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是獨立語言,不是漢語方言這個觀點正確嗎?

如果上面的觀點成立,那麼閩語、吳語都不是方言,而是漢語的語支嗎?

ps:看了這本書,不知道現在語音學的主流觀點是不是和書中基本一致呢?


謝邀。

目前學術界有兩派觀點,一派是傳統的七大方言觀點,認為漢語是語種,官吳粵閩客湘贛是方言。這種分類觀點的原則和國際上對語種的劃分原則不同,正在逐漸淘汰,並且主要存在於低層次的學院派學生和國內學界的老一輩學者中。

另一派是漢語族觀點,認為漢語是一個語族,其下有若干語種,這派觀點和國際上接軌,正在逐步被廣泛接受,尤其是民間語言愛好者和方言保護工作者,基本採用這派觀點。

這兩派的分歧本質上是政治問題和習慣問題而不是學術問題。

在漢語族派中,閩語被確定為語支是公認無爭議的,而粵語則有兩類觀點:

一類觀點認為以南寧平話為代表的西部粵語和以廣州白話為代表的東部粵語是不同的語種,同屬粵語支,粵語是漢語族下的一個語支。持這類觀點者是極少數派

另一類觀點認為南寧平話和廣州白話是同一語種的不同方言,粵語是漢語族下的一個語種。這類觀點是目前的主流。

吳語分為北部吳語(太湖片)、南部吳語(金衢片 台州片 上麗片 甌江片)、西部吳語(宣州片 徽州片),這三個大區之間的吳語方言有能溝通的有不能溝通的,按照漢語族派對語種劃分的原則,吳語里存在有兩種方言可被劃為不同語種,但是兩者又都應和第三種方言劃為同一語種的現象,因此吳語實際上是一個漸變群系,我們便籠統地把所有吳語方言劃為統一語種——吳語,而不強行把吳語拆解成語支。

但是題目所示書中的這種分類方法不管以什麼觀點來看都是錯誤的。認為漢語是一個語種,官晉湘贛客是方言,把粵閩吳和漢語對立起來的分類方法在原則上就自相矛盾。這暴露出作者是從七大方言派向漢語族派轉變者,並且對官晉湘贛客方言缺乏基本的常識性的認識。或者,可能是我心懷陰謀論,作者這樣的分類方法是帶有非學術性目的的,故意混淆視聽,使宣傳出偏差,以期產生某些政治影響。

*********以下是複製粘貼內容********

根據SIL的《民族語》,將漢語族分為14種語言,這個標準是學界比較推薦的標準之一

漢藏語系

&>漢語族

&>&>&>官話

&>&>&>贛語

&>&>&>徽語

&>&>&>客語(客家話)

&>&>&>晉語

&>&>&>莆仙話

&>&>&>吳語

&>&>&>粵語

&>&>&>湘語

&>&>&>東干話

&>&>閩語支

&>&>&>閩南語

&>&>&>閩東語

&>&>&>閩北語

&>&>&>閩中語

其中有較大爭議,主流從合的是

東干話是否屬於官話

莆仙話是否屬於閩語

有較小爭議,主流從分的是

晉語是否屬於官話

徽語是否屬於吳語

另外還有一個爭議是白族所使用的白語,是否在發生學上和漢語親緣關係更近,從而應當將其分入漢語族,並改稱漢白語族。

要注意的是,語言系屬分類中,語系語族語群語支語種方言這六個分類階元不必第次嵌套,通俗來說就是語系語族語群語支任何一個階元下都可以有語種這個階元,或者表述為語種作為葉結點,深度不固定。

*******************************

扯常識性概念還有邏輯問題的無營養評論統統刪了


這樣分不對,閩語還有邵將、閩東、閩中、莆仙、瓊文,同時上海話、無錫話、常州話、粵語勾漏片等都被開除方言籍了。廣州?請問你這廣州是漢朝時的嗎?


我們就用天天宣稱自己是獨立語言的粵語假設一下吧。

假如突然有一天,世界上沒有粵語了,只有穗語、港語、澳門語、鵬(深)語、珠海語、惠州語、中山語。。每種「語言」的的使用者堅決認為自己的語言和別人是不一樣的,是看起來相似但是完全不同的語言,所謂粵語是根本不存在的,你覺得可笑嗎?

然而類似的事情不僅發生過,而且比你想像的嚴重的多。鐵托的前南斯拉夫統一時期,官方語言是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是絕大多數人的母語;而標準語所在地不在塞爾維亞的貝爾格萊德也不在克羅埃西亞的薩格勒布,而在波斯尼亞的薩拉熱窩。

前南斯拉夫解體後,這種語言消失,變成了塞爾維亞語、克羅埃西亞語、波斯尼亞語、黑山語,每種語言堅決認為自己的語言和別人不一樣,甚至把文字都改了(克羅埃西亞等完全廢除了西里爾字母僅用拉丁字母)。。至於這幾種「語言」彼此的差別?可能比英語和美國英語的差別、廣州粵語和香港粵語的差別還小。

語言還是方言,不僅僅是一個科學問題或者文化問題。民族問題也是這樣。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波斯尼亞人本來為同一民族,差異僅僅是信了不同的宗教(東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結果呢?波斯尼亞生靈塗炭,彼此互相種族滅絕。。鐵托手下的那個東西方之間遊刃有餘的南斯拉夫變成了一堆無能小國家,塞爾維亞國界重回19世紀。

語言還是方言?是一個政治問題。


哈哈,這個分類真是笑死人了。

先不說強行把吳、閩、粵拔高的問題。作者把吳語分為蘇州吳語和南部吳語,請問這個蘇州範圍有多大,是蘇州城還是蘇州市或者說指代太湖片?你好歹用個北部吳語啊,不然這麼多牛逼城巿不得先打個你死我活啊。把粵語分為廣州話,平話和儋州,這是要用廣州話一詞代表現在兩廣所有粵語嗎?

這一張圖推翻了現有的整個漢語語言學體系,作者水平世界一流。


粵語跟官話的關係不知道比湘語近到哪裡去了。

總的來說漢語族-粵語或者漢語-粵語方言都是一個一個意思,相對層級是一樣的。

但你這個書寫的吳閩粵直接跟漢語平行這就很扯了。方言內部的劃分也是簡陋得像是鬼扯,吳語分蘇州方言和浙南方言,閩東被無視。。。。


首先,我的觀點是,粵語是語言,但肯定不是「獨立語言」,粵語和普通話共用一套文字,在發展過程中互相交織,互相影響,怎麼可能是獨立的呢。

其次,普通話是中國官方語言,正式場合請說普通話。

再次,居心叵測把關於粵語的討論上升到政治高度的人,吔屎啦你。


方言之間的關係是方言學的範疇。而一種方言是否能獨立成為一種語言,更多的是社會語言學問題。或者直接點,是政治問題。


我搜了下。這本書1994年出版的,這裡面的論文可能是更早的時候寫的。一些觀點可能很陳舊或者有偏見,就比如這個分類。


這難道不是「粵語是語言不是方言」的升級版嗎?

方言的基本釋義難道不是「漢民族地方通行語言」嗎?

漢語基本釋義難道不是「漢民族使用語言」嗎?

粵語哪不符合以上兩點?

學術本來就是服務政治。不要把學術說的那麼清高。

前面的國際「大嗮」?沖繩語這種和日語八竿子打不著的語言,在國際上都有爭論是否屬於日語方言。按這「邏輯」粵語不是更應該屬於漢語方言嗎?


所有原始漢語的後裔都可以被視為漢語方言,或者你也可以接受你小學課本上大部分詩詞都不是漢語的文學作品,是某種無關的滅絕的語言的

我個人來說是資磁你這麼想的


語支和方言並不矛盾。粵語作為一種語言,是漢語族的分支,也是在中國廣東大部分地區使用的方言。漢語作為一個語族,也是地球上中國這個地方使用的方言。語支是從語言本身的性質特點上來說的,方言是從地域的角度來說的,根本不是一個層面上的概念。


地方普通話,都有合理性


漢語是語族,漢語方言是語支,但你的分類是錯誤的


如果考試……而且考這本書,你這麼寫吧……不然沒分。


應該是比較老的劃分,閩語劃分南北是以前的劃法了


正確。

支持香港獨立。

不要和弱雞中國搞在一起了。


粵語與北方普通話確實是不同的語言,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這麼認為。不過官方是不可能這麼認可的,原因你懂的。而且一個殘酷的現象是,目前從幼兒園開始,所有兒童都必須說北方話,基本上00後、10後兒童儘管生在南粵,對於粵語的認可程度已經很低。同輩之間交流也已經普遍使用北方話。

所以,在語言滅絕政策之下,相信再過20年,題主這個話題已經不復存在,想這麼多,有用嗎?


我有個大學同學,潮州長大,父母一個遼寧人一個廣州人,都在政府里工作。

據他說,他爹很容易就學會了廣州話,但在潮州工作幾十年直到退休都沒學會潮州話。

所以廣州話是漢語方言,潮州話是跟漢語差別非常大的另一種語言。

不過我在網上看皇漢說潮州話是宋朝官話,這就不覺明厲了。


粵語當然是獨立語言啊,中國任何一種方言都是獨立語言,方言的全稱不就是地方語言嗎?

除了被定位為官方語言的普通話,全國所有方言,北京話、重慶話、西安話、瀋陽話、廣州話、上海話等等等,都是平等的,都既是獨立語言也是漢語方言。


從民族的立場上看他們都是方言。

從學術的角度來考慮,怎樣更清晰、更簡練就應該是怎樣。但有兩個問題:

①學術是世界性的,而在一定範圍內,學術研究的開展及其成果的使用又具有局部性。

②語言跟文字密不可分,中國不同地方作為聲音的語言差別很大,而文字卻是統一的。掌握國際語言學術權威的洋大人,他們的語言環境似乎不是這樣。


當粵語作為越國,陳國,漢國,宋朝末代,太平天國的官方語言的時候,粵語就是漢語語族的語支。

當粵語作為任囂城,南海郡,廣州都督府,兩廣行省的第二官方語言時,粵語就是方言。

如果香港獨立建國,粵語就是漢語的一個語族。如果香港沒有獨立,粵語就是方言。

粵語從方言到語族只是差一把槍,和維吾爾語從方言到語族只差一把大砍刀一樣。

當一個西北少民拿起大刀,阿拉伯語就是一個語族,當他放下屠刀,阿拉伯語就是漢語方言。

所以,判斷粵語究竟是語族還是方言,只要判斷兩廣是否存在粵族人民自治區,或者香港人民共和國,或者兩廣自治領等物體。


學術界基本認同,非學術界,這是一種政治錯誤。


用西方的語言學來解構漢語是不合適的,文明的重要標誌是有書寫文字,而西方語言和漢語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語言文字系統。西方文字多以字母構成,是以發音為中心的。 而中文是象形文字,是以形達意,文字統一,但各地發音就千變萬化了,不同的發音可指向同一個字,但一樣的發音又可以是完全的不同的字和意思。如果用西方那套來劃分,國內跟粵語同樣與普通話發音相去甚遠的方言多了去了,要說粵語是獨立語言,那中國得多少種語言? 這樣看來漢字作為象形文字對民族融合建立統一的中央政權的意義是非凡的,在古代交通不便各地口語溝通困難的情況下,秦始皇只用書同文就能一紙政令通達全國,即便各地口語千差萬別,而以形象而不是以發音為區別的象形文字便於各地求同 (文字)存異(方言),實現統一。反觀歐洲歷史上多是四分五裂,西方的以發音為中心的文字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由於地理和古代交通的限制,口語是天然的不同,這樣以發音為中心的文字系統很方便的使各地形成不同的語言和民族認同。


推薦閱讀:

同樣是口音「軟」,台灣腔是否比吳語者更容易被看成娘炮?
在吳語中為什麼許多普通話發音是xia的字如夏,下。。。等都被發成wo?
現代漢語方言是什麼時候形成的?(隨便介紹幾種就好)?
"鉛"字如今這個讀音是如何來的?

TAG:粵語 | 吳語 | 漢語方言 | 閩語 | 漢語方言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