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歷史里有沒有開國後殺功臣的例子?

中國曆朝歷代開國後都要斬殺功臣以樹立君王的絕對權威,外國歷史中,有相似的例子嗎?

我是題主,實在沒有黑中華文化的意思,因為印象中卻是每個朝代開始都有一段不穩的歷史,所以發問,如有冒犯請海涵,是我思慮不周。


外國歷史上殺功臣的例子多了去了。大清洗就是。之所以顯得比國內少,一是因為畢竟中國歷史更為我們所熟知,二是因為很少出現大一統狀態,而一旦有嚴重的外在威脅,自然就不宜自剪羽翼。如果真的形成了強勢的大帝國,那麼功臣的下場多半堪憂(當然,未必是死)。

舉個冷門而有代表性的例子吧。阿拉伯帝國,其崛起的速度和疆土範圍在世界歷史上都算是名列前茅(可能略遜色於亞歷山大和蒙古)。在最初的四大哈里發時期,由於帝國草創,處於快速擴張期,因此沒有太多的殺功臣行為。

到倭馬亞王朝時期就不一樣了。穆薩.伊本.努賽爾(Musa ibn Nusair)征服了伊比利亞半島,結果被哈里發召回之後挖眼放逐在街頭當乞丐;穆罕默德.本.卡西姆(Muhammad bin Qasim)征服了阿富汗-巴基斯坦-北印度的大片土地,結果同樣被哈里發召回後殺死;中亞征服者屈底波·伊本·穆斯林(Qutaibah ibn Muslim)沒有上當,試圖起兵,結果被部下殺死。

倭馬亞王朝之後的阿巴斯王朝也是一樣的情況。王朝建立有三大功臣,阿布-穆斯林(Abu Muslim Khorasani),阿卜杜拉.伊本.阿里(Abdallah ibn Ali),阿布.薩拉買(Abū Salama al-Khallāl)。第三個人被第一個人奉哈里發之名派刺客暗殺,第二個人心懷不滿起兵,被第一個人擊敗殺死,最後第一個人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被哈里發派人暗殺。

以上只是幾個最出名的例子。其實看中東和伊斯蘭教的歷史,深刻感覺到在內鬥和兔死狗烹這個問題上,穆斯林們的戰績遠超天朝。


日本最著名的,源賴朝逼死源義經。

源義經是鎌倉幕府開創者源賴朝的異母弟弟,義經為庶(還是那種特別慘的)。

源義經為消滅平氏立下了汗馬功勞,可惜老套路——功高震主。

義經這邊剛在壇之浦剿滅平氏,回頭他哥哥就下令不許入京都,且找借口沒收了他的關東封地。

之後,源義經被封伊予守,討伐他叔叔源行家。因為他身體不好,又不願手足相殘,所以拒絕。

源賴朝大怒,派土佐坊昌俊率60多人突襲源義經。(哥,我知道日本人口少,但是你也多帶幾個人好吧……抓個通緝犯也不止60人啊)結果……被源義經打回去了……這哥們自己身首異處。

知道一切的源義經大怒,聯合叔叔行家入京,討來後白河法皇「院宣」(出家後的法皇頒布的旨意),準備討伐源賴朝。得知消息,源賴朝率大軍入京,義經無奈,奔西國,後又轉道投靠陸奧藤原氏,被藤原氏所害。

按照源賴朝要求殺了源義經的藤原氏也沒落好,半年後被滅了。

源義經不是他哥殺的,卻是他哥逼死的。仔細想想,這比直接殺了還可怕。

不過,源氏三代後絕嗣,被執權北條氏佔了便宜,也是報應不爽。

歐洲就多了,米太亞德(沒死,被罰到傾家蕩產,馬拉松之戰後半年就憋屈死了),埃提烏斯,聖女貞德,瓦倫斯坦……

彩蛋,根據現代日本史學家的研究,源義經的身高大約是131厘米……


納粹德國衝鋒隊總參謀長恩斯特?羅姆表示自己有話說,希特勒你也忒不是東西了,過河拆橋,卸磨殺驢玩的真溜,拿自己當年共患難同志的命去給那些容克貴族和大資本家當投名狀藉以鞏固自己的地位,當然小鬍子你最後也差點被那些準備自謀生路把你當投名狀的容克貴族給炸死也算是因果報應。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經過與容克貴族、軍人、資本家進行了若干幕後交易後終於經早已垂垂老矣的總統保羅?馮?興登堡的授權上台組閣,由於在整個內閣中只有約瑟夫?戈培爾、赫爾曼?戈林與威廉?弗里契屬於納粹黨,希特勒不得不在暗中進行納粹一體化改革,可惜黨內的積極分子衝鋒隊總參謀長恩斯特?羅姆已經等不及了。作為納粹黨的元老人物雖然羅姆沒有文化、好勇鬥狠而且是個同性戀,但他確實納粹黨內少有的繼續保留了德國工人黨(即希特勒在更名為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前的名字)左翼思想的人,他主張抗拒資本主義,提倡把主要工業企業國有化,擴大工人的控制權,沒收舊貴族的田產然後再分配,及社會平等,同時他認為應該取消國防軍組建人民軍隊,以他手寫的幾十萬烏合之眾衝鋒隊取代10萬訓練有素的國防軍。同時羅姆對於希特勒這種與資本家幕後交易上台的做法很是不滿,對他而言一共像蘇聯式的暴風驟雨般的革命才更為適合。再加上在希特勒的內閣中對於這位鞍前馬後的功臣只允諾給予一個不管部部長這個聊勝於無的位置讓羅姆大失所望,在某次醉酒後羅姆當中衝鋒隊部下的面大罵希特勒忘恩負義,稱其「只想坐在山中當皇帝(與傅高義評價耄「高高在上的神仙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們應當發動二次革命,既然當初能幫助他上台那我們也能把他攆下去。」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也許在當時羅姆真的就是抱怨幾句但在傳到希特勒耳中後可就不是那麼回事兒了。羅姆的各個敵人例如戈培爾、戈林、希姆萊、赫斯等人暫時放心矛盾和成見聯合起來一起向希特勒進讒言認為羅姆的狼子野心暴露無遺必須要先下手為強,希姆萊甚至命令剛剛入伙的保安處長官萊因哈德?海德里希偽造羅姆圖謀造反的證據。但希特勒畢竟對這位老戰士內心存有一點感情(就像斯大林對察里津幫的人總是網開一面),只想將羅姆罷官讓其回家養老了事,但興登堡新任命的國防部長維爾納?馮?勃洛姆堡此時也代表國防軍告知希特勒鑒於衝鋒隊與國防軍日益緊張的關係希特勒必須要除掉羅姆,作為回報,國防軍將會向希特勒宣誓效忠。無毒不丈夫,為了自己穩固的權力希特勒終於下定決心向羅姆開刀,於是乎著名的長刀之夜開始了。

1934年6月30日,對衝鋒隊及希特勒政敵或是在藉機公報私仇的清洗行動長刀之夜開始了,對羅姆這個重要人物希特勒親自坐飛機從柏林飛到了慕尼黑一個鄉間旅館準備將羅姆親自逮捕,當他帶人殺到旅館後看到羅姆這個同性戀正在和一位少年躺在床上呼呼大睡,最終半睡半醒的羅姆半裸著被逮捕押往斯塔德爾海姆監獄,對於這位老幹部希特勒還是猶豫著不想殺了他,但希姆萊、戈林和赫斯(這位精神失常的副領袖甚至說元首讓我動手吧!)的一再催促最終決定給羅姆一個仁慈的死法讓其自盡。

到了7月1日羅姆依舊不肯自殺,他叫嚷著就算是死也要讓希特勒親自動手殺了他,最終到了晚上18:00,達豪集中營長官提奧多爾?艾克和其部下米歇爾·李勃特走進關押羅姆的囚室拿出手槍命其自殺,但羅姆脫掉上衣露出身上的橫肉一臉不屑的看著艾克,最終艾克命令部下摁住羅姆開槍把他打死,這位手中擁有幾十萬衝鋒隊的總參謀長就這樣不太光彩的死在了監獄裡,據說在他臨死前這位姿勢水平不高的人留下這麼一句話,「一切革命的母親都會吞噬自己的子女。」


中國沒有歷代啊。這個說法自黑過頭。

秦朝沒殺。西漢殺了三個刺兒頭,自作死+老糊塗。東漢沒殺。曹魏沒殺(荀彧那個是其他的事兒),司馬家似乎黑了牛金一個,歷史報應來的快得很。十六國基本都比較短,不顧上殺就滅了。北魏殺崔浩是因為丫有想法,雖然陳寅恪不同意。隋朝我想想,史萬歲?似乎是被楊素黑了。不算。唐朝沒殺,劉文靜?似乎是自己作死。宋朝沒殺。元朝算不算我華夏不好講,明太祖認為勉強算。清朝似乎也沒有。

很多人說本朝,我笑了,本朝開國十柱國+七藩王,死的那幾個,都是太祖的鐵杆(羅,林,高,彭),每死一個,太祖的力量就弱一分。這都和史萬歲類似,死於被黑。

唯一夠得上殺功臣的,是朱八八。但是自古得國之正,莫如八八,八八有底氣,殺的起——沒有你們,對我很重要。

停止跑題和破題。

外國歷史上的事兒,改天再說,挖坑走人。。


在卡萊戰役殺死克拉蘇的安息統帥蘇雷納因功高震主被殺;在沙隆戰役擊敗匈奴王阿提拉的羅馬統帥埃提烏斯因功高震主被殺;收復羅馬的拜占庭統帥貝利薩留被查士丁尼挖掉雙眼置於城門乞討;征服西班牙的北非總督穆薩被哈里發搶走最後一文錢;在怛羅斯之戰擊敗高仙芝的呼羅珊總督艾布·穆斯林被哈里發殺死。三十年戰爭中的神羅統帥瓦倫斯坦被皇帝殺掉。


源賴朝殺源義經、源范賴,殺到最後……很慚愧,讓執權大人一家得了利


越南後黎朝開國皇帝:黎太祖黎利。越南版的朱元璋。自藍山起事後把明朝勢力掃除出境,並將陳朝皇室後裔趕盡殺絕,自立為王(皇),開創了一百多年或者四百多年(算中興黎)的後黎朝。中國歷史上的國最正者,一是光復漢室的漢光武帝劉秀,另一個就是恢復漢人天下的朱洪武。而越南公認脫離北屬,達到越南自決第一人即丁部領,而後就是驅逐明人聲望很高的黎利。其他皇帝要不是逼宮就是篡位。

黎利當朝後殺功臣陳元軒、範文巧,阮廌(在後黎朝地位相當於明朝的軍師劉伯溫)遭遇黎太宗誅殺三族。還有統一南北的阮朝皇帝世祖嘉隆帝阮福映,當朝後殺阮文誠、鄧陳常,黎文悅被聖祖明命帝誅殺族人。

另外,越南不愧是小中華。上位者基本上都靠篡奪:丁部領平「十二使君之亂」,建立丁朝。歷12年,十道將軍黎桓篡位,建前黎朝。歷29年,殿前指揮使李公蘊篡位,建李朝。歷217年,殿前指揮使陳守度篡位,建陳朝。歷173年,外戚黎季犛篡位,建胡朝。歷7年,為明軍所滅。後有黎利起兵,建後黎朝。歷99年,權臣莫登庸篡位,是為莫朝。


斯大林啊~


古代西方的話最出名的就是聖女貞德


先說結論:

殺功臣(或者說君臣相殺)是一個政治經濟學的問題,是很必然的現象,具有普適性,而非民族特性。

君臣相殺是報酬和能力(功勞)不匹配所造成的矛盾,引發的一個具體現象。

如果總利益向一個人集中——類似於中國這種強力集權的國家——也就是報酬向個人集中,造成了可分配給功臣的報酬較低。

如果需要分配的利益較多——換句話說就是功高——也就會導致需要分配的利益多於可分配利益。

這兩個如果,都是在中國表現較為突出的,因為中國的集權度較高,軍事藝術發育好——這導致建國集團里分工更為明確,形成軍功團體(功臣),分潤了一大塊功勞——所以說,中國殺功臣的情況還是比較突出的,但是其他國家放到這個條件下也不會有任何區別,甚至還不如。

正如馬基雅維利在《君主論》中所強調的僱傭兵的害處那樣,可以看到西方同樣為類似的問題所苦,以至於君主要不使用僱傭兵,而建立握在自己手裡的戰鬥力。

僱傭兵作為軍功集團,也就是「功臣」,幾乎必然要和君主相殺,那麼只能說國外的君臣相殺是不同的條件下由相同的原因導致的。和中國並無不同。

現在很多人光說殺功臣,其實不過是想論證某一個人殺功臣是封建歷史的延續。

前面有人說過了,不是所有君主都殺功臣的,某個人治下死的也很多是自己的鐵杆。

從歷史上說,殺功臣是很常見的事,有些人比如[原創]千古奇冤--也談開國帝王大多數殺功臣嗎? - 中國歷史 - 鐵血社區認為起點低的殺功臣比較厲害。

這個說法是有一點意思的。

其實就開國集團這一個小團體來說,起點越低的君主,他和他手下的功臣的地位就越平等。

然後呢?他當了皇帝,手下的功臣功勞高的可以,卻仍然是臣子。

這就是一個報酬差距急劇加大的過程。

所以誰有了改變現狀的訴求?是君主還是臣子?

是臣子。

這些臣子是忠君報國的人嗎?

當然不是。

如果是的話,還會跟著現在的君主造反嗎?

所以,現在想想,誰變成了龍,其實還是很明白的。

之所以殺功臣,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原因,臣子的慾望無法滿足(有時也許只是君主這麼認為)。

為何最後總是殺功臣為結束?因為這些君主是真有能力的,他們能力高,軍隊忠心,人民傾向於安穩。所以總能在和功臣的相殺中確定優勢(國外的某些君主則因為依賴僱傭軍,往往陷於劣勢,身死國滅)。

如果死的不是功臣,那就要死君主了。

所以這個問題應該是「為何封建王朝建國後容易發生君臣相殺的事件」而不是殺功臣。

但是。

如果君主能力低,或者君主繼續搞事,導致君主自身成為人民享受穩定的障礙的話

一世或者二世亡國,那就是很正常的事了。

所以眾所周知的,有很多具有革命性的政權,都經歷過「暫時的曲折道路」。其原因就是在革命性的改朝換代時,政權鬥爭只是第一步,改革生產關係還需要後續的革命。而這個革命就造成了後續動蕩,使得新生政權不穩,遭到「瘦死駱駝比馬大」的舊政權的反攻。

所以,秦朝在建國後,採取了焚書坑儒,書同文,車同軌等一系列手段,隨後二世而亡,亡秦的則是舊貴族(大澤鄉起義是失敗了的)。

我真正想說的只有兩句話,也就是加黑斜體下劃線的三句,一句說了,一句沒說。

關於報酬和貧富差距的問題可以參見如何看待哈爾濱市領導疑穿萬元羽絨服指揮火災引質疑? - wichthln 的回答 - 知乎


凱撒原諒了元老院,元老院還是送給了他46刀。

美國不殺一戰功臣,他們壓老兵。


@格拉摩根伯爵 這個問題他最有感觸 @格拉摩根伯爵


古羅馬的埃提烏斯、斯提立科被殺。埃提烏斯曾聯合西哥特人擊退匈人阿提拉。斯提立科曾擊退哥特人。

蘇聯斯大林派人暗殺托洛茨基。

金大胖殺過功臣。

看到有回答說東漢、隋朝、宋朝沒殺,但是,東漢、隋朝、宋朝開國後,皇帝殺過功臣。

東漢劉秀殺的功臣有鄧奉、彭寵、龐萌、韓歆、蔣橫、歐陽歙等。

鄧奉、彭寵、龐萌之死,有他們自己的責任。

(劉秀的部下吳漢軍對鄧奉的家鄉進行劫掠,導致鄧奉反叛,後來鄧奉兵敗投降被殺。

平狄將軍龐萌與蓋延共擊董憲,而詔書卻只下達給蓋延、不給龐萌,龐萌以為蓋延譖己,起疑,反叛,後來龐萌兵敗被殺。)

但是韓歆死的冤,韓歆直言,卻被劉秀逼死。

隋朝隋文帝殺了功臣虞慶則、史萬歲、王世積、王誼、宇文忻、元諧等。隋煬帝殺了功臣高熲、賀若弼。

宋朝趙匡胤殺了曾在壽春之戰中救過他性命的功臣張瓊。


英國的有華倫斯坦,法國的聖女貞德可以算半個,然後羅馬帝國後期其實還有一大堆被幹掉的將軍性質都差不多的,加里波第其實在建國後在國內也不受加富爾他們待見,但是群眾聲望實在太高了,而且這個人自個兒也沒啥太大威脅,所以就沒殺(俾斯麥的情況有點類似)然後蘇聯開國以後又殺了一批,比如季諾維也夫什麼的。但總的來說國外開國後殺功臣的比較少,但我覺得主要原因是古代歐洲絕大多數情況下很少會有所謂的「統一」「平天下」,大家都是撮爾小國,強大的外患永遠是存在的(相對而言中國古代周邊國家的實力要小的多得多),所以很少有君主殺功臣的。


托洛茨基,加米涅夫,季諾維也夫,布哈林,圖哈切夫斯基,布柳赫爾,葉戈羅夫,朴憲永,李承燁,朴一禹…這些人從墳墓爬出來噴題主一口老血


豈止君王,法國大革命時期一樣殺得不亦樂乎,吉倫特派殺了皇上,更加激進的雅各賓派殺光了吉倫特派,把羅伯斯庇爾拱上位之後,屁股沒暖和就殺殺殺殺殺殺殺,把從前的同志丹東派,艾貝爾派殺了個人仰馬翻。

斷頭台都不夠用了呢。


你們啊,多玩玩p社遊戲就知道了,別說功臣了,兒子女兒都殺給你看


雖然答不對題,但題主的問題就是亂扣帽子啊


直到今天,提到第三帝國,都會想起隆美爾元帥的悲劇。

元首隔壁大林家的爛事我就不提了哈。


民主是好東西,封建和奴隸制本來就是走向集權的,排他性不可避免。奧斯曼歷史上就有「弒兄法」,親兄弟尚且如此,何況外姓!


推薦閱讀:

誰能有原因有結果的描述中國和周邊各小國的關係?例如柬埔寨,寮國,吉爾吉斯斯坦,馬來西亞,緬甸等等?
為什麼蘇北南通鹽城GDP都在全國前40,卻給人很貧窮的感覺?
中國歷史上有皇帝是妻奴嗎?
聖誕老人的形象是如何確定、並演變成今天我們所熟知的樣子的?
你是怎麼看蘇武的?

TAG:歷史 | 世界歷史 | 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