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航空公司服務都不錯,為什麼國泰會被評為最佳?

說道航空公司服務能力,公認國泰是非常不錯的。但是乘坐過新加坡航空、全日航等航空公司,感覺也都不錯。所以,航空體系是如何評判一家航空公司服務質量的呢?


「數據是硬傷,先來瞎bb幾句~」

  1. 國泰的頭等艙和商務艙服務公認是極其一流的,完全不輸中東的土豪航空公司。上次小編不小心在經濟艙第一排瞄到了空姐手裡商務艙人手一份的菜單以及推車上的食物,都是擺過盤的好么!偶天~那個專門服務商務艙的空姐還推著車來來回回了好幾次Orz

  2. 國泰現在也在慢慢壓縮頭等艙,把重心放到商務艙來,將來的頭等艙服務將會很有限。國泰常用的商務艙是1-2-1魚骨式的布局有著很好的私密性,也很舒服。
  3. 國泰力推的特選經濟艙,相對於經濟艙來說,天燈也是另外控制的,過道簾一拉,經濟艙還明晃晃的,特選就會調暗燈光,還是帶顏色的。聽說某些航線連特選都有登機歡迎飲品的說。
  4. 經濟艙也讓人覺得有親切感,而不是很渾水的感覺,也沒有「豬肉飯雞肉面」、「雞肉飯豬肉面」、「小心腳下讓一讓」。
  5. 國泰的重點航線例如倫敦希思羅、日本、馬尼拉、台北桃園等等,班次極密。日常航線覆蓋全球許多重點城市,基本都能達到每日一班的密度。
  6. 長途國際航線,關燈後,國泰會在經濟艙的後方提供小食自取,甚至還能在飛機上點到泡麵這樣的零食。
  7. 依託國泰龍建立起了連接中國大陸的航線,幾乎覆蓋所有的大陸重點城市,國泰主動入駐北京和上海,香港和廣州之間都有KA的班機執飛。
  8. 引用 @崔巍所說的,國泰在HKG擁有閘口的優先使用權,尤其是南長廊的1、2、3、4登機閘口——這四個幾乎是專用的——和遠機位69、70、71登機閘口。
  9. 繼續引用@崔巍的觀點,國泰在HKG,往國際的班機準點率是非常高的,能找到很多在預定時間前就推出閘口的例子。
  10. HKG的行李處理機制極其高效,國泰本身轉機會有空姐、空少接機,這些保證了中轉的效率,留住了國泰的客流。
  11. 延誤情況發生後,大多數時候會有說明,小編曾經在延誤的班機上收到國泰的延誤郵件和延誤信息,之後機組就給我們打開了娛樂系統、派發了花生和水,那段延誤的時間小編就坐在飛機上看電影,一點都不無聊。
  12. 國泰的常旅客制度保證了國泰會員的忠誠度。花的錢越多服務就越好,不然就每年100美刀嘍~
  13. 最後說說安全吧,聽說國泰龍經常被曝,在幾乎沒有航機降落的雷暴天,能夠安全降落的事情。說實話吧,國泰的飛機飛行體驗一直是非常平穩的。

——————2016.02.14 第一次補充 暴擊的情人節————————

  1. 今天乘坐了國泰龍的班機回港,說一下吧,國泰龍的安全視頻是普通話+英文,國泰則是廣東話+英文,面向不同的群體旅客都是不同的策略吧,而且國泰的機組一般都會配得語言能力比國泰龍的強一點好像。
  2. 下機的時候,在HKG的到達層轉機,接駁航班列表人工矗立在登機橋出口處,還有國泰的空乘幫忙解釋各種疑問。
  3. 因為今天坐的是早班機,國泰龍上機直接派了早餐食物,省略了一般的飲料環節,於是我就問空姐有沒有可樂,姐姐說一會兒派完了去看看,也沒有給明確答覆到底有還是沒有,所以等另一個空乘來派紅茶的時候,我就要紅茶了。結果快喝完了,剛剛那個美膩的姐姐推著車倒回來問我要不要可樂,我完全沒指望她會再出現好么!最後我還是笑著謝過了。
  4. 這是隨便的HKG App的截圖,有一小時多的延誤,但是大部分,完全是在可接受範圍的時間波動。

不過香港機場就這麼大,根本無法容許有大量的航班積壓。

——————2016.03.08 國際三八節快樂——————

啊…手機碼字好吃力啊…

(好的我來電腦修改了)

評論中有提到「國泰龍」是個什麼玩意兒

特地來吐槽一句

國泰你還我四腳蛇!!!

整成國泰二奶航空了啊!!!

那個尾翼塗裝看的愣了啊!!!

這個樣子不是超級美的么!!!

只不過這麼寫

與時俱進?

嚶嚶嚶?…

——————2016.03.31 快點完sem吧啊啊啊————————

最近幾天一直被某些曲子洗腦

怎麼說呢

就是在某三大的航班上是從來沒有過的

土豆或者YouTube直接搜Cathay Pacific boarding/landing music

真的是非常非常的好聽

我想說我的記憶是這樣的:

那是冬日晚間航班回上海,香港和上海的冬日溫差顯著,十七度的氣溫壓根也帶不來任何冬日的感覺,於是期待闊別三個月之久的上海。我思念冰冷的空氣,那嗆人的霧霾所夾雜的寒冷卻是一種家的味道,想著想著就把厚大衣裹緊些,能給自己以舒適而且放鬆的溫暖。

航班上座率不高,派完餐後飛機上每個人都似乎沉入一種歸家的愜意之中,沒有很多人走動,也沒有很多人聊天,專心看電影、打瞌睡的居多,大家任憑機艙燈光慢慢地暗下去,只留下機頂昏黃一片,很安靜。降落時,機艙熄燈,我只記得面前明晃晃的電子屏,顯示著地圖,輪廓是那一片長江入海口,飛機所在的地方,是上海。

看著地上的路燈逐漸連出一片上海市郊的骨架,從上海南部入境,能看到南匯的滴水湖的環湖大道、大學城的明白色燈光。市郊的馬路偶爾有車駛過,那一條馬路點綴著行車線、斑馬線,就和藝術品一樣,剝去市中心的喧鬧就多了一份仙境的感覺,讓人想發瘋似的躺倒在馬路中間,望著天,大口吸著上海的空氣。

心裡一種離別了四個月之後的重歸,用手摸摸機窗玻璃:恩,著冬天的味道。那一刻,從高空看下去的上海真的是那麼的通透、清澈,沒有人山人海、沒有煙霧擾目,能做的就是盡情地欣賞,這份對家感情可以說是一瀉千里地飽滿、激情、放縱!我喜歡冬天回家,不僅僅是元旦新年,更主要的是有些上海和香港的區別:氣溫也好、鴨絨被也好…那是夏日無法替代的感動。

偶爾聽到廣播里放的音樂,至今才知道曲名叫Reflections
on the Highway,沒有很在意去記旋律,直到現在才發現,原來這首曲子已經和腦海中回家的畫面融在了一起。也許這是近段時間對國泰的感情越發加深的原因吧。

在雲端的時候,想著家,音樂牽連著思緒,回過神來發現,家就在腳下不遠處。

那是一家把你送回家的航空公司。

————————————分割線——————————————

  • 其實我發現吧,HKG的閘口很多都是優先分配給國際航司的班機的,東航、國航什麼的經常被扔到北衛星客運廊去。
  • 好像有時候座位選不好,有些餐派過來可能會沒有??國泰的經濟艙服務肯定是沒有特選及其以上來得快的,但是相比大環境已經很好了~
  • (暴擊的情人節)HKG就是所有飛機都是從一號大樓飛的,二號大樓其實根本沒有停機坪,即使在二號check-in,到後來還是回到一號飛,避免跑錯航站樓,至於不會辨識捷運系統、中途下錯站看錯登機閘口另當別論。也不知道以後三跑道造好了會怎麼樣。
  • 香港和廣州都飛???
  • 當然最近好像CX和KA的準點率一瀉千里的說。
  • 小編馬可孛羅會萬年綠卡,國泰腦殘粉。重點是沒錢!

————————————分割線——————————————

2016年8月18日更新

  • 評論中的寶貝提到說,綠卡會員在辦登機時說要加長座位,如果沒有加長座位的話,國泰會給從經濟升到特選經濟。(這簡直是個bug啊 po主深深懷疑人生啊 這樣每次都能耍無賴呢 )

啊...我以後想到了啥再說唄~

初始稿:2016.02.13


更新Flight Log

上個月回國喂鴿子,一咬牙狠心用BA積分換了國泰ZRH-HKG-PVG的單程票,其中蘇黎世段是F。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我準備了一份Flight Log,在空中的時候拜託ISM幫忙遞給機長填一下,然後過了一會兒ISM過來跟我說有些數據要等到落地以後才能填,我說沒問題。落地以後ISM讓我稍微等一下,然後其他F的旅客都走了。過了一會兒我拿到log以後起身一看,F的CC在後面守著帘子不讓後倉的人往前,也就是說後倉的J還有PEY和Y都在等我一個人,瞬間震驚了!


航空公司服務最重要當然是飛行的安全與準點。在安全不出問題為前提下,當然準點率是最主要的要求。

同樣作為基地在香港的公司,同樣面臨5月香港暴雨,國泰航班的延誤率、取消率都低於香港機場均值。因為國泰在香港機場享受優先起降,有足夠多的備用飛機待命,航班之間的時間窗也較大(防止同一飛機前段延誤導致後段推遲)。

機上服務只是冰山一角而已。服務是一種態度,需要貫徹在各個環節。

附圖是2015年5月31日,與香港機場有關的延誤與取消記錄。


好多年前有一次從上海去香港再去達卡。從上海出發的航班晚點,結果一到香港已是下午接近晚上。一出飛機就見到有個空姐妹子舉著牌子等著我,我向她打招呼後,她二話不說就扯著我。「just ran」她說。我們一起在機場奔跑,沖向下一班航班的值機櫃檯,結果還是沒趕上。然後國泰航空出了兩個方案,或者第二天早上一早飛,或者過一夜第二天下午飛。國泰都會提供一晚上酒店和自助餐。我選了第二種,於是又有空姐帶著我找車,去酒店,開房間。一路上空姐和我相談甚歡,因為伊普通話費力,我粵語不懂,用英語交流倒也彼此相得。酒店是我出差住過最好的,真是托福… 唯一不滿的,是送我去酒店的空姐後來又回去了。

國內航空公司可能確實做不到這些吧。


這個我覺得涉及到受眾的問題。

首先我們要確認,是誰把國泰評做了「全球最佳航空」:

—Skytrax,一個來自英國的民航評級機構。

Skytrax從01年開始,一共做了15次World Best Airlines排名,其中國泰於03/05/09/14年四次位居榜首,為全球最多。

這個機構是以什麼標準來評判全球最佳航空的呢?

—「Voted by passengers」

つまり,乘客的決定權是很重要的。

乘客的決定權,又包含哪些方面呢?

—Skytrax官網上,乘客可以給航空公司的座椅舒適度、客艙服務、餐食、機上娛樂、地面服務、Wi-fi、性價比進行打分

那麼,欽點了國泰的,又是哪些乘客呢?

—時間原因,我只看了15年前三名的航空公司(FYI:1.卡達航空 2.新加坡航空 3.國泰航空)的頁面下,於14年6月到15年6月間的乘客評論。(Skytrax於每年六月推出當年航空公司的排名)

乘客所點評的航線,95%不外乎以下四者之一二

1.倫敦

2.曼谷/馬尼拉/吉隆坡

3.澳洲

4.紐約/洛杉磯

再細究一下,點評基本上來源於以下兩個市場的旅客:

1.東南亞-歐洲/北美/澳洲

2.澳洲-英國/北美

那麼這兩個市場里,誰有佔有更大的份額呢?

—國泰、新加坡、中東航司(卡達、阿聯酋、伊蒂哈德),以及快達(Qantas)和英航

15年來,在Skytrax的全球最佳航司評選中,進入過前三名的,一共有8家航司:

—國泰(四次第一)、新加坡(三次第一)、卡達(三次第一)、阿聯酋(三次第一)、英航(一次第一)、韓亞(一次第一)、澳航(兩次第二)、泰航(一次第二)

除了韓亞上榜有些出乎意料(事實上,韓亞一度在東南亞擁有相當數量的航點;而且韓亞上過榜的09-12年,正是舊金山空難前,其在亞洲-韓國-北美轉機市場上最鼎盛的幾年)以外,其他的航司都跑不出以上所說的兩個市場。而英航都能上榜,說明這個榜單評來評去,永遠就是在這麼幾家航司之間挑。

那麼國泰真實水平如何呢?

—國泰確實是有一定水準的,即便是在cost cut情況嚴重的今天,其依舊可以憑藉商務/頭等兩艙過硬的座椅產品、不錯的機上娛樂系統、水準極高的地面Lounge、延誤/取消時足夠得當的應對、對於菁英會員的優待、以及英/澳/東南亞/北美市場上強大的航線網路(這點是新航的硬傷),在和新航/阿航/卡航的競爭中不落下風。

但是國泰真的就是「世界最佳」了么?

—這個因人而異。以全日空/日航來舉例,兩家航司在東北亞都有相當的擁簇,但是在Skytrax這個榜單上卻從來沒進入過前三,似乎有些說不過去。

我們來分析一下。全日空/日航的經營理念,是基於日本乘客(尤其是各家大會社)的需求的。由於日企的海外業務主要集中在北美/中國/東南亞,兩家航司的海外航點也都是以這些地區為主,而在歐洲和澳洲則航點了了。

另外,餐食和服務這些方面,客人的評價是有一定主觀性的。對於日本客人來說,吃和食喝清酒,自然是比牛排魚子醬和香檳更好的選擇,而對於歐美乘客來說,則恰好相反。

因此,Skytrax這個榜單看看就好,國泰再怎麼cost cut,也依舊是瘦死的駱駝。但是非要評出個一二三,還是算了吧


今年坐過一次港龍和國泰的,杭州飛曼谷,定的往返程,在香港轉機。其他海外的航司不說,起碼能秒殺大部分國內的航空公司和一些東南亞的廉航。

最初在訂票時諮詢關於行李直掛問題和航班中轉時間問題時候,致電港龍客服回答就很精準。同樣的問題我問過亞航回復我:看機場登機安排,澳門航空則是給我轉去了一個代理電話,並且一問三不知。

登機國泰的航班,首先不得不說,相比國內航空公司在硬體上高級的多。做的是經濟艙,但是座位寬敞,前方靠背自帶視頻播放器,有消毒耳塞供應,靠墊和毯子的質地也有不錯的質感。

之前聽人說他們選擇國泰很多是i因為他的餐飲好,確實,我前後在飛機上一天吃了四頓:早餐+中餐,中餐+晚餐,然而每一次菜品都很不錯,沒有國內航司那種熱好飯菜後的漿糊樣,還有暢吃的哈根達斯。

同行的有一些穆斯林乘客,國泰還給提供清真食品。

香港落地轉機時,國泰會有專門的空姐在出機口舉著小牌子,告訴我們在幾號登機口轉機,其他的公司都是自找提示屏。

如果非要說有什麼不便利的就是他們機上用語大多是粵語+英語,如果老爸老媽單獨出行肯定不方便

我不知道國泰到底有獲得多少獎項,但起碼在我目前今年坐過的多家公司中:比如晚點多個小時只給我吃一包花生米的山東航空;椅背不能後靠、行李少稱、半夜賣吹風機的春秋;東西難吃的南航;以及吉祥、廈航、國航等等等相比。國泰是我的年度最佳。


反正飛機延誤,造成下一班機需要改簽的情況,落地香港機場後,國泰航空讓我看見的是他們的staff,而不是一句請去航司櫃檯詢問的標牌。每次抵達目的地,提取託運行李的時候,總能看見穿著國泰航空制服的staff 在follow 有可能造成的行李延誤cases。 的確單從安全抵達目的地來說,主流大航司差距不大,但是國泰航空在許多地方比其他航司更加用心,更加有人情味。


作為一名之前經常坐地區性長途的人來說,國泰真的比國內三大航要好,而且由於亞洲航司的服務水平領先於北美/澳新航司,自從體驗過國泰之後就一直出行選擇國泰,先簡單寫寫,上一圖

2016.2.8 HKG-SYD, 超經第一排靠窗位 Premuim Eco

------------------最新體驗分割線------------------

2016年夏末秋初,由於一些原因個人出行,以下上一點國泰的圖

以上是飛機上i艙圖,以下是HKG的the pier 休息室圖

多圖,至少這次感受是很到位的


我覺得是員工很好吧,前段時間從hk到巴林,在迪拜經停一個鍾。

在迪拜經停的時候飛機一停穩我就去上了個洗手間,等我從洗手間出來的時候發現自己的洗漱包和桌子上放的濕巾晚霜和保濕噴霧都不見了= =應該是地勤人員收走了吧,然後我去問空姐,空姐也說應該是被收走了,然後空姐說保濕噴霧我剛買了一罐送給你吧,然後我說笑著說不用了然後回到座位上,那個空姐拿了噴霧就過來找我,我說真的不用了只是一罐噴霧而已,空姐二話不說把噴霧塞在我手裡說了一句拜拜就走了(因為她們到迪拜,會有另外一班人員上來飛巴林)好期待下次遇到那班空乘人員。。


年看看港龍經濟艙的菜單,雖然本質也是簡餐,起碼是小南國做的。


謝金萌邀請...剛看到這個的時候我我想到的是:這種航空公司的服務質量不都應該是那些天天飛First和Business的土豪們點評的嘛。和我這種只能每次買L艙的學生有什麼關係...後來仔細看了一下問題,覺得還是有的可以說的。

常旅客和兩艙的服務我沒法比較。但綜合下來看其實國泰是非常注重旅客經濟艙體驗的一家航空公司。另一方面講,國泰的優質服務很大程度上也依賴於它的Hub. 說幾件事吧:

1. 從香港飛浦東,由於浦東大霧飛機實際起飛時間晚了7個多小時。原計劃早上8點起飛的航班下午3點多才飛出去。於是在機場,每個人都可以憑登機牌在機場的指定幾個餐廳自選一份不超過75HKD的早/午飯。儘管這些年國內航空公司也在這方面也開始做的越來越好,但至少我沒見到過因為到達站的非航空公司緣故的問題而負責旅客餐食的。不是很多錢但非常的貼心。某次在北京飛上海,因為北京的天氣原因航班取消,國航沒有提供任何幫助,連幫忙找賓館都沒有。我在想如果那次國泰的航班真的不得不取消,估計是會出錢把我們安置在香港的。

2. 晚上八九點起飛的新加坡飛香港的夜班。當時在樟宜的免稅店買了些酒。後來巡航的時候我們幾個人直接就跑到後面的廚房附近的座位,自己去拿冰塊、果汁、各種蘇打水去做酒。那次的航班經濟艙後面空了非常多,巡航的時候很多人在睡覺,空乘也非常願意陪我們玩。

3. 國泰的菜單非常的贊。除了常規的菜單還有可以在網上自選的各種替代。從各種意義上經濟艙不是特權鏈的最底端。國泰在用心服務每一位旅客。

4. 上海飛香港,飛機上有一群估計是小學的學生被老師帶著去香港玩。降落的時候一個小男孩的耳朵因為氣壓不適應出血了。國泰的專門空乘是在下降階段(當然,還沒到All crew seated.)給男孩子做的清創和消毒。指導如何適應氣壓變化,安慰男孩子並和帶隊的老師交流。

想比較海航的國內線,可能也是時間太短了並不能很好的評價。原計劃從北京出發海航飛特拉維夫的遊學計劃又取消了...有時間再補充吧。


相關:國泰銀卡

2014年8月PVG-HKG-LAX,PVG流控晚點一小時,快到HKG之前有traffic,right hand orbit一個,本來預留了2.5小時的轉機時間就剩 35分鐘了,剛到gate66,空乘直接說要轉機的先走,然後跑下飛機發現已經有個人舉著牌子等著了,這一班轉CX884有幾個人,人到了之後由人帶著瘋狂跑向gate2,轉機安檢走的員工通道,到了gate之後把之前的登機牌給撕了,笑著跟我說,坐商務艙去吧,pre eco滿了,我當時整個人的反應就是:吼啊,excited,整個商務艙服務非常滿意,飛機上吃了三頓飯,半夜吃了一碗魚丸粗面,現煮的

2016年1月PVG-HKG也是升了艙,吃的好吃,343,魚骨商務艙,180平躺,還是很開心的

刷到銀卡之後能進lounge了,每次LAX-HKG-PVG,到HKG之後先去洗個澡,再吃個早飯,美滋滋

去年國泰巨虧,還是希望儘快調整好市場戰略,畢竟我找不到飛別的航空公司的理由(國泰時刻好)


我個人感覺

1、升艙機會大,迄今為止已經經歷過超過3次以上買高端經濟艙升艙到商務的機會了。

2、食物相當不錯,比境內各家都做得好(國內可能做的最好A380系列吧,早期坐過一次廣州—悉尼的南航)

3、積分足,基本上1、2次國際航班的來回就能攢夠一張香港飛廣州的機票了,不要問我為什麼買這機票(其實,這趟飛機相當滿座,而且作為商務艙乘客,在地面上就開始派食盒的行為也是很奇特的體驗)

4、安全,雖然大部分中國航空公司都挺安全的

5、長途航班的小食送餐頻率相當高,我記得我有一次香港—倫敦,期間足足吃了三碗泡麵,好幾杯水,黑燈瞎火的情況下,國泰的空乘巡迴的密度明顯比其他航司都要高。

缺陷……

1、某些航線的行李限額不理想,不過該航空公司是出了名的寬鬆……

2、飛美國航線明明和AA和日航都是寰宇一家,可是就只能在日航買到經停日本的航班……(我有個姐們,在日航網站上買過香港-東京-達拉斯-夏洛特的航班,前一段是國泰,後面都是AA,可是卻只有日航能出票……)

3、國泰的那個請在XXXX時間前達到不如登機時間好,曾經讓我丟失過退稅的機會……


錢能解決的事情都不是事情。


目前是國泰的常旅客...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國泰在大中華區的服務很贊,就算是經濟艙的餐飲也都很優秀

其次,當我在歐洲的時候,剛剛降落就莫名其妙的被海關帶到小黑屋了...盤問了半個小時,出來的時候發現飛機上的空姐迎過來問我們是不是剛剛的國泰航班的乘客,我們說是的,她跟我們說行李已經幫忙從傳送帶上取下來了,還帶我們去取。回程時走過法蘭機場大到可怕的大廳發現基本上所有的航空公司都是法蘭機場的地勤來換登機牌,有的土豪航空會在頭等艙窗口用自己的人,但是當我走到大魚翅面前的時候,我面前是一整排東方面孔,說著流利的德語、英語、普通話和粵語,瞬間感覺自己要回家了。甚至是我們找不到海關的時候和法蘭的地勤交流不暢的時候都是直接翻回國泰的櫃檯去問的,他們都會很細心的回答。

再有,有一次從香港回來,說北京下雪,可能要排隊,前面有一堆飛機,多少忘了...心裡在想的就是要等好幾個小時了= =...結果沒半小時的我們居然起飛了!!!

而且...過生日的時候會有小驚喜...雖然幾乎沒可能遇到,但是一旦遇到真的是超級暖心


在英留學5年多,Cathay Pacific坐的最多。國航981事件多丟人就不說了,333機型的的屏幕看電影燙臉,至少有3次吃早餐旁邊老外拿黃油在手裡怎麼都捂不軟,我在旁邊蜜汁尷尬。南航沒什麼黑點但是航線是問題,要多轉阿姆斯特丹一次。英航吃的比國泰差,希思羅T5轉機不方便差評。法航的777誰坐誰知道,懶得黑。荷蘭航空的飛機太老了,盡量不坐。唯獨國泰,香港轉機購物爽不說,航線時間完美, 晚上起飛早上到,還有泡麵吃,英文溝通沒障礙,手動滑稽


利益相關:CXDM,留學狗,一年中美往返數次,中歐數次

國泰就是不會太差 但也不會給你很大驚喜

品質的保證

雖然現在減成本減的很厲害

但是依舊是第一選擇

還有就是保DM真的好累啊


留學黨,國泰坐過多次。cc很好,每次都是細節給我很好的乘機體驗。最近的一次夜裡睡醒,按鈴要杯麵。空乘過會兒端來的除了杯麵,還有一杯水和濕巾紙。但地勤一般,素質參差不齊。上次FRA飛HKG,硬是被櫃檯的人刁難我手提行李超重1kg,我沒法子把行李中的咖啡豆和巧克力送給她,她笑納後放行。


沒有人說國泰空姐的套圖很不錯么。


常坐國泰,也坐過新航,漢莎和很多內地航空公司的航班,稍微說一件小事。

前一段時間坐國泰的經濟艙飛新加坡,服務這邊的主要有兩三個空姐。因為我當時在感冒,上了飛機就先要了一瓶水。當時過來的是第一個空姐,她應該聽出我粵語說得不太好,就用普通話回了我。之後飛機剛起飛的時候,我要毯子又叫了一次客艙服務,這次過來的是另一個空姐,由於知道自己粵語爛就直接講英語了orz...

然後!在送餐送飲料發入境卡的時候,第一個空姐對我說的一直是普通話,第二個對我說的一直是英語qwq雖然我坐了很多次國泰的航班,這也是第一次有"卧槽這個航空公司真的好用心"的感覺!

順便這次還正好在飛機上填了一個關於國泰服務的問卷,挺長的一份問卷,確實是網上預訂系統、online check-in、機場服務、機上服務都涵蓋得非常細緻...感覺肯做這種調查也是對自己的服務非常用心的啦。

國泰和新航在我個人體驗來講都是從網上到機場到機上服務都相當一流的航空公司,而且這兩家航空公司也確實在排名上都很高,至於誰比誰更高一點其實也是很難看出來的吧……就我個人來講因為經常在香港和內地之間飛飛飛肯定是坐國泰的多一些,畢竟國泰在香港機場待遇絕佳,內地航空公司感覺各種沒地位,而且國泰本身的服務也比大多數內地航空公司好太多了……


現在港龍和國泰算一家了吧,曾經從上海去加都,在香港轉機,結果行李被拉在香港機場了,沒有任何人通知我,害我在加都的機場等到機場關門。第二天行李到了還要我自己跑到機場來取。

從此港龍/國泰 一生黑。


推薦閱讀:

國際長途飛行應該選擇哪種機型?
為什麼生活中的飛機不按四旋翼的設計製作?
溫哥華飛往北京的國際航班迫降美國為哪般?
空客 320 和波音 737 哪一個更加安全?
坐飛機哪個位置相對更安全?

TAG:飛機 | 航空 | 民航 | 國泰航空 | 飛行常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