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時在暗部為啥要擦均勻畫整體?

暗部也有明暗和起伏以及細節,為啥我們要把它擦勻和統一顏色?這樣做的依據是為啥?這樣畫好看光影效果強,那為啥這樣做會好看光影效果強?符合人眼和光以及物體的什麼規律?這種規律的原理是什麼?能力達到什麼程度才能在暗部畫東西?


不要去糾結這種問題,沒有意義。

無論是技法還是表現這都沒有絕對。

第一個問題:

首先,你只需要理解紙或手指或紙筆這種「工具」的根本使用邏輯,不在於在哪用,而在於用了之後會產生什麼反應:使塗抹的區域顏色更均勻、柔和。那麼,這類工具就可以用於所有在當前步驟你想要讓他更均勻、更柔和的地方使用。

比如我這類素描畫法的習慣,我不僅會在暗部擦,我還會在亮部擦,在任何地方擦,通過筆大膽粗放地排線和用紙揉擦,當做大筆刷用,快速地著色塑造黑白灰以及大的體塊。直到最後一遍,才會精緻地排上一層線收攏輪廓和結構、加強體積和質感。這是現如今已知的整體推進畫法里最快速的一種畫法。

第二個問題:

什麼程度可以畫暗部?任何你想要表達暗部的時候。如果是個大逆光,畫面大部分都是暗部,你就得全刻畫暗部了,而亮部可能僅僅是一塊柔和的亮色輪廓。

圖真難找,一張圖示意兩個問題太棒了。這小姑娘整個臉都在暗部,不刻畫暗部還能畫啥?雖然這畫明顯是炭條作畫,但表現技法和作畫步驟是與鉛筆或炭筆塗抹排線後大量擦塗的原理是一樣的。

(網圖,不關我事,厚著臉皮強行用)


這種目的是為了有層級的深入,最後的目的是達到整體,相對於你所畫的事物,在寫實素描里,我們要去的做出它的體積,首先肯定是先抓住他最大的轉折,最大的對比,然後在這個對比下,逐級深入,暗部的東西一般來說對比較弱,我們視覺一般會看灰面更為清楚,所以統一完暗部,去將明暗交界線畫清楚,然後跟上灰部亮部的調子,最後再畫暗部的起伏,暗部的起伏建議有選擇的找,不要將對比畫過頭,因為這種寫實素描就是想要做模模擬實環境的效果,那就要盡量尊重視覺規律


我只能說這是一種概念化的東西,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有意這麼做,一種是水平不夠控制不了畫面,水平不夠的人依賴這種手法會阻礙技術提升。而全因素素描要求細節刻畫足夠深入,但也並不是要求面面俱到。有時為了拉開節奏,有意地把暗部細節弱化,或者局部靠後的細節弱化,用來突出主體。作為初學畫畫的,我還是建議在能控制畫面整體的前提下,盡最大可能去描繪細節,鍛煉觀察細節的能力。先眼到,再手到。

我貼一張我高中學畫時的素描,用炭筆畫的,暗部也擦過,不過還是保留很多筆觸。主要還是看整體不整體。(求輕噴)


方便你之後更好觀察整體效果,然後深入細節,如果暗部深淺不勻會擾亂你的視線,導致無法看清整個物體的關係


暗部細節弱化是人的視覺經驗。

可以粗糙地這樣理解:物體亮部為晝,暗部為夜。

在夜晚,我們眼睛的識別能力不夠,對象的細節會喪失。我們的眼睛更擅長識別受光部分的形象(白天)。

這是視覺規律。

學習繪畫,從基礎層面而言,首先要熟悉和掌握視覺規律。

如果認同以上,你就會了解到我們為什麼要把暗部的細節弱化,或者擦勻。

想像一下,如果暗部細節過於清晰(或線條明顯),太吸引人眼球,這就違背了視覺規律。

我們學習的目的就喪失了。

謝邀。


因為暗部里的層次比較單薄,如果畫的太清楚會跳出來喧賓奪主。根據視覺規律,整體地看物體的亮部和暗部時,亮部的細節會比暗部明顯的多,畫畫的時候自然也應該遵循這個規律


為了讓你考試時省時間。。。排除考試的情形,素描和油畫一樣是可以無限深入的


暗部弱化 亮部細緻


當你在亮部畫的有用的東西多到暗部畫細節也不會跳出來的時候 。。。因為空間大關係是這樣的 暗部的東西 人在看的時候就是沒有亮部清晰啊 這樣符合人眼規律吧。。。


你把頭看成一個長方體 長方體的暗面就是你畫人頭的暗面 說白了 暗面統一顏色是為了更有立體感 還有就是表達一個前實後虛 前後關係 畫畫沒必要循規蹈矩 但這是個不錯的技法


可以不擦,要畫很多線條,所以擦勻是比較快出效果的表現方式。


推薦閱讀:

請問這個石膏像是誰?
想給這兩個畫起個名 雖然畫的不咋地但老師讓給起個名 自己想了覺得不咋好 不太會起 所以來問問大家?
靠臨摹能學好素描么?
素描和色彩之間灰概念的矛盾問題?
集訓美術生素描畫得特別概念 老師讓看書 不知道怎麼挑?

TAG:藝術 | 繪畫 | 美術 | 素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