與「暖閣」,使整個宮殿都感到溫暖如春。」
參見現代冬天沒暖氣的南方人民的生活。
上床,摩擦?
我有個88年生的同學大號電明,因為生他的那年家裡剛通電。所以8090年代全國人民怎麼取暖古人就怎麼取暖。現在家裡條件稍微困難一點的,用不起空調捨不得電暖爐,他們怎麼取暖古人就怎麼取暖。除了電能取暖這一條,古今中外抗寒取暖的技能不都差不多麼。有錢穿貂沒錢穿襖,實在不行不是還有「取暖基本靠抖」么~
所以人口密度從來不能和今天那樣無限制增加
紙衣啊!詳情自查,有空(一兩年)會補。
有種玩意叫棉襖和棉褲。
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沒有棉花之前用什麼保暖?
※魏晉時期人們的基本行為禮儀是怎樣的?
※古人是如何得知食物的加工的?
※能否拿西方的文明體系來衡量中國古代文明?
※古希臘與古羅馬哪個是更偉大的文明,為歐洲文化貢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