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安史之亂肅宗為什麼去靈武?
安祿山破了潼關,玄宗逃向四川,肅宗卻往靈武逃。我能理解玄宗逃往四川,那是天府之國,水通八方,又有秦嶺作為屏障,進可以攻退可以守,非常安全。可肅宗,他卻跑到寧夏去,靈武那地方到底有什麼吸引肅宗?日本侵華時,國民黨選擇重慶,共產黨選擇甘肅等黃土高坡,和唐朝安史之亂一老一少兩位皇帝的選擇很類似,是不是蔣介石選擇重慶時就意味著他要輸了?
我說一點個人見解。未必對,不喜勿噴。
先看下地理位置,邊疆、塞北、寧夏。是不是給人一種感覺,這裡應該是兵荒馬亂鳥不拉屎一片荒涼?是不是要什麼沒什麼?這都是錯覺,這地兒別稱塞上江南。物產豐富土地肥沃,從漢朝就開始經營這個地方,首先軍糧是能解決的。
這是現在的樣子,跟想的不太一樣吧。另外說一句,當時朔方節度使是郭子儀,這位大神的功績就不多說了。(當時肅宗去的時候,老郭領兵在外,沒在老窩)
----------------------------------------------再說說當時的情況。肅宗肯定是不能入蜀,或者說玄宗去哪,肅宗就不能去哪。想想看,肅宗當年多大了?玄宗有一丁點傳位的意思嗎?如果跟著玄宗走,就玄宗的性格,可能不到死都不會傳位。再一個入蜀容易,出來就難了,而且蜀地一點不安全。很多人認為蜀地是天府之國物資充沛,劍閣大門一關高枕無憂,慢慢發展以圖將來反攻。可問題是偏安蜀地的政權最後有幾個善終的?事實證明,沒有打不破的天險,至於具體事例我就不多說了,去搜一下很多。其次,一旦退入蜀地,發展空間很有限,自保尚且不足,更別提反攻。並且這地方別人不好進,你一樣也不好出,出蜀就那幾條路,一旦外面塵埃落定,那就只能待裡面等死。入蜀本來就是楊國舅的意思,那是他根據地,去那也無非是為了方便控制朝廷,本身也沒考慮過太長遠的問題。一旦朝廷都搬進去,中原無主,本來騎牆的各路人馬就非常可能自立,而已經造反的則更加沒有制約,最可怕的是主心骨走了,還在平叛的軍隊誰來指揮?所以從戰略角度來講,入蜀基本就等於選擇偏安選擇放棄對中原地區的控制。再說回到肅宗.肅宗耍了點手段迫使玄宗同意分道揚鑣,分開的時候並非說自己要去朔方,而是要就地組織力量回擊長安.玄宗當時給肅宗留了2000部隊,再加上肅宗招募鄉勇和收編一部分潰退部隊,滿打滿算能有多少?立即反攻長安收復失地平定叛亂,失敗是必然的.肅宗也曾做過一些嘗試,嘗試的結果就是證明此路不通.肅宗開始思考總得先找個地方落腳,當時大家意見很多,但最終選擇朔方,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1.朔方比較近.2.肅宗名義上是朔方的"正"節度使.(遙領的,不過至少名分有)3.朔方軍這時候有郭子儀(副節度使,理論上是當時肅宗的直屬下級)領著在平叛.至少在那個兵荒馬亂的歲月里,朔方軍對朝廷還表現出一定的忠誠.
4.朔方軍常年守邊,戰鬥力很強.這點放任何一個朝代都是,凡是戍邊部隊,戰鬥力都很強.5.朔方境內當時還比較穩定,有一定的物資基礎,糧草布帛能支撐一段時間.(那個時候的布帛是直接能當錢花的硬通貨)6.最後就是賭一賭了,肅宗去朔方之前心裡也打鼓.他其實並不清楚朔方方面到底還有多少忠心對朝廷,更不知道自己到地方會不會直接被架起來.好在,他人一到沒多久,郭子儀就緊急趕回表明效忠態度.總結一下,玄宗去蜀地,所以想單飛的肅宗死活就不會一塊去.剩下的地方,除了朔方之外去了都不保險,最後不去朔方去哪?題主說的兩黨政府分去兩處,跟這個是兩碼事.首先這倆政府根本不可能湊到一塊辦公.其次最後誰輸誰贏的問題跟最開始選擇去哪,沒什麼關係,這是歷史潮流也是民心所向.盛唐十大節度使,范陽、平盧、河東都是安祿山經營過的地方。安西、北庭、嶺南山高路遠,幾乎算是化外之地。隴右、河西半數軍隊被坑在潼關了,且老東家哥舒翰這個時候已經投降了安祿山,還不知道這個時候能不能靠得住。那就剩下兩個選擇了,劍南和朔方。
劍南偏處西南一角,地形險要,經濟富裕,易於割據,相應的進去了也不容易出來,而且民風有點柔弱,屬於偏安一方的小世界。
而朔方西北邊塞雄鎮,兵強馬壯,盛兵十萬,不久前剛滅了突厥汗國,戰鬥力十分彪悍,安史之亂初期,在河北虐的史思明不要不要的。就是地處邊陲,條件差了點,長安淪陷,朔方也成了孤地。就看你怎麼選擇了?
楊國忠力主玄宗去他老家蜀地,玄宗也是老年痴呆了,就去了。。。
叛軍也是胸無大志,得了長安就開始享樂了,也不知道乘勝追擊,東南賦稅竟然源源不斷的從南方路經山南,向西北轉運,唐庭才得以在朔方重整旗鼓。
唐肅宗改立「五都」與「三府」州縣置廢探微
—— 來源:《學術月刊》2015年第1期;作者:華中師大 張達志副教授。摘要:安史之亂爆發後,唐肅宗在穩固從靈武到鳳翔既有權勢的基礎上,壓制玄宗與永王璘的勢力,並藉助江陵轉運東南財賦以應平叛戰爭所需。地方建制層面,通過改立「五都」,以圖鞏固鳳翔、提升江陵、弱化成都。鳳翔府管內鳳翔、天興二縣的置廢與江陵府管內枝江、長寧二縣的調整均能體現中央權力鬥爭對地方格局演變的深遠影響。河中府雖不在「五都」體系之內,但通過對其屬縣改置的梳理,可以證明《舊唐書》所載蒲州置中都之謬。 關鍵詞:唐肅宗/州縣置廢/五都/三府一、從「三京」到「五都」 肅宗一朝在平定安史之亂的同時,對「三京」體系多次作出調整。仔細考察「三京」到「五都」的前後轉變,可以發現其中暗藏玄機,實為最高權力鬥爭的產物。玄宗避地西蜀,肅宗即位靈武,形成皇帝與太上皇並存的特殊狀態。任士英稱之為「中央政治的二元格局」,玄宗通過頒行誥旨、委派宰相等方式對肅宗政治進行滲透和干預,肅宗則力圖減弱玄宗的影響。①日本學者岡野誠認為以肅宗為中心的靈武政權與以玄宗為中心的蜀政權「處於一種潛在的對立狀況,甚或可視為一種南北朝之對立」。②孟彥弘則認為肅宗擺脫玄宗另立門戶,形成成都與靈武兩個政治中心的並峙局面,對最終結束安史之亂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③孫英剛更從肅宗為重造李唐天命、構造自身統治合法性而採取無年號紀年、改李唐正朔的角度分析肅宗與玄宗微妙的競爭關係以及肅宗對玄宗政治遺產的徹底拋棄。④玄宗回京後,肅宗通過罷免玄宗委任宰相、逼迫玄宗遷宮西內、離散玄宗身邊親信等手段,使其逐漸喪失政治權力,直至寶應元年(762)四月父子相繼駕崩,代宗即位,「二元格局」方告解體。學界先賢關注的焦點重在玄、肅之際的中樞政局,此外,在地方層面,肅宗削弱玄宗政治影響力的舉措亦有體現,最為顯著的即為改立「五都」一事。 玄宗天寶元年(742),曾改京師為西京⑤,東都為東京⑥,北都為北京⑦,即京兆、河南、太原為「三京」。此三者,或稱「京」,或稱「都」,地位一仍其舊。直至安史之亂爆發,朝廷播遷導致「三京」體系開始發生顯著變化。天寶十五載(756),玄宗幸蜀,駐蹕成都。其後,肅宗致力於收復東、西兩京,並隨軍進至鳳翔。至德二載(757)十月,肅宗駕回西京,玄宗發蜀郡。同年十二月,玄宗回京,故「改蜀郡為南京,鳳翔府為西京,西京改為中京,蜀郡改為成都府。鳳翔府官僚並同三京名號」。⑧至此,「三京」之外,又加鳳翔西京與成都南京,是為「五京」。為避免重名,原京兆西京甚至改為中京,更加凸顯鳳翔與成都作為曾經的中樞駐地的特殊地位。
「五京」體系的劇變始於江陵南都之置。上元元年(760)「九月甲午,以荊州為南都,州曰江陵府,官吏制置同京兆。其蜀郡先為南京,宜復為蜀郡」。⑨肅宗此舉直接將成都由「五京」之一降為一般州郡,取而代之的是荊州江陵府。此時,「五京」系統改由原中、東、西、北「四京」與「南都」組成。玄宗曾經駐蹕的成都遭降級的同時,肅宗曾經駐蹕的鳳翔地位並未動搖,而江陵「南都」異軍突起,直接取代成都「南京」,此間因由,頗耐人尋味。
一年之後變動又起。上元二年(761)九月「壬寅,制去尊號,但稱皇帝;去年號,但稱元年;以建子月為歲首,月皆以所建為數;因赦天下。停京兆、河南、太原、鳳翔四京及江陵南都之號」。⑩當時天下戰亂,民生凋殘,肅宗此舉暗含去除浮華與收復失地之志。但停「京」「都」之號不足半年,寶應元年(762)「建卯月(二月)辛亥朔,赦天下;復以京兆為上都,河南為東都,鳳翔為西都,江陵為南都,太原為北都」。(11)至此,「四京」盡改為「都」,與江陵南都一道並稱「五都」。 從「三京」到「五都」的轉變,史籍記載頗為簡略,但若結合玄、肅之際「二元格局」與在此期間鳳翔、江陵、河中三府的州縣置廢,則能挖掘出史料背後更多隱而不顯的歷史真實。首先題主忽略了馬嵬驛是唐肅宗發動的兵變,只憑這一點唐肅宗就得離老爸遠點。不然哪天翻舊賬以李隆基殺兒子不眨眼的心性李亨當場就得腦袋搬家。
其次靈武方便控制邊軍,朔方軍戰鬥力很強,領導者郭子儀李光弼也都忠於朝廷。肅宗靈武即位,這倆人從河東前線趕回靈武面君效忠。同時召回了安西河西隴右的邊軍,這些構成了唐軍反攻收復兩京的主力。關鍵一點是靈武以西就是吐蕃和突厥的援兵呀。
靈武以西是賀蘭山,賀蘭山以西是援兵,安祿山無法穿越賀蘭山呀。推薦閱讀:
※為什麼南京大屠殺遇難人數是三十萬整,不多不少?
※如何評價晉朝: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無功掌權 驕奢淫逸、被外族滅國的王朝?
※三年解放戰爭殘酷還是八年抗戰殘酷?
※古代郡主小姐有像琅琊榜霓裳一樣出去打仗嗎,或者外出公務之類的?
※軍統在抗日戰爭期間到底做出了哪些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