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漢語中「-化」、「-性」這種表達方法是受外來語影響產生的嗎?
01-01
「擬人化」、「複雜化」、「抽象化」、「同根性」、「可聽性」,好像隨便一個動詞或形容詞後面加上這兩個字就能造個新詞,雖然用起來比較簡便但是覺得有點彆扭,是不是受外文影響產生的一種語言現象?
問題是不是「被濫用」不好正面回答。
假如某種語言現象或構詞法的確被濫用了,我傾向於認為這是媒體的不慎所造成的;但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應出了這種構詞法的「可擴展性」(抱歉我又「濫用」了一次)真的很好。舉例中的「-化」、「-性」在現代漢語中的兩種構詞法,的確是從現代日語中對應的接尾詞「進口」而來的。在日語中,與「-化(か)」近似的構詞還有兩種:「-的(てき)」、「-様(よう)」。
前兩者的用法接近,都可接續在名詞之後;「-様」則通常接續在動詞連用型之後。
它們的語義也都相近,表示事物的樣子或狀態——- 前兩者語義為:具有那個名詞所指的事物的性質、或變化為那種事物的趨向。
- 後一者語義為:呈現出那個動作的狀態、樣子等等。
而「-性」在日語中則有兩種常用發音——
- 「-性(しょう)」:多見於接續在動詞連用型之後,構成的新詞可以用來描述其他事物的性質。
- 「-性(せい)」:接續在名詞後,表示具有所指事物的性質、傾向等等。
在日語中,上述構詞法就是用來臨時創造一些常用辭彙中沒有的概念;其中一部分用久了,可能會逐漸轉化為大家公認的概念而被保留下來。當然,上述構詞法都偏向書面語。
現代漢語從日語中借用了這種構詞法,目的也相似,用來臨時造一些原本常用語中沒有的(新的、外來的)概念。現今資訊流通很快,新的概念產生頻率也很高,更容易出現原有辭彙不夠用的情況;於是這種構詞法被大量運用來彌補原有辭彙的不足,用以描述新生概念。推薦閱讀:
※「家」字,為什麼北方讀如jia(/t?ia/),而南方(吳語和粵語)讀如ga(/ka/)?
※韓國為什麼要棄用漢字?
※「戰」字如何反切?有幾個切法?切的時候自由組合的話,有什麼基本原則?
※量詞有什麼用?
※為什麼古人不能發現語音是隨時間變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