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哲學找到心靈慰藉是一種正確的態度么?
除了之前看過羅爾斯、諾齊克、哈耶克的一些交叉學科的東西,接觸哲學是從看雅斯貝斯的時代的精神狀況和生存哲學開始的。後來就很自然地轉向海德格爾。當時看這些東西是因為在工作生活當中遇到了一些困擾,想找到解決的辦法。
海德格爾的沉淪概念一直比較吸引我。讀的過程中我一直感到沉淪對應的非本真狀態在海德格爾那裡是作為一種批判的概念的。但是我讀到後來發現我好像搞錯了,沉淪非但不是一種被否定的狀態,反而是此在的一個重要環節。甚至從此在與時間性的關係來看,沉淪是此在完整性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甚至都不含褒義。總的來說,我越來越發現哲學更大的意義不在於心靈慰藉,而更多的是一種單純的探索。如果是這樣,是否應該調整哲學學習的目標?其實也很想聽聽大家是如何走上哲學學習的道路的。
把尋求心靈慰藉當成學哲學的目標是一件比較走偏的事情,但是反過來在學習哲學的過程中得到心靈的慰藉並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馬基雅維利在給朋友的信中有如下這麼一段話,我知道馬基雅維利是一個古人,我知道馬基雅維利算不上哲學家,但我想這些並不妨礙我們當中的一些人欣賞和嚮往這樣的一種生活狀態。
傍晚時分,我回到家中的書桌旁,在門口我脫掉沾滿灰土的農民的衣服,換上我貴族的宮廷服,我又回到古老的宮廷,遇見過去見過的人們,他們熱情地歡迎我,為我提供單人的食物,我和他們交談,詢問他們每次行動的理由,他們寬厚地回答我。在這四個鐘頭內,我沒有感到疲倦,忘掉所有的煩惱,貧窮沒有使我沮喪,死亡也沒能使我恐懼,我和所有這些大人物在一起。因為但丁曾經說過:
從學習產生的知識將永存, 而其他的事不會有結果。
簡單的回答是這樣的:至少在理論上可以是一種好的態度,但在當代世界實踐好這種態度並不容易——而往往會陷入更糟的情況。以下做一些初步地展開。
當我們說哲學的時候,我們隱隱地知道,古代人的哲學與現代人的哲學是不同的。
非常粗略地說,對於古代人來說,哲學首先是一種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預設了以理性對真理的追求,也預設了這種追求會帶來生活的幸福與靈魂的安寧。對於現代人來說,哲學首先是一種在學院之中的對真理的追求——更準確地說是在既有的學術範式下對學術的貢獻,這種追求不預設一定的生活方式——做一個柱頭的隱士還是一個十足的惡棍,不影響他成為一個好的自然主義者,只要他能寫出論文、做出貢獻。
當然這種劃分是非常粗略的——也不預設任何意義上的高下,只是時代風尚不同。但是,它提示我們:對真理的追求與對內心平和的追求,她們二者之間曾經有著非常複雜的關係。也許,沒有人會覺得他們完全是一回事——如果有人這樣覺得,那麼他錯了。但對於歷史上的一些人來說,對真理的追求,部分地就是為了靈魂的幸福。對於另一些人來說,如果要追求幸福的生活,不可能不追求真理。這樣的觀念,在我們的歷史上存在了很久很久。
因之,假設我們認同這樣兩個信念:
(1)只有真正認識了「真理」,才能求得內心的寧靜;
(2)只有通過哲學才能真正認識「真理」。很顯然,我們就一定認為:
(3)只有通過哲學才能求得內心的寧靜。
很顯然,這樣的一個人只能通過哲學尋找內心的寧靜。理論上說這是一種好的態度,一種虔敬的追求。了解了這樣的背景,我們可以去讀一些古代的作品,尤其是希臘化時期的作品。比如De consolatione philosophiae——這書翻譯成《哲學的慰藉》我不知道是不是過了一些,cōnsōlātiō本身也帶有使舒適、舒緩、乃至某種勉勵的意味,似乎不如漢語「慰藉」那麼強;此外,Consolatory work本身是一種體裁(genre)。即使拋開這些問題,哲學「女神」告訴主人公,真正的幸福只能來源於內心,而不可能來自外部世界的諸多轉瞬即逝之事——權力、財富等等,那些隨著運命而顛沛起伏之事。而內心的幸福又必須建立在種種正確的認識的基礎上,即某種神的、更深層的秩序。一張圖也許可以幫助我們感受一下。
(圖片來自維基)
但這樣的實踐在現代世界是非常困難的。首先,我們對於古代人所說的內心的寧靜是非常陌生的。某種意義上我們熟悉的是開心、不開心這樣短暫的心智狀態。真的會有一種經久的內心的平和、幸福么?很大意義上,我們持懷疑態度。其次,即使存在這樣一種狀態,實現這種狀態和認識世界的真理又有什麼關係?或許,許多人認為冥想等「神秘」的方法就可以達到,達到的方法一定不是理性的、通過言語的。這兩種立場可能是現下人們持有的觀念:或者是懷疑兮兮的,或者是神秘兮兮的。內心的平和,是我們非常陌生的;通過理性的途徑來達到這種平和,對我們來說就更加陌生。這樣的背景下,要實踐哲學作為一種追求內心平和的生活方式,幾乎就不可能了。
困難的意思不僅僅是說很難做到,而是說很容易做成另一種樣子。我們常常會陷入一種情況,我們以為在哲學中尋求慰藉,事實上卻在實踐對於周遭的一種忿恨(resentment),這個過程中,我們:
(a)閱讀一些哲學史並知道一些周圍人不知道的人名或理論名;
(b)構建一些奇怪的、周遭的人不屑了解的理論;(c)沉浸在一種自我對於周遭的人的優越感之中——彷彿自己是古代智者的傳人,而周遭的人都無法認知自己的才能。回到一開始的問題:通過哲學找到心靈慰藉,這是否正確?我想,如果是在當代的話,首先的問題是這太困難了——即使這本身沒有什麼錯。在現代哲學的框架下,要通過哲學對自己的生活有某種深層的關照要比對哲學本身做出有意義的貢獻困難得多。對於我們來說,知性的愉悅——而不是心靈的慰藉——或許是在哲學探求中更容易獲得的更好的、也更健康的體悟。反對一下黑本兄的回答。
亞里士多德在《尼各馬可倫理學》中說:「每種技藝與研究,同樣地,人的每種實踐與選擇,都以某種善為目的」(1094a1-5)。而幸福是最高的善,「因為,我們永遠只是因它自身而從不因它物而選擇它。而榮譽、快樂、努斯和每種德性,我們固然因它們自身故而選擇它們(因為即使它們不帶有進一步的好處我們也會選擇它們) ,但是我們也為幸福之故而選擇它們」(1097b1-10)。
由此可見,如果說「心靈的慰藉」是一種幸福的話,那麼通過哲學來達到這種目的似乎並沒有什麼不妥。確實,哲學的目的是「追求真理」。但是我們選擇哲學並不僅僅是因為它對於真理的追求,還因為它能夠為我們帶來幸福。
此外波愛修斯在《哲學的慰藉》中這樣寫道:她(哲學女神)回答說:「……接下來要使用的葯,可能會剌激舌頭,但咽下後就感到甜了。既然你說想再往下聽,那如果你知道了我將把你引向哪裡,估計你要欣喜若狂了!」
「引向哪裡呢? 」我問她。「引向真正的幸福,」她回答,「那也正好是你夢寐以求的,只不過你現在滿眼都是幻象,一時還不能看出個究竟來。」
總而言之,哲學的目的是追求真理,但是我們選擇哲學的目的並不一定也要是追求真理。
----------------------------------------------------------------------------------------------------------------------------
回 @黑色筆記本:我感覺我們最大的分歧在於對「慰藉」的定義。你認為「慰藉」指的僅僅是pleasure而不是happiness。我認為這是不準確的。我想在題目並不清晰的情況下就認為題主追求的僅僅是一種感官上的滿足是不太合適的。當然,我承認有這種可能性。但是我主觀上還是希望題主追求的是happiness的。因此我在答案中把「慰藉」理解為happiness而非pleasure。而且《哲學的慰藉》一文似乎也是這麼理解的。因此我覺得你舉的例子中的琴手並不能真的算是找到了「慰藉」。
很多答主雖然在說哲學但做法還不是很哲學,首先你得定義到底什麼是哲學?心靈慰藉是什麼?這兩者的關係是什麼? 在我看哲學的一大特點就在於它將人從一種「與生俱來,黏稠的,不分彼此的生活」中剝離出來,這是一場視角轉換的革命,也奠定了哲學不斷超越的自身的命運。其實在這個問題裡面最關鍵的就是如何看待哲學與人的關係。倘若我們都說哲學只是追求真理不帶任何其他的目的,那麼真理為什麼會與其他的目的衝突呢?簡單來說,追求真理為什麼就不等於追求快樂?追求真理為什麼不等於追求孤獨呢?而真理實際是個整體,追求真理即等於追求任何可能性。誠如尼采所言「任何偉大的哲學都是哲學家個人的私人傳記」,哲學與生活/人之間的關係是同一的,追求哲學必然要面對活生生的世界,追求生活也必然要像哲學或者類哲學一樣,對世界發出追問和追尋。(當然現實的情況是,大部分人自以為學了某種是哲學的東西,實際只是在將自己原有的東西在傍晚埋好第二天再挖出來以為獲得了寶藏而已。完全不符合哲學這樣不斷超越自身界限,其實也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無力追求真理罷了) 心靈慰藉的問題,按照上面所說,這也是在追求真理的不同面向,實際也是追求真理。最深沉的慰藉與痛苦是普遍性,越是具有普遍性越是接近哲學。
不是,尋找心靈慰藉,那是看心靈雞湯的目的,不是哲學。心靈慰藉,是撫平一時一刻地傷痛,好比拆完東牆補西牆。而哲學,是形成正確的三觀,了解事物的本質,好比形成天然的免疫力,一開始就避免不必要的傷害。哲學的目的,正如叔本華在他的《作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一書序言里所提到的那樣:真理是我唯一的指路星辰。
同樣是論孤獨,下面對比一下心靈雞湯和哲學的區別:
心靈雞湯:旅行,就是天南海北的去尋找自己內心的孤獨寂寞,只有找到與自己心靈相契合的孤單感,你才會變的更加輕盈,你也終於能放下那些孤獨了。比如旅行中遇到一件衣服一雙鞋子,一個吊墜一串項鏈,又或者是一個人一本書。它們看起來那麼簡單樸素,卻在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人群里撫慰你孤獨的心,也許一瞬間,整顆心就熱辣辣了。
哲學:
夠自得其樂,感覺到萬物皆備於我,並可以說出這樣的話:我的擁有就在我身——這是構成幸福的最重要的內容。因此,亞里士多德說過的一句話值得反覆回味:幸福屬於那些容易感到滿足的人(這也是尚福的妙語所表達的同一樣思想,我把這句妙語作為警句放置這本書的開首)。這其中的一個原因是人除了依靠自身以外,無法有確切把握地依靠別人;另一個原因則是社會給人所帶來的困難和不便、煩惱和危險難以勝數、無法避免。
獲取幸福的錯誤方法莫過於追求花天酒地的生活,原因就在於我們企圖把悲慘的人生變成接連不斷的快感、歡樂和享受。這樣,幻滅感就會接踵而至;與這種生活必然伴隨而至的還有人與人的相互撒謊和哄騙。
1.心靈雞湯沒有邏輯可言,而哲學要求的是邏輯的嚴謹和層層遞進。
2.心靈雞湯往往取的是小樣本,而哲學講的是普遍規律。學哲學的目的,應該是掌握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即所謂的「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順應著事物的發展規律,亦即「順勢而為」的人,普遍會比逆向者更為輕鬆、快樂、自由一些。我覺得題主追求的不應該是(現在)學術界要求的標準的學術,而是思辨的生活和美化自己的意義;所以不要求理解文本的真正意思。
小心海德格爾啊……
用榮格的方法來看……海德格爾的某些哲學觀點屬於第四功能的被動運用。。。。。
如果不按照黑本大大的說法,而僅僅將題主的行為理解為「尋求思辨的生活」……好像可以。但絕對不要以為自己是業餘搞學術。我覺得按照這個角度,可行。是否正確,看結果。宰牛刀當然可以殺雞,但殺雞不是宰牛刀的使命。
被歌德等人視為「百年難遇的奇才」、德國的思想家、詩人諾瓦利斯(Novalis)的一句經典名言是:「哲學就是懷著一種鄉愁的衝動到處去尋找家園」。
他還精闢的指出過:「哲學是全部科學之母,哲學活動的本質原就是精神還鄉,凡是懷著鄉愁的衝動到處尋找精神家園的活動皆可稱之為哲學」。 通過哲學去尋找心靈慰藉,是一種不錯的態度選擇,但如果只是停留在頭腦的思維上,就會受到局限了。真正的釋懷是作用在心靈上的,這需要有更加開放的心靈,也需要有適時的好緣分。既然被黑本君點名批評了,那我也做一個正式的回應o(一︿一+)o
作為一個在哲學院里念宗教學專業的學生,哲學功底自然不如黑本君深厚,但對學科的熱愛或許大抵相似。一開始也會和許多人爭辯,哲學的學習路徑不是這樣的啊,應該是怎樣怎樣怎樣的,但是最後當我看到他們依然熱衷於閱讀諸如《人生哲學一百問》之類的書籍時,我發現我可能錯了。
作為學科意義上的哲學之外,在大部分人心中依然存在著一個普遍意義的哲學。這個哲學,不是一個偏正短語,而是一個補充短語。他們的哲學,不是系統的學科,而是零碎的哲理。畢竟,在19後期,作為學科的「哲學」一詞從日語翻譯為中文之前,中國本土對這個詞早就有其指稱的內涵。
每一個人是否都有必要學習作為系統學科的哲學,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但是每一個人都需要零碎的哲理,去規整一部分的生活。可能他們不會知道,那些貌似具有很大啟發意義的片段,很有可能是一個哲學家無聊之際的隨筆,但當他們讀到的時候,他們覺得他們一部分的生活被規整了。
哲學家們就像一位裁縫,他們系統的著作,就像一套套精美的服裝。雖然我也很遺憾,群眾往往只能看到縫製衣服剩下的邊角布料,而看不見那些成套的服裝。但是,這有什麼不可以的呢?
我們自然應該告訴別人:你們得去看看他做的衣服,你手頭拿的不過是碎布頭而已。
在這一點上,向黑本君致敬。 @黑色筆記本
原回答
沒有人可以說這是一種錯誤的態度。
你想要鍛煉自己的交際能力,所以你加入學生會;你想要體驗不一樣的風景,所以你去不同的地方旅行;你想要得到很高的績點,所以你大學四年都努力學習……這些都沒有問題啊。我非常佩服那些目的性很強的人,他們認準了一個目標,就會心無旁騖地向前走,至於那些對於普通人來說難以抵擋的沿途誘惑,他們甚至都不會瞄上一眼,所以他們走得很快,總是輕易地就攻克了一個又一個堡壘。
就像下圖:
我們暫且把這個稱為「直線型思維」。
你在問題描述里說,「工作生活當中遇到了一些困擾,想找到解決的辦法」。和題目對比來看,這些困擾大概就是諸如人生意義之類的心靈困惑。前述就是你學習哲學之初給自己設定的目標吧,這很棒啊。然而,通過一段時間的哲學自學,你發現這個目標有些不妥,所以想調整一個目標。
老羊老師 @oldgoat 在評論里說:哲學本來就應該是學術知識探索而不應該是心靈慰藉。
關於這一點,我想保留意見。
如果你把舊的目標——心靈慰藉,換成新的目標——學術知識探索,無非是你換了個目標,你的思維定勢並沒有變化,你完成一件事情的動力就是目標。
我有看到題主的資料里寫,你在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念世界經濟專業。題主這種強烈的直線型思維模式,和你的專業也許會有一定關聯。
找到問題,分析問題,定下目標,解決問題。
這樣的思維真的很棒,很多成功人士都有這樣的思維習慣。
但是,真的會缺失很多樂趣。
譬如我在第一段隨便舉的幾個例子,如果你抱著直線型思維加入學生會,可能容易錯失真心相交的朋友;如果你去不同的地方旅遊,可能會錯失街頭的艷遇;如果你埋頭努力學習,可能會錯失大學期間許多獨特的生活體驗。
放到哲學上,弊端也許更加明顯,首先真正的心靈的慰藉是否存在還是一個未知數,當然我也不太確定,一個課程忙碌的經濟學專業的學生是否可以達到一定的哲學學術水平。
所以我建議,像題主這樣,以業餘興趣為導向地去學習哲學,不妨嘗試一下去掉目的性。
去掉目的性,並不意味著你將毫無所獲。恰恰相反,你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
學習哲學也許可以帶領你走向一種批判性的思維,也許可以獲得一種支持你獨立思考的力量,甚至也可能幫助你從人生紛繁的表象中認識到人生的本質,看透許多曾經令你百思不得其解的喜怒哀懼。
但當你過於專註某一種目的,你可能會錯失其他更精彩的東西,那些東西是什麼,我也不知道,留待題主自己去發現。
你看,就像這樣:
畢竟哲學領域還是一個相對安全的領域,它已經被歷史上的很多人反覆證明,走上這條路啊,遍地是黃金,俯首成富翁。
所以,勇敢地往前走吧。哲學有兩層含義,一種是學科類別,一種是生命方式。
從前者的角度來考量,哲學這門學科與其它學科一樣,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的依賴著人的天性,或者叫天賦。
從後者的角度來考量,沒錯,有且只有哲學能夠回答你對生命的一切追問,包括你說的心靈慰籍。通過哲學找到心靈的慰藉不僅是正確的態度,而且是唯一正確的態度。
反過來說,真正能慰藉心靈的,無一例外,本質上都是一種哲學,包括文學和藝術,宗教和科學。講故事時間到了。
我14歲的時候《李小龍傳奇》還在熱播,當時看到李小龍在美國決定要學哲學的時候,我當時腦子裡想的是:「哲學是個什麼屌?以後我絕對不學。」
現在...
在我15歲之前我都是一個很傻的逗比,不喜歡出去跟別人玩,整天窩在家裡玩電腦看書,放學後直接回家從來不在校門口逗留。結果慢慢地跟一群我爸媽眼中的「不良少年」混在了一起,放學也不直接回家了,周末跟著出去玩,我爸媽自然是十分擔心的。他們認為我交了不好的朋友,希望我不再和他們交往。好不容易有一群朋友可以整天玩的我自然是不同意的。結果在即將升初三的暑假的某一天,我和這群朋友在晚上9點多在外面玩,我爸媽很生氣的給我打電話問我在哪。我當時可老實了啊(雖然也在叛逆期整天吵架)我就說了,然後我爸媽讓我在原地等他們,然後過了一會氣勢洶洶地要求我跟他們回家,對我的朋友們態度很不好。我當時對他們的態度很生氣,於是,就決定不回去了。
那是我唯一一次離家出走,結果天還沒亮就碰到他們了。
當時天下著小雨,一個孤獨的小孩子一個人在街上走著,眼看快兩點了,好睏好餓啊,怎麼辦呢,機智的他決定去找他的朋友。這個朋友這個點很可能還沒睡,而且他們住在一個小區。於是這個小孩子往家的方向走著,結果就碰到了他媽。
(╯‵□′)╯︵┴─┴
他媽帶著他的一個朋友和他朋友的家長一塊就站在家附近的一個公園裡等著,他一看不想連累他朋友啊,於是憤憤的跟他媽說他和他朋友談完就回去。為什麼要談呢,當時他喜歡的一個女生(那個晚上也和我們在一起)和這個朋友談戀愛了...但是他和這個朋友認識了很久了,當然不會翻臉,只是聊聊天排解一下鬱悶,聊完就回去了。回去發高燒,躺了一天,還是很傷心。
他開始想辦法排解鬱悶,還很中二的他突然開始懷疑起人生的意義,他再一次機智的想出了解決辦法:
學哲學。
於是發憤圖強的他從百度百科開始看起(不要笑!),唯物主義唯心主義康德笛卡爾二元論休謨亞里士多德...所有他能想到的和哲學有關的他都仔仔細細地反覆閱讀,慢慢地,他發現自己能看懂了,然後他的語文老師推薦他看《蘇菲的世界》,他趕緊買來一口氣看完了。這樣慢慢的,他發現他掉進了一個坑裡出不來了。
於是他就勵志在大學學哲學了。
然後他就發現以前困擾他的人生難題,一個個都慢慢解開了。
而他已經不滿足於僅僅去解開人生難題了,對他而言,那都是附加獎勵罷了。他要研究的,是宇宙真理!
====================================================
所以題主,這樣的態度是沒有什麼問題的,黑本同學只是被民哲弄的煩了而已,但是畢竟真理也是對心靈的慰藉啊。像我這樣因為人生不快而訴諸哲學的可能不少,有些人呢自己埋頭苦讀,有些人呢看不進去書想都不想便在知乎上隨便瞎問:「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人與這個世界的關係是怎麼樣的」「」如何做到遺世獨立「」什麼是真假,什麼是對錯「,填上哲學標籤就等著有人回答。這些問題當然和哲學有關,但是這種康德黑格爾維特根施坦這種大家用一生都沒有最終解決的問題你希望有人用哲學的方式在一個答案中回答出來?當然不可能,於是我便默默地幫他們刪除了哲學標籤,只加了這麼一個標籤的我偶爾會幫他們加上」雞湯「的標籤,希望他們不要生氣。題主只要不犯這樣的錯誤,不要在任何階段認為自己掌握了真理,就沒什麼問題。
總之,以這種態度學哲學我是贊成的,只要你能靜下心來讀,靜下心來想,你會發現原來困擾你的小事會慢慢解決,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更大的,更激動人心的問題。當然靜下心讀和想並不容易,所以在這裡只能向題主祝好了。
哦對了題主最後的問題。題主的轉變很好,但是既然題主已經工作了我估計去上課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在題主讀比較難的書籍之前我只想提醒題主一件事:
看導讀。
是時候放出這張圖片,還有胡適大叔的一句話了:
怕什麼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胡適
「心靈慰藉」其實是一個非常含混的概念。但至少,也許可以將其視為「能夠為個體帶來正面的情感體驗」。
此外,能否慰藉心靈,如何慰藉心靈,其實都與「受眾」本人息息相關。
假如題主先生是一位能夠單純地從思辨中獲得快樂的人,那麼,有何不可呢?
畢竟,「正確與否」這類價值命題,恐怕並無一定的、絕對正確的答案。
我們所追尋的,不過是一類「止步於爭論者所共同認可的基點,且理性所無法拒絕」的辯護而已。
僅個人而言,略不建議將「學術知識探索」與「心靈慰藉」視為了完全對立之二元。二者雖不能說「共生」,至少是有可能「共存」的。
而且,隨著「學術知識探索」之
深入,往往(此處為統計意義上的相關性,而非邏輯意義上之因果關聯)具備了解決很多困擾心靈之問題的能力,則「心靈慰藉」生焉。
另,令不少人印象深刻的知乎用戶acel rovsion先生,也使得在下深深地相信,如果能夠接受系統之哲學訓練,那麼思考任何問題,都極少陷入路徑缺失之中。這,亦能於一定程度上緩解個體於實務層面的精神焦慮吧。
胡言亂語,僅供貽笑大方,莫怪莫怪:)如果你問「通過編程找到心靈慰藉是一種正確的態度么」,大概程序員會告訴你:Show me the code, talk is cheap.
如果你問「通過物理找到心靈慰藉是一種正確的態度么」,大概學物理的會告訴你:Do the fucking caculation.對於編程,對於物理,這些問題都沒什麼意義,屬於不務正業的表現。但是當你問「通過哲學找到心靈慰藉是一種正確的態度么」,你就問了一個有意義的問題,因為你問的還是一個哲學問題。哲學的意義,哲學的目的,還是哲學。你也看到了,幾個科班學哲學的已經激烈的討論起來,這本身就反映了他們不同的哲學觀。
這就是我喜歡哲學的地方,無論你怎麼索問元問題,即使你再問一個「樹立正確的態度對學習哲學的影響」,你仍然在哲學領域之內。我沒有回答你的問題。
哲學問題的回答從我經驗來看很少是絕對的,一般是列出幾個觀點,分別分析一下反映了什麼有什麼問題,然後說有待繼續研究吧。我不是哲學科班,甚至連入門都沒有,但在我看來,這個問題,有些假設,確實無法輕易回答:
你假設了:存在一個標準,判斷一個人學習哲學的目的正確與否。
所以你假設了:哲學存在一個正確的意義,目的,人應該為這個意義學哲學。所以你假設了:我們「應該」做「正確」的事情。所以你已經假設我們有「應該」和「正確」的定義。但其實,這個標準是什麼呢,這個標準適用於你的情況嗎?但其實,哲學有沒有意義呢?如果有,是因人而定的,社會決定,還是哲學固有的呢?但其實,為什麼「正確」的事情,就「應該」做呢?但其實,什麼是「正確」,啥又是「應該」呢?所以你怎麼可能得到一個合適的答案呢。不過這不就是哲學嘛。當你問一個問題,你得到的往往不是答案,而是更多的問題。我不覺得通過哲學可以找到心靈慰藉。想不通的時候就跳出來,遠離哲學,從老婆孩子身上找心靈慰藉吧!哲學不能當飯吃,不能把其當成宗教信仰,沒有足夠的智慧去做哲學意義上的探險活動是容易誤入歧途的。個人覺得把哲學當成不同流派的科學看待就好。
「你學什麼專業的?」「哲學」「哎那好啊以後有啥問題找你給我做心理輔導啊」「找哲學系的給你做心理輔導你想不開了還是不想過了?」鄙人生活中常用的真實套路,獻給樓主
睡覺前看到黑本君 @黑色筆記本 和十四娘 @羋十四 關於「哲學」的認知分歧,覺得很有趣。我比較認同十四娘的回答。
黑本君的「鉛筆喻」言簡意賅形象生動地辨明了「哲學目的」與「哲學動機」的區別。但是這個比喻有一個小問題:鉛筆就是為了「寫字」這個目的才被造出來的,因此用之來寫字才是合目的地使用;然而,哲學是為了某種目的而造出來的工具嗎?我看未必。
傳說第一個被稱為「哲學家」的人是畢達哥拉斯。有人問他的專業,他說,我並不擅長什麼,我只是愛智慧而已(philo-sophia)。又據說,畢達哥拉斯在發現了偉大的畢達哥拉斯定理之後,作百牛祭以榮神。那麼,畢達哥拉斯緣何而習哲學呢?認識真理嗎?敬拜神靈嗎?還是僅僅出於愛呢?
都有可能。
泰勒斯仰望璀璨的星空;蘇格拉底叩問無知的靈魂;柏拉圖想回到昏暗的洞穴;亞里士多德嚮往沉思的幸福;希臘化的各大學派則一致追求心靈的平靜。
後來心靈平靜的目標交給了信仰,但是信仰尋求理解(基督教哲學)。怎樣理解呢?(經院哲學)誰在理解?(笛卡爾)理解如何可能?(康德)
黑本君說:哲學在於認識真理。他能夠從容面對一大波哲學問題的圍追堵截嗎?
什麼是哲學?
什麼是真理? 什麼是認識? 什麼是在於? 什麼是「什麼」? 什麼是「是」? ………………呵呵,我更願意將哲學比作人類心靈中開出的一朵花,可以賞玩,可以入葯,可以認識真理,可以榮神愛人……這花本身的目的是什麼呢?我不知道,權當它自然而然地在這裡好了。
回到題主的問題:這個態度是可以的。這個態度正確嗎?不知道,管它呢,試試看哈^_^想想那些抖M,以痛苦受虐為心靈慰籍,大感快意和幸福
即使不是追求肉體官能的刺激,那些崇尚悲劇美和使命感的古典主義者,在鄙夷甜蜜蜜小清新的同時,還是在為自己所承受的種種艱辛困苦而驕傲——不!這可不是什麼心靈慰籍!這是崇高的苦難與神聖的抉擇!哪裡是爾等小弱智所能體驗到和理解的美感?!說白了,不過是圈了一塊地,強調老娘的閨房與眾不同,爾等賤人未經許可不得擅入罷了,可是,你把人家賤人的茅廁也圈在你閨房裡面是哪個意思?——不!是爾等賤人竟然在老娘的炕上拉屎撒尿!怎麼忍得?話說,這和馬哲只承認人類的自我而否認動物有意識又有什麼區別呢?
這就好像無數人熱烈討論【愛情】,不知酥麻酸爽滋味的被嘲諷為CN沒資格談感想,崇尚柏拉圖的大罵婊子淫棍玷污美好,還有各種其它互攻觀點等等
可若是有誰遍嘗柏拉圖和酥麻酸爽以及其它各種奇異乃至變態的愛情歷險,哪怕只是體驗了大半數情況,恐怕就更加高瞻遠矚一些而不那麼狹隘了有何不可?又有何尚可呢?【慰籍心靈有何不可?慰藉心靈又有何尚可?】反對黑本兄。反對的是切入問題的點。 @黑色筆記本
是否需要用哲學思路來回答一個問題,取決於這是否是一個哲學問題。
題主想要的是找到心靈慰藉,而非學習哲學,也非成為下一個民哲。(知乎上的民哲確有,但不是題主)
「這是一種錯誤的學習哲學的方式」,卻未必不是一個正確的找到心靈慰藉的方式。
你要是失戀了,就找點時間拖延找個別人成全。你要是沒錢了,就找個工作維活找棵人肉搖錢。然後,我不覺得有人陪有錢花的人需要心靈慰藉……在我看來,哲學即真相。此時,我心中默默地唱起了:最後知道真相的我眼淚掉下來……
推薦閱讀:
※形式語義學的最終目標是什麼?
※五行八卦、陰陽太極等在現代有什麼用?
※為什麼人們都是用個例(少數人)去支持觀點(以偏概全)?
※中國近現代,在西洋哲學研究方面有建樹的學者有哪幾位?
※為什麼說「宋儒之禍,大於秦火」?
TAG: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