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沒有棉花之前用什麼保暖?

如題,棉花是在宋代傳入中國的。那在宋之前,普通民眾用什麼保暖呢?

平民應該是穿麻吧?冬天怎麼辦?多套幾層?

那蓋的怎麼辦?總不能就蓋一層被單兒吧?

哦對了還有一個腦洞:24孝裡邊那個蘆衣順母,我剛查了一下,主人公說是孔子的弟子,春秋魯國人。說是後母給弟弟穿的棉花,給他棉衣里絮的是蘆花。那個時代哪來的棉花?再就是蘆花真的不保暖嗎?蘆花也是植物纖維,可以形成空氣夾層啊~


原載台灣《歷史月刊》第39期

夏、商、周三代以來,約四千年中,中國古人的衣料,大致在前三千年是以絲、麻為主,之後的一千年,逐漸轉變為以棉花為主。

那麼,古代皇室及貴族階層,不是可以穿裘么?

羔羊皮、狐白裘等高檔動物毛皮,王室貴族當然服用,而且庶民也可以用劣質的羊皮或者狗皮。

另外,《周禮》對天子、諸侯之服有很多講究,裘屬於褻衣,穿法為:內衣--裘--裼--襲,外面一定要罩上衣服。外面的裼衣、襲衣的材質,也隨地位財富的高低多少,而有優劣之分。

中國自夏商周至唐宋的三千三百年間,中原大地除了栽種粟、麥、稻等糧食作物外,主要栽種桑、柘、大麻、苧麻等。白居易《秦中吟·重賦》詩說:「厚地植桑麻,所用濟生民。」

隨著人口的繁衍和土地的墾殖,處處有綠蔭蔽野的桑樹和柘樹,此種景象,今日之中國已不易設想,更無以復原。

絲麻,不僅作為紡織品的原料,麻更是可以製作成麻繩之類,而絲絮,則是製作被褥、冬服等的原料。

《重賦》詩描寫「官庫」內「繒帛如山積,絲絮似雲屯」,官府向民間徵收大量絲綿,即是供官員、軍人作冬服之用。

李白《子夜吳歌》說:「明朝驛使發,一夜絮征袍。素手抽針冷,那堪把剪刀。裁縫寄遠道,幾日到臨洮?」就生動地描繪了一個女子為征夫趕製冬袍之情景。

要知道,中國古時所謂的布,一般是指麻布,人們用「布衣」一詞形容平民百姓,是因為窮人穿不起絲織品,只能以麻布蔽體。

杜甫《北征》詩說:「床前兩小女,補綻才過膝。海圖拆波濤,舊綉移曲折,天吳及紫鳳,顛倒在短褐。」 反映了安史之亂時,其家生計艱窘,不得不將舊剩的高貴刺繡絲織物,補衲麻織短褐。

陸遊《霜風》詩說:「十月霜風吼屋邊,布裘未辦一銖綿。」 另一《泛舟過金家埂贈賣薪王翁》詩說:「軟炊豆飯可支日,厚絮布襦聊過冬。」 都反映了當時尚可飽暖的生活水平,是麻布作面料的絲綿冬服。

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說:「布衾多年冷似鐵,驕兒惡卧踏里裂。」這是指絲綿為絮的麻布被,因使用多年,「驕兒惡卧」,已喪失保暖作用。

宋徽宗時,設居養院,類似今日之養老院,規定八十歲以上老人「夏月支布衣,冬月衲衣絮被」,即「布絮衲被」。有一位一百零一歲的老人咸通「冬月給綿絹衣被,夏單絹衫袴」,作為特殊優待。

自秦漢迄唐宋一千五百年間,絲麻維繫著數千萬,甚至上億中國人的衣著、被褥等生活必需。當時固然有衣不蔽體者,但也有浪費綾羅綢緞,用之如泥沙不惜者。兩者相抵,尚有絲綢經海路和陸路出口,馳譽古代並不發達的國際市場。

中國絲麻自給有餘,這在技術落後的古代,絕非易事。正如司馬光所說:「蠶婦育蠶治繭,績麻紡緯,縷縷而積之,寸寸而成之,其勤極矣。」

我們緬懷燦爛華夏古文明時,就絕不應當忘卻成千上萬史冊中無名的農婦們的勞績,她們也同樣是古文明的支柱。

古代男耕女織式的自然家庭經濟,全國的絲麻總產量,絕不可能有官府的統計數字。列入官府統計者,只有賦稅和財政收支。

漢武帝時,曾一次「均輸帛五百萬匹」,這正反映了當時絲織品產量之多。

宋英宗時,主管財政的三司使蔡襄上奏,說一年內通過和買、徵稅等途徑,共收入絲麻織品8,745,535匹。

宋朝沿用後周之制,規定繳納官府者,一匹紬絹幅闊2尺5分,重12兩,長42尺。依1宋尺為31厘米計,約摺合113,866,866米。

宋朝官府的布帛,主要供軍隊和官員之用。北宋中期,禁軍將士平均每年春冬,發放紬絹6匹,綿12兩,6匹紬絹約摺合78米。

南宋有軍士每年發放絹4匹和2匹的記錄,約摺合52米和26米。

因為絲織紬絹不耐穿,必須每年發放。北宋人口最多時約有1億。按1億人的衣裝、被褥、帳幔等用品估計,還要考慮到絲綢出口,人們的衣裝盛行寬體,衣料的使用並不經濟等情況,將絲麻織品依平均每人每年消費2匹估算,則絲麻織品總產量為26·04億米。

但是,紡織品尚不足以包括古代絲麻的總產量,另的絲綿之類,是不能不估計的。

宋神宗時,官府兩稅收入中有絲綿一項,為5,850,356兩。按16兩為1斤,1宋斤約合0·6公斤估算,約摺合219噸。若以1億人口,每人平均每年耗費絲綿4兩的保守估計,絲綿年產量亦須1·5萬噸。

棉花,中國古稱木綿、吉貝等,最早在新疆、雲南、海南等地種植。

至元明時,棉花逐漸部份取代絲麻,成為中國重要的天然纖維作物。

近年來,著名學者漆俠先生著有《宋代植棉考》指出,宋朝閩廣地區廣泛種植木綿,吉貝布的生產,已不限于海南島。到南宋時,兩浙和江南的植棉,已有推廣的趨勢。

此文對中國內地植棉業發展始於元代之舊說,有所突破。本文在此基礎上另外補充若干史料。

早在宋太宗時,據《宋會要》食貨37之2,令川陝各州罷織各種精緻絲織品上貢,「只織買綾、羅、紬、絹、駞布、木綿等」,可知西川已有棉布生產。

北宋末年亡遼後,宋金兩國商定每年向金輸納歲幣,《三朝北盟會編》卷16《北征紀實》載:「虜人每喜南貨,故雖木綿亦二萬段。」

宋金對峙時,據《宋會要》食貨38之41記載,「虔(州)布、木綿」等都是南方對北方的一項重要貿易物資。

宋高宗時,葉夢得上奏說,「朝廷見收買木綿、虔布萬數不少」,「木綿系福建路出產,虔布系江西路出產」。樓鑰《攻愧集》卷112《北行日錄》下記載宋使赴金,「如木綿之類,復載至汴京」。

明《永樂大典》卷5343《三陽志》載,廣東路連州韓山書院廩田中有「沒官木綿田,稅錢四貫五百足」。這是專門的棉田,並且已納入官府的賦稅徵收,折納稅錢。

正如漆俠先生《宋代植棉考》引《元典章》卷24的考證表明,至少在南宋晚期,夏稅事實上已開始輸納棉布。種植不普遍,是不可能納入官府的賦稅徵收系統的。

隨著木棉布的的推廣,自古相傳的麻布即布的概念,也發生了變化。南宋後期的謝維新說:「今世俗所謂布者,乃用木綿或細葛、麻苧、花卉等物為之。」

南宋後期的方大琮在一篇《勸織吉貝布》的文章中,提供了有趣的記錄,「吉貝布自海南及泉州來,以供廣人衣著」,「泉亦自種收花,然多資南花」。福建人依靠廣東生產的棉花織布,再返銷廣東路。

方大琮說,「近聞南婦能繰,能紡以為紗,則織而為布甚易」,「敢勸織婦」,「雖不必仰泉可也」,主張自產自銷,不必仰賴泉州的棉布供應。

《永東大典》卷7890《臨汀志》記載福建路汀州的「土產」,「帛之屬」有「綾、紬、布」,而布則有「苧、葛、蕉、麻、綦花、吉貝」六種。

趙汝回《送盧五方春分教端州》:「中州近年栽木綿,春寒秋熱氣已偏。我心憂國身甚便,編排失手安足言。敵窺淮漢蹂兩川,君相不得髙枕眠。古人度嶺悲南遷,今人度嶺如登仙。」也同樣反映了棉花栽種區的北移。

宋代,木綿已開始成為絲麻之後的第三位天然纖維作物,但產量尚少,故被人們視為稀珍。

南宋陸遊《家居》詩說:「黎布敵純綿。」他在詩下自注說:「客有遺黎布者,甚輕暖。」

當時海南島黎族婦女善織棉布,便稱「黎布」。棉布自然比絲綢保暖,其實卻不敵「純綿」。

他的另一《天氣作雪戲作》詩說:「奇溫吉貝裘。」

其實,依今人的穿著感受,棉花袍不如絲綿袍輕暖舒適。陸遊的詩還是印證了一句老話,物以稀為貴。

宋代,木綿在日益推廣的情勢下,自然也被做成各種用品。

蘇籀《閩中秩滿》詩說:「徑從南浦攜書笈,吉貝裳衣皂帽帷。」

蘇軾《金山夢中作》說:「江東賈客木綿裘。」

蘇轍《益昌除夕感懷》詩:「永漏侵春已數籌,地爐猶擁木綿裘。」

北宋和南宋之交的張元干詩《和楊聰父聞雨書懐》:「回思風雪圍爐夜,何處聯裘擁木綿。」

朱熹在信中說,「借請余錢卻還,盡數為買吉貝,並附來」,「但吉貝早得,御冬為幸耳」。這也應是指用棉花袍禦寒。

金朝中期進士梁仲新《江天暮雪圖》詩:「南雪不到地,霏霏滿竹樓。沙河燈市裡,春在木綿裘。」

上引史料,都是指冬季的棉花袍。梁仲新作為北方人,在為南方雪景圖題詩時用「木綿裘」一詞,足見棉花袍已有某種普遍性。

褙子,是宋代流行的衣裝,宋徽宗時的《宜州乙酉家乘》就記載有「吉貝背子」。

蘇轍流放嶺南時的詩作說:「欠伸吉貝重衾里。」

張鎡《曉寢喜成》詩:「木綿衾暖足慵移。」可知已有棉花作被絮者。

南宋初鄭剛中詩《有客致木綿椅坐為山齋之用》:「臨溪汲水下藍碧,為染吉貝包木綿。長針引線作方衲,軟暖厚薄無一偏。」

另有《客至木綿坐已為長韻又成四韻》詩:「就溫嫌冷性同然,況是冬深凜冽天。莫訝塵生楊綰席,都縁坐少席文氈。感君四坐平分暖,為我長針細衲綿。」這是用木綿做椅墊。

總之,宋、元、明三代,是棉花取代絲麻的過渡期。

東漢的《說文解字》尚無「棉」字。

隋代《廣韻》卷2的仙韻下,始有「棉」字,釋義為:「棉也,又木綿樹名」。

木綿樹,是一種樹,與棉花完全不同。如前所述,宋代的棉花,為木綿或吉貝,但如《鐵圍山叢談》卷5,也稱「木棉布」。

由於古書經後人輾轉傳抄或翻刻,或有竄改,故「木棉」與「木綿」兩詞開始通用的時限,不易確定。

元明時,仍舊行用「木綿」一詞,如《至元嘉禾志》卷6,《農桑輯要》卷2,王禎《農書》卷36等,都稱「木綿」。

成廷珪《居竹軒詩集》卷2《夜泊青蒲村》有「蘆花紉被暖如綿」之句。

此後,「棉」字逐漸取代了古詞「木綿」。

生活在明朝前半期的丘浚在《大學衍義補》卷22說,在元初,植棉業推廣至陝西,「至我國朝,其種乃遍布於天下,地無南北皆宜之,人無貧富皆賴之,其利視絲枲蓋百倍焉」。

在西方歷史上,曾出現棉花排擠羊毛和亞麻的情況。這是植棉所需勞動量少,價格低廉之故。有人甚至認為,棉花是近代文明的奠基石之一,因為使世界為之改觀的工業革命,即是從棉織業發軔的。

中國出現棉花排擠絲麻的情況,其時間也較西方為早,除了相同的原因外,棉織品比絲織品堅韌耐穿,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丘浚稱植棉之利「視絲枲蓋百倍」,雖為誇張之詞,卻不無道理。

在中國,絲麻與棉花的易位,可能是更晚的事,此後中國絲綢產量銳減,產區狹小,已不能恢復古代之盛觀。

宋代,棉花和棉織品,尚為稀世之珍,自明以後,絲綿和絲織品,反而成為稀世之珍。

所可慶幸者,曾是中華古文明重要標誌之一的絲綢,衰而不失傳,至今仍為一種名貴的衣料,行銷國內外,享譽全球。


遠古人類用獸皮來避寒取暖


第一次認真回答一個問題

請大家不要噴我好嗎

尊重彼此

喜歡的點贊 不喜歡出門左轉請繞行

正文

裙子是中國古代女子的主要下裝,由賞演變而來。古代女子穿裙子始於漢代,並逐漸取代下賞成為女性單獨使用的服飾。當時女性穿裙子 上身搭配襖。

比如這樣

就是如今的短裙。

魏晉以後 ,裙子的樣式不斷增多,色彩搭配越來越豐富,寬衣長袖 長裙拽地都是貴族服裝的主要特點。這一時期,裙子不限於女生,也是貴族男子的常見裝束。

比如這樣。

這種裙子俗稱仙裙。

也是間色裙。

石榴裙子在唐代非常流行,深受唐代女子喜歡。石榴裙的染料主要是從石榴花中提取出來的。

圖暫時我找不到,明天給大家看,謝謝。

點贊破100我就繼續講


一樓在百度百科棉花這個詞條下看的吧~

直接搜木棉出來的是木棉樹。要在「木棉纖維」這個詞條下才能看到保暖這個特性。再繼續查看錦葵目木棉科大概可以得到古代中國栽種的是木棉和草棉。但是搜索草棉得到的,還是宋代傳入的棉花。所以我需要一個專業人士能給我解答


有木棉,可以填充,但不能織布


樹葉



推薦閱讀:

魏晉時期人們的基本行為禮儀是怎樣的?
古人是如何得知食物的加工的?
能否拿西方的文明體系來衡量中國古代文明?
古希臘與古羅馬哪個是更偉大的文明,為歐洲文化貢獻更多?
有一個犧牲一個孩子讓所有人幸福的城市,叫什麼名字?

TAG:中國古代歷史 | 古代文明 | 古代生活 | 古代服飾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