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名能否像唐宋時期那樣全部化作某州?

這樣多整齊劃一啊,而且還具有人文情懷,體現文化內涵,而且貌似絕大多數地方歷史上都曾經稱作過某州

我的意思地級市可以都改為某州

如:

太原——并州

長治——潞州

晉城——澤州

呂梁——石州

瀋陽——瀋州

南昌——洪州

宜春——袁州

吉安——吉州

上饒——饒州

九江——江州

金華——婺州

連雲港——海州

鎮江——潤州

麗水——處州

嘉興——秀州

紹興——越州

阜陽——潁州

宣城——宣州

黃山——徽州

南京——蔣州

菏澤——曹州

衡陽——衡州

岳陽——岳州

襄陽——襄州

黃岡——黃州

韶關——韶州

肇慶——端州

南寧——邕州

三亞——崖州

開封——汴州

安陽——相州


據《新唐書》:

唐代二級區劃(州)名≥兩個字的如下:

萬安州

思唐州

鬱林州

福祿州

武峨州

武安州

以上皆屬嶺南道。

唐代三級區劃(羈糜州)名≥兩個字的不可勝數,僅舉幾個三字州名:

東皋蘭州

東嘉梁州

東石乳州

以上屬關內道和劍南道。

據《宋史》

北宋宣和七年制,二級區劃(州)名≥兩個字的如下:

西寧州

西安州

太平州

南劍州

南雄州

南恩州

鬱林州

以上屬秦鳳路、江南東路、福建路、廣南東路、廣南西路。

燕雲十六州中,有

奉聖州

歸化州

羈糜州名二字以上者,同數不勝數。隨手統計了一下,廣南西路下邕州轄有30個二字羈糜州。

沒別的意思,我就是想說明一下這個趨勢。就是因為隨著中原文化不斷擴張,地方越來越多,單字命名越來越困難,儘管常有行政區劃的調整,仍改變不了大趨勢。所以才會逐漸開放兩字地名。


「化做某州」?

州原本是古代的行政區劃級別名,類似於現在的「省」。而古代流行單字地名,所以出現了大量的「X州」類型的地名。

隨著時代變遷,行政區劃不斷變動,人們也開始習慣於雙字地名。所以之前「X州」類型的地名開始轉變,裡面的州字的意義從行政級別的概念變成了一種地名後綴或者是一個片語的一部分。

如今才會出現了「X州市」這樣的名字,市成了行政級別(地級或縣級),而前面就是單純的地名。

現在沒必要追求所有地方都叫「X州」。但我支持一些地方改名,比如黃山市可以改名為「徽州市」。


想整齊劃一還不簡單?

省份命名改為一省二省三省

市的劃分也改為一市二市三市

縣鎮鄉村同理。

身份證上就寫:十五省六市三縣八鎮九鄉十二村。

不但整齊劃一,還可以直接用數字表示,多方便。


我們邯鄲,用了幾千年的名字,唐宋都不敢改名字,憑什麼現在要改


好處比不過成本,誰來出錢?


廬州(合肥)表示求你們快改


全部叫州才噁心好不好


相州表示你們慢慢玩,我不著急


拉倒吧,又是「我比中南海聰明」系列。

想體現文化內涵,還不如西漢的郡國制,單字雙字地名都能容下,也不像「西寧州」這麼違和。


廣州路過


確實,現在地名州後面再加個市,顯得重複了。蘇州市,常州市,贛州市。按字面意思分解就是蘇市市,常市市,贛市市

南京六合有個鎮叫竹鎮鎮,沒錯,就兩字疊聲,聽起來十分彆扭。直接叫竹鎮多動聽。

其實市的叫法也一樣。雖然說蘇市,常市不好聽,但可以將州和市列為同一等級的行政名稱。


錦州表示無所謂


就呂梁來說,有石州汾州嵐州………呂梁該叫什麼………石州泛意指離石,可是現在的離石不只有舊古地區域,石州汾州有地重疊,SO……離石改了叫什麼????


現在都全部化成市罷了


貴州說,你們慢慢玩


難道只有我覺得三十六郡時期的地名好聽嘛?


焦作表示 我想改成懷州


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區難道就不整齊劃一了嗎


潮州沒有意見


贛州表示可以接受


常州路過


我想想……好像只有九個州?


推薦閱讀:

有哪些反映了深刻歷史流變的歷史地理學意義上的地名遷移?
鬱林(鬱林)當年改名為玉林,當地人是怎麼改口的?
中國有哪些地名的起源很浪漫或者很特殊?
理論上說地名可以作為人名使用嗎?
外國地名為什麼有的都帶「聖」?

TAG:歷史 | 文化 | 地理 | 地名 | 行政區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