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SCI 被審稿人通過又被編輯拒收,這樣的情況多見嗎?投訴有用嗎?
投的一篇稿件經過大修,小修然後終於被審稿人通過(一審後一個審稿人已經說沒意見了,二審後另一個審稿人也寫了 acceptable),前前後後忙活大半年,眼看要畢業的節骨眼,結果被編輯拒了……既然編輯不想接收為什麼一開始不拒絕?還讓人白折騰,有人遇到過這種情況嗎?我看雜誌有申訴途徑,申訴管用嗎?
編輯的拒信第一次寫的:「基於審稿人的意見,所以拒絕」,我就懵了發信去問然後編輯的回信換了個理由是:「經編輯討論,所以拒絕」感覺很難理解……-----因為是代女友詢問,之前信息沒寫全,抱歉-----更新一下審稿人及編輯的信息供參考:
這是第一個審稿人的第一次意見,文章修改一次後他沒有再提新的意見,我們覺得應該是代表默認合格的:"In general the paper is well written and the data are presented appropriately. However, the authors should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he following remarks...."第二個審稿人的第一次意見:"Still there are some observations and inconsistencies that should be amended, these are listed in order of appearance on the text:..."大修以後第二個審稿人的第二次意見,提到了 acceptable,然後給了一些修改語法的小建議,至此女友認為小修以後就能通過:"Authors have greatly improved their manuscript and amended all of the reviewer』s comments in an acceptable form."結果小修以後就收到了編輯的拒信,並且說是審稿人拒絕的:"This decision was based on the comments of external experts who carefully peer-reviewed your paper."女友很不理解,回了編輯信:"It is really a bad news for us to receive a rejection letter of the manuscript (No.XXXXX), especially after we revised it according to all the reviewers』 comments. It is accepted by all the reviewers that the XXX(研究內容) would be beneficial for a wide range of researchers and readers, as there has been no report on the xxx(研究內容) conditions. More importantly, we found all the reviewers satisfactory with our revised manuscript as shown in the review report, which made us confused about the rejection. Therefore, we hope you could reconsider the decision on the manuscript, and give us a chance."
然後編輯的回信換了一套說辭,變成了「經編輯討論拒絕」"We made this decision based on the opinion of our editors. "目前情況是這樣,文章已經另外再投
我也謝個邀。我就遇到過題主說的這種情況。
接受組裡以前一個成員投出去然後被打回來大修的論文,審稿人和編輯各自提了一長串的問題。我接了那片論文一看,卧槽,大修真的是太客氣了,因為所用的程序是錯的,所有的數學公式都是錯的,審稿人沒說拒稿真是太仁慈了。
於是大修(其實等於是重寫程序,全部重來),前前後後搞了一年多,弄好了再投出去。
這回審稿人算是點頭了,而且編輯也隱晦的說,審稿人點了頭就發。大家覺得終於可以搞定了。過了一個月,編輯打回來,說「審稿人說沒問題了,不過我還有些小小的意見,如果你們能夠考慮一下的話」,然後啪啪啪十幾個問題——其中包含兩三個涉及核心數學公式的問題。卧槽,這下懵逼了,這TM是在逗我?問題更大的是,編輯說的情況是對的。大驚——從頭開始推公式,最後找到一個大家都說得過去的解釋:我們文中所用的情況和編輯所談的情況,是近似的兩個極端。總算是圓場了,可以跟編輯說,你說得對,不過我們用的公式也沒錯。——不然,再從頭開始寫程序的話,我這輩子就算搭在這上面了。但光是推公式,以及修改編輯提出的其他小問題,又搞了好幾個月。
再發回去,終於編輯也點頭了。長舒一口氣……再等了兩三個月,才拿到校對稿。校對,修改文字和語法,再投回去。這篇文章,前前後後忙活了快三年!
若不是我們找到了一個說得過去的解釋,估計也會被幹掉。所以,編輯想拒你,雖然這種情況比較少見,但是可能發生的。
題主你沒有給出編輯的具體意見是什麼。編輯是質疑你們的數據、模型、解釋還是寫作?編輯的質疑有沒有道理?你們的論點有沒有道理?能不能試著說服對方,或者找到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解釋?只拒絕不給理由通常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所以建議題主的女友,好好研究一下,多和組裡成員和導師討論一下,看看自己的science是不是真的紮實。單純申訴,估計沒戲。還不如換一家雜誌繼續投呢。我覺得,要是哪裡都不肯收,那問題很可能處在文章本身。謝邀。
我也被編輯以很荒誕的理由據過。比如修改後的文章給編輯壓了幾個月,然後拒了,說不用給審稿人了,肯定不會滿足他們的評審意見。
然後就趕快再找一個雜誌啊。我就馬上找了一個 special issue,好像五個審稿人吧,三星期就審過了。
這種事,時間緊就別浪費在跟編輯糾結上。
謝邀。
不展開看我就能得出結論:編輯有權。
編輯有最終決定權。審稿人通過了,給你的意見雖然正面,但是審稿人也可以給編輯發建議,有些你看不到。另外,編輯也可能是你這個方向的大牛,對你的論文有一些意見,但是沒打算跟你說。
你可以跟編輯交流,但是我覺得希望不大,畢竟審稿人通過了但是編輯不同意,那麼編輯的決定一定是想好了的。這種情況下估計申訴是沒有什麼用的,除非拒稿原因很明確並且你能針對這些原因提出同樣明確的申訴理由。另做他投可能會更快些。期刊編輯有權做出最終決定,本質上來說審稿人的意見對他們來說只是參考。
謝邀 @芝士喵 內部如何操作 其實投稿者挺無能為力的。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 。另投是對的 祝好。
有這種情況啊。編輯是有最終決定權的,可能覺得最終審稿人滿意了,但是還沒達到他心裡的預期吧,或者版面不夠,編輯有了其他想法等等。申訴可以試試,但是一般成功率不高
首先要說明的是,一定要禮貌。儘管有的審稿人措辭強烈,甚至完全否定你的工作。這也不怕,處於下風往往有反攻的機會。如果你也措辭強烈的回複審稿人,只能說自取滅忙。所謂的禮貌,就是要求務必對審稿人的每個問題都做闡述,要認真真誠,不怕沒弄清楚,就怕勉強回答,故作高深,這非常不可取。審稿人的問題可以非常好多類,有懷疑型,有請教型,有討論型,有賜教型,有建議型等。要根據每種語氣來回答,這裡面內容也多,不詳細說了。大家根據自己的情況好好揣摩。 其次,大家頭腦中一定要有一個清晰的概念,你和審稿人之間的「來來往往」,不僅僅是你們兩個人的事情!幕後有一雙眼睛一直在注視你們,就是editor。他是一個裁判,僅僅地盯著你們兩個的交流。他有自己的判斷。即便是到最後審稿人還是不接受你的回復,editor仍然能決定是否錄用你。也就是說,就算審稿人不像接收,但是如果editor想接收,那麼肯定是能接收的。於是有人會問,怎麼能讓editor站在我們這一邊?那就是用真誠博得編輯的好感。在寫回復的時候頭腦中一定要時刻銘記,你的回復是給2個人看得,一個是reviewer,一個是editor。你回復的語氣和態度editor都看在眼裡,是否用心,是否真誠,這些都被editor注視。因為並不是每個審稿人都公正,因為必然會涉及到『羨慕嫉妒恨』,或者圈子人際關係的問題,碰巧送到對手手裡也是經常能發生的,因此editor就負責來做最後的仲裁。舉一個切身的例子,我投某一個頂級期刊,給了兩個審稿人的意見,一個審稿人的意見非常中肯,能看出來他希望你的文章能接收,於是有很多問題,讓你回復。另一個審稿人上來就否定,隻言片語,沒有具體意見。因此可以初步判定他們的態度。對這兩個做仔細認真的回復後,發給編輯。第一輪後,第一個審稿人非常滿意,同意接收。第二個不滿意,提出一些問題,但是問題有點超出文章範圍,於是又修改回復。這一輪後,還不滿意,還是用問題來刁難。基本看出是不想接收。不過我仍然很認真的回復,每次回復達到20頁左右。把我們的觀點和想法回復,並希望討論。這次回復後,經過一個月後,狀態變為report received,也就是說編輯收到了這個評審的意見,但是過了幾天我都沒有收到修改的通知以及結果如何。我此時很納悶怎麼會這樣?按照慣例,編輯收到意見後回在第一時間給作者郵件的。此時再看狀態,變為:Manuscript for Board level decision。就是說提交編委會仲裁。這可能說明編輯在作選擇,審稿人可能又不同意接收,但是經過他的觀察覺得我幾輪的回複比較好。最後接收了。這中間的過程可能很複雜,涉及到心理層面的一些對抗,也不好說最後的情況如何,但是可以肯定,你在過程中的表現,編輯肯定會有一個評價。所以一定要有禮貌,有禮貌,真誠,真誠,回答問題切中要害,不要兜圈子。請大家記住。
編輯肯定會給出拒收的理由吧?參照其理由,看看自己的稿子有無可以再修的地方,然後抓緊時間申訴。
編輯確實有這個權利,但是這個情況太過分了,可能存在歧視中國人的情況。
建議申訴,我們實驗室就是被拒稿後, 老闆提出申訴,最後JNCI接收了,影響因子15.
雖然很想罵編輯是逗逼,
但是申訴還是要講文明。
附申訴信:
Dear xxx,Thanks for your letter in response to our previous submission of our manuscript (ABAB-3437). After having carefully read your letter, I feel little bit confused as your decision. The two reviewers and you previously suggested that our manuscript (ABAB-3437) could be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should we be prepared to incorporate minor revisions. We had revised our manuscript carefully and complemented some experiments raised by the reviewers. The rejected decision of the Editorial Board might be because that we did not answer some of the reviewers』 comments clearly. We carefully considered the reviewers』 comments again and have further modified the manuscript according to your letters. In addition, we have consulted a professional language editing services to check the English. We believe our manuscript (ABAB-3437) is potentially publishable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s. First, this work presents interesting results on XXXXXXXXXX(省略……)We understand that the misunderstanding might be caused by the unclear description in our manuscript, but we believe that the results are of merit and the paper is potentially publishable in the journal. Therefore, we would be most grateful if you could re-consider our work and give us a second opportunity.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patience and understanding. Looking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With best regards,Yours sincerely,
xxx and xxx通訊作者E-mail:xxx通訊作者單位:xxx等你的好消息。1. 這種事情是可能的2. 如果編輯沒有給具體的理由,可以去信要求給出具體的拒絕接受的理由3. 查一下最近有沒有和你們工作相近的文獻發表,是否用了和你們很像的思路,如果有,懷疑是抄襲你們的工作的,可以和導師商量一下,如何和這個期刊進行交涉 4. 交涉了也不見得有用 (科研工作者首先是人,人就會有偏好和利益衝突),如果對方堅持己見,那就速速投其他期刊去吧
受邀。你應該把審稿人意見、你跟編輯信件來往原文給出來,外人才好評判。
=========================
我只能說我個人的看法,不代表這就是學術圈的公理。別人也許不這麼認為。首先投稿 SCI 被審稿人通過又被編輯拒收,這樣的情況多見嗎?投訴有用嗎? - Wang Erdong 的回答和投稿 SCI 被審稿人通過又被編輯拒收,這樣的情況多見嗎?投訴有用嗎? - talich 的回答也是我的看法。
其次,也幫你的朋友說幾句:你仍然可以要求編輯給出他們所討論拒稿理由,但退一萬步講,編輯有權利不因為您稿件質量,而因其他原因拒稿。只是這就不厚道,因為這浪費了你的時間,他可以維持這個決定,但禮貌上應該向你就所浪費的時間表示歉意。蟹妖。
提問者的表述不當。或有隱瞞,或有了解不清。
學術期刊稿件的審核,通常是多審制度,最終還會有主編終審把關。國內外盡然。
其次,審稿人通常不直接與作者聯繫,而是通過編輯表述修訂內容。盲審制度是保障雙方利益的。提問者出於這樣或那樣的顧慮,不提供投稿期刊的名稱和具體方向,生怕後續的學業工作被這個期刊所影響——當然,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你最起碼得告訴我們這個編輯部的審稿流程是什麼吧?
提問者至少應該說明:1、「大修」——要求是第幾審稿人提出的?在哪一審的過程/階段里?
2、「大修」指的是什麼?重點修改的內容是研究內容的補充?還是單純地修訂修改表述(體例)內容?——太多作者用改動的多少來分辨是否是大修,抱歉,並不是。研究內容的修改才是,引言結論寫的不好,論文結構表述不當那不叫大修,那叫符合基本規範。3、「小修」——要求又是誰提出的?和提問者所提及的大修又是什麼樣的關係?是同一個審稿人嗎?4、「終於被審稿人通過」——這個審稿人和提出大修小修的審稿人是同一人嗎?之後進入的是哪一審的過程/階段?5、「結果被編輯拒了」——很明顯,這句話存在信息理解不當。編輯在給作者發了三次以上的審稿流程(確認方向與期刊相符,收稿;確認稿件需修訂,列出審稿人大修意見;確認收到大修意見,轉審稿人複核;某一審稿人再次提出小修意見)溝通後,所有做出的行為都不叫「拒」,只能叫做「退稿」。所謂「拒收」的稿件,是第一時間收稿後確認與本刊內容方向不相符,或稿件基礎水平嚴重不足,直接由初篩階段退掉,才稱為「拒收」。6、「被編輯拒了」——沒有任何理由或原因?還是有原因,但是提問者沒有寫出?7、「既然編輯不想接收為什麼一開始不拒絕?」——和上一問一樣,編輯是否給出了原因?這個原因是「編輯不想接收」?提問者繼續用這種嚴重不足的信息提問,沒有任何人能在這種提問下幫助你。我給你提一個可能性吧:
可能性1: 你的文章可能是語言和別的文章相似性太高了(通俗的說法就是查重沒通過)。
根據我擔任editor的經歷,有些雜誌是先審稿然後再查重,這種情況下,如果之前審稿人同意接收了,但是查重沒通過,編輯會拒稿,但是根據我的經驗,編輯不會說是因為你查重沒有通過,只會說bla, bla.....給你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
有些雜誌會先查重,如果查重不過24小時之內直接拒稿。
有些雜誌會查重,如果問題不是很嚴重會讓你先修改然後重新投稿。
有些雜誌會查重,如果文章正好處於可以外審或者可以直接拒稿的時候會讓編輯決定是否外審。
絕大部分時候,編輯會拒掉一切查重有問題的稿子。
跟編輯argue沒有任何用處,他們可以不理你。。。。
估計有很多人不注意發表文章的語言問題,根據我的經驗,自己對著一些參考文獻寫出來的文章,一般similarity index會在35%左右,然而國外很多學校要求similarity index在20%以下。
例子:某Springer旗下期刊,editor可以看到的界面:
我之前在另外一個網站的帖子(注意看8,如果是這種原因掛的,我會說不適合這個雜誌或者就是說創新性不夠什麼的):
我來說一下這個雜誌的審稿流程吧,本人擔任該雜誌編輯,同時也往這個雜誌投過幾篇文章,所以對流程還是比較熟悉的。
1. 投稿之後會有雜誌社的主編助理之類的人分配稿件給editor 1,這個editor就是給你發Acknowledging Receipt郵件的那個人。
2. editor 1會接下來根據文章的相關性把文章分配給學術editor 2,這個editor 2會負責找審稿人進行審稿。一般editor 1會給editor 2大概2-3天的時候進行處理,分為三個選項:直接根據沒有原創性等原因據稿、沒時間處理要求換其他的editor 2和找審稿人審稿。editor 1會檢查作者、editor 2和審稿人的郵箱地址,確保editor 2、審稿人和作者之間沒有利益衝突。
3. 如果找審稿人的話,就要給審稿人發郵件。如果有人願意審理的話,雜誌社發的郵件裡面一般是給審稿人3-4周進行審稿;如果找的幾個人都明確不願意審稿,或者審稿人不回郵件,editor 1過幾天(一般一周左右)會給editor 2發郵件,催促重新找審稿人。
4. 有人同意審稿之後,審稿周期就取決於審稿人了,一般3-4周,有的時候需要editor 1催促editor 2,editor 2再催促審稿人。
5. 一般要收到兩個審稿人的審稿意見,如果已經審理了很長時間但是還是只有一個審稿意見,editor 1會催促editor 2根據審稿意見儘快做決定。審稿意見:拒稿、大修和小修。
6. 大修和小修的過程中editor 1會給你發郵件,讓你快點修改。
7. 修改稿返回之後,editor 2會根據修改稿的情況選擇繼續讓審稿人重新審稿或者直接做決定,一般到了大修我就很少據稿了。只要作者認真改,基本上到最後大修小修接收。
8. 接收之後雜誌社會有一次similarity check!!!在我手裡目前為止好像有5篇文章掛在了這一步!如果你抄了別人的文章抄的比較多的話,editor 1會發一份文件讓editor 2進行檢查。這份文件中會標出所有檢測到和已經發表文章一致的地方。基本上editor 1會文件讓editor 2檢查similarity,這篇文章就肯定掛了。
總結一下:editor 1決定審稿速度,所有editor 1的郵件如果要求回復,都要儘快回復。editor 2決定找誰審稿以及根據審稿意見決定文章是否接收。
可能性2:
Dear Dr. XXX,
This is regarding manuscript XXXX titled "XXXX" that is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in XXXX journal.
After further checking, we found that there is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authors and the handling Editor.
Our guidelines state that all manuscripts should be handled by Editors who are not from the same institute as any of the manuscript"s authors, and have not co-authored any papers with any of the manuscript"s authors.
Accordingly, we would have sought an Editorial Board Member assistance to check the original version of the manuscript, the review reports received for it, the revised version, the authors" reply to review report and the review report received for the revised version and inform us if it could be published in its current form and if he has any comments regarding it.
We received the feedback below:
"This has to be one of the worst papers I have ever seen. I am shocked that it was not rejected. Please see attached."
For your consideration, I have attached the aforementioned files and the Editorial Board Member"s feedback. I would appreciate it if you could check them and inform me your feedback.
Thank you in advance for your cooperation, and I look forward to receiving your feedback soon.
Best regards,
這種情況,只有拒稿。
所以稿子被拒,大多事出有因,只是編輯部不對你說,深層次的原因可能只有做決定的幾個編輯清楚了。
搞學術的,試著答一下。
審稿人通過了,編輯給拒了,正常情況下,最有可能的是你的工作被別人發表了,就在你拖拖拉拉這半年的修改過程中。這種情況,你拆分也是沒有用的,只能盡量放低自己的身段投低影響因子的雜誌。
當然,編輯拒稿還有另外一種不好的可能。你的數據及文章有他們無法核實的部分,這部分編輯可以說是有一錘定音的權利,說不收就不收。你現在能做的不是去投訴,而是抓緊時間查一下是否有重複工作,改文章,另投雜誌。畢業要緊。
退一萬步,投訴成功,你以為他會接受你的文章?打自己臉這種事情外國人也不喜歡乾的,他找幾個審稿就打發你了。說句難聽的,問題在你這裡的可能性多一些。
請自查。祝順利。身為一個某雜誌社的編輯,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如下內容。
雜誌社的分布是這樣的。
這裡面雜誌社的Editor充當的只是一個溝通人的角色。最多算上初篩(比如說重複率過高可以直接拒掉)。Referee也就是Reviewer充當的是評審人的角色。External Editor都是雜誌社自己籠絡的資源,甚至都有自己的編委會。他們的用途就是:一般你稿子送過來進行pre-check的時候,幾個審稿人意見衝突的時候,最終想要發表的時候。做做決定用。當然還有邀稿子建特刊這些就不多說了。
審稿流程大概是這樣的。
你的稿子送過來,初篩看重複率,給外編或者客編做pre-check,覺得還好就給我們結論(目前我還沒有遇到這個時候就給拒掉的),我們去找審稿人(簡稱求爺爺告奶奶),等審稿完回來,給作者返修,修好了再送,送好了再修。。。。最後審稿人都說改好了!可以了。我們就找外編做覺得。他說很好,發表!就發表。偶爾還會提點小意見,但是不多。
不過要注意一點。英文文章找的審稿人,大多數都是外國人。他們說話就是這個調調。你文章再差,也會說這是一篇很不錯的文章,balabala。。但是後面才是重點。。所以你把人家放前面的客套話太當真,這種事真的是沒法評論。而且你沒有提供評審人二的二次意見,有可能一個reject,一個accept也會被拒的。你這個人說話感覺比較向著自己,有辯解的意思。最好還是仔細揣摩一下兩個審稿人的兩輪意見,看看有沒有忽略的地方沒有改。語言是否容易讀懂也是個很重要的情況。
有的評審人可能是大牛,資歷比較老,就會看有些文章看不上,會覺得你這個文章問題好多啊。有的評審人比較年輕,提的問題都是一些標點問題。這也是很常見的。另外評審人的心情也很重要,有的人可能被催一下很不開心直接給reject也見過。而且你改的速度說實話有點慢,審稿人一看,改了這麼久,然後再一看,也沒什麼新東西嘛,可能評價就會不太好。畢竟審稿人大多都是義務勞動。看了一遍一個陌生的文章(不只是眼前一亮的好文章,也有看不下去噁心的想吐的壞文章),給你一條條的提很多意見,上傳到各種奇怪的系統和界面,還得各種售後(n輪審)。所以看到你的文章提了意見還不改也是很氣的。
客觀的說,我覺得每一個改好了要resubmit的作者都應該捫心自問一下。需要改的地方都改對了么?該補的實驗都補了么?人家說你沒說清的東西都加了很多話說明白了么?回複審稿人意見的時候到底有多少是因為懶或者嫌耗時長,辯解了一下就妄想混過去的?這個稿子如果被人說沒表達清或者英文不好,有沒有找個機構或者native speaker給你過一下?
其實作為編輯,發稿子關係到工作量,我們是希望手裡每個稿子都能發出去的。真心希望每個作者都能端正態度,不要讓我們所有人的努力都白費。
編輯有最終決定權。但是審稿的人會返回給編輯信息,編輯會酌情考慮的,但是遇到行內的編輯 那也沒辦法的啦 。我向來審paper都很仔細,並且很nice,就算人家文筆寫的不好,只要idea比較好,我通常是 major revised 。碰到一些文筆太差的,我都沒看下去的慾望 直接pass 我最近審了一篇morocco 的paper,雖然寫作不好,但想法很棒 我依然accept!lz 你也別太擔心,這個可能遇到 not nice的編輯了,可以換換投啊!
final decision 是完全取決於編輯自己的,Reviewer給的永遠是建議權。說實話,在你的女友初次被拒稿的時候就應該意識到編輯是因為自己的想法才拒稿的。與寫信給編輯argue不如及早投其他的期刊。
謝邀。
然而作為被拒狗,我的經驗告訴我遇到最終情況還是:
少撕,改投。瀉藥。
感覺沒啥戲。主編權利很大的。可以用稿量太大,方向不和等奇葩理由鋸掉。也可以用嚴控質量之類更冠冕堂皇的理由鋸掉。
我曾經兩次給大修結果編輯不給修改直接砍。
當然當出現審稿人惡評的時候,他們也有理由幫你撐腰。
所以學術圈其實也是個小社會,期刊裡面文章質量良莠不齊也是喜聞樂見。習慣就好。有過,三位審稿人均強烈推薦通過,最後編輯認為有問題,認為審稿人意見太少(可能是懷疑私下聯繫過審稿人吧),直接拒稿。
人品不好,不過審稿人那通過的話,說明文章還是有水平的,換個期刊唄推薦閱讀:
※論文發表在不同的期刊上的價格是怎樣的?
※Sci hub是不是不能用了…還有什麼能下載英文文獻的方法呢╮( ̄▽ ̄"")╭?
※醫學生查閱SCI文章有哪些具體方式?
※現在醫院討論最多的話題是什麼?
※SCI 分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