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話解釋什麼是「原生廣告」?
原生廣告就像是圍著大樹長出來的藤條,形式上它像樹的一部分,但樹根又不在一起,做的好可以幫助樹更好的生長,做的不好就汲取樹的養料。
不要跟內容營銷混淆,也不是無痕廣告,原生廣告本質上應該是產品的一部分,至少形式看起來是!可以不同的品牌復用該形式,但不可以復用到其他產品。簡單來說,就是跟內容緊密結合的廣告;最直接的理解,搜索中的『推廣』就是原生廣告的一種;
在國內和國外,對於原生的理解並不一樣;國外,連軟文都會被認為原生的一種;在國內,原生目前主要是指feed流中的一部分內容;當然,也有其他的類似的參雜在內容中的廣告;
目前,最火的或者效果最好的,就是基於feed流的廣告,無論是社交還是新聞;是將廣告混雜在用戶關心的真實消息中,讓用戶無法快速區分付費(廣告)內容和非付費(原生)內容的一種廣告樣式。常見的原生廣告比如qq空間的消息流feeds廣告,微信朋友圈廣告,軟文廣告等。
據說最早的原生廣告踐行者是twitter。原生廣告(Native Advertising),是以移動應用媒體受眾體驗角度出發的、由廣告內容驅動並整合移動應用本身可視化設計的移動廣告產品。原生廣告往往融合了移動應用本身的內容與廣告產品,使得廣告成為移動應用內容的一部分。
信息流廣告是原生原告的典型代表,信息流廣告起源於Twitter(社交類應用)推出的Promoted Tweets廣告產品,這種廣告按粉絲參與度來收費,廣告將出現在廣告主Twitter賬戶擁有的粉絲的信息流中。經過幾番演變,信息流廣告因為其對產品媒體受眾體驗影響很小,逐漸成為了Facebook、微信等一些社交類移動應用首選的廣告形式,在某些情況下甚至不清楚其瀏覽與交互的是廣告還是內容。相對於PC互聯網的網頁,移動廣告展示位非常有限,通過信息流廣告植入,單屏中顯示廣告位的數量可以自由增減;同時,由於屏幕尺寸限制,PC互聯網廣告彈窗、懸浮窗等廣告產品會極大的影響媒體受眾體驗,而信息流廣告可以方便的將廣告輕鬆融於內容,減少廣告對媒體受眾體驗的影響。信息流廣告可以根據性別、年齡、愛好、地理位置等媒體受眾標籤進行精準匹配,節約廣告主獲取同等廣告量曝光率、互動率的成本。以微信的朋友圈信息流廣告舉例,該原生類廣告形式為:在朋友圈好友發布的消息之間插入廣告。
其特點如下:(1) 保持朋友圈圖文形式與朋友圈信息相同,朋友圈原生廣告也由文字和圖片組成,圖片可以發布最多九張,同時朋友圈信息流廣告可評論、點贊。與朋友圈內容相同,可對內容點贊、評論,微信的好友間可看見廣告內容並評論、點贊。可以增加HTML5鏈接。
在廣告下方的查看詳情鏈接中,可以跳轉到廣告原鏈接頁,一般來說是HTML5頁面。考慮原生廣告為了保證與移動應用內容表現形式一致,往往犧牲廣告本身的信息量,為了保證更好的轉化率,往往採用跳轉的方式引導媒體受眾獲取更多信息。(2) 廣告信息右上角注有推廣標誌,可以主動屏蔽廣告信息作為媒體受眾體驗至上的原生廣告,另外的顯著特點是可以通過明顯的標示分辨廣告並且可以選擇關閉,與其它類別的廣告不同,原生廣告為了儘可能不影響媒體受眾的媒體使用體驗,會在後台設置一套演算法來保障同類型的廣告、甚至全部的廣告都不再推送給關閉該廣告的媒體受眾個體。Facebook原生廣告
微信朋友圈廣告創新性移動廣告新產品
移動廣告真正的痛點還在廣告產品本身,作為移動廣告未來方向的原生廣告:
一、 嵌入式廣告植入在具體遊戲或者應用場景中嵌入廣告,特別是對現實中廣告牌等場景重現方式。通過深入人心、人群細分來實現隱性廣告才是未來移動媒體廣告的重要方向。例如 http://Tap.me 在遊戲中加入品牌廣告的客戶,為了實現這一目的,需要再在移動媒體或遊戲創建切合場景,與遊戲應用開發者預先嵌入廣告產品,之後通過吆喝廣告平台,廣告主便可以輕鬆實現在對相應的位置嵌入廣告內容。 遊戲內品牌嵌入式廣告植入二、 場景式與內容結合的廣告植入場景植入通過將廣告商的品牌名稱也將加入到遊戲應用本身內容中,引導目標受眾在體驗移動媒體的同時隱形感知移動廣告。例如在遊戲Draw Something中,美國冰球大聯盟(National Hockey League)是典型的場景模式植入廣告主之一。在Draw Something的選詞列表中加入廣告主商標,玩家在遊戲中創作以廣告主商標和產品為主題的畫作並感知廣告,如下圖所示。不啰嗦,至少目前的我認為互聯網廣告最具市場潛力的是原生廣告,我們曾將他比喻為:廣告主渠道投放與媒介流量變現的第二春。那麼到底什麼是原生廣告?
近期,我們九枝蘭採訪了劉鵬,他是數字營銷產品技術方面全球第一本全面著作——《計算廣告》的作者,對互聯網廣告的產品、技術、演算法具有高屋建瓴的研究,為該領域影響力巨大的行業領袖。所以由他來談「原生廣告」具備一定的權威。
九枝蘭:很多營銷人,對原生廣告知之甚少。那麼,到底什麼是原生廣告?
劉鵬: 迄今為止,原生廣告並沒有一個清晰的定義。實際上,從軟文、搜索廣告到社交網路中的信息流廣告都有一些原生廣告的意味,但也只反映了原生廣告的一個側面。應該說,所有將商業化內容與非商業化內容統一生產或混合排序的產品都可以認為與原生廣告有關係,這樣的產品方向有時也被稱為內容即廣告。
原生廣告的目的,就是要解決廣告與內容對立的現象,希望廣告也能在用戶正常的內容消費中和諧地存在。如果這樣的產品能夠發展起來,那麼也就不存在廣告與內容爭搶版面並嚴重損害用戶體驗的問題了。在我們看來,只有原生化才是移動廣告的未來。
市場上有一個很大的誤區,大家會認為原生廣告就是信息流廣告,甚至會看到很多媒體為了廣告原生化,生生的要在自己的產品里拉出一個信息流來,這種做法有點刻舟求劍。實際上,應該是你有什麼樣的內容,就按你的內容去設計廣告的展示樣式和觸發意圖。
應該說,原生廣告的市場還不是很成熟,因為沿著表現原生和意圖原生這兩個維度,怎麼樣組織起一個高效的、廣告主可以規模化投放的產品,在整個市場還沒有一個非常好的解決方案,當然,這也正是廣告領域需要探索的重點方向。
九枝蘭:原生廣告是近年才興起的營銷概念嗎?它是如何演變而來的?
劉鵬:從起源上來看,原生廣告有四個有血緣關係的的產品起源:第一個是信息流廣告、第二個是軟文、第三個是聯盟(Affiliate)、第四個是搜索廣告。為什麼這麼說呢?
圖1:原生廣告在網路營銷中所處的位置
其實從原生廣告的特點來說,無非是兩方面的訴求:一方面是表現上的原生,也就是廣告展示的樣式要跟內容盡量保持一致,這樣可以提升用戶的關注程度和降低用戶看廣告的門檻,信息流廣告恰恰是這方面的鼻祖。
另外一個訴求,是意圖上的原生,原生廣告需要與當前用戶的任務或場景有關聯,軟文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它的內容本身就是根據廣告主的需求生產的。而聯盟,是把CPS或CPA的廣告直接以鏈接的形式交給媒體,媒體按照自己的想法設置廣告位、創意。因為是媒體自己設計創意,實際上它更容易做到表演或意圖上的原生,靈活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展現。
至於搜索廣告,則同時符合了表現原生和意圖原生的訴求,因此也是效果最好的廣告形式。這些東西綜合在一起,就是原生廣告的源頭。
九枝蘭:表現原生和意圖原生有何不同,應如何滿足這兩大訴求?
劉鵬: 表現原生需要媒體來控制廣告展示形式。從信息流廣告、搜索廣告這些例子中可以總結出原生廣告的最重要也最直覺的產品原則,即內容與廣告的展示形式要儘可能一致。從廣告有效性原理來看,這樣做有助於用戶自然地給予廣告更多關注。而在獨立原生廣告平台中,要做到廣告與內容表現上的和諧,必須由媒體來參與設計和控制展示樣式。
意圖原生,則需要媒體明確提供廣告需求。如果進一步比較搜索廣告和社交網路信息流廣告,會發現前者的效果要遠遠好於後者。究其原因,是因為搜索廣告的投放決策是基本完全按照內容結果的展示原則進行的,也就是說,我們在以投放內容的方式匹配廣告。簡言之,意圖原生就是用媒體提供的廣告需求來篩選廣告。
社交網路信息流廣告側重於表現的原生性,而搜索廣告在表現和意圖兩個方面都是原生的。大體而言,對於那些用戶直接意圖比較模糊的用戶產品,如社交網路、新聞列表等,表現原生的廣告產品就足夠了;而對於用戶直接提供明確意圖的用戶產品,如搜索,則還要做到意圖上的原生性。
除了這兩類產品,互聯網上還有大量的用戶產品在實際上有比較明確的用戶意圖,但是並未以查詢等方式直接提供,並且表現形式上也不是規整的信息流模式,聯盟或軟文適用於這樣場景的原生廣告形式,實際上也是兼顧了表現和意圖上的原生性。但是,聯盟和軟文並不能像其他廣告產品那樣以計算的方式來優化效果,並且通過廣告市場規模化交易。對於這些媒體,需要嶄新的原生廣告產品與平台。
九枝蘭:作為廣告主,我為什麼要選擇原生廣告來消耗自己的預算?作為媒介,我為什麼要考慮用原生廣告這種形式變現?
劉鵬:對廣告主而言,最大的優勢在於它的效果好。因為如果廣告真的做到了表象上的原生,那麼它的點擊率就特別高。而如果廣告做到場景上的原生,那轉化率就會特別高。企業花同樣的成本但能獲得的回報要高很多。
搜索為什麼效果好?恰恰因為它是原生的:表現上是原生的,意圖也是原生的。所有的廣告中,唯有搜索是這樣的。但是我們回過頭來想一個問題:用戶難道僅僅在搜索引擎上的商業用途才明確嗎?其實不然。比如你在旅遊網站,你在點評網站上,商業意圖可能不比搜索弱。
那為什麼這些平台無法通過廣告變現或者說變現不好呢?就是因為原生性解決的不夠。我們過去很多的思路是通過數據分析的挖掘方法,找到這個人歷史上買過什麼或者喜歡什麼,而現在這件事在移動的時代已經變成第二重要了。第一重要是搞清用戶現在正在幹什麼?它現在的目的是什麼?如果能把這件事做透了,做到真正的意圖和場景原生,那麼我相信展示廣告也跟搜索一樣有高的變現水平。
九枝蘭:哪些行業適合選擇原生廣告這個渠道?
圖2:植入式原生廣告的運作流程
劉鵬:我覺得所有的企業都應該找原生的資源。但是從實施的難度來看,那種有相對結構化的信息的廣告,比如說app下載、電商、機票酒店、生活信息,即能用資料庫表達的廣告主去做原生廣告,成本相對是低的。因為它可以以feed的形式介入,而不是為每一個商品來單做一個創意。當然這需要中間的撮合平台,需要有很強的產品的組裝的拼接的能力,這個是目前產品需要解決的點。
九枝蘭:若要實現原生廣告的規模化,在實踐上存在哪些挑戰?
劉鵬:說實話,目前原生廣告還沒有特別好的統一解決方案。原生廣告在規模化、產品化這條路上還需要探索一段時間。但在不同的領域裡、不同的場景里,原生廣告有一些成功的探索。比如微博的原生廣告、微信朋友圈的原生廣告從表象和意圖上做的都還不錯。但是他們是媒體,跟第三方平台做的原生廣告在產品層面非常不同。
比較理想的原生廣告平台應該能兼顧表現原生和意圖原生的要求,並且仍然可以以第三方平台的形式規模化的運營,這是移動廣告最重要的產品趨勢。
不要指望這樣的產品能在一夜之間變成主流,因為這樣的廣告體系與現有體系差別是巨大的。它將會面臨以下兩方面的挑戰:
首先最大的障礙在於媒介端,原生廣告供給方的運營難度,要比其他廣告形式大很多。在各種廣告產品中,媒體對於廣告的交易,基本上都可以簡單的加投放代碼或SDK來完成。但原生廣告如果沒有媒介的深度參與,是不可能實現的。
圖3:遊戲行業中的原生廣告
如果媒體以圖2所示的方式參與廣告交易過程,從生成用戶意圖到渲染模板的設計,需要做不少的工作。所以儘管原生廣告對於媒體用戶體驗和變現能力都有幫助,但想讓中小型媒體參與到這樣的交易過程中,需要一個較長的市場培育和產品教育的過程。
第二大挑戰在於,廣告平台要非常靈活地把各種類型的素材拼接到任何一個媒體當中去,這個產品挑戰不小。同樣的創意,形狀,外觀,字體,編號,裡面各個元素的位置,各個媒體要的都不一樣。我們在這方面有新想法和心得,不過具體思路暫時保密。
媒體的原生性需求和廣告主的創意成本控制需求是矛盾的。需要一個中間平台把它捏合起來,這在場景上非常是有挑戰的。如果不是這麼有挑戰性,原生廣告早就規模化了。但是,我認為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有這樣的中間平台和產品問世。
九枝蘭:在原生廣告上,廣告主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
劉鵬:對廣告主來說,我覺得將來的工作可能會變得相對簡單。有些人也許會這麼想,在每個媒體設置不同的模板,不同的模板對應不同的創意,再讓廣告主做不同的創意適應不同的媒體。
個人覺得這條路行不通。
因為廣告主做創意是有成本的,如果媒體需要的廣告樣式很多,其實廣告主是應付不了的。可行的方式是,把創意打成碎的元素,這些元素重新在不同場合拼接成創意,這個過程是廣告平台完成的,但這需要全新的產品模式和智能裝配能力。對廣告主來說,將來的工作會由提供創意變成提供原始素材。而廣告平台,提供的也就不再是「廣告」,而是「sponsored content」。
九枝蘭:原生廣告的定價權是掌握在廣告主手上還是掌握在媒介手上?
劉鵬: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跟原生廣告沒關係。我個人堅定的認為,需求方定價是行業的趨勢。這也就是競價的方式,因為只有需求方定價才能讓供給和需求之間有一個最好的平衡。比如說你的廣告位定十塊錢,那麼在淡季你怕賣不完;旺季的時候賣十塊錢你又會感覺虧了。所以不如讓大家來競價,通過競價,淡季市場比較差可能降到六塊錢,但是沒關係,你能夠全部售賣完,利潤也不錯;旺季的時候通過競價可能抬到二十塊錢,利潤會更高。
九枝蘭:能否介紹兩家具有代表性的國外原生廣告平台?
劉鵬:國外在原生廣告這一塊探索的公司比較多,舉兩個例子,比如InMobi、OutBrain。
InMobi是一家印度的廣告技術公司,在推出了原生廣告後,InMobi廣告的流量變現能力相對於傳統的橫幅廣告提升了5倍以上。更重要的是,一些高端的應用更加願意嘗試這種廣告形式,這給移動廣告市場帶來很多正面影響。
OutBrain是一家以色列創業公司,它提供的是網路推薦引擎服務,CNN等媒體都是它的客戶。它會依據讀者的興趣,採用基於行為定向的推薦技術,在文章頁呈現一系列的推薦閱讀。對這些內容媒體而言,它提高了頁面瀏覽量和讀者互動程度。
九枝蘭:國內原生廣告的發展現狀如何?以及未來會有怎樣的趨勢?
劉鵬:我覺得國內目前成規模的原生廣告平台的其實還沒有,大家都在嘗試跨行業的原生廣告解決方案,但是還沒有出現大家公認的規模化的原生廣告解決方案提供商。
有些行業性的解決方案做的還不錯,比如說遊戲行業出現了激勵視頻的原生廣告,但這種形式只限於這個行業。雖然現在還沒有看到一家綜合性原生廣告平台出現,大家還在摸索規律,但我覺得經過一兩年的積累會出現質的飛躍。
本文內容來源九枝蘭微信ID:jiuzhilan或二維碼。
「原生廣告」是以RTB方式投放的、不損害用戶體驗又能實現廣告主商業目的的信息。
可能不夠通俗易懂,但是注意,這個定義排除了以鳳凰網為代表、喊原生廣告喊得最大聲、但實質是打包賣媒體合作的混淆視聽者。原生廣告打破原來的硬廣模式,把廣告變成內容的一部分,推送給廣告相關的受眾,形式會一般是H5,有以下幾個特點:1、廣告即是內容,降低廣告對用戶體驗的打斷感;2、基於目標受眾的精準投放,看到廣告的用戶本身和廣告內容有一定的相關性;3、廣告創意如果做的不錯,點擊率(CTR)相比傳統廣告形式會有一個不錯的提升。
我想是:有價值、有體驗、有選擇的廣告。
有價值(也=有內容):傳遞某種消費者可能需要的價值
有體驗:不會非常干擾消費者接收該ad前後的體驗有選擇:消費者有權利選擇接收或不接受==========以下是私貨=============
Don哥,正好藉此機會好好交流以下,因為「原生廣告」一詞兩年前起源,最近貌似又有點火,恰巧今天看到你連提2個有關問題~其實何止2年前,在「軟文」概念下早就誕生了符合以上3點的「原生廣告」,第一財經周刊的「市場部企劃」專欄就是非常典型的原生廣告。
細思為何「原生廣告」的話題又開始火起來,原因無非是互聯網時代的新需求和消費者意識的覺醒,尤其是以90後為代表的新個性化群體的崛起,導致廣告的有效溝通性變差。不過看上去很美的native ads,受制於成本、技術、量化標準的問題,我想也是非常難前行的,起碼依然還是軟廣的形式。相比於廣告形式的變化,似乎準確定位和投放這種基於大數據的技術活,還要稍微重要一些:)隨著今年IAB大會的召開,原生廣告(native advertising)的概念又一次為業界所矚目。各種新媒體形式與營銷形式的出現,到了今天原生廣告所涵蓋的內容越來越大,甚至有人放言,移動端原生廣告持續發力,Banner將退役。
那麼,究竟什麼是原生廣告?為什麼原生廣告在移動端備受歡迎?移動原生廣告的市場潛力究竟有多大?平台、品牌、代理商,如何看待原生廣告以及各大巨頭如何布局原生廣告……這些問題都將在Morketing發起的《原生廣告》大專題中獲得解答,且以「移動原生廣告」為核心展開。
原生廣告的由來
現代廣告大師奧美創始人大衛·奧格威在1963年說過一段話:「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less an advertisement looks like anadvertisement, and the more it looks like an editorial, the more readers stop,look and read. Therefore, study the graphics used by editors and imitate them.Study the graphics used in advertisements, and avoid them.」( 有人發現一篇「編輯式」的廣告比「廣告化」的廣告吸引更多讀者注意、觀看及閱讀。所以,應該學習和仿效雜誌的圖文編排手法,並設法避免使用一般廣告版面設計)。
近50年後,在科技發展如此迅猛,智能設備如此普及的時代下,精緻且引人入勝的廣告形式依舊是廣告主和媒體出版商們所急需的,特別是在移動設備上。
而後,矽谷頂級風投家Fred Wilson第一個提出「native advertising」概念,用他的話描述起來更簡單:「原生廣告是一種從網站和 app 用戶體驗出發的盈利模式,由廣告內容所驅動,並整合了網站和 app 本身的可視化設計。簡單來說,就是融合了網站、app 本身的廣告,成為網站、app 內容的一部分,如 Google 搜索廣告、Facebook 的 Sponsored Stories 以及 Twitter 的 tweet 式廣告都屬於這一範疇。
如何定義原生廣告
維基百科如此定義原生廣告:廣告商在用戶體驗中通過提供有價值的內容試圖抓住用戶的眼球。它是一種「雖然是付費廣告但盡量做到看上去像正常內容」的互聯網廣告形式。
原生廣告的形式多種多樣,可以是視頻、圖片、文章、音樂或者其他媒體形式。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眼中都有一個原生廣告,原生廣告的展示形式和媒體的上下文環境緊密相關。
原生廣告(Native Ads)強調與周圍的產品內容有機融合,這種特性在移動端體現得淋漓盡致,既不會打斷用戶與移動APP的交互,且最大程度上維護用戶體驗。
原生廣告的3大核心特點
原生廣告由廣告內容所驅動,並整合了網站和應用本身的可視化設計。它們一般不會讓你一眼就能看出廣告形態,同時也不會通過插屏彈窗等方式干擾應用內的正常操作。總體說,原生廣告需要具備三個特點:
1、視覺整合:將廣告的構築融合成為視覺體驗的一部分,而不獨立於網站或者應用之外;
2、用戶主導:廣告不對用戶在網站或應用內的正常使用產生打斷或者干擾的情況。
3、內容吻合:廣告的內容要有實際價值,與平台內容相吻合。
這三個要素中,前兩者基本都成為了當前各類原生廣告宣傳的主要賣點。遺憾的是,往往第三點被有意無意的忽略了過去。
不少廣告僅僅是在設計形態上接近於原有平台,但廣告內容則與直接反應廣告如出一轍,只不過套了一層偽裝的外皮而已,這樣的廣告即稱之為「誘導性廣告」或是「偽原生廣告」。
巨頭們的原生廣告布局
以banner、搜索關鍵字和視頻等為代表的傳統數字廣告,在廣告形式和理念創新上並無大的突破,使得互聯網廣告的精準與互動性已經達到一定的瓶頸。另外,無論是從多樣化的硬體,還是Android、iOS等不同的操作系統而言,如何整合如此碎片化的媒體資源,是一大挑戰。
原生廣告擁有龐大、忠實的用戶群,在用戶體驗上取得了新突破。曾獲得美國《廣告雜誌》廣告專家獎的DanGreenberg 所言:「原生廣告的市場潛力至少100 億美元」,任何一方都想在盡量不破壞用戶體驗的情況獲得廣告營收,巨頭們更是緊鑼密鼓布局原生,以下是Morketing的梳理:
一、國外
1、Facebook
早在2011年,互聯網廣告領域尚處方興未艾之時,Facebook推出了一種名為」Sponsored Stories」(贊助故事)的廣告模式,廣告主通過這種新型模式能夠把特定的活動內容,經Facebook用戶的「點贊」、「簽到」之手,變成可僅對該用戶好友進行展示的廣告。該廣告會顯示分享或點贊者的姓名、照片以及「點贊」的所有內容和評論。當然,還會顯示指向相關Facebook頁面或應用程序的圖片及鏈接。2015年,微信開啟的朋友圈廣告就是類似這個模式。
該廣告模式給廣告主帶來的營銷效果遠超Facebook傳統的右側廣告欄,且為Facebook帶來了極其可觀的利潤。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一件頗為嘲諷的事情:早在2014年初,Facebook就關閉了關於Sponsored Stories的廣告功能。
誠然,取消了Sponsored Stories並無法阻攔Facebook公司利用其用戶數據來為廣告主提供服務的能力。2013年下半年,隨著FBX的推出,Facebook揭開了原生廣告和實時競價(RTB)模式融合的序幕。為了適應社交巨人的改變,各大主流DSP都加入了對於創意元數據的支持,比如標題、縮略圖等原生內容。
2、谷歌
谷歌的搜索推薦,本身就是原生廣告的一種類型。另外谷歌收購的手機廣告平台Admob曾在今年3月宣布Admob原生廣告小範圍測試,Admob原生廣告是能夠打造與應用的視覺風格渾然一體的廣告格式。Admob表示利用原生廣告,不僅可以在自己的應用中展示來自谷歌廣告客戶的廣告,還能對這些廣告進行自定義,使其與應用的外觀和功能協調一致。
3、Twitter
Twitter在收購移動廣告公司Mopub之後,將移動原生廣告深度落地。任何一位移動應用的開發者或是廣告主都可以輕鬆的通過MoPub原生廣告解決方案以及在MoPub Marketplace展開原生營銷。
在廣告主資源的引入上,該一站式解決方案為開發者提供了三種選擇:既可以是現有的廣告主客戶,也可以為開發者旗下的其他app提供營銷廣告,或是引入MoPub Marketplace中成千上萬的第三方廣告主。並且開發者可以針對自身需求選擇多種原生形式,包括app下載推薦、原生tweet或是消息列表中的贊助信息。
4、雅虎
雅虎的原生廣告與其移動搜索服務深度結合,相較於傳統的PC廣告,原生對於品牌認知度的提升高達279%,,對品牌的相關搜索提升達3.6倍,訪問率提升達3.9倍。
廣告主只需要向雅虎提供創意內容,既可以通過雅虎的原生廣告多媒體組裝套件創作出一則原生廣告,並在PC、平板和移動設備上共同投放。原生內容將出現在雅虎的內容信息流,雅虎電子雜誌,熱門移動應用例如雅虎體育,雅虎金融以及與雅虎合作的CBS,Hearst等網站之中。
二、國內
1、騰訊
微信朋友圈的原生廣告稱得上是一個較為向上的案例。自2015年1月25日首次揭開面紗之後,觸發「百億原生廣告市場」的話題炒得沸沸揚揚。不僅其投放的廣告深受品牌廣告主的青睞,用戶的追捧度也極其高。
在廣告投放期間,關於「寶馬、vivo和可樂」的聲音一度在微信朋友圈中不絕於耳。這當然和微信之前為此進行的預熱鋪墊有關,但需要認可的是,微信的廣告內容確實滿足了原生廣告的全部要素,有著良好的用戶體驗。據悉微信對合作的品牌進行了非常嚴格的篩選工作,對廣告投放設置了較高的門檻,並且只接受品牌廣告主。在這樣一系列嚴苛的廣告質量把控之下,誕生出高品質的品牌廣告也就並不奇怪了。
然而,即便是微信原生廣告,如何處理規模化之後帶來信任危機這一硬傷依舊是個無法規避的問題。
另外,廣點通移動聯盟於2014年12月中旬正式上線原生廣告,目前已與數十家優質App進行了深度合作,廣告日曝光達到千萬量級別。
廣點通依靠騰訊海量用戶數據進行深度數據挖掘,能夠為用戶提供精準的廣告。2014年初,廣點通在手機QQ空間上線了信息流(Feeds)形式的原生廣告。廣點通移動聯盟在2014年底重新定義信息流(Feeds)廣告,將其作為聯盟生態中原生廣告的一種樣式推出。廣點通移動聯盟運用手機QQ空間信息流(Feeds)廣告經驗,通過SDK的方式提供統一的標準原生廣告,同時也給開發者預留充分的靈活空間,對廣告樣式進行渲染,以便與廣告播放環境高度融合。
2、百度
2015年4月5日,百度推出百度原生廣告,並表示站長只需要「選擇與網站內容匹配的文本和圖片樣式,稍加潤色」,「讓廣告成為你網站內容的一部分」,便可從中獲益。
5月20日,百度戰略投資內容推薦平台Taboola,Taboola每月向超過5.5億用戶推送2000億條內容推薦,Taboola運用其預測技術對上百個實時信號進行分析(包括協同過濾,地理位置信息、社交媒體趨勢等等),向用戶推薦個性化的內容推薦。
6月8日,百度在日本宣布收購日本原生廣告公司popIn的控股權,popIn的READ技術能精確衡量用戶對內容的接受程度,進而開展更為有效的廣告推薦。收購完成後,百度廣告平台將會採用popIn的Read技術和內容推薦技術,進一步完善百度大數據,提高廣告投放精度。
3、鳳凰網
在2013年中國國際廣告節上,鳳凰網提出原生廣告,建立以人為中心,基於媒體形態構築品牌內容的營銷體系。曾經,鳳凰網高層提出其認為的原生廣告五大方向:新聞化、事件化、娛樂化、人文化,凸顯出典型的媒體手法。
通過「找概念、請名人、講故事、做傳播」完成一個營銷活動。這類原生廣告,依賴媒體的借勢與造勢的能力,無法做到規模化,而且任何一步沒做好,就很難將整個方案落地。
4、新浪微博
據悉,新浪微博在2013年就開通了原生自助廣告系統,自助廣告系統是一套精準廣告系統,主要面對中小企業,可以實現在微博廣告系統中進行廣告計劃管理和微博創意管理,並且對其所投廣告進行實時監控和數據管理。
對於企業來說,投放傳統的品牌廣告可能一次性會帶來不少用戶,但是一旦停掉,則會出現用戶的急速下滑情況,而原生廣告相比傳統廣告,每一次投放都是直接意義的。新浪微博CEO王高飛在一次採訪中表示:原生廣告投放,其投放結果隨著時間積累不斷增長,而不是不斷下降。信息流廣告收入佔新浪微博的整體廣告收入50%以上。
簡單來說就是把廣告融入到內容當中,你的內容是客戶能夠接受的,而且植入的廣告也是合情合理,不僅能夠打動客戶而且還能夠起到讓客戶再次轉發傳播起到營銷品牌的作用,特別是廣告主們對這種形式的反饋較好,他們認為自己發布的是內容而不是單純的廣告,更有看點,受眾更明確,還有一種為自己量身定做的感覺參考:直達客原生廣告營銷實踐真實案例解讀
原生廣告是與開發者自身app高度融合,對用戶體驗影響極少的廣告形式。
原生廣告首先是一種廣告理念,嚴格意義上講並不存在原生廣告的具體形式,凡是與開發者app契合而無割裂感的廣告都可以被理解為原生廣告。
Deep Focus的CEO, Ian Schafer說「這是一種以消費者本身使用該媒體的方式,去接觸消費者的廣告方式。」我覺得好理解一些。
一句話:以廣告作為內容或產品的一部分。
一句話:不像廣告的廣告
簡單來說,原生廣告就是融合了網站、app 本身的廣告,它會成為網站、app 內容的一部分。
沒有人想看廣告,但有時人們看的恰恰是廣告。原生廣告近幾年提的比較多,原生移動廣告啥的。pc時代,非pc時代早就有了。原生廣告與媒體緊密結合,甚至量身定製,否則就是通發稿改給尺寸而已了。不是所有廣告主都能真正玩轉原生廣告的,投入很大,時間,人,錢。不要太迷信原生廣告這個概念,只是廣告形式而已,廣告本質和人性不會改變。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 Facebook 進軍移動廣告市場的策略?夠聰明嗎?為什麼?
※什麼是 ad server ?ad network 和 ad exchange 有什麼區別?DSP 是什麼?
※Facebook廣告有哪些計費方式!?
※美國移動互聯網廣告已經初步形成了三巨頭:Admob,iAds,Adsense。中國的移動廣告是由誰統治的?
※惠鎖屏、酷劃、紅包鎖屏等應用的收益明顯少於投入,為什麼還會有一定規模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