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如何看待銀行債轉股?
最近新聞中,頻頻會出現一個詞:債轉股,比如下面總理大大說的這段話:
「……必須加快改造提升傳統動能,淘汰落後產能,消化鋼鐵、煤炭等過剩產能……要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更好暢通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傳導機制,用市場化債轉股等方式,逐步降低企業槓桿率。「
(只想關心自己的錢會怎樣,請直接移步第二點)
一. 債轉股是什麼:誰是真正的「冤大頭」?
債轉股,為的是銀行減少不良資產,借債的公司減少債務壓力,大家一起輕裝上陣。
專業的解釋就是:
所謂債轉股,是指國家組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收購銀行的不良資產,把原來銀行與企業間的債權債務關係,轉變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與企業間的控股(或持股)與被控股的關係,債權轉為股權後,原來的還本付息就轉變為按股分紅。
國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實際上成為企業階段性持股的股東,依法行使股東權利,參與公司重大事務決策,但不參與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在企業經濟狀況好轉以後,通過上市、轉讓或企業回購形式回收這筆資金。
(⊙v⊙)嗯,看不懂可以跳過
是不是有點複雜?簡七財團繼續用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來解釋,歡迎和我們一起唱段《白毛女》:
楊白勞(企業)欠了黃世仁(銀行)的錢,本來約好了今年要還的,但是呢由於今年的收成不好(經濟形勢不好、效益不佳,各種原因),楊白勞拿不出錢來還債。
這可把黃世仁急壞了,欠債不還,這錢不久打水漂了?
這時候,黃世仁看到了年輕貌美的喜兒(企業的股份)見色起意,大手一揮:錢我不要你的了,但是喜兒得跟我回家!
所以,股轉債說到底,其實就是一種無奈之舉:還不上錢了?好吧,拿你的股份來抵債吧。
雖然故事裡的黃世仁,相當樂意找喜兒來抵債,可那是因為喜兒美麗勤勞又善良!
現實中,銀行可就不同了。對他們來說,他們寧可要還錢,也不要股份,畢竟大部分的還不上錢的公司的股份真不是美麗的喜兒…….
但是現在沒辦法,只能帶回家了。說不定通過努力經營,醜媳婦也能變女神呢。
所以,簡化邏輯就是下圖(此次銀行以其子公司直接成為股東)
也許你會疑惑,不用還錢的企業自然開心,銀行是不是就成了冤大頭呢?
非也非也,雖然短期還款沒有了,但是銀行也有好處:自己的不良資產變少了,財報也好看了,對股價也會利好。
另外,成為股東的銀行,未來也會努力抬升這些被免債券的企業的股價,想辦法再多賺一些。
那誰更可能是冤大頭呢?可能……是印鈔機開起來後的我們。
二. 債轉股的影響:我的錢包,會更鼓嗎?當然,我們更關心:我的錢會受影響嗎?簡七財團憂傷地告訴大家,情況並不那麼美妙:
日常生活
印鈔機開起來,警惕通貨膨脹,錢包被動癟下去。
雖然這次債轉股,方式和適用範圍並不同於的當年4萬億,但鈔票一旦開印,還是會快速傳導到我們的日常生活。
投資理財
債轉股,主要涉及的就是免除債務的企業和「債主變股東」的相關銀行。因此:
1. 股市
短期可能算是枚「興奮劑」,尤其對債轉股的企業和相關銀行有利;
長期看要小心會後悔,主要還看這些企業能不能經營好轉,並不能說是股市強心劑。
2. 債市
短期利好債市,債轉股的企業免除債務自然受益,可以關注。
1. 本次債轉股的規模有多少?
首批債轉股規模為1萬億元,預計在3年甚至更短時間內,化解1萬億元左右規模的銀行潛在不良資產。
2.債轉股的錢,從哪裡來?
也許你很奇怪,都免除債務了,為什麼還要提錢?
其實,1999年朱鎔基總理就實施過一輪債轉股。當初也成立4家資產管理公司來收購四大國有銀行的不良貸款。這個收購,就得花錢了。
當時的操作方法是:央行再貸款給這些資管公司、資產公司發行債券等,所以最終還是——要印鈔機開起來。所以,通脹壓力就這麼來了。
3. 哪些銀行參與了?
第一批試點銀行包括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招商銀行等銀行。
4. 哪些企業能免除債務的企業
債轉股對象聚焦為有潛在價值、出現暫時困難的企業,以國企為主。
5. 為什麼長期來看,對股市真不一定是好事?
雖然,短期來看減免債務、減少銀行壞賬、印發更多貨幣都有利於股市。
但是,長期來看,變成股東的銀行,自然希望在合適的價位,將股票拋售,收益落袋為安。那接盤俠會不會是你呢?
今天的債雖然能免,但要長久活下去、發展好,關鍵還看企業自身發展。債轉股只是調理方子,不能治標治本。
所以,這1萬億雖然看起來是銀行、企業的事,實際上也和我們的錢包息息相關呢。
拓展資料1999年的「債轉股」簡介
(根據招商證券相關內容整理)
其實朱鎔基總理就搞過一輪大規模的債轉股,以史為鑒,看看前一輪的前因後果。
- 初始時間
1999 年
- 目的
處理國有四大銀行居高不下的不良貸款
- 方式
成立信達、東方、長城、華融四家資產管理公司(下文簡稱AMC),分別對口國有四大國有銀行壞賬(總計1.4萬億)。
- 錢從哪兒來
財政部作為唯一股東,向四大AMC各注資100 億元
財政部擔保四大AMC 向央行再貸款融資5700 億元
四大AMC 再向四大國有銀行和國家開發銀行共發行8200 億金融債券
- 效果簡述
2006 年官方數據顯示,四大AMC 累計處理不良資產1.21 萬億,占接收總額的83.5%,累計回收現金約2110 億,回收率約17.4%。
壞賬的剝離讓銀行輕裝上陣,隨後四大行相繼走上財務重組、注資、引入戰略投資者以及股改上市的改革道路。
債轉股帶來了豐厚的回報,但也存在回收周期長、退出通道狹窄等問題。
債轉股的實施也成功防範了銀行不良資產率過高可能引發的金融危機,避免了國有大型企業因負債沉重大面積倒閉的局面,對維持宏觀經濟平穩運行發揮了重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歡迎關注公眾微信號:簡七理財(jane7ducai)
理財科普小能手
原創有態度,理財理生活。我們只聊與你有關的小白理財內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萬億『債轉股』:去債容易、退出不易,且轉且珍惜 3月24日李克強總理在博鰲論壇上首次提到,「將用市場化辦法推動債轉股,探索用債轉股降低企業槓桿」,此後,從央行到商行、從智庫到央企紛紛表態跟進。按業界估算,此輪債轉股首批規模萬億,對商業銀行、實體經濟和投資格局而言意味著什麼? 1.「債轉股」的前世今生:1996到2016 上世紀末立下了「國企改革三年脫困」的目標,當前為四大國有商行上市專門配套出台了「債轉股」政策。隨著四大資產管理公司(AMC)陸續成立,成為債轉股實際操作人和持股人;按賬麵價值(本金+表內利息)剝離商業銀行共計1.4萬億壞賬,其中4050億進行債轉股;財政資金400億+央行再貸款6000億+定向債券8200億,構成全部資金來源。而2016年這一批的債轉股,直接把「指國家組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收購銀行的不良資產」刪除,不需要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銀行直接持有不良資產公司的股權。 客觀的說,始於1996年的首輪債轉股享有天時地利人和,因此未衍生遺留問題,取得預期效果。「天時」是隨後的「入世」帶來股權交易活躍及地方財力增長,四大資管公司得以順利變現,「地利」是依靠;「人和」是國內生產要素價格、尤其是土地價格的發現,四大資管公司將大量有待脫困國企的存量工業用地推向商品市場,這部分土地位置好、集中連片、易於交割,成為變現回收的主渠道;「人和」是伴隨著國內企業家精神的興起,在那個「野蠻生長」的年代創業創富中實現了生產要素的全新整合,形成新業態、新經濟。上面的說法偏學術,我舉個直觀的例子: 90年代海南地產危機帶來大量爛尾樓,亞龍灣的開發商無力還錢,亞龍灣以及當時惟一的五星級酒店天域酒店(未完工)成為了建行的壞賬,這裡指的不是亞龍灣某個海灘,而是整個亞龍灣範圍。到99年的時候,這個不良資產被「債轉股」給了四大AMC之一的信達。基建工程本身需要資金注入,而在海南地產泡沫破裂後銀根收緊,這情形「倒逼」信達自己赤膊上陣做業務:開展業務經營才有現金流,如何獲取現金流呢,就得讓天域酒店正式營業。但是還沒裝修咋營業?為了解決天域酒店裝修款的問題,信達把亞龍灣其他地塊賣給了後來的其他開發商換來首期資金。再後來的情況大家就都知道了,亞龍灣整個片區被整體盤活,旺季的時候酒店價格2、3千一晚,住不上亞龍灣的只有去大東海、三亞灣了。 亞龍灣的例子是1996債轉股的一個縮影,即依託「天時」迎來了旅遊市場繁榮和消費升級;依託「地利」實現了土地資產的部分變現盤活;依託「人和」人為的創造了新業態、新市場、新增長點。那麼我們要問的是,2016債轉股,我們還有類似的機遇嗎? 2.新常態下的「債轉股」:去債容易、退出不易、且轉且珍惜 此輪「債轉股」基本思路是實現去產能+去槓桿的雙重訴求。在《建議》中提到「債轉股對象聚焦為有潛在價值、出現暫時困難的企業,以國企為主。這類企業在銀行賬面上多反映為關注類貸款甚至正常類貸款,而非不良類貸款。」因此,此輪債轉股,並不支持過剩產能「殭屍企業」參與,同時財政不再兜底。去債容易,是因為我們具備著財政能力和資產承接能力。一是不良債務狀況好於上輪去產能水平。以鋼鐵行業為例,目前70%負債率略高於1998年水平,但自2013年開始的定向限貸已經消化了部分風險,風險敞口可控;二是國家經濟和財政實力更強。1998年去產能時,違約債務2萬億元,占當年GDP之比高達24%。而2015年過剩行業銀行債務為2.8萬億元,佔GDP之比僅為3.9%。三是去產能的行業具備再生潛力。上一輪以輕工為主,本輪去產能以「傻大黑粗」為主(鋼鐵、煤炭、有色),其本身不會過時、永續需要,也能向現代物流、新能源、節能環保等新興領域開拓新業態。四是不良資產處理渠道更暢通。目前,包括AMC、地方資管公司、地方投融資平台、社保基金、股權投資私募等資本實力相當雄厚,也可通過打包出售、債務置換、資產證券化、上市公司退出、新三板掛牌、兼并重組等多途徑實現。退出(變現)不易,是因為在現行政策框架內AMC、商行、企業間利益訴求分化嚴重。按國際業界慣例「債轉股」三條途徑:一是直接將銀行對企業的債權轉為銀行對企業的股權,《商業銀行法》規定,商業銀行不得向非銀行金融機構和企業投資,故該思路無法直接實現。可考慮的做法是本輪「債轉股」將處置主體界定為「銀行的資管子公司」,輔之以「投貸聯動」,直接向銀行業子公司發放權益投資牌照。二是銀行將債權賣給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由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將這一筆債權變為股權;三是銀行將股權交給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由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代為管理,銀行再從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處獲得股息和分紅。但二、三種途徑中存在利益訴求差異:從轉股後資產的流動性、收益性考慮,AMC傾向於第二種方式,商行傾向於第三種方式,這樣可以把「較好的」不良資產變成股權,而「較差的」不良資產賣給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因為「較好」的不良資產可能變好,銀行投資有利可圖。且轉且珍惜:不論哪類主體、哪條途徑來開展,萬億當量是繞不過去的坎。《資本充足管理辦法》規定對工商企業股權投資風險權重為400%-1250%(懲罰性權重)。按我國15年年末銀行核心資本的數據計算,1萬億元債轉股將使行業資本充足率下降至少0.3-0.4個百分點,對中小銀行資本水平造成較大衝擊。且400%的權重係數是巴塞爾協議Ⅲ的基本要求,無法突破。那麼對於商行核心資本充足率而言是巨大考驗,尤其是伴隨著此時間段內不良債權的更多浮現。從現實操作角度,只能以時間換空間,配合資產證券化將這部分風險資產轉移到表外,可算是在多重難題下的可取思路。 3.「債轉股」面前的商業銀行:何去何從 其一,要漂亮的賬面數字還是永續的基業長青?對銀行來說,債轉股唯一的好處粉飾報表,把難看的不良貸款率降低,短期賬面盈利則更可觀。但粉飾報表不改變資產實質:銀行的壞賬並沒有得到實質性的處置和剝離,仍然在銀行手上,只不過現在不叫「貸款」,叫「股權」。如果貸款企業經營狀況沒有好轉、進一步惡化直至破產,那麼銀行的這部分股權的價值還不如當初作為債權人要求破產清算。何況,銀行「放貸放成股東」之後,可能還得被迫不斷輸血,在劣質企業泥潭裡越陷越深、不可自拔。 其二,要拯救特定行業還是守住系統性風險底線?銀行業務是吸儲放貸,不是股權投資公司,其主要的經營風險之一就是短借長貸帶來的期限錯配和流動性風險。而現在將貸款轉換為股權,會再次拖延銀行回籠資金的時間,增加銀行的流動性風險。如果股權最終能夠換回現金,那還是暫時的流動性風險,如果企業經營繼續惡化直至破產(對於被銀行逼到債轉股這個份上的企業,這是很有可能的),那麼銀行一分錢都收不回來,變成了永久性的流動性損失。銀行體系的穩定在中國的重要性毋庸多言。如果由於不夠謹慎的債轉股導致銀行體系的危機,那無疑就是觸到了「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其三,要警惕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企業找銀行借款,經營不善的時候給他「債轉股」,企業主感激涕零,與信貸人員稱兄道弟,好吃好喝,接著貸。經營好的企業,卻要按時歸還信貸本息。還款晚了還有罰息和訴訟。這種狀態將顛覆市場經濟的「優勝劣汰」規則,而成了「獎懶罰勤」、逆向淘汰。而且可能助長短期投機和道德風險:企業經營好的時候大舉借債,只給銀行固定的收益,剩餘收益留給自己;一旦企業經營不善,就把「債權轉為股權」,把損失轉嫁到銀行頭上。這樣企業損失有保底,收益卻上不封頂,簡直成了「可轉債」的現實版。都知道,債權的求償權優先於股權。如果二者必須選一個拿,選好企業的股權、差企業的債權,這是市場經濟的常識。現在企業好的時候銀行拿著債權,企業變差卻轉成了股權。這就不是銀行該做的事,是慈善家、活雷鋒了。 4.萬億『債轉股』下的投資視野 這篇文章主要是從宏觀經濟和學理層面進行的探討,不想對二級市場發表過多看法。可參見熔盛重工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股價變化。提三個關注點:一是商行股價表現。這輪「債轉股『影響較大的是五大商行,而民生、招商等小微業務為主的商業不受直接影響。對五大商行的資產質量有必要重新考量,基於PB的估值需要加上這部分折扣。二是過剩產能行業。利好破凈的過剩行業(水泥、鋼鐵、有色、光伏)股價。道理很簡單,上市公司債轉股不得低於股票票麵價,相當於對銀行實行了高價定向被迫增發。但我查了一圈數據也沒找出幾個符合該特點的A股(破凈的銀行股倒有),可能跟A股的殼價值有關,但也可作為該類股票的保底定價。三是高負債國企。這點與價值投資無關,作為短期刺激有效果。高負債國企可以不擔心過高的槓桿率,可以放開手腳再度演繹資本故事。這也是1周來國企改主題一路暴漲的原因。但是,反正我已入國企改A作為底倉。
上面看的幾個答案其實並不與時俱進,如果題主是想靠上這一輪市場化債轉股,來這裡做做功課,就免了吧。不要錢的信息永遠是過時的。可以學習下2016年國務院發的54號文。
有首贊更一點。
說到底,這一輪的債轉股強調了市場化、法制化6個字,而市場化債轉股的定位即為「高大上強」:高槓桿率、大型企業、有上市公司平台、強周期行業,分別對應前提、背景、途徑及前景。重中之重在於最後一個「強周期行業」,意味著資本的趨利性會在行業低谷期進行逐利選擇,選的是好的前景及好的資產。也就是你可以努力爭取,但資本並不一定選擇你。
市場化,是要求槓桿率較高,生存環境較差但技術先進、裝備優良、有一定市場份額、產品有競爭力但暫時處於財務困難的大、中型實體經濟企業,利用投資趨利性改善財務結構,獲得資金投入專項用於降低槓桿率(少量補流是能認可的),要點有三個:一是權益資金進入;二是降低負債率;三是市場化退出。
法制化,是要求在降槓桿過程中遵循相關法律法規,也明確了本輪債轉股不能向99年的債轉股學習,也就是說,債權銀行的利益是收到保護的,不能有壞主意,54號文中已經明確本輪債轉股企業不能有不良徵信記錄。現在來看,主要難點有:一是實施主體尚缺乏經驗;二是市場面救好不救差;三是相關配套政策尚未出台,法制化債轉股成本極高;四是缺乏市場案例,也就是近期廣為詬病的」明股實債「,並無真正實施優勢,更完美的路徑尚在開發。
目前我也投身這個項目中,歡迎指正及討論。
債轉股是1998年「國有企業三年脫困」時大面積採取的一項重大舉措。記得當時高層作出債轉股的決策時借鑒了一些國際經驗。
一是當年拉美國家陷入債務危機後,西方銀行主要是美國銀行在索債無望的情況下,將債權轉變為股權。
二是美國儲貸機構危機中,採取壞資產剝離的辦法,即將「好銀行」和「壞銀行」分開,讓好銀行輕裝上陣。
根據這些國際經驗,又基於我國實行的是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的體制,中央決定將四大商業銀行的壞資產剝離,成立了四家資產管理公司。資產管理公司將其管理的部分債權轉變為企業的股權。在債轉股的實施中, 也引起了對債轉股運作中的道德風險的思考。
上次債轉股過程中,主要暴露了以下幾個方面的道德風險。
第一是債務人認為債轉股是「免費午餐 」。
第二是對於該破產的不堅決破產,而是仁慈地實施債轉股,拖了幾年後還是不得不採取破產,使得國家資產受到更大損失。
第三是一些本來可以正常還本付息的企業,在看到債轉股的企業可以免除利息負擔後,也故意選擇拖欠利息,在全社會範圍內形成「賴帳文化」。
第四是整改和重組力度不夠,讓步過多,蓄意把包袱轉給財政,低價轉讓股權給私人投資者等等。
應該指出,債轉股是商業銀行不得已採取的一種資產保全方式。通常銀行對於陷入財務困難的企業,首先會考慮債務重組。債務重組包括對債務延期、寬限、幣種調整以及減免或折扣等措施。但如果借款企業的治理結構有嚴重缺損、財務管理非常混亂等, 銀行判斷貸款本息全部或大部收回已不可能的情況下,如果逼企業破產清盤,只可能少量回收貸款。此時,銀行才可能從自身利益出發考慮債轉股。通過債轉股, 商業銀行希望恢復或者在一定程度上恢復貸款對象的盈利能力和財務健康狀況, 減少商業銀行的貸款損失。
債轉股並不是簡單的債權到股權的轉換,必須對問題企業採取相應的產業轉型、財務清理和公司治理結構的整頓等措施。
在「去產能、去槓桿、去庫存」的大背景下,陷入財務困境的企業往往是處於過剩產能的行業,所以必須產業轉型。有少數可以在本行業里進行產品結構的調整,比如過剩的鋼鐵行業,也仍然有短缺的產品。絕大多數要果斷削減甚至立即停止無效生產,有些落後產能要堅決銷毀、拆除。有的要痛下決心,利用土地、廠房等,轉型到別的行業。要加大力度,壓縮鋼鐵、煤炭、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等行業的過剩產能。銀行對可能引發的信用風險敞口及貸款損失,要做到心中有數。特別要摸清已停產半停產、連年虧損、資不抵債,靠政府補貼和銀行續貸維持生存的「殭屍企業」名單及其融資情況,制定前瞻性的應對預案。
財務清理是題中應有之義。包括庫存處理、成本控制、應收帳款的追討。在此不贅。
債轉股企業往往最大的問題是公司治理。因此,整頓公司治理是十分重要的。特別要解決原有的「內部人控制」,加強股東地位和話語權。不稱職的管理層要堅決撤換。要讓欠債企業的管理層感到切實的疼痛,這樣才有可能有效地防止惡意欠債、賴債。
企業惡意逃債是銀行利益輸送、姑息延誤等道德風險產生的源頭。只有讓企業管理層,特別是讓企業主要負責人認識到,債務與他的身份地位以及社會聲譽密切相關,銀企勾結、利益輸送才可能得到有效防止。
應該看到,債轉股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重組成功可能使資金回收高於預期值, 而重組不成功,可能會使重組企業再度陷於破產清盤,以至損失更大。因此,債轉股對債權銀行來說是一個不得已的行為,不能有任何討巧僥倖的心理預期。應該認識到債權銀行必須花很大的心血,才有可能使債轉股見到成效。
總之, 債轉股的關鍵在於改變企業的公司治理,以便扭轉經營狀況,恢復盈利能力。債轉股是一劑能治病的苦藥,但不能當作補藥。不能不用,但不能濫用。(轉自未央)
愛護好自己的財產,才能愛護好自己的家庭
債轉股不意味著國家或有國家背景的金融機構把企業的爛帳認下來,而是淘汰舊的生產能力、調整產權結構、促進技術設備更新,以及在全社會的空間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等。(我們大家都清楚,不就是要救國企嗎。)
國企不改革只依靠政府財政支持 最終只有破產清算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憑藉控股權對不良負債企業進行重組改造,不僅提高了追回權益的保證程度,而且有可能以此為契機辟出國有企業改革的一條新路。
在債權轉股權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有權採取強有力措施,監督企業或改組企業,對企業不良負債責任嚴厲追究並對企業經營實施更嚴格監督,以便減弱以至消除企業不良債務負擔被免除所可能產生壓力減輕負效應及逆向選擇風險。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以股東的身份監督企業,促使企業由低效轉向高效發展。企業不能因為施行債轉股後理所當然的享受這短暫的盛宴,只有進行真正的市場化改革,藉助國家政策的優惠,借力走出虧損狀態,實現早日盈利才能走出困境。不然,未來的路只能是關門停業了。
國家選擇債轉股企業所重視的幾個因素:
1、企業靠貸款建成並運營,缺乏資本金;
2、地位重要、困難很大的國家重點企業;
3、企業實物資產素質優良,經營效益良好;
4、企業虧損及不良負債的關健原因是負債過重而不是經營不善等原因,對企業債轉股減輕負債可實現扭虧為盈。
這幾個因素中,最基本的是第四點,即強調企業不良負債主要不是由於企業自身經營原因而是由經濟體制政策缺陷等原因所引起。企業不良負債由經濟體制政策缺陷所造成,是企業要求不良負債應由國家出面解決和國家合理選擇債轉股企業的基本依據。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對債轉股企業的控股重組,由弱至強,大致有三種情況:
第一種,減輕企業債務負擔。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對企業持股較少,影響力或控制力較弱,主要以減輕企業負債負擔的方式解決企業不良負債問題。
第二種,儘快退回資產權益。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對企業債轉股後持有較強控股權。
第三種,控股重組企業。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通過債轉股獲得企業控股權,對企業的經營體制進行大力度的調整重組。
上述三種情況,第一種,債轉股偏重減輕企業債務負擔,與其他減免債務措施區別不大,難以取得好的效果。第二種,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採取儘快收回權益的措施,與其他處理不良債務措施相比,追回資產權益的可靠性提高,但存在著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短期行為損害企業發展及導致國有資產損失的風險。第三種,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企業憑藉控股權對企業進行全面大力度的調整重組,主要從體制深層次上解決企業不良負債及虧損問題,以構建有效率的經營體制、增大資產權益壓力、加強企業經營管理的途徑以消除不良負債,可實現比其他減債措施更好的效果。
如果所有企業都按照第三種模式實行債轉股,國企就真的會走向輝煌咯。不過,那樣的話還能是國企嗎?
以上觀點來自財富加 詳情請微信搜素財富加 關注公眾號 裡面有你想要的金融知識哦
大概是叫一聲爸爸就不用還錢的故事_(:з」∠)_
我聽說國家推出債轉股政策,今天債轉股集體漲停,於是,今天打電話給信用卡中心說,我也還不上錢了、打算債轉股。MD銀行竟然不同意。於是我罵到:我屮艸芔茻,你們就是這樣落實中央政策的嘛 ?
2016年10月10日,國務院發布《關於市場化銀行債權轉股權的指導意見》。這意味著,中國新一輪債轉股大幕將正式拉開,其與上世紀末、本世紀初的債轉股具有明顯的不同。
在上述指導意見中,對於債轉股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點:
1、銀行不得直接將債權轉為股權。銀行將債權轉為股權,應通過向實施機構轉讓債權、由實施機構將債權轉為對象企業股權的方式實現。
2、政府不承擔損失的兜底責任。
3、禁止將「殭屍企業」列為債轉股對象。
4、銀行、企業和實施機構自主協商確定債權轉讓、轉股價格和條件。
5、允許參考股票二級市場交易價格確定國有上市公司轉股價格,允許參考競爭性市場報價或其他公允價格確定國有非上市公司轉股價格。
本次市場化債轉股與上一輪政策性債轉股完全不同
10日(星期一)下午3時,發改委、財政部、央行等部分官員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表示,與上一輪政策性債轉股完全不同,市場化法治化是本次債轉股的突出特徵。本次債轉股,轉股對象企業市場化選擇,轉股資產市場化定價,資金市場化籌集,股權市場化管理和退出,並要依法依規規範有序開展。
出席同一發布會的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表示,上世紀90年代銀行不良率高達20%以上,資本充足率為負,處於技術性破產的境地,為了維護銀行體系,提高銀行競爭力,確實採取了一些政策性的不良剝離措施。但今天的銀行業不可同日而語,不良率只有1.75%左右,資本充足率達到13%以上,撥備覆蓋率也達到260%以上,所以是安全的,沒有必要通過債轉股處理不良,化解風險。此輪市場化債轉股既包括不良資產,也包括一部分正常貸款,其目的主要是為降低企業槓桿及其財務成本。
官方表態:債轉股不是「免費午餐」
連維良表示,嚴禁「殭屍企業」、失信企業和助長產能過剩的企業實施債轉股。同時,要想避免債轉股成為「免費午餐」,很重要的一點是「不免責」。具體指,整個債轉股過程中,要貫徹股權先於債權吸收損失的原則。就是說,如果債轉股過程中,確認有資產損失,這個代價必須由原股東先擔責。所以,有了政府的不兜底、不強制和對原股東的不免責,就可以避免債轉股會不會成為某些債務人的「免費午餐」的問題。
政府不干預市場化債轉股具體事務
連維良表示,政府不干預市場化債轉股的具體事務,不搞「拉郎配」。文件明確了政府在市場化債轉股中的職責定位,就是制定規則,完善政策,依法監督,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保持社會穩定,做好職工合法權益保護等社會保障兜底工作,確保債轉股在市場化、法治化軌道上平穩有序推進。同時,文件也對政府行為划出了紅線,即各級政府及所屬部門不干預債轉股市場主體具體事務,不得確定具體轉股企業,不得強行要求銀行開展債轉股,不得指定轉股債權,不得干預債轉股定價和條件設定,不得妨礙轉股股東行使股東權利,不得干預債轉股企業日常經營。
本次債轉股參與主體較上一次更寬泛
與上世紀末、本世紀初的債轉股不同的是,對於市場化債轉股的參與主體,指導意見給出了更為寬泛的範圍,明確包括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保險公司以及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等均可參與市場化債轉股,並鼓勵社會資本積极參与。同時還支持銀行所屬機構,或允許申請設立新機構來開展市場化債轉股。
債轉股實施機構可交叉債轉股 可與私募合作
指導意見還鼓勵銀行向非本行所屬的實施機構轉讓債權實施轉股,支持不同銀行通過所屬實施機構交叉實施市場化債轉股。此外,意見還支持各類實施機構之間開展合作,並允許實施機構與私募開展合作。
債轉股對象企業「四個禁止,三個鼓勵」
對於債轉股的對象企業,《指導意見》特別明確了「四個禁止,三個鼓勵」:
禁止扭虧無望、已失去生存發展前景的「殭屍企業」;有惡意逃廢債行為的企業;債權債務關係複雜且不明晰的企業;有可能助長過剩產能擴張和增加庫存的企業。
鼓勵面向發展前景良好但遇到暫時困難的優質企業開展市場化債轉股,包括:因行業周期性波動導致困難但仍有望逆轉的企業;因高負債而財務負擔過重的成長型企業,特別是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成長型企業;高負債居於產能過剩行業前列的關鍵性企業以及關係國家安全的戰略性企業。
對此,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在發布會上表示,按照市場化方式,對這類殭屍企業進行處理,可能會出現有些企業破產、倒閉的情況,銀行可能會承擔一定損失。債務重組在世界上也是比較常用的方式之一,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這是市場決定資源配置可能會出現的結果,我們鼓勵企業爭取成功,但對可能發生的損失也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和應對措施。
8月初,銀監會表示,支持對鋼鐵煤炭企業開展市場化債轉股。9月中旬,銀監會主席尚福林表示,支持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對鋼鐵煤炭等領域骨幹企業開展市場化債轉股。9月28日,中鋼國際發布公告稱,母公司中鋼集團債轉股方案獲得批准。
債轉股資金來源多樣化
關於債轉股的資金來源,指導意見允許實施機構向社會投資者募集,包括各種受託管理的資金。同時,意見還支持實施機構發行專項債轉股的金融債和企業債,以此籌集資金。
債轉股要強化約束機制
同時,指導意見還提出,要對債轉股企業進行財務槓桿約束,應在債轉股協議中對資產負債率作出明確約定。
附1:債轉股14問
1、為啥要搞債轉股?
債轉股《指導意見》是作為《國務院關於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槓桿率的意見》的附件發布的,主要作用就是為了給企業降槓桿。
2、債轉股是咋回事?
小明公司在銀行借了好多錢,經營不善,實在還不上,連經營都困難,怎麼辦?銀行不要了,把債權賣給小剛,小剛買下債權,成為小明公司的股東。
3、為啥不銀行直接接盤,還讓小剛插進來一腳?
債轉股實行的是「先售後轉」,即銀行不直接轉股,而是先將債權賣給實施機構,再由實施機構轉股並持股經營。
好處是銀行不必持股太多,風險聚集。銀行一邊可以把爛債變股出手,一手可以投貸聯動,扶持新經濟。
壞處是轉給外部實施機構時,折扣很大,而且以後公司賺到錢了也沒法參與分錢了。
4、這不就是賴賬嗎?
不是。
假如小明公司在銀行貸了100塊,經營不下去了,兩條路:破產與債轉股。
A.破產:破產清償銀行大概能收回10塊錢(這還是樂觀的假設,很多連10%都拿不到)。企業破產,員工失業,地方政府損失稅收等,各方皆輸。
B.債轉股:銀行將這100塊的債權以30塊賣給「銀行債轉股實施機構」小剛,小剛成為小明公司的股東(成本價30塊,佔小明公司50%的股權)。然後,小剛作為大股東,開始重整小明公司,小明公司經營好轉後,小剛找到新的接盤俠,50%的股權賣了40塊。小剛賺了10塊錢。也有可能小明公司最終還是破產了,小剛只收回10塊。
5、銀行放出去100隻收回30,還是賴了70塊啊?
要債轉股的企業,很多已經資不抵債了。想收回100塊簡直是痴人說夢。所以忘掉100塊的成本,只考慮是讓他破產收回10塊,還是把這10塊轉為股權讓它升值,兩種方案哪個更划算?!
這跟咱股民是一樣一樣的,買個10塊的股,現在跌到1塊,說明已經損失9塊了,而不是說只要不斬倉就沒有損失。只能下次買股的時候睜大眼睛,不要買到垃圾股!
6、這是逼著銀行為國接盤嗎?
這個不是強制的。
市場化,自由選擇,相信資本都是逐利的,沒錢賺的生意不會做,會仔細篩選能夠債轉股的標的。
7、說得好聽,可有的公司就是不還錢,把股票硬塞給你,說多少是多少,怎麼辦?
這個真沒有辦法。
這次文件說了,禁止下列企業債轉股:殭屍企業;失信企業;債權債務關係複雜企業;有可能助長過剩產能擴張和增加庫存的企業。
8、哪些企業能夠債轉股呢?
發展前景良好但遇到暫時困難的優質企業,符合國家產業發展方向,無不良信用記錄。
包括:因行業周期性波動導致困難但仍有望逆轉的企業;因高負債而財務負擔過重的成長型企業,特別是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成長型企業;高負債居於產能過剩行業前列的關鍵性企業以及關係國家安全的戰略性企業。
9、我就不信了,企業自己都搞不好,債轉股以後就能起死回生了?
千萬不要以為,債轉股後「接盤俠」就是持股被動等待,他的身份是股東,並且往往是控股股東。
銀行可引進其他戰略投資者,共同救助企業。比如說產業資本,債轉股企業產業鏈關係(比如上下游)的其他企業,雖然這個小明公司現在很差勁,但還是有一些有價值的資產,比如設備、品牌、渠道啥的,現在抄個底,把他的資產與自身資產相整合,能夠提高他的價值。
所以,銀行肯定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要知道,銀行手中可是有不少企業客戶資源,可以幫助他找到潛在的戰略投資者。
10、原來的公司管理層能服管教嗎?
債轉股並非常規手段,實在沒辦法了,銀行才會考慮使用債轉股。
債轉股所針對的,是企業經營、治理等各方面都有大問題的公司,靠現有股東和管理層已經沒有可能改觀,但他們又不聽債權人建議,只好債轉股,銀行找戰略投資者成為大股東或控股股東,強行修正,對銀行與企業都是一劑苦藥,肯定不會是友好協商達成一致的,你看好些公司,債權人大會都開了好多屆了,準備好長期談判吧。
11、那地方政府難道會袖手旁觀?
這次文件也說了,地產政府「不干預債轉股市場主體具體事務,不得確定具體轉股企業,不得強行要求銀行開展債轉股,不得指定轉股債權,不得干預債轉股定價和條件設定,不得妨礙轉股股東行使股東權利,不得干預債轉股企業日常經營」。
具體情況如何,拭目以待。
12、實施機構有哪些?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保險資產管理機構、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銀行自設機構等,鼓勵實施機構引入社會資本,總之,歡迎各方來客接盤。
13、債轉股的錢從哪來?
利用各種市場化方式和渠道籌集,面向社會投資者募集資金,各類受託管理的資金,金融債,企業債。
14、這跟我有啥關係啊?
看上一條。你我都是資金來源。
《國務院關於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槓桿率的意見》的正文里,19次提到了「股權」。你感受下?
樓市限購,股市怕風險,存銀行行不行啊?不行,得「有序引導儲蓄轉化為股本投資」。
好吧,既然這樣,我還不如自己炒股了,起碼有自我奮鬥的感覺。
附2:債轉股專家點評
1、文件推出有何意義?
華泰證券:標誌著我國債轉股17年後正式重啟。今年以來企業債務違約風險事件數量激增,文件的推出也有助於適時解決企業和銀行之間關於債轉股的爭端。
2、規模有多大?
華泰證券:預計每年1000億~2000億元左右。
3、對銀行的影響
華泰證券:實際能夠參與債轉股的企業要具備一定的造血能力,因此貸款應該仍然以正常類和關注類為主。簡單測算,預計每年對銀行凈利潤潛在影響1%~2%。
4、貨幣政策會怎樣?
華泰證券:繼續堅持穩健的基本趨向,保持靈活適度,四季度降息降准幾乎沒有可能。
5、對股市債市的影響?
股市:中性偏正面
債市:去槓桿和債轉股政策有利於維護市場定價機制和打擊逃廢債等道德風險的防範,對債市的價格影響總體中性。
6、債轉股推行及鋪開面臨的問題。
東北證券:
1.債轉股無法改善企業經營效益。(白話版:你的欠債變成了股權,也只是讓你每個月少支付利息,但對你怎麼賺錢並沒有幫助。)
2.信用風險透明度低。
7、對宏觀經濟影響
平安證券:近期我國工業領域出現「生產與利潤好賺,投資持續低迷」的現象,很大程度上是受制於製造業企業的高槓桿:企業生產經營出現好轉之後,優先選擇沖抵債務和緩慢的槓桿去化,造成投資意願非常薄弱。國務院此番動作若能推動企業槓桿率出現實質性的改善,則將有力地刺激實體企業的投資積極性,從而推動宏觀經濟的逐步回暖。
眾籌之家參考鏈接:https://www.zczj.com/news/2016-10-12/content_9072.html
是為了解決公司債問題,有勢力想通過集中引爆公司債,使中國經濟失速,內鬼就在證監會。如果經濟向好那麼股權收益會明顯高於貸款收益和債券收益(類似於經濟向好的情況下一般股市走勢會較好,因此股市收益也會高於放貸或者債券收益),經濟向壞的話貸款會收不回債券會無法兌付,但是只要企業不倒閉那麼股權就還在(簡單說就是不會立馬計入投資者的壞賬行列,而貸款和債券都是有固定時間的,假如在某一個季度貸款或者債券集中到期並且違約,那麼就會集中爆發經濟金融危機),所以債轉股是可以有效緩解經濟波動帶來的影響,簡單說就是燙平經濟波動的波谷。這個問題歐洲很有經驗,而且前面還使出過債務減計等更狠的絕招,中國這個債轉股相對來說平和了很多。
銀行不良貸款轉變成股權,然後碰上一個牛市,銀行解套,企業債務消除,只剩下衝進去的股民苦哈哈
推薦閱讀:
※銀行工作前景?
※如何看待 2013 年 6 月 23 日工行網路系統癱瘓導致大面積無法取錢事件?
※交行江蘇省分行管培生和中銀國際該如何選擇?
※如何理解借記和貸記的概念?
※初學信貸管理,崗位是貸後管理,但並沒有真正培訓過,也沒有老師帶。不知道從何下手,跪求基本方法。?
TAG:銀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