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是否是真正的世界民主先驅?
敝以為,中國無法實現民主的根本,是統治階級一直推崇千年的儒家思想,孔孟和董仲舒實際是找到了封建帝王最想要的意識形態理論基礎。而提倡尚賢、尚同民主思想的墨子,不能滿足統治階級意識形態的基本要求,所以被沉淪千年。中國當下,確實到了應該討論墨子和墨家思想的時候了
對墨子是民主先驅的認識是誤解。恰恰相反,墨家主張極權,主張絕對服從。以下內容摘自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
人們若要實行兼愛,除了宗教的制裁,還需要政治的制裁。《墨子》有《尚同》三篇,其中闡述了墨子的國家起源學說。照這個學說所說,國君的權威有兩個來源:人民的意志和天帝的意志。它更進一步說,國君的主要任務是監察人民的行動,獎賞那些實行兼愛的人、懲罰那些不實行兼愛的人。為了有效地做到這一點,他的權威必須是絕對的。在這一點上,我們可能要問:為什麼人們竟然自願選擇,要有這樣的絕對極威來統治他們呢?
墨子的回答是,人們接受這樣的權威,並不是由於他們選中了它,而是由於他們無可選擇。照他所說,在建立有組織的國家之前,人們生活在如湯瑪斯·霍布士所說的「自然狀態」之中。在這個時候「蓋其語曰天下之人異義。是以一人則一義,二人則二義,十人則十義,其人茲眾,其所謂義者亦茲眾。是以人是其義。以非人之義,故交相非也。」「天下之亂,若禽獸然。夫明乎天下之所以亂者,生於無政長。是故選天下之賢可者,立以為天子。」(《墨子·尚同上》)如此說來,國君最初是由人民意志設立的,是為了把他們從無政府狀態中拯救出來。 在另一篇中墨子又說:「古者上帝鬼神之建設國都、立正長也,非高其爵、厚其祿、富貴佚而錯之也,將以為萬民興利、除害、富貧、眾寡、安危、治亂也。」(《墨子·尚同中》)照這個說法,國家和國君又都是通過天帝的意志設立的了。不論國君是怎樣獲得權力的,只要他一朝權在手,就把令來行。照墨子所說,天子就要「發政於天下之百姓,言曰:聞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必皆是之;上之所非,必皆非之。」(《墨子·尚同上》)這就引導出墨子的名言:「上同而不下比」(同上),就是說,永遠同意上邊的,切莫依照下邊的……
如是墨子論證出,國家必須是極權主義的,國君的權威必須是絕對的。這是他的國家起源學說的必然結論。因為國家的設立,有其明確的目的,就是結束混亂,混亂的存在則是由於「天下之人異義」。因此國家的根本職能是「一同國之義」(均見《墨子·尚同上》)。一國之內,只能有一義存在,這一義必須是國家自身確定的一義。別的義都是不能容忍的,因為如果存在別的義,人們很快就會返回到「自然狀態」,除了天下大亂,一無所有。在這種政治學說里,我們也可以看出,墨子發展了俠的職業道德,那是非常強調團體內的服從和紀律的。它無疑也反映了墨子時代的混亂政治局面,使得許多人嚮往一個中央集極的政權,哪怕是一個專制獨裁的也好。
墨子確實具有朦朧的民主意識,其思想在當時具有明顯的進步意義,但不能將其拔高為世界民主先驅,他的很多思想也沒有被實際應用。而墨派本身,在很多時候更是淪為了諸侯抵禦侵略的工具。
馬甲桑的答案對墨子的觀點未免有失公允客觀,以今人觀點看古人,古人思想自然問題百出。一年前就想回答這個問題,但直到高考完才找到時間閱讀整理《墨子》(水渭松) 和《墨家與墨子》(任繼愈)(建議閱讀《墨家與墨子》來了解墨學,任先生的觀點更為準確,且文章篇幅較短,利於了解),並將其主要觀點羅列如下:
墨家
1.產生背景
思想上:權威意思垮台,思想活躍,自我意識覺醒,百家爭鳴局面出現——不同階級階層利益之爭,社會發展方向之爭
政治上:侵略兼并戰爭不斷
經濟上:物質生產進步,封建領主制到封建地主制經濟,農奴到佃農,手工業商業發展,平民階級自我覺醒
——墨家代表平民階級,主張「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尚書·夏書·五子之歌》
主張貴不傲賤,尚賢使能,民主平等
2.團體組織與活動—高度組織化的學術、軍事集團
宗旨:愛利天下(短期-兼愛,反對制止侵略戰爭、實施賢人政治、安定民生髮展經濟;理想目標-實現大同)
活動:宣傳墨家主張,抵禦侵略——「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財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勸以教人」
精神風貌:懷抱救世宏願,赴火蹈刃,死不旋踵
組織形式:設立巨子制,團體內部專業分工—「能談辯者談辯【與人談理辯說】,能說書者說書【通過解說有關典籍來闡述墨家思想】,能從事者從事【從事防禦之事】
生活準則:勤儉」,多以裘褐【粗劣的獸皮和布】為衣,以跂蹻【有跟的草鞋】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為極【準則】
管理:內部法紀嚴厲—巨子腹?(tūn)誅子;來去自由,靠精神信仰紐帶維繫
成員:服役者由一百八十人擴展到三百人以上到《呂氏春秋》記載「徒屬彌眾,弟子彌豐,充滿天下」
3.墨家分裂
組織大分裂:部分成員由支持貧困者到支持強權(這是馮友蘭所駁斥的,但需要注意《墨子》一書是多派墨家所寫,《尚同》反覆強調里長-天子專制統治實際上是對墨子本源思想的背離,舉例孟勝一派效忠陽城君《呂氏春秋·上德》)
學術研究分裂:分離出從事學術研究的隊伍,研究邏輯學、數學、光學、力學、倫理學、防禦學;存在名家為墨家分化的可能;《墨經》①拋棄墨子天、鬼觀念和宗教意識,具有唯物主義色彩,②繼承認識論重視經驗實踐,客服狹隘經驗論,③邏輯上提出中國哲學史上第一個相當完整的邏輯學系統,④社會政治和倫理方面發揚「兼愛「突出」利「,主張功利主義
4.墨家衰亡
內因:墨家主要勢力背棄宗旨,投靠強權,失去民心;犧牲自苦精神不能長期團結成員
外因:
政治上:兼并戰爭殘酷現實粉碎墨家存在餘地;秦國建立,中央政府高度集權,非攻、兼愛、尚同失去宣傳對象;貴族政治轉化為官僚政治,尚賢願望基本實現——如果墨子思想真的完全是看重極權統治,主張絕對服從,秦皇漢武為何不尊墨學?孟子時期尚」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墨家有廣闊的社會基礎,為何被棄如敝履?
經濟上:官營手工業發展,手工業者受到國家直接管制,自由活動趨少,缺少政治發言權;農民小私有者轉歸道家和改良儒學
文化上:墨學由顯學到成為在野的下層思潮,遊俠任俠的出現體現了墨家精神傳統
以下列舉墨家主要觀點,以期來者自斷
墨家學說
1.基本體系
核:兼愛——非攻,節用節葬,非樂
社會理想:賢人政治,天下一統(尚賢尚同)
藉助力量:上帝鬼神的威懾力量(天志明鬼),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非命)
論敵:通過」非儒「維護學說地位價值
2.兼愛
內容:每個人應愛人如己,人與人之間應相親相愛
進步性:
目的是為了是窮苦的人民和弱小的諸侯國擺脫滅亡命運,阻止」強劫弱,眾暴寡,詐欺愚,貴傲賤「
倡說」兼愛「,著眼實利,不停留於空泛道德說教,明確對不同對象實行的兼愛不同(對窮苦的人民實行「兼愛」,就是要實現「飢者得食,寒者得衣,勞者得息」《非命下》;就要做到「為萬民興利除害,富貧眾寡,安危治亂」《尚同中》。對弱小國家實行「兼愛」,就不僅不可去侵略吞併它,而且要竭力幫助它:「小國城郭之不全也,必使修之;布粟乏絕則委之;幣帛不足則供之。」《非攻下》在墨子看來,「愛」與「利」兩者是密不可分的:愛而必利,不利無以見愛。他常說「愛利萬民」、「愛利天下」,正是這種統一觀的表現。他以「兼相愛,交相利」《兼愛中》為號召,認為人們相親相愛,就能使大家也得到好處,也清楚地表明提倡「兼愛」,是為著功利的目的。)
突破儒家仁愛說(孔子主張」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實際上對百姓的愛是出於便於統治驅使的需要),主張愛無等差、無親疏,連君主都要」愛民謹忠,利民謹厚「,最終實現「大同」(張岱年:「大同實乃儒家吸收墨家思想創立的社會理想」,突破「親親」親屬本位觀)
局限性:
缺乏現實可能性,誇大倫理道德作用(所謂人類之愛,自從人類分化成為階級以後,就沒有過這種統一的愛」-毛澤東)
沒有提出改變上下貴賤之分和舊秩序的方案
3.非攻
目的:反對並制止侵略戰爭
進步性:區別「攻」【侵略】和「誅」【討伐不義之國】,不為當時大國辯護也不是非武力論者
局限性:將侵略歸因為統治者的「不智」,以主觀臆測對待客觀存在的實際問題,沒有意識到領土的擴張並非得不償失或棄民得土,二十獲取人民、財富,炫耀武力亦圖霸業的必要途徑
4.尚賢
目的:改革政權機構,建立賢人政治
標準:「厚乎德行、辯乎言談、博乎道術者」
原因:賢者是否在位是國家富強,人口增長,政治清明的關鍵所在。——「義人在上,天下必治」
進步性:
明確提出平民有平等參與政治管理的權利,認為「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有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反對世襲貴族尸位素餐。
朦朧地反映了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大變革的時代要求,體現了世襲貴族制度必然被官僚政治取代的歷史大趨勢
局限性:
採取「上說下教」的平和方式推行學說,實際上成為國君守城禦敵的工具
5.尚同(尚賢的理論基礎)
目的:在尚賢的基礎上求的全社會思想輿論一致,自上而下建立賢人政治體系;實現社會由亂至治
進步性:
主張天子、三公、諸侯直至地方鄉長里長都為賢者,天子之上有「天」制約,因此天子要愛人利人,「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不是為了維護和強化現有統治者的統治權力,而是對其加以限制,使其符合墨家所提出的要求
希望建立一個權力集中,強有力的政治體制,符合奴隸—封建社會變革要求
局限性:
階級社會缺乏統一善惡觀、是非觀的條件
天子由天選任,實際上不能發揮賢人政治作用(梁啟超《墨學微》將其與盧梭的民約論相類比,誇大了墨學的進步意義)
6.節用
標準:效仿聖王處事原則——低標準和切合實用的衣食住行
以對人民有利作為為政處事的出發點
進步性:
揭示統治者為滿足個人需求而徵收賦稅的剝削本質
總結歷史教訓」儉節則昌,淫佚則亡「
節用同時看重強本,主張農夫回歸田地發展生產而非當兵服役
局限性:
美化上古聖王由於生產力低下而不追求享受的行為
過度追求實用,」蔽於用而不知文「《荀子·解蔽》
7.節葬
目的:與厚葬久喪傳統針鋒相對,認為其會使」,國家必貧,人民必寡,刑政必亂「【在此簡要闡述當時的喪葬禮節:入土程序複雜,厚葬以至人殉,三年之喪-25months中子女停止工作住在墓地上強忍饑寒以表哀慟】
內容:節葬短喪,出於生者利益,實行三日之喪
進步性:移風易俗,有利於社會生產的發展,體現了思想解放
局限性:薄於人情,用功利心態認識感情需要(實際上,今天普及的火葬制墨子也無法接受,可見今人已無權指責墨子)
8.非樂——對比荀子《樂論》
理由:音樂加重人民負擔(製作樂器,徵選樂工),無益於社會國家
進步性:
體現了對統治者剝削人民,」虧奪民衣食之財「行為的反抗
降低貴族世卿生活水平,客觀上模糊了等級制度的界限,縮短了貴族世卿和勞動者之間的差距
局限性:
沒有意識到音樂性質的區別,抹殺音樂積極作用
無視人的精神需要,審美需求
用狹隘的實用主義觀點否定音樂價值
誇大音樂消極作用,認為」弦歌鼓舞,習為聲樂,此足以喪天下「
9.天志 明鬼
目的:假借天志推出個人學說主張,利用迷信思想宣揚主張,警告統治者愛利天下,改惡從善
進步性:減小學說傳播阻力;天志實際上反映人民意願;是對上層貴族的不滿(同時也是妥協)
局限性:
單憑經驗論證天志、鬼神存在,違背物質規律
薄葬與明鬼自相矛盾,自我否定,學術思想不嚴密
墨子的宗教觀起了妨礙科學發展,麻痹人民思想的消極作用
10.非命
內容:注重」力「,對自我力量充滿信心認為事在人為,奮力進取,反對宿命論
依託:創立」三表法「——」「上本之於古者聖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實」,「廢【發,實行】以為刑政,觀其中國家百姓人民之利」 作為真理鑒別標準
進步性:
反對萬事有命的消極人生態度
實現了人類認識的飛躍
局限性:
第三表將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對等,實際上王公大人和百姓的利益要求出入較大,使墨子的主觀願望與客觀事實相矛盾
社會歷史是唯心的
11.非儒
目的:通過非儒來強化本派觀點地位
主要區別
階級地位 儒家代表地主貴族,墨子代表貧弱者意願
社會理想 儒家維護等級制,墨家建立賢人政治
社會形態 儒家為禮樂禮儀社會,墨家為功利樸實社會
原文「聞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上有過則規諫之,下有善則傍薦之。上同而不下比者,此上之所賞,而下之所譽也。意若聞善而不善,不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弗能是,上之所非,弗能非,上有過弗規諫,下有善弗傍薦。下比不能上同者,此上之所罰,而百姓所毀也」。此文不能以儒家思維理解,更不能斷章取義。其中「聞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就是賢人當為民上言,而「上有過則規諫之,下有善則傍薦之」,講的就是「上下通察」的監督議政之義,上下半段一正一反,講述「立法有信,執法有信」,不能欺上瞞下,執政者賞罰應推己及人,「上下同罰」不能有差異。「尚同」本是求一國一義,而不是一義貫國。請不要再愚民了!
最近在看錢穆的國學概論,然後發覺很多跟原本印象中的東西並不相符,不過類似的書只看過這麼一本,所以也不好真正的判別。因此我只是引述一些國學概論中的話,算是做個補充。
錢穆將先秦諸子的言論分為三類,其中第一類就是說的關於墨子的。「孔,墨之興為初期。當時所討論者,質言之,即貴族階級之生活,究當若何而始得為之正當是以。」 說的是什麼呢?就是說當時啊,孔墨為何能夠興起,主要是當時貴族階級的生活糜爛,而作為平民的士階級的崛起,這時有人因為看到貴族階級是這樣的爛,就希望用自己的學說將其定義並改造,使得確立真正的「貴族階級」,其中以孔墨,作為最具衝突的代表,比如說,孔稱興禮,墨則廢禮,孔興政治,墨廢政治。當然也是互相的在學習,所以後來延伸出來的個人的學說,也都有其中的影子,當然莊子的出世說,顯得更超脫了一些,不過還是算是師承於墨子之說。中間扯上一句@沈沁,強秦依靠的不是墨家,依靠的是荀子的儒家和他徒弟韓非子的法家,所以師承上來講應給是儒家,因為儒家尚禮,而禮者何也?「史者禮也,禮者法也,法者史也,此三子者,從一而論也。再從李斯所言「以吏為師」也能看出。
至於是否墨子是強權,錢穆認為是,他怎麼說呢?「故儒者,今之紳士也,墨者,今天之勞工也,必貴族階級既壞,而後儒墨之爭論乃起,彼墨徒,本天志,倡兼愛,廢禮樂,節喪葬,凡所謂貴族階級之生活,將盡情破壞,而使人類一以『刑徒役夫』為例,是非人情也」
吃飯回來再寫,再排版,有點亂哈·~墨家的思想跟民主沒有關係,百度一下尚同,尚賢,上同而下不比。注意尚同的同不是平等,而是同一。
作者:luyufeng鏈接:知乎專欄來源:知乎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墨子作為中國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社會活動家和自然科學家,提出了「兼愛」「非攻」等觀點,創立墨家學說,《墨子》一書是有他的弟子及再傳弟子所編。墨學的學說在當時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他主張「兼愛」﹑「非攻」,提出「尚賢」﹑「尚同」的政治思想,主張從天子、諸侯國君到各級正長,都要「選擇天下之賢可者」來充當;而人民則要服從君上,做到「一同天下之義」,天下人都要相親相愛,反對強凌弱的戰爭。他的思想中的合理因素為後來的唯物主義思想家所繼承和發展,其神秘主義的糟粕也為秦漢以後的神學目的論者所吸收和利用。作為先秦墨家的創始人,墨子在中國哲學史上產生過重大影響。墨子在上說下教中,言行頗多,但無親筆著作。今存《墨子》一書中的《尚賢》、《尚同》、 《兼愛》 、《非攻》、《節用》、《節葬》、《天志》 、《明鬼》、《非樂》、《非命》等篇,都是其弟子或再傳弟子對他的思想言論的記錄。這是研究墨子思想的重要依據。
雅克·法斯科是一位工業設計師、社會工程師、著作家、建築家、演講家、未來主義者、發明家和金星/維納斯計劃的創始人。作為設計師和發明家,法斯克研究的領域非常廣泛,涉及有生物醫學創新,也有全新的社會制度設計。為了追求他的理想,法斯克不辭辛勞,長年努力,從未放棄。他相信他的主張將會最大化地有利於最大多數人。法斯克說他的想法根源於大蕭條時代,那時他還年幼,處於性格形成時期。在七十年代中期,開始著手金星/維納斯計劃,也成立了名為「被設計的未來Future by Design」的非營利組織。金星/維納斯計劃代表了他一生所從事工作的最高成就。直到今天,他仍大量地寫作和演講,主題涉及為城市的永續發展進行的整體研究和設計,能源利用效率、自然資源管理和電腦自動化控制等等,完全關注社會效益。
多年以前我一直有一個困惑,墨子心目中的社會制度到底是什麼樣子的?經過我多年的思考和研究,我至少可以確定兩件事:1.他心中的社會體質不是專制的。 2.他心目中的社會體質也不是民主的(至少不是現在西方的民主形式)。 3.他的社會體質是我們至今都沒有見過,沒有聽過,也沒有實踐過的。
顧如對於墨子心目中的社會制度大概是這樣的:共義(慣列法,自然法),統治者(更像是執行這套法令的法官)。上之所是,下之必同(法官按照法令(不是法家那種法)執行法律,百姓執行。有一些道理,但仍舊十分牽強。來自美國的社會工程師雅克·法斯科,也同樣致力於設計一套社會體系。 他的維納斯計劃:
1.保存所有世界上的資源,作為所有地球人的共同遺產。2.超越所有分隔人們的人為邊界。3.從一個金融貨幣導向的社會,進化成一個資源導向(基礎)的世界經濟。4.盡我們所能挽救和恢復自然的環境。5.重新設計我們的城市、交通系統、以及農業和工業的廠房,使它們節能、乾淨、並便利地滿足所有人們的需求。6.朝向一個電腦自動化的社會進化,可以逐步擺脫所有政治的需求,包括區域性的、國家的、和超國家的政府,作為一種社會管理的手段。7.共享和應用所有新科技,造福所有國家。8.利用乾淨、可再生的能源來源,例如風能、太陽能、地熱、和潮汐發電等。9.最終利用最優質的產品,以造福世界上的所有人們。10.建設任何大型計劃之前,皆需要經過環境衝擊的研究。11.鼓勵最廣泛的創造力和誘因動機,以朝向建設性的努力。12.透過教育和自願節育,協助穩定世界的人口,以符合地球的承載能力。13.透過教育消除民族主義、偏執和偏見。14.消除任何類型的菁英主義、技術主義或其他主義。15.透過謹慎的研究而不是隨機的意見達成方法論。16.在新學校里加強溝通,好讓我們的語言和教育與我們周圍的世界物質條件相關。17.不只提供生活的必需,而且還提供挑戰,刺激大腦,強調個性而不是統一。18.最後,讓人們在智識和情感上對於未來可能的改變作好準備。關於維納斯計劃的一些介紹: 維納斯(金星)計劃——一個變革的故事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PeXLlcsXnzw/
雅克心目中的社會體系是這樣的:人民(可以隨意的變成外包的執行者,如果他們知識或者想法等優秀的)——外包的執行者(非政府人員,更像是各種類型科學家工程師等等的社團)————那麼這套社會體系如何決策呢?————科學的方法論作為決策的手段。(任何人都可以提出決策的理論,理論需要被證明,然後被實驗,被實證,完全的科學方法,如果你的方法最好,那麼就執行你的方案)(通過電腦整合知識信息和輔助決策)
為什麼科學的方法可以作為決策的手段?因為你把一張藍圖給任何地球上任何一個完全不同想法,不同信仰的科學家,他們都會製造出同樣的產品。如果不是這樣,那麼大橋就會倒掉,屋子會跨。科學的方法論是我們目前已知的手段中唯一能帶領我們接近真相的辦法墨子心目中的理想社會是這樣的:人民------------賢者-------------天。
上之所是,下之必同。很多人理解這句話的的時候總是想成:統治者說什麼,我們人民就必須要做什麼。這是錯誤的。賢者也要聽命於天,重要的是墨子心目中的天說了什麼?墨子的天按他的說法是從他製造器具的時候發現的。有幾點你要知道1.墨子和墨門有多項關於物理,光學,數學,邏輯等等的發現。這些都是按照今天的說法和科學有關係。所以說墨子是科學家,工程師等完全沒有問題。那麼假設墨子是科學家,工程師,他在製造比如說大橋的時候,他會發現什麼規律?他會發現製造大橋的工程學邏輯,他會發現大橋總是在特定的某種結構下才能不倒塌。他會發現這些他製造的東西之中擁有物理學的科學的邏輯。然後他會自然而然的把這些邏輯歸結於天。墨子的天,很可能就是一種科學方法論,一種科學邏輯。在他那個時代沒有合適的詞語。他只能用天這種模糊的方式表達出來
所以墨子心目中的理想社會體系大概是這樣的:人民---------賢者(智者,有可以閱讀天的智慧(擁有科學的邏輯和理性)-------------天(自然的真相,需要有科學邏輯去解開)
通過仔細比對墨子和雅克法斯科的想法和對於社會的邏輯,我更加確信了這種想法。
1.墨子:兼相愛,交相利。雅克法斯科;如果我們宣布地球上的所有資源為地球上所有人共有,那麼我可以保證,現在最富有的人生活也不會比那個世界的人好。如果我們相互照顧對方,所有人都能獲益2.墨子;一人一義,十人十義。百人百義。千人千義。雅克法斯科:我們所有的文明都讚美我們自己的文化文明,而忽略其有害的一面。我們的文明文化不是客觀的文化文明。否則我們就不會有中國科學家,美國科學家,法國科學家。沒有美國的科學方法,中國的科學方法,只有科學方法。3.墨子對於傳統的邏輯:只要是有益於人的,就要不停的做,只要有害的,就要毫不猶豫的去掉。雅克法斯科對於宗教的邏輯:你隨便去翻現在電氣學的書,2 3年前的放現在就過時了。宗教的書幾千年都不帶動字的,我們的科學技術在不斷變法,所以我們也需要不斷改變我們的認知去適應。所以宗教都應該被去除。4。墨子對於天的認識:沒有人會完全理解天,天是深不可測的,我們只能敬畏天從而不斷學習,永遠不要覺得我知道的夠多了,天比你知道的更多。
雅克法斯科對於科學的認識:你對於科學的認識越多,你不知道的也越多,你也會越感興趣。5.墨子:非攻,古者萬國,絕大多數在攻戰中消亡殆盡,只有極少數國家倖存。這就好比醫生醫了上萬人,僅僅有幾人痊癒,這個醫生不配稱之為良醫一親友,戰爭同樣不是治病良方。雅克。法斯科:二戰時我做了一個統計,當時這些戰爭的國家所消耗的資源可以輕易的滿足戰爭雙方所有人的需要。戰爭是最愚蠢的極致體現。【紀錄片】時代精神:維納斯計劃2016年最新完整簡體版(中英文字幕)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5dYtbXUqVTw/
我的結論是墨子的理想國是一個和雅克法斯科有相同邏輯的社會。整個社會遵循的是一種科學的方法,不是獨裁,也不是民主。也不需要群眾理解。社會體系自覺的遵循最理性的真相方式去運行。就好像你發現地球是圓的,你告訴大家,大家笑話你,你完全不管,而是只管證據和去證實地球是圓的。並且按照地球是圓的這個說法去運行你的社會體系。
墨子被誤解的太深了,直到現在都沒有人能夠理解他的想法。他的理論如果潤色一下,放到現在都超前的能把人嚇哭。就好像大家對於雅克法斯科的態度一樣。
看到那麼多人把墨家視為共產主義,甚至將其同蘇東國家的意識形態混為一談,我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以前李競恆寫了《墨家走向了通往奴役之路》,南方在野先生迅速進行了有力的反駁,他在結尾說,你們其實是對Gov不滿,不敢直接罵,於是把墨家當做共產黨來發泄。可是墨家憑什麼做這裡的替罪羊?
新文化運動時期的學者,期待找出一個能貫通中西、和儒家對抗的偶像,再加上當時正好聯俄親俄,出於政治需求曲解學術研究,所以認為墨學暗合共產主義。先把墨家思想曲解為共產主義,再把共產主義曲解成斯大林主義,這樣先入為主、根本沒讀懂墨家就充滿偏見的態度怎麼能行呢?
先說說墨家思想中的民主萌芽。墨家本身由工商業者階層組成,是商品經濟的產物,」兼相愛,交相利「恰恰是商業社會的需要。「殺盜,非殺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眾聞則非之「、」眾不劫寡」,正是商品經濟下要保護私有財產,甚至就連郭沫若在抹黑、批判墨家時都說「墨子是把財產私有權視得特別神聖的」。由商業又帶來了契約思想,《墨子·經上》:君、臣、萌(民),通約也。這是說三者之間的契約關係,《尚同》三篇恰恰是敘述了選舉君主、諸侯、正長並達成相應的契約關係。《墨子·尚同中》:方今之時之以正長,則本與古者異矣。這是批評當時的社會違背了古代的契約關係,這裡的」古代「顯然是尚未實現中央集權的三代和原始社會。
言論自由
《墨子·七患》:君修法討臣,臣懾而不敢拂,四患也。《墨子·親士》:君必有弗弗之臣,上必有詻詻之下。分議者延延,而支苟者詻詻,焉可以長生保國。《墨子·經下》:誹之可否,不以眾寡,說在可非。(批評的可否,不在於多少,而是在於凡事都可以批評。)法治觀《墨子·法儀》:天下之為君者眾,而仁者寡。若皆法其君,此法不仁也。法不仁,不可以為法。故父母、學、君三者,莫可以為治法。 《墨子·經說上》:罪,犯禁也。又言「罪不犯禁,惟害無罪」(罪過只要沒有觸犯禁令,即使構成了危害也是無罪的)。《墨子·天志下》:天子有善,天能賞之;天子有過,天能罰之。墨子「以天之志為法」,也是出於無奈,因為他無法形成現代的議會民主思想,但又不希望由君主立法,只好借用「上天鬼神」來威懾統治者。」義「、」利「的辯證統一先秦時期,道家主張」棄義棄利「、儒家主張」重義賤利「、法家主張」重利賤義「,只有墨家主張」貴義重利「,並將」義「和」利「統一起來。這與西方文化是相通的。《墨子·經上》:義,利也。《墨子·耕柱》:義可以利人。《墨子·天志中》:上利乎天,中利乎鬼,下利乎人,三利無所不利,是謂天德。墨子一語道破人性的趨利避害本質:《墨子·大取》: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也。害之中取小也,非取害也,取利也,其所取者,人之所執也。又說,「天下之利歡」(天下人都喜歡逐利)。可見墨子是懂得人性的。平等觀念《墨子·法儀》:今天下無大小國,皆天之邑也。人無幼長貴賤,皆天之臣也。《墨子·尚賢上》:故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有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雖在農與工肆之人,有能則舉之「《墨子·天志下》:今天下之國,粒食之民,殺一不辜者,必有一不祥。墨家常常被一些人批評具有集體主義傾向,但其實,墨家思想中也不乏個人主義、個人自由的成份。除了前面涉及的保護私有財產,《墨子·大取》:愛人不外己,己在所愛之中。己在所愛,愛加於己。倫列之愛己,愛人也。這幾乎是先秦諸子中唯一涉及「愛自己」的內容。
當然,我也不否認,墨家思想作為兩千多年前的學說,也會有一些糟粕。而且諸子百家普遍都有專制主義的因子,如果非要挑刺,當然可以找出墨家思想中的專製成分(其實這裡部分還是斷章取義),但我們是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至於有人說墨家是」完全站在官的立場",顯然是胡說,「義不從愚且賤者出,必從知且貴者出」,必須要結合前後文,不能斷章取義,後文中墨子說「然則孰為貴?孰為知?曰:天為貴、天為知而已矣。然則義果自天出矣。」墨子所說的「知且貴」並不是貴族或君主而是「天」,而在他的邏輯里恰恰又是「人無幼長貴賤,皆天之臣也」。墨家的「非命」就是針對歷代統治者的天命觀。如果是道家粉,抹黑墨家真沒必要,因為這兩個學派本來是相通的,宋鈃、惠施、尹文都是兼有道家和墨家特徵的,莊子也同樣對墨家持稱讚態度;墨家文獻差點失傳,恰恰是在道藏中被發現。
戰國後期的墨家一分為三,有秦墨、楚墨、齊墨,秦墨只是其中一支並不代表整個墨家。何炳隸老先生認為秦國得到了墨家的鼎力相助,但證據其實並不是很充分,何老先生原本是出於善意,但這樣會引起人們對墨家的誤會。鏈接來稿照登:墨評秦國與墨家關係。
《墨子》一書經常提「諸侯」、「大夫」甚至「今天下無大小國,皆天之邑也」的觀點。《尚同上》:以天下為博大,遠國異土之民,是非利害之辯,不可一二而明知,故畫分萬國,立諸侯國君。又通過非攻的實際行動維護列國並存的局面(《非攻下》:古者天子之始封諸侯也,萬有餘,今以並國之故,萬國有餘皆滅,而四國獨立。此譬猶醫之葯萬有餘人,而四人愈也,則不可謂良醫矣。),可見墨家理念更接近於分封制而不是秦漢以來的中央集權制度。這樣也有利於文化和制度的多元化。退一步說,我們暫且不論墨家究竟是專制還是民主,但墨家還有另一系列的優點:講邏輯,講科學技術,講方法,講利害關係而不是空談仁義道德。墨家的」非命「、」節葬「也明顯比儒家的命由天定和厚葬久喪要更積極、更科學。中國古代素來不重視邏輯學和自然科學,而是將其視為奇技淫巧。雖然墨家的科學思想仍然大多局限於經驗主義,但如果讓其得到長時間的發展,會發展到什麼程度還真不好說。雖然我是個民主派,但我不得不承認,近代歷史上,如普魯士、奧匈帝國、日本法西斯、拿破崙時期的法國甚至哪怕是沙俄,雖然不民主但也遠遠領先於中國,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君主專制時代照樣成為龐大的殖民帝國,成熟的民主體制基本都是到了20世紀才形成;這些國家強大的原因,在於講邏輯、講科學、掌握了正確的方法、講契約關係、重視商品經濟。
歷史沒有假設,但墨學不論如何都是中國的寶貴遺產,對它不可褻瀆。引用易中天先生的觀點就是「墨子為民請命,為天下人謀利。最後走向了天子集權,求神問鬼。楊朱為己謀利,卻最後走向了人人平等,天下大同。為什麼?因為天下太大,生民太多,你一個人要設想天下,那麼必然會最後走向獨裁專制。而楊朱求的不是損人利己,僅僅是謀求個體各人與各人之間,與社會之間的對等。」(大致意思,詳看易中天先生的《先秦諸子百家爭鳴》之《墨子與楊朱篇》)。其實真正要講有點民主意思的是楊朱。世人只知道他「損一毫而利天下,吾不為也」。卻很少提後面的「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所以真正看學派學說最後成型。實際上楊朱更接近民主一點。即使這個民主在我們看來有點「自私自利」。可是話說回來,每個人的個人權利都保證不了,談何民主呢?
馬甲同志說墨子主張極權,我基本贊同。再補充一點。毛澤東同志贊墨子是真聖人,大概也是真心話。墨學和我黨理論有很多相通之處。劉少奇《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修身,所染,法儀。《為人民服務》,兼愛。《紀念白求恩》《向雷鋒同志學習》:尚賢。《愚公移山》:非命。《反對自由主義》:尚同。《關於糾正黨內錯誤思想》:非儒。《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節用。至於《天志》就是我們信仰的宇宙真理——馬列唯物主義辯證法。
見「是故選天下之賢可者,立以為天子」句。「選」字就是民主之義。墨子的行政體制是總統組閣。實為先驅。
其實要概括看一下墨家的主張,會發現它與現代的共產主義有許多共同之處。
外來的和尚會念經(有說他是印度人,不然雜那麼黑),黑社會大哥級別的。
我覺得頒布了《安東尼努斯赦令》的卡拉卡拉大概是(大乘)民主的先驅……
不可能的
墨子崇尚中央集權,不過要說他是共產主義先驅的話,那的確是的......→_→
墨家的主要思想,有不少是反人性的,對老百姓也最狠。只不過現在很多人受到漫畫、秦時明月的影響跟風罷了。墨家主張君王領導的絕對權威,「下比而非其上,上得則誅罰之,萬民聞則非毀之」,妄議領導者殺人誅心。
1、墨子是否為世界民主先驅這個概念我無法回答,因為涉及到世界歷史。
2、墨子是民主信仰者,捍衛者這一點我可以肯定回答「是」。
如【馬甲】所說,墨子信仰的是極權,我認為不是。
用老子的話說(《道德經》):"道常無為......",簡單點說,民主其實就是一個「極權」,民主是由「極權保障」的,沒有"極權"保障的民主即等同於混亂——《尚同》、《法儀》等篇章提及的「一人一義」問題。
即「極權民主」之下,社會將會美好,這是墨子的法先王思想,這也符合《道德經》的準則。
而儒家思想則不是這麼一回事,它屬於「極權專制」,這是從「極權民主」的漏洞中誕生的一種極端主義,周朝末年,極權民主的周王室權力被動搖,誕生出中央塌陷的疲態,產生有間隙,所以讓儒者通過捆綁「孝」與「儒家」的銷售方針推銷到民間,從而產生民眾的自我馴化,構成2000年封建社會,也不能自救,只能靠外力(外國侵略)解放思想。可見,「民主」其實是比較脆弱的,因為它「防君子不防小人」,「民主」因為其自身概念,所以要對「無害」的所有文化進行全面保護,這裡面考慮到「民主行為者」與「專制行為者」的智商高低問題。「專制行為者」總是虛偽的,當掌權後便會偷換概念,或者進行文化毀滅(或許會讓你想到秦始皇和毛先生,後面再分析)。
例如道德經所言:「失道而後德...」,這個便是「專制行為者」偷換概念後的文化劣化現象。這個例子主要是說明,民眾信仰的問題,老子認為至善化身應該儘可能"無為",那最"無為"的自然是死人或者神怪,所以老子不提倡尚賢,畢竟尚賢等同於選一個」在世人格神「,同時為」尚賢「進行賢者心態、行為的標榜,這樣會使」民主信仰「毀滅。歐洲宗教改革的」加爾文主義「便是信仰無為的,把舊教會的」人神共治「改成」因信稱義「,取消」在世人格神「這種虛假玩意,這是為了標榜人性惡的」原罪「問題,稱"人不可以自救",即把誕生出一本聖經,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思想去解釋,而不一定要按照」教皇「的思想去解釋,防止」教皇的奶牛「再次誕生。
墨子在這點上有些微缺陷,畢竟《墨子》全書單獨地看每個篇章,感覺沒有問題,但是幾個不同的章節組合起來,就會感覺矛盾叢生。
例如《非命》如何《天志》《明鬼》?《明鬼》如何《非儒》?
上天會獎罰,鬼神會降禍,但明鬼篇解釋冤死鬼報復的事件上豈不變得上天無獎罰,只有鬼神亂?畢竟,那是一個君主冤枉臣下,並處死臣下之後被臣下的鬼報復身亡。那麼,臣下沒錯,上帝為何不獎賞他呢?
另外,非儒篇又認為【儒者認為人死人還在是錯的】,那麼怎麼去明鬼?按墨子的思想,鬼也算是一種實體,那死了成鬼的人自然還在看了。
此外,法儀和尚賢、尚同又有一點矛盾。
其實,孔子的後學之中,總會出現某些無法解釋問題。用歷史去解釋,老子是夏商周歷史書的管理,後來有「單氏取周」,「春秋筆法」,這不明顯地表明孔子已經代替老子掌握了周朝圖書館的職位,否則怎麼去搞【文化毀滅】?所以,其實孔子的後學基本上可能都是吸收著孔子的排泄物成長的,但是越接近孔子的年代誕生的人,例如孟子、荀子、墨子這些能還有所建樹,對「人性」這個議題有所疑問,特別是【荀子】好奇為何現代人和古代人不同,很明顯不是人的不同,而是文化被孔子扼殺了。孟子乘坐孔子的船,繼續去推廣「性善說」。所以,孔子後學就成為了【法先王模式】,即便墨子也不能避免,而只能通過重新解釋先王的模式去解決問題,但是官方不可能認可,畢竟怎麼可能讓你返回禪讓制,剝削自己的私有財產?結果就是2000年來的封建和暴力革命,改朝換代。
最後是秦始皇的「焚書坑儒」了,一說是文化破化,但我不贊同。正如前說,夏商周三朝的輿論被控制和強改,華夏文明已經近乎完蛋了,而孔子門下(間諜)分散諸國,秦國統一後唯一能做的只有把【假歷史、偽學、間諜】清除,否則鞏固不了政權,而且秦政不搞分封制,所以國外叛亂分子(舊貴族、舊軍閥)自然很多。其實,這極可能是一個,與其讓假歷史散播,不如全數毀滅,以造福後世的行為。但這樣基本上等於和東亞大陸全體居(愚)民作對。自然二世15年而亡。毛先生的國民運動,自然也是這麼一回事。
所以,墨子只能算是一個民主的【信仰者,捍衛者】。他前面還有老子,和進行禪讓制的各位先人。民主思想在舊的世代就存在了,畢竟【達爾文的進化論】從微觀上而言是值得懷疑的,而他自己一生中也遇到幾個無法用進化論去解釋的問題,只是強制地擱置爭議而已。所以,結論是人類未必是地球的原住民,而是帶著文化到來的逃難者(恆星熄滅)。而中世紀的專制,其實是對最古老文化(原始地球文明)的一種摧殘後得出的新文化而已。這樣的見解就是之前的「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了。說白了,退化論。
推薦閱讀:
※父母認為穿漢服是歷史倒退,該怎麼解釋?
※為什麼現代彈古箏的人很多,卻很少有人彈古琴?也很少能找到教古琴的學習班呢?
※孔孟思想所創儒家思想,與程朱理學主張的所謂儒家本質區別在哪,他們有資格代表正統儒家嗎?
※為什麼中國人這麼重視家庭觀念?又是怎麼形成的?和孝道是否有些關聯?
※「王」這個姓氏,似乎很難搭配名字,很難給人高大上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