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所講「內聖外王」和儒家的有何差異?
01-01
詞源在於《莊子·天下》,「是故內聖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但「內聖外王」被儒家所講的次數要明顯多於道家。
二者有何異同?
儒家借用內聖外王一詞,甚為推崇,因其奉行的是孔子克己復禮、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其所謂內聖,是企圖通過「克己」「格物致知」逐步窮究各個事物各自演變的規律,逐步掌握做事的方法,但秘不示人(內聖);而其所謂外王,則是指通過「復禮」推行仁義的方式推行自己的做事理念,以達到「王天下」的目的,也即「以天為宗,以德為本,以道為門,兆於變化,謂之聖人;以仁為恩,以義為理,以禮為行,以樂為和,熏然慈仁,謂之君子;以法為分,以名為表,以參為驗,以稽為決,其數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齒;以事為常,以衣食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為意,皆有以養,民之理也」。而觀《莊子 天下》原文:「天下之治方術者多矣,皆以其有為不可加矣!」.......「聖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於一。」.....「不離於宗,謂之天人;不離於精,謂之神人;不離於真,謂之至人。」...「天下大亂,賢聖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猶百家眾技也,皆有所長,時有所用。雖然,不該不遍,一曲之士也。判天地之美,析萬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備於天地之美,稱神明之容。是故內聖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後世之學者,不幸不見天地之純,古人之大體。道術將為天下裂。」~~~由此來看,《莊子 天下》中對於內聖外王之道並不推崇,認為其雖由道衍生而出,但卻「暗而不明、郁而不發」,掩蓋了「道」的原貌,致使「後世之學者,不幸不見天地之純,古人之大體。」。而道家所更加推崇的則是排在聖人之前的「天人」、「神人」、「至人」,「天人合一、順其自然」,「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於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其書雖環瑋,而連犿無傷也。其辭雖參差,而諔詭可觀。彼其充實,不可以已。」總體而言,呼應了《莊子逍遙遊》中的意境。
"靜而聖,動而王。"這是《莊子.天道》裡面的原文。
靜極則無為,無為而物自作,而王之。這裡的觀點我認為和孔子說的:「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有共同點。
莊子批評的是「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就是說以為自己有得(德)的人,以自己的小德去判別天下之理,並以此去行他所謂的「內聖外王」之道,這種人只是假借「內聖外王」這個幌子去滿足自己的私慾,這種繼續走下去,就會越走越偏了。
漢武帝獨尊儒術,以儒家之名而行獨裁之道,不幸被莊子言中。對這句話認識不多,只知道儒家借用了這句話,並加以擴充。相同之處在於都是從人的內外實現去解釋。不同之處在於儒家更落實在人的具體生存情境中,而道家是從反面來強調此道之不彰,人的思想紛亂,而沒有明確說明此道的內容。
道家讓你明勢,更好的成為一個完整意義上的人。儒家教你怎樣成為一隻忠犬,塞耨,汪汪汪…
莊子的內聖外王在我看來是一種神秘主義 而儒家卻將這個理念系統化了
為何我讀了好幾遍都感到莊子的嘲諷感呢?儒家的內聖外王,從荀子起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路線,道家尤其是莊子,是持棄聖意見的,外王更是差了十萬八千里。
莊子並不贊同內聖外王
道家:這樣做你就是內聖外王。儒家:因為俺是內聖,所以得當外王(師)。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