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科學工作者是否需要重視自然科學的素質?
從小被老師教育要博覽群書,由於本身是工科生,也尤其要重視人文修養。
- 楊振寧先生從小數學方面有天賦,他父親卻找人給他講講《孟子》。楊振寧先生對中國畫、中國古典文學、中國詩甚至中國的圍棋都很喜愛,而且有極深的領悟。
- 丘成桐先生的演講《數學與中國文學的比較》,洋洋洒洒,體現了人文修養對於他數學方面的深遠影響。
- 錢學森先生在音樂、繪畫、攝影等方面也頗有造詣。他說音樂使他學會了廣闊的思維方式。
- ……
我很好奇,反過來看,自然科學對於人文科學工作者是否也有類似的影響?
看看小崔,你覺得呢。。
需要。 碎裂的外科醫生普通的外科醫生精良的外科醫生完美的外科醫生史詩級外科醫生
門門通不如一門精。
專業領域之外的東西,學了肯定有好處,但也不是非學不可。
很多人指責專業運動員學歷低,嘲笑專業歌手讀書少,諷刺科研工作者愛好不廣泛。一群全面數值都很低的,嘲笑部分數值很高的人,說他們不夠「全面」。只是這有個大前提:名人不要跨領域指手劃腳,即使是相同專業的不同領域。需要有一定的了解,但不一定需要深入的了解。
先一些我知道的情況吧,一個80後的作家,王若虛,曾經在他的專欄中提到:為了寫偵探小說,他曾經趴在雪地里親自研究測量過腳印的深淺。
慕容雪村,看他的訪談的時候,他提到,為了切身地了解傳銷,他把自己弄進去了一段時間,好不容易才把自己弄出來。包括你看柯南道爾,他本身是醫科出身,否則也寫不出《福爾摩斯》。並不覺得人文科學工作者需要真的去重視什麼自然科學素質,術業有專攻,自己懂自己領域的東西就好。讓科學工作者不高興的是,公知對他們的專業領域指手畫腳。
如果人文科學工作者想在有些領域發表自己的看法,比如轉基因,比如量子力學,那就先了解對方領域的研究手段和內容結果再發表自己的言論——這樣比較合適。如果只是因為自己在社會上更有話語權,是一個所謂的「公知」,利用公眾的輿論來讓自己取得優勢,我覺得是應該否定的。自邀。高一下學期文理分班選文科本科政治學碩士社會公共政策根正苗紅的文三代來回答一下。
首先我覺得題主想說的是人文社科或人文學科吧……你看所以我們文科雖然門檻低智商低搞研究沒錢就業沒技術特長一天就知道貧嘴窮矯情但找茬方面還是比較有一套的。
題主的這個觀點我同意,當然是需要的。有的人覺得不需要是他們還沒意識到自然科學對於他們研究以及做人的重要性而已。我雖然談不上研究不過在網上當鍵盤俠激揚文字的時候,還是膽戰心驚,最直接的就是擔心自己在涉及的科學事實,原理以及邏輯方面抬笑大方。落指之前都是誠惶誠恐。我只能說自己算在這方面有意識了,也恨自己當年目光短淺,現在知識體系網開數面,穿堂風驚的心涼,可惜具體到行動卻道天涼好個秋……無力回天(打算逼我下一代幫他爹實現科學夢)。自己當年在自然科學方面欠的債現在只能通過大眾媒體和暢銷書補了!我曾經多麼鄙視那些看暢銷書的同學,「馬桶上翻本『于丹論語』也敢對我敬愛的子說三道四?哼!——本人在知乎以及其它社交媒體上隔空諷刺挖苦過好幾次……可重頭學一遍真是不知從何說起,目前做得比較好的勉強算是保持敬畏,這點理工科同學體會可有同感?
我現在學的是社會科學,但心向人文,看的書選的課也偏人文,慢慢覺得人文社科別看巧立名目那麼多新興交叉學科分類其實殊途同歸,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緊密相關聯的(這點理工科同學體會可有同感?)。這個從現代學科分工算起,是跟社會勞動分工也是相適應的,孔聖人的年代教書也不分科吧,哪有那麼多政治學倫理學文學社會學教育學語言學外交學?孔聖人只教一門課,教什麼——教做人!教材據說就是一本論語有時候還是半本——不是吧我讀書少你表騙我——他老人家上課手裡捧弟子們的課堂筆記?!
至於西方聖人比如亞里士多德人家更是全才,不但人文社科尼各馬可倫理學,政治學 ,詩學 ,修辭學,神學有研究,連物理學 都有造詣,這怎麼解釋?知識本來就是一體的,我們高度社會化的分工才導致新興交叉學科層出不窮。12年有幸現場在北大教育學院聽到劉小楓大師談盧梭的教育學理念受益匪淺,現在國內的一些博雅教育也是走這條路子,培養全才完整的人。不過不是要求所有人都通識,社會沒有那麼多資源讓供養這些書生,不是每個人都有潛質或有必要被培養成亞里士多德那樣的全才。我們的社會需要需要農民伯伯,套馬的漢子,廣大工人(包括挖掘機精英),也包括知識分子,不管是文藝工作者還是科學戰線上的排頭兵,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不知道我總結的對否,不過小楓大師應該是絕不會下降到知乎這樣洞穴,我就叫囂兩句吧……
末了我也為我們文科教育背景的同學說句話。科學語言看不懂是真沒法裝懂,人文和社會研究的主要處理和傳播對象是文字,只要識字誰都讀得懂,但想參得透那個知識門檻可就不比任何科學難題低了。所以一個現象或者說趨勢是,不懂裝懂。某人說他不理解牛頓定律和化學反應原理大家不會覺得有什麼可恥的,但他會不好意思對社會現象保持緘默,因為這方面沒有觀點會被認為是沒有人性或人情味的,大家也都覺著自己懂,這個是很可怕也足夠引起擔憂的。不需要多高,僅僅高中水平足矣。
我倒覺得應該有一定的思維科學,或者社會科學的修養。
否則寫出來的東西容易缺乏深度,也分析不出故事表象之下的邏輯和社會思考。
看看莫言韓寒的書就懂了想起了普外科那個段子。社會需要憤世嫉俗,充滿人文關懷的人。但是當這些人連常識都不懂的時候,憤世嫉俗,關懷天下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甚至效果為負。自然科學方面的常識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必要的。
這個問題里有些科學主義教徒們就有夠諷刺的。
我的看法是,相對於當前中國社科研究者自然素養的不足,自然科學研究者的人文素養塌陷更嚴重,普通民眾的人文素養塌陷比自然素養要嚴重的多。
崔方轉基因大戰,有一大堆的自然科學研究者給出科普,遇到社科問題的時候,現在還沒有比較服眾的普及途徑。另外,和義務教育階段的自然科學教育相比,畸形的政治課、閃爍的歷史課以及天國的邏輯和哲學課,是造成當前普通民眾人文素養塌陷的最主要原因。
舉個例子,對於一些支持崔永元的人,你跟他講道理,他會說哦這個我不懂,所以謹慎點。這時你的科普已經動搖了他內心認識。但是對於某些受地攤文學毒害的青年,你給他認認真真的講歷史講哲學,他們會說你是傻逼,你被洗腦了。這就是差距,更可悲的是,在這個標榜著理性的知乎,我也沒有看到適合討論社科問題的土壤。
所以我贊同 @弘超的意見,在比較的嚴肅問題里,非專業的還是不要摻和了。趙元任就是自然科學+人文學科雙料天才。羅素我覺得並沒有identify自己為理科生,他一直是個思想家,數學和哲學和歷史都是他的思想,也獲過諾貝爾文學獎。
後來分科越來越細,工科生理科生的人文知識和人文素養低得髮指,人文學科學生缺乏基本數學和自然科學常識。這是教育體系的問題。
我曾經以為文科生缺乏科學常識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後來發現理工科生缺乏人文素養也同樣可怕。至少在美國和中國,華人中理工科生的地位和權力普遍高於文科生,任何有權力者的愚昧都是社會的危險。人文學科的培養,在健康良性的情況下,給人的是一種潛在的熏陶,讓人內化文明的價值觀,培養獨立的歷史思考能力,對人類的美好產生崇敬和效仿之情,對人性的醜惡產生反思的能力。如果人文教育更加深入,很多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不會那麼崇拜強權、鄙視少數、排斥基於尊重弱者的現代價值、沉迷於個人利益的絕對最大化。固然衣食足則知禮節,沒有人去教禮節,就算別墅足、法拉利足,也仍然是不知如何為人的野蠻人。
有條件的情況下,個人認為我國應該學習美國的大學本科教育,在本科期間多讓學生選修幾個學位、minor,各方面綜合培養。理工科生和文科生沒有高低優劣,事實上在本科階段就不應該區分,最多只是主攻理工科或主攻文科。大部分工作有美國本科教育水平足以勝任,研究性工作應當由研究生院來培養。需要重視。科學是一個人正確客觀認識世界的方式。科學是人類對整個世界的規律探索和經驗的總結。科學的邏輯,科學的判斷方法是人為了了解客觀事實所打造的鑰匙。 對於這個客觀的世界。你如果不堅持科學,沒有一定的自然科學基礎,就無法正確認識世界,何談改變或者改造世界?對於發生在身邊的事件自然也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所以是必要的。
我認為應當有科學家的素質,和自然科學無關。凡事要講邏輯,講證據。像小崔這種滿嘴跑火車的,算不上科學家
不知道題主有沒有文理分科的背景,事實上這個問題越來越多地被提起也有文理分科弊端凸顯的原因。初高中階段的文理分科,導致走向社會後,文科生在自然常識、生活常識、動手能力上的匱乏,理科生在創造性思維、表達能力、社交能力、交流溝通方面的短板。
事實上,在知識專業化學術化之前,完全沒有必要為了效率進行分科。所有提前分科在教育上省下的時間、精力和資源,都需要之後源源不斷地彌補。優點和弊端都是相對的,杜絕了學術素養不足的問題,對學術人員來說,不就是一件好事么。
反轉的小崔,批三峽的李承鵬和韓寒,這就是三個活生生的例子。
基礎素質的需要,高深的、專業的不需要。但是如果沒有,就不要對專業領域指手畫腳。
需要。事物的聯繫性。我們總要多知道一些吧!
厲害的人是無不知百行通,中等的人偏才對某一方面事物了解深入,下等的人是庸才,沒有精通的事物。
在這裡自我引用一下我在專欄的文章:
猶記得當年看生活大爆炸時,看到這幾句話:
我內心是拒絕的……
後來又看到這張圖,
圖片來源:松鼠會Sheldon. 科學問題的複雜性.科學松鼠會
覺得文科生的人生好艱難……
社會科學常常接收到來自自然科學的鄙視的(雖然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像Sheldon一樣說出口),原因就在於很多人認為社會科學並不能算是真正的科學。其實不僅是自科人,學社會科學的人自己心裡有時候也會懷疑:我們究竟是不是一門科學?跟其他學科的人交流的時候會有點虛,想想如果你身邊有個Sheldon,你要如何回應他的歧視?
所以,很有必要討論一下,
「人文社科究竟算不算科學?」
什麼是「科學」?
什麼是科學呢?某些社會研究領域慣常且自信的認為自己的學科是一種科學(例如圖書情報學,在英美通常稱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但有些領域則不這麼認為
(文學、藝術等等)。英文中的「科學(Science)」是源自拉丁文的「sciens」,也就是「知」。依照辭源根本的意義,所有研究人類的學問皆能稱為「科學」。
所以我們可以說「科學」的廣泛定義是:「比一般性、日常性、常識性或業餘的知識學習和傳播過程投入更強烈且集中的知識能量」,換言之,科學作業需要實踐者或學習者投入更多的精力與心力。建立一門科學需要嚴格的研究與學習方式,以及長時間積累的學科智慧。
下列是一些定義「科學」的條件,不僅針對社會科學,亦可以用在自然、物理、數學或應用科學等:
- 科學的發展需要「經驗」的基礎,這可以源自於個人的已知經驗、社會中的議題、或日常生活點滴,也可能是在我們進入新環境察覺到不尋常的情況後,運用系統化的觀察法或實驗法獲取更多信息。科學是概念化的,通常需要明確的參考架構。
- 比起一般的論述,科學對語意和規則有更高的要求。根據一些基本要求,科學將許多概念連結後形成一個特定的學科「模式」。這也就是科學建立理論的方式,這些理論就是形塑世界的基礎。
- 科學是分析化的,它發展出解釋與推理的架構包含:邏輯、推理、預測、假說、歸納與演繹。科學一向用謹慎、批判性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藉由質詢關鍵議題、動機和道德觀來促進知識的應用,並引導認知假設進入積極的後設認知反思。
- 科學是以應用為本的,發展科學能幫助我們處理日常事物。科學實踐意指在學科架構下,實際設計和執行解決問題的方案,也能指技術的實踐和儀器的運用;科學實踐也可以是一種變革,例如重新設計模式、社會重組甚至改進自然界現狀。我們學習或應用科學的概念不就是影響並改變世界?
科學可以是實驗性的、概念性的、分析性的或應用性的。某些學科可能較注重其中的一些項目,這可能是該學科的強項,但同時也可能是潛在的弱點。事實上,那些平常不被認為是「科學」的學科通常會包含概念性的、分析性的或應用性的研究方法。
這麼看的話,人文社科也可以勉強算是科學,但是是廣泛意義上的科學,仍然不能算是傳統意義上以經驗實證為基礎、可以實現準確預測的科學。
那麼,
社會、自然與人文科學之間的差異是什麼?這些科學有什麼相似或不同?
「科學」這個字常常被用較狹隘的語意解釋。 「科學」 通常被運用在自然界,只有廣義的科學概念才用在以經驗為基礎、較系統化的人文科學上。但是,將一門學科定義為狹義上的「科學」、並確立了穩定的學科理論和固定的學科方法之後,該學科本身就可能變成一個比較狹隘的系統,這些問題包含:較不會對已建立的理論與典範進行反思檢討;學科的論證與人類和自然界的現實情況脫節;逐漸脫離學科的本意和目標;狹隘的功能主義、工具主義和科技理性主義;忽視大方向的實踐主義;保守的態度和風險規避。無論是社會、自然或應用科學,上述這些都是在一個知識體被定義成是科學後,可能發生的問題。問題是,在研究社會的架構與設置時,我們不能只依靠單一的經驗法則和研究方法,任何學科都需要有宏觀的社會和人類發展視角,這樣的視角需要我們具有批判的思維,進行適度的批判研究,並建立替代的方案與新的規範。同時,我們也不能缺少人文的知識改革觀點。
人文的研究方法有時會將社會學與科學置於對立點,並將自己與狹義的科學研究方法作出區隔。然而,這個舉動切斷了科學與社會學的連結,更抹滅了科學當中的社會學本質。事實上,比起狹義的「科學」,自然與技術科學的本質應該更傾向探討關於人類的利益。無論是生命倫理學或氣候變遷、達爾文主義或造物論、計算機系統語意化、對政策和意識形態的質問,這些都是科學人文化的證據。即便在自然與技術科學領域中,仿經驗主義也無法完整避免對重大關鍵問題的關切。與人文思想脫節的「科學」就像少了靈魂的機器人一樣。
然而,人文學亦有自身的缺陷:由於缺少完善的回饋與改正系統,人文社科常常囿於批判而在現實中處處碰壁;隨便發動沒有系統化經驗基礎的政治對抗;與自然學科相比,其理論系統繁雜而紊亂;與日常生活相對較無關係且僅與特定身分的人有關聯;知識轉化率很低等問題。
由上述可知,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分裂給各自帶來了學術研究上的根本性問題,我們可以大膽預測,將來對社會、自然與應用科學的觀點重建將會是整體性的,以避免狹隘的單一學科式思考方式阻礙真正的科學發展。跨學科研究的趨熱就是一個證據。但目前的跨學科研究多數還僅限於在社科和自科內部的「跨」,社科和自科之間的跨學科研究還相對少見。
所以說,
社會科學雖然不能「自然科學化」,但要「跨學科化」,而且要大步跨!
單一學科的實踐法或研究方法無法完整的對研究目標進行檢視或作業。用更廣大的學科視角能獲得更多的觀點,甚至能說,若能擴大學科視角,我們能更完善的證實單個學科中精細的觀點。越深入的學科觀點或許更需要運用跨學科的廣視角來平衡或檢視。
跨學科應用或許也能用於解釋原理、打破僅用單一學科的狹隘眼界來作業、挑戰那些阻礙發展的根深蒂固的思考習慣和意見。單一學科的確幫助了學科進展,同時也限制了發展廣度,此時,跨學科應用就是彌補損失的解決方法。
跨學科應用在淺層的學科應用以及日常應用也十分重要。在理解這個世界時,我們需要利用跨學科的實際應用。為了建造一個健全的應用知識,我們需要跨學科的整體論。我們生活的世界是由不同的知識體所組成的,為了能夠處理日常生活中的突發事件,我們需要用廣大的視角認識這個世界。
未來社會科學自身的發展應當追求兩個目標、兩個開放:
第一,知識的開放:發展更多強化社會學以及與自然科學相互關係的理論、研究方法、認識論以及教學方法。
第二,務實與創造力的開放。所有的知識性的作品都是想像力之下的產物,知識生產是一個有抱負、風險與具有變化性的工作。既然自然科學能納入人文科學的社會關懷決心(例如醫學研究治療多發性硬化症、癌症與阿爾茨海默病),那麼社會科學也應該要有解決平衡人類與自然環境的關係、縮小物質分配不平等、了解未來人類特性等議題的雄心壯志。
請關注公眾號CGCommunity閱讀更多好文
人文科學是指人類生存和文明學科,人類也是自然界的物種。自然科學必不可少的。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哲學家,必須有自然科學的功底
中國真正的學者觀念就沒有建立.
這是一個屬於工匠的社會,
推薦閱讀:
※你有哪些背單詞的小竅門?
※自己做事沒邏輯,丟三落四怎麼辦?
※提高語言組織能力,1有那些方法?2有那些途徑?3是否和個人先天條件有關?
※如何讓理綜上250分?!?
※廣東理科生,高二基本保持438~478,想在剩下的一年半里爭取一下,能否一本,?該怎麼做才能上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