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看過漢語之後讀英語就能很快讀懂,可是先看英語就很難理解這個句子?
接觸的英語資料比較多,每次讀英文長句都覺得很暈,讀完不知道說的是什麼,然而如果先看了漢語,再看這個句子就會覺得非常容易。請問這是怎麼回事?又該如何改善呢?是不是其他語言學習者也會有同樣的問題?
謝邀!
首先是質量較高的英語文字,題主讀得夠不夠多? 題主說的「英語資料」,那要是具體哪一類英語資料:很多英語資料並不見得是英語基礎很好的人寫的(包括英美等 native speakers)、寫完後也未必有編輯給仔細把關、推敲文字。。。。的。所以你自己首先必須有足夠高質量英語文字閱讀量,培養了自己的理解能力之後,再來看這些語言質量未必特別過關的英語資料,才會比較容易。即便句子有語病,你也能比較容易看出語病,再根據上下文來正確理解。
『『補充: 什麼是「質量較高的言語文字」: 總的來說,雜誌的語言比報紙好,書籍又比雜誌好。這其中最關鍵的是時間因素:書籍一般經過了作者、一或幾個編輯的加工、審核、潤色,且時間一般比較充裕,所以總體而言比報刊新聞那種限時限刻寫出來的文字質量會高一些。英語專業的教授絕大多數都推崇文學經典,我是不太贊成的:越是「文學經典」,時間越久遠,語言越古老,也就離現在社會、工作等需要越遠。所以諸如 Stebe Jobs 之類的名人傳記、或當代的各種類別的書籍其實都可以看,只要是你喜歡的。』』
第二,對付長句子,有2個關鍵:
1. 最重要的:先「剝皮、剔肉、抽筋」,只留下「骨架」,也就是最根本的那個簡而又簡的主句。看清了骨架之後,再把皮、肉、筋等一點一點放回去,整句話的意思就很明確了。
很多英語老師一味把從句的種種語法現象、元素不分青紅皂白,一概掰開了、揉碎了教給學生,太多的學生因此而陷入語法分析的泥潭,越陷越深,所謂「學好了」的,也往往最後只會分析語法,可閱讀時照樣看得雲里霧裡的。我的建議是:閱讀和聽力中需要運用的語法知識,你只需要關心最基本的主謂賓定狀同、知道所謂「從句」,就是有主謂語的完整小句子,被放到了一個長句子里而已 ----- 連各種從句的名稱等都根本不必管,更別說從句各個部分的語法名稱了!你只管剝皮、剔肉、去筋,把一個看似很複雜的長句子簡化、再簡化,直到無法再簡化、只剩下最基本的骨架了,那就是主句。你把這個「骨架」 / 主句看明白了,再把被你拿走的那些「筋、肉、皮」一點一點看明白、逐一放回原句里去,整個意思就明了了。 看一個「大從句+中從句+小從句+小小從句」的例子:
Behaviorists suggest that the child who is raised in an environment where there are many stimuli which develop his or her capacity for appropriate responses will experience greater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主句Behaviorists suggest 就2個詞,沒什麼好說的,所有問題都出在Behaviorists suggest THAT 後面的這個「大從句」以及它包括的 3 個中、小、小小從句里,所以姑且就以這第一個 that 後面 the child 開始,作為主句來分析。
看到 the child 這個主語,第一件事就是先留心找到它的謂語,以便看清楚主句究竟是什麼。後面那些個 who, where, which 里:
who is raised in an environment
where there are many stimuli
which develop his or her capacity for appropriate responses
這3個部分都主謂語俱全,已經「自成一體」、是完整的「小句子 = 從句」了。所以你必須留心找那看似「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看似「無主」 / 「無主語」的動詞。一路看下來,你得一直看到將近句尾,才看到 will experience …,從句子結構看,這個動詞結構 will experience xxx 不可能是 which develop his… 那個從句、或任何別的從句的謂語動詞,對吧?好了,那這就是主句的謂語動詞了。因此「剝皮、抽筋、剔肉」簡化後剩下的最基本的骨架,即主句,就是 The child … will experience greater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什麼樣的 child 才 will experience greater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the child who is raised in an environment…
什麼樣的 environment? an environment where there are many stimuli
什麼樣的 stimuli? stimuli which develop his or her capacity for appropriate responses.
行了,這下整句話的含義清楚了吧?自己用簡潔的英語 paraphrase / 複述一下: Certain stimuli help a child develop his or her capacity for appropriate responses. If he or she grows up in an environment with a great many such stimuli, this child will develop better intellectually than most other children. 意思理解正確了,你也能用自己的話把這些意思表述出來,這就夠了。
千萬別鑽進去分析這裡的 who, which, where 都分別是什麼語法現象、結構、。。。。。。你只要看看自己周圍有「又聾、又啞、又瞎的英語語法專家」,就知道這種死摳語法的教法純粹是誤人子弟。我當年上英語專業時就煩透了那些個句子結構的名稱,從不看這些語法書,我認定了我只需要知道最基本的主謂賓定狀同 + 最基本的「從句」概念(連「定語、狀語、同位語。。。。從句」的區分都沒必要知道),會把句子簡化、看懂、理解,就夠了。而且,閱讀量多了、自己又願意勤動手寫幾句、經常使用新學的好詞好句、模仿好句式的話,你自然而然就會學會運用這些從句。如果你以前經常大搞語法分析的話,我建議你把這時間多多用來做長難句的 paraphrasing, 即象我上面那樣用較簡單的英語來複述那個長難句的意思、並保證原文的含義、分寸感等不走樣。這對提高應付長難句的能力和提升你自己的口頭筆頭表述能力,都會非常有幫助。
2. 搞清楚 and 一詞在長句子中的用法,往往能幫你從一大堆看似雜亂無章的東西中看出條理來。再看一個例句:
Behind him the full moon shone down over a distant prospect of green hills, and on the slopes at the foot of the hills there were houses with rich gardens, and an open parkland with groves off trees and the white gleam of a classical temple.
不到3行字,有 3 個 and。你把這句話按上面的辦法簡化、再簡化後,得到的是:
{The full moon shone} AND {there were houses AND an open parkland}. 需要指明的是 the full moon shone 與 there were houses and an open parkland 是這一長句的2個並列的、最主要的成分。憑什麼這麼說? 長句子中究竟有幾個主幹部分,最明顯的標誌就是 and 這個詞:
英語中,無論一句話有多長、裡面有幾個並列的完整的小句子,最後一個完整的小句子一定是由一個 and 帶出來的。比如:
There were soldiers, there were students, there were teachers AND there were business owners.
你見到 the full moon shone ... 這樣一個帶著主謂語的完整的小句子後,緊接著出現一個 「 , + and 」 (取決於具體情況,不一定有逗號),那就是告訴你這個長句中的最後一個(與 "the full mooon..." 那小句並列的)小句子來了 ----- and ... there were xxxx。
在 ... and on the slopes at the foot of the hills there were houses with rich gardens and an open parkland with groves of trees and the white gleam of a classical temple 這部分中,最容易讓人犯糊塗的,可能就是 there were 到底包括了哪幾個並列的主要東西、又有哪些是「搭配」在這些主要東西上的附屬品?
答案還是在 and 的用法上。與上面說的長句中的好幾個小句如何排列、用 and 連接的道理一樣,幾樣東西(無論名詞、動詞還是形容詞或副詞)並列的時候,最後一樣東西的前面才會有、而且必須有 and。
"there were" 到底指的是哪幾個主體? there were HOUSES (with gardens) and AN OPEN PARKLAND (with groves of trees and the white gleam of a classical temple) = there were houses and a parkland,兩樣主體。
憑什麼說 an open parkland 不是與 gardens 並列、一起附屬於 houses 這唯一一個主體上?
首先從修辭和邏輯關係上說,除非有很特殊的原因,否則你會說「幾幢房子附帶了一個巨大的 parkland」、而不說「那巨大的 parkland 中有幾幢房子嗎」?一般不會吧?
再者,那麼大的 parkland,那幾個小小的 gardens 有資格與它並列 / 相提並論,而不被作為 parkland 的一小部分來提嗎?一般情況下當然不會那樣。
第三,良好的寫作習慣,要求句子中並列部分的結構盡量保持一致、達到一種平衡,就像這句話中 with 的使用那樣:
there were
-- houses WITH rich gardens and
-- an open parkland WITH groves of trees and the white gleam of a classical temple.
憑什麼說 the white gleam of a classical temple 不是與 houses 和 parkland 並列的第三個主體?因為如果真是那樣的話, an open parkland 前面就應該是一個逗號,而不該有那個 and 了 ---- 多樣東西並列時,前面幾樣之間都是用逗號分開,唯有最後一樣東西才必須由一個 and 帶出來:A, B, C and D。
所以歸根到底,有了這「剝皮剔骨抽筋」 + 「對 and 的識別能力」 這兩樣,加上基本的語法知識(詞性、主謂賓定狀同)、尤其是大量閱讀(所謂「見多」方能「識廣」),長句子就沒什麼可擔心的了。 上面說得看似很複雜,但這只是為了給你提供正確破解長難句的一些技巧。真正的破解技能,在於「熟能生巧」 : 高質量的英語文字你讀多了,這些技巧都在一瞬間下意識運用完畢了,這類長難句一般你都用不著回頭讀第二遍。
謝邀。英文不太接觸,說一下自己看日文時的一點小體會,僅供參考哈。
日語的話,遇到特別難的長句子,我的做法是找助詞,先做縮句然後再做擴句,
【先整明白誰把啥咋的了,完後再看哪個誰拿啥把哪個啥咋的了/整成啥樣了】。好吧,,,我好好說話。
就是先搞清楚誰對什麼做了怎樣的事情,然後再看修飾語,因為什麼事情,哪個誰通過什麼手段對什麼東西/人做了怎樣的事情。
嗯,,,套用漢語的說法就是,先找主謂賓,再看定狀補。
想起小時候,從外面一進家門,慌慌張張的說了一大堆,前言不搭後語。大人就問,你先說誰把誰咋的了?小剛把小強給打了。
拿啥打的啊?
拿磚頭。
打成啥樣了?
都打出血了。
為啥打成這樣啊?
因為彈玻璃球,小強輸了不認帳。
你瞅瞅,你瞅瞅,為了個玩打成這樣,真是。
所以這句話連起來說就是,因為彈玻璃球小強輸了不認帳,小剛拿磚頭把小強打出血了。
好了,先找主謂賓的同學請舉手!
咦?怎麼沒人舉手?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為啥看中文的時候一般不會在意主謂賓定狀補呢?因為我們對中文有語感啊。也就是說我們已經適應了漢語思維,並且積累了足夠的漢語辭彙,又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及文化背景做後盾。所以,一般我們看到「因為」就會想到這是表原因,看到「彈玻璃球」,如果相應的文化背景就不會糾結玻璃球是啥,並且立馬想到,哦一群孩子。在看到「小強輸了不認帳」時就馬上聯想到之後肯定沒好事,沒準就是打架,而且預判這邊小孩子打架一般都是拿磚頭,接著就看到了「小剛拿磚頭」(預判成功!v)。
看見沒?磚頭都拿起來了,不用說肯定把小強打了,那麼拿磚頭打了肯定打出血了。有語感的話,看開頭就猜到了結尾,一切符合預期,毫無鴨梨。所以,我認為,學一種語言就是這樣,最重要的是語感。
具體做法,說起來簡單,多學多用就行。但是,這需要從開頭i have a pen就得注意培養,然後持之以恆,長時間的積累,所以也是最難的。學語言,沒辦法,沒語感真不行,真的很痛苦,就像開頭那段【】中的說明,如果沒有接下來的「翻譯」,南方人一定會不知所云的。語感是難,不過在我來說應該比「把90kg的體重減到60kg」還要簡單那麼一小丟丟。大家努力吧(手動紅布條臉)就這樣。因為被「劇透」了。理解句子的難度在於單詞的有機組合。還是日語,通過的是各類詞後面的助詞,80%的工作都是在搞清楚助詞表達了什麼。&
但是如果看了中文翻譯,也不一定是中文,總之就是知道了意思以後,也就自然而然地知道了這些詞是怎麼有機組合的。自然也就容易了,剩下的就是無機的單詞含義了
我很贊同說「劇透」的那位!
我自己閱讀過程中也有題主所表現出來的問題。我在碰到比較難理解的句子時,只要看一眼翻譯,再回頭看句子的時候就豁然開朗。在我看來,主要是以下幾個短板引起的:
第一,印象不深的辭彙。一個句子中一兩個生詞不會對理解產生太大的影響,但是,似是而非的單詞卻會。我所說的似是而非是指那些你見過,甚至能在幾個意思之間飄忽的詞。這樣的詞不但會分散你的注意力,而且會對句子產生出多個理解,就像你帶入不同的值就會有不同的結果一樣。
第二,語言結構。一個句子中的時態語態還是比較好辨識的,但一個句子中出現多個介詞,連詞時,我們有時就會很難把握。比如一個結構中套了3個of,幾個with,and,which,我就就很難抓到先行詞,或者是多個介詞結構的核心。
正如「劇透」一樣,當我們知道漢語意思後,我們再去看這個句子的時候就會對其結構迅速重組對應,模糊的單詞有了確切的含義,介詞結構的修飾成分也能放到合適的位置,誰的誰的誰一下子就清楚了。
所以,這正說明一種狀態——友情之上,戀人未滿。我自己的解決方案就是看中英文對照,比較難的結構在多見幾次熟悉之後,就不會再對我們造成困擾了。但是如果你一開始就不看翻譯,靠自己,就像奶爸說的,這是無效輸入,徒增苦惱罷了。時間允許的話,可以進行英漢互譯,翻譯看似慢,可是,慢就是快啊!當你翻過50篇經濟學人後,你就發現自己6的飛起!
P.S.單詞量不夠6000的,你還是乖乖背單詞吧!一個是語法,一個是單詞量。但是你也不用擔心太多,你叫一般說英語的來看一般性也有一樣的問題。你只是嚴重點
但如果你是英語系的……我推薦先背到15000個單詞
因為靠我9000的單詞量都讀不下來了不起的蓋茨比推薦閱讀:
※適合英語學習的英英詞典都有哪些?
※上班族怎樣學習英語比較有效?
※一個熟練使用英語的人在閱讀過程中是如何處理語序障礙的?
※哪些背單詞的軟體比較好用?
※劍橋商務英語中級 BEC 如何備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