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國共合作得最好的戰役是哪場?
前邊幾位答友說得沒錯,國共合作在抗戰初期最為密切,其中配合最為成功的就是忻口戰役。下面貼一個關於此戰役的文章。聲明一下,此文為本人原創。從電影《太行山上》看歷史上的忻口戰役
平型關會戰之後,閻錫山想以晉綏軍為主力守住山西的夢想破滅了,不得不向蔣介石求援。蔣介石則順勢派第14集團軍總司令衛立煌率軍入晉,這才引出了後面著名的忻口會戰。
在山西激戰的同時,沿平漢、津浦路進攻的日軍華北方面軍主力也擊潰了國民黨中央軍名將劉峙所部,攻佔保定、滄州,取得了保定會戰的勝利。然而國民政府絲毫無屈服停戰的跡象,反而在上海地區主動向駐守日軍進攻,掀起了淞滬會戰,戰爭形勢越打越大。日本軍部於是命令將華北作戰進一步擴大,繼續攻進到石門至德州一線。實際上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寺內壽一也想要打下去,已提前就命令部隊向石門、德州一線推進了。在這種形勢下,山西已經取得的戰果自然不能放棄,拿下太原將戰線拉齊,打通與華北方面軍主力的交通線就成為了自然的選擇。平型關會戰之後,率領半個多師團鋌而走險殺入山西的板垣征四郎因其「果敢」的進取精神和戰役指揮而獲得了日本軍部的嘉獎。1937年10月1日,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寺內壽一命令板垣繼續向太原進攻。奉日本軍部命令,指揮關東軍察哈爾派遣兵團打綏遠的東條英機被調回關東軍接著去當參謀長,由黑田重德率第26師團接替其繼續向綏遠進攻。原東條兵團所轄的獨立混成第2、第15旅團調歸華北方面軍指揮,協助板垣進攻太原。再加上附編的特種兵部隊,板垣統率的兵力已近4萬之眾,並有數百門火炮、百十輛戰車和上百架飛機助戰,可謂兵強馬壯。另外,還有數量達幾個師的偽蒙軍騎兵幫助日軍作戰。板垣當即命令已攻佔代縣的部隊馬不停蹄繼續前進,沿代縣至原平公路直取忻口,要乘勝攻下太原。忻口是五台山、雲中山兩山峽谷中的一個隘口,為晉北通往太原的門戶,是保衛太原的最後一道屏障。經過幾次與日軍交手後,閻錫山已對晉綏軍的戰鬥力失去了信心,八路軍兵力太少,又不便指揮,他只好寄希望於中央軍入晉支援了。奉蔣介石的命令,第14集團軍總司令衛立煌率2個軍的4 個師另1個旅從河北星夜馳援山西。衛立煌曾擔任過孫中山的侍衛,在蔣介石陣營屬於嫡系中的雜牌。他指揮作戰機謀勇悍,素有能打之名,被稱為蔣介石的「五虎上將」之一。日本人後來也嘗到了衛立煌的厲害,送了一個「支那虎將」的外號給他。一到太原,衛立煌就盯上了忻口這個鎖鑰之地,決定集中兵力在此處擋住日軍,一戰扭轉局面。閻錫山聞言後感激涕零,立即任命衛立煌為前敵總指揮,全權組織忻口會戰。衛立煌當仁不讓,命令在忻口方向先後集中了第14、第6、第7集團軍和八路軍,共8萬餘兵力,決心依託有利地形組織防禦,乘板垣所部立足未穩之機將其消滅於雲中河谷。在具體部署上,衛立煌率第14集團軍居於中央,沿代縣至原平公路正面實施防禦,抗擊日軍進攻;朱德率八路軍所部為右翼,在滹沱河東岸依託五台山組織防禦,阻擊日軍前進,威脅日軍左翼,並相機以主力挺進雁門關,配合主力對敵形成包圍態勢;楊愛源率第6集團軍為左翼,在同蒲路西側組織防禦,並準備以一部兵力挺進敵後,威脅日軍右翼,與八路軍東西呼應;傅作義率第7集團軍作為預備隊,集結在忻縣、定襄一帶,相機行動。影片《太行山上》中閻錫山稱衛立煌、朱德臨危受命,就任為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實屬穿越。忻口會戰之時衛立煌和朱德都沒有這個職務,要等到1938年初才由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先後任命二人為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閻錫山提出的組成東、中、西三路軍亦如前例,也不是忻口會戰時的事,同樣要等到次年之初。而且其並不叫作東、中、西三路軍,而是東、南、西三路軍。
10月1日,先頭日軍就兵分兩路猛攻忻口以北的崞縣和原平,雙方發生激戰。中國守軍頑強抵抗,但在日軍優勢地空火力突擊下傷亡慘重,陷入孤立無援之境。防守崞縣的晉綏軍第19軍2個團打到彈盡糧絕,兩名團長劉良相、石煥然先後殉國。晉綏軍第34軍66師196旅在旅長姜玉貞率領下死守原平,與突進城內的日軍決死巷戰3天,最後全旅4000多人打到僅剩5、600人,旅長姜玉貞也壯烈殉國。在堅守了10天後,崞縣、原平相繼陷落。堅守忻口外圍陣地的國軍將士們用自己的巨大犧牲贏得了寶貴時間,使第二戰區主力部隊得以在忻口地區完成了布防。戰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授予第196旅「榮譽旅」稱號,允許其終身保留,並追贈姜玉貞為陸軍中將。毛澤東在延安追悼抗敵陣亡將上的大會上,也對姜玉貞等官兵予以了高度評價,讚揚其「給了全中國人以崇高偉大的模範」。10月13日,日軍第21旅團和獨立混成第15旅團在重炮、戰車和飛機支援下猛攻中國軍隊防線的中路南懷化、左翼閻庄和右翼東西榮華陣地,忻口會戰正式拉開帷幕。日軍的空地火力密切協同,給予中國守軍以巨大殺傷,當日就突破了中路南懷化陣地並攻佔了制高點1300高地。第9軍軍長郝夢齡緊急組織部隊實施反擊,付出很大代價後又重新奪回了1300高地。左翼李默庵第14軍部隊頑強擊退了突入閻庄陣地的日軍,右翼劉茂恩第15軍部隊也將日軍遲滯於滹沱河南岸至靈山腳下一線。此後中日兩軍不斷投入兵力在忻口正面陣地反覆進行拉鋸爭奪,南懷化主陣地在數日內多次易手,雙方白刃相搏殺得鬼哭狼嚎。這樣添油打下去之後,中國軍隊漸漸有些撐不住了。主要原因就是受日軍空地火力壓制,傷亡太大,打得太吃力,不得不開始動用預備隊了。在抗日戰爭的大部分時間裡,正面戰場上的日軍往往都處在以少打多的狀態。然而中國軍隊即便是擁有數倍於日軍的兵力優勢,但仍抵擋不住日軍的進攻,只能且戰且退,棄城失地。幾乎每一次戰役中國軍隊都要付出幾倍於日軍的傷亡,卻仍然難以達到預期戰役目的。其中除了雙方在組織指揮、軍隊素質上高下分明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在火力上存著在巨大差距。這裡指的不是步槍、衝鋒槍、機槍等輕武器,在此方面中國軍隊的萬國牌甚至還要略優於日軍的制式裝備。雙方存在著巨大差距的是在重型技術兵器方面。航空兵、裝甲兵就不用說了,中國軍隊方面只是聊勝於無。而在步兵須臾離不開的炮兵支援火力上,日軍則佔據著壓倒性的優勢。在戰爭初期,通常日軍一個4步兵聯隊制常設師團(相當於中國軍隊的軍級單位)中,會下轄1個炮兵聯隊。如是馱馬制師團,炮兵聯隊下轄3個山炮大隊(36門75毫米山炮)和1個野炮大隊(12門75毫米野炮),步兵聯隊(相當於中國軍隊的步兵團)轄有1個聯隊炮中隊(4門75毫米山炮)和1個步兵炮中隊(4門37毫米平射步兵炮),步兵大隊(相當於中國軍隊的步兵營)轄有1個大隊炮小隊(2門70毫米曲射步兵炮);如是挽馬制師團,炮兵聯隊下轄3個野炮大隊(36門75毫米野炮)和1個榴彈炮大隊(12門91式105毫米榴彈炮,少數師團無此炮),步兵聯隊轄有1個聯隊炮中隊(4門75毫米山炮)和1個速射炮中隊(4門37毫米速射炮) ,步兵大隊轄有1個大隊炮小隊(2門92式70毫米步兵炮)。
再觀中國軍隊,因國家工業落後,僅能自產少量山野炮、輕榴彈炮、高射炮和82、150毫米迫擊炮。如需大規模裝備部隊,重型火炮只好依賴外購。加上長期軍閥割據,軍隊派系林立,使用的武器種類繁多,各國皆有,戰時保障起來極為困難。抗戰爆發前,國民政府從全國軍隊中改編完成了20個調整師,主要使用德國制式武器,因而又稱為「德械師」。這20個師是當時中國軍隊中裝備最好的精銳部隊,如都按計劃編製完成整編,一個師的兵員、炮兵數量將接近於日軍一個常備師團。但由於從德國採購重型兵器受阻,導致師的重裝備嚴重缺編,只能從原有編製、裝備基礎上進行調整充實,故才稱為調整師。在這20個師中,僅有一個師(教導總隊)基本達到了計劃編製,其下轄1個炮兵營(12門75毫米山炮、4門37毫米戰防炮、4門20毫米高射炮),步兵團直轄1個迫擊炮連(6門82毫米迫擊炮)、1個小炮連(6門20毫米高平兩用機關炮),步兵營直轄1個迫擊炮排(2門82毫米迫擊炮);而其餘19個師中,師屬12門山野炮只有4個師滿編(其餘師各只有75毫米山野炮8門),師屬4門戰防炮只有5個師滿編(3個師各裝備4門德制37毫米戰防炮,2個師各裝備6門義大利制47毫米反坦克炮),師屬4門高射炮只有2個師滿編(各有6門37毫米高射炮),團屬6門82毫米迫擊炮有18個師滿編,團屬20毫米小炮只有1個師滿編(裝備6門義大利制20毫米機關炮)。
由上述編製可見,3~4個精銳德械師的火力才能夠勉強對付日軍一個常備師團,而其他中國軍隊步兵師的裝備還要差於德械師,一個轄2、3個師旅單位的普通步兵軍火力根本對抗不了日軍一個常備師團。更不要說當時整個中國軍隊中的105毫米榴彈炮也才僅有40門,重炮火力只及日軍一個零頭。作戰期間,日軍還會憑藉強大的機動運輸力將軍屬的野戰重炮兵聯隊加強到第一線,而中國軍隊的機動運輸力較差,有限的重炮往往難以及時支援第一線的步兵,這樣雙方的火力差距就會拉得更大。再加上日軍官兵的整體軍事素質要遠強於中國軍隊,最後的結果就是在諸多戰役中,中國軍隊一個師奈何不了日軍一個大隊,幾個師擋不住日軍一個聯隊,幾個軍剛能應付日軍一個旅團,集中十幾萬兵力還吃不掉日軍一個師團。到了1938年4月以後,日軍又陸續新建和改建了一批3步兵聯隊制師團(分為常設師團和特設師團),大量增編91式105毫米榴彈炮和14年式/92式105毫米野戰加農炮,炮兵火力更趨均衡強大。加上大正4年式150毫米榴彈炮、96式150毫米榴彈炮、89式150毫米野戰加農炮、45年式240毫米重榴彈炮等重型兵器也廣泛應用於中國戰場,仍保持著對中國軍隊的壓倒性火力優勢。而中國因為在抗戰爆發後鋼材非常短缺,只好放棄生產山野炮和榴彈炮,而集中力量生產、改造需要材料較少的迫擊炮,重型火炮不增反減。由於中國軍隊火力弱,日軍又佔據著制空權,戰鬥中日軍的重炮常不用偽裝就在開闊地域展開,肆意射擊中國軍隊,氣焰非常囂張。中國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來抵抗武裝到了牙齒的日本侵略者,八年抗戰,一寸山河一寸血,何其艱難!具體到忻口會戰,還有點特殊性,與抗戰中的其他會戰不太一樣。這個特殊性就在於戰場位於山西腹地,發生在閻老西的地盤上。閻錫山這個人雖性格反覆刁滑,但在搞省域自治上還是很有一套的。晉軍雖然戰鬥力不強(綏軍在傅作義指揮下戰鬥力是較強的),但太原卻有兵工廠,仿製生產能力很強,產量也較大,在部隊的武器裝備和彈藥供應方面富富有餘。特別是晉綏軍中裝備了數量較多的火炮,儘管除少量野榴炮外,多是射程僅有6公里的山炮,只相當於日軍的聯隊級火炮,但在集中使用對步兵進行火力支援時,仍比一般的國民黨軍隊要強不少。為了打好這次忻口會戰,閻錫山下了血本,動用了晉綏軍的全部9個炮兵團共200多門火炮,以及從太原兵工廠調出了8萬發炮彈,全部開往忻口前線參戰。會戰打響之後,晉綏軍炮兵突然出手,一度打得進攻日軍叫苦連天。然而當日軍反應過來後,其炮兵火炮口徑大、射程遠的優勢就發揮了出來,加上又有空軍轟炸和偵察助戰,晉綏軍炮兵就不是對手了,遭到較大損失。後來晉綏軍炮兵也改變戰法,白天築壕深藏,一般不參加作戰,主要是觀察和記錄日軍的火力位置。到了晚上,再根據白天測量的諸元突然開火,殺傷日軍有生力量及破壞其陣地。就這樣,晉綏軍炮兵與日軍炮兵鬥智斗勇,最大程度支援了步兵作戰。據後來統計,整個忻口會戰中晉綏軍炮兵共發射炮彈4萬多發,平均每天發射2000多發,大量殺傷了日軍,有力阻滯了日軍的推進速度,堪稱功不可沒。另外,國民政府空軍北正面司令陳棲霞指揮的4個飛行中隊也奉命北上,歸第二戰區指揮,以太原、洛陽、南陽等為基地,出動支援山西境內沿線地面部隊作戰。中國空軍打得英勇無畏,先後對進犯山西的日軍進行了12次偵察、42次轟炸,擊毀日軍重型裝備一批,擊落日機3架,擊傷1架,甚至還襲擊了板垣的指揮所,嚇得老小子出了一身冷汗。駐山西的中國空軍儘管勢單力薄,取得的戰果也並不是很顯著,但還是打出了志氣,讓日本人知道了他們並不能為所欲為。值得一提的是,弱小的中國空軍在這一系列戰鬥中駕駛美製霍克2戰機英勇出擊,相繼擊落了號稱日本陸軍航空隊「驅逐機之王」、「四大天王」之一的第16聯隊第1大隊大隊長三輪寬少佐,以及關東軍集成飛行團的重轟炸機大隊長秀島正夫少佐、偵察機中隊長平長一大尉等人,共擊斃日軍飛行員14人。而中國空軍也有不小損失,其中包括在馳援北線戰場時因飛行事故犧牲的「四大天王」之一的驅逐機第5大隊第24中隊中隊長劉粹剛上尉!忻口會戰就是在雙方的這種懸殊火力態勢下展開的。參戰的中國軍隊雖然鬥志高昂,誓死報國,但火力上遠不及日軍的空地協同,技術兵器受到很大限制,只能用人力去拼消耗,犧牲重大,打得非常艱難。影片中朱德命令八路軍第129師師長劉伯承尋找並打掉忻口附近的日軍前線機場,減輕正面部隊的壓力,便是在這種背景下發生的。劉伯承指揮的第129師是八路軍3個師中最晚出師的,9月30日才出發東渡黃河。因將王宏坤的385旅部分兵力留下保衛陝甘寧邊區,開赴山西戰場的只有師部率陳賡的386旅及385旅769團、教導團、騎兵營等部共9160人,各種槍支不足5000支,一半人手裡沒有傢伙。根據八路軍總部的命令,為配合忻口正面友軍作戰,第129師師長劉伯承派遣385旅769團進至代縣、崞縣以東地區,側擊從雁門關向忻口進犯的日軍。769團的前身是紅四方面軍紅4軍紅10師,曾孕育出了諸多紅軍名將,至今還保留在南京軍區陸軍第12集團軍序列中,有「百將團」之稱,戰鬥力自不待言。769團團長是剛滿22歲的著名戰將陳錫聯,原紅10師師長,人稱「小鋼炮」、「軍中趙子龍」。他率領部隊隱蔽北進,到達了滹沱河東岸的蘇龍口、劉家莊一帶。在組織偵察時,陳錫聯發現經常有日軍飛機在附近飛來飛去,很可能是去支援忻口方向作戰的。經過實施連續偵察,終於弄清了在滹沱河西岸的陽明堡東南側有一個日軍前線機場,駐有20多架飛機,每日輪番去轟炸忻口和太原,晚上則都停駐在機場。守衛機場的日軍也不多,約200人左右,大隊日軍則都住在陽明堡鎮里。要說這個機場還是閻錫山命令修的,結果自己沒用上,倒便宜了日本人。陳錫聯下定決心,搞掉陽明堡機場,減輕忻口正面友軍的壓力。
在進行了周密的組織準備後,陳錫聯把全團都拉了上去,有當突擊隊的,有當牽制疑兵的,有當阻擊隊的,有當預備隊的,有當火力隊的,完全控制了陽明堡地區的戰場態勢。10月19日夜,擔任突擊隊的769團3營在營長趙崇德率領下,突然奇襲了陽明堡日軍機場。經過一個小時激戰,將停機坪上的24架飛機全部爆炸焚毀,打了一個漂亮仗。戰鬥中殲滅了日軍機場守衛隊100餘人,突擊隊傷亡30餘人(日方史料對夜襲陽明堡戰鬥的記載非常兇悍:損壞93式雙發引擎輕型轟炸機一架,守備的旭川師管區第3獨立後備步兵大隊負傷2人)。非常可惜的是,曾屢立戰功的3營營長趙崇德在戰鬥中英勇犧牲,年僅23歲。當八路軍總部向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部通報了這一戰績後,閻錫山諸人竟一時不敢相信。然而從10月20日開始,一連多日,忻口、太原上空都沒有日軍飛機再來轟炸,引得各界人士議論紛紛。後來閻錫山派飛機從太原飛到陽明堡上空進行偵察,發現了日軍機場上的飛機殘骸,這才真相大白。一直承受著日軍空襲壓力的前線總指揮衛立煌非常激動,還專門致電周恩來對八路軍表示了感謝。正如影片中演得那樣,忻口陣地上的國民黨軍隊知道八路軍已炸毀了那些兇惡的日本飛機,一時揚眉吐氣,士氣大振。影片中飾演陳錫聯的是國家話劇院演員吳樾,這位是武術冠軍出身,身手不凡,出演過眾多影視劇。最近比較有名的,就是張紀中版《西遊記》中的齊天大聖孫悟空了。如此一位龍騰虎躍的人物來演開國上將「軍中趙子龍」陳錫聯,倒也算是相得益彰。影片中夜襲陽明堡時,八路軍戰士幾次跳上已經啟動滑行的飛機與日軍飛行員展開搏鬥,端的是驚心動魄。2005年時類似《鐵血紅安》、《智取威虎山》等神奇之作還未流行,依筆者的聯想,80年代的朝鮮驚險電影《命令027》中有過類似橋段,不知道《太行山上》的編導是否借鑒了該片。影片中左權向朱德報告,賀龍的第120師在雁門關也打了個漂亮的伏擊戰,切斷了日軍的補給線。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板垣征四郎見忻口正面打成了膠著狀態,於是不斷給前線加強兵力,中國守軍的壓力越來越大。閻錫山當時著了急,除了給衛立煌增調部隊外,又電令朱德指揮八路軍截斷敵後交通線,阻擊日軍增援兵力。八路軍總部遂分別給前線3個師下達命令,要求各部主動出擊截擊日軍後方交通線。賀龍的第120師繼林彪第115師之後出師東征,於9月3日從陝西開赴山西。因紅一方面軍為主改編成的第115師出發時沒有留下兵力來保衛陝甘寧邊區,毛澤東當時也不好強令林彪留人。賀龍則顧全大局,一舉就留下了全師五分之二的兵力來保衛黨中央,只帶著所部358旅、359旅717團和教導團等共8227人出發東進。關於八路軍出師後怎樣使用兵力的問題,在洛川會議上決定第115師和第120師先都去晉東北,依託恆山山脈與日軍展開作戰。會議上毛澤東提出的以游擊戰爭為主要戰略方針的建議當時還未成為全黨共識,有集中兵力打大仗思想的人還不少,故先出征的2個師都集中到晉東北成為了會議上的折中決定。然而毛澤東目光遠大,另有運思,力爭把握全黨全軍生息發展的戰略制高點。隨著戰勢發展,他很快就察覺到,閻錫山對八路軍去山西發展仍不情不願,有限制八路軍的意圖。而且當晉北戰局惡化後,眼看恆山山脈就成了東西兩路日軍形成戰略合圍的地域,八路軍主力如集中過去,既無實力和日軍打大仗,迴旋餘地又很狹小,將陷於被動境地。他機斷決行,電告八路軍總部朱彭任,決定第120師不去晉東北,而轉向晉西北管涔山地區,並向大同、綏遠遊擊;第115師轉入恆山山脈南段,並逐漸南移,展開於太行、太岳山脈中;第129師正向黃河邊集結,出征後在適當時候進入晉西呂梁山脈,獨立自主,放手發展。賀龍對毛澤東欽佩畢至,一向稱其為「毛大帥」。接到總部彭德懷轉來的毛澤東指示後,即與師政訓處主任關嚮應(不久改為師政委)、副師長蕭克等人進行了商議,決定主力開赴晉西北,監視從大同、雁北方向南下的日軍,伺機打擊敵人。為了掌握主動,除王震率359旅717團受八路軍總部調遣暫赴五台山地區去填補防線空檔外,賀龍又將全師剩下的人馬分成兩部行動:358旅716團團長宋時輪帶一個900餘人的支隊深入雁北後方敵占區去打游擊,遲滯日軍向神池、寧武方向的進攻;師主力則分別前往朔縣、寧武地區牽制日軍,尋機殲敵。就在第120師主力在管涔山地區展開之時,忻口會戰打響了。奉八路軍總部命令,賀龍將手上的全部人馬撒開,沿雁門關至忻口、繁峙至忻口的兩條線路上主動出擊,截斷日軍運輸線,配合忻口正面作戰。
宋時輪北上後,由賀炳炎繼任358旅716團團長,與政委廖漢生奉命帶2個營去雁門關襲擊日軍交通線。716團前身是湘鄂西紅二軍團紅6師,跟著賀龍南征北戰,屢建功勛。至今仍保留在南京軍區陸軍第1集團軍序列中,是遠近馳名的「紅軍團」。賀炳炎是賀龍紅二軍團出來的唯一一名開國上將,也是賀龍最寵愛的手下將領。他在9歲時即投到武當山清道長門下學習凌霄劍法,後改學玄虛刀法,因而練就了一身好刀術。影片中香港影帝梁家輝飾演的賀炳炎獨臂揮刀神劈鬼子,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感情那是從小練就的童子功。在紅二、六軍團長征途中,賀炳炎率紅5師15團擔任突進貴州的開路先鋒。在戰鬥中他的右臂被炮彈炸成粉碎性骨折,傷勢嚴重。當時沒有手術器械,醫生只能臨時用一把鋸木頭的舊鋸子消毒後給他截肢。賀炳炎拒絕了醫生要給他打嗎啡的建議,嘴咬毛巾硬挺。於是醫生用鋸子鋸掉了他的右臂殘肢,並用木銼銼平了傷口。3個小時的手術之後,賀炳炎嘴上的毛巾已咬得到處是窟窿,旁邊的醫護人員看得既心驚膽戰又敬佩不已。當時賀龍就收藏起了兩塊賀炳炎斷臂上的碎骨。後來當進行戰鬥動員的時候,賀龍常會拿出用手帕包著的這兩塊碎骨對部下們說:「看,這就是賀炳炎的骨頭,這就是共產黨人的骨頭啊!」賀炳炎和廖漢生率部進至雁門關後,勘察了地形,決定在關南側黑石頭溝公路西側高地設伏。10月18日,716團伏擊了一支由北向南開進的滿載兵員、彈藥的日軍車隊。經過激烈戰鬥,擊毀汽車20餘輛,消滅日軍約300人。由於另一路日軍恰巧趕到,716團遂主動撤出了戰鬥。兩天後,賀炳炎和廖漢生率716團於同一地區斷路設伏,並進佔了雁門關。10月21日,716團又伏擊了一支由百餘輛汽車組成的日軍車隊。因日軍這次有了準備,防守嚴密,又有5架飛機支援作戰,716團久攻不下,雙方陷入拉鋸戰。在殺傷敵一部後,716團適時撤出了戰鬥。賀炳炎、廖漢生指揮716團在雁門關以南的兩次伏擊戰,共殲滅日軍500餘人,擊毀汽車20餘輛,一度切斷了日軍由大同經雁門關至忻口的後方補給線。由於賀炳炎部的出色表現,不但受到了第120師和八路軍總部的嘉獎,還受到了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的通令嘉獎。與此同時,林彪、聶榮臻指揮第115師重創了從蔚縣至代縣的日軍交通運輸線;王震率359旅717團也截斷了代縣至忻口的交通線。結果忻口前線的日軍一時發生了給養危機,戰鬥力受到了很大影響。據說第5師團和關東軍部隊平時的待遇很好,由於後方的餅乾、牛肉罐頭、軍糧精等食品因交通線被斷一時運不上來,只好就地尋食小米、黑豆和南瓜,不少人吃得淚流滿面,後來連野貓也抓來吃了。需要注意的是,影片中賀炳炎在雁門關揮刀勇猛砍殺鬼子的這場戰鬥,並不是上述的兩次戰鬥。因為出現了通信員報告的「東邊娘子關失守了」這一時間限定,而娘子關是在10月26日才失守的。片中有如此表現,只能是編導打亂時空使用的一種象徵手法。本來按編導的設想,片中的日本軍官全部請日本演員飾演,國民黨軍官則請台灣演員飾演。然而梁家輝卻來了興緻,一再請求要演八路軍將領,而且以不計片酬為條件,最後導演只好答應了他的請求。後來當有記者探班採訪梁家輝時,他還非常自豪地說:「我演的是八路軍團長!」片中梁家輝塑造的賀炳炎手揮骷髏大刀,猛掄神劃拉,日本鬼子可倒了霉,沾著就倒,挨著就亡。最神的是,梁影帝和通信員在戰場上旁若無人地聊了一會天,驚怒之下手一揮,又一個鬼子即凌空倒斃。感情這鬼子是專門在旁邊排隊等著他砍吶!在真實的歷史上,賀炳炎上將當然沒有梁家輝演的那麼神勇。不過,史載他在雁門關戰鬥中確曾手刃鬼子一名,並不失猛將風采。影片中飾演開國中將廖漢生的演員也是個熟面孔,老版電視劇《水滸》中的武二郎,丁海峰。這廖漢生也是賀龍麾下的大將,二人不但是同鄉,廖漢生還曾是賀龍的外甥女婿。建國初期,國防部有7位副部長,別人都是大將、上將,只有廖漢生是以中將軍銜晉身其中,可見他的軍中人氣。日軍在前期攻勢中的傷亡也不小,板垣於是命令將平型關和雁北兩個方向的預備隊先後用汽車輸送至忻口戰場,連續投入與中國軍隊進行爭奪。八路軍雖在東南、西北兩線出擊截擊日軍交通線,但火力單薄,無法與摩托化輸送並有戰車、飛機支援的日軍大部隊作戰,只能打擊其小股部隊和輜重部隊。因而雖一度威脅了日軍的補給線,但還是未能阻止日軍增援部隊源源開入忻口前線。在忻口正面,中日兩軍的爭奪焦點集中到了中央的南懷化主陣地上。郝夢齡的第9軍與日軍進行了反覆爭奪,傷亡非常嚴重,其主力第54師已傷亡數千人,有的團打到剩下一個營,有的團則只有百餘人了。在兩日戰鬥中,軍官亦損失甚重,已傷亡團長1名、營長5名、連長20名。衛立煌只好動用預備隊向前線增援,並親率第14軍下轄的獨立第5旅到忻口督戰。李仙洲奉命率第21師於14日上來增援南懷化陣地,他不顧部下攔阻親率特務團和軍官教導隊向據守高地之敵發起攻擊,但都被日軍兇猛的火力擊退。戰鬥正酣時,李仙洲被一顆流彈打穿了胸膛。好在當時他正在呼氣,兩片肺葉收縮,子彈恰好由空隙間穿過,才讓這位黃埔一期出身的大個子師長撿了一條命。第61軍新編第4旅亦向突入南懷化之敵反擊,旅長於鎮河在激戰中身負重傷。雙方你來我往反覆爭奪廝殺,在南化懷陣地一線相持不下。
日軍經過多輪猛攻,再次突破1300高地,佔領了南懷化主陣地。獨立第5旅在旅長鄭廷珍率領下加入戰鬥,向1300高地發起反擊。因連攻四次未能奏效,鄭廷珍急了,帶著警衛人員親自上到前沿指揮部隊突擊1300高地。激戰中,鄭廷珍躍出塹壕觀察敵情,突然遭到日軍機槍猛烈射擊,當場殉國。郝夢齡很快指定614團團長李繼程代理獨立第5旅旅長職務,繼續組織部隊反擊。然而不久,李繼程代旅長也壯烈殉國,郝夢齡只好又為獨立第5旅指定了一位代旅長。為了扭轉戰局,衛立煌集中了5個旅歸郝夢齡指揮,要求其堅決奪回南懷化陣地,將板垣主力壓回到雲中河盆地,然後再以左右翼兵團一齊出擊把日軍包圍吃掉。10月16日凌晨,郝夢齡指揮5個旅向南懷化陣地發起反擊。由於出擊地域狹窄,地形複雜,天色又黑,中國軍隊攻擊隊形過於密集,無法發揮火力,遭到日軍火力覆蓋傷亡慘重。打到快天亮時,只基本肅清了南懷化以南的日軍,而主陣地仍在敵人手中。獨立第5旅幾次進攻1300高地受挫,與日軍形成了對峙。郝夢齡這時已趕到了一線的突擊團指揮所督戰,他判斷天亮後反擊部隊就要遭到日軍空地火力威脅,必須一鼓作氣全部奪回南懷化陣地。由於電話線被炸斷而與獨立第5旅聯繫不上,郝夢齡不免心急如焚。1300高地是整個南懷化陣地的制高點,其得失關係重大。郝夢齡決定親自前往察看戰情,督促獨立第5旅戰鬥。此時天色已微明,去獨立第5旅陣地要從日軍控制的陣地前邊經過,實在太過危險。左右親隨苦苦勸阻,但郝夢齡決意前往。第54師師長劉家騏表示願跟隨軍長同去,他們一行便摸向了1300高地。在穿過距離日軍陣地僅有200米的一段隘路時,一行人遭到了日軍4挺機槍的瘋狂掃射,郝夢齡和劉家騏先後中彈,被衛士們抬下來不久就都犧牲了。經過半夜激戰,中國軍隊傷亡數千人,仍未能奪回南懷化陣地,反擊告於失利。在反擊南懷化陣地的戰鬥中連續陣亡郝夢齡、劉家騏、鄭廷珍三位軍、師、旅級主官,立時震動了整個忻口前線。郝夢齡更是成為了抗戰爆發以來犧牲在戰場上的第一位軍長級將領,深受國民政府的追念和褒揚,並被追贈為了陸軍上將。次年,國內小學國文課本中出現了一篇名為《中國第一個軍長》的課文,說的就是郝夢齡。全國人民也對三位英勇殉國的將軍交口稱譽,當時社會上還流傳了一句話:「西戰場上抗日三英雄,精忠報國郝夢齡、劉家騏、鄭廷珍!」影片中飾演郝夢齡的是台灣實力派演員劉德凱,其因擅長主演愛情流水劇而深為大陸觀眾所熟悉。片中劉德凱有一句令人感動的台詞「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意」,這也正是歷史上的郝夢齡將軍當時的內心寫照。郝夢齡打了十幾年內戰,還曾經與紅軍多次交手,早就深以為恥。這次率部參加抗戰,他已抱定誓死衛國之決心。戰前,郝夢齡就當著廣大官兵說出了自己的心聲:「此次戰爭為民族存亡之戰爭,只有犧牲。如再退卻,到黃河邊,兵即無存,哪有官長。此謂我死國活,我活國死!」影片中郝夢齡前往的陣地就是獨立第5旅的的陣地,他說的已經殉國的旅長便是鄭廷珍或李繼程。其後郝夢齡、劉家騏親自率隊衝鋒,相繼英勇犧牲,成排的國軍將士遺體都是以向前衝鋒的姿勢倒在了戰場上。儘管影片中的這一過程與真實歷史存在一定差別,但經過編導的藝術加工後,情節更加慷慨激昂,更具藝術魅力,可算表現得很成功。令軍事愛好者們詬病較多的,則是影片中的郝夢齡和劉家騏分別使用了司登衝鋒槍與M3黃油槍。這在一部史詩片中,還是特寫人物手中的武器,就嫌穿越得有點厲害了。郝夢齡陣亡後,衛立煌立即指派第14集團軍參謀長郭寄嶠繼任第9軍軍長,第161旅旅長孔繁瀛繼任第54師師長,並指定第61軍軍長陳長捷統一指揮中路部隊繼續作戰。由於有情報顯示日軍正連續向忻口前線增兵,中國軍隊的兵力優勢也已漸漸顯不出來了。衛立煌不得不致電蔣介石,要求獲得援助補充。蔣介石當時的主要精力正用於淞滬會戰,打得血天血地,拉上去70萬部隊猶嫌不夠,手上的兵力已捉襟見肘。為了山西能撐住,他只得命令出川抗戰的川軍鄧錫侯第22集團軍入晉增援。閻錫山這時也電令朱懷冰第94師和第177師529旅由五台山、龍泉關一帶星夜趕赴忻口馳援。
由於日軍空地火力優勢很大,中國軍隊只能用人命往裡填,打得非常被動。傅作義這時得到情報,在雲中河北岸的舊河北村有一個日軍指揮所,很可能是板垣的前線指揮所。另在村南、村北均設有日軍炮兵陣地,直接抵近中國軍隊前沿射擊,對中國軍隊的中路和左翼威脅很大。傅作義遂向衛立煌獻計,派一支精銳突擊隊乘夜晚抄襲舊河北村,一舉搗毀其前線指揮所,摧毀敵炮兵陣地。衛立煌很快同意,將任務交給了第35軍。傅作義手下有兩員大將,董其武和孫蘭峰,均是旅長,跟隨傅作義多年,能征慣戰。傅作義決定派董其武的第218旅擔任突擊隊,奇襲舊河北村。董其武接令後很快帶部隊出發,在渡過雲中河到達北岸前沿要點下王莊附近時,日軍突然對下王莊發起了進攻。因友鄰防線發生危機,董其武主動率部前往增援,聯合作戰,共同打退了敵人。戰鬥間歇時,董其武出去視察前沿陣地,意外地被日軍打來的一塊彈片擊中了左臂,血流不止,傷勢較重。傅作義聞訊後命令將董其武送回後方療傷,又抽出孫蘭峰去指揮第218旅,繼續執行奇襲敵陣的任務。孫蘭峰率部利用黎明前的夜暗摸入舊河北村,突然發起攻擊,一舉搗毀了村南北的日軍炮兵陣地。天亮後,日軍派來了援兵,又有飛機助戰,與第218旅展開了激烈廝殺。孫蘭峰越戰越勇,指揮部隊將村中日軍分割包圍,一路短兵近戰,最後將其基本殲滅。完成任務後,孫蘭峰率部迅速撤離了戰場。這一戰摧毀了日軍山炮、野炮30多門,還炸毀了村中的軍火庫,大獲全勝。此後日軍即將炮兵陣地後移,再不敢靠前部署了。10月17日至19日,板垣又組織了一撥強大兵力,在重炮、戰車及飛機支援下,從左、中、右三路同時對忻口猛攻。中國守軍頑強抵抗,與日軍進行了反覆爭奪。尤其是在日軍主攻方向的中路南懷化和官莊陣地,第61軍軍長陳長捷指揮部隊利用地形修築了很多火力點、暗堡、防炮洞等工事,有效瓦解了日軍攻勢並予其以重大殺傷。雙方對204高地進行了反覆爭奪,一晝夜陣地易手達13次之多,最後陣地還是掌握在了中國軍隊手中。而第61軍亦傷亡巨大,幾個主力師、旅都拼掉了大半,兩名主力團團長也一死一傷。期間閻錫山徵調了大量給養、彈藥和物資材料送到前線,有力鞏固了防線。然而他對陳長捷守得這麼狠頗有微詞,命王靖國去向陳長捷傳達他的手諭,命其保存住實力,不要拼得太狠,不要把晉綏軍本錢都拼光。陳長捷是晉綏軍中的外來戶,性格耿直較真,體現在戰場上就是意志堅強,打仗不惜力。因為郝夢齡等主官全部陣亡,中路防線的部隊一時鬥志大衰,防禦紊亂,怯戰往回跑的人不在少數,甚至有旅長級軍官。陳長捷上去後,立即整飭紀律,命將臨陣畏縮者一律槍斃,並組織督戰隊到前沿執行軍法。影片中出現在忻口戰場上的國民黨軍督戰隊,就是以陳長捷督戰隊為原型的。在他的鐵血手段下,中路防線很快恢復,頂住了其後日軍的連續猛攻。也因此,陳長捷負責的防線當時被稱為「鬼門關」,上去後就回不來呀!這樣一個頂硬上的陳長捷,在閻長官的命令下也沒了轍,用兵也不敢這麼狠了。好在板垣一氣三板斧砍下來後,沒能撼動中國軍隊的防線,損兵達3000餘人,一時也沒了力氣,暫時停止了大規模進攻,轉為零星小規模進攻和偷襲。忻口前線的中國軍隊打得如此英勇頑強,大出板垣之意料,在用兵上已感到有些吃力了。他不得不向華北方面軍司令部求援。此時淞滬會戰已進入高潮,日本軍部決定將主戰場從華北轉向上海,並調動華北主力南下支援淞滬戰場。寺內壽一首先抽調了香月清司第1軍的中國駐屯步兵旅團第2聯隊為基幹,配屬戰車、工兵爆破隊和騎兵分隊組成萱島支隊,加入第5師團戰鬥序列,迅速開往忻口戰場。萱島支隊上去後,也被陳長捷打得頭破血流,損失過半,不得不換下來休整。這時華北方面軍的主力已組團南下,寺內壽一手上出沒多少兵力了。他只好擠出了駐守平津的第109師團第136聯隊的2個步兵大隊,乘汽車緊急向忻口前線轉運。同時又命令已經開往綏遠作戰的第26師團黑田重德部,抽調獨立混成第1旅團第1機械化步兵聯隊回頭南下馳援忻口戰場。影片中賀炳炎正殺鬼子殺得性起,通信員來報告說「東邊娘子關失守了」,上級命令撤。賀炳炎憤恨不已,將骷髏大刀用力插在地上,大吼道:「為什麼!」這一情節令觀眾印象深刻,同時也引出了忻口會戰的重大轉折點。
早在10月1日時,寺內壽一命令板垣率部進攻太原之後,又令華北方面軍第1軍、第2軍沿平漢路兩側向南進攻。其中香月清司指揮的第1軍在突破石門一帶中國守軍防線後,除以一部向南追擊外,另以一部進入井陘以西地區策應第5師團進攻太原的作戰。香月清司的第1軍隨即發動進攻,進展迅速,連續擊破第一戰區司令長官程潛所屬部隊,於10月10日攻陷石門。這時香月清司依令派出原駐朝鮮的川岸文三郎第20師團轉向沿正太路西進,直取晉東門戶娘子關。娘子關位於河北與山西交界處,西距太原150多公里,是太原東側的重要門戶。防守娘子關的是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黃紹竑指揮的部隊,只轄有馮欽哉第14軍團指揮的4、5個師,卻要守衛上百里防線,兵力非常單薄。黃紹竑原是新桂系李、白、黃三巨頭之一,後來離開李宗仁、白崇禧投靠了蔣介石。這次日軍進犯山西,應閻錫山的求援,蔣介石便任命黃紹竑為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緊急替閻錫山把守晉東門戶。川岸文三郎率第20師團迅速攻佔井陘,然後以一部進攻娘子關正面,主力則繞道向舊關攻擊。娘子關一線立時爆發了激烈戰鬥。閻錫山聞訊大驚,急令參加忻口會戰的孫連仲第26路軍回援娘子關。日軍一度偷襲舊關得手,隨後與相繼趕到的中國軍隊展開拉踞戰。根據寺內壽一迅速沿正太路向陽泉進攻並拿下榆次的命令,香月清司又派山岡重厚第109師團一部增援娘子關方向。川岸文三郎即將部隊分成左右兩個縱隊,在飛機支援下,除以一個縱隊從正面進攻娘子關外,另一個縱隊從左翼向守軍側後方迂迴。黃紹竑在娘子關打得捉襟見肘,急切間趕回太原當面向閻錫山討要援兵。忻口那邊正吃緊,閻錫山哪還能抽得回部隊來。可黃紹竑把話說的很重,娘子關一失,太原也就危急了。閻錫山思來想去,只好命令將入晉增援的川軍鄧錫侯第22集團軍調歸黃紹竑指揮,增援娘子關前線。近300年來,川軍都沒有過黃河打過仗,常年搞窩裡斗,在當時的中國軍隊中名聲相當不好。這次出川參加抗戰,川軍官兵們都抱雪恥之心,鬥志非常高昂。然而川軍中除劉湘的嫡系部隊外,其餘軍閥所部裝備相當差。北方眼見已到深秋,很多部隊都已穿上了棉衣,而北上的川軍卻還是單衣草鞋,不少人竟穿著制式軍裝短褲。武器裝備上就更沒法提了,基本是質量很差的川造土槍,只有為數不多的漢陽造。其步槍上十有八九都未配刺刀,謂之「禿頭槍」,僅有少數戰鬥力強的部隊才每人配了一把大砍刀。彈藥也嚴重不足,多數部隊只有一個基數的彈藥,一到激烈點的戰鬥很快就打光了。後勤上更是糧草輜重俱無,一個個窮得跟要飯花子似的。本來劉湘請纓出川抗戰時,蔣介石是答應了給予補充的。可忻口會戰一打,蔣介石就把川軍踢給了第二戰區,讓閻錫山提供整補物資。閻老西是何等樣人,晉綏軍、中央軍東西都不夠用呢,給八路軍點物資也是現急不得不出血,哪輪得到半隻眼都看不上的川軍呢!他把所有東西都捂了起來,謊稱已將武器彈藥和軍需物資都運到黃河以去了,追不回來了。可畢竟川軍是來保衛山西的,於是閻錫山臉都不紅地拿出20支衝鋒槍給了第22集團軍,別的東西再無,氣得鄧錫侯話都說不出來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川軍將士們勇敢地投入了娘子關戰場,在戰鬥中付出了巨大犧牲。為了迅速攻破娘子關,香月清司又命令土肥原賢二的第14師團加入該方向戰鬥。中國守軍傷亡慘重,只能步步縮短戰線。由於黃紹竑指揮失措,日軍迂迴娘子關正面守軍右後側成功,娘子關防線面臨危機。黃紹竑只好在請示閻錫山後,將娘子關一線守軍主力後撤。10月26日,娘子關失陷,日軍繼續殺向陽泉,太原受到嚴重威脅。這樣一來,防守忻口的中國軍隊就有被日軍切斷後路的危險。閻錫山驚慌失措,趕緊找來衛立煌商議。為應付最壞局面,他們決定將傅作義的第35軍調回來組織防禦太原,忻口戰場的兵力遭到了削弱。本來忻口會戰是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上打得比較好的一次戰役,也很有取勝的希望。板垣久攻不克,部隊打得疲憊不堪,只好下令大批焚燒屍體,並向後方撤退傷員,也已存了萬一不行轉身就跑的打算。然而娘子關一失,山西戰局急轉直下,真是便宜了板垣師團!在防禦娘子關期間,八路軍第129師於關東南側的七亘村地區兩次設伏,痛擊了迂迴娘子關的日軍左路縱隊,打得很漂亮,史稱「疊伏七亘村」戰鬥。
由於娘子關發生危機,八路軍總部命令劉伯承的第129師迅速向娘子關南側挺進,準備打擊牽制日軍,支援娘子關正面戰鬥。此時劉伯承手上只有陳賡的386旅,遂率陳旅迅速進至娘子關西南側的平定地區待機。當時第3軍曾萬鍾部正在舊關地區與日軍苦戰,形勢危急。陳賡即率386旅772團夜襲舊關以東的井陘長生口,殲滅日軍50餘人,支援了曾萬鍾部戰鬥。不久,386旅771團在七亘村附近遭到日軍偷襲,受到一定傷亡。劉伯承聞訊後,帶著參謀長李達等人就到七亘村附近去察看地形,組織戰鬥。劉伯承發現這一帶的地形很有利,可以打伏擊戰。回來後即命令陳賡率772團到七亘村附近設伏,伺機襲擊敵人。這772團前身是紅四方面軍紅31軍紅93師,是紅四方面軍中的主力師。改編成八路軍後,又成為了陳賡麾下的四大主力團之一,至今仍保留在西部戰區陸軍第13集團軍序列中,是有著光榮戰鬥歷史的紅軍團。結果772團一戰成功,殲滅日軍300餘人,繳獲騾馬300多匹及大批彈藥物資。此時,劉伯承已對日軍在娘子關方向的動向進行了仔細分析,判斷日軍就是要從此處突破,沿正太路從背後威脅太原。那麼,七亘村是其必經之處,不得不走!劉伯承膽略過人,決心採取兵法中的「疊伏」之策,於七亘村同一地點再次伏擊日軍。結果772團再戰又獲得了成功,殲滅日軍100餘人,繳獲騾馬數十匹。經過這兩戰,在舊關一帶被困的曾萬鍾部1000餘人得以撤出了日軍的包圍圈。「疊伏七亘村」是劉伯承指揮生涯中的精彩之作,突顯了劉帥反常用兵的謀略風格。親臨一線帶隊指揮伏擊日軍的,是772團副團長王近山。這位1955年的開國中將人稱「王瘋子」,名氣很大,傳奇很多。電視劇《亮劍》中的李雲龍,身上就有不少王近山的影子。關於「疊伏七亘村」這一經典戰鬥,推薦大家可去看看新版電視劇《亮劍》,其中就專門對此予以了描述,儘管主角是換成了黃志忠飾演的李雲龍。不久,劉伯承又指揮第129師在昔陽縣東南的黃崖底設伏,殲滅日軍第109師團第135聯隊300餘人,擊斃騾馬300餘匹。八路軍傷亡30餘人。這時八路軍總部已急率林彪第115師由五台南下支援正太路地區作戰。林彪指揮第115師與第129師密切配合,連續在昔陽附近的廣陽、戶封地區設伏,先後殲滅日軍第20師團2個聯隊各一部共1000餘人,繳獲騾馬700餘匹和大批槍支彈藥及其他軍用物資。八路軍傷亡 300餘人。八路軍在正太路沿線接連設伏,先後取得了七亘村、黃崖底、廣陽戰鬥的勝利。對此,劉伯承稱之為「重疊的待伏」。再回到忻口正面,中國軍隊的兵力雖被削弱,板垣也無法再得到華北方面軍的支援了。雙方繼續進行了拉鋸戰,特別是在紅溝、南懷化一線殺得鬼哭狼嚎,均傷亡嚴重,誰也無法佔到上風,只好陷入對峙狀態。而東邊沿正太路進攻的日軍發展迅速,連續攻佔陽泉、壽陽、昔陽,距離太原只有6、70公里了。八路軍第115師、第129師雖然接連在正太路地區伏擊日軍,但無法正面阻擋日軍大部隊,仍屬杯水車薪。閻錫山和衛立煌終於撐不住了,只好於11月2日命令忻口一線部隊實施總撤退,忻口會戰就這樣結束了。忻口會戰歷時21天,中國軍隊在武器裝備劣勢的情況下與敵浴血奮戰,打得英勇頑強,付出了傷亡10萬餘人的重大代價。同時殲滅日軍2萬餘人,重創了驕橫的「鋼軍」板垣師團,同時也創造了華北戰場殲滅日軍的最新紀錄。由於最終沒有達到預定戰役目標,堪稱是「不敗之敗」。日本軍部本來期望板垣師團能勢如破竹,迅速底定山西,因而才將華北主力調去增援淞滬戰場。不料板垣師團遭到中國軍隊的頑強抵抗,損失慘重。雖然總算在友鄰支援下得以爬過了忻口,但實力受到很大削弱,即使能攻佔太原,卻再無力擴展全部佔領山西東、西、南部的廣大山區。由此國民黨軍一部仍堅持戰鬥在山西地區,而中共軍隊則深入空虛的敵後放手發展,很快便成燎原之勢。結果山西牽制了日軍大量兵力,嚴重打亂了日本軍部速戰速決的全局戰略規劃,迫使其放棄了西渡黃河沿忽必列滅南宋路線滅亡中國的狂妄設想,也鑄成了日本侵略軍的最終失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沈聽雪的歷史文集」,搜索微信號shentingxue2017
非常感謝網友支持,會繼續推出精彩文章讓大家欣賞。
沒有抗戰時期的話那就首推渡江戰役了。
2016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政治單選題:
抗日戰爭是一場全民族反抗外敵入侵的正義戰爭。抗戰初期,在華北戰場上規模最大、最激烈的一次戰役,也是國共兩黨軍隊合作抗日、配合最好的一次戰役是( )
A.忻口會戰 B.長城抗戰
C.平津會戰 D.台兒庄戰役
答案:A
【解析】忻口戰役是以保衛太原為目的的大會戰,雙方激戰半月之久,日軍始終未能完全佔領這些地區,成為抗日戰爭時期華北抗戰中最激烈的一次戰役,同時,正面陣地戰和敵後游擊戰相結合,創國共兩黨軍隊在戰役上相互配合的範例。
這是一道送分題。抗戰前期八路軍主要在陝北山西,合作首推應該是忻口會戰。種花家反抗腳盆雞的正義圖存之戰
沒意外的話首推忻口戰役吧
忻口戰役是抗日戰爭初期中國軍隊在晉北抗擊日本侵略軍的一次大規模的戰役。戰役從1937年10月13日至11月2日,歷時二十一天。參加作戰的部隊有閻錫山的晉綏軍、國民黨的中央軍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又稱第十八集團軍)。這次戰役是由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朱德、衛立煌、黃紹竑副之)指揮實施的太原會戰的中心戰役。該戰役創殲敵逾萬的紀錄,是國共兩黨團結合作、在軍事上相互配合的一次成功範例。
412反革命政變吧,常凱申讓一個列寧式政黨蛻化為黑道幫會也算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並比較黃埔軍校,南京中央軍校,保定軍校,陸軍大學,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抗大的教學質量與水平?
※國民黨在抗日戰爭中到底作出了多少犧牲和貢獻?與當今人們的主流認識有多少出入?
※如何看待韓德勤被新四軍俘虜?
※有哪些抗戰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的趣事?
※9.3抗戰勝利七十周年閱兵中的英模方陣歷史中真實戰績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