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工業4.0和中國製造2025有什麼區別?

如何評價「德國工業 4.0」?


中國製造2025≠工業4.0≈互聯網+工業

中國製造2025≠工業4.0

自2014年10月中國總理李克強訪問德國,並發表《中德合作行動綱要》以來,「工業4.0」的概念在我國迅速走紅,一時間,「工業4.0」「智能製造」的戰略地位迅速提升。可以說,《中國製造2025》在一定程度上的確受到了德國「工業4.0」的影響,核心思路與「工業4.0」也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中國製造2025》強調的一個主攻方向是「智能製造」,這也是「工業4.0」的核心思想;此外,《中國製造2025》中提及的作為智能製造基礎的信息物理系統(CPS),也是德國「工業4.0」所強調的核心概念。

與「工業4.0」不謀而合的是,對於國內工業的轉型升級,工業和信息化部早在三四年前就開始籌備未來十年期的製造業發展規劃:《中國製造2025》。如今,這項規劃將借鑒德國「工業4.0」,學習德國的智能製造,為我國發展成現代化工業強國描繪出清晰的路線圖。

「工業4.0」是一個發展的概念,《中國製造2025》也弱化了以往規劃中為期五年的時間限制,規劃年限擴展到2025年,更注重中長期規劃,主要圍繞我國工業有待加強的領域進行強化,力爭使我國在2025年從工業大國轉型為工業強國。

以前,我國製造業技術含量不高,一直處於國際產業價值鏈的低端環節。在工信部的積極推動下,工業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兩化深度融合」)為製造業的網路化、智能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毫無疑問,新一輪工業革命將更快地帶動兩化深度融合:信息技術向製造業的全面嵌入,將顛覆傳統的生產流程、生產模式和管理方式;生產製造過程與業務管理系統的深度集成,將實現對生產要素高度靈活的配置,實現大規模定製化生產。這一切都將有力地推動傳統製造業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

從目標上來看,德國期望藉助「工業4.0」繼續領跑全球製造業,保持德國製造業的全球競爭力,抗衡美國互聯網巨頭對製造業的吞併。而在?2015年3月的全國「兩會」期間,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首次公開披露了《中國製造2025》的制定情況,表示中國大約需要用三個十年左右的時間,完成從製造業大國向製造業強國的轉變,並提出了「三步走」的戰略。《中國製造2025》也就是「三步走」戰略的第一步:第一個十年期行動綱領,它是一個路線圖,有具體的時間表——通過實施《中國製造2025》規劃,用十年的努力,讓中國製造業進入全球製造業的第二方陣。

從時間維度來看,德國「工業4.0」戰略工作組也認為德國實現「工業4.0」需要十年時間,與《中國製造2025》大體在同一個時間段。

中國製造2025≈互聯網+工業

對未來製造業,各發達工業國家都提出了自己的願景。美國利用互聯網優勢,意圖讓互聯網吞併製造業;德國基於製造業根基,試圖讓製造業互聯網化。

2015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互聯網+」的概念。而「互聯網+工業」將開創製造業的新思維。

從「物理」到「信息」。以往,每當提及製造業,人們普遍都認為各種零部件是構成硬體產品的核心。未來,相對於「物理」意義上的零部件,業界將更重視帶有「信息」功能的附加價值。

從「群體」到「個體」。「大規模定製」概念的興起,和隨著以3D列印為代表的數字化和信息技術的普及而來的技術與商業模式革新,使製造業的進入門檻將降至最低,不具備工廠與生產設備的個人也能很容易地參與到製造業之中。製造業進入門檻的降低,也意味著一些意想不到的企業或個人將參與到製造業中來,從而給商業模式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互聯製造能夠快速響應市場變化,通過製造企業的快速重組、動態協同來快速配置製造資源,提高產品質量的同時,減少產品投放市場所需的時間,增加市場份額。同時,還能夠分擔基礎設施建設和設備投資的相關費用,減少經營風險。

隨著大規模定製和網路協同的發展,製造業企業還需要實時從網上接受眾多消費者的個性化定製數據,並通過網路協同配置各方資源,組織生產,管理更多的各類數據。大數據可能帶來的巨大價值正在被傳統產業所認可,它通過技術的創新與發展,以及數據的全面感知、收集、分析、共享,為企業管理者和業務參與者呈現出一種看待製造業價值鏈的全新思維。

2015年3月2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時指出,中國正處於加快推進工業化的進程之中,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和堅實基礎。《中國製造2025》對於推動中國製造業由大變強,使「中國製造」包含更多的「中國創造」因素,更多依靠中國裝備、依託中國品牌,促進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向中高端水平邁進,具有重要意義。

會議強調,要順應「互聯網+」的發展趨勢,以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為主線,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農業機械裝備十大領域,強化工業基礎能力,提高工藝水平和產品質量,推進智能製造、綠色製造。

「互聯網+工業」將會促進中國製造業的轉型升級,實現《中國製造2025》的宏偉目標。

提到製造業,不能不提微笑曲線。微笑曲線是宏集團創辦人施振榮於1992年提出的著名商業理論,因其較為貼切地詮釋了工業化生產模式中的產業分工問題而備受業界認可,已經成為諸多企業的發展哲學。

微笑曲線將一條產業鏈分為若干個區間,即產品研發、零部件生產、模塊零部件生產、組裝、銷售、售後服務等,其中組裝,也就是生產製造環節總是處在產業鏈上的低利潤環節。於是,生產製造環節的廠商總是不斷地追求有朝一日能夠走向研發設計和品牌營銷兩端。

而在?國際產業分工體系中,發達國家的企業往往佔據著研發、售後服務等產業鏈的高端位置,發展中國家的廠商則被擠壓在低利潤區的生產與製造環節。在國際產業分工體系中走向產業鏈高端位置,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已成為發展中國家製造業廠商們的終級目標。

在產業鏈中,處於中間環節的生產與製造附加值最低。就全球產業鏈來看,儘管「中國製造」鋪天蓋地,但是,「中國製造」大多處於「微笑曲線」中間區域的生產與製造環節,廠商投入大量的勞動力,獲取少得可憐的利潤。

以往,企業以大規模生產、批量銷售為特徵,通過規模化製造,提供標準化產品,獲取行業平均利潤,各企業按其所處研發與設計、生產與製造、營銷與服務的產業分工位置,分享價值。處於「微笑曲線」兩端的研發與設計、營銷與服務是利潤相對豐厚的區域,盈利模式通常具有較好的持續性;而處於「微笑曲線」中間區域的生產與製造企業只能無奈地維持相對較低的利潤,而且由於技術含量低,進入門檻也相對較低,致使競爭更為激烈,可替代性強,從而又進一步擠壓了利潤空間。

以往的思路認為,要想擺脫傳統製造業的低附加值困境,就必須向「微笑曲線」的研發和服務兩端延伸,通過高新技術實現產業升級和發展製造型服務業是必經之路。從產業層面來看,「研究與設計」環節意味著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營銷與服務」環節則意味著提高製造型服務業的比重。但是,這一過程會遇到諸多挑戰,且不能保證在短期內走出微笑曲線的底部。

但是,在「互聯網+工業」時代,我們不用再糾結於這個難題了。因為製造業傳統意義上的價值創造和分配模式正在發生轉變,藉助互聯網平台,企業、客戶及利益相關方正紛紛參與到價值創造、價值傳遞及價值實現等生產製造的各個環節中來。因為「互聯網+工業」不僅僅意味著「信息共享」,還將廣泛開展「物理共享」,從而形成新的價值創造與共享模式,開創全新的共享經濟,帶動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

為了保障《中國製造2025》九大任務以及五大工程的順利實施,《中國製造2025》提出了八項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政府創造環境,市場決定創新。為此,《中國製造2025》將首項扶持政策定為「深化體制機制改革」。

長期以來,政府職能存在「越位」和「缺位」的問題,一方面,政府對於市場主體的投資行為過度包辦代替,限制了民間投資的活力和空間,市場准入方面也多有制約,許多行業存在顯性或者隱性的市場壁壘,一些創新型的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難以進入;另一方面,在製造業節能節地節水、環保、技術、安全等一些需要政府發揮監管職能的領域,政府卻不能發揮有效作用。針對這些問題,《中國製造2025》中作出了相應安排:「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

《中國製造2025》的出台,無疑將對中國經濟產生重大影響,將引領中國從工業大國到工業強國的跨越與蛻變。值此新一輪工業革命到來之際,發展中國家或許不會一步一步沿襲發達國家工業轉型升級的進化路線,而是會藉助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歷史性機遇,實現跨越式發展,甚至彎道超車。而製造業基礎尚未鞏固的一些發展中國家也有機會一躍而成新一輪工業革命的主角——中國也是如此。


首先,在工業4.0之前,存在著工業1.0 2.0 3.0

工業1.0 就是蒸汽機帶動機械化來發展

工業2.0就是電力推動大規模生產

工業3.0指現代信息技術推動自動化生產

在1.0到3.0階段,也就是從消費品到消費者之間,有一個固定模式,有五大模塊,包括機器,工人,原料,運輸,銷售,這五個模塊不可避免也無法簡化。而4.0則將這五大模塊全部裝上感應器,讓每一個模塊都變成智能模塊,當消費者有需求的時候,五個模塊將會選擇最有效率的組合方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充分利用信息通訊技術和網路空間虛擬系統—信息物理系統相結合的手段,將製造業向智能化轉型。

而中國製造2025是在借鑒德國工業4.0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中國版的工業4.0規劃,主要為了提高工業競爭力,由工業製造大國向工業製造強國發展,強化工業基礎能力,來滿足經濟社會發展。

兩者的區別在於,中國製造2025重點在於創新制度環境,完善結構調整,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和化解過剩產能,促使其儘快提升,實現跨越式發展,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強調製造業互聯網化。而德國工業4.0則強調智能工廠和生產智能化,更重視硬體和技術的升級。


這是作為工業分子必須懂《中國製造2025》~

作為熱愛工業的小夥子,給大家說說我的愚見,對《中國製造2025》的理解:

這是國務院於2015年5月8日公布的「強化高端製造業」的國家戰略,是建設中國為製造強國的三個十年戰略中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也就是說,中國大約需要用3個10年來完成從製造大國到強國的轉變,中國製造2025就是第一個10年。

隨著我國環境與資源的制約、勞動力原材料成本上漲,德國「工業4.0」美國「再工業化」戰略的刺激,新一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對各國製造業科技創新的影響,我國制定中國製造2025也是勢在必行,旨在促進位造業創新,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推進智能製造!

簡單來說,就是中國製造2025推進了智能製造!我把自己理解的含義,用動畫做了出來,大家可以看看,做得不好,請大神們原諒~一分鐘左右的視頻,裡面的動畫都是自己做的,絕對原創↓↓↓↓希望能幫助大家理解~

視頻封面第一工業百科——中國製造2025視頻


從德國工業4.0到智能製造2025

導讀:新工業革命的推動力主要有三個,一個是技術,尤其是數字技術;第二個是無處不在的連接,特別是物聯網已經開始進入工廠。以《國家智能製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之際,奧維奧作為中國領先的商業雲應用平台服務商、亞太區SAP服務商領跑者,推動了中德兩國以智能製造為主導的產業變革,通過近10年為1500多家中小企業信息化服務的經歷,從兩國不同的視角對智能製造進行深度剖析,對存在百年的「標準化生產」、「流水線作業」、「格式化操作」顛覆和重新定義。

展望工業4.0世界

新工業革命的推動力主要有三個,一個是技術,尤其是數字技術;第二個是無處不在的連接,特別是物聯網已經開始進入工廠;第三個是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的工業系統。這三個因素疊加起來就形成了一種趨勢,自動化之後的重點就是系統對外部環境的感知,通過感知形成工業大數據,現在很多數據都不是免費的,將來數據會越來越廉價甚至免費;然後會有人工智慧,機器擁有學習能力;然後是新的分析工具,用來分析數據並指導行動。

自動化系統、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的融合,涉及到不同的技術,有很多技術參數,同時有很多不同的應用,3D列印講的就是其中一種。這些都需要用一個軟體架構來界定,很多標準都需要統一,如果我們能夠來共同推進,就容易產生大的突破。

從製造行業來講,製造本身與客戶服務、行業服務也在慢慢的融合,今後你可能分不清楚製造與服務這兩者的區別。未來製造業的發展方向,是數據推動的商業模式的創新和轉型。

什麼是工業4.0?首先是高度靈活又高效能的生產,做到價值創造流程的按需優化和實時優化。現在德國各個不同製造行業的靈活度都達到了40%左右,可以隨時消化吸收40%的訂單下降,照樣順暢向前發展,就是說我們可以經受30%-40%的收縮打擊。做到這一點離不開基礎設施的升級,自動化程度、數字化程度等等。

工業4.0還意味著環境友好的發展模式。你可以把工廠遷回城市,照樣不會對環境造成很多影響,如果你採用環境友好的生產方式的話。

第三就是社會形態的改變。商業環境和社會環境將會越來越複雜,要掌握這個複雜的環境,我們必須擁有權力下放的和更加分散化的自我組織形式,也就是說企業職能從中央控制系統變成自組織平台。企業員工會更加朝著自我組織,自我約束來發展。我們最終將有一個更加靈活的生態系統,非常有動態性,這樣它才能隨時響應合客戶需求,實時的適應市場變化,現在這還做不到,但已經有這樣的想法。

智能生產的含義

以上是宏觀的視角,如果我們從微觀視角來看工業4.0,具體到一家企業,變化會在哪裡?

第一個維度,橫向的一體化要做的更好,內部流程的打通和數字化,這意味著我們要不斷改進現在所做的工作,比如說軟體、解決方案,3D列印的生產方式。

第二個維度,改進縱向一體化,這個問題十到十五年前我們就在討論了,上下游的供應商合作夥伴怎麼打通。現在我們必須要實現橫向、縱向一體化的無縫對接。

第三個維度就是全生命周期的產品管理,從工程設計到產品生產和售後服務的生命周期,我們都必須統一管理。這方面過去已經有很多管理軟體,但這些工具之間沒有什麼聯繫,數據結構也不一樣,需要打通和升級。

製造業的核心是工廠,工廠的智能化管理非常重要,工廠並非自己獨立工作,而是要跟智能電網,智能物流,智能樓宇建築連接起來,根據訂單、能源、物流等條件的變化實時調整生產。這意味著工廠越來越聰明,知道怎麼樣進行生產,機器也變得更加智能化,可以相互交流,來控制產量。

所有這些都需要更加聰明的人來完成,我們稱之為智能操作員,各種不同的智能設備、數字設備來幫助他們操作,以往分散的各個項目要連起來,基本原則是更加自動化。

這只是故事的小一部分,還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智能產品。產品離開工廠到達客戶之後,應該不斷的收集用戶數據,變成一個小的平台,所有產品的數據集中起來之後,就變成了大數據系統,實時分析這些大數據,就可以進一步優化我們的流程和業務模式,為客戶提供更多的服務。這方面的創新速度非常快,客戶也在不斷的受益。

舉個例子,阿迪達斯。阿迪達斯今年推出了3D列印製鞋技術,成本並沒有增長很多,但可以縮短外包線路,甚至把生產轉回國內。阿迪達斯還給跑鞋裝上了感測器,你就可以對所有的數據進行收集和衡量,這雙鞋怎麼穿的,怎麼用的,然後基於這些數據可以對產品和流程進一步優化,再按優化後的版本生產和銷售。比如個性化設計,按照客戶的特殊的要求來生產鞋子。

基於智能平台的一切皆服務

接下來就是智能服務,這方面的重點不是產品,而是新商業模式下的新服務項目。前提是數據化、知道用戶的偏好和習慣,以此來啟動商業模式和服務的優化。

道理非常簡單,數據變成了一種產品,它本身蘊含著價值。如果你的商業模式是數據驅動的,那麼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成為服務,這一點並不神秘,絕大部分公司都可以做到。

具體怎麼做呢?沒有任何一個公司能夠做到所有的數據收集、分析工作都自己做,因為工作量太龐大了。你需要有一個強勁的生態系統,來幫助你來做連接,幫助你把不同領域的數據收集、回傳、分析。這涉及到互可操作性,你需要在一個平台上對這樣的生態系統進行管理。

實際上它關係到工業4.0的最終結果,就是要實現各種設備工具機器之間的互聯。

用汽車行業做一個例子,未來可能在所有的展覽上你都可以看到互聯汽車,或者叫自動駕駛汽車。它需要有智能架構來支撐,一輛汽車自動行駛,它必須實時了解周圍的環境,數據傳輸速度要非常快,以毫秒來計算,這意味著網路基礎設施和底層技術架構必須得升級。

現在是怎麼做的呢?比如說谷歌,它有幾百上千輛汽車在路上收集數據做地圖、做測量。以後不會是這樣的了。因為以後所有的汽車都會都有數據採集設備,比如在德國,所有新車上都已經安裝了感測器。

從公司層面,軟體的虛擬化非常非常的關鍵。比如說在一個組裝線上,來自於不同廠商的機器設備必須互相匹配和協調,怎麼才能知道是否匹配協調呢?如果你有一個數字模型來控制所有機器,這樣你把設備賣給客戶之前,他們可以模擬使用這些設備的情景,這是就是我所說的軟體的虛擬化,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才能實現所有機器設備的互聯,智能的互聯,這是一個軟體定義的架構。

說到通過軟體平台管理生態系統,現在有一些爭論,就是平台中立化問題。有人擔心平台被用來打擊競爭對手,或者說平台上的公司被平台控制。這是一個問題,因此我們需要一個開放的的數字平台,讓客戶能夠即插即用,同時又有能夠支付得起的服務價格,還需要有值得信賴的雲,不管是公有雲還是私有雲,你要保證系統的安全性,確保能夠把世界上所有的設備和機器安全地聯繫起來,這是一個終極的目標。

在商業模式上,平台要保證所有人都可以參與進來,平台上面任何類型的服務都可以實施,不同的市場、不同類型的服務、不同類型的社區,想做什麼都可以。所以我猜這樣一種平台,應該由具有高度專業知識的重要公司來提供,這樣才能保證底層很複雜、很堅固,但頂層有很大的靈活性,而且簡單易用。

在商業模式的創新上,現在我們已經可以根據用量來進行收費,但對於平台即服務的模式,平台必須是雙向的,在一個連接了大量設備和終端的平台上,一方面你有很多供應商,另一方面你又有很多客戶,這天然就是一個雙向市場。

如果認同這一點的話,問題的下一步就是,這對於工人來說意味著什麼呢?在過去我們優化的是流程,以後我們優化的是工作場所,是工作本身,這會導致工作崗位變少嗎?

這在德國的確是一個關注焦點。工會作為員工代表,比較擔心工人以後會不會沒有工作了,因為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自動化、用機器人做了。確實會存在這麼一種情況,低附加值的工作可能會消失,但是新的工作崗位也會被大量創造。過去十年,德國對機械工程師的需求增加了9.5萬個,而自動化產業增加了1.5萬個工作崗位。

關鍵是對新能力的要求,比如說一個機器操作員,工廠變得更加自動化,意味著控制機器的人要更加靈活,要有更強的自我組織的能力和多元化技能。對企業或政府而言,必須要有相應的教育和培訓,提升工人的技能水平。但是這種培訓可能不是大規模地坐在一起聽課,而是通過各種靈活的學習方式,這在現在的技術水平下完全能做到。

四大挑戰

面臨的挑戰是什麼?首先我們要建立一個數字平台,這個本身就是挑戰,尤其是有著統一標準的開放數字平台,是非常困難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反覆說我們需要有一些領軍型的公司,核心的公司,先動起來,然後進行標準的協同化,開放式協同,然後再讓中小型企業參與進來共同發展。

其次就是基礎架構(framework)方面的挑戰,比如說在法律上,我們對於數據的使用怎麼樣來進行管控,相應的法律框架怎麼搭建,我們還需要有一個統一的歐洲數字市場。從政府的角度,數據政策就變成了一種經濟政策,誰擁有數據,誰來保護數據,誰來負責這個分享數,這些都是新課題。

第三個挑戰是公司的組織結構和工作方式的變革。變革的同時,我們需要找到合適的方法來滿足公司所有者和公司僱員雙方的要求,比如說在德國就要考慮到工會的一些要求。

最後,從社會層面來說,焦點之一就是數據保護,隱私的保護,那麼多的個人信息都在雲平台上,怎樣防止數據泄密,泄露客戶隱私等等,這是一個很大的關注。再就是我前面提到的人機交互,機器人和人一起工作,要讓機器人能夠不僅僅了解人的語言或者是肢體動作,甚至能了解人的情緒,在人和機器之間實現類似人和人之間的無縫溝通。我們還在做這方面的研究,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夠做到這一點。

中德智能製造、工業4.0標準化工作

進入21世紀,互聯網、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技術正在以極快的速度形成巨大產業能力和市場,將使整個工業生產體系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推動一場新的工業革命,工業4.0、產業互聯網等新戰略新概念應運而生,體現了發達國家對未來製造業走向和戰略布局的認識。美國政府提出製造業復興戰略,以期重新佔領製造業制高點;德國聯邦政府明確提出工業4.0理念,從而鞏固德國在工業製造領域的優勢地位,引領未來全球的工業發展,英國、法國、日本等紛紛出台相應的策略。我國為應對來自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經濟體的「雙向擠壓」,提出重振中國製造業的《中國製造2025》,積極穩妥的應對內外部挑戰。智能製造作為《中國製造2025》五個重大工程之一,對促進位造業創新發展、核心裝備技術突破、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具有重大意義。標準是智能製造實施的重要基礎和前提,基於「智能製造標準先行」的原則,集中力量建設國家智能製造標準體系,積極開展智能製造國際標準化工作,夯實智能製造發展基礎,提升支撐能力。

國家標準委積極為推動我國與德國成立中德智能製造,工業4.0標準化工作組,展開對話交流,討論技術要點,磋商合作內容,共同推進兩國在智能製造、工業4.0領域標準化工作。中德智能製造、工業4.0標準化工作組的工作開展對完善《建設指南》內容,推動中德共同提交國際標準提案起到了積極作用。

2015年5月28日,中德雙方在成都順利召開了中德合作委員會會議,雙方共同簽署了《中德智能製造、工業4.0標準化工作組組成方案》,其中在主要工作的第八項中明確了中德雙方要共同探討智能製造、工業4.0領域未來標準化需求,要充分考慮兩國現有的標準或其他可交付的成果,包括中方的《建設指南》,和德方的《工業4.0標準化路線圖》,為雙方開展智能製造、工業4.0的進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礎。

在標準化工作組的框架下,雙方開展了一系列的卓有成效的合作,德方在《工業4.0標準路線圖》(第二版)中提到了工作組的成立,在本次國家標準委和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布的《建設指南》中,也對德國的工業4.0工作做了相應介紹,形成了雙方指導性文件的呼應。

2015年12月17日,國家標準委在上海主辦「中德智能製造、工業4.0標準化工作組啟動會」,正式啟動中德智能製造、工業4.0標準化工作組工作,並達成5項共識,內容包括:中德雙方基本明確了智能製造、工業4.0的標準化範圍;在國際標準化組織,如ISO、IEC、ISO、IEC JTC1等共同提出國際標準提案等合作內容;確定了雙方在機器人、智能製造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預防性維護、無線工業應用等領域的合作意向;加強中德兩國企業在工作組內的交流與合作,比如成立參考模型子工作組等。

目前,中德智能製造、工業4.0標準化工作組已成為兩國在智能製造、工業4.0領域標準化合作的重要平台,也為兩國政府組織、科研機構和企業進一步開展合作交流創造了良好條件。

「5+5+10」智能製造標準體系框架

2015年12月31日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根據《中國製造2025》的戰略部署,聯合發布了《國家智能製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15年版)》(以下簡稱「《建設指南》」)。

《建設指南》明確了建設智能製造標準體系的總體要求、建設思路、建設內容和組織實施方式,從生命周期、系統層級、智能功能等3個維度建立了智能製造標準體系參考模型,並由此提出了智能製造標準體系框架,框架包括「基礎」、「安全」、「管理」、「檢測評價」、「可靠性」等5類基礎共性標準和「智能裝備」、「智能工廠」、「智能服務」、「工業軟體和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等5類關鍵技術標準以及包括《中國製造2025》中10大應用領域在內的不同行業的應用標準。為便於企業參閱,《建設指南》對現有智能製造相關標準按「基礎共性」、「關鍵技術」和「重點行業」進行了分類整理,構建由「5+5+10」類標準組成的智能製造標準體系框架,建立標準體系的動態完善機制,逐步形成智能製造強有力的標準支撐。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制定並發布智能製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主要基於以下幾個方面的考慮:

一是為智能製造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立項提供依據。《建設指南》是指導未來一段時期內智能製造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立項及制修訂工作的依據,同時也是對智能製造標準進行科學管理的基本依據。智能製造標準化工作涉及多個行業、多個技術領域。依據《建設指南》的相關要求,充分結合我國製造業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總體發展布局,適時制修訂符合我國國情的智能製造標準,為產業發展提供支撐。

二是有利於推動解決製造環節互聯互通、跨行業跨領域標準化問題。《建設指南》全面納入與智能製造密切相關的基礎通用、關鍵技術及重點行業應用標準,並對已制定、制定中的標準進行了全面梳理,以聚焦製造業優勢領域、兼顧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為出發點,按照「共性先立、急用先行」原則,主要面向跨領域、跨行業的系統集成類標準,通過統籌標準資源、優化標準結構,重點解決當前推進智能製造工作中遇到的數據集成、互聯互通等基礎瓶頸問題。

三是明確了立足國情、開放合作理念。《建設指南》依據我國智能製造標準基礎差,行業發展不平衡等特點,充分考慮標準的適用性,突出強調適合中國國情的標準制定與產業化;《建設指南》的部分內容充分借鑒了德國工業4.0和美國工業互聯網的相關標準化內容,並與先進位造國家和國際標準化組織進行參照,推動將相關標準上升為國際標準。同時,也要將適合我國製造業發展需求的國際標準適時轉化為國家標準,努力建設一個兼容性好、開放性強的標準體系。

四是有利於建立與時俱進、持續進行的標準完善機制。《建設指南》是基於當前智能製造的技術特點以及對智能製造的認識進行編製的,但智能製造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龐大系統,產業界對智能製造的認識將是一個不斷深入的過程。

隨著智能製造技術、產業的發展,新模式新業態的不斷湧現,智能製造標準體系將進行動態調整和完善,計劃每2-3年對《建設指南》進行修訂。大力推動智能製造標準體系的建立,不斷推出重點行業智能製造標準,並率先在《中國製造2025》十大重點領域取得突破。到2020年,力爭建立起較為完善的智能製造標準體系,基本實現基礎共性標準和關鍵技術標準全覆蓋,並在製造業全領域推廣應用。


首先第一陣營美國,第二陣營德日,第三陣營……

中國製造業2025提出的目標是,用三個十年進入第一陣營,兩個十年進入第二陣營,那2015—2025第一個十年呢?2.0補課,3.0普及,4.0示範。

由此可以看出美國的工業互聯網最先進,因為是要由賣產品向賣服務升級。德國的工業4.0稍次是要更牛逼的造更牛逼的產品賣。

美國發揮信息技術優勢,德國發揮工業優勢,中國呢?

中國整體水平低,層次參差不齊,所以製造業2025首要是調整結構,培育重點。德國強調如何造,美國強調如何服務,中國呢,跟著學就行了。


看見這個莫名親切,和現在做的一個課題相關。最近聽到最多的就是「智能製造」四字,這也是「中國製造2025」和「德國工業4.0」二者的共同點所在,然而兩者「智能製造」的實質卻完全不同。當前中國製造業總體仍處於電氣自動化和數字化並存的階段,大部分企業尚未完全實現數字化,而德國已經基本完成數字化,正邁向智能化,因此中國推行智能製造不可能一步到位,必須走電氣自動化「補課」、數字化普及、智能化示範的「並聯式」發展道路。目前中國要做的是將「兩化融合」(信息化和工業化),採用「四新技術「,」主攻製造業的數字化、網路化和智能化。而在「工業4.0」的藍圖中,是將物聯網和務聯網(服務互聯網技術)滲透到所有關鍵領域,產業鏈分工重組,傳統的分工界限將會消失,並會產生各種新的活動領域和合作形式。

顯然我們還在「工業2.0「和工業3.0」之間,未來還很長,你說是不是?


老牌工業國家放棄實體製造,向核心技術和概念等利潤最高的部分發展,這是工業4.0;輸出過剩產能,披上信息、互聯網的外衣,榨乾實體製造最後一點油水,這是2025。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雖然說無論是「中國製造2025」還是德國的工業4.0都是基於新的技術革命。不過,有意思的是,「中國製造2025」並非是德國工業4.0的照搬和沿襲,而是有著自己的發揮和發展。

用一位專家的話來說,德國工業4.0的核心內容更加關注工業生產方式的「質的變化」,「中國製造2025」則是希望通過「互聯網+」的應用,實現結構的變化和產量的增加。

如果再深入去研究兩者之間的區別的話,德國工業4.0是希望通過新技術繼續強化德國的工業製造能力。而「中國製造2025」則是希望在工業相對落後的情況下,一方面通過技術增強生產能力,另一方面通過互聯網引入市場和用戶的價值鏈條,通過一套綜合的體系來提升工業能力、滿足市場需求,推動產業、消費的升級。

中國製造業的這條「中國製造2025」的道路與眾不同,它是中國國情的特有產物。這和多方面因素都有很大的關係。

中國工業基礎薄弱,需要補課。用苗圩在3月2日提到的一句話來看是這樣的——若使用發達國家工業標準來衡量,我國很多企業現在還沒達到2.0,因而在推進我國工業化進程中需要循序漸進,需要補上2.0的課,還要推進3.0,還要向4.0方面發展。互聯網乃至物聯網恰恰是縮短連接鏈路的最有效手段。

對於製造業企業來說,需要善用互聯網才能讓製造業獲取信息的能力變得更強。通過互聯網來補課是非常直接有效的方式。再加上互聯網的滲透率在今天已經逐漸見頂,互聯網企業想要繼續下沉,必須依賴於線下市場和製造業企業。所以雙方其實會有非常緊密的結合基礎。

另一方面,中國的互聯網發展、連接的水準遠高於德國,甚至在某些領域已經超越了美國。而德國人口稀少,是出口導向型國家,和中國人口眾多、內需龐大的國情截然不同。海爾這樣的模式可以在提高生產水準的同時,進一步帶動中小微企業在服務業等領域的拓展,擴大就業規模,這是最適合國情的一條道路。


民生證券新三板研究中心負責人張媛曾在讀懂會上分享了她對中國製造2025的一些觀點。並且重點闡述了機器人、3D列印、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行業在新三板市場的發展情況。詳情請見下文:

………………………………………………我是分割線……………………………………………………

一、德國、美國、中國對於工業4.0的理解

德國傳統的優勢製造業非常的突出,在重型製造方面遠遠領先於其他國家,所以它對工業4.0的側重是從硬體到軟體升級的過程,使製造過程更多的過渡到智能化的一個狀態,實現生產過程的智能化。

美國的產業優勢在於先進的互聯網技術,通過軟體的更新加上硬體的結合過渡到智能製造的階段。通過信息互聯網進行拉動,優先製造智能產品。所以,美國是以軟體為基礎壯大其硬體製造能力。

中國現階段的製造狀態與德國模式和美國模式都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在自動化、信息化方面都離國際先進水平有一定的差距。我們雖然是製造業大國但並非製造業強國,所以相對於中國工業4.0的稱呼,我們更願意稱其為中國工業製造2025,這也是未來10年的國內工業發展戰略。

中國製造2025提出的整體框架下針對的十大重點領域,包括:

1.第一代信息通訊技術產業

2.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

3.航天航空裝備

4.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

5.軌道交通裝備

6.節能與新能源汽車

7.電力裝備

8.新材料

9.農業機械裝備

10.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

二、新三板上的中國工業製造2025

新三板7000家企業中,超過半數都是製造類公司,還有將近30%的企業歸屬於信息類,也就是說將近80%的企業都與中國製造2025有著或多或少的關係。

1、機器人

在漢諾威展上,我們看到了庫卡公司開發出七軸的機器人,國外的機器人小則幾公斤大則幾噸,從食品加工領域到汽車製造領域都有布局,在生產領域,機器人應用分工已經非常的明確和細化。從國外的生產廠房就可以看到,機器人已經在大量的代替人工。

中國在機器人領域的前景非常大。從2013年始,我國就已經成為工業機器人需求第一大國,目前約佔據全球四分之一的市場。 2010年我,國對於機器人的需求占當年全球機器人總需求的9%,2014年這個比例達到了25.33%。從機器人的使用密度來看,中國只有美國的18%,不及韓國的10%,遠低於全球的平均水平。

從所處階段來看,以人均GDP和經濟增長水平為依據,目前我國機器人行業狀況與日本20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這一階段吻合。這個階段是日本機器人產業的黃金20年,行業呈現爆發性增長。在我國,2015年是機器人行業發展的元年,未來中國將迎來機器人爆發性增長的黃金十年!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機器人產業鏈的分布:

①關鍵零部件:門檻高、利潤大、國內佔比非常小

減速器、伺服電機、控制器是機器人行業利潤最為豐厚的部分,平均毛利率可以達到30%以上。國內可以製造零部件的企業較少,僅佔市場份額的20%左右,且多為低端產品,三大關鍵部件大都依賴於進口。

減速器在機器人製造成本中佔比最高,大概能達到35%左右。2014年全球的市場規模是460億,而中國只有38億。

伺服電機在機器人製造成本里佔20%-25%,目前來看國外的產品大概佔了國內市場70%的份額,國產的伺服電機性能上與國外產品相比還是差距比較大,價格也便宜。

控制器占整個機器人製造成本為10%-15%,目前國內只是擁有一些控制器的關鍵技術,中外控制器產品差距較小。

②設備集成:國內優勢明顯,門檻低、競爭激烈

設備集成主要分為機器人本體製造、機器人系統集成。系統集成這一塊國內優勢明顯成本較低,所佔市場份額是機器人本體製造的兩倍左右,這一塊大部分依賴進口,所以在盈利方面很困難。

③作為下游的應用端

從應用端上,可將機器人分為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工業機器人指面向工業領域的多關節機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機器裝置,服務機器人指除工業機器人以外的其他機器人。

目前,工業機器人運用廣泛,多應用於汽車、電子、橡膠塑料、金屬加工等製造業,我國主要用於汽車和電子電氣製造。服務機器人分為專業服務機器人和家用機器人,尚屬於新興領域。

2008-2013年,全球僅安裝了10萬台專業服務機器人,主要運用于軍工、醫療等領域,利潤空間廣闊;家用機器人單價低,但推廣速度快,是未來機器人發展主要趨勢之一。

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年中,新三板機器人相關企業僅有11家,而目前已經發展到53家,但是大部分做的是機器人的集成,而涵蓋關鍵零部件製造的企業與下游純應用端的企業數量較少,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我國機器人行業整體處於微笑曲線的中間環節,產品附加值較低,同時在下游應用端,目前三板所涉及的機器人主要包括管道機器人、烹飪機器人、物流機器人等,未來或將有更為廣闊的應用。

以什麼指標來選擇優質的機器人公司呢?

企業具有關鍵核心技術最為關鍵,可以重點關注創新研發費用和核心專利水平,以及下遊客戶對公司的一個評價。

有強烈併購預期的企業也是值得重點關注的,可以考慮優質的製造公司會被上市公司或者大型集團公司盯上成為被併購的標的,我們認為可以重點關注的有兩個公司伯朗特,沃迪裝備。

2、3D列印

全球布局來看,無論是德國、美國、英國、歐盟這些國家都在3D列印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用於研發,3D列印已經慢慢的從概念型向產業化發展,進入到真正的應用型階段。

近三年來,全球3D列印行業的年複合增長率已經達到了27%,2014年全球的市場規模在60億美金。未來三年的複合增長率仍然可以達到30%以上,到2017年的時候市場規模要達到150億美金。在全球這樣大的蛋糕里,中國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

2014年中國只有15億美元的規模,2017年中國市場的潛在規模要達到65億美金,也就是說3年期間,中國的複合增長率跟全球差不多。我國3D列印產業還是一個初期階段,仍然是作為工業製造的一個補充,用於生產功能件或者原件的打造。

中國非常缺乏核心技術,從2013到2014年各項專利逐步到期,我國企業利用這些開源資料進入到3D列印市場。目前,市場上比較成熟的是個人3D印表機,列印一些比較個人的物品,雖然量小但是擋不住資本的青睞。

2014年,初創型3D列印公司也是得到了一些天使的投資。2015年,一家做3D列印的叫土木神筆的初創公司就獲得了1000多萬的投資,並且市場關注度、熱度還在持續。

從3D列印的產業鏈來看,可以分成以下幾類:

① 3D掃描技術

3D掃描技術處於3D產業鏈的最上游,包括3D掃描儀以及3D建模軟體。目前看,市場的複合增長率達到15%左右。3D掃描技術在國內國際上已經比較成熟,國內市場與國外企業也有一定的競爭抗衡能力。國外比較知名的品牌是3D SYSTEM的Cubify系列,國內是三板上的先臨三維,還有閃鑄科技和優銳。國外主要佔據高端市場,價格高、功能齊全,國內主要是依靠進口國外零部件進行組裝。

②列印耗材

列印耗材一向是印表機廠商的主要盈利點,無論是桌面列印還是工業列印,列印耗材的成本遠高於印表機的成本。3D耗材複合增長率也是很高的,預計未來能達到35%的增長。

以前列印耗材主要以金屬型的耗材為主,現在慢慢轉向非金屬型的耗材研發和使用。不過,一般來說,國外的廠商生產的3D印表機必須使用自己的耗材才能列印,因此售價較貴,如3D system,而國內的列印耗材較為低端,成本也相對較低,售價一般是國內的三分之一。

③3D列印的設備製造

根據3D列印設備的使用途徑,可分為桌面級設備、工業設備和生物3D列印。目前桌面級3D印表機的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由於桌面級列印技術門檻低、成本低廉,未來空間其實比較有限。

工業級設備市場發展潛力較大,國外生產印表機在列印精度和使用時長上均超過國內產品,高端工業列印設備多從國外進口,國內的雖然已經有廠商在此方面布局,但是程度遠遠不夠。

生物列印方面,目前還都是處於實驗室的研發階段,未來3D列印的發展方向預計在醫學方面,主要應用於列印醫療模型、組織工程和細胞等。目前,醫學模型和骨骼類組織植入已經在現實中得到推廣,尤其牙科整形是商業化程度最高的,也是未來有可能最先盈利的領域。

從3D列印的產業鏈發展的階段來看,大部分企業從專註局部到打造全產業鏈。在全產業鏈下,產品一體化容易形成品牌效應和客戶粘性,提升各產品和環節的價格溢價。

目前,國際上較為知名的3D列印企業均涉及全產業鏈,且已經上市。由於國外廠商生產的3D印表機必須使用自己的耗材才能列印,因此「半壟斷」了耗材售價,實現了材料生產部門較高的毛利率。

我們梳理了一下國外的3D System和Makerbot,都是在產業鏈全部有覆蓋的公司。國內還有一些3D列印的企業還沒有上市:太爾時代、濱湖時代等等,三板上是以先臨三維為主。

與A股3D列印概念股以「概念」為主不同,新三板是國內真正意義上的以3D列印為主營的企業集合地。無論是從3D上游的三維掃描建模技術、列印耗材,以及下游的設備製造和應用,都是一個較為完整的布局。主板的企業只是關注到一個單個的點,在產業鏈布局方面不如三板的企業。

在新三板上,涉及3D列印的企業有16家,大部分3D列印公司是設備製造和應用,只有3家做三維掃描的公司,有1家做3D耗材的公司。

我們怎麼去看這些三板的標的呢?

首先要重點關注核心技術,如:先臨三維產業鏈布局是很好的,另一家公司北科光大偏向於給企事業單位做3D集成。

3、新能源汽車

這次在德國漢諾威展上,我們看到了大量的新能源汽車,無論是充電樁還是電機都有非常大的提升,甚至我們還看到了氫能源汽車,這也是一大亮點。國內這一大方面涉及的企業還是非常少的。今天我們還是重點講一下以鋰電為主的新能源汽車。

新能源汽車的產業鏈:

①核心部件的原材料

從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來看,主要分為上中下游。其中,上游產業:製造核心部件的原材料,主要為礦產資源,如製造電池的鋰和石墨、製造電機的稀土和鐵礦石等;中游產業:製造核心部件,包括電池(鋰電池、鎳氫電池、燃料電池)、電機(驅動電機、永磁同步電機)、電控等;下游產業:整車製造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電池更換站、充電樁)。

據不完全統計,新三板涉及新能源汽車概念的相關公司有62家。與A股相比,在新三板掛牌的新能源汽車概念股主要集中在上下游零部件環節,下游整車產業沒有涉及,充電樁幾乎很難涉及。

新三板涉及核心原材料概念的代表性企業主要有:安達科技、新成新材、星城石墨、東方碳素等。

新三板涉及電池概念的企業主要有貝特瑞、電科電源、斯盛能源等,大概有五六家。

新三板涉及電機概念的企業主要有大地和、北超伺服、上海上電

新三板涉及電控概念的企業主要有:科列技術、天邁科技、奉天電子、凱立德等。

我們比較關注電池領域,調研的有貝特瑞、大地和,這兩家都是上市公司中國寶安底下的參股企業,股東實力比較強 ,會給他們注入了很多資源以及一些整合。

這個行業無論是在新三板二級市場上,還是PE甚至VC階段,價格都比較貴了,至於值不值得投資,現階段還是值得考慮一下。

今年,這個行業已經從政策紅利轉為盈利階段。在此階段,靠政策預期估值可能並沒有那麼樂觀。建議大家關注一下產業鏈中游(電控、電機)的企業發展空間相對會大一點。當然我們還是認為,關鍵要看價格,從二級市場定增的話要看大家對估值的認可度。

4、新材料:石墨烯與碳纖維

從國家產業政策定位來說,石墨烯屬於前沿型材料,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對石墨烯的研發都是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了。目前還是處於實驗室階段,離真正量產商業化還尚待時日,從變現的角度來考慮的話,還為時尚早。

比石墨烯更靠譜一點的我們覺得還是碳纖維。

碳纖維重點是看應用,輕量化的應用是其最大的突破口。我接下來要說的是怎麼看碳纖維的產業。

T300級碳纖維性能達到國際水平,釣魚竿、羽毛球、高爾夫球杆拍等已進入產業化發展階段;T700、T800級別的更加應用到汽車與飛機的工業生產上。T800級碳纖維噸級線建成並已實現批量生產。

高模高強的高等級碳纖維的製備技術仍與國際碳纖維企業有較大差距。國際上最有名的碳纖維生產商就是日本東麗,我們國內跟日本東麗發展的階段還是很有差距的,但近半年來看,有大量的新聞都在報T700以上的一個級別上開始實行了量產,所以現在來看,碳纖維已經進入了一個相對規模適當的產業化生產階段。

下面我們說一下碳纖維的產業鏈。

碳纖維產業鏈主要包括:上游丙烯腈、原絲、碳纖維,中游中間材料、複合材料,下游應用到汽車飛機的外殼、風電、輪船設備等高端裝備上6個環節。

值得一提的是,上游的材料生產是一個重要的環節。我們梳理了一些重要的公司(三板、未上市的以及上市的都涵蓋在內),中復神鷹、吉林神舟、江蘇航科、威海拓展(以上四家都是未上市的或者母公司已經上市但子公司沒有資本化的運作),三板上的公司主要有江蘇恆神。

中游的幾家公司分別是:中復連眾、康得新、海源機械這三家公司,它們在中游的布局還是比較全面。

下游的公司分別是中復碳芯、遠東電纜,它們布局產業鏈的下游比較深入了。

總體來看,三板上有關碳纖維布局的公司不是很多,但是有幾家涉及碳纖維概念的公司:新玻電力、浩源新財、吉林碳谷。目前來看,恆神綜合實力要強於這幾家公司。

備註:以上提到的企業不構成投資建議,只作為梳理分布在各個產業鏈階段的企業之用;以上觀點不代表本人所屬機構的觀點,僅代表個人觀點。具體請參閱題為《中國製造2025大潮已起,新三板揚帆正當時》研究報告。

免責聲明:本文(報告)基於已公開的資料信息或受訪人提供的信息撰寫,但讀懂新三板及文章作者不保證該等信息資料的完整性、準確性。在任何情況下,本文(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歡迎關注新三板第一媒體,讀懂新三板。


中國製造2025目標是使中國變成製造業強國,也就是能趕上德日現在的水平。德國工業4.0志在建立智能工廠,從產品設計到最後銷售各環節智能化。據說如果實現工業4.0的話,便不再需要淘寶這樣的中介平台。


基於國情提出中國製造2025,解決製造業現實困難。「中國製造2025」戰略在2015年兩會提出,與德國工業4.0戰略出台時間較近,因此被看作中國工業4.0計劃。但兩個戰略差異巨大。從信息化水平看,我國信息化與工業的融合度較低,整體企業尚處於工業2.0到工業3.0過渡的時期。各個行業的信息發展水平不夠均衡,信息化程度存在較高差距。部分行業已經進入工業3.0自動化時代,而少數企業,如華為,甚至已經進入工業4.0時代。「中國製造2025」戰略不僅期望推進我國製造業進入工業4.0時代,同時也力圖改變我國低端、粗放、資源依賴性的製造局面,並加速我國信息程度較高的新興產業的發展,提升我國工業自動化程度。我國在2015年這個時間點提出該戰略,一方面是因為隨著發達國家對製造業提出更高要求,我國必須緊跟步伐;另一方面希望藉助世界製造業復甦的春風,不斷發展製造技術,吸收國外先進經驗,實現從製造大國轉身製造強國的夙願。

公眾號「IGNITE」中還有很多關於中國製造和工業自動化的專業信息,搜索關注可以獲取更多專業內容。


工業4.0是德國在2013年4月提出的。中國製造2025是2015年3月提出。

「工業4.0」也被稱為以智能製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在生產系統及過程中形成「智能工廠」,在生產物流管理上實現「智能生產」,整合物流資源上實現「智能物流」。

中國製造2025的提出主要是由於中國人口紅利的消失,隨著勞動力價格要素的上升,人口結構的變化,低質、低價的「中國製造」形態需要要向中高端轉型。

很多人認為這2者的提出在背景,採取措施,發展方向都比較相似,經常一起討論。

 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以後,各國都開始對經濟進行反思,德國、美國等工業強國重新開始審視製造業的創新技術,如信息網路技術、智能製造技術、新能源技術等,這也助推了新一輪的工業革命。

  為了提高其工業的競爭力,2013年德國在新一輪工業革命中佔領先機,推出了「工業4.0」戰略。「工業4.0」也被人們稱為以智能製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在生產系統及過程中形成「智能工廠」,在生產物流管理上實現「智能生產」,整合物流資源上實現「智能物流」。

  《中國製造2025》,計划到2020年,基本實現工業化,2025年製造業整體素質大幅提升,到2035年,我國製造業整體達到世界製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而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製造業大國地位更加鞏固,綜合實力進入世界製造強國前列。

  國內部分人認為,「中國製造2025」與德國「工業4.0」兩者在提出背景、採取措施,以及發展方向上,都顯得較為相似。但是,9月10日下午,在「中國製造2025」對話德國「工業4.0」大會上,中德雙方均表示,兩者相同的地方並不多。

關於「中國製造2025」與德國「工業4.0」究竟有何不同?參考http://gongkong.ofweek.com/2015-09/ART-310045-8500-29003353.html

關於中國製造2025全面匯總解讀,參考http://gongkong.ofweek.com/KW-zgzz2025.html


個人觀點,工業4.0講的是具體的某家企業應該怎麼做,怎麼樣智能化、個性化、上下游怎麼統一怎麼規範、怎麼實現按客戶需求設計與生產(一大堆標準),2025說的是未來10年國家層面那些事重要、那些方面投資大、哪些領域是國家關注的、要做成什麼樣子,兩者互為補充吧。


工業4.0是德國最先提出的,中國製造2025是一個設想,想模仿德國工業4.0。從1.0~4.0分別是機械化,電氣化,自動化,網路化。個人以為,中國工業目前整體在2~3之間


在當代中國政治社會環境下,關於中國製造2025的口號不絕於耳,目前我們集中了很大一批非常優秀的人馬,智能製造方案做的也非常好,最關鍵的還是在於落實。

智能製造

德國人最先提出工業4.0,那個時候更多的是針對整個國家所面臨的世界競爭的狀況,而提出的一個興國戰略。主要有4個方面:全面數字化。把所有的設計過程,包括上下游全部放進裡面去,這個過程在機械製造行業非常長,如果工業4.0得以實現,這個過程就可以大大縮短,這是製造業非常重要的競爭力;全面網路化;全面自動化,通過自動化生產周期短了,庫存就少了,風險也隨著減少。這個對行業是極其重要的。;全面智能化,全面智能使得產品的更新換代時間更短,為滿足個體用戶的需求,包括個性定製的需求,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但當我們把這幾個方面搬到中國來的時候,我們面臨著水土不服的問題。二十萬國民跑到日本買馬桶蓋,製造企業需要做反省,到現在為止,大家認識到產能過剩,所以國家推出供給側改革,怎麼解決馬桶蓋問題,作為一個企業,一定要客戶導向,市場導向,知道客戶需求和市場需求,我相信馬桶蓋問題就不會發生了。但我們大部分企業還是沒有相關的設計研發意識與能力,所以工業4.0還是很難解決馬桶蓋的問題。

供給側改革在歷史上,做的最好最成功的是八十年代,當時美國總統里根、英國首相撒切爾所做的改革。那個時候,首先政府放鬆管制。美國總統里根改革政府,政府放手,企業創新力得到增強。就像現在我們國家號召的一樣,政府少管,企業創新能力就強,企業創新能力越強,就很輕易找到客戶的需求。到那時,中國製造2025將為企業插上騰飛的翅膀。


為了在新一輪工業革命中佔領先機,在德國工程院、弗勞恩霍夫協會、西門子公司等德國學術界和產業界的建議和推動下,「工業4.0」項目在2013年4月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被正式推出。這一研究項目是2010年7月德國政府《高技術戰略2020》確定的十大未來項目之一 — 旨在支持工業領域新一代革命性技術的研發與創新。

工業4.0,被認為是以智能製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其技術基礎為信息物理系統(Cyber-Physical System,簡稱CPS),將生產中的供應,製造,銷售信息數據化、智慧化,最後達到快速,有效,個人化的產品供應。其兩大主題為智能工廠與智能生產。


推薦閱讀:

在中國經濟新格局下,我們90後有何機遇?

TAG:製造業 | 中國製造 | 第四次工業革命 | 中國製造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