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因為自己比父母過得好而產生罪惡感,應該如何調節?

結婚四年了,去年年底剛要了寶寶,目前一家人在上海,生活也還好吧。我父親現在一個人在老家,也不願過來住,他一個人把我帶大,非常不容易。我媽後來再婚了,他就一直獨居,也沒提要再找的事。

我帶孩子回去看過他幾次,現在也常常電話聯繫,但我有種負罪感,尤其是在有了孩子之後,我覺得現在對我父親的一些情況比以前更加感同身受……我一個人變好了但我家人沒有,這種罪惡感每天都在折磨我,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現在也沒有和我先生說過這件事,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調節比較好?

本題來自知乎圓桌 ? 以家的名義更多家庭相關的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無論是因父母過得好而負罪,還是因父母的指責而感到羞恥,亦或者因父母的難過而感到內疚。都是源一種自於在「愛」這種的力量推動下,人內心所產生的內在需求,這種需求叫做連接(共生)。在我們成長的早年,能夠和這個世界、和我們周圍的人發生連接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心理願望,在這種願望的驅動下,我們會不斷地探索我們周圍的人和事。去學習去模仿,他們的規律和他們的事情。這種連接的代表著我們內心和周圍事情接觸、了解、產生關係的真切渴望。當這種願望得到滿足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確定我們並不是孤單的一個人在這世界上,我們關於世界、關於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就可以獲得足夠的支持,進行發展。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會慢慢的發展出同理心、理解力、愛上別人的能力等等豐富的內心世界。

這種源自於連接的力量最直接的作用對象就是我們身邊的家人、愛人、孩子。我們會特別希望能和他們產生聯繫,和他們有著共同的生活狀態,生活話題;感受到和他們相同的生活感受;分享著和他們相同的生活軌跡。因此,當我們發現我們家人沒有能夠和我們一樣幸福時,我們會感到如此的自責與內疚;當我們的愛人不能體會到我們內心感受的時候,我們會特別失落;當我們的孩子拒絕與我們連接的時候我們會感到如此的悲傷和憤怒。

這是一種源自於生命起源的力量,也始終貫穿你生活的力量。

但是這種連接的力量並不是愛衍生出來的全部力量,更加不是愛發展的終點。還有另外兩個力量分別是區分的力量、和分離的力量。

區分的力量是一種體驗的力量。在這種力量的推動下,我們會細緻的觀察理解別人的狀態、周圍的環境、他人的經歷。你會開始發現,原來你周圍的世界未必只有一種樣貌,事情的發展未必只有一種可能性。這種力量會推動我們從自己的世界中走出去,去嘗試換一個角度體驗新的感受,新的生活。

你會發現原來除了在學習上比別人家的孩子好之外,你也可以因為真誠和善良被人們喜歡;你會發現原來順從並不是唯一的愛的表達形式,爭吵原來也可以促進關係的發展;你會發現原來即使是做錯了,也未必只有被指責感到羞愧這一個結果。

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你會體驗到更多的關於愛的真諦,理解更多的關於生活的道理。比如說內疚,你會發現原來內疚也是一種愛的證明,而不一定真的意味著你有罪。同時你會發掘出自我的內在希望,關於生活的渴望等等。隨著這種區分的力量的逐漸的發展,人會在內心構建出對於未來希望和自我願望,一種關於我的世界到底應該是什麼樣的理解。

分離的力量是最後一個階段的力量,這是一種整合的力量。在這種力量的推動下,我們會學習該如何去以完整的獨立的人格,來面對周圍的一切。在這種力量的推動下,你會嘗試去整合你對一個人的全部情感,形成一個穩定的屬於你的世界。你會嘗試去明白生活的遺憾並不意味著你不值得擁有更好的照顧;對一個人的憤怒也並不一定意味著破壞性的遠離;愛人和你的不同並不一定意味著你們感情的不完美。

在這個過程中,你會逐漸的發展出一個關於自己世界的穩定的認識,你會逐漸的嘗試著去自己承擔自己關於生活的焦慮和擔心,而不是把它寄托在生活中的其他人和事情上;你會逐漸嘗試自己照顧自己,面對自己的內在愧疚感和負罪感,而不是讓它不斷地折磨著你自己;你會去嘗試合理的處理自己的憤怒,而不是讓它演變成對別人的攻擊或者對自己的否定。隨著這種力量的發展,人會在內心構建出一個和生活、他人同等高度的視角,一種既不是我們低於他們,需要卑躬屈膝,也不是高於他們,需要控制強迫的新視角。我個人喜歡稱這種視角為「自由」。

「愛」就是在這三個種力量所組成的軌跡下進行發展的。從連接到區分,最後走向分離。當我們走完這個軌跡時,你的愛才真正的足夠強大,並且能夠真正的、不以犧牲、委屈自己、控制他人的方式輻射到你生活的各個角落。

學會如何去連接是孩子的任務,學會如何區分是青年的任務,學會如何去分離是成年人的任務。遺憾的是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會如此順利的完成這個軌跡,我們會被卡在某些地方。比如說卡在連接的階段人,會經常感到自己不能做的和別人一樣好,因此而被別人嫌棄。卡在區分階段的人,會經常感到周圍的人總讓自己失望,而找不到安全感等。題主所說的總因自己過得比父母好而產生的內疚,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卡在連接階段的狀態。因此要改善這一點,我們的目標就是要讓你的「愛」順利的完成從連接到分離的成長軌跡。

具體來說我認為有兩件事情是可以做的:

第一就是嘗試直接把你的內疚和周圍的人說說,和家人也說一說,聽聽他們的意見。這個過程就是上面所說的區分的過程,你需要去重新多個角度的體驗這種內疚。看看這種內疚在別人那裡是什麼樣子,在爸爸的心裡是什麼樣子。嘗試去理解更多的關於這種內疚的可能性,去體會這種內疚在心裡的感受。你可以去看看關於內疚、愛、家庭主題的書籍、電影。嘗試去拓寬這種內疚在你記憶里的定義,而不是僅僅的把它局限於我做的不好這個簡單的定義上。

第二個事情相對會難一點,那就是學會自己承載和處理你自己的內疚。雖然我們依然懷念,但我們畢竟不在是孩子。我們要學會照顧自己的孩子的部分,這是以前你父母做的,但是現在要你自己做。因此你需要學會適應你的新身份,一個有著自己獨立生活的成年人。試試看站在這個角度上看看,有哪些是你能為爸爸所做的,有哪些是你能為自己的內疚所做的。這個部分就是上面說的分離的部分。其實這個部分在三個部分中最難,因為它會讓你面對著不再是孩子的惆悵和憂傷,面對一些真的沒辦法的事情的無奈,面對生活帶給你的沉重。但是這是一個非常美妙的過程,因為這個過程充滿著發現和成長。你可以嘗試自己完成這個過程,這需要你不斷地反思和內省,你也可以嘗試尋求專業的心理學幫助,和諮詢師一起學著成長,學著找到新的看世界的視角。

總的來說,學會處理這種內疚是一種人在內心真正從孩子,成長為成人的必要過程。這真的很辛苦,但也是巨大的收穫。

----

新書《愈親密,愈傷害》已在知乎電子書上架,歡迎大家指正 :-)

愈親密,愈傷害 - 「一小時」系列 - 知乎出版


我比父母過得好。。。父母收入也不低。。。

沒辦法,他們節約慣了。。。

給爸爸買好煙好酒,他說:我不喜歡,你不要的可以就給我,弄的我現在給他買煙酒都說別人給的。。。

給媽媽買鞋,買到了,放了一年多都沒穿。給她買衣服,基本上300以上她都說不好看。。。

好不容易給他們換了個電視機,舊的還捨不得扔,放在卧室。。。

喊他們出去吃飯,從來都說家裡做的乾淨。。。

買房時候,覺得自己該獨立了,沒好意思問父母要錢,問舅舅借了……後來才知道,第一個月借,第二個月父母就幫我我還了,每年還的錢,是還給父母的。。。錢還清我才知道。。。

換車缺6萬。。。爸爸給我預算了15萬。。。媽媽給我預算了10萬。。。

帶他們出國旅遊,我說了我給錢,回來硬要給我我一萬六,我沒要那麼多,只要了七千。。。

這就是我的爸爸媽媽。。。他們節約,他們很少下館子,他們穿的樸素,他們不善言辭,他們精打細算…他們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他們愛我,他們為我付出了一切。。。

他們覺得我過得好,就是幸福,我儘力讓自己過得好…

我保證每周回家陪他們…我保證我或者我妻子每年帶他們出去旅遊一次…我保證盡我所能孝敬他們…我保證我會繼續比他們過得好,而且及時讓他們知道…我保證我的妻兒孝順他們。。。

我愛你們,爸爸媽媽。。。我愛我的家。。。

我哭著打完這段話,擦了六次眼淚。。。


首先要說的是,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所有的感受都是獨一無二,兩個即便相近境遇的人,所擁有的心境也是完全不同的。因此,不要指望別人對你感同身受,救你於水火,你要分析總結自己的原因,分門別類,剝繭抽絲,一個一個列出來,然後找到最本質的幾種,最後攻克他們。

然後再說,罪惡感。

一個人,努力使自己的生活變得美好和愜意,是一件非常正確和明智的選擇。如果沒有不擇手段以傷害別人為前提,獲得自己想要的利益,就稱不上犯下過錯,也不應該有罪。因此你的罪惡感,其由來就是值得思考的。一件對的事情,你為什麼覺得背負了罪孽,是誰會聲討你,說你犯了錯。是什麼讓你覺得自己犯了錯。這些要想明白,想清楚,然後你就找到向你施加壓力的第一個因素。它有可能是你從小到大接受的道德教義,關於什麼應該什麼不應該。它有可能是來自你對自己的期許,關於你可以做得更好卻還沒有做到。

再有,你也要分清複雜情緒之間的關係。你的情緒也許不是罪惡感那麼單純。包含自責、慚愧、愛與無奈。所有這些情緒的產生原因都不同,你要分得清,哪些源自愛和積極的想法,哪些源自無奈和消極的想法。然後才能解決內心的結。

最後,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人生和選擇。旁人只說是非對錯,只有當事人才以好惡感知。你認為好的,大多數人認為好的,不一定是他認為好的。不要拿自己的善良、自尊心、野心、道德感,去綁架別人的自由。要知道尊重和愛,才是最難做到的。


我這麼說吧,我結婚了(但是現在離婚了)在一線城市,我父母一直是吃苦耐勞把我撫養長大,我家種植木耳,一年四季不會閑著,一直住平房,種地,真心特別累,把掙得所有的錢幾乎都花我身上了,我結婚也拿了不少錢。我要說重點了。

每年我媽我爸來我這裡我請他們吃飯,燒烤火鍋,他們都很不愛吃,帶他們出去玩,看得出來他們很累不大願意去,反而覺得他們住樓特別不喜歡,一天天覺得沒什麼事,一天天沒意思。但是在他們自己家就不是了,早上四點多就起床,鏟鏟地,六點多吃飯,吃完了種地,晚上吃完飯和周圍鄰居坐在門口聊天,他們邊種地還邊唱歌,覺得一天天特別開心。

所以說,只要咱們過得好,不給他們添麻煩,他們就幸福了。並不是把他們接過來就是孝順。但是如果你經濟允許的話,每個月給錢,節假日勤回去就可以了。


十分愧疚。

我愛我的父母。吃從未吃過的好吃的,我希望他們也能享受到。看從未見過的美景,我希望他們能在我身旁。

而事實卻是我爸捨得給我買八百多一雙的阿迪,自己卻用千百塊的手機。願意花幾萬送我去做交換生(雖然我後來選擇不去),卻不捨得到周邊遊玩一次。給我媽媽買了兩三萬的首飾因為覺得媽媽跟著他吃了不少苦,有點余錢就該讓她開心,自己衣服褲子都穿幾十塊的。每次回家不是給我就是給我媽買這買那。

由於苦逼還是大學生,有時候真的覺得無助,父母供養我真的不容易。有一天,我會帶他們去更美的地方,吃不一樣的美食,幸福的生活。


我覺得父母想要的和我們想要的還是不一樣,特別是到了一定年齡,感情的需求比經濟的需求要大,還是多溝通,不是吃了嗎?錢夠嗎?之類的,而是多聊,感受一下他現在過的是不是他真正想要的生活,父母開心就好。不是經濟條件上去了就是過的好,也許和一群老朋友在一起悠悠閑閑的他們就很開心。


過得不如父母,那是一種不孝。


我覺得題主想要知道為何有負罪感也是為了從根本上去減輕這種負罪感,首先我覺得題主有必要和丈夫傾訴一下這樣的情感得到丈夫的理解後接父親去上海住一段時間,這段時間是讓你和你的父親明確什麼樣的生活環境對他老說是最好的,題主要明白並不是自己認為好的日子父親就會覺得過的舒坦,沒有朋友,交流問題等各種問題對於父親這個年齡是不容易適應的,一個月甚至更短的時間題主應該就能發現父親可能並不能完全享受在上海的生活,或可能提出還是要回家,這時候不僅題主心裡會好受些,父親也更明確什麼叫過的舒坦,這時候當父親回家,做子女的可以順勢提出是否要找老伴,為父親解決孤單的問題,如果父親不願意可以和父親談談,了解為什麼父親不願意,一旦解決了老伴兒的問題我覺得父親在老家過的好的比率也就大幅上升了,子女定期給父親匯一些生活費,有時間抽空回去看看,給他帶一些「新鮮玩意」教他如何使用,父親感到快樂,題主心裡也就慢慢會平復了,想想父親這個年齡想要的是什麼,子女平安,生活安逸悠閑不孤單,想吃什麼喝什麼不用顧慮金錢的束縛,這對他已經是最大的快樂,題主要明白怎樣給父母他想要的愛。


跟題主一樣的困惑,一樣憂愁。出去吃頓飯,覺得父母沒吃過,沒有享受過,就心裡難安,想著父母在家裡省吃儉用,我卻大吃大喝。非常難受。迫切想帶父母吃我吃過的飯店,我玩過的好地方。

這樣就帶來一個問題,每次出去玩,出去吃飯,自己總是破壞氣氛,心裡有事,悶悶不樂。心裡壓力很大。

老公知道後,就想辦法哄我,把攢的錢拿出一部分作為給父母的固定錢不動,讓我心裡釋懷。

但其實我還是接他們來,帶他們去吃我吃過的,我認為好吃的東西。雖然他們住不了幾天就吵吵要回老家,但心裡的愧疚會少一點。

我想說的是,不管哪種方法都只是讓我們自己心裡釋懷而已,滿足我們自己的私心。怕給不了父母好東西,被說成不孝順吧。

其實,父母想要的就是經常回去看看他們,看到我們過得有希望,有盼頭,積極不幽怨而已吧


有時候,父母嘴上說希望你過得比他們好,心裡卻未必。看到你過得真的比他們好,各種不爽又不好發作,只能在你面前各種含辛茹苦的表演或者抱怨。我沒離婚前,每次出去旅遊都帶上我媽有時是帶爸媽一起,我媽每次都會在風景名勝大好河山的環境下各種抱怨感嘆自己命不好,每次旅遊都把我心情搞到很糟。後來離婚後她說漏嘴了,說看到我和前夫關係不錯非常羨慕,其實就是嫉妒。前公公更可怕,過年過節各種伸手要禮物要錢,帶著他小三轉正的老婆一起白吃白喝白拿。父母也是普通人,羨慕嫉妒恨都會有。所以,讓自己強大吧,但是,不要讓他們覺得你過得好,一定要給他們知道你是多麼不容易,我以前的錯誤就是報喜不報憂,其實自己苦到快扛不住也不會和父母說。現在包郵不報喜,安生很多。


自己曾經也想問過類似的問題。舉例來說我在上海一頓飯會吃掉我媽一天的勞動所得,而我媽為了這一頓飯錢要起早貪黑,累得腰酸背痛。。

經常會覺得自己不孝。雖然自己有給爸媽錢,回家的時候大到家電小到生活用品都有買過。但是依然無法改變父母的生活,沒法讓他們過上舒服的日子。我賺得不多不少,中等偏下,有想過給他們更多的錢讓他們可以不用勞作,但又想到自己的生活在上海,我還要靠自己在上海買房,又捨不得給家裡那麼多錢。。

有時候想到畢業賺錢了也沒法改善爸媽的生活,就會覺得自己很失敗,也很消極絕望,好像怎麼努力生活都不會好了

唉,本人大齡剩女一枚。。婚事也讓他們各種犯愁。。


我以前讀過一篇文章,說的是孩子嫌棄學校食堂伙食差,自己就在校外下館子,然後父母工地打工啃的冷饅頭。我爸媽也在工地打工,有時候你有餘錢想買點東西,可想到到父母買的慾望就沒了,我就這樣的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 有這樣的負罪感很正常啊。畢竟父母把歲月給了我們,我們能回饋的很少很少。 所以不如多陪陪吧! 他若愛聊天,你就泡杯茶聽著;他若愛晨鍛,你就早起一起散步;他若愛打個小麻將,你逢年過節就做個陪。但我覺得你沒那麼多時間,或者,耐心。 其實不是父母什麼都不要,只是從來都是子女向父母開口索求,父母卻少有要求回報。我們會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成長需求,對老人卻只會盡到很少可憐的孝心。 或許傳承的本能使得我們從來都是這樣,那麼,有這樣的負罪感也是我們應當承擔的吧。



好羨慕你們啊 ~~我勉強也算搞IT的 ,各種數碼 我爸最多 最齊備~嗯 我買的,因為窮,只夠買我老爸一份的. 其實我早就想換MAC 了 ,但是捨不得.... 各種貴的衣服 我爸最多最閃····聽說我的對象買了房,不要我們家出錢買房。 我爸就立馬用自己積蓄在郊縣買了套給自己住··都開始裝修了··(別說是給我買的 我省城上班的好嗎,2,3個月都不一定能回家一次 ) 感覺角色就是反過來的 很顛覆!!我父母要什麼,會跟我說 ,我只要還夠錢吃飯,就給他們買·· 房子呢。。。因為他辛苦一輩子,好不容易這把年紀,終於把這輩子的錢虧得只買得起一套房了 。而且我也不是啃老的人··所以 我想說的是。。。。。 你父母 跟 你 ,自個兒過自個兒的,各自有各自的價值觀,生活節奏··· 他們富裕,幫襯你就幫襯你 不用有心理負擔, 父母條件不好的··你也不要覺得你是多孝順的人。。。。沒多大的事兒。。。


買買買!

也不用什麼特別貴的東西,眼前看到的,毛巾襪子牙刷刮鬍刀旋轉拖布球拍打球器什麼的,好吃的看到了捎帶一份。大件兒父母也用不到你,早都齊活兒了,那就這些生活上的小玩意兒,每次一點點小東西爸媽收到都很開心,而且真的能讓生活更舒服些。

記住別留具體門牌號,讓父母自己下樓去取。每次發快遞要提前打招呼,讓父母心裡有數,知道這個快遞是你發的


好不好這種事情蠻難講的。

本人一直遵從內心比較自私霸道的想法。

我覺得好的就會給你。不管你要不要。

而且百試不爽。

抽到好的煙給我爸買一條,用的好的護膚品給我媽買一套。都花不了多少錢。反正讓他們體驗一下。

父母大多都捨不得花錢。所以買了再說。

所以從沒內疚感。


我的情況跟樓主有點相反,我的父母見不得我過得比他們好。

我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妹妹。

每次我有優越的生活點綴,我的父母便向我暗示家裡需要我的錢補貼家裡,有錢應該多給家裡用,而不是自己一個人過得好這麼自私。

出來工作幾年,工資不多也不少,但是我存不了錢。

我的母親曾經經常叨念孩子的錢都不回家的(事實我有工作的時候每個月保持拿出工資的2成當家用,我自己有存錢和投資的習慣)

一直以來母親都希望買樓搬出農村,去年家裡再次提起,全家商量決定買樓。我也把自己全部存款上交(自己還有一份工作,錢再慢慢存)

對了,哥哥不同意買樓,他覺得沒有經濟能力供樓,擔心家裡沒有積儲應付突發事件,我哥常年往家裡拿錢的那種人,已經30歲人了,高不成低不就,拿了父母的錢做生意虧本了還連累妹妹差點吃官司(鋪租4個月不交租被鋪主告了但是租鋪寫的是我妹的名字)

自從買了樓後,開始裝修,年頭得知父親被拖欠工資4個月,都沒錢支付車油費,我又問同事預借了5K 給家裡當幫補。

每次回家母親都會跟我說沒錢沒錢,裝修欠了好多錢。

但是買樓之前明明有核算過資金才買的,不肯能欠太多錢,後來才得知原來父母給了部分錢幫哥哥還債。

當時剛好播放歡樂頌,身邊的人都覺得我的情況跟女二號太像了,說這是一個無底洞,叫我好好想清楚。

痛苦的思想掙扎經歷了大半年,現在我才慢慢地理智起來,硬起心腸,不再填這個無底洞。

工資不高,存錢真的需要時間。不過我真不想存了,與其錢放著會被自己心軟全交父母,不如用在自己身上。

於是我給自己報讀了好多課程來提升自己,買了機票去旅遊。

這些我都沒讓我父母知道,不想再聽他們的反對聲音和幽怨的語氣。怕自己又心軟。

順便一提,我父母其實也疼我的,我一個人在外面工作他們也知道我辛苦,每次回家都會好好招待我。就是因為這樣我才容易心軟。

因為要上課,回家的時間也少了。希望會慢慢變得更好。


也有這樣的想法,我的方法是,必須明白,你和你的父母是獨立的個體,每個成年人都該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然後,站在獨立的立場,盡好你為人子女應盡的孝心。


每年回家的時候給爸媽帶好多禮物,帶他們去逛街,看到覺得他們需要的就買,帶他們去吃好吃的他們自己捨不得吃的東西。這樣做太幸福。以後還要帶他們去他們沒去過的地方,帶他們吃遍那裡的美食。


推薦閱讀:

怎麼看待如今的隨禮(份子錢)有時成為一種手段和負擔?
為什麼有的人對別人摸他頭反應過激?
怎麼看待知乎中用各種稀奇古怪頭銜的人?
同樣是不可能發生的事,為什麼很多奇幻場景可以想像,但四維空間就不行?
「拖延」本身有可能變成提高效率的手段嗎?

TAG:心理學 | 親密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