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簡單易懂的話語闡釋康德的哲學觀點?

原問題:誰能用大媽能聽懂的話講講康德?


兜率內院是彌勒佛的道場,東西哲學家們都喜歡在此地聚會,嘮嗑鬥法。

這日不二、莊子與康德在兜率內院吃下午茶閑侃。康德雖說行事古板,但聊天時倒很健談活潑。

不二道:「康老師,你那個《純粹理性批判》寫得也太燒腦了,我不明覺厲。你能不能講人話,給你思想來個簡介先?」

「no problem」康德邊說邊拿起桌上一個蘋果,說:「我就拿這個蘋果來說事吧。

這裡有個蘋果。普通人會說客觀上存在著一隻蘋果,我們拿感官去認識它,然後就得到了關於它的客觀知識。

其實然並卵,我們並沒有認識到蘋果本身。

我們眼看它,只得到一個紅的主觀感覺;我們鼻嗅它,只得到一個香的主觀感覺;我們手觸它,只得到一個硬的主觀感覺;乃至我們吃了它,也只得到了一個甜與飽的主觀感覺。

我們調動所有的感官,也只不過得到一堆主觀經驗,然而主觀經驗不是普遍、必然、客觀的知識,那麼我們怎麼能說對客觀的蘋果有所認識呢?

但是我們認識蘋果又只能從經驗開始,舍此別無它途。

如此我們對蘋果本身是什麼永不可知,我們只能認識到蘋果有如此這般的現象。當然蘋果自身必須存在,否則我們的那些主觀感覺材料就沒有了來源與原因。

換個說法,呈現在我們面前的蘋果有兩個身份,一個是作為認識對象的、現象的蘋果,也就是我們看到摸到的那個蘋果,它由我們的主觀感覺為基礎而產生;

一個是蘋果的本體或自身,我稱之為物自體,物自體在我們經驗之外,我們無法認識它。雖則它不是我們的認識對象,但它卻才是客觀存在的,並且是我們感覺材料的來源。」

不二道:「你所謂的感覺材料,只是一堆雜亂無章、因人而異、剎那流逝的感官意識,怎麼會形成一個我們三人普遍、必然認同的作為現象身份的蘋果呢?」

康德頗為得意地笑道:「我學問的關鍵就在此地。我們關於蘋果的現象的經驗知識其實是由兩種成分構成。

  • 一種成分是由蘋果自身刺激我們感官而得到的感覺材料,它們是後天的、經驗的,雖然因我們同有人類的感覺器官而大致相同,卻木有普遍必然性

  • 第二種成分是由我們自身提供的先驗的、普遍的認識形式;認識的先驗形式整理感覺材料,從而形成經驗知識,並保證了認識的普遍必然性。

這些凡人必有的、先驗的、普遍的認識形式有兩大類。

一大類叫感性直觀形式,就是時間與空間。時空並不是客觀存在或物自身的形式,也不是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的主觀表象,而是人用來整理感覺材料的直觀形式或方式,只有先將雜多的感覺材料置於時空框架內形成具體的時空關係,我們才能開始認識活動。

先說空間,譬如我們認為蘋果之紅色存在於我們之外部的空間,其實紅色只是我們的主體感覺,並不在我們之外,只不過是我們的空間直觀形式將它們安排處理成處在外部,並佔有一定的空間罷了。

再說時間,外部世界的日月升降只是日月空間位置的變化,並觀察不到時間;內部意識活動前滅後起,也觀察不到時間。

我經反覆考察,「時間既不是經驗觀察之對象或對象自身所有的形式,也不是對象間關係的主觀表象與概念」,只可能是我們處理外感官與意識活動的直觀形式。我們依此形式,把對蘋果的諸般感覺整理成在時間內的相繼或同時。

第二大類叫先驗知性範疇,共有十二個範疇,如量的範疇、質的範疇、實體與屬性的範疇、因果範疇等等。

我們從經驗中總結不出範疇,反而是範疇利用感覺材料鑄就了經驗知識。

譬如關於這蘋果,我們只觀察到一系列感覺,感覺多種多樣、剎那變化,都是先驗的量的範疇、質的範疇、本體的範疇,綜合了那些感覺材料,才得出了數量為一個、具有可感覺內容的、不變且實存的蘋果的判斷。

這種判斷,因為是先驗知性範疇綜合感覺經驗而作出的,所以我叫作先驗綜合判斷。

再說因果律,也不是自然界本有的客觀規律。

譬如我吃蘋果飽了,我吃蘋果在先,我飽在後,從經驗上並木有觀察到吃蘋果與飽之間有甚麼內在的必然聯繫。而是因果範疇將此前後發生的、兩種不相干的感覺經驗事件聯結成了因果關係。

時空與十二範疇是先驗的認識形式,是經驗知識的條件,同時也是知識對象即現象的條件。

也就是說,通過先驗綜合判斷,它們利用感覺材料,構造了這個作為認識對象的、現象身份的蘋果。

因此關於蘋果的知識與作為知識對象的蘋果其實是一碼事。既然你我庄兄三人均有類似的感官與同一套先驗的認識形式,因此這個現象的蘋果必須必會必然而普遍地呈現在那裡了。

不過需補允一下,時空與十二範疇只能用於對經驗材料的整理,如脫離經驗使用它們,必會造成幻象。如對於上帝、靈魂、物自體我們不可有任何知識性的描述,因為我們對之木有任何感覺經驗作材枓。

灰常牛x呀,醬紫我完成了一次哥白尼式的認識論革命!我首次將認識的普遍必然性歸於主體的認識形式。

所以不是像以往的哲學家所認為的那樣認識必須符合認識對象,而是認識主體以感覺為材料,主動構造了作為經驗現象的認識對象。

這個能動的認識主體就是你、我、他的先驗自我,它利用了時空感性直觀形式與十二範疇,主動把一堆紅色、香甜、軟硬的感覺聯結綜合成了蘋果。

不過這個認識主體自身與物自身一樣,也是不可知的。因為「經驗只能觀察到內意識的變動不居,卻無法觀察到不變的先驗自我」。」

莊子一旁聽後,笑道:「境界不低呀,得出類乎彌勒佛所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道理。但物自體與先驗自我不可知卻必須設有之論,尚末到他的最高境界。

你設定一個不可能認識的東東必須有,此事荒唐透頂,而且與你一切知識必從經驗相矛盾。不如取消了物自體與先驗自我,無我無物才是最高、最牛x、無人可以超越的境界。」

「庄兄真是民哲呀!」康德搖頭道:

「物自體與先驗自我雖然不可知,卻萬萬不可取消,必須有這兩個設定;否則一是感覺材料無從而來、二是主動綜合構造對象的能力無從而來。況且如果現象背後木有實在的物自體,那世界豈不成了無實在支撐的現象之夢了?太荒唐!」

「老兄所言差矣。」莊子道:

「夢中的蘋果在夢中不也能看到、摸到、吃到,在夢中那個蘋果不也很真實么?

夢中我也曾化成蝴蝶,栩栩如生、自得其樂,夢中的我在夢中不也很真實么?夢中蘋果與我又有甚麼物自體、先驗自我來作支撐與原因了?

況且因果律既然只能對經驗材枓有所判斷,怎麼能把它用來推論出必有無法以經驗觀察到的物自體與先驗自我捏?

醒了夢,夢了醒;夢中現象固然假,醒中現象也末必真,又何必斤斤計較夢醒之分捏?」

不二聽罷自忖道:「擦,這不成盜夢空間了么?莫非我也在夢中與庄、康二子聊天?」


必須是《學習康德好榜樣》

原文出處:《當代》2006年第6期

作者:虎頭(馮曉虎)

ZT

學習康德好榜樣,是2006年繞耳不絕的主旋律。一直響到7月2日世界盃8進4法國1∶0勝巴西——我永遠的第二主隊。

那幾天,只有康德能讓我忘卻痛苦。

首先要說的是,康德心胸狹窄。不是因為氣量小,而是因為心胸。他成名後自述:「我胸腔狹窄,心肺活動空間均不夠,天生就有疑病症傾向,幼時甚至十分厭世。」

康德厭世,理由充分。他雖金髮碧眼,面色紅潤,但身高僅得1.57米,雙肩高低不一,精神脆弱,十分敏感,連剛印好的報紙也能讓他狂打噴嚏。除了身材不好,他還高度近視;腦袋雖不大,卻與瘦小身材不成比例。

只康德目光,深刻印象:炯炯烈焰,至老不衰,令人如沐神睨,弗敢逼視。

伊曼努埃·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出生於東普魯士柯尼西斯堡(現變成俄羅斯領土,改名加里寧格勒),16歲入柯尼西斯堡大學念書,然後歷任家教、講師、教授、系主任、校長,直至73歲退休,在柯大搭出世界上最象牙的塔。

康德出生這年,巴黎股票交易所開張,資本怪物異形誕生;在東方,雍正皇帝頒旨禁止基督教在華傳教,史稱「雍正禁教」, 閉關鎖國第一道鐵幕轟然落下。

西方向右,東方向左。

康德的皮匠爹與尼采爹一樣都是新教徒,而且是「新教中的新教」——虔信派,康德從小浸淫自控、勤奮和高尚道德之家教。他在11個兄弟姊妹(最終只五個成人)中排行老四,全家都是工匠,只有康德在母親堅持下入柯城最好的弗里德里希書院讀書。康媽媽跟尼采媽媽一樣希望兒子修習神學,畢業做個光宗耀祖的神甫。書院紀律嚴明,上下課均須祈禱,放假從不超過七天。晚年康德說:「我一想起幼時那種奴隸待遇就會周身發抖,不寒而慄。」強制教育,勢必逆反。動搖基督教根基的康德哲學,即萌芽於該基督教書院。

毛主席說,壞事可以變成好事。書院對拉丁文要求苛刻,為康德後來升任教授打造出獨門金箍棒。與家道殷實卻學習超爛的黑塞不同,13歲喪母的康德年年考試不出前三,16歲即升入柯大。康德窮得甫一入學便因褲子破了拿去縫而出不了宿舍門,但這個神童大學生的未來卻有如旭日東升,霞光萬丈。

太陽升起的路上永遠伴有不測風雲。四年多後,父親猝然去世,把三妹一弟留給即將畢業的康德。長兄如父,康德斷然輟學,先後在柯城郊區三個貴族家庭當家庭教師,養活三妹一弟,和自己。

11年!

誰能比當了11年家教的康德更明白「學生是教師的衣食父母」?東家對康家教十二分滿意,女東家凱撒琳伯爵夫人後來更成了康德的緋聞女友。

與郭德綱不同,康德從不上電視展銷艱辛。然而,這勘破世態的11年無疑影響了康德一生。在這個看不到前途的年代,他以筆名發表論文《自然通史和天體論》,並引人注目地題獻給弗里德里希王子。文人題獻文章給政客,相當於美女把自己獻給老闆。中國文人因此對康德的這次「燒冷灶」諱莫如深。

有意思的是,這篇題獻給狂熱基督徒弗王子的論文尖銳批判上帝創世說與自然永恆不變說,後來遭到革命導師恩格斯強烈表揚曰:「康德在這個完全適合於形而上學思維方式的觀念上打開了第一個缺口,而且用的是很科學的方法。」

11年,彈指一揮間,當年的學弟都成教授高官富豪,當年的神童熬得滿目秋霜。1755年6月,弟妹成人的康德重裝上陣,以32歲高齡殺回柯大,並馬上顯示出自己一生後發制人的澎湃動力,先以《論火》獲碩士,三月後,再以《對形而上學知識基本原理的新解釋》通過答辯,成為柯大無講席講師。

康德長達41年的教學生涯,彈詞開篇。

康德堪稱最秀的才。他一輩子沒幹過別的,除了讀書,就是教書、寫書。

鄭重說明:康德並非只教哲學。他教過邏輯、形而上學、人類學、道德哲學、倫理、自然神學、數學、物理、力學、美學、地理、生物、教育學、自然法等等,甚至像墨子一樣教過築城術和煙火製造術,足證他學富五車,涉獵廣泛。德國啟蒙大師赫爾德爾聽過康德兩年課,後來他說:「每次回憶起少時結識一位哲學家並聆聽他的講座,我就充滿感恩的欣喜。他教會我真正的人道主義……他的哲學喚醒了獨立思考。我幾乎從未聽過更加卓越和打動人心的講座。」

因此,在此昭告廣大中國人民,康德的職業是教書匠,研究哲學完全是業餘愛好。在《純粹理性批判》贏得整個世界之前,康德是個業餘哲學青年。

康德上課,從不遲到、缺席,從不照本宣科。從未出過國的康德講課趣聞逸事不斷,間雜異國風土人情,經常把學生講得當堂落淚。康德著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以資質中平的學生能聽懂為標準。他常說:「我不是教給你們哲學,而是教你們如何進行哲學思考。」

二百多年後,中國管這個叫「素質教育」,並且推廣了二十多年還毫無進展。

康德受學生歡迎,有聽課費為證。

當時的歐洲,教授工資形同虛設,主要收入是學生的聽課費,有時甚至當堂交費,聽一節交一節。因此,哪個教授好,不消勞煩教務處考核,直接看教授的錢包即可。

康老師光靠講課就買得起樓,雇得起僕人!

聽課費雖多,但康老師與學生的友誼卻足為世界教壇榜樣。他在生活上經常慷慨解囊資助貧困生,導致很多學生把他當爹看,連他的家務也概由學生張羅。康德僕人浪泊是個退伍老兵,老眼昏花,精力不濟,工作態度也很成問題。有次外出前康德忘了關書房窗戶,回家後發現滿屋子臭椿象。康德以為它們追光而來,從此不開書房窗戶。實際上是浪泊懶於打掃,屋裡太臭招來了這些昆蟲。此後,學生瓦西安斯基就一聲不吭地接管了康家的衛生工作。免費!

康德活到差兩個月零十天滿80歲,最遠只去過俄羅斯元帥洛索夫的莊園,距柯城137.7公里!很多研究者因此頌揚康校長對故鄉的忠誠。此乃誤會。看官有所不知,當時法律規定柯大不屬於柯城,所有成員均不受市府管轄。康德一生都在柯大,從未在柯城註冊,何來忠誠之說?

他固守柯城,是因為他和愛因斯坦一樣,想當教授。

但是,這個夢想讓康德付出了遠超過愛因斯坦的執著——他等到花兒都快謝了,1764年,柯大才給了年過40的康德(當時歐洲平均壽命50歲)一個詩藝學教授講席。

16歲上柯大的曾經的風華少年,百感那要說是相當地交集!

以康德文采,勝任毫無疑問,還可經常在國宴之類上流社交場合寫些應景詩出風頭,馬屁拍到癢處,升官發財唾手可得,以紀曉嵐來看,正是偌大肥缺。

但是康德居然一口回絕!

正如愛因斯坦後來辭去專利局鐵飯碗。

有些文章說此時康德已經發財,所以有資本挑剔。此言不確。一年後,康德就任薪水遠比教授差的大學圖書館員,就是明證。館員雖然收入差,卻也是42歲康德的平生第一個固定職位。後來,42歲的康館員還拒絕了埃爾朗根和耶拿大學工資超過柯大三倍的教授職位。

很多傳記作者百思不解:為什麼?

很多聰明人認為康德是超級書呆,連哪個職位掙錢多都不會算。

其實答案很簡單:他不喜歡。世上難解之謎,答案多出於此。李白就說:人生在世不得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鷹經常飛得比雞還低,但這並不意味著雞有資格嘲笑鷹。嘲笑康德是書獃子的那些聰明人並不明白,康德乃人中之鷹。

執著者不一定成功,但成功者一定執著。1770年,康德以46歲高齡終獲教授講席,就職論文《感性世界和知性世界的形式和原則》(De mundi sensibilis atque intelligibilis forma et principiis)正是以拉丁文寫成。新教書院的嚴酷教育,造就了一位偉大的教授和上帝的掘墓人。

康德哲學以該論文為界劃分為「前批判時期」和「批判時期」。

特別要說明的是,該講席是數學邏輯學講席,並非一般研究文章想當然說的「就任大學哲學教授」。

按50歲的平均壽命計算,康德這個書獃子還有四年可活。沒有誰——包括他自己——能想到,他這個教授將要當27年。

歐洲大學傳統,雖然並無「每年必須在核心期刊發表兩篇論文」之類傻得流鼻涕的規定,但教授的江湖地位,卻取決於論文質量和數量。一年沒有,自己知道;兩年沒有,同事知道;三年沒有,學生就知道了。雖然不會下崗(歐洲教授向為終身制),但個人聲望勢必跳水。

康教授,厚積11年,沒有一篇科研成果!

清議沸騰,康德由是名聲大振,一舉躍居平庸教授榜樣,成為德國教育戰線的頭號笑柄。當時哲學泰斗摩西·門德爾松(作曲家門德爾松之爺)公開稱康德讓所有的德國大學蒙羞。康德學生克芳斯一次在柏林參加教授聚會時宣布康德正在寫一本偉大的著作,贏得首都教授們的一片鬨笑和調侃。

1778年,普魯士帝國文化部長親調康德去哈勒大學,被他一口回絕。夏天,地理學家兼天文學家伯努利訪問柯城後寫道:「我在伯爵家裡和一位學者共進午餐,他是柯大最偉大的成員之一,受人尊敬的康德教授。這位著名教授是社交中活潑有禮的人物,他擁有如此優雅的生活方式,以致讓人很難想像他體內藏著這樣一顆深深探求的心靈。但是,他的眼睛和面容流露出大智大慧,與達朗貝爾的相似之處確實引人注目……康先生很久沒有發表哲學著作了。他保證他不久便會出版一本小冊子。」

他指的是《純粹理性批判》。當時,康德自己都認為《純粹理性批判》只能寫成小冊子。

達郎貝爾是哪個?

他是當時風靡歐洲的法國百科全書派中與狄德羅齊名的偉大領袖。

這是當年江湖上對康德絕無僅有的正面評價。

康德對所有的評價均無動於衷。他始終坐在書房裡望著窗外的教堂尖頂沉思默想。成名之後他曾說:哲學無法教授,哲學永遠是思想者的事業。

因此,蘇格拉底說人類惟一的幸福秘方就是哲學。

11年後,康德動筆,僅數月,856頁的《純粹理性批判》一揮而就。在這本讓康德昂首進入世界哲學史的皇皇巨著中,康德在前言里展現了與他身材截然相反的哲學巨人的雄才大略:「我在此斗膽宣稱,這本書解決了所有的形而上學問題,提供了打開所有問題之門的鑰匙。」

《純粹理性批判》是康德哲學代表作,與《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合稱「三大批判」。在《純粹理性批判》第一版序言中,康德專門定義了「批判」。簡要說,他的「批判」相當於咱們通常所說的「分析」。

《純粹理性批判》是德國哲學革命的開端,它徹底改變了西方哲學的發展方向,奠定了批判哲學體系及其後全部哲學研究的認識論、方法論、邏輯學和形而上學基礎,至今仍是西方哲學經久不衰的最本質源泉。

特別要說明的是,此前德國哲學家寫作都用拉丁文。《純粹理性批判》是第一部用德語寫成的哲學巨著,康德就此位列德語復興主帥之一。在遠離德國本土的東普魯士,康德用德語展示了自己對祖國的忠誠。

三大批判,至今是哲學系學生心頭的三座大山。

不過,康德哲學的中心思想,並不是大山。

康德的偉大,在於他將哲學從天上摘回地下。哲學從他起不再是神學。

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以康德、費希特、謝林和黑格爾為代表的德國哲學集西方哲學之大成,向形而上學頂峰發動了最富成效的衝擊,終於建成有史以來規模最龐大、內容最豐富、包羅萬象、精美絕倫的形而上學體系,實現了亞里士多德的夢想——讓形而上學成為科學之科學。因此,歐洲古典哲學通常直接稱為「德國古典哲學」。

德國古典哲學是形而上學的頂峰和盡頭,形而上學到此結束。康德形而上學體系之宏大,博得坊間名言曰:說不盡的康德。

「形而上學」這個名詞的來源,是有故事的。

形而上學在歐洲文字中寫作metaphysik。流傳較廣的說法是,公元前70年,希臘羅多斯島的安德羅尼科斯發現了亞里士多德的失傳著作。這些著作編號靠前的是自然科學著作,希臘文寫作physis,其形容詞為Physikos,這就是今天的物理學;而排在物理學後面的(「在……之後」在希臘文中由前綴meta表示)是研究存在原則的著作,因為它們「排在」物理學「之後」,所以安氏稱之為Meta Physik(在自然科學之後),最後演變成 Metaphysik,大家便以此來稱呼自然科學之外的科學。

中文把Metaphysik譯成「形而上學」,源於老子的「形而上者,為之道,形而下者,為之器」。對該翻譯,驚為天成者與怒斥偽謬者旗鼓相當。

17、18世紀是歐洲的世紀,1789年法國大革命、拿破崙席捲歐洲以及法蘭西帝國的轟然倒塌,這兩個世紀,指明人類歷史發展方向的所有大事都與歐洲有關。也與康德的哲學有關。

《純粹理性批判》回答了人類最基本的問題:人類能夠知道什麼?

康德之前,通常認為人類認識的惟一來源是經驗(實際上現在還有N多的人這樣認為)。康德證明,經驗在成為認識之前必須經過人類大腦的加工。就是說,在認識過程中,人本身比客觀事物更重要。所謂「主觀唯心主義」。康德認為我們根本不可能認識客觀事物,只能認識客觀事物的表面現象。最典型的就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關鍵看觀察者站在哪個角度。

這就是哲學史上著名的「哥白尼轉向」。

哥白尼打破基督教會統治歐洲思想界一千年的「地心說」,指出太陽才是宇宙中心,人類並不是宇宙中心。因此,即便上帝創造了人類,宇宙也不是他創造的。

康德在哲學上做了同樣的事情。

如果,在對客觀世界的認識過程中,人是決定性的,那麼,人類眼中的「客觀世界」,它的創造者就不是上帝,而是人自己。

康德得到的答案與哥白尼一樣:

那我們還要上帝來做甚?

康德認為人類所有問題的最終答案不在經驗,也不在上帝,而在純粹理性。

我以前總覺得主觀唯心主義就是閉著眼睛瞎說。「只要我沒看見前面路上有塊兒石頭,這石頭就不存在」——這是何等愚蠢的說法!

讀了康德之後我才明白,這完全是對主觀唯心主義的惡意歪曲。

愚蠢的是,身為大學教授的我居然相信這種歪曲。

宇宙中並沒有不依賴於人類主觀思想的「純粹的客觀存在」。例如人類根據太古以來的肉眼觀察一直以為太空中有兩個星系是鄰居,而21世紀最新觀測的數據證明,它們相距幾千光年,只有從地球的角度看過去,它們才「鄰近」。因此,我們相信了上千年的「鄰近」這個「客觀事實」,實際上並非「客觀的存在」。

單看《純粹理性批判》,肯定覺得超枯燥。

那是因為我們不明白這些字的意義。

以人類思想發展史論,這些字的威力超過法國大革命!所有看懂的人都血脈噴張,心跳加速,寒毛倒豎,汗如漿出。

這時已經接任普魯士國王的弗里德里希二世雖然不看、也看不懂康德哲學,但自有一幫有閑有錢的處級、局級或者部級哲學官員替他搜集哲學界的風吹草動,詳盡分析各種學說對政府的利弊,以此向弗國王證實自己並非吃乾飯的。

其實,這時已經當了校長的康德並不想與政府衝突。他儘管在午餐會上慷慨陳詞,發表些擁護法國大革命的言論,論證專制之必然發展到共和。但在講壇上,在論著中,他非常謹慎地避談國是。

可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康教授的職業決定他無法成為國王的忠實走狗。在哲學官員的大力舉薦之下,文化部早就把康德列入黑名單。按思想論罪,康校長已夠六馬分屍。皆因他與弗國王誼交莫逆,文化部投鼠忌器,所以康德才得以躲進小樓成一統。

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到1791年,柏林謠言四起,都說弗國王要修理康校長。也是合當有事,1792年,康德將兩篇論文寄往《柏林月刊》,第一篇通過終審,第二篇終審前恰逢國王頒布書報檢查令,因為「過度的思想自由會導致國家根基的崩潰」。結果,不僅第二篇沒通過,連第一篇也被殃及,禁止發行。

連任校長的康教授索回這兩篇文章,與他新寫的另兩篇合併,以《單純理性界限內的宗教》為題送往思想相對自由的耶拿大學哲學系審查,在那裡獲得印刷許可證,並於1793年在柯城出版。

我對此事曾經百思不解。康德窮困潦倒時拚命燒弗王子的冷灶,現在王子如願登基,他官居校長,功成名就,德高望重,況且康校長年過六旬,血氣也理應不再方剛,為什麼突然衝天一怒,莫非失了心瘋?

問題的答案是:在弗王子成長為弗國王的同時,康教授也在成長。

康教授不僅成長為康校長。他的真正成長在於他讀了幾十年的書。

從當年題獻文章的奴顏婢膝,到今天執意出書的分庭抗禮,康德並沒有變成海涅。

但是,胸中多了幾十年來讀的那些個書,迫使他不得不直起腰來。

我們不用追究他到底讀了哪些書。真理是:讀書改變心靈。讀書改變命運。

直接質疑上帝是否存在的《單純理性界限內的宗教》反響強烈,廣大改革派喜不自勝,掌權的保守派卻暴跳如雷。

充滿諷刺的,是當初教會名校弗里德里希書院用「奴隸待遇」強逼康德學得一手好拉丁文。幾十年後,康教授以拉丁文為丈八蛇矛,槍挑基督教。

思想革命者,都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他們都是專制制度自己培養出來的。

虔誠教徒弗國王立刻致函宗教與司法部部長沃納,表示不能再聽任康校長貽害人民。隨著普魯士帝國在歐洲戰場上的節節勝利,柏林書報檢查機關開始大力查封刊物,限制教學自由。

一葉落而知秋至。1794年5月,年近七旬的康校長給老友、《柏林月刊》出版人畢斯特寫信說,他希望在地球上找塊靜土安度晚年。

然而,康校長並未停筆。1793年9月,他發表《理論上正確的,實際上行不通》,轉年4月又發表《月球對天氣的影響》。這些文章都令基督教御用文人咬牙切齒,目眥欲裂。兩個月後,他的《萬物的終結》批評基督教正統神學,倡導理性宗教,钁頭所向,直取宗教封建專制之精神祖墳,終於掀起軒然大波,批判文章鋪天蓋地,政府將飭令康德公開檢討或辭職的謠言滿天飛。當時有個朋友寫信邀他去不倫瑞克避風,康德還不以為然,認為自己並未犯法,婉言謝絕。

康德有所不知,專制社會,是否犯法並非善惡標準。多事之秋,秀才妄議朝政,國王很不耐煩。10月12日,康德收到沃納秉承「國王陛下的特別命令」寫來的訓斥信:「陛下很久以來就非常不滿地看著你濫用哲學——尤其是你的《單純理性界限內的宗教》一書和其他文章——來歪曲和貶低《聖經》和基督教基本學說。我們一直期待你自行改正,因為你本人一清二楚,你的這種行為非常失職地違背了你身為青年導師的職責,違背了你自己心知肚明的國君旨意。我們要求你儘快做出認真檢討。要想保住陛下的恩寵,今後你必得避免此類過錯,履行職責,運用你的聲望和才能協助國君意志的逐步實現;否則,如果一意孤行,必將招致嚴峻的處理。」

捧著這封萬年冰玉的王札,康德周身寒氣徹骨。他忙不迭地回信,否認自己有意違背國王旨意,表示自己的文章完全是學術研究,其目的正在於促進基督教純潔而更有力地注入教徒心靈。康德信誓旦旦:「作為陛下的忠實臣民,為了避嫌,我絕對保證完全放棄一切有關宗教題目的公開學術活動。」

很多學者認為這封效忠信是康德的一大傷疤,避之如阿Q之避癩瘡。

其實,按魯迅的標準,康德正是好榜樣: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畢斯特挺身而出,代康德向弗國王申訴。但以開明和倡導人權馳名全歐、一直對康德優渥有加的弗國王卻大發雷霆,當場飭回。

國王永遠都是國王。教授永遠只是教授。

教授們必須明白,與教授交誼,只是國王的一種休閑活動。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失寵國王的傳言一出,牛鬼蛇神如茅房之蛆層疊而出,或策劃於密室,或點火於高層,皆欲置康德於死地而後快。

不過,康德畢竟是歐洲學術名宿,無故加之,干犯天下之大不韙。所以,康德保住校長之位。不過,普魯士內閣於1796年正式發布紅頭文件,禁止康德從事有關宗教的活動和發表論述宗教的文章。柯大所有神學和哲學教授亦受牽連,人人過關,簽字畫押,宣誓棄讀康德宗教著作,棄開康德宗教學說講座。一時萬馬齊喑,夜暗無邊。

按照唯物史觀,夜暗無邊前面,正是黎明。禁令發出不到兩年,弗國王翹了辮子,加之熱月政變後法國督政府深陷危機,德國文化界對法國大革命失望日增,在德法戰爭中德軍又捷報頻傳,繼位國王威廉三世於是順勢上演開明秀,廢除書報檢查令。

1798年,剛退休的康德出版《學院之爭》,在前言中公布弗國王訓斥信和他的回信,並點出回信伏筆:他是「作為(弗里德里希)陛下的忠實臣民」發誓的。這誓言只在「弗陛下」在世之年有效,並非永遠放棄一切有關宗教題目的公開學術活動。現在「弗陛下」既已不存,誓言當然也就隨風而去。

以此事觀之,所謂「知識越多越反動」,從弗國王的角度看過來,也不能說完全沒道理。

跟戰爭、瘟疫、「超女評選」和世界盃不同,文化大事件很少立刻贏得萬眾矚目。哪怕你是愛因斯坦。

它們幾乎總是被追名逐利的社會忽視。因為它們領先自己的時代如此之遠。

泰山北斗的《純粹理性批判》亦不例外。這本「歐洲有史以來寫就的最重要的書」(叔本華),出版之後竟無人喝彩。

《純粹理性批判》持論固然宏大高深,但真正令人望而卻步的,卻是它的文辭詰聱,晦澀難解。它甫一出版,即奪得哲學史長句冠軍——一個讀者寫信抱怨康德:「讀你的書十個手指頭都不夠用,因為你寫的句子太長了。我用一個指頭按住一個從句,十個指頭都用完了,一句話還沒讀完!」

不叫座,可以賴普通讀者沒眼水。但圈兒內也無人叫好。摩西·門德爾松就公開宣布自己讀不懂康教授的大作。

《純粹理性批判》證明:「一本書就是一個歷史事件」。

德國哲學界群起研讀。並非追捧,而是為了在門德爾松領導的大批判里贏得話語權。就像2006年大家都去看《無極》。

毛主席說:壞事也可以變成好事。這些心懷叵測的讀者在充滿敵意的閱讀中卻慢慢在這座美輪美煥、空前絕後的哲學尖峰殿堂中摸到了門路。

這些抱持傲慢與偏見的敵人和身撲地,幡然皈依,變成口服心服的信徒。

成名之路有二:一是讓廣大下里巴人口耳相傳,最後那些不屑一顧的陽春白雪自會接受你的存在;二是直接把陽春白雪砍蒙,下里巴人將會因陽春白雪的五體投地而承認你的高妙。

卓別林、成龍、王朔走的是第一條路。

康德和愛因斯坦走的是第二條路。

實際上沒幾個人真正明白他們講的是什麼。但所有人都承認他們是天才。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57歲的康德來得很晚,但在遲到的這11年中,他打通了精神觀照的任督二脈,修鍊出飛臨歐洲哲學之巔的不世內功。厚積薄發的他源源不斷,一飛衝天,從此凌絕人世,翱翔青史。在勤奮的一生中,康德完成了53部著作。他幾乎在一夜之間被整個大陸拜為大師,名揚德意志,氣蓋歐羅巴,先後當選科隆、聖彼得堡和托斯卡那科學院院士。當初視康德為杏壇笑話的帝都學術界,一致推舉他入柏林科學院。同時代的文壇後生歌德稱康德「毫無疑問」是新時代哲學家中「最優秀的」,並說「他的教導影響細密綿長,滲入我們德意志文化的最深處……您即使沒讀過他一個字,也處於他的影響之下」。自稱拜康德為精神導師的,隨便數數就有歌德、席勒、黑格爾、威廉·封·洪堡、謝林、詹姆士、叔本華、尼采和柏格森等,個個都是文化史上開山肩鼎的宗師。叔本華視康德為哲學發矇必讀:「想當哲學家,首先須得做康德門徒。不知康德者,只能算個蒙童。」

康德成名之後五年(1786),弗里德里希大帝去世,康德當年燒的「冷灶」弗里德里希王子繼位。剛當校長的康德代表柯大作文宣誓效忠新王,得到特別褒獎。

一年之後,63歲的康校長買下一幢房子,結束柯飄生涯。

升教授之前,康德輾轉租住於柯城民宅。孟母三遷,康德八遷都不止。

對生命有追求者,對鄰居要求必高。康德與鄰居,有許多故事。

哲學需靜思。康德因此視音樂為噪音。偏偏鄰居有隻勤勉晨鳴的公雞。康德不堪其擾,高價買下準備一了百了。豈知該流氓鄰居拿到錢後堅決反對康德殺雞。最後,康德不得不把雞養下去,只是這回公雞在他自己的院子里叫了!

康德傍晚時分喜歡眺望窗外柯城大教堂的尖頂,休息眼睛,放鬆思想。然而另一鄰居尼科羅維斯花園裡的楊樹瘋長,不久即遮住教堂。康德向尼氏抱怨。尼氏比養雞的鄰居好。他應康德的要求把楊樹砍了。

楊樹不倒,我們是否能看到《純粹理性批判》,還真難說。

德國人傳統生活理想是:買一棟樓,種幾棵樹,養一隻狗,結一次婚,生一堆孩子。

康校長只辦到了一點:他買了一棟樓。

小樓位於市中心僻靜后街,並不豪華,花園雖然美輪美奐,卻是別人的,樓內根本看不見。一樓一邊是能裝80人的教室,另一邊是廚娘睡房,常卧一貓一狗;二樓一邊是飯廳、圖書室和卧室,另一邊是客廳和書房。書房裡有兩張書桌,一隻三腳半圈椅。僕人住閣樓。康德私人藏書不超過五百本,比我的書都少。

可見書不在多,重在才華。

北京人買房百分百被發展商算計。康校長亦不例外。他入住後才發現書房正對柯城監獄。當時監獄改造思想的靈丹妙方是讓犯人每天三遍高唱聖歌,唱得最賣力者可評「先進」縮短刑期。因此,犯人們唱起歌來都是情真意切,聲震四野。

康校長大煩,盛夏亦不得開窗。為此,他多次求助於鐵哥們兒、市長兼警察局長西佩。

這件事體現出歐洲法治的偉大。校長與市長的鐵磁交情大不過法律書上那幾行字。西佩雖然很想幫康德,卻無法繞過市議會直接下令犯人停止唱歌。

這事兒最終愣沒辦成。康德的後兩部大批判,都殺青於犯人們頌聖歌中。

此樓在康德死後幾經轉賣,今已不存。

據研究,哲學家能否偉大,與其生活是否規律成正比。康德是最好榜樣。有傳記作家表揚他曰:「康德的一生就像一個最規則的動詞。」

是的。而且是一個從不與其它詞搭配的動詞。

康德這個規則動詞,首先規則在他的起居時間表。海涅蓋棺論定:「康德沒什麼生活故事。因為他既無生活,也無故事。」另一位著名康飯尼采倒是肯定康德有故事。他說,康德的一生就是「一個腦袋的故事」。說這話時,尼采當然沒料到自己的一生只有一個故事,而且是個沒有結果的故事——莎樂美。

現將康校長起居時間表羅列如下,供準備成為大哲學家的青年效法:

445 浪泊叫醒康德。康德命令:無論他怎麼賴床,浪泊都必須把他從床上提溜起來。這是康德一生中最激烈的鬥爭,但每次都以浪泊勝利告終。

500 喝兩杯茶,抽一斗煙,備課。康德嚴格規定自己每天只抽一斗,終生不變。但是,隨著年紀增加,煙斗越來越大。

700—900 在一樓教室上課。

900—1245 寫作。康德的三大批判都完成於這個時間段。

1245 下樓待客。對遲到的客人一律賞以長臉。

1300—1600 康德生活中的惟一高潮:與自己點名邀請的友人共進午餐。

1600—1700 散步。之後看書到22點。康德的書房溫度要求恆定15度。22點一到他立刻上床,且終生沾枕頭即著。康德睡覺,鋪床和蓋被子都有嚴格程序。為保障睡眠的連續性,他在夜壺上綁了根兒繩子,晚上起夜不用點燈下床,直接拽過夜壺即辦。

每天如是,一生不變。惟一的新鮮事兒,就是周一、周五郵車來送書報信件。

尼采13歲開始紀錄自己言行以備後世景仰,黑格爾也有同樣愛好。但是,雖然生前就有人作《康德傳》並寄給他本人,但以寫字為生的康德沒有自傳。他說:「世上無人像其自以為是的那麼重要。」同時代啟蒙大師萊辛說:「康德承擔了教諭世界的重任。他激賞一切充滿生命的力量,單單忘了自賞。」

康德是有意為之。在《純粹理性批判》第二版(1787)前言中他曾引用培根《科學的偉大復興》的名言「de nobis ipsius silemus」(我們個人不值一提)。

不由得想起錢鍾書:你何必非要見那隻下蛋的母雞?

康秀才這個規則動詞不僅規則在日程表上。

還有他那最為著名的散步。

康德每天1600必出門散步,教堂鐘聲隨著他邁步出門響起。因此,柯城居民很多以康德出現來對錶。

鮮為人知的是,康德散步不僅定時,而且定點。他永遠沿著小菩提樹路散步,每天八個來回,一步不多,一步不少。康德去世後,該路被市政府命名為「哲學家之路」。

康德散步,規則良多。

他永遠穿著灰大衣,手裡永遠提根兒司的克(手杖)。

康德散步時只用鼻子呼吸,因為他深信張嘴會讓風濕病從口而入。

康德認為散步使人感官徹底開放,神遊四方,心駑八極,精彩程度堪比縱橫世界的旅行。有人說:「康德所有的偉大曆險都發生在他的頭腦中。」但是,他散步時拒絕與人交談,認為一開口就會打亂自己散步的節奏。

與愛因斯坦相反,康德從不攜友散步。他認為這會使自己不由自主地調整步幅和步速配合朋友,這樣他就會出汗。康德跟林彪一樣怕出汗。這位德國啟蒙大師認為人的體液里含有大量營養,絕不能輕易流失。

因為伏案工作時間太長,康德想出好辦法增加運動量:他把最常用的書放在離自己最遠的椅子上,這樣,他要查書就必須起身去取,等於運動。

疑病症患者康德一生沒生過大病,所以他基本拒絕吃藥,只吃老友屠約歌給他開的一種保健藥片。不過這一吃,就是幾十年不變。

一般人都認為康德跟他的哲學一樣無趣。其實,跟食不厭精的孔老二一樣,康老四也是個美食家。柯漂時代,康講師天天吃完飯館吃朋友,欠下一屁股人情。康老師對友誼很看重,他說:「完美的友誼是兩個人之間通過相互對等的愛和尊重締結的同盟。」

於是乎,康校長買房之後,便將請客吃飯視為樂事。

康老師這個規則動詞,吃飯超級規則。他每年按節氣調整食譜,循環往複以至無窮。年過六旬的康校長深諳節食養生之道,卻又無法抑制口腹之慾,因此他和我一樣,每天只吃午飯。

所以,這頓午飯就更不能馬虎。少年家貧兼兄妹眾多,康教授幼時跟莫言一樣「吃相兇惡」。物極必反,成年康德吃飯首重悠閑,憎恨狼吞虎咽,午餐必吃三小時。《禮記》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康校長深得其中三昧。據說,有個來自中國的旅行者聽康德縱論中國之後認為康德肯定去過中國。此事涉嫌吹捧,但通過午餐,坐守柯城的康德對世間萬象無疑並不隔膜。

《純粹理性批判》橫行歐洲,康校長已成社會名流,名氣大到甚至有人冒充這個孤寒老頭的兒子招搖撞騙。此時,參加康家午餐已成社會地位象徵,柯城名流皆趨之若鶩。異曲同工,200多年前,路德家的午餐也是威騰堡上流社會盛事,路德故居至今尚余當年宴客之原版餐桌。

請客有助養生。康德認為單獨進餐難免同時看書或思考,大腦就無法休息,絕對影響消化,結果定會生病。只有賓朋滿座,高談闊論,才有助於暫忘哲學,恢復精力。

因此,康家座上客有同事、商人、軍官、醫生和社會名流,但從不請哲學家。吃飯時大家縱論柯城柯大飛短流長、名媛淑女帽子高低、歐洲經濟發展走向、科學發現聳人聽聞、法國大革命斬首無算,云云,但從來不談哲學。

康德請的客比動詞還規則。首先,康校長從不請女客。終身未婚的康校長拒絕拿美女當花瓶,立下萬世尊重女性之不朽榜樣。其次,客人不能少於三位(暗含古希臘美惠三女神之數),也不能超過九位(暗含古希臘九位繆斯文藝女神之數)。來客平均年齡經常在50左右徘徊,所以桌旁至少有一位醫生,且每天必討論一種疾病及其療法,大大提高了柯城上流社會防病治病的科普知識。

成功派對,必有美女;成功餐會,必有美食。

康家午餐菜品精美,連芥末也完全自製。康校長沒老婆,卻有個私家廚娘,可見「食色性也」排序之正確。久病成醫,貪吃成廚,康校長自己亦燒得一手好菜,興之所至,常常親自下廚炮製私家菜饗客,菜品上桌,滿堂轟然,不亦樂乎。

康德跟歌德一樣流連杜康,但與一般人相反,他年輕時喜飲紅酒,上了年紀反愛白酒。康德反對酗酒,曾說:「醉酒者非人,只配以獸待之。」不過,他自己酒過三巡卻經常指點牛排,激揚沙拉,把喜歡的菜誇上天,把討厭的菜罵下樓,所以西佩曾鄭重建議他在「三大批判」之外再寫一部《廚藝批判》。

1788年,康德連任校長。同年,《實踐理性批判》出版。這本書回答人類的第二大問題:「我們應該做什麼?」

這是個倫理學問題,即:我們做什麼事才算是好事?就是說,什麼是善?

康德說,我們無法證明上帝存在,因為從來沒人見過他老人家。但上帝仍然存在,因為每個人——包括極惡之人——都能分清善惡。只要世上有善惡,就必得有一個最終審判者來懲惡揚善。否則區分善惡就沒有意義。

這個最終審判者,只能是上帝!

所以,我們應當信仰上帝。

聽起來像個悖論,卻是非常純粹的客觀存在:

我們無法證明上帝存在,但他仍然是終將走投無路的人類的最後救贖。

很多文章說康德是「虔誠的新教徒」。完全胡打亂說。康德的「上帝」與基督教的那個上帝根本不是一回事。對於世俗宗教的所有輝煌儀式和森嚴僧侶制度,康德一概厭惡加拒絕。

因此,弗國王才這麼煩他。

康德認為,善存在於每個人內心,無人能終生行善,但每個人都知道什麼是善。暴君並不愚蠢,他完全知道自己正在行惡。但為了維持統治,他必得行惡,同時踏著良心指惡為善。

所以,暴君的下場註定是悲劇。無論他如何掙扎。和殺多少人。

避免悲劇的惟一道路是不能成為暴君。

這本書終於讓摩西·門德爾松成為康德一生的敵人。他怒稱康德為「超級攪屎棍」。文壇後生、著名戲劇家克萊斯特更在信中高喊「我惟一的、至高無上的目標沉沒了。我現在已經沒有目標」。十年之後,他吞槍自殺。

《實踐理性批判》提出了康德倫理學核心——著名的「絕對命令式」。

絕對命令式(kategorisches Imperativ)原文為:「行事必依同時能夠成為普遍立法原則的個人意志為準則。」典型的康德語言。翻譯成中國話,大概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此思想源自蘇格拉底——所有認識到善的人,都將受到良心的壓力而被迫行善。

徹頭徹尾的唯心主義。康德認為人類區分善惡的能力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人類只有完全服從「絕對命令」才能達至幸福。幫助他人獲得幸福是我們的義務,我們因此受到他人的尊敬,也因此有權在自己尋找幸福的路上獲得他人的幫助。

康德認為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我滿足。康德的散步和午餐會,就是典型的自我滿足。他說:也許貧困才是人類的富足,也許失去才是人類的得到。

早於康德一千多年,東方的佛教說:失即是得,得即是失。

絕對命令式不僅決定善,也決定我們能否獲得自由。

康德認為,只有自覺遵守內心的道德律令,我們才能自由。自由決定的道德才是真正的道德,服從道德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為所欲為的人並沒有自由,因為這時你是慾望的奴隸。聽任慾望驅使的人都是毫無自由的行屍走肉。

人類並非生而擁有尊嚴。

只有根據絕對命令式行善才能贏得自由。

只有自由人才有尊嚴。

83年後,歐仁·鮑迪埃與康德殊途同歸: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

因此,2005年夏天在巴黎開國際日耳曼學者大會時,我專門與躺在拉雪茲公墓的鮑迪埃合影一張。廣大路過的歐洲遊客莫名其妙。

社會法律保證我們的權利,道德律令才能讓我們贏得尊嚴,讓我們贏得自由!

明白了吧?貌似枯燥無聊的康德,實際上是個出身貧寒的激進革命者,敏感,瘦小,思想鋒銳,充滿激情,無所畏懼。

一個典型的天才。

每個真正領會康德思想的人,都會不由自主地熱血沸騰。法國大革命奉康德哲學為理論基礎,並非偶然。

自由,是康德最重視的基礎價值。

康德哲學中,自由是知識、道德、法律和美的前提。

他說:「人不可能被判為奴。他只能自認為奴!」(Sklaverei ist kein Rechts-, sondern ein Geisteszustand)。此語精當。凡有特別崇拜對象的,很易成為奴隸。比如崇拜上帝。或者劉德華。

暴君和獨裁者,肯定不愚蠢,但他們肯定不喜歡自由。

什麼是自由?

康德說:「自由不是為所欲為。自由是可以不做違心之事。」

這是我見過的關於自由最深刻的定義。

因此,被捆在棚架上生長的水果和圈養的動物都不自由。

每個無需違心屈從他人意志的人,才是自由人。

根據絕對命令式,網路寫作難出經典。世界人民的網路快感,實際上完全來自為所欲為。最近有人在網上哭訴自己丟了老婆,引起廣大網民義憤填膺,口誅筆伐直到網上遊行示威的「銅須事件」,即為鐵證。

此事至今不知真假,但大家都已經「快使用雙截棍,哼哼哈哈」一通兒亂打,釀成事件。

以此事為戒,所有網民必得牢記:為所欲為,恰恰證明你是一己私慾的奴隸。

人類歷史上最巍峨的高峰都會被超越,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人都會被湮滅。

但你可以永垂不朽。像康德。

康德的形而上學其實已經被尼采結束。然而,康德卻並沒有被尼采結束。

康德鑽取的理性之光將永遠照耀著我們觀照人類的幸福。

什麼是幸福?不是聲色犬馬、金玉滿堂,私家花園120平方米。幸福是,你可以按照自己的願望自由地選擇自己的行為。

自由,就是有權自由選擇。

什麼是善?善就是可以追求自己的幸福。

怎樣才能追求自己的幸福?

首先要有自由。

存在主義奠基人之一、德國哲學家雅斯佩斯(Karl Jaspers)將康德與柏拉圖和奧古斯丁並列三大「永垂不朽的哲學奠基人」。他說:「康德是啟蒙時代人性的承載者。他不僅是偉大的思想家,而且是那個真實的人。他的倫理拒絕過分吹擂,這些吹擂虛張聲勢或激情萬丈地展示道德,其目的不過是掩蓋日常生活中滿坑滿谷的自私行為。他的倫理恰恰是日常生活和每時每刻的倫理,無需我們像面對天外來物一樣頂禮膜拜。他的倫理讓我們學會生活。我們必將追隨其後。」當代康德學者,圖賓根大學哲學教授何費說:「他促進了世界的普通倫理學。我們今天的全球化理論來自他關於世界法律與和平的模式。康德在我們每個人體內。他代表著人類的善,這善要求我們像一個人那樣行走於世——從在紅燈面前止步開始。」

2006年4月21日,上海一海歸女碩士兼外企白領因亂穿馬路之後推搡打罵警察被行政拘留十天。

其時該白領任職德國某保險公司。

她為什麼不看康德?!

康德為寫《純粹理性批判》沉默了11年,但《實踐理性批判》出版後兩年,《判斷力批判》就接踵而至。可見江郎也許才盡,廉頗卻尚能飯。

《判斷力批判》要回答的是人類第三大問題:人類是否還有希望?

這是個美學問題。

康德說,只有民主政體能夠保證人類的自由,因此人類的希望在於建立民主政體。

他與愛因斯坦殊途同歸:人類的希望在於實現永久和平與建立世界政府。最早提出這個思想的是法國聖·皮埃爾神甫,1713年,他作為烏特勒支和會三代表之一發表《給歐洲以永恆和平的方案》,引出盧梭的名文《通過建立歐洲聯盟實現持久和平》。

康德繼盧梭之後指出了實現這個理想的具體操作手段。1795年,71歲的康德在《致永久和平》中提出世界永久和平的基礎是公民的自由和權利。公民之間的權利由法律保障,全體公民作為立法者制訂法律,公民服從法律就是服從自己的意志,公民因此而獲得自由。

《歐洲自由主義史》作者、義大利人拉吉羅指出,18世紀思想孕育了國家司法概念。從這個意義上說,全部德國公法都源自康德。康德認為,每個國家都應為共和國,它們組成世界公民體制,然後所有國家比照公民契約達成政府契約,建立世界政府,保障世界永久和平。

有趣的是,作為啟蒙大師,康德完全否定民主政體:「民主政體在這個名詞的嚴格意義上就必然是一種專制主義。」康德按照古希臘的傳統理解「民主政體」,後者經常演變為暴民統治,最近的例子是法國大革命。康德反對用暴力手段建立民主。他斷定人民造反成功後一定會用暴力把比舊制度更專制的體制強加給對立階級。在他看來,煽動人民暴力打倒現行體制等於犯罪。他說:「創造國家的經歷像創造世界一樣,當時無人在場,而且也不可能有人在場,否則,在場的人就必得是他自身的創造主。」他的意思是:人只是歷史不自覺的工具。康德贊同漸進改良式變革,盧梭的浪漫主義、雅各賓暴力革命他均視為毒藥。普魯士政府官員指控康德為「普魯士的雅各賓派」,根本就是打胡亂說。

只要暫時離開他那些晦澀難懂的哲學概念,康德哲學的爆炸力,絲毫不輸給裴多菲、拜倫、席勒和海涅。

我們之所以沒明白,不是康德的問題,而是我們的問題。

法國大革命之前,歐洲政府咸認為國家才是人類活動的目的,個人只是實現國家意志的手段,而國家意志,通常是掌握國家政權的封建領主的意志。

而對康德來說,個人才是第一位的,國家是為人服務的。

人並不是手段!恰恰相反,人是目的!

康德說,「任何國家不能用暴力干涉另一個國家的憲法和政府,」因此,整個西方擴張史,從黑奴貿易、掠奪原料、炮艦外交、鴉片戰爭,直到伊拉克戰爭,都極不道德。

康德認為柏拉圖的大西國、摩爾的烏托邦、哈林頓的大洋國以及阿雷的賽韋朗比亞四大理想國都是空中樓閣。他呼籲成立世界聯邦和世界政府。

聯合國就是康德思想的雛形,而歐盟,是通向這一目標的偉大嘗試。

康德正確地告訴我們,人類未來的希望在永久和平與世界政府。

這個希望,也許實現得比我們相信的還要快。

哲學思想之外,康校長的婚姻觀,也是我們的好榜樣。

結婚乃世間常態,卻也各有巧妙不同。

疑病症患者康德一生未婚,招致大批康迷五體投地,認為康校長為哲學甘當和尚,道深德昭,根本就是暖壺坐飛機——高水平。

此乃誤解。很想結婚的人忍住不結婚,才是高水平。不想結婚的人不結婚,正中下懷,得其所哉,有何水平可言?

康德根本就不想結婚。

他曾說:「有三件東西有助於緩解生命的辛勞:希望、睡眠和笑。」

注意,不包括愛情。

顯然,他認為愛情屬於生命的辛勞,而非享受。

已婚的人,贊同康校長的想必過半。

此思想並非康校長專利。那時的歐洲哲學大師流行當和尚,笛卡爾、帕斯卡爾、斯賓諾沙、霍布斯、萊布尼茲、洛克、休謨、叔本華、尼采和齊克果,個個均是終身光棍兒。到黑格爾、費希特、謝林和馬克思,就發現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就成為慾望的俘虜,就徹底拜倒在石榴裙前,就輕易地把自己混同於引漿賣流之徒了。

可笑的是,從沒出過國的康德對各國人民的愛情生活如數家珍:「在愛情中,德國人和英國人胃口很好,感覺細膩,但品位粗糲健康。義大利人為此絞盡腦汁,西班牙人充滿夢幻,法國人則喜歡偷嘴。」

更有甚者,康校長對女性看法相當不恭敬:「男人愛時才會嫉妒,女人不愛時也會嫉妒,因為她的裙下之臣轉而追求其他女人了。」

這叫什麼話?!

這話也就是康校長說。改虎頭教授說,還不得被廣大女學生私刑處死?

其實,康德並不仇視女性,他還經常勸人結婚:「如果男女願意順應他們的性別享受對方,那他們必須結婚,從純粹理性的權利法來看,這還是必須的。」他認為,最完美的婚姻,是能幫助男人擺脫經濟困難的婚姻。

不折不扣的大男子主義。

康德在世界哲學史上第一個提出,人看到的事物與事物本身不同。人永遠無法確知事物的真正面貌。

中德很多研究文章都稱康德英俊瀟洒,是柯城社交明星。通過艱苦深入的調查研究,我在這裡負責任地說,這就不是事物的真正面貌,而是拍校長馬屁。

凱撒琳伯爵夫人(Graf Kayserling)和帝國女伯爵區夏笛(Charlotte Amalie)被公認為「康德的女人」。這兩個宮廷貴婦將康家教引入上流社會,親手為他畫像,長期管飯,而且康德「每次必坐在女主人身邊」,恨得相當一部分男伯爵眼中滴血。據說凱撒琳再嫁另一伯爵後,康德立刻辭了家教。

這同樣不是事物的真正面貌。凱撒琳無疑對康德懷有好感。不過,她經常請康德吃飯,卻因為康德是家教,隨時可以打罵她兒子。

從來沒有一個女人是「康德的女人」。

這隻與康德有關,與女人無關。

康德經常與美女促膝談心,研討美食,鬥牌沙龍,觀看戲劇,欣賞音樂。康德研究者蓋爾教授在《明鏡周刊》採訪中明確地說,康德確實有兩次認真地考慮結婚。

不過,顯然他考慮得太久了,以至於對方在他考慮好之前已經嫁作羅敷。

有案可稽的情書只有一封,是銀行家太太賈媚沙寫給38歲康講師的,其中僅一句「隨信附上一個充滿好感的吻」有點曖昧,即引來大批教授千奇百怪的索隱,甚至根據信中影射的另一部小說考證出賈媚沙與康德有肉體關係,完全是皇帝不急太監急,拿成都郊區農民的話來說,就是:「吃多了 。「

此外的證據是:有傳記作家向康德提了一系列問題,康德對他是否喜歡過女人的問題避而不答。蓋爾還考證出康德有段時間經常去某家客棧吃午飯,而其樓上就是妓院。

全都是牽強附會。

實際上,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康德哪怕是見過一個女人。晚年康德身負世界級盛名,如果他真有情人,該情人能忍得住不跳出來昭告天下乎?

四川雅安中學政治課本說:哲學是關於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運動、發展最普遍規律的科學,是具體科學的概括和總結,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簡言之,哲學是「科學的科學」。

柏拉圖說哲學家是世界上最全面、最正確的人,所以他認為國王最好由哲學家擔任——這就是著名的「哲學王」觀點。柏拉圖不知道,哲學家離開哲學後甚至比不上平庸的普通人。例如西方哲學萬世之祖亞里士多德同志,居然認為有些昆蟲是泥土變的。

實際上,康德不結婚,完全不是因為哲學,而是因為恐懼:他害怕性交使自己衰老。跟今天的小資怕生孩子一樣。這個偉大的哲學家有很多迷信,他曾說,人生只有兩件壞事——衰老和結婚。

康德珍惜體液超過楊貴妃。他認為體液在體內循環流動,只要不消耗,就會永存體內。體液代表生命力,喪失體液就是喪失生命。因為怕流汗,康德從不劇烈運動。他認為唾液有助消化,多吞咽唾液能治療咽炎。他甚至到處宣傳不要接吻,因為這樣可以節約唾液。

這位偉大的哲學家相信性交等於流失生命力,而婚姻等於慢性自殺。他居然像中國古代庸醫一樣認為精疲則力竭,還精可以補腦。這種荒謬思想在哲學上是有傳統的,古希臘著名哲學家第歐根尼·拉爾修就認為精液是腦汁,失精等於失去脊柱和脊髓,後背就會劇痛,人就會站都站不穩。

在古羅馬,演說家在重大辯論的前夜是嚴格禁止性交的。

康德不僅從道德上認為手淫是罪惡,而且從醫學上認定它有害健康,其惡劣超過自殺。他這樣教育青少年:「我們必須告訴他這種行為是醜惡的,告訴他,這樣他就把自己搞得無法生育後代。這種行為最為毀損人的生命力,他會早衰,而且他的精神將會受損,等等。我們可以通過不停頓地工作來擺脫這種誘惑,除非必要,遠離床榻和睡眠。我們必須通過工作把這些念頭驅出大腦,因為,就算這事只停留在想像中,它同樣也侵蝕我們的生命力。」

你知道康德為什麼如此刻苦地工作了吧?

74歲時,他寫到:「未婚(或者很早喪偶)的老人比已婚者更易長葆青春,而這也很可能是長壽的原因。」據說他還有柯城男性居民壽命統計表為證。

所謂「男人40,三大樂事——陞官、發財、死老婆」,源於康德。

隨著時代進步,大批研究者開始相信康德是同性戀!理由是:他年輕時在意穿著、他家午餐只請男人、市長西佩與他關係太好、浪泊結婚被他解僱。此外,男友格林每天在康家逗留到深夜,一字一句地跟50歲的康德研讀《純粹理性批判》。1786年格林死後,康德乾脆連晚餐也取消了。還有,比康德小29歲的同事克勞斯一生未婚。康德買樓之後,他不僅是午餐固定成員,還分擔午餐費用。他在康家也經常待到晚上七八點,這兩個身材矮小的男人經常在柯城逛街,而康德是不喜歡與別人同路的。1787年,康德送了克勞斯一個鑽石戒指。後來,康德強迫他批評赫爾德爾的《人類歷史哲學思想》,完稿後又將其改得面目全非。克勞斯深受傷害,從此退出午餐聚會,僅僅告訴了浪泊一聲就再未出現。

康德傳記作者雅赫曼某次深夜拜訪康德之後在日記里寫了一句「我帶著滿心的憂傷飛入他的懷抱,把自己童真的吻印上他的嘴唇」,也引起了廣大研究者的警惕。

我對教授科研的尊敬毀於這些超自然想像力。康德有三十六分之一英格蘭血統,有些人就敢宣布康德哲學接近英美傳統!

事實上,浪泊是因酗酒被康德開除的。康德開除他之後倒是確實無法忘懷,曾在自己的筆記本中寫到:浪泊這個名字必須忘掉!

其實,康德不結婚,除了惜命,最大的原因是惜金。

康德生活的18世紀戰禍頻仍,1701—1714年的西班牙王位戰爭,1700—1721年的北方戰爭,1756—1763年的七年戰爭,雖然都未波及柯城,但當時的歐洲,十分之八的人都挨過餓。

我們中國人特別喜歡節儉的人。挨過餓的人都節儉。這並不代表他們道德水準高,只代表他們挨過餓。飢餓讓康德的童年黯然,讓他的大學夢中斷11年。三歲看小,七歲看老,餓怕了的康德雖然並非守財奴,卻肯定沒我花錢那麼大方。康校長經常當眾感謝父母,因為他們雖然沒有留下大筆遺產,卻也沒有留下任何債務。康校長生性自謙,但每次午餐必表揚自己一次曰:從不欠人一文錢。我覺得康教授最有教育意義的話是:「不管是誰敲我的門,我都可以永遠懷著平靜愉快的心情說『請進』。因為我不用看也知道,敲門的那個人肯定不是要債的。」

舊時中國管女孩兒叫「賠錢貨」。當然是放屁。歐洲比咱們文明的地方,首推尊重婦女,因此他們那邊情況正好相反。當時歐洲女人少有工作,能嫁校長的女人都只會戴帽子看音樂會。因此,康校長要結婚,首先得有錢。席勒就因為沒錢差點娶不成冷莎露。康校長奮鬥幾十年,終於「賺錢啦賺錢啦,我都不知道怎麼去花」。可是,一結婚他的財產就得有一半歸他老婆。

女人對康校長的吸引力顯然沒有大到讓他願意轉天窮一半。有他自己的話為證:「當我需要女人時,我養不起她們;當我養得起時,我不需要了。」

因此,我要負責任地說,康德絕對不是同性戀。他也沒什麼緋聞。

他就是一個窮怕了的、節儉過度的孤寒老頭兒。

這對他的道德沒有影響。

這對他的哲學也沒影響。

在病入膏肓之前,康德認定自己不是為了老婆孩子來這世上的。他有句名言:「沒有目標而生活的人,就像沒有羅盤而航行的船隻。」22歲時,腰無分文的康家教發表了《關於生命力的真實估計之思考》。康德在該書前言展現了他生命的羅盤。在縱論萊布尼茨和牛頓之後,他說:「我已經畫出了我將要堅持不懈的道路。我將上路。沒有什麼能阻礙我沿著這條路走下去。」

老婆孩子當然也不能。

當時他很堅定。直到他的彌留之際。

1801年,身體虛弱的康德辭去大學所有職務,只留下忠實的瓦西安斯基追隨左右。

康德曾說:「我們鮮少在光明時想到黑暗,在幸福時想到災難,在安逸時想到痛苦,不過,反過來的想法卻經常出現。」

他的意思是,我們應當居安思危。

康德從小居安思危,以至八歲即患疑病症。疑病症本身就是一種病,患者深信自己患了某種惡疾,身體健康卻反覆檢查,醫生和檢查結果均無法說服他。疑病症約佔疾病總數的1%,一般發病於40歲之後,女性多於男性,文化落後地區較為多見。

康德如此重視養生,都是因為疑病症。不過,與歌德相反,康德並不怕死,他說:「生得偉大者,笑對無常。」

疑病症患者康德健康活到80歲,相當於今人活到110。

1803年,康德終於得了胃病。其實並非大病,但他就此逐漸虛弱下去,記憶力江河日下,一隻眼失明,最後連朋友也認不清楚了。他只好警告學生們說:「朋友們,我已年老體衰。你們必須像對待孩子那樣對待我了。」

康德恐懼年老是因為害怕天才流逝。他說:年高之人,判斷力增強,才華卻減弱。這是他惟一未能用行動證明的話:康德這個時期留下的遺稿,證明這位年近八旬的老翁仍然擁有澎湃的創造力。

1804年2月12日,長期卧床的康德奄奄一息,聞訊趕來的學生們手足無措地環繞病床。某學生出主意把三大批判搬到床頭,希望老師在皇皇巨著簇擁之下充滿自豪地踏上黃泉之路。

看著自己畢生的心血結晶,康德忽然淚流滿面。他輕嘆道:「如果把這三本書換成個小孩子,該有多好!」

人之將死,不打誑語。

因此,康德不可能是同性戀。因此,康德熱愛孩子。

將近11點,康德耳語道:好啦(Es ist gut)!聲落氣絕,壽終正寢。

按周作人文章「死法」,康德之死屬「老熟,喜喪,油盡燈干」。其言不虛,康德此時油盡燈干,遺體彷彿木乃伊。有意思的是,他首先停柩於每日饗客的餐廳,似乎準備為紛紛趕來的朋友們上最後一道菜,後來才被移柩柯城大教堂。

康德之死,震動歐洲。並不知道自己只能比康德多活14個月的席勒在給友人的信中宣布康德是上天送給人類的「一個意義無限、永垂不朽的禮物」。到大教堂告別遺體的人絡繹不絕。不過,遺體告別儀式之所以進行了16天,主要是因為天寒地凍,刨不成墓穴,無法下葬,並非像有些文章所說 二百多年來,康德遺骨幾經遷葬,最後藏於大教堂「教授拱頂」之下,前豎銘牌Stoa Kantiana(康德拱廊),銘牌旁是一尊完成於康德生前的胸像。墓碑上的銘文寫於1880年11月21日的遷葬典禮:

「有兩事充盈性靈,思之愈頻,念之愈密,則愈覺驚嘆日新,敬畏月益:頭頂之天上繁星,心中之道德律令。」

這兩句墓志銘源自《實踐理性批判》,它體現了康德堅持一生的思想:「良心就是我們自己意識到內心法庭的存在。」

當時大教堂收留康德,是教會給校長面子——那個時代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死進教堂的。但在烽火連天的兩次世界大戰中,大教堂毫髮無損,論者均認為完全是康德在天之靈「罩得住」。不想,到了蘇聯時代,康校長繼續「罩得住」。蘇共中央總書記勃列日涅夫曾親手簽發命令炸掉大教堂,柯城黨委書記指出辯證唯物主義的主要來源就是康德哲學,以此為借口陽奉陰違,軟磨硬抗,居然保住大教堂的所有毫毛。以後果論,這可能是該書記對馬克思主義最傑出的貢獻。

曾因反教會思想而被國王禁止寫作宗教題目的康德,卻給了大教堂如海福蔭。

因此,對信仰不同的人,不能斬盡殺絕。

今天,教堂鐘樓里設立康德博物館,藏有康德手稿和天體面具(Totenmaske),每年全世界有無數康迷來此朝聖,保證了加里寧格勒穩定的旅遊收入。不過,雖然康德從未離開加里寧格勒,但除陵墓外,康德遺迹並不多,連市中心著名的康德塑像,在蘇聯時代也是豎立德共英雄台爾曼塑像的地方。

其實康德並不需要什麼遺迹。三大批判,就是永不磨滅的遺迹。

俄羅斯文藝理論家戈洛索夫克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與康德》一書中寫道:「在哲學之路上,一個思想家——不管他來自何方,去向何處——必得路過一座橋。這座橋就是康德」。美國著名學者貝克則記錄了美國哲學界流傳甚廣的格言:「在哲學問題上,你可以贊同康德,也可以反對康德,但不能沒有康德。」

康德並非只活在哲學界。他一直活在人民心中。至今,加里寧格勒人結婚的最後儀式仍然是——向康德墓獻花。

這些獻花人從未讀過康德的書。

可他們知道,康德代表世界和平、思想自由和文明社會。

康德逝世後118年,一個中國人在1922年把《康德傳》翻譯成中文。他是在中國共產黨黨史上有過「路線」的羅章龍。又過了58年,商務印書館將此書更名《康德生平》重印。

那是翻譯工具和翻譯理論十分幼稚的年代。

然而,那個年代譯文的平均質量,超出2006年2006倍。

因為,羅章龍是用心譯的。


簡單易懂哦

1.猴子和人類很相似。(對比關係)

2.大晴天地面會很熱。(因果關係)

3.1+1=2 (數學關係)

上面三個判斷都基於我們的經驗之上,比如我們知道猴子和人類都是什麼,知道大晴天的時候陽光很比較劇烈,知道地面會吸收一定熱量,知道1和2這些抽象概念是怎麼從現實中歸納來的。

但康德說,「相似」,「因果關係」,「順序」是我們天生就有的思維工具,正是運用這幾個工具,我們才從[經驗]的觀察中得出了以上的三個[判斷]。

所以康德就宣稱,因為這些思維工具是人人生來就都有的,所以即便是不同的人,也可以從相的[經驗]中獲得相同的[知識]。

而這些「相似」,「因果關係」,「順序」就是上面那位說的「先天知性形式」,雖然他(康德自己)沒有具體解釋這些「先天知性形式」究竟都是怎麼來的。

============================

康德作為啟蒙運動的領袖,在這裡宣稱了人人都有理性思考的基礎。這個預示的意義還是很重要的:那些沒讀過書的民眾不需要倚賴教會和王權對聖經的權威解釋,而應當運用自己的思考做出自己的判斷。不同的人走到一起成立一個政權的前提也應該是眾人經過思考都認同這麼做的好處,而不是畏懼權威或者暴力。


並不是非要每一個人都研究形而上學不可

——康德《未來形而上學導論》


康德的哲學觀,大媽能聽懂的意思是:不吃糖就不可能知道糖甜不甜(知識來源於經驗),即使嘗到了甜味,你也依然無法知道糖是什麼(人無法精確認知事物),能夠嘗到甜味因為人的品嘗能力(理性是天生的),你無法說清楚是因為吃了感覺到甜還是甜了你才吃,也不知道其他糖是否也吃起來是甜的,但吃到甜的你會高興(因果律是主觀的)。


康德哲學的觀點簡單地說就是:人永遠無法理解世界的本質,這是人出生時就被規定的;為了道德需要必須懸設上帝。

如果要稍微深入了解,那就必須從康德當時的哲學環境談起,在康德的時代,歐洲流行兩種哲學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而康德將這兩者統一了起來。

2.1.3 神學與西方哲學

我們再深入了解一下西方哲學中的經驗主義,理性主義和康德。這些哲學提出的最基本的思想都可以包含在神學中。

A 經驗主義

約翰-洛克 洛克首先提出「一切觀念來自經驗」,我們無法知道超出我們經驗的事情。心靈最初就如同一張白紙,而思想來自於感覺經驗的積累。

大衛-休謨 休謨在洛克的基礎上開始懷疑公理,比如因果律。他說:因果性的整個觀念都是可疑的。休謨認為所有的知識來自於經驗,而我們並沒有經驗到因果性,因為所謂因果性是我們經驗到兩件事情的共同發生而將它們聯合在一起的習慣,並沒有證明這些事情之間有任何必然關聯的結論。因此休謨否定歸納推理,然而科學實驗正是建立在歸納推理的基礎上的。

B 理性主義

笛卡爾 笛卡爾的名言:我思故我在。他的意思是:經驗主義所認為的感官經驗是不可靠的,我可以懷疑感官經驗,我可以懷疑一切感覺都可能是幻覺。笛卡爾最終發現只有一件事情我無法懷疑,就是「我正在懷疑」這件事本身。如果我懷疑「我正在懷疑」,我還是在懷疑。所以我能確定的是:一定有一個「我」正在「懷疑」。而懷疑是一種思想,所以他說我思故我在。笛卡爾認為經驗是不可靠的,是可以懷疑的,但理性是可靠的,通過理性我能確定地知道我存在。也即唯有理性推理而非經驗觀察才提供了最確實的理論知識體系。

綜上所述:經驗主義者認為知識來源於人的經驗,而理性主義者則認為知識來自於人的理性。

C 康德

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的集大成者就是康德。看看康德如何理解公理,我們依然拿因果律來舉例。他將因果律等公理起了個名字,叫「先天範疇」。康德認為這些「範疇」是「先驗」的,即先於經驗的。他說:經驗性的知識(經驗主義)和先天的知識(公理)綜合起來才構成了真正的知識。經驗轉化為知識的理性(理性主義)是人與生俱來的,沒有先天的範疇我們就無法理解世界。

所以我們理解世界的基礎是:我們相信公理即康德的「先天範疇」。比如我們相信邏輯,然後科學才能歸納推理。否則如大衛-休謨所認為的,連因果律都不可靠,那我們就無法理解世界了。

經驗主義懷疑公理,而理性主義懷疑經驗。而這兩種哲學的出路就是:我們和公理及經驗的關係就是相信。

康德說:物自體永遠不可能被認知。也即人類如果沒有形狀這個「先天範疇」,就無法認識物質;可是有了形狀這個範疇,物質可以無限再分,我們就永遠無法知道物體的本質。

而後世的維特根斯坦則發現:規律的本質永遠不可能被說清楚。我們沒有邏輯的概念,就無法認識世界的規律;可是有了邏輯的概念,事件可以無限上溯原因,我們永遠無法知道超越因果的那個最終的原因是什麼。而「超越因果的最終原因」就已經犯了康德的「二律背反」,因此維特根斯坦說不可說的應保持沉默。

實際上,物自體和世界的最終規律-------這就是神,是超越人類理性的,人類不可能認知。

康德自以為進行了哲學的哥白尼革命,他在《純粹理性批判》中說:現在,應當說明通過範疇先天地認識對象的可能性,無論它們怎樣對我們感官出現,而且不是按照它們的直觀的形式,而是按照它們的聯結的規律來認識,因此也就彷彿是給自然規定規律,甚至是使自然成為可能。他認為是人給自然界立法。

康德沒有搞清楚,「先驗的範疇」正是神給予人的,人類被賦予這些「範疇」,才能理解世界;可是有了這些『範疇』,人類就被限制在範疇之下,無法理解世界的本質。是神限制了人類的認知界限,人想突破這些範疇,就會導致康德所說的「二律背反」。

對於先驗規律,看看聖經的說法,當然耶穌的說法非常樸素:

耶穌回答說、晚上天發紅、你們就說、天必要晴。早晨天發紅、又發黑、你們就說、今日必有風雨。你們知道分辨天上的氣色、倒不能分辨這時候的神跡。

看看康德對神的理解:無論是經驗還是理性都無法證明上帝的存在。神為超自然的東西,屬信仰範圍,它們的存在是為了適應道德的需要。康德認為「人類理性也為自身設立了道德律」,不!是人類的原罪建立了道德律,那就是人們以神給予的慾望為羞恥。康德的錯誤在於,他認為神是要人類遵循道德,他完全錯了,神要我們拋棄道德,回歸真本。

而人類正是因為創造了道德,使得人類失去自由,失去真本。耶穌說:不要假冒為善,也即不要假裝自己有道德。

個人對康德的評價就是,他搞清楚了一件事情,神是無法證明的,人們無需花時間去證明。人類在開始認識世界之前,被先天賦予了「先驗」的「範疇」,這些「範疇」使得人們無法認識世界的本質。但他對神的理解錯誤,道德是人們為了榮耀自己自創的,神要我們拋棄道德,回歸真本,榮耀他。所以懸設神是錯誤的想法。

約翰福音 5.41~5.44 我不受從人來的榮耀。但我知道你們心裡、沒有 神的愛。我奉我父的名來、你們並不接待我.若有別人奉自己的名來、你們倒要接待他。你們互相受榮耀、卻不求從獨一之 神來的榮耀、怎能信我呢。

http://zhuanlan.zhihu.com/sun-a 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專欄 《基督教,佛教和哲學的統一》


當你出生在一個只有草莓的世界,生活了許多年。

突然面前出現了一根香蕉。

你想要去形容它,卻只能從草莓形容它。

這就是康德。

哦,你說要讓大媽懂啊?對不起,我沒注意。

大媽您看,這兒新來了個保安,叫康德。

對,他長的和你孫子挺像,但又和老張一樣頑固。


在《純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提出了三個哲學需要普遍解決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我們能夠知道什麼?

這是《純》首要解決的問題,既認識論的問題。我們應該知道我們知識的範圍在哪裡,用什麼能建成知識。

第二個問題:我應該做什麼?

這個應當建立在自由意志之上。一個自由人該做什麼(很明顯是《實踐理性批判》的東西)

第三個問題:我可以希望什麼?

這便是宗教問題了,解決的是道德和自然之間的相互統一。如何讓最大的德行配上最大的幸福。

而在這三個問題中,不解決認識論的問題則一切無從談起。

康德的理性主義思想,主要是歐洲古希臘哲學的延續,是西方的思維模式。

對應東方世界的思維模式,是如何呢?我用佛學思想解答一下。

第一個問題:我們能夠知道什麼?

我們的世界就是我們的心識構建的,萬法唯心,萬法唯識。我們應該靜下心來,才可以去除我們內心的無明、貪嗔痴,得到正等無上菩提,進入寂靜涅槃的境界。

第二個問題:我應該做什麼?

要達到寂靜涅槃的境界,要知緣起法與輪迴法。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緣起性空,沒有證得正等無上菩提,我們就會重新回到六道輪迴的定業。

第三個問題:我可以希望什麼?

希望自己無住、無願、無相,無分別之心。世界本無絕對的善惡分別,出世間與世間分別,有漏與無漏之分別。你能否證得正等無上菩提,第一在於你的三世與佛的因緣是否圓滿,第二在於你是否百千世代都不斷地修行。

以上東方的思維模式,就是印度、東南亞、中國地區人群的最底層的意識形態。康德的理性的思維模式,只是西方人的思維模式。

鄧曉芒大師希望中國社會建立起普遍的理性思維模式,大師為此花費了畢生精力!我也是大師的崇拜者!

但是,中國人的種性決定中國人只會東方的思維模式。

有一個例子很能證明問題。

佛教的般若性空學、唯識法相學本是大乘佛教的核心與根本。

但是漢地佛教經過1500年的衍化,漢地佛教只剩下念佛凈土宗,剩下有點性空思想的禪宗。

至於般若性空學、唯識法相學在一般漢地佛教徒的思想中沒有一點根基,甚至般若性空學、唯識法相學的大師呂澄、歐陽竟無被現在的普通漢地佛教徒視為邪師!

所以,我十分痛心的承認,康德的理性思想在中國扎不下根,鄧曉芒大師的希望只會成為空想笑談!

康德的上帝,就是【中文翻譯的物自體】。康德上帝是神秘的主義的,有靈性的,有理性的,所以康德才思考數學與物理學的公理如何得來的,研究先驗知識論。

中國凈土宗的阿彌陀佛,其實就是中國人的上帝,阿彌陀佛是薩滿式的,需要念佛號與咒語才會顯現,所以凈土宗念佛號可以把人逼成神經病【凈空法師有證明】,凈土宗五逆之人不需修行、臨終念佛號可以帶業往生【印光大師、大安法師有證明】。

中國凈土宗的阿彌陀佛信仰,還處在5000年前的前理論世界。

康德的上帝信仰,就是18世紀以後現代社會建立的理性基礎。

康德哲學核心就是存在一個神秘主義、不可知的、理性的上帝。我們的主觀世界的思維,是由理性的、先驗存在規則決定的。康德的思想脈絡就是歐洲古希臘思想的主流,2000年一路發展過來的。

所以,德國人有充分的理由鄙視中國人。


不能


不太可能。涉及到太多哲學術語、體系。尤其是康德是在批判(也可以說是借鑒)當時的經驗論和唯理論的基礎之上到了晚年才集中寫了三大批判。要知道康德在出版第一版的《純粹理性批判》之前有近十年沒有出版著作。

不過維基百科

伊曼努爾·康德條目有提到:

「其學說用其自己的說法乃是主要回答四個問題:

  1. 我能認知什麼?
  2. 我應該做什麼?
  3. 我希望什麼?
  4. 人是什麼?」

算是最簡版的回答了。


純粹理性批判:大媽知道菜價,並通過菜價來構築自己的價值體系,但她不知道價格的成因

實踐理性批判:甜黨、咸黨不應該分歧什麼好吃,而要專註於吃飽的滿足感

判斷力批判:可以通過哲學上證明,愛情買賣真是極好聽的


這問題已經有人做過一個很好的回答了,就是鄧曉芒。他有寫過康德哲學講演錄,有書,有視頻。雖然我不知道為什麼要對著大媽講康德,大媽本來的知識架構怎麼樣的。。。但是我這個大媽在看他這本書的時候會感覺很有意思,不過當然也不是一看就可以像看我自己寫的雞湯一樣馬上明白的,但絕望感比去讀《純粹理性批判》少的多的多的多的多。。。另外我感覺鄧曉芒是個中國哲學黑,字裡行間都感覺的到他對「無我」這種詞的呵呵呵。。。

康德哲學演講錄亞馬遜中國有電子版,自己去搜下就是。

(然後我對他有一種小女生狀崇拜類的幻想,想如果有這樣一個活人給我講康德多帶勁啊,但是我看了他的視頻我有理性了起來,咱們還是研究知識吧是不是活人不重要。。。)


幾個較高票的答案對康德的實質把握問題較大。

比如@景璽龍的答案:

當你出生在一個只有草莓的世界,生活了許多年。

突然面前出現了一根香蕉。

你想要去形容它,卻只能從草莓形容它。

這種「香蕉草莓論」,想說的無非是「人要認識世界,必須依靠一些簡單的「元素」」——這大概是基於對康德的範疇論的理解自己琢磨出來的。

這種比方確實比較通俗有趣,可問題在於:

第一,人的知性絕不可以做實體化理解。這是康德的思想(其實往久里說笛卡爾開始都可以),區別於德謨克利特式的原子論的最大區別。

第二,這種「香蕉草莓論」背後想表達的思想——無非就是說我們認識世界要依靠一些簡單的元素——又不是康德獨有的,基本所有形而上學,都認同這個思想並從此開始出發。柏拉圖主義者會把這個故事的作者說的「草莓」腦補為」完美的香蕉」,斯賓諾莎主義者會以為草莓是指實體,黑格爾主義者會自動把草莓理解為尚未展開的精神。

總之,這個「香蕉草莓論」表達了一個哲學界普遍關心的問題,但是它絕對沒法承擔一句話描述康德的任務。

另外 @菠菜 研究康德為啥不聯繫我呢~我顏值很高喲~


新丁談談自己理解的康德思想,回答錯了,你們不要打我哈~~~

看待一個人及其思想,需要從他的時代來看。

康德處於啟蒙運動和浪漫主義前期,屬於一位哥白尼式的人物。

啟蒙運動,由洛克的經驗/懷疑主義發展至休謨的徹底懷疑主義,理性分析的正當性無法證實,即我們感覺到了A,也感覺了B,但如何證明A引起了B呢?最終理性自己殺死了自己,陷入了死胡同。

後期,盧梭出現,表現了對科學理性的節制,暗中昭示了浪漫主義的發生。

而康德則深受盧梭影響,成功的將科學理性從懷疑主義的攻擊中拯救出來。

對於上述問題:是否有可能建立一種正當有效地科學?康德提出了」綜合先天判斷力「,即精神或智力絕對不是消極被動的,其包含著對經驗加以整理的組織原則,也就是思想本身的基本條件,其獨立或先於經驗存在。並列舉了12個知性範疇。所有人的精神里都包含著這些範疇,因此精神是一個基本的統一體,而理性是先驗的。即我們的精神調節著而且實際上決定著我們的知識。

來個比喻,我們就是電腦,而外界就是數據。這樣,將我們從懷疑主義中拯救出來。

這一點上,康德是一個二元論者,外界依然重要。

但是,其屬於表象世界,而精神屬於本體世界。

對於本體世界,康德不能肯定,我們是否真的能認識他。先驗理性存在於我們的精神之中,使我們可以理解世界,他可以分析自己,但不能解釋自己。我知道我擁有它,看到他可以做什麼,但是我無法知道它本質上是什麼。

一切都取決於主體,因而打破了傳統的確定信念,顛覆了客觀真理。從而,將新舊兩種世界觀結合了起來。之後,由費希特和謝林進一步闡發,促使了德國浪漫主義的輝煌。

在歷史上,他的哥白尼式革命就在於把舞台從精神之外轉移到精神之內。人的精神是具有創造性的,而不是消極被動,是能動的主體,給自然界賦予了規則。

PS: 康德有一句話,永遠把人當成目的,而非工具,或許這便是最精簡的描述吧。


休謨,老子跟你拼啦


康德研究的是:我們人類究竟能理解哪些知識。哪些知識可以被我們理解。人類理性的極限是什麼


康德變成了酷刑,哲學變成了自欺深坑


是哦,有時候你怎麼看別人,別人也就會呈現什麼樣


先正經回答。康德的核心思想就是劃分界限。

具體的不展開了,在純批兩版序言里寫的明明白白。

另外,

我覺得每一個給黑筆點贊的人都值得我們拉黑。

---------

附送黑筆慘遭吊打的友情鏈接:

《純粹理性批判》的核心思想是什麼? - 匿名用戶的回答

以上。


看了某答案我自行腦補這樣一個畫面:

某學渣問某人,能說說康德的哲學理論嗎?

某人,去看書。

某渣,您先大概跟我說說吧。

某人,說你媽,滾,去死。

某渣,哎呀你怎麼罵人呀。

某人,我罵你媽,最看不慣你這種人了,速度滾。


吃別人嚼過的饅頭沒味道


先對康德的道德哲學做5點概括:
康德的道德哲學主要是義務倫理學裡的規則非結果論。它包涵了若干道德原則。

  1. 善良意志。康德認為,除了善良意志,任何東西本身都不是善的,他把「意志」解釋為按照道德規則,律法或原則行事而不關心利益或結果的人的獨特能力。
  2. 惟有理性才能確立道德。在將善良意志確定為人的最重要屬性之後,康德論證說,理性是人的第二個最重要屬性,因此有可能單靠理性基礎即可確立起有根據的絕對道德規則,無須引證任何超自然存在物或藉助經驗證據,只需一種邏輯推理,就可能確立起正確的絕對的道德規則。就猶如數學和邏輯建立起了像「2+2=4」等無可爭辯的真理。康德還對絕對的道德真理提出了如下要求:首先,必須具有邏輯的前後一貫性。其次,必須具有可普遍性。
  3. 絕對命令。絕對命令可能有多種表達方式,但它基本上斷言,如果認可某一行為的規則不能為一切人所奉行,那麼該行為就是不道德的。
  4. 實踐命令。康德道德體系的另一重要原則是,任何人都不應僅僅被視為或用作達到別人目的的手段,每個人本身就是獨特的目的。
  5. 義務而非意向。我們有許多不同的行為意向,其中有些是道德的,有些是不道德的。然而,如果我們要合乎道德地行動,就必須服從我們的理性和意志,按照義務感行動。

然後對康德認知論哲學做一些概括:

1. 先驗。指的是,人是有一些認知方面的東西是與生俱來的,說白了,就是剛出生的時候就有了。

2. 理性的局限性。理性在思考絕對形而上學的概念的時候,是有局限的。比如說,關於上帝的問題,實在論與反實在論的問題,等等。


推薦閱讀:

王思聰的哲學水平如何?
哲學能指導科學嗎?
如何理解「概念是實實在在的東西」這個命題?
康德的先驗哲學怎樣克服了休謨的懷疑論?
中哲有前途嗎?

TAG:哲學 | 康德ImmanuelKant | 如何通俗易懂地解釋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