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產品運營人員的日常工作內容是什麼?

知乎上有這樣的帖子:

什麼是互聯網公司的運營?運營團隊最重要的指標是什麼?

該帖子中對互聯網產品運營宏觀上有較好的回答,能否請相關從業人員基於實際工作談談日常工作內容和職責?我是學生,希望前輩們多點給職業建議哇。


謝邀。

1、看數據,做運營不了解數據,就好像上戰場不知道對方多少兵馬都什麼裝備,那是送死的。

2、分析數據,數據的變化你明白了,數據變化的原因你也要明白。

3、運營計劃,時時梳理計劃、時時關注效果、時時思考歸納。

4、現狀把控,跟進活動、檢查宣傳位、關注用戶事件,等等。

大致就這些,別看少,每個都能寫出一堆事情來。


產品不同、產品階段不同、運營團隊的配置不同,運營崗位的差異會導致大家日常的工作會不一樣;這裡說一下通行的日常工作是什麼。

一、信息積累

無論做何種運營,信息的積累一定要夠。建議下載各種新聞類APP,供上班閱讀,對於大部分人而言,這種閱讀方式只需讓你建立印象,速讀或者標題閱讀均可。

目標:以獲取信息為主,如投融資消息、熱點事件、熱門話題;如果能在此基礎上面冒出一些想法是最好的。

推薦軟體:Pocket,比如你用虎嗅、36Kr、知乎日報、今日頭條、朋友圈等客戶端看諮詢時,如果碰到有價值,需要深度閱讀的內容,把它一鍵保存到Pocket里,Pocket價值在於稍後閱讀,避免深入到某一條有價值的信心裏面,擾亂了閱讀節奏,或者是工作節奏。在不同設備上均能保存或者閱讀。
另外,這個軟體對於時間管理其實非常有幫助。

二、目標梳理

統計各項數據整理目標,並做適度的分析。比如

  1. 內容運營:看看UV、PV或者是網頁價值(即昨天上線內容對最終目標(目標包括註冊,下單,PV超過10等等)實現的做貢獻價值是多大)
  2. 用戶運營:看看新用戶註冊轉化率,新用戶數,活躍用戶數,流失用戶數,用戶訂單,等指標
  3. 推廣運營:看看各渠道過來的流量、以及流量的質量(如停留時間,訪問區域,等等)

推薦工具: Excel:依據這些數據,比對與已有的目標及計劃的差距;並做新的調整,整理新的思路;明天今天的目標,然後制定新的計劃;
用思維導圖整理一下新的想法,做一下發散性的思考
整理思路的工具:思維導圖,我常用的是MindMaple;
如果已經是管理者,或者工作當中,協調的角色已經占很大的部分,建議使用:Omnifocus:Omnifocus的價值再於跟將項目跟人聯繫起來,能進行工作預測,制定定時間點,同時能標明優先順序,明確每一個項目負責人及完成時間點或者是不同階段的時間點;對於團隊管理或者工作協調價值更大;

優先順序排序: 重要/不重要緊急不緊急進行區分,這個可以在印象筆記里記錄,也可以在上面的Omnifocus里記錄

其實對於大部分運營而言,進步的核心就再於這半個小時,需要解決的問題非常多:

昨天的數據表現如何,如果沒有數據反饋,定性的指標有沒有?如果不通知怎麼看數據,學學GA,百度統計,CNZZ,不同的崗位應該看什麼指標上面也有大致的介紹。如果暫時無法定性判斷,用一定的邏輯去判斷,運營工作講究的就是「一切看數據,沒有數據看邏輯,沒有邏輯看經驗」,用一定的邏輯去描述之後,然後記下問題向領導請教!當已有的核心數據已瞭然於心,思考一下現有的數據指標是否合理,關聯的數據指標是什麼,如何能提升

如果現有的目標跟計劃有差別,思考一下定計劃的邏輯與實際運營的情況作比對,把其中的經驗用於下一次的計劃制定;緊接著就是尋找新的解決方案。

一切從源頭開始分析:

  1. 比如做內容運營,目標通常是PV/UV,兩者的變化趨勢是什麼,UV不變或提高,但是PV再降低,查看一下各主要頁面的退出率及跳出率,以確認內容質量是否有問題;查看一下,各推門內容,推薦內容的點擊分布,看是否推薦機制需要改善;等等,不斷尋找原因;如果是UV降低,PV再發生變化,通常情況可能是內容整理質量在下降,如果UV降低,PV增加,有可能是內容吸引力增加,但是內容面對的用戶群再變窄;
  2. 比如用戶運營,拉新的數量跟拉新的成本在怎麼變;除此之外的其它數據比如流失率及活躍度需要看趨勢;拉新的數量增加OR減少,成本增加OR減少,又是四種不同的情況,需要一一分析,是流量質量降低,還是獲取流量的成本變高,還是註冊轉化率再降低,在常規工作中,這些分析只需要對應相應的動作,比如投放、活動、營銷、產品更改等;
  3. 比如推廣運營,各渠道的流量變化趨勢如何,之前作為主要流量來源的渠道現在的情況是怎麼樣,是一個渠道有問題,還是多個渠道都有問題,這些渠道最近大的變化是什麼,異常動作有哪些;其次是流量質量的變化,當時的跳出率,停留時間等各項怎麼變,以及滯後的統計留存率怎麼在變,這樣都需要分析;

這些數據,無論變好還是變壞,只要在意料之外,就要找准原因;

緊接著是想方法,這個方法,通過需要直接解決這個目標,比如內容是PV降低了,改推薦機制,優質內容篩選機制;拉新數量降低,拉新成本降低,增加流量需求;註冊轉化率降低,埋點監測;可能性成千上萬種,遇到的問題越多,越有可能積累出經驗;

總結:

  1. 數據在變化,需要聚焦到某個具體數值的變化;
  2. 針對聚焦的問題,提設想羅列潛在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問題不清楚的進行數據埋點再回收數據,清晰問題;
  3. 大部分的時候,只需要針對最近特殊的動作進行跟蹤分析,而不是每天都來一次,提高效率;
  4. 經常與領導溝通,或者向其它朋友求教

不斷進行目標分解,制定新的計劃;整月的目標分解到今天有哪些具體的事情,新的計劃需要如何調整,不斷更改

已有的指標指標一直在提高,能不能提出一些新的數據指標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
今天工作的調整

三、晨會
晨會的交流OR其它
通常用來同步產品進度,運營數據表現,接下來的工作安排等;
晨會的價值再於了解產品及運營的進步,通時也要利用晨會溝通一下自己的想法

四、具體工作

具體工作基本都是依計劃而定,比如
內容運營(產品在線教育)

產品早期:

  1. 策劃內容主題
  2. 拉人來生產課程
  3. 與潛在的內容生產者溝通交流
  4. 自己生產內容
  5. 內容修改
  6. 內容的包裝
  7. 內容的推廣

產品中期:

  1. 各種內容生產激勵體系的測試
  2. 構建產品機制或者是激勵體系鼓勵讓用戶自主生產內容
  3. 內容合作

中後期:

  1. 推薦及審核或人工編輯
  2. 軟文撰寫盈利
  3. 優質內容挖掘

而這其中,不同階段的運營又做站不同的事:

初級運營

  1. 內容素材積累
  2. 內容生產時的產品建議匯總
  3. 封面等物料的設計(如果有專門的平面設計師,則不用)
  4. 數據匯總
  5. 選題及專題制定
  6. 內容相關的活動制定
  7. 競品內容匯總
  8. 內容推廣資源排期
  9. 根據數據改善執行細節
  10. ……

中高級運營

  1. 製作內容推薦標準
  2. 審核流程等規劃
  3. 依據公司要求制定內容的相關目標
  4. 依據目標進行分解,包括人員分析
  5. 總期早期的內容生產機制
  6. 構建產品機制或者是激勵體系鼓勵讓用戶自主生產內容
  7. 內容盈利機制的探索
  8. 內容趨勢分析
  9. ……

不同產品的內容運營因產品不同而有異;

說到這裡,提一下,什麼是內容?

什麼是內容?產品中可供用戶消費並能延長用戶停留時間的均稱之為內容。用戶在不同產品停留並去消費的內容千差萬別,所以內容在不同類型的網站上面的展現是完全不一樣的。
比如新聞博客視頻類的網站,內容即是文字圖片視頻組織而成的可供消費的介質
而淘寶京東類的電商網站,內容即是每一個商品的展示頁
Appstore等應用商店裡,內容即是應用商店裡面的產品。
工具類產品中的,可供消費的數據也是內容。

內容的形式依據產品的變化而變,比如對於一款天氣類的移動產品而言,內容就是天氣陰晴、溫度、PM2.5、紫外線等各項數據,內容運營的角色就是收集各個區域各個時段的天氣數據,而相應數據可以通過國家氣象局提供的介面獲得,從技術的層面就可以解決內容運營的問題,所以沒有配備專門的內容運營崗。

輕內容
天氣等產品數據→遊戲道具→贊/喜歡→跟貼/評論→自拍→短視頻
內容
百科→問答→商品頁面→文章→簡歷→設計作品/PSD源文件
重內容
網路小說→公開課→視頻→自製劇→微電影→電影

以上產品的內容又如何運營?

內容運營需要在意的核心是什麼:
生成機制
消費場景
展現形式
傳播方式
還有內容運營的具體工作,還有太多東西需要闡述,之後有機會再講;

依次往下分的,用戶運營跟推廣運營都只會比這個更複雜!!!有空再來填坑

推薦工具: Mac air:對於運營來說,air就行,如果你每天因為電腦卡的問題慢10分鐘,一年是多長時間去算算,這個是最有價值的投資
Evernote:能使用Evernote盡量不用word,文檔寫到一半電腦死機簡直太正常了,然後雲協作也非常的方便
Photoshop:必備軟體,無論哪個崗位,求人不如求已
收藏夾:從設計到運營到產品到創意到營銷到素材各類網站的收集
OmniOutliner:推薦給微信運營的同事,原創文章不容易,理清思路,慢慢填空;
OmniPlan:管理各運營項目的排期;
谷歌搜索:某網站搜索、標題搜索,文檔搜索,關鍵詞搜索,相關網站搜索這些功能,必定非常受用;
網盤

五、理解產品及用戶

不斷加深對產品的理解

  1. 儘可能知道產品過去的試錯及數據
  2. 儘可能知道產品未來的發展方向
  3. 儘可能的使用自己的產品,從0開始體驗用戶消費內容的場景,從0開始接觸產品不斷階段時候的表現,包括登陸頻次,使用習慣,向別人推薦產品的說辭

同樣的方式去使用其它產品

理解用戶
不斷的分析用戶各項數據,泡用戶相關的群,看貼,等了解用戶的訴求

推薦工具:
Evernote,按標籤記錄,體驗產品按照大類進行劃分

六、學習

為什麼懂得很多道理依然做不好運營?

1、是懂還是一知半解
早上或者工作期間看一個運營相關的文章就說自己努力了,工作數年人積累的經驗,需要細細研究才能了解此中深意;
做產品談場景,學習運營一樣需要談場景,作者工作的場景是什麼,產品形態是什麼,產品階段是什麼,產品量級是什麼,作者的從業經歷是什麼,作者的資源經歷是什麼,而你所處的場景又是什麼,所以懂不是知道流量,轉化率,標題寫的方式,而是要不斷的跟現在自己的狀態做結合;

2、實踐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執行是一日復一日的

3、總結
大家經常說四分產品三分運營三分運氣
運營是什麼是不確定性,為什麼有不確定性,因為了解不夠深刻,解釋不了所以就有運營來解釋,其實背後都是一定的邏輯跟數據的,不斷的總結,才能剖析背後的內容

4、積累
比如今天有一篇微信產品的文章,看過受益非常多,能不能把所有微信的資料都收集下來,慢慢研究;微信如此,其它產品也需要如此;
案例:所有轉發過萬的微博,需不需要收集,覺得不錯的營銷案例要不要收集;以有的靈感要不要收集
系統性學習:看書,一次二次三次,反覆看;

=======================================================================

有時間繼續更新。

有興趣可以加個人微信(zyulaoshi02討論運營相關的話題)


早上

到公司,打開電腦;

登陸郵箱,掃一遍郵件,安排各事項的優先順序;

登陸後台,看昨日數據,「唔,新增用戶上升,擦,活躍數據怎麼跌了」;

打開Excel,把昨天的關鍵指標記錄,做成趨勢圖;

查幾個細分指標,研究活躍為什麼會跌,部分數據需要找BI部門提需求郵件;

晨會,交流,和老大溝通一下活躍問題;

登陸公眾號後台,回復留言和消息,切換到迷人小嗲妹的風格;

到微信群,和核心用戶互動下,發送新聞簡報;

登陸微博,掃一眼半死不活的賬號,隨便發發新聞;

掃一眼微博的熱搜榜,看一下輿情;

掃一眼產品所在行業的新聞,研究一下內容;

打開日曆,看未來一段時間有沒有合適的運營營銷節點,有個三八婦女節,可以考慮活動;

登錄推廣後台,查看並記錄相關數據;

登錄應用商店後台,查看排名,記錄用戶反饋,發給產品;

登錄百度統計後台,查看並記錄相關數據,心想,啥時候有自己的數據體系啊,每天那麼多零散數據;

老大緊急要一份數據,停下手頭工作,整理;

午飯;

下午

有點犯困,先喝杯咖啡,把玩一下競品;

研發回了數據郵件,今天效率挺快,繼續分析數據;

找出活躍度下降的原因一二三,制定策略,發郵件告知老大;

準備公眾號推送的內容,編輯;

一群人想一個文章破標題;

到幾個渠道群,發消息:「換量啦換量啦」;

再檢查一遍公眾號文章,推送;

同步到幾大內容平台;

核心用戶群發個紅包,爸爸們請轉發;

準備明天的微信文章素材,心想下次還要再提早些準備;

提三八節活動的設想,讓大家腦爆一下方案;

沒人回應,過一會老大發話了,應者雲集,吐槽:人心不古;

和產品預先過一遍三八節活動,制定策劃方向,定個大概的時間規劃,明天再討論細節;

處理幾個客服過來的用戶投訴;

做日報:今天做了什麼,明天準備做什麼;

過一遍郵件,和各位同事再確認一下;

下班、走人、吃飯;

晚上

看一眼今天推送數據,預估最終閱讀量;

朋友圈轉發推送的文章,分組同事可見,意思意思;

核心用戶群里和用戶吹水聊天打屁;

行業群里和同行吹水聊天打屁,大家最近新增用戶成本多少啊,文章閱讀率多少啊;

瀏覽新聞,擦,明星又鬧出軌了,趕緊想一個爆點;

老大果然微信上找過來,敲下明天的推送;

設計師老王怎麼今晚不在,打個電話趕緊出圖啊;

加班,趕稿,心想提前準備好內容果然是幼稚的想法;

順便登錄小號,在APP上拋出個話題:XX出軌的事大家知道了么?

再登錄其他小號,評論引導一下氛圍;

明天推送的文章搞定,祈求不要再劇情翻轉;

擦,今天又沒看書;

以上是很多運營的常見工作,或許每位運營都走過同樣的路。我以前還發過傳單呢、做過迎賓小鮮肉呢。對於新人,重複性、駁雜的內容,很容易產生落差:我一個大好青年,天天都做這個?

是的,很長一段時間需要做這個。

更大的體系、方向、策略等等都可以展開大段的文章,最後的執行往往是把它們打碎了變成這些細節工作,不要小看它們。

單單客服的反饋,你真的只是解決問題么?有沒有想過產生的原因是什麼?有多少人遇到這個問題,有多於一個人反饋,就有可能已經有一百個用戶受到影響。這些反饋分門別類的統計了嗎?哪些是產品問題,哪些是運營問題。產品問題後續什麼時候改進,誰在跟進?用戶的重要問題,解決後反饋給用戶了嗎?最近的反饋上升還是下降了?有沒有對客服做過專門的FAQ?這些數據能整理出用戶的行為嗎?能歸納總結進用戶角色嗎?再換一個角度,這個對提升用戶體驗有幫助么?這些投入值得么?還是用智能回復替換掉人工……

不要因為雜事而輕視它們,運營的日常工作處處都是細節,它決定了運營往後的發展道路是寬闊還是狹窄,也決定了公司做到60分還是90分。

共勉吧。

————

我也是從雜事做起的,現在不敢說多厲害,但有一些心得,會寫一些學習型的文章,希望能夠幫助到在走我曾經路的新人們,歡迎關注個人公眾號:tracykanc


樓主的問題本身不準確。

如果真的是以學生的身份,想了解進入工作狀態後做運營的一些建議,上述回答估計對你都沒什麼用。因為太泛!

運營本身就很泛,在大公司,分工很細的情況下,運營可能會單指產品運營,也就是【看著產品】,那麼就是這麼幾件事:看數據、看用戶反饋、看產品口碑。

但是,在小公司(其實大公司新產品一樣會有這個情況),人少事多,運營就是產品全方面的支持者:產品需要內容?那運營就是編輯!產品需要推廣?那運營就是市場!產品需要維護?那運營就是數據分析!

這些東西看起來很複雜很難,但是如果你遇到一個好的上級,好的領路者,那麼他會幫你清晰地分解任務。所以你完全不用有這方面的擔心,多聽多問,踏實做事,努力鑽研就夠了。

如果沒有遇到這樣一個好的上級,那你記住這麼幾條:

1、多花時間在行業相關的網站、論壇上,積累專業方面的知識,比如我,現在就惡補金融知識。

2、多思考多發問多學習,學習互聯網運營產品相關的知識,比如知乎、36kr,不過最好是針對性提問,這樣你得到的幫助更有效。

3、踏實。這一點不是針對你,而是一點感慨。接觸過一些畢業生,可能是知乎、36kr看多了,自信滿滿,牛逼哄哄,一看就是互聯網分析師的料。


先來看互聯網運營你在哪個階段

1、內容(社區)運營

這個應該是大家見的最多的,微博寫段子、論壇回帖子、公眾號寫文章、做醫療的經常要去發百度知道的貼,當然現在的「互聯網公司」還有個新任務,就是到知乎答問題!不管對不對,反正要說的有理有據,讓看到的人能夠感同身受,覺得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默默地幫助你傳播那就對了!

相比初級運營做的事情,內容運營負責人要對結果負責,也就是你不但要製造內容,還要讓別人幫你擴散並且傳播你的內容,這裡對內容運營人的文字功底還是有很高的要求的。所以之前我在的招聘里寫過這樣一個標準「資深吐槽帝,趣味屌絲男,出口成章,七步成詩,有超前的臨時工精神。」

2、產品(用戶)運營

之前有好幾個小夥伴搞不清產品運營,在大的定義里,產品運營的本質其實是圍繞用戶,你會經常看到招聘產品運營的介紹上有著這樣一句話「負責XX網站/社區/應用/軟體等產品的運營策略制定,提升產品用戶基數。」其實就是對產品或用戶運營的最佳釋義。

你不但要充當在線客服一馬當先的在一線整理需求,還要到社區反饋論壇、QQ群內與用戶建立互動,了解用戶需求,對產品團隊進行反饋,你是一個橋,如果你的公司沒有「用研」這個崗位,那麼你就要干他一切該乾的活!分析數據?用戶增長值?這都是你該總結並且策劃的事兒,當然有的時候你還要充當製造事件的PR。

最苦逼的就是做WEB2.0內容類的產品運營,尤其是產品早期,很多時候你不但要做為一個管理員去回答用戶的問題,你還要反過來看著小號給自己問問題,建立X個ID在BBS里優雅的和自己的官方ID聊天,自問自答,想想都覺得醉了。

當然你一定要注意好自己的身份,別搞的官微問問題,用戶來答。

3、市場(商務)運營

這個其實是最好解釋的,平時的工作很多都是要靠龐大的人脈積累來完成的。這裡的工作無非是兩種,要麼赤果果的做個銷售,優雅的靠近客戶在客戶面前打廣告、賣產品;要麼就優雅的從合作共贏品牌曝光出發,與合作夥伴互換資源,與邊緣產品建立合作進行產品對接用戶共享,這裡最初級的可能工作就是換友鏈,網站友鏈是兩個產品公司一切友好的開端。

市場運營其實是很練嘴皮子的,你要談客戶、你要講沙龍、你要不斷的告訴別人你的產品,從大的方向來講很多公司的銷售都可以放到市場運營里來歸類,你要建立很多渠道關係、廣告聯盟、行業會議、商業圈子,這些都將是你將來發展的舞台。

高級運營做什麼?

高級運營一般都是運營總監級別的了,主要的工作就是調配公司整體資源,制定全盤布局規劃,建立完整運營方案、規劃,引入資源,最終交給初級、中級運營人手裡,監督他們把事情落地,你所做的一切只為了一件事,對產品及品牌的結果負責!

所有的運營總監都該經歷初級運營和中級運營的每個崗位和環節,沒有親身體驗其中的利與弊,我相信是很難把團隊管理好,做到運籌帷幄、收放自如的!

COO?

如果說之前的所有運營角色都是基於產品本身的運營,那麼COO的職責就更傾向於公司運營。大型戰略合作的建立、渠道的把控、公司品牌的維護、市場的PR,甚至是投資人與重要合作夥伴的關係,很多情況都是依靠COO來保持,如果你是一個大型企業,可能很多的ZF關係,也是需要COO來建立的。

工作相關內容和經驗分享,續更。

摸石頭過河,運營這種簡單粗暴的事兒變得越來越複雜了起來,各種對運營理解的版本也應運而生。那麼到底什麼才是運營?運營每天又在幹些啥事兒?想著想著自己竟然也懵了起來,傻傻的分不清楚,索性拿出自認為是對的理解,和大家分享我對運營的一些總結。

在我眼裡,運營其實就是個高危的收尾活。做產品的人把事情想出來,搞開發的把產品功能實現,最後把產品送到用戶面前,讓用戶用起來,玩起來,全都是運營的事兒。所以說一旦你招募到不靠譜的運營,尤其是創業團隊,肯定會赤果果的坑死你的產品。

運營的本質是為了讓用戶知道並且使用你的產品,所以圍繞產品走向用戶的一切人工干預,都可以算的上是運營!

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是一個痛苦的路途,很少有人會關注你為了把產品推送到用戶面前做了多少努力。你只需要為結果負責,只有把數據做的好,才能獲得周圍人對你的掌聲,所以選擇做運營之前你一定要有一個足夠的心裡素質,不然千萬別浪費自己的時間,也不要因為自己坑了整個團隊。

初級運營每天做什麼?

對於一個剛入門初涉運營的人來講,所有的臟活、累活,完全不用懷疑,確定、一定、以及肯定都會是你的。

編輯幾篇偽原創的文章,開著官微到新浪和騰訊轉轉微博,每天收集信息準時發布公眾號,遇到公司哪個部門出了稿件,你還要註冊一堆ID發稿子,若不是這幾年玩BBS、貼吧的人比較少,讓你撿到了個便宜,如若回到那幾年,哪個運營專員不是牛逼轟轟的在主流論壇開著幾個大號ID?這叫啥?水軍號!

那麼中級運營呢?

其實搞運營就和玩遊戲一樣,入了門到了一定級別就要開始分門派了,當然這是大公司乾的事,初創公司、小團隊是沒有這個門派之分的,吃喝拉撒都要跑,所以我這裡還是要根據一定規模的團隊來進行分工的。

所以自然就產生了以上幾種等級。

苦逼的運營狗,每天除了做工作之外,數據分析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關注內容,關注用戶,

以社交媒體為例分享一些相關的指標:

受眾和潛在受眾的規模和增長速度相關指標:

受眾增長率:某個品牌通過每個渠道增加或減少受眾的速度。用新增加的受眾數量除以受眾總數。

平均位置:一個品牌的廣告在搜索引擎結果頁面中的平均位置(首頁頂端的位置為1)。

品牌認知:你的品牌在每段時間內被人提及的總次數。

CPM:付費廣告展示1000次的成本。

粉絲/關注者:每段時間內在各個社交網路中的粉絲總數。

影響分值:影響分值由Klout和Kred等公司提供,衡量的是一個人或一個品牌在某個社交網路中的影響力。

關鍵詞頻率:某個具體的關鍵詞或短語在一個品牌的社交圖譜中出現的次數。

帖子到達:在一段時間內至少看過你的某段內容一次的人的數量。

潛在展示:一段內容在某段時間內可以展示的次數,無論用戶是否與之互動。

潛在到達:某個品牌的潛在受眾人數,包括受眾的朋友其他在某段時間內有機會看到某段內容的人。

受眾份額:某個品牌將到達的人數較之於對手的百分比。

互動份額:一個品牌的互動指標與類似領域的其他企業的對比情況。

聲音份額:一個品牌在人們對話中的佔比與同類企業的對比情況。

情緒:提及某個品牌時,人們的積極、中性和消極情緒所佔的百分比。

品牌宣傳互動:

認可率:在每段時間內獲得的受眾認可次數,包括各大社交媒體上的點贊數。

平均互動率:單位報告周期內通過一個社交渠道以任何方式與你的內容互動的人占受眾的百分比。

評論率:你的每個帖子平均獲得的評論數。

對話率:每個社交網路帖子的對話次數。在Facebook、Google+、LinkedIn、Pinterest和Instagram上指的是評論,在Twitter上指的是回復。

互動占受眾百分比:各大社交網路上的總互動次數除以受眾總數。

粉絲人均互動率:一個社交網路中的總互動次數除以該社交網路上的粉絲數。

病毒傳播率:指某段內容在各大社交網路上傳播的速度。衡量這一指標的較好方法是某段內容的總分享次數。


我也是多多少少參加了快一年的產品運營工作,正如樓上幾位所說,產品運營在每個公司的分工不同,本身運營就分為很多種類,就切實說說我們公司的主要工作內容

1、內容——產品內容編輯,因為一個產品出來之後,需要有一個文字對這個產品的一些功能等進行描述,比如我們產品官網,後期社會化媒體推廣的時候會用到

2、用戶行為路徑分析——通過用戶瀏覽,點擊,下載,下載成功,註冊,留存,(付費)等這些行為分析用戶的基本路徑,以便做最合適最有效的新用戶引導

3、新用戶引導——包括品牌推廣,社會化媒體,用戶氛圍等,

4、用戶行為數據線(數據分析)——都在說,運營必須要結合數據分析,其實我只是想說,數據很重要,但是一味的或者過分的追求數據真的會適得其反。通過用戶獲取(DNU,CAC,DOSU),用戶活躍(DAU,WAU,MAU,DEC,AT),留存與流失率,最後是收入(MPR,ARPU,LTV),這裡要說明的是:這些數據只是一個大概,每個公司,每個產品的數據參數是不同,通過這些數據協助我們去制定一些運營策略:包括確定我們產品用戶周期,渠道的質量,用戶活躍度如何,版本更新對於用戶在線影響,以及可以做一些預測響應分析模型,可以提前預測一下我們產品用戶流失節點,然後做一些響應的用戶留存工作,避免這種情況發生等等,用數據可以觀測到的其實還有很多,這裡就不一一去說了。不過最後還要說一句的就是,說到數據分析,我認為更重要的是數據分析方法,而不是獲取數據的這些工具。因為熟練掌握一個公司的數據獲取工具差不多一周就可以,但是要掌握在運營過程中,不同產品周期,不同運營節點採用的數據分析方法才是重點,還有就是數據分析的經驗,如果你們公司有專門的數據分析團隊,那是幸運的,你可以減少很多這方面的工作,不過基礎還是要了解的

5、渠道——渠道發現和渠道挖掘:發現本公司可以直接申請的渠道;挖掘可以給產品帶來新用戶的其他渠道。後者就涉及到很多了,包括渠道投入,如何構建等等

6、策劃——線上線下活動策劃,推廣策劃等等

7、資源管理——對於我們產品付費大客戶,一些協助推廣產品的名人和媒體的管理,還有就是物質資源

8、市場商務——要了解產品所處的市場環境,以及維護好這個環境下的公共關係,這個工作可能短期對於產品在線沒有太大的作用,但是一個有著敏銳市場嗅覺的人,也是運營人員所需要的

以上基本上都可以歸納為讓這個產品活下去,下面再來說怎麼讓產品活得更久

9、用戶維護——幫助用戶解決在使用產品中遇到的問題,並及時解決

10、收集用戶反饋建議,如果有必要可以組織目標用戶進行線下的交流活動——交給PM做一些產品改進,增加產品的生命周期

11、社會化媒體推廣和維護——與用戶直接接觸,可以實時了解用戶的需求,對於我們運營後續的穩定有一定幫助

(以上都是自己的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以前剛做運營的時候,還不敢在知乎上面發表自己的意見,一般都是看,有可能等以後自己再來看現在寫的這些想法,或許就有些稚嫩,但是還是希望可以寫出來接受大神的批評指點)


謝謝邀請,但是我們公司不是純互聯網產品商家,所以只能按照自己的情況簡單說一下。

我們公司並沒有產品運營人員這個職位,一切還是老一套:總經理-部門負責人,下面有硬體技術的,軟體技術的,以及銷售,生產,財務這些,很傳統的劃分方法。就我看來,這個總經理幾乎就相當於產品運營人員了,職責可以覆蓋到並且範圍會大很多。因為我們的做法是出一款產品馬上測試然後聯繫老客戶(一些國家地區的經銷商什麼的),整個公司的運作也是圍繞著產品來轉的。

既然把總經理看做是產品運營人員,那麼大周期的工作內容如下:

1,產品研發初期搜集需求信息

2,產品研發階段保持與客戶的溝通,涉及到產品功能樣式的變化要做到能夠儘快得到客戶的反饋

3,產品定型後聯繫零部件供應商,以及其他外包商

4,跟蹤研發進度,開始核算成本,制定價格表

5,初步估算工程樣品發貨日期,開始接收客戶樣品訂單

6,樣品測試,接收反饋

7,提交修改意見到技術,技術再和採購等其他部門聯繫

8,修改

9,修改

10,無數次修改,然後出貨。

日常的話是這樣的:

(此處思考了半個小時)

打雜,到處跑,各種瑣碎事情,各種妥協,各種堅持。。。

============

以上沒什麼幫助,幾乎就是吐槽了,麻煩摺疊了吧。


上午

早上七點半起床,收拾、洗澡到七點半。大概看一下昨天的數據,然後去樓下吃早點到八點。

因為目前辦公和住宿在一起,所以吃完樓下的煎餅果子,就上樓看一下微信公眾號、微博私信、郵件、博客論壇留言等等,把所有的用戶留言回復一下,目前我主要負責運營的工作。

九點大家開個技術會,決定五一之前必須把新的頁面做好了,最近這幾天大家要做的東西再簡單討論一下。

開會後去梳理了一下微信推廣可以投放廣告的自媒體賬號,因為bugclose用戶主要是程序員、產品經理等研發相關人員,所以看了一些程序員相關的公眾號,真心佩服這些人,不僅技術好,而且特別能寫。

十點左右,把昨晚寫的軟文發到眾多的平台上。主要是一些程序員論壇csdn、v2ex等,然後再去一些自媒體平台發一下軟文,簡書、微博、知乎專欄這四個,順便和群裡面的用戶聊聊天。

發完軟文之後和一個做qq群發的哥們聯繫了一下,問一下我們的群發任務怎麼樣了。之前自己測試1000人的群每次大概可以帶來二三十個註冊用戶,這次讓他先發一百個程序員相關的群。

12點左右大家出去吃飯,然後午休一會。

下午

下午主要在寫軟文,寫到四點多,搞定一篇。然後把昨天寫的「bug多,程序員的鍋」那篇文章在微信公眾號發布。

四點多發現微博的企業認證通過了,於是開始做微博的微活動。和團隊討論了一下微活動發什麼獎品,發現很多技術大v在送程序員相關的書籍,但是我們覺得喜歡看書的程序員好像並不是很多。

最後我們決定先嘗試一下直接送紅包,第一次做先送5個紅包,每個100rmb。因為現在粉絲非常非常少,所以中獎率應該還是很不錯。(有微博的朋友可以點擊閱讀原文參與抽獎)

做完微博抽獎後,讓朋友幫忙轉發一下,六點多去樓下吃米線,然後我每天會繞著小區自己走上一個小時,上來發現微博長了一些關注。

晚上

七點多開始繼續寫軟文,寫了一篇關於創業加班話題的文章,應該會在後天發。其實兩篇軟文的效率非常低,寫的時候自己經常走神。

九點多做群發的兄弟把群發的截圖發過來了,花了一點時間檢查了一下。其實從這兩天的流量來看就知道是有效果的。

雖然做群發是特別浪費時間的事情,但是還是決定親自做一個qq號,加幾十個群試一試。因為外包的人員一般只會發一句你要求好的文案,不能跟群里的程序員做更深入的溝通。

因為五一之後需要在某微信公賬號上投放軟文,對方的訂閱量非常高,所以晚上十點多開始修改需要投放的素材,然後給對方發過去溝通一下。

一個平凡創業者的一天

一般全部搞定後,開始寫日記,記日記的習慣已經有十幾年了。我習慣用本子寫日記,有時候寫很多,有時候寥寥幾句。很多好習慣養不成,很多壞習慣改不了,只能在日記中反覆叮囑自己。

如果沒有特別任務,一般會在12點左右上床,有時候馬上睡著了,有時候無比煩躁的失眠。


看了各位大佬的回答,覺得收穫很大,同時也對自己的工作內容和性質產生了懷疑。因為自己做的事情和各位大佬所做事情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自己分析原因可能有以下幾種:第一,公司太小,人員緊缺;第二,自己能力不足,很多事情還不能勝任;第三,對運營崗位理解不夠清晰,所做工作和運營關係不大。

我的主要工作包含以下幾類:

第一,新媒體的日常維護。包括公眾號、貼吧和微博等賬號;

第二,公司日常活動的策劃,文案編寫(包括活動微信圖文的寫作),加入公司2個月以來累計策划過3次活動,其中大型活動一次。因為大公司所以對實習生的要求是能夠自己寫活動策劃和制定活動推廣方案,同時自己要給技術、設計給需求,同時還得自己測試活動頁面等,小boss只會看一下結果,給出修改建議。

第三,公司市場推廣的工作。因為公司用戶是在校大學生,所以需要帶校園推廣團隊,包括團隊人員招募、日常團隊管理以及培訓等工作。

第四,公司app的排名優化,主要是appstore的優化,實習生工作主要是關鍵詞庫更新,評論優化。安卓商城的優化主要是一些免費的專題、首發申請。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沒有專業的asoer人員,所以沒有人帶我做這部分工作,自己也是摸著石頭過河,效果也是不瘟不火。

第五,其他一些自己摸索的工作。這部分主要是自己的一些積累,包括整理常見自媒體的特點尋求優質的免費流量渠道。再就是一些發稿渠道,總結自己的工作經驗。

以上五部份分可以說和市場以及運營相關,除了上面以外,還包括下面幾部分工作:

第一,微信客服,因為公司人員缺乏,所以每個人都得做很多事情,客服工作是沒有人來做的,所以只能輪到我這個實習生來做,平均每天需要和80名客戶溝通,幫助解決業務問題,佔據1小時。

第二,催收債務,因為公司是借貸公司,所以會有人借款逾期韋歸還,公司沒有催收部門,所以每個人都得幫忙催收,這個差不多佔據工作時間的1小時。

以上就是我實習期間做的所有事情,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對自己職業成長是否有幫助,春節之後本人計劃參與春招。希望各位大佬給出建議。


接觸了一個月的運營,我也來說幾句。

每天一來,

就先翻翻數據日誌,看看昨晚我不在的時候,數據發生了什麼變化。

檢查數據郵件,我設置了數據如果出錯是會有郵件提醒的,

基本如果沒有什麼問題的話,我是得全天都在盯著我負責的東西,時不時翻翻,看看。

如果數據出現問題,應該立刻轉入應急方案,或者傳達給相關人員。

這些要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上面說得對:

數據的變化你明白了,數據變化的原因你也要明白。

好了,這個時候你才是一天的工作,以上只是對昨日工作的回顧與跟進。

不僅是當日的新數據,也有一些新的需求過來我這邊,例如臨時換個廣告圖,節假日專題上線等,在內網核查無誤之後,我是會定義好發布時間/按照規定時間內,進行發布,然後檢查這整個過程,發布完成之後,還得核對數據無誤。

整個工作過程,會遇上很多臨時性事件,所以需要有處理這類事件的一個基本規則,有很多是運營人員制定的,例如更換某個廣告圖的操作流程。例如數據報告。

哦,說起報告,運營周報是要寫的。有些公司是具體到日報。

每一個過程都要很細心很耐心的去做。想想就頭暈!


做網站的答一發,因為網站處於不同的時期會有不同的需求,面向的受眾可能隨著年份及季節的變化而有所不同,不管是網站內容的呈現方式還是網站邏輯的展現,或者網站產品的迭代都是網站運營工作的一部分,雖然平時做的最多的是支持,維護工作,但隨時收集各大競品動態,了解行業新聞,掌握網站運行數據,與其他運營部門共同推進活動進行促進轉化率,各種收集提供素材,各種策劃計劃,各種跟前端設計pk都是習以為常。當然最少不了被上司各種臨時需求壓榨

嗯,那個網站運營,還刷什麼知乎,來活啦!(??????) ?


感覺其他人說的都跟我做的有一定的出入,就我剛畢業出來做的產品運營主要工作大多是網站編輯之類的內容建設工作,其他的數據分析是一定要的但是限於你是剛畢業學生也不會讓你分析一些重要數據,大多是一些比較表面的數據;還有活動策劃、SEO、推廣、產品優化(我做的是個新產品)等,當然本人也在學習中講的也許並不如其他人的全面,不過卻是最可能是你參加工作後將要做的日常工作內容。


不擅長運營,運營主要分為用戶運營和數據運營。

前者主要為用戶解決問題,為用戶考慮問題,結合用戶需要提出運營需求,每天就是各種跟蹤客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後者主要為老闆解決問題,數據增長是業績指標上揚最顯著的部分,長期全線增長意味著你有機會升職加薪,負增長就自己考慮吧。

此外類似活動策劃、營銷推廣等也可能被納入運營體系,總之運營是非常雜的活,理論上產品市場都從屬於運營。


隨便上1天的日常

1.早上寫留存分析報告,提交給產品,和產品溝通,告知留存低的原因,優化方向。上哪些功能,功能細節我不管,這是產品的本職工作,產品比較專業,運營只找出原因,告知優化方向。

2.下午發起運營需求會議,付費優化產品需求(一份數據分析文檔,分析必要性,可執行性),和產品討論細節,讓程序預估工期,然後排期。

3.下午寫一份活動總結,分析在原有活動類型上,可優化的點,去把這種類型活動價值發揮到最大(如果要創造新活動類型,比較耗開發周期,在原有基礎上優化是成本比較小額的)。準備提下次活動優化產品需求。

4.加班,研究競品運營策略,出競品報告。

其實不是所有的運營都叫產品運營。真正的產品運營崗位是有許可權去推動產品端的優化的。產品運營最重要的能力應該是,數據分析的能力,還有對用戶和業務的了解程度,不然很難推動產品同事去優化,畢竟我們不是他們的上司,只是合作關係。

如果要選擇運營的話,選擇產品運營吧,比較好玩,其他運營崗位不能推動產品端的優化,可能會比較無趣。


看到這個問題,我不得不好好想下,細數我經歷的。。。

看圖。


我們以運營招的單個項目進程來描述一下一隻微信運營喵的自我奮鬥

構思

構思部分主要是一個運營活動的大綱

小招首先需要想想最近的節日如婦女節、重要的體育活動如歐冠淘汰賽、重要的娛樂事件如奧斯卡頒獎禮這些時間節點適合組織怎樣的活動。

我們以奧斯卡為例,需要考慮:

1.在什麼時候開始組織活動:一周前還是兩周前?

2.活動組織形式是怎麼樣:回復關鍵字競猜還是抽獎?

3.活動持續到什麼頒獎禮當天還是前一天還是後一天?

4.會不會出現版權糾紛:logo侵權?圖片侵權?

5.我的活動需要面對哪些客戶:已關注未持卡?已關注未綁定?

我們暫時假定是在奧斯卡頒獎前兩周開始活動,以競猜形式進行,競猜在頒獎禮前一天截止,頒獎禮當天開獎並結束,考慮好了版權問題,明確了促動客群。

規劃

規劃除了繼續思考細節之外,還需要對數據進行比對並且與相關部門進行溝通,並且相關事項並不面面俱到也不嚴格區分先後順序

依舊說奧斯卡活動。

既然已經確定了是競猜活動,此時需要:

1.活動的獎品是什麼:代金券還是實體禮品?

2.所需活動獎品的庫存情況如何:直接調用庫存還是另外採購?統一採購還是單獨採購?

3.需要面對的客群本月推送次數是否足夠?推送量與推送排期是否能夠滿足需求?

4.用戶回復關鍵字,出現返回消息後是直接讓用戶輸入電影序號競猜還是點擊鏈接跳轉至活動頁面勾選?活動頁面如何設計?是否需要引導用戶進行活動分享?

這一系列問題通過與各業務單位溝通確認並將細節敲定完畢之後或者在此期間,小招開始撰寫需求文檔還有相關的簽報文檔。該階段結束時,文檔部分也相應完成。

推進

推進是一個運營活動上線之前的階段,也是涉及業務單位最多的一個階段。

這個階段的主要內容有:

1.活動獎品出庫或確認目前使用狀態。

2.提交活動需求給開發,提交活動用圖給UI,整理活動話術。

3.提交活動簽報,確認活動上線時間。

4.獲得推送客群名單,明確微信後台推送排期。

5.整理活動概要,上傳管理平台供客服查看。

6.活動進行測試,提交上線單,上線。

上線與後續

1.監測活動運行情況:客戶投訴與答覆,系統佔用監測與資源調配

2.評估活動成效:新增關注、新增綁定、取關量、解綁量,活動頁面PV、UV,推送內容打開率,轉化率......

3.改進:活動模型完善、下一次活動可借鑒點


一張圖讓你了解產品運營

為什麼說運營至關重要?

周鴻禕曾經說「好的互聯網產品是運營出來的」,這一說法雖然有些誇張,但可以說是至理名言。先拿傳統行業舉一個例子,產品運營就好比電影行業之中的
營銷團隊,很多電影的製片方投入大量的資金用於營銷,廣告、預告片、影迷見面會等形式的運營,為的就是吸引觀眾的眼球,激起他們觀看影評的興趣,最後在極
有限的檔期內賺得利益。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目前營銷已經成為一部影片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同理,產品的成功也離不開運營。好的運營可以讓產品快速建立良好的知名度,讓產品在用戶積累上少走彎路,幫助產品快速發展。

運營的目的是什麼?

很多人對運營的理解就是拉新,留舊,促活,就好像談起SEO就是鏈接和內容,這種說法整體上沒有太大偏差,但說的太籠統了。一般情況下,運營可以分為圍繞內容和用戶兩個方向出發,大多數產品的運營都脫離不了這兩方面。

圍繞內容的運營是由於近些年社交媒體飛速發展,至少你得運營個官方微博微信吧,這就無法脫離內容的運營。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內容型產品的運營,比如運
營喵就是內容型產品。這類產品的成敗取決於內容數量的多少以及內容質量的高低。因此,圍繞內容運營的目的包含兩部分:一是增加內容數量,二是提升內容質
量。

圍繞用戶的運營即是普遍理解的運營,其目標是引導用戶為產品創造更多的價值,進而實現產品的商業目標。圍繞用戶的運營可進一步分解為三個目標:增加用戶數量、提升用戶活躍度、增加營收。

運營要如何做?

運營到底要怎麼做?這個問題不能用一兩段文字解釋清楚的,也沒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方法。更不是說你上網看幾篇文章就能學會的。不同產品的運營工作內容可能千差萬別。這裡主要是兩個帶有共性的內容運營與用戶運營。

圍繞內容的運營

內容生產的三種主要方式:運營人員自己生產內容、用戶生成內容、獲取現成內容(糗百、今日頭條):

*運營人員自己生產內容的方式,可以保證較高的內容質量,但耗費的人力也比較多,這個時候最大的問題就是數量。此類產品的運營重點是「編輯」,一支專業的編輯團隊很有必要;

*用戶生成內容的方式,數量是其優勢,且生產成本低,但質量參差不齊。因此,此類產品的運營重點是「引導」。在產品上線初期,運營人員要引導用戶生
產內容;有了一定的用戶基礎後,運營人員需要引導用戶生產優質的內容。可採取的措施包括:給用戶提供產品優質內容的教學、讓用戶內容獲得更多曝光、給予一
定獎勵等;

*對於獲取現成內容的方式,其數量和質量都有一定保證,其運營重點在於開展與外部內容提供商的合作。

圍繞用戶的運營

互聯網產品都是指著用戶吃飯,任何產品想要成功,都少不了圍繞用戶的運營。而圍繞用戶的運營又主要包含三個重要方面--增加用戶數量、提升用戶活躍度、增加營收:

*增加用戶數量

要增加產品的用戶數量有兩方面的工作可以做:開源和節流。開源指讓更多人成為產品的用戶,節流則是盡量減少用戶流失和激活沉默用戶。要讓更多人成為
產品的用戶,首先要讓更多人知道這款產品,常見的方法包括搜索引擎優化、購買廣告、渠道合作、社交網路推廣、軟文推廣等。大量人群知道產品以後,就要想辦
法提高轉化率,讓更多的人從知道產品變為使為產品。

避免用戶流失更多的需要從用戶原因下手,首先搞清楚用戶為什麼流失,流失的用戶有什麼共同點,他們屬於哪一類用戶等問題,然後再對症下藥,通過調整
產品和運營策略減少他們流失。一款產品首先要想盡辦法留住核心用戶,因為他們的價值巨大;
對於新手用戶,要提供必要的引導和鼓勵,減少他們挫敗感,增加成就感;對於普遍用戶,要建立產品與用戶之間的聯繫,提供交流渠道,讓他們感受到被尊重、意
見被重視。

*提升用戶活躍度

提升用戶活躍度就是通過歌手段將用戶粘在產品上,要做到這一點要麼是產品很棒讓用戶主動去「玩」,要麼就採取一些外部的手段刺激用戶去「玩」,比如
很多APP都有積分商城。常見的外部刺激手段可以分為:提醒、激勵、活動。提醒就是通過站內信、簡訊、郵件等方式向用戶發送提醒信息;激勵是指用一些虛擬
貨幣、等級、獎勵等鼓勵用戶更頻繁的使用產品;活動則是通過策劃一些活動,通常為用戶提供實在的利益,來激起用戶的使用熱情。

上述幾種刺激手段各有優劣,不同的產品在不同的階段應選擇恰當的刺激手段,因為弄不好反而會引起用戶方案,導致用戶流失或者活躍度下降。另一方面,在選擇時還需要考慮各種方式的成本,不同的刺激方式的成本也有較大差異。

*增加營收

增加營收也是圍繞用戶運營的一個重要目標。前兩個目標的核心是用戶,這個目標的核心是金錢。不過思維是一致的,比如將增加用戶數量的運營手段用於增加付費用戶數量,將提升用戶活躍度的運營手段用於提升用戶付費頻率,也就達到了增加營收的目的。


實際上總結出來就是:了解產品 + 玩數據 + 邏輯思維能力問題 ;

首先,你必須要足夠了解你的產品的功能以及這個行業,只有在足夠了解的前提下你才可能有很好的一些idea;

其次,觀測數據,分析數據,讓數據說話,並根據數據制定相關的一些解決方案;

還是個運營的菜鳥,了解還不是特別多,總結一些每天做的一些事情:1、觀察一些數據;2、根據數據制定表格;3、根據數據估算渠道的潛能和廣告投放;4、一些活動策劃:新版本上線或者一些節日一些軟文和活動策劃;5、在各個市場中發布新版本;6、客戶信息維護;7、新媒體運營;

分界線

以下是最近在讀的一本書《運營從零開始》的一些讀書筆記,裡面詳細針對運營和運營工作內容作了定義,非常詳細;

運營分類:內容運營、用戶運營、活動運營

內容運營:網站(產品)中可供用戶消費並且延長用戶停留時間、促進用戶轉化的展示均可稱之為「內容」。圖片、文字、視頻、音頻。

l 創作內容(採集或者原創,包括各種內容類型)

l 編輯審核

l 推薦和專題製作

l 找到需要這些內容的人並且想辦法呈現給他們

l 根據數據和用戶反饋,進行內容調整與優化

內容運營的核心為:

l 持續製作、編輯及推薦對用戶有價值的內容,保證用戶可以在產品中獲取這些信息

l 根據KPI的設計,降低或者提高用戶獲取內容的成本

l 協助網站(產品)獲利

用戶運營:以網站(產品)的用戶的活躍、留存、付費為目標。引入新用戶、留存老用戶、保持用戶活躍、促進用戶付費、挽迴流失或者沉默的用戶。

用戶的定義:user—使用者,無論是否註冊、登錄能夠使用產品的都是user。Member是比使用者高一層的,完成了註冊並登錄使用產品的user,也可能是付費使用高級功能的user。

用戶運營的步驟

l 掌握用戶結構,做基礎的用戶分析指針,產生用戶類型

l 了解用戶的規模以及增長或衰退的情況,並適當的用戶分級

l 若是從事社區或者是交易平台的用戶運營,還需要熟悉用戶習慣

l 熟練掌握網站的用戶行為數據分析,據此了解用戶為什麼來、為什麼走、為什麼留下來、為什麼活躍

用戶運營的核心:

開源(拉動新用戶)、節流(防止用戶流失與流失用戶挽回)、維持(已有用戶的留存)、刺激(促進用戶活躍甚至向付費用戶轉化)

活動運營:通過開展獨立活動、聯合活動,拉動某一個或多個指標的短期提升的運營工作。

l 活動文案撰寫

l 活動流程設計

l 活動規則制定(了解用戶喜歡什麼樣的規則)

l 活動成本預估(拉動一個指標的單人成本)

l 活動預期收益(收入或者是用戶活躍度、留存率、減少流失等指標)

l 活動效果統計()

l 活動改進措施


首先運營是什麼?運營就是一個第一眼看上去並沒有什麼卵用的職位。

一款產品,開發不願意做的,產品不願意做的,商務不願意做的(其實他們都能做的),運營都可以切入進行協作,對,我就是一個打雜的~

那麼,打雜不好嗎?這個很難說喔~~不過叼的是什麼?

就是這個打雜的居然是有腦袋地進行打雜!!打雜模式2.0~~

我清楚自己為什麼而打雜,為什麼目的而打雜!

所有一切可以使產品進步優化從而突然間碉堡了的雜活我都願意去干~

但是,在自己能力範圍與時間控制內。

而且,更恐怖的什麼,什麼時間該打什麼雜老子都算好了,還有計劃地打雜。

不僅如此,為了把雜打好,哥還會看數據,制報表,做分析,不僅僅為了理出還有什麼雜要打,還要讓老大知道我雜事打得多麼有成就~~打雜模式3.0~~

所以,我們運營日常就是個打雜的~~~


看了各位回答,受益頗多。

1、維護用戶

2、策劃互動

3、分析數據

4、設定計劃

適合的星座,處女,天蠍,雙子

適合性格,紅藍,紅綠


推薦閱讀:

如何從測試工程師發展成為產品經理?
項目經理需要具備有他所管理的技術能力么?
產品經理的必讀書籍有哪些?
你怎麼看美樂時光這個APP?
為了和開發很好的對接工作,產品經理需要了解哪些開發知識或語言?

TAG:產品經理 | 產品運營 | 互聯網產品運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