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抗戰東北最早淪陷,並且抵抗力度也小?


我特意註冊實名來和你論論這個妄下結論的地域黑話題。想黑就多讀讀歷史,否則就是自己給自己的耳光。首先看看官方的評價,首批三百名抗日英烈中,東北籍四十人,還有兩位在東北生活抗戰的朝鮮人,群體裡面有冷雲等八女投江的英烈。這個比例是高過東北人口比例比的。新中國國歌原本就是寫給東北抗日義勇軍的,其原型就是東北抗日義勇軍軍歌。第二說說民族,抗戰是中華民族的抗戰,大批少數民族同胞都投入了生命,鄧鐵梅, 陳翰章,雙槍老太婆,李兆林都是東北滿族。金日成,安重根都是生活在東北的朝鮮族。第三說說關內的支持,中國共產黨是最早投入東北抗戰的關內政治力量,派遣全國各省英雄兒女都來幫助我們抗日,河南的楊靖宇,四川趙一曼這些永遠是東北人心中的英雄。永遠是我們血肉同胞。全國給我們搖旗吶喊,可是一百三十萬義勇軍收到的糧餉彈藥寥寥無幾。第四說說東北抗日和東北軍抗日的區別,東北軍的潰退是東北軍的恥辱,是我們東北人的恥辱,但是不能以此代表我們東北抗日,馬占山,黃顯聲等大批東北抗日英雄都是東北軍的舊部,敗家子小張跑了但還給了義勇軍大量支援,其後也出過高志航,閆海文這樣原東北軍抗戰英雄。吃了十個饅頭飽了,全是第十個饅頭的功勞,嘲弄比更多同胞水深火熱六年的部分同胞只能代表無知和冷血。


一月平均氣溫

歐洲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其實冬季比緯度低很多的東北要溫和很多。東北大多數地方的冬季溫度比俄羅斯其實要冷很多。蘇芬戰爭中,很多蘇聯士兵難以忍受芬蘭冬季的嚴寒,而東北的冬季其實比芬蘭更加寒冷。渤海灣冬季會冰凍,而北極圈內的摩爾曼斯克卻是不凍港。

在關內打游擊,冬季勉強還能夠熬,在關外,冬季凍傷很容易發展到肢體壞死甚至死亡,非戰鬥減員比戰鬥減員要多很多。對於後勤補給匱乏的游擊隊來說,在這種地方過冬比任何一次戰鬥都難熬。

即使這樣,東北抗聯也堅持了很久,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的時候,正是抗聯活動最高潮,抗聯主力在日偽軍重兵圍攻下失敗以後,仍然在邊境的深山老林裡面冒著冬季零下幾十度的嚴寒,堅持到1941年。


老兵憶東北抗日:義勇軍馮占海部浴血抗敵

韓聲濤


衛隊團團長馮占海

九一八事變時,我在東北邊防軍駐吉林副司令長官公署衛隊團軍士教導隊學習。聽到事變的消息時,我震驚而氣憤。

衛隊團團長是馮占海(字壽山),遼寧義縣人,1899年生。他出身貧苦,只讀了8個月的私塾,少年時為別人放豬多年,後投靠時任奉軍師長的姨夫張作相,獲提攜而迅速升遷。他勤奮好學,東北陸軍講武堂第三期步兵科(1933年1月山海關保衛戰中壯烈殉國的抗日英雄安德馨營長是馮占海同期同科的同學)畢業後又攻讀陸軍大學函授課程並獲得畢業文憑。

衛隊團(也稱東北邊防軍第682團,原第34團)是個加強團,訓練有素,裝備精良,轄3個步兵營、1個
炮兵營、一個騎兵營以及迫擊炮連、重機槍連和通信連各一個,實力相當強,相當於一個旅。馮占海團長注重選調日本陸軍士官學校、陸軍大學和東北陸軍講武堂畢
業的軍人到衛隊團任職,因而該團的軍官素質普遍較高,加之他治軍有方,衛隊團在當時的吉林省可是赫赫有名的。當時東北軍界對馮占海統領的衛隊團也頗有好
評。


馮占海起兵抗日

當時東北邊防軍副司令長官兼吉林省主席張作相回老家遼寧錦州為父治喪,由參謀長熙洽代理吉林省軍政事務。熙洽出身滿清皇族,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曾任東北陸軍講武堂教育長(與張學良、馮占海有師生之誼),是張作相很信賴的多年的副手。

九一八事變後沒過兩天,久蓄復清野心的熙洽即投降日寇並命令吉林省軍隊放下武器、與日本人合作。偽吉林省長官公署長官熙洽自恃對馮占海有舉薦之恩(馮占海
由中校承啟官升任吉林省軍署衛隊團上校團長,時任吉林省軍署參謀長的熙洽起了關鍵作用),又是馮占海東北陸軍講武堂的師長,急欲將在吉林省舉足輕重的馮占
海衛隊團抓在手中。他先後三次派人攜其信函對馮占海威逼利誘,勸其投降,許以吉林省警備司令官職並以抄家進剿相逼,遭到馮占海嚴詞拒絕:「占海身為中國軍
人,只知效命國家,對於賣國求榮之輩,決心與之周旋,占海已將生死置之度外!」

馮占海團長向吉林省各縣發出抗日通電,聲討日寇「侵我國土、掠我省庫、殺我同胞」的罪行,痛斥熙洽叛國,表達了「團結一致,抗戰到底、克盡保衛國土」的決心,遂率部抗敵。

9月23日日軍佔領吉林省城

記得當年秋的一天夜裡,我所在的軍士教導隊突然緊急集合。隊長高聲宣布:「接到長官命令,馬上要同日本人打仗,今晚就開拔!」當即打開倉庫,分發武器彈藥。我個較大,分了一挺機關槍和600發子彈。分余的武器彈藥用臨時徵用的大馬車裝載,連夜向樺甸縣進發。天亮後有2架日本飛機低空轟炸掃射,由於兩旁有山林掩護,部隊傷亡不大。


9月底,馮占海部在老營盤舉行抗日誓師大會,並通電起兵抗日,由此揭開了吉林省武裝抗日的序幕。馮占海團長率部繞經樺甸、蛟河,舒蘭(在路過舒蘭時,青年學生們冒著寒風,出城十數里相迎;城中百姓,簞食壺漿,高呼

「打倒日寇,剷除國賊」,熱烈歡迎馮部入城),進入五常。在五常縣各學校聯合召開的抗日救國大會上,馮占海團長呼籲「國難當頭,軍人誓死救國,同胞攜手合作,光復河山」,

全場為之動容,掌聲雷動,口號聲此起彼伏。

馮占海部沿途收編東北軍官兵(如東北軍營長趙維斌,不撤退、不投敵,率領全營官兵投入馮部,成為馮的旅長)、警察民團隊伍、青年學生(包括自願到東北抗日
的關內的大、中學生)、愛國民眾及綠林(東北稱鬍子)出身的抗日隊伍(其中最有名的是宮長海部和姚秉乾部,打仗勇敢),當年冬馮部已由一個衛隊團的3千多人發展到近2萬人。

馮占海將軍率部行軍中

在一年多的時間裡,馮占海將軍率部轉戰於哈爾濱、阿城、雙城、賓縣、珠河、延壽、方正、依蘭、榆樹、五常、舒蘭、蛟河、吉林、長春、九台、德惠等地,英勇
殺敵,屢挫敵鋒,殲滅了大批日偽軍,威震敵膽,部隊不斷發展壯大,所到之處受到廣大民眾的熱烈歡迎和支持。東北抗日義勇軍馮占海部名震白山黑水,時有「馬
佔山,馮占海,一馬占山,二馬占海,山海關外,排山倒海」

之說。日寇視馮占海部為
「強有力的反滿軍」。當時有百姓以岳飛的「岳家軍」與馮占海部相比,稱之為「馮家軍」。


編為吉林省警備軍


1931年11月
初,吉林省代省主席誠允(遼寧遼陽人,滿族,曾任吉林省高等法院院長、省政務廳長,九一八事變時為吉林省政府委員,堅決反對熙洽賣國投敵的行徑,不久遵吉
林省主席張作相電令,在賓縣設立吉林省政府行署,暫行代理主席,積極署理省務,使吉林省大部分縣服從賓縣臨時省政府的節制,與熙洽偽政權抗衡。他還積極聯
絡東北軍愛國將領協力抗日,為抗日將士籌措糧餉彈藥)轉張作相的命令,任命馮占海為吉林省警備司令,馮部編為吉林省警備軍。吉林省警備軍轄馮占海(兼)新
編第1旅、宮長海騎兵第1旅和姚秉乾騎兵第2旅,張純璽為警備司令部參謀長。馮占海將軍率1個團開赴賓縣保衛吉林省臨時省政府,令宮長海旅和姚秉乾旅駐守五常和舒蘭境內,其餘部隊開往阿城,以防日軍北犯。


蛟河痛殲日寇


11月
上旬,馮占海將軍獲悉日軍天野旅團之一部即將北上進攻舒蘭,即命宮長海旅長和姚秉乾旅長率騎兵疾馳通往舒蘭、五常、哈爾濱的重鎮蛟河伏擊日軍先頭部隊。在
蛟河火車站,埋伏在火車站四周的官兵在宮長海旅長和姚秉乾旅長的指揮下向剛到達的日軍突然發起猛烈攻擊,反應過來的日軍憑藉武器精良及彈藥充足,頑強還
擊,交戰激戰。最終宮長海旅長和姚秉乾旅長率部發起衝鋒,日軍大敗而逃。該戰斃傷日軍百餘人,繳獲槍械300餘支,子彈數萬發。蛟河伏擊戰是馮占海將軍宣布起兵抗日後的第一次與日軍交戰,首戰告捷,給當時極為囂張的日軍狠狠一擊,振奮軍心民心。


激戰舒蘭


12月中旬,在日軍飛機大炮的支持下,由日寇天野旅團長督陣,偽吉林「剿匪」

總司令於深澄指揮2萬
余偽軍進攻舒蘭。馮占海部主動放棄舒蘭城以誘敵深入。駐防舒蘭水曲柳的姚秉乾旅奮力抵抗偽吉林「剿匪」副總司令馬錫麟率領的裝備重武器的大批偽軍的進攻。
宮長海旅則繞到敵後突襲,在姚秉乾旅和宮長海旅的夾攻下,馬錫麟倉皇逃命,敵潰不成軍,日軍督戰隊也無法制止。馮占海將軍率領的增援部隊與姚秉乾旅和宮長
海旅一起乘勝追擊,猛攻舒蘭城。戰鬥中馮占海將軍親自率領官兵沖陣。經激戰馮占海部攻破舒蘭城。偽吉林「剿匪」司令於深澄化裝狼狽而逃。該戰斃傷偽軍近千
人,俘數百人,有數百偽軍反正,繳獲步槍2000餘支及山炮、迫擊炮數門。

當時防守榆樹的張作舟(東北軍第25旅旅長,張作相的族弟,九一八事變後堅決拒絕熙洽的勸降,率部由永吉開抵榆樹,宣布抗日救國,受到當地民眾的熱烈歡迎)部也遭到2個
旅偽軍的猛烈進攻。此前張作舟部曾在榆樹秀水甸子奮勇阻擊日偽軍的進攻,激戰後將敵擊潰。在守衛榆樹城的激戰中,守城團長楊秉藻突然率部叛變投敵,榆樹城
遂失守,張作舟旅長被俘。張作舟旅長率部與敵激戰時,曾派人向馮占海將軍緊急求援,馮占海將軍接到張的告急信後,即派宮長海騎兵第1旅馳援,可到達時日偽已佔領榆樹縣城。因敵已嚴密布防,宮長海旅長只得率部返回。

因榆樹失守,側背受敵,馮占海將軍遂下令部隊撤出舒蘭並將部隊部署於五常、阿城一線。

不久馮占海將軍將所部2萬餘人整編為4個旅及3個支隊,另有炮兵團、騎兵團各1個。馮占海兼第1旅旅長,鄧乃柏為參謀長,王錫山(原東北軍張作舟第25旅團附)為第2旅旅長,宮長海為第3旅旅長,姚秉乾為第4旅旅長、楊樹森為第1支隊支隊長,楊樹藩為第2支隊支隊長,趙維斌(原東北軍張作舟第25旅營長)為第3支隊支隊長。


血戰拉林倉


1932年1月中旬,馮占海將軍率第1支隊楊樹森(原馮占海衛隊團中校團附兼第3營
營長,東北陸軍講武堂畢業)部到哈爾濱以南的拉林倉為部隊籌集糧餉,不料在拉林倉商會大院遭到日偽於琛澄部的伏擊。馮占海將軍指揮部隊奮力反擊,與敵激戰
至翌日拂曉。其時敵增派的偽軍李毓久旅包圍了拉林倉商會大院,馮占海部奮勇抗敵。日軍長谷聯隊一部亦隨後趕到並以大炮、機槍向商會大院內轟擊、掃射。支隊
長楊樹森雖身負重傷,仍指揮官兵頑強抗敵,直至與敵白刃相博。在斃傷大批敵人後,終因寡不敵眾、彈藥耗盡,支隊長楊樹森、馮占海將軍的衛隊連連長鄧喜泰和
數百名官兵全部壯烈犧牲。其後率部趕往拉林倉接應的參謀長鄧乃柏與突圍的馮占海將軍相遇。馮即令鄧率領炮兵團趕至拉林倉,以迫擊炮猛烈轟擊日偽軍;又令宮
長海旅和姚秉乾旅繞敵後攻其左翼。當時東北軍李杜第24旅副官長馬則周率1個團開赴哈爾濱一帶,以策應作戰中的馮占海部。

拉林之戰後馮占海將軍將部隊撤往阿城一帶布防,以保衛吉林省臨時省政府所在地賓縣和哈爾濱。


哈爾濱保衛戰

由於張學良違抗中央命令擅自撤兵棄守,1月
初日軍兵不血刃佔領錦州,東北重鎮哈爾濱便成為其進攻的主要目標。當時的哈爾濱分為道里和道外,道里歸東省行政特區管轄,道外歸吉林省管轄。東省行政特區
長官張景惠(張作霖的拜把兄弟,後投日成為漢奸,任偽滿洲國總理大臣)九一八事變後即與日軍暗中勾結,隨時準備降日。偽吉林省長官公署長官熙洽也派人遊說
拉攏張景惠及駐哈爾濱部隊將領,要他們服從偽吉林省長官公署管轄,與日軍合作。而駐哈爾濱部隊將領也按兵不動、消極觀望。1月下旬,在日軍飛機掩護下,於琛澄率偽軍5個旅向哈爾濱逼近。當時哈爾濱的形勢可謂內憂外患。

在獲悉日偽軍大舉北犯的消息後,吉林省代省主席誠允即聯繫李杜(1880—1956,
字植初,遼寧義縣人,東三省講武堂畢業。九一八事變後堅決抗日,曾致電北平救國會:「只有殺敵李杜,以光我中華民族;決無降敵李杜,以污我中華戰史」,後
任東北抗日聯軍總司令)將軍和馮占海將軍赴賓縣會晤,共商保衛哈爾濱事宜。李杜將軍時任依蘭(當時依蘭屬吉林省管轄)鎮守使兼東北軍第24旅旅長,熙洽降日後,李杜將軍即通電所轄下江13縣(松花江下游為下江)的文武官員一律不得附逆,並封存各縣稅收款項以充軍備,拒絕向吉林熙洽偽政權繳納。他斷然拒絕熙洽的勸降,呼籲下江13縣軍民聯合抗敵,驅敵出國土。李杜將軍和馮占海將軍決心保衛東北重鎮哈爾濱並商定聯絡、策動東北軍駐哈爾濱部隊共同抗敵。隨後,李杜將軍和馮占海將軍即分別率部向哈爾濱挺進。

就在哈爾濱人心惶惶、形勢危急之時,李杜將軍率部開進上號一帶;馮占海將軍率部兵分三路開進:一路開進秦家崗,一路經十七道街開進西門臉,一路佔據松花江碼頭。李杜部和馮占海部接管了哈爾濱市郊外圍防務,官兵們忍受著零下30多度的嚴寒,爬冰卧雪,守衛哈爾濱。


1月27日
晨,敵發動進攻,日軍飛機重炮狂轟濫炸,馮占海部與偽軍在子彈庫附近交戰,李杜部在上號一帶夾攻偽軍。敵飛機重炮的狂轟濫炸及輕重機槍的密集掃射使官兵傷
亡很大,馮占海將軍親率預備隊開赴前線,指揮官兵奮勇抗擊敵人,激戰後敵紛紛潰退。當日下午,在日軍飛機重炮掩護下,敵又向小北屯一帶反撲,李杜、馮占海
和邢占清(東北軍第26旅旅長)部一齊出擊,於傍晚將敵擊潰並擊落敵機一架,偽軍一個團反正。


28日,雙方在南崗、極樂寺、文廟一帶交戰,馮占海將軍派宮長海騎兵旅繞至敵背突襲,夾擊下敵全線潰敗。宮長海旅長率騎兵追擊30餘里,俘虜大批偽軍。馮占海將軍指揮部隊將敵一直驅趕到阿城以南。

哈爾濱保衛戰初戰告捷,振奮了軍心民心,穩定了哈爾濱的局面。李杜將軍和馮占海將軍率部開進哈爾濱市,受到各界民眾夾道熱烈歡迎。

此後日寇多日派飛機到哈爾濱撒傳單,企圖威脅逼迫李杜、馮占海部撤出哈爾濱市區。為統一指揮抗敵,馮占海部與李杜、丁超、王之佑、邢占清、趙毅、馬憲章、
王瑞華(均為原東北軍旅長)等部聯合編成吉林自衛軍,李杜任吉林自衛軍總司令,丁超任中東鐵路護路軍總司令,馮占海任吉林自衛軍副總司令兼右路總指揮,王
之佑任前敵總指揮,邢占清任中路總指揮,趙毅任左路總指揮。吉林自衛軍發表抗日討逆通電和《告民眾書》,決心保衛哈爾濱。


1月底至2月5日,面對在飛機、坦克、重炮掩護下的日本關東軍重兵及大批偽軍的全面進攻,吉林自衛軍奮勇抗擊,浴血殺敵,並得到哈爾濱市各界的支援,吉林自衛軍總司令李杜、左路總指揮趙毅等將領親臨前線指揮。一時間整個哈爾濱炮火連天,彈如雨下,戰況慘烈。

在哈爾濱保衛戰期間,馮占海部按照李杜總司令主持的吉林自衛軍緊急軍事會議的決定,奉命實施「伐魏救趙」,孤軍急插敵後,直搗日偽省垣吉林市。馮占海副總司令隨即率近萬騎兵疾馳南下。

在五常和舒蘭交界的團山子,作為先鋒部隊的宮長海旅和姚秉乾旅遭到飛機重炮支持的於深澄偽軍主力的伏擊。敵火力猛烈,彈藥充足,馮占海部官兵傷亡慘重。宮長海旅長和姚秉乾旅長率部在敵包圍圈中東突西奔,浴血搏殺。危急中馮占海將軍率主力趕至並親率一支精兵從東口殺入,致敵驚慌失措。馮占海部官兵內外奮力合擊,擊潰敵軍,斃傷敵千餘人。

當馮占海將軍正欲揮師繼續前進時,卻傳來哈爾濱失守的消息。馮占海將軍遂下令部隊開往賓縣,再圖抗敵。

當時我仍在馮占海部軍士教導隊,參加了哈爾濱保衛戰。


慘烈的哈爾濱保衛戰是繼馬占山將軍指揮的齊齊哈爾江橋抗戰後又一次更大規模的抗戰,是九一八事變至東三省淪陷前東北最大規模的抗戰,一時震驚中外,給予囂張的日軍以沉重打擊,彰顯了我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


我們不能忘記那些在哈爾濱保衛戰中英勇抗日的將士們,他們永遠值得我們敬仰和懷念。


激戰哈東

哈爾濱淪陷後,馮占海將軍率部在哈爾濱東部的方正、會發恆等地防守。


3月中旬,在日軍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大批武器精良、彈藥充足的偽軍向方正縣的重要門戶會發恆發起進攻。守衛會發恆的是楊樹藩第2支
隊。楊樹藩支隊長是阿城人,九一八事變後積極組織民眾抗日武裝,後率部投奔馮占海將軍。楊樹藩支隊長率領官兵浴血抗敵,繼而與敵展開激烈巷戰,官兵犧牲慘
重。楊樹藩支隊長全身多處負傷後,仍身先士卒向偽軍旅指揮部衝鋒,在縱身躍上偽軍旅指揮部大院牆頭時中彈殉國。聞知會發恆失守後,馮占海將軍親率部隊前往
殺敵,經過激烈戰鬥,擊潰敵軍,奪回了會發恆。


3月中下旬,馮占海部在珠河桶子溝、夾信子一帶先後與日軍多門師團一部和數旅偽軍激戰,共斃傷日偽軍3000餘人,偽哈爾濱警備第2旅旅長李文炳僅以身免,繳獲步槍3000餘支、迫擊炮4門、輕重機槍數十挺及大量軍用物資並擊傷日機2架。在桶子溝突圍的3天激戰中,馮占海部犧牲慘重,楊鳳山支隊長、馮占勝營長、郭子陽營長、張振山連長等數十名軍官和千餘名士兵殉國。


4月初,大批日偽軍撲向方正,鑒於孤軍作戰多日且彈藥給養極度匱乏,馮占海將軍決定率部撤出方正、會發恆向依蘭轉移。


反攻哈爾濱


4月
中旬,按照吉林自衛軍總部反攻哈爾濱的統一部署,吉林自衛軍右路縱隊總指揮馮占海將軍率王錫山旅、趙維斌旅、宮長海旅、姚秉乾旅等部從依蘭附近出發,向西
挺進。部隊跋山涉水,晝夜兼程,途中曾遭受日機轟炸和日江防艦隊炮擊,雖屢有傷亡,仍奮勇前進;一路上與敵激戰,連克方正、會發恆、賓縣、蜚克圖、永增源
等地,先鋒部隊開進哈爾濱的三棵樹、上號一帶,前後共斃俘日偽軍4000餘名、擊落敵機2架,聲勢大振,鼓舞了軍民的抗戰熱情,令哈爾濱的日偽軍驚恐不安。

正當馮占海部等待吉林自衛軍左路縱隊和中路縱隊大軍的到來、共同反攻哈爾濱時,忽然傳來吉林自衛軍總部所在地依蘭遭日軍突襲佔領的消息。吉林自衛軍總司令
李杜將軍苦心經營的兵工廠、被服廠及籌集的大批彈藥和糧秣全部落入日軍手中。由此進攻哈爾濱的吉林自衛軍前方大軍的後勤補給完全斷絕,吉林自衛軍左路縱隊
和中路縱隊均被迫撤退,反攻哈爾濱的大計完全落空。馮占海將軍急向吉林自衛軍總司令李杜將軍發電請示,當時撤至梨樹鎮的李杜將軍回電曰:敵占依蘭,物資丟
光,進駐梨鎮,兵不滿千,前方軍事,請兄等權宜處理。馮占海將軍遂率部撤退。


5月中旬,馮占海部在方正與日軍多門師團一部浴血奮戰多日,後因前往支援的李杜部被阻,馮占海部遂撤離方正城。


5月下旬,馮占海部再次攻打賓縣縣城,官兵奮勇殺敵,俘虜偽旅長、偽縣長等2000餘人,繳獲2門山炮、4門迫擊炮、5挺重機槍、千餘支步槍及大批彈藥。


成立吉林抗日救國軍


6月
初,馮占海將軍在賓縣召開軍事會議,部隊改稱吉林抗日救國軍,馮占海任總指揮,宮長海任副總指揮兼前敵總指揮,李文光(原吉林省軍官教練處總教官,陸軍大
學出身,後率部進軍時遭日機轟炸殉國)任參謀長。馮占海將軍在會上講話說:弟兄們,從今以後,我們這支隊伍就要單獨同日本強盜拼搏,…..
我們這支隊伍的唯一宗旨是救國衛民,即使是刀山火海,我們也要衝殺上去,犧牲自己,保全國土;犧牲自己,救我同胞;犧牲自己,振我軍威!

吉林抗日救國軍時轄12個旅、4個支隊、3個獨立團和1個獨立營,共5萬多人。王錫山任第1旅旅長,趙維斌任第2旅旅長,宮長海兼第3旅旅長,姚秉乾任第4旅旅長,孫賀喜任第5旅旅長,劉萬輝任第6旅旅長,郜鳳林任第7旅旅長,楊質斌任第8旅旅長,孫登山任第9旅旅長,齊鳳鳴任第10旅旅長,馮佔一任第11旅旅長,馮英忱任第12旅旅長,鄧乃柏任第1支隊支隊長,李樹棠任第2支隊支隊長,李輔臣任第3支隊支隊長,龍劍俠任第4支隊支隊長,魁恩任炮兵團團長,馮雨田任騎兵團團長,王化久任獨立團團長,馮殿儒任特種營營長。此外,還編有8路民眾自衛軍。

吉林抗日救國軍制定了「全軍上下以救國救民為惟一宗旨」、
「堅持抗戰到底」、「收復吉(林)長(春)、捉拿賣國賊熙洽」、「不擾民」、「至死不投敵」等抗戰公約。


再次反攻哈爾濱


6月上中旬,馮占海吉林抗日救國軍分兩路進攻哈爾濱。正面由王錫山、宮長海任左右路指揮率部向哈爾濱挺進,側面由姚秉乾旅佯攻阿城,以牽制敵軍兵力並防止敵軍的襲擊。姚秉乾旅猛攻阿城,擊斃日軍150餘人、偽軍400餘人,偽軍團長率部反正,繳獲重迫擊炮4門、輕重機槍10挺、步槍數百支,遂收復阿城。王錫山、宮長海旅進攻蜚克圖,偽軍錢福安旅驚恐潰逃。收復蜚克圖後,部隊繼續向香坊地區推進。


6月下旬,吉林抗日救國軍在香坊地區與日軍廣瀨師團的精銳部隊(配有裝甲車數十輛,飛機20餘架)及偽軍金璧東部激戰,將敵先頭部隊擊退,截獲裝甲車數輛。


轉進殲敵,軍威大振

由於敵增派飛機大炮支持的重兵加強哈爾濱的防守,加之部隊激戰多日後傷亡大、彈藥和糧秣匱乏,馮占海總指揮遂改變計劃,率部向南轉進。該戰役雖未達到預期
目的,但沉重打擊了當時佔領哈爾濱的日軍的囂張氣焰。且當時國聯調查團(國際聯盟為調查九一八事變真相而成立的組織,國聯調查團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日本侵
佔中國東北三省的真相,但未能制止其侵略活動)正在東北進行調查,從而徹底揭穿了當時日寇聲稱的所謂「東北民眾自願獨立成立滿洲國」

的謊言。

其後,吉林抗日救國軍擊潰三家子的日軍守備隊和拉林鎮的偽軍。渡過拉林河後,馮占海總指揮命令宮長海副總指揮率4個旅直奔榆樹,又派姚秉乾旅長率2個旅向雙城一線移動,以迷惑敵人。宮長海部向榆樹城東北的青山堡鎮發起猛攻,千餘駐鎮偽軍被迅速擊潰。在雙城方向,姚秉乾部圍攻紅旗二屯,殲滅大部駐屯偽軍並擊潰駐雙城偽軍旅長劉寶麟率領的增援部隊。敗退中的偽軍發生嘩變,有千餘人投奔吉林抗日救國軍。

在榆樹城東北的董家窩棚,吉林抗日救國軍將配有多門迫擊炮、十餘挺輕重機槍的敵大川支隊千
余名騎兵包圍,展開激戰,損兵近半的大川支隊狼狽逃竄。官兵乘勝追擊,在靠山屯追上敵軍,繼續予以痛殲。是役斃傷大川支隊大部,支隊長大川高喜、副官阿
部、機槍隊長草野等均被擊斃,繳獲步槍數百支及迫擊炮、輕重機槍等。

吉林抗日救國軍乘勝進攻榆樹縣城,偽旅長劉玉樞帶著衛隊棄城而逃,偽軍1個營及迫擊炮連、偽保安隊等數百人反正,遂收復榆樹縣城。吉林抗日救國軍開進榆樹城時,受到民眾的夾道熱烈歡迎。滿街懸掛彩旗,「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歡迎抗日義勇軍!」等口號聲此起彼伏。

馮占海總指揮率領的吉林抗日救國軍屢挫強敵,連克拉林、榆樹、五常和舒蘭,威震敵膽,令軍心民心大振,聲名遠播。遠近的民眾抗日武裝、綠林抗日武裝、愛國青年、反正偽軍官兵等紛紛投奔吉林抗日救國軍。由此,吉林抗日救國軍進一步發展壯大,到8月初,已有22個旅和4個支隊,號稱10萬餘人。


攻打吉林和長春


9月
上旬,馮占海總指揮在舒蘭珠琦川召開吉林抗日救國軍團以上軍官會議(到會軍官百餘人),擬定攻取吉林、長春的作戰計劃:由宮長海副總指揮和王錫山旅長指揮
劉萬輝、齊鳳鳴、郜鳳林、姚秉乾、楊質斌等旅進攻吉林;由趙維斌旅長指揮孫鶴喜、孫登山、馮佔一等旅進攻長春;李子玉、韓佔德兩支隊繞至吉海線的盤石以
西,阻止敵遼寧方面的援軍;陳玉清支隊進擊吉敦線的蛟河,阻止敵敦化方面的援軍。同時馮占海總指揮派人分頭聯絡其他幾路義勇軍配合行動,通過四面出擊、切
斷鐵路交通、策反偽軍等襲擾吉林和長春周邊地區。


9月
中旬,馮占海總指揮率部進逼吉林、長春。宮長海等旅圍攻吉林,一度攻至吉林西郊溫德河、小白山附近,日偽不得不宣布吉林全城戒嚴。其間宮長海副總指揮親自
挑選數百名壯士組成敢死隊,在夜幕掩護下架雲梯攻入吉林城內與敵展開血戰,令吉林城內的日偽軍膽戰心驚。最終因後援受阻於強敵,寡不敵眾,敢死隊員大部分
壯烈犧牲。與此同時,趙維斌等旅也攻至長春北的布海、米沙子等地。

馮占海總指揮率領吉林抗日救國軍及其他幾路義勇軍奮勇攻打吉林和長春,冒著日軍飛機重炮的猛烈轟炸,浴血殺敵,予日偽軍以重創,威震敵膽,極大地鼓舞了軍心民心,震動了偽滿洲國的首都「新京」

(長春),使正在簽訂所謂「日滿議定書」
的日偽頭目們受到了直接威懾。

馮占海將軍指揮10萬大軍攻打吉林和長春的英勇事迹一時傳遍關內外,振奮人心。儘管馮占海部的進攻最終因彈藥給養耗盡和犧牲慘重而失敗,卻狠狠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攪得其不得安寧、狼狽不堪,展現了東北抗日義勇軍「不畏強暴、奮勇拼搏、視死如歸」的鬥爭精神。

韓聲濤生平簡介:韓聲濤,漢族,1912年10月22日生,山東平度人。1931年春參加東北軍,九一八事變不久即投身東北抗日義勇軍。在
堅苦卓絕的中華民族14年抗日戰爭(1931—1945)
期間,歷任戰士、排長、連長、營長和副團長;先後參加東北抗日、熱河抗戰、察哈爾抗戰、河北永定河地區抗戰、冀中抗戰、豫北抗戰、山西太行山抗戰、豫皖對
日游擊作戰、武漢會戰(萬家嶺戰役)、隨棗會戰、冬季攻勢、棗宜會戰、豫南會戰和豫中會戰;所在部隊為吉林抗日救國軍、國民革命軍陸軍第91師和第4師。
先後畢業於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洛陽分校、西安長安軍官訓練團和昆明美軍參謀學校。1948年任國民革命軍第13軍第299師團長。1949年任四野第45軍
第135師副師長。1951年任第一高級步兵學校教務處副處長。1955年被轉業到湖北省襄陽高中任副校長,後被打成「右派」,「文革」中受迫害。生前為
湖北襄樊四中離休幹部。2010年3月22日在襄樊逝世,享年98歲。

東北抗日的主體是東北抗日義勇軍

韓聲濤

對於東北抗日這段歷史,數十年來主要宣傳的是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抗聯(東北抗日聯軍的簡稱)的鬥爭,而對東北抗日義勇軍卻極少介紹,以至國人尤其是年輕人對東北抗日義勇軍的情況知之甚少(東北可能略好點)。

大多數國人高唱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卻不了解東北抗日義勇軍,以為東北抗日就是東北抗聯在抗日,而絕大多數宣傳一提東北抗日就講東北抗聯,實在令人嘆息。

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抗日義勇軍的奮起,拉開了中華民族堅苦卓絕14年抗戰的序幕。

當時東北抗日義勇軍共有數百支隊伍、50餘萬之眾。東北各路抗日義勇軍名稱各異,有「義勇軍」、「救國軍」

、「自衛軍」等等。參加東北抗日義勇軍的有東北軍和警察部隊的部分官兵、綠林武裝、地方民團武裝、民間秘密團體(如紅槍會、大刀會)、農民、工人、學生、知識分子、商人、地方官吏和士紳等等。

東北抗日義勇軍中名聲大的有以馬占山為總司令的黑龍江省抗日救國軍、以馮占海為總指揮的吉林抗日救國軍、以李杜為總司令的吉林自衛軍、以蘇炳文為總司令的
東北民眾救國軍、以王德林為總指揮的吉林中國國民救國軍、以黃顯聲為總司令的遼寧抗日義勇軍、以唐聚五為總司令的遼寧民眾自衛軍、以鄧鐵梅為總司令的東北
民眾自衛軍、以鄭桂林為司令的東北抗日義勇軍第48路軍、以耿繼周為司令的東北民眾抗日義勇軍第4路軍、以李純華為司令的東北義勇軍、以彭振國為司令的東
北抗日義勇軍、以高文彬為司令的東北義勇軍、以宋國榮為司令的抗日救國義勇軍和以謝文東(震驚中外的土龍山農民反日大暴動的領導人)為總司令的抗日民眾救
國軍等等。

當時東北大部分縣和瀋陽、長春、吉林、哈爾濱、齊齊哈爾等大中城市都有抗日義勇軍活動。

東北抗日義勇軍奮勇抗擊日寇精銳關東軍,攻城奪鎮,四處襲擊,大量殲滅日軍的有生力量,打得日寇驚恐不安,極大地振奮了全國人民的愛國熱情。當時流傳的
「馬占山(義勇軍名將),馮占海(義勇軍名將),一馬占山,二馬占海,山海關外,排山倒海」就是東北義勇軍抗日氣勢的寫照。

當時美國《密勒氏評論報》發表評論說:「滿洲事實上沒有不被襲擊的地方,城市和鐵路,竟找不出一處來」。

英國倫敦《每日導報》也載文說:「滿洲當局日陷不寧,目下滿洲境內,日本人沒有一條絕對安全的道路。」

時任日本關東軍副參謀長的崗村寧次曾回憶:他在視察北滿的4天內,就在飛機上3次看到大隊行軍的抗日義勇軍戰士,還看到了2名被抗日義勇軍重傷的日軍高級軍官。

東北抗日義勇軍牽制和消滅了大量的日軍。1931年至1932年日本用於東北戰場的精銳關東軍就有5萬多人,為加緊圍剿東北抗日義勇軍,1932年秋關東
軍又迅速增加到6個師團、15萬餘人,以後一直保持5個師團的兵力。從九一八事變到1933年,東北抗日義勇軍就斃傷日本關東軍2萬5千多人。

東北抗日義勇軍的英勇鬥爭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遲滯了其侵華的進程。就連日本戰史也承認,日軍在東北抗日義勇軍的打擊下「困難重重,傷亡慘重」。

東北抗日是在非常艱苦的條件下進行的。我們面對的是日寇飛機、山炮的輪番轟炸和重機槍掃射,有時還有坦克和裝甲車,再加上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給養充足的步兵。

由於張學良的不抵抗並大軍撤離東北,造成東北抗日義勇軍孤軍作戰。而東北抗日義勇軍武器簡陋(原屬東北軍的部隊尚有一些基本的步兵武器,而民眾武裝使用的
大多是獵槍、土炮、長矛和大刀),彈藥匱乏,糧秣短缺,沒有後援,沒有補給,且大都缺乏最基本的軍事訓練(儘管抗日義勇軍敢於正面和日軍拼打,

前仆後繼,但在敵飛機大炮轟炸、機槍掃射時,往往不會利用地形地物,不知疏散掩蔽;遇到日軍戰術包抄或側擊時,往往不知所措,因而犧牲慘重),只能以血肉之軀、抱必死之決心抗擊日寇的優勢兵力和精良裝備。

在我所經歷的十餘次交戰中,我方均有很大犧牲,戰況慘烈。我目睹了大量不同社會層次、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齡段的抗日義勇軍官兵為國捐軀。很多人甚至連日本鬼子的面都未見到,就被飛機、大炮炸死。

多少弟兄倒在槍林彈雨中!多少弟兄倒在冰天雪地里!他們就是要為國慨然赴死啊!

尤其令人難忘的是那些參加義勇軍的東北和關內的青年學生們,他們明知是去拚命,是去犧牲啊,那是書生以死報國啊!

東北抗日義勇軍民眾基礎之廣泛、抗敵之勇猛、犧牲之慘烈、抗敵環境之艱苦、影響之深遠,在中國民眾反侵略鬥爭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東北抗日義勇軍的英勇鬥爭振奮了不畏強暴、奮勇抗爭的中華民族精神,推動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的發展。

從1932年第一次淞滬抗戰(1932年1月28日至3月3日,國民革命軍第19路軍和第5軍抗擊侵華日軍進犯上海的作戰)、1933年長城抗戰
(1933年1至5月,國民革命軍在山海關、熱河省和長城喜峰口、古北口和冷口等軍事要地抗擊日寇的作戰)、1933年馮玉祥將軍組織的察哈爾民眾抗日同
盟軍抗戰和1936年傅作義將軍指揮的國民革命軍綏遠抗戰,到以後的全面抗戰,都受到東北抗日義勇軍的影響。

東北抗日義勇軍的艱苦鬥爭一直堅持到1940年前後,後期有一部分加入東北抗聯。

東北抗聯組建於1936年2月至1937年12月。東北抗聯兵力最多時有11個軍(各軍兵力不等,一般千餘人,最多的3千餘人,最少的數百人)、共約3萬
人。其中5個軍是共產黨領導的吸收了部分義勇軍隊伍的反日游擊隊,2個軍是義勇軍王德林吉林中國國民救國軍和李杜吉林自衛軍余部,4個軍是其他義勇軍余部
和抗日山林隊(綠林抗日武裝)。東北抗聯各軍聯繫並不緊密,基本上是各自為戰,而由義勇軍余部組建的軍更具一定的獨立性。1940年春東北抗聯的兵力減少
到不足2千人,當年底東北抗聯余部600餘人先後退入蘇聯境內,後被改編為蘇聯紅軍教導旅並滯留在蘇聯遠東地區。

《義勇軍進行曲》的創作構思就源於東北抗日義勇軍的英勇鬥爭。有資料說,《義勇軍進行曲》的歌詞創作主要取材於一首遼寧義勇軍軍歌——《血盟救國軍軍
歌》,其歌詞為:「起來,不願當亡國奴的人們,用我們的血肉喚起全國民眾;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必須奮起殺敵。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起來!起來!全國
人民團結一致,戰鬥!戰鬥!戰鬥!戰鬥!」

《義勇軍進行曲》是東北抗日義勇軍所彰顯的誓死捍衛國土家園的中華民族精神的寫照。它是堅苦卓絕抗戰中鼓舞人心的最著名最流行的抗戰歌曲。二戰快結束時,美國國務院曾提出: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之日演奏各戰勝國音樂時,選定《義勇軍進行曲》作為代表中國的音樂。

著名的抗戰歌曲《大刀進行曲》也唱出:「前面有東北的義勇軍,後面有全國的老百姓」。

要讓國人尤其是年輕人知道,東北抗日的主體是東北抗日義勇軍。

東北抗日不光是東北抗聯(組建於1936年2月至1937年12月,堅持到1940年前後)在抗日,更有規模大得多、影響大得多、抗日時間長得多(1931年9月下旬興起,堅持到1940年前後)的東北抗日義勇軍在抗日。

在東北抗聯抗日的同期,東北抗日義勇軍仍然在抗日且兵力多於東北抗聯。

組成東北抗聯的11個軍(共約3萬人)中,有6個軍是原東北抗日義勇軍隊伍,其餘5個軍也均有義勇軍隊伍加入。

東北抗日義勇軍有約5千人堅持到1940年前後,東北抗聯有約2千人堅持到1940年前後。

東北抗日英雄不光有東北抗聯的楊靖宇、趙一曼(我非常敬佩這二位抗日英雄),還有更多的作為50餘萬抗日義勇軍代表的不同信仰、不同黨派、不同階層的抗日英雄。

東北抗日義勇軍以血肉之軀抗擊強敵,自願為國慨然赴死,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英雄,是中國之魂魄。

我們不能忘記不畏強暴、奮勇拼搏、視死如歸、氣壯山河、打響中華民族堅苦卓絕14年抗戰、浴血苦戰10年的東北抗日義勇軍。

應以多種形式充分介紹東北抗日義勇軍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以緬懷英烈,激勵、教育國人。


我自問自答吧,最近看到很多人提到抗戰都會說到東北的情況,似乎大多的意思認為東北人徒有好勇鬥狠的虛名,真到了用得上的時候反而都老實的很,不像內地抗戰烽煙四起一寸山河一寸血的雖然慘烈卻還剩下英勇,看得多了不吐不快,主要憑記憶,也許數字有所出入,感興趣的朋友請指正。

這事兒很大,說起來會比較散,按時間線說吧,從九一八算起東北抗戰持續一十四年,比內地多了六年,當時的三十萬東北軍奉行張少帥的命令,執行的是不抵抗的政策,基本上被一萬多關東軍打了個措手不及,一個月佔領長春,三個月佔了哈爾濱,期間除了馬占山等幾隻正規軍做了一定程度的抵抗外,日本人可謂順風順水,連著張少帥攢了多少年的東北空軍八十多架飛機和東北海軍幾隻內河炮船也被俘獲,另帶著大帥府幾車皮的的珍寶古玩銀元黃金,確實丟人。這是表象,具體看哪,東北的主事人,民國副統帥張少帥事變當天還在北京跳舞,也有說在聽梅蘭芳的宇宙鋒的,他以為日本人不過和往常一樣挑釁一下,下了道不抵抗的命令(這事怪在蔣某人頭上的確冤了,歷史原因宣傳需要),軍隊當然會服從命令,你不要指望每天練的就是服從兩字的軍人會突然違抗軍令自發行動,那個叫軍事政變,東北軍雖然比起大國軍隊戰鬥力不怎麼樣,可也不敢公然抗命,何況是張家的私軍,心裡恐怕沒有多少國家概念,張家概念倒是日夜念著。即便如此,我們也不能否認少數東北軍自發作出的抵抗,畢竟日本人即便爬到哈爾濱也用不了三個月。一路上東北軍當地駐軍還是很是抵抗了一陣,實力不濟是另一回事。也正因為少帥當年的這道命令,年輕不懂事,之後很是後悔自己丟了大好的東北老家,這種心態為人所用鬧出後面的事來這裡就不說了,再說說日本人這一面。

當時的日本東北駐軍叫做關東軍,以日本人稱呼的關東州命名,當時還隸屬於朝鮮軍,沒有直接歸屬大本營,只是一隻一萬餘人的力量,以保護鐵路為名義駐紮東北,不過人數雖少,卻是一隻精兵,裡面的一群大佐中佐很是影響了日本日後的戰爭走勢,舉例幾個,當時的關東軍參謀,也是918的主謀叫石原莞爾,公認的日本戰略第一人,儘管後來大家都覺得日本無戰略,板垣征四郎,大家都熟,後來做到陸相,還有一個叫東條英機。怎麼樣,也算精英薈萃吧?這麼一幫人為了建功立業,瞞著日本的大本營來了一把日本式的下克上暴走,結果碰到了千載難逢的敵手張少帥,贏到手的東西把自己都嚇到了。清醒的如石原還知道收斂,笨點的如東條就徹底的激發了賭徒心性了。當然,美國人會教育他的,這裡不說。

幾十萬拿著不抵抗命令的東北軍,戰鬥力是當時中國軍閥部隊的中等水平,並且大半在關內忙著搶地盤,碰到了枕戈待旦朝思暮惦記的精銳關東軍,怎麼樣,還覺得東北軍輸的冤嗎?要知道,後來全面抗戰時關內的一個日本大隊就敢對著當時的中央軍一個師展開進攻,而且還都能贏。這是中央軍,再說另一方八路,彭德懷集中近兩萬人圍殲一個深入根據地的鬼子大隊八百多人,怎麼樣?最後還是突圍跑了,亮劍是戲說,看著過過癮就好了,別當真!這就是一個落後的未啟蒙的農業國對一個近代化的充分動員的工業國的實力差距,慶幸的是我們當時面對的是日本,要是德國的話還能撐八年嗎?要知道當時的日本陸軍被評價為武器戰術還停留在一戰水平,只是士兵訓練水平一流。作為對比,德國人的對手,開戰初期慘過中國的蘇聯,諾門坎一戰打出了遠東七年和平,為什麼?把日本人打怕了,從此不想北進,只敢南下靠海軍碰美國人去了,這時後話。

再說東北被佔領之後的事。日本人是把東北當家了,佔領後大量移民,日本的貧苦農民來了東北就變地主,發房子給地,就這樣來了三百萬移民,當時東北人口多少哪?3000萬,絕對數不高,相對數很高。駐軍多少哪,沒有低於七十萬的時候,而且42年前都是日本最精銳的部隊,最高時日本十八個常設使團有十個在東北,軍人退役後就地落戶,成為在鄉軍人,也就是我們說的預備役,隨時扛槍打仗。作為對比,當時關內漢人有近四個億,國民黨連同共產黨和各路軍閥軍隊人數四百萬以上,他們面對的日本軍隊有多少哪?最高的時候一百萬。有後方有援助,雖然吃的不好,但基本吃得飽,也穿的上,就這樣也被人封鎖了所有入海口,到最後只能靠美國人的駝峰航線獲得外援,客觀地說,當時關內的情況相對於東北來說還是很有看頭的,再來看東北的情況。

剛才說過了東北的日本人情況,東北人的情況哪?日本人為了穩固對蘇作戰的大後方,為了保證所謂的帝國生命線,在東北下了血本,為了切斷抗聯生命線,日本人將集中營發揚光大,發明了人圈,關屯並戶連甲互保,什麼意思?就是方圓幾十里內的所有人都被圈在一個地方,出門要路條,幾人共用一條褲子,任何食品不許外帶,一戶給抗聯提供幫助聯保的十戶全部受懲罰,早知道東北的冬天長達半年,不像內地終歸找得到點吃的,冰天雪地之下只有雪不限量供應,不加熱吃多了穿的再厚也會僵掉。別說打獵啊,槍聲會把你出賣,日本人的小分隊拉網搜山哪,即便你找得到吃的也不敢生火,天上有飛機,地上有望樓,生火就是點信號彈給日本人指明自己位置。所以才會有東北東北抗聯總司令為了下山找一點糧食而暴露自己,犧牲後日本人都納悶這麼嚴密的封鎖下他是怎麼活下來的,刨開肚子一看只有棉絮和樹皮,即便這樣這位將軍和他的部署依然寧死不屈,這位將軍叫楊靖宇,請記住他的名字。問一下,關內會出現這種艱苦情況嗎?

不比關內,東北的抗日武裝實際是在沒有根據地的情況下戰鬥的,日本人把對付蘇聯的力量用於對付東北的弱小抗聯,他們沒有後勤沒有援助沒有根據地,你還覺得是因為東北人不抵抗嗎?


樓主發這種地域貼有個毛線意思。

為什麼金滅北宋,華北地區最先淪陷,並且抵抗力度最小,看看我們南宋抵抗了多少年呢,一直把金國耗死?

為啥東北最早淪陷?因為最先打的東北啊。

為啥抵抗力度小?九一八之後東北連有組織國軍幾乎都沒有了,東北的抗日英雄你不了解而已。

日軍拿下東北的六年之後,蔣委員長才和日本正式宣布全面開戰。

在正式宣布全面開戰的情況下,

7月7日日本人鬧事,

7月28日北平失守,7月30日天津失守。

8月13日淞滬會戰開始,12月南京就淪陷了。

要怪就怪常申凱吧


地獄狗真多,大爺挨個打你們臉。

和蘇聯挨著近的黑龍江,這個地區抗聯的活動就非常活躍。唯一保存下去的抗聯支部就在這邊。

而有黨組織的領導,抗聯的發展非常迅速,等到周保中過來之後,迅速就拉起了一個縱隊。而發展的隊伍在短時間內迅速控制了東北的所有大城市。搶在國軍之前迅速控制大城市。

這個縱隊後來在民主聯軍第一次攻打長春的時候表現非常英勇。其中的朝鮮團甚至打到全團幾乎打光依然不退。

而且關內沒有開拓團。

這個是日本人統治的基礎。日本從日俄戰爭之後就開始了大量的向東北移民。

在918之前日本就已經在這個地區安插了足夠多的團民。

關內能打游擊戰的前提是日本人的力量薄弱。廣大鄉村地區沒有她們的軍事力量。

東北則不然。接近100萬的關東軍常駐,這個地方是日本的核心利益地區,關內的日軍總共也沒有30萬吧。

100萬常駐的精銳關東軍,大量的永久工事把各個地區徹底分割。再加上接近50萬的武裝開拓團把中國人徹底分割。這個時候東北的中國人人口不到2000萬,都不去現在上海市多。這種人口密度會有大量無人區。很多時候日本人不用太打,把抗聯趕到無人區堵一冬天,第二年上山收屍就行了。

這就是一種絕境。


抵抗力度小?題主應該聽過國歌吧,那是聶耳為東北抗日義勇軍寫的軍歌。


不想黑東北同胞和東北地區,但是這個少帥和這支東北軍我要黑。

當年猛如虎,北洋後期長期把持東北華北地區,作威作福。直到1930年入關勤蔣時還是威風八面,坐擁三千萬人口、一百三十萬平方公里的國土、數十萬裝備齊整的海陸空三軍。面對日寇毫無抵抗行為和意志。零星的抵抗都是以中下層軍官抗命為前提的。

後來轉入關內之後,以優勢兵力進剿疲憊不堪的紅軍殘部,又是有多大臉現多大眼。

少帥本人,為人子不能報父仇,為人臣不能忠君事。西安事變的性質是好的,但有太多更好更合理的發生形式和解決形式了。少帥政治上的幼稚毀了自己的前途也毀了東北軍余部。


爆個粗口,誰說這話誰是傻#

這只是遼寧一部分抗日義勇軍資料《約1萬字》

  遼北抗日義勇軍史料

作者:武宇忠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瀋陽、鐵嶺、開原等地兩天之內即遭日寇侵佔,整個東北也很快淪陷,成為日本帝國主義武裝佔領的殖民地。東北大地,山河變色,中華民族蒙受奇恥大辱,遼北人民陷入苦難的深淵……。為挽救祖國危亡,趕走日本侵略者,保衛家鄉,保衛祖國,不屈的遼北各行各界人士衝破「不抵抗」禁令,自發地拿起簡陋的武器,紛紛組織起抗日義勇軍馳騁於遼北山川,演出了一幕幕極為悲壯的抗日救國史劇。

一 第七旅潰往東邊道 趙亞洲回鄉舉義旗

1931年「九·一八」之夜,駐守在瀋陽北大營的東北步兵第七旅執行國民黨政府「不抵抗」命令,在參謀長趙鎮藩帶領下,被迫退到東山咀子東北講武堂。隨之,東山咀子東北講武堂的學兵也隨第七旅的一部分經輝山、鐵嶺東部的三岔子、大甸子、南雜木撤往山城鎮,投奔東邊道鎮守使於芷山。東邊道是—個歷史地理概念,來源於北洋政府1914年公布的法令。當時把東北劃為三個省,下設十個道,東邊道是其中之一,管轄著現今遼吉東部交界的新賓、桓仁、通化、磐石、集安、柳河、清源等二十餘縣。這時的於芷山,有實力一旅之眾。

第七旅和講武堂學員在撤退路上,部分下級軍官和愛國士兵,因不滿國民黨的不抵抗政策,相繼脫離部隊,有的棄槍械回家;有的攜械和當地民眾結合,建立抗日武裝;有的成為地方民團骨幹。日偽也發現「王以哲部由上月失散者確有百餘人,分為四股,在撫順北境橫道河子、磚檯子、武家溝、鐮刀灣、會元堡各處……」潰散者何止百餘人,特別是第七旅及講武堂學員隊到山城鎮後,東邊道鎮守使於芷山只答應給他們解決部分給養和冬服,不允許第七旅和講武堂學員隊留在東邊道,而要求他們「離開此地!」第七旅及講武堂學員隊只好又經東豐、清原進入鐵嶺東部山區大甸子、雞冠山一帶。

王以哲率第七旅及講武堂學員隊準備在這山峰綿亘的地方堅持抗日。他們駐足鐵嶺東山的打算,構成了對瀋陽的威脅。日本關東軍司令本庄繁為鞏固對奉天的控制,於9月20日命在鄭家屯的日軍第二師團所屬混成第三十九旅團的平田幸弘大佐的第二十九聯隊本部,及第二大隊步兵炮隊;野炮兵第二聯隊一中隊;工兵第二大隊第二中隊的一個小隊,20日到達奉天,協同重松支隊(重松支隊本隊兵力為步兵第七十八聯隊第三大隊;第二炮兵隊;騎兵第二十八聯隊第二中隊;野炮兵第二十六聯隊第七中隊;無線電話一班)向鐵嶺東部的東北軍「敗殘兵的掃蕩」。

重松支隊30日從瀋陽出發到開原,10月1日向清河河谷「掃蕩」。鐵嶺獨立守備隊步兵第五大隊東部在步兵大尉中山孝一的率領下,協同重松支隊向凡河、柴河河谷地帶進攻。第七旅及講武堂之一部在雞冠山與日軍展開激戰,打死打傷日軍多人。在日軍優勢兵力進攻下,第七旅主力要退到南滿鐵路附近,破壞了大凡河、亂石山附近的敵軍電線及鐵路,於10月21日夜經亂石山、虎石台一帶越過南滿鐵路要去山海關內。撤退時,離掉隊人員無數,槍械遺棄遍地。日軍獲勝後,留清水支隊駐鐵嶺各要地,主力分批逐次撤回瀋陽。

「九·一八」事變時,在遼北昌圖紅頂山兵營、八面城兵營駐有東北軍步兵第二十旅常經武部。日軍為清除北進障礙,保證鐵路運輸線的暢通,對駐防在昌圖站附近紅頂山的常經武部第十七團發動進攻。9月20日,在日軍野炮兵第二聯隊重炮大隊轟擊和步兵進攻下,紅頂山兵營一片火海,十七團稍事抵抗後即向鄭家屯(雙遼)一帶撤退。午前七點三十分,日軍完全佔領了紅頂山軍營。日軍對常經武部實施了追擊。追至鄭家屯一棵樹北鐵老爺窩棚附近,部分愛國官兵在營長於澄率領下,不顧上級不抵抗的命令,奮起抵抗,打死打傷日軍多人,其中有日軍中隊長粟原大尉。

第七旅、第二十旅及講武堂學員隊部分官兵離隊後,與「所在地不正規軍及馬賊合一」。

正當鐵撫交界山區農民揀起潰兵武器和散兵結合成眾多支小股武裝,群龍無首時,瀋海鐵路押車警、二十八歲的趙殿生與同鄉楊景良、楊振東於「九·一八」事變十天後,帶三支短槍,一枝長槍從鐵路警務段棄職回到家鄉富爾哈、三岔子一帶,組織武裝,舉旗抗日。趙殿生是鐵撫交界山區的富爾哈村人(現歸撫順市管轄)。舉義後報號「亞洲」。與主張抗日的警察同事,再串聯務農時好友、鐵嶺境內四沖人王樹林、後營盤人東北軍舊部肖品三及第七旅、講武堂部分愛國官兵後,拉起了二三十人的抗日武裝。先收繳了三岔子警察分所的槍。接著收編了後營盤一帶的地方武裝郭連田等20餘人;三岔子民團長趙橫連等20餘人及想兒山的李虎臣大刀會;武家溝興玉生民團、朴起屯董二虎民團、洪興屯劉洪圖民團、大靠山屯劉橫山民團、小靠山屯劉海蛟民團等地方武裝,拉起了「大綹子」。這些地方武裝多者二三十人,少者三五人。因多數都揀到了潰兵武裝,又從當地自帶馬匹,故大部分槍馬齊全。不到二個月的功夫,趙亞洲的抗日大旗下,隊伍就已有騎兵三百餘人。(雖為騎兵,因人多馬匹少,騎騾子及毛驢者也間而有之)為了掌握部隊的領導權,整頓部隊,趙亞洲在花豹沖槍斃了與其爭奪領導權、騷擾百姓的給養處長郭連田(報號大亞),鞏固了領導地位。

王樹林也因幫助趙亞洲爭奪領導權而得號「幫亞」。之後,趙亞洲根據黃雲閣等人的建議,在三岔子對所部進行了整編。隊伍改大綹子為「抗日總隊」,提出口號是:「寧做戰死鬼,不當亡國奴!」趙亞洲當乘警時,受過紅色人物熏陶,認為抱定紅色,必定勝利。故規定所部一律戴紅袖標,袖標中間寫一行大字「寧做戰死鬼,不當亡國奴」,下寫一個「亞」字。同時,製做了一面大紅軍旗,軍旗正面上書「寧做戰死鬼,不當亡國奴」的口號。旗杆旁邊白布上書黑字「抗日總隊」。矛頭直指日本侵略者。

抗日總隊根據東北軍習慣,仿東北軍條例,成立總隊部。總隊部設八個處:參謀處,處長黃雲閣,參議劉橫山;秘書處,處長王子安;副官處,處長董武臣;給養處,處長劉海蛟;軍法緝察處,處長劉長江;傳達處,處長王志安;軍醫處,處長王立中;總炮頭(前線指揮)肖品山(報號連畦)。趙亞洲自任總隊長,部下稱他為總司令。總隊部下設八個中隊,各中隊長所率多系子弟兵(家鄉兵),人數三五十人、五六十人不等。第一中隊長為四沖農民王樹林;第二中隊長為三岔子民團長趙橫連;第三中隊長為武家溝農民興玉生;第四中隊長為小會試屯人李士武;第五中隊長為洪興屯人劉洪圖;第六中隊長為下哈達村人楊玉山;第七中隊長為富爾哈村少年胡興武(號飛龍);第八中隊長為朴起屯村礦工董二虎。第七、八兩中隊長是抗日總隊中年紀最小的帶兵軍官。抗日總隊的紀律是:「不殺不搶不威脅百姓,不準強姦婦女,不準翻箱倒櫃,不準強要飲食,違者槍斃。」由於打出抗日旗幟,又有嚴明的紀律,東山人民視抗日總隊為自己的子弟兵,踴躍參軍支前,隊伍不斷壯大。

在組織隊伍過程中,抗日總隊與日偽發生了幾次戰鬥。1931年11月,鐵嶺縣偽保安總隊長李萬忠聽說趙亞洲在三岔子李千戶拉起了隊伍抗日,即派保安第三隊長齊乃昌帶兵60餘人,到李千戶附近的車夫屯、崔山屯尋找抗日總隊蹤跡,進行討伐,日軍派軍官左宅督戰。中午時分,在崔山屯與抗日總隊之一部十餘人遭遇。雙方交火不久,偽保安隊逮捕了抗日總隊戰士尹富山、胡養富、陳永發三人,繳得大蓋槍二支。正當齊乃昌得意忘形之際,小隊長王龍跑回大隊帶來援軍二百餘人,將偽保安隊包圍。這次戰鬥擊斃偽保安隊隊兵李恩吉等五名,傷十一名,偽保安分隊長於佐臣突圍逃跑時,手槍卡殼,被抗日總隊戰士擊斃。抗日總隊反討伐首戰獲勝。崔山屯戰後不久,抗日總隊在撫順境內謝家堡子同撫順敵偽軍交戰一次,俘虜六名,繳大蓋槍五支,匣槍一支。1932年初,抗日總隊之一部60餘人在總炮頭肖連勝率領下,正在鍛木沖吃午飯,偽保安隊齊乃昌部邱局員帶隊來襲。雙方交火後,抗日總隊戰士一陣猛打,擊斃了偽警局局員邱振東,偽警士楊中興、李玉勤等五人,繳獲大小槍十三支、馬三匹、子彈1,500餘粒。幾次戰鬥獲勝,抗日總隊士氣高昂,聲威大振。

日本侵略者素不相信中國人,對討他們喜歡的漢奸也是一樣。為了摸清鐵嶺東部山區的抗日義勇軍底細,在1932年陰曆正月初,特派了一名叫安次武太郎的日本特務,化名郭學禮,裝成一個要飯的中國人,手提要飯籃子,一身乞丐打扮,竄到鐵嶺城東南約五十華里的大靠山屯村(今屬李千戶鄉)。此時,村中正好有人結婚辦喜事,安次武太郎借人多混亂之機,向正在給結婚人家幫工的二十九歲的青年農民劉鴻田打聽消息。一口結結巴巴的中國話,稱義勇軍為「馬賊」,引起了劉鴻田的警覺。恰在這時,劉的兒子來找他說家裡來了八名義勇軍,讓他回去接待。劉鴻田立即回家,向義勇軍報告了敵情,並說那個日本特務剛出村不遠,過北嶺往山後去了。義勇軍戰士聞訊立即出動,四名戰士持槍騎馬追趕,不一會兒追上了安次武太郎,喝令他站住舉手,當他們驗明這個要飯花子確是日本特務後,就地把他槍斃了。義1勇軍在劉鴻田家吃飯時,誇獎他說:「老鄉,你今天辦了一件好事。」

事後,偽鐵嶺縣長王者貴、日本參事官楠美省吾、指導官佐藤,為了尋找特務安次武太郎下落,指派偽滿便衣特務在大靠山屯及左右村屯對老百姓嚴刑審訊,終於在一個姓呂的老頭口中得知安次已被義勇軍處決的消息。

1932年3月初的—天,偽鐵嶺縣警察保安大隊長王超山,帶領幾十名武裝警察,趕著六輛大車,拉著安次武太郎的老婆前往大靠山屯,他們首先抓住正在往地里送糞的劉鴻田的二哥劉鴻章,用槍托、鎬把把劉鴻章打得死去活來,逼他帶領去起出安次的屍體。在山後一個叫滴水洞的地方,起出了日本特務安次的屍體,經他的老婆確認為安次武太郎,便用席子捲起裝上大車拉走了。

不久,劉鴻章被日偽軍殺害,劉鴻田在1932年10月,趙亞洲抗日義勇軍失敗後,被其在村公所當會計的本家劉鴻奎告密,被偽鐵嶺縣第四區范家屯的馬鄉團頭子齊子卿率50餘人抓去,獻給鐵嶺城裡的日本憲兵隊。日本憲兵隊將劉鴻田押赴五叉溝刑場,砍掉頭顱。劉鴻田壯烈犧牲了。

本節史料出自:

①《東北義勇軍》13頁。

②遼寧人民出版社《東北抗日義勇軍史》59頁、80頁、531頁。

③日本參謀本部編《滿洲事變作戰經過概要》26頁、22頁、33頁、34頁。

④趙亞洲《抗日總隊的興起和失敗》

⑤肖連勝檔案(現存鐵嶺縣公安局檔案室)

⑥《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52頁。

⑦《盛京時報》1931年9月27日、10月2日、1O月3日;1932年2月4日、3月1日。

⑧偽滿檔案《奉警情芬特14》—2—100卷222頁,94卷60頁(現存省檔案館)

⑨《撫順文史資料選輯》第10輯。

二 日寇策劃偽自治 抗日烽火遍遼北

1931年9月19日,日軍駐鐵嶺的獨立守備隊、工兵隊、憲兵隊出動全部兵力,重點搜查了有反日情緒的學校、團體,由日本指導官接管鐵嶺縣政府,遣散公安隊;出動輪胎式輕裝甲車數輛,架著機槍,沿街巡邏示威,一槍沒放就佔領了鐵嶺城。並相繼控制了遼北各縣政權。

為了達到「以華治華」的目的,日本侵略者於1931年9月20日改中國遼寧省為偽「奉天省」、改瀋陽市為偽「奉天市」。25日,唆使漢奸袁金鎧、趙欣伯、於沖漢、闞朝璽等人組織「地方維持會」,聲言脫離南京中央政府,建立「新獨立政權」。不久,原遼寧省長臧式毅也公開投敵,搖身一變,成為偽奉天省長。11月10日,日本侵略者為控制市、縣級地方政權,在瀋陽市設立了「自治指導部」,為建立新政府進行宣傳鼓噪。侵佔鐵嶺、開原等縣的日軍頭目,積極收買鐵嶺等縣原政界上層人物,策劃成立偽自治政府。日本駐鐵嶺領事館向鐵嶺縣派出參事官鎌倉嚴,出面組織偽自治政府。遼北各縣一些上層人物除少數響應遼寧省政府警務處長黃顯聲的號召,組織抗日義勇軍外,部分逃往關內,大部成為偽政權的成員。在侵略者的策划下,偽鐵嶺縣自治政府拼湊成立。石之璋為偽自治委員會委員長,常郁棟為副委員長,王者貴出任偽自治局長,李世蔭出任偽警察局長。(不久,王者貴取代石之璋為委員長)日方向偽自治政府派出紀滕義也、未廣榮二、山田桂藏、西尾信等為顧問(後改為指導官);甲斐政治等八名日本官員為自治指導委員會委員。日本侵略者為牢牢控制偽政府,制定了「自治憲法」,共7章31條。其中第13條規定:自治政府的財政予算、重要官員的任免及其他重要事項,均須得到日方自治指導委員會同意;第21條規定:「縣自治指導委員會,指導、監督縣自治執行委員會一切應辦事宜。」就是說,偽縣政府自治委員會,必須聽命於日本侵略者,是侵略者奴役鐵嶺人民的工具。

鐵嶺縣成立偽自治政府後,侵略者要求遼北各縣效仿執行。於是,各縣相繼成立了偽政府,漢奸丁一青當上偽開原縣自治政府執行委員會委員長;李澤生、梁維新交替任偽法庫縣自治政府執行委員會委員長(縣長);欒自新當上了偽昌圖縣自治政府執行委員會委員長……(時梨樹縣、懷德縣等亦屬遼北範圍之內,因現已歸吉林省管轄,本書未收梨樹等縣內容)一些賣國求榮的政客,為了身家性命、榮華富貴,不惜出賣祖國、祖宗、靈魂,成了日本侵略者的幫凶,十惡不赦的賣國賊。

遼寧省政府警務處長黃顯聲將軍率部分公安部隊從瀋陽退到錦州時,以省政府警務處長的名義,命令各地公安隊,號召各地方政府官員,組織義勇軍抗擊日寇侵略。高崇民、閻寶航、盧廣績等在北平成立的「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也相繼發出號召,並任命了一批抗日義勇軍的領導人。各地的抗日隊伍只要和救國會取得聯繫,堅決抗日者,即發給委任狀,指定番號。「九·一八」事變後,遼北各地遍燃抗日峰火,抗日武裝為救國會承認,先後發給委任狀的就有十路義勇軍之多。

其中有活動在新城子、法庫的於德霖第九路軍;活動在法庫、昌圖的賈秉彝第十五路軍;活動在法庫、新民一帶的范輔臣三十一路軍;活動在開原的方振國第三十六路軍;活動在鐵撫邊界的趙亞洲第三十九路軍。上述五路軍在抗擊日本侵略者的鬥爭中,都程度不同地發揮了作用,多數戰績輝煌。另五路軍中,鐵嶺縣警官陳濟新領了第三十二路軍司令委任狀並未建軍。崔殿華領了第四十三路軍司令委任狀後,曾組織起部分隊伍。1932年5月13日,第四十三路軍在鐵嶺縣韭菜峪與偽軍交戰五小時,將偽軍中的日本指揮官村田擊傷,擊斃其他的軍官兩名及部分偽軍,崔部犧牲一名,傷一名,被俘三名。韭菜峪之戰後,不見四十三路軍活動。後來潰散,余部東下參加了欒法章的自衛軍。律師呂景新領了第四十四路軍司令委任狀和番號後,並沒建成。昌圖縣公安大隊長國強在事變初期,響應遼寧省政府警務處長黃顯聲的號召,率昌圖公安隊及各地方武裝約一千餘人表示抗日。被黃顯聲委任為抗日義勇軍第七路軍司令。國強把隊伍建成後,只和日軍交火兩次,即叛降日本侵略者,當上了偽昌圖縣警察大隊總指揮;鐵嶺縣王超山領了第五十四路義軍番號,剛組建成即變節投敵,當上了偽鐵嶺縣公安大隊總指揮,成為侵略者的鷹犬。

除上述九路軍外,愛國群眾自發地組織的抗日武裝如雨後春筍,遍及遼北大地。日本人岡部善修編著的《滿洲治安小史》中寫道:「滿洲事變的爆發,急劇地增加了大量的馬賊、兵匪。也就是說,伴隨著舊東北政權的解體,敗逃的軍隊、警察變成了地方自衛團,乘著由於事變而引起的深刻的社會不安蜂湧而起的土匪、馬賊等急劇地增加,並擴大勢力。這些成為大小無數的兵團,組成了武裝、徒黨乃至部隊,反對新生的國家,橫行暴虐到登峰造極的限度。」許多地方民團,綠林好漢,把槍口轉向日本侵略者;勞苦農民、工人在困難當頭時,往往拿起武器,投入到抗日救國的行列中來。如昌圖縣四平街的李雙儀第二支隊,開原縣李大方的第五支隊,昌圖縣趙榮昌的第十六支隊,鐵嶺縣鄭子營民團等數不清的小股抗日隊伍,最後匯成幾支強大的抗日力量,演出一幕幕悲壯的愛國史劇。

本節史料出自

①《鐵嶺續縣誌》6一7卷。

②遼寧人民出版杜《東北抗日義勇軍史》65頁、90頁、106頁、120頁---122頁。

③《遼北人物錄》37頁、72頁。

④岡部善修《滿洲治安小史》2—3頁。

⑤敵偽檔案《奉警情芬特14》一2及作者訪問筆記。

⑥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編《抗日義勇軍概況》

三 金山好威震嵩山堡 方振國佔據天橋山

趙亞洲的抗日總隊在鐵嶺東南部舉旗抗日時,在開原境內活動的被日本人稱為「積年悍匪」的佔中原、金山好部在「九·一 八」事變後,激於民族義憤,改「殺富濟貧」口號為「抗日救國」。於1931年11月21日在二社窩堡擊斃偽警察柏相林、蘇德林等十餘人。12月11日夜間,開原縣公安局(後改為警察署)局長程星五令警察大隊長韓蓉萱率步、炮隊150人,冒雪偷襲金山好駐地孟家寨。金山好聞訊,先敵撤出,率300餘人連夜襲擊了嵩山堡偽公安七分局,並將該分局舉火焚毀。

嵩山堡之戰後,金山好部軍威大振。這時有開原四寨子人陸子猷,以為日偽擴充大團的名義,自任該大團團長,從各村抽得馬丁六十餘人,組成一支騎兵隊伍。組織停當後,率部起義抗日,陸子猷自報山頭「綠林好」,率部加入了金山好部。金山好部力量發展壯大,日偽驚慌已極,驚呼:「匪真大膽,敢襲警所!」嘆道:「匪久擾鐵開兩界,屢經日軍警痛剿,前仆後繼,剿不勝剿。」金山好火燒嵩山堡偽公安分局等抗日活動,使開原日偽如卧針氈,席不安寢,於是派部分偽警換上便衣,四處查訪金山好部行蹤,並破獲了金山好部在開原的內線據點——開原鎮大西關月盎西衚衕鄭公館。義勇軍戰士七人被捕,損失八音手槍、六輪手槍各一支,子彈200餘粒。

金山好部在開原境內與日偽鏖戰時,原開原公安警察方振國響應警務處長黃顯聲號召,在開原慶雲堡、天橋山—帶組織警察、民團,拉起抗日隊伍,被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委任為遼寧抗日救國義勇軍第三十六路軍司令。方振國的隊伍開始人數不多,後來,一些綠林隊伍如「海龍」、「大魁字」、「青山好」、「平滿」等都在共同的抗日目標下,捐棄前嫌,加入了方振國的隊伍。但由於裝備差,在與日偽作戰中經常失利,方振國決定與昔日治安對手、聲勢較大的佔中原、金山好部合作抗日,將所部合併於金山好的隊伍。

本節史料出自:

①《盛京時報》1931年11日28日、24日、2月19日。

②《遼北人物錄》32頁

③遼寧人民出版杜《東北抗日義勇軍史》104頁

四 吳興周車店聚群英 救國軍謀攻瀋陽城

1931年冬,原東北講武堂學員遼中人方魯,西豐人李士廉不滿國民黨政府不抵抗政策,看到水深火熱的東北父老鄉親無人解救,國土淪喪無人收復,憤然離開退到關內的部隊,乘火車潛回瀋陽,他們以太清宮附近的同仁堂藥鋪為活動據點,開始了組織抗日義勇軍的活動。他們和吳興周、張靜超一起,四齣聯絡愛國人士、抗日力量。方魯和李士廉去撫順聯絡趙亞洲的抗日總隊。在撫順東的一個小火車站向鐵路工人打聽趙亞洲時,被他們騙到一個院里,出來七、八個拿短槍的壯漢,把他倆綁了起來。原來,這些人是趙亞洲的衛兵。方、李稱是趙亞洲的朋友,要求見。這時從門外走進一個中等身材的中年人,笑著給他們鬆綁說:「委屈二位了,我就是趙亞洲。」就這樣,他們先後和活動在鐵撫交界的趙亞洲部,活動在新民的小白龍部,活動在鐵法的老來好部,活動在開原的金山好部取得了聯繫,在抗日的目標下,共同聯合起來。1931年底的一天晚上,各支隊伍的領導人潛來瀋陽,在北市場附近的一個大車店,召開了各支抗日組織負責人的秘密會議。為抱團抗日,共同救亡,大家一致同意成立「東北民眾抗日救國軍」,並成立了以吳興周為總司令,方魯、張靜超為副總司令,李士廉為參謀長的總司令部。司令部下設四個支隊,第一支隊司令為「小白龍」,在瀋陽西部開展抗日活動;第二支隊為「趙亞洲」,在鐵撫一帶活動;第三支隊為「金山好」,在遼北活動;第四支隊司令為張濤,在瀋陽以南活動。通過吳興周個人關係,前來參加救國軍成立大會的還有一位偽靖安軍的炮兵中隊長,會議對他沒加委任,讓他繼續在偽軍中潛伏活動。

東北民眾抗日救國軍成立一周後,由總司令吳興周主持,在離城較遠的一個大車店召開了有幾百人參加的誓師大會。會上,吳興周總司令宣講了抗日救國道理,頒發了各級官員的委任狀。大家在幾張香案的香爐里,點燃了許多黃裱紙,共同宣誓:「我們是炎黃子孫,是中華民族的精英,為反對日寇積極行動起來,為驅逐日寇、保衛家鄉而戰鬥……誓死不當漢奸,永不出賣兄弟、同胞……」

抗日總隊還特別打擊了佩戴紅、白袖標,冒充抗日總隊士兵搶奪民財,敗壞抗日隊伍聲譽的土匪。有一次,章黨百姓到抗日總隊司令部告發其部下在章黨持槍威嚇婦女,當眾搶劫民財。趙亞洲派衛隊長李虎臣查明此事,李虎臣很快將作案人追上並擊傷,經查竟是冒充抗日總隊士兵的土匪。由於抗日總隊紀律嚴明,連日偽也不得不承認, 「趙、金現有眾二千人,以大甸子為大本營,頗有紀律,不準招擾百姓……日聞滋事者三人,當場槍決雲。」

為雪馬家寨之恨,解救被俘戰友,打擊敵人氣焰,金山好、方振國部乘鐵嶺縣「警隊多派出分防四境,城內僅有百餘人」之機,於1932年1月11日夜,分三路攻破鐵嶺城。主攻鐵嶺監獄的一路,於十日晚即潛入城內,隱蔽在東門裡金店後院。午夜,與另兩路同時發起進攻。主攻部隊打開鐵嶺監獄,救出方振國老父及被俘戰友,共開放人犯二百餘名。另兩路攻下了西門警務所和西關分所。日偽「張督察被打傷,分所警士死一名……」「二名看守受傷」,日本巡查部長郡山敏夫被擊中眼部,第二天「貫目而亡。」放獄後,金、方所部縱火焚燒了獄署和監房。繳獲長短槍107支,子彈一萬六千發,奉洋及大洋二萬餘元及大量衣物裝備等物。經過一番巷戰,拂曉前,金、方部撤出鐵嶺城,向中固方向運動。

當時,日本鐵道獨立守備隊駐鐵嶺公園附近,憲兵隊駐中央街。守備隊長丸山定、憲兵隊長藤川九十九、警察署長山豬重、日軍駐鐵工兵聯隊長成澤清命全城日偽「非常出動」,派日軍150人和部分守城偽警尾隨追擊。為甩掉追擊,11日,金山好部襲擊了尚陽堡偽公安分局,焚燒了偽公安分局及日本殖民者在尚陽堡的房屋後,撤往八棵樹一帶山區,甩掉了鐵嶺日偽追擊。一月中旬,金山好、方振國部從容地開赴瀋陽附近,準備與友軍共同進攻瀋陽,攻瀋陽計劃夭折後,金山好率部返回開原馬家寨活動。

2月14日,開原偽警察大隊長韓蓉萱率步、炮、騎兵200餘人來攻。金山好部與之在馬家寨展開激戰,戰鬥從上午打到下午三時,偽警隊漸漸不支,這時偽警察署長程星武率隊來援,金山好部以傷二人的代價給敵人以重大殺傷後撤出戰鬥,向抗日總隊本部靠攏,於16日到達鐵嶺東部的大甸子附近。偽鐵嶺縣警務處長李世蔭、區警務局長王德振聞訊,會同偽保安總隊長李萬忠率隊前往圍剿。金山好派部分隊伍將敵偽主力引開,於第二天早六時,突襲防守空虛的大甸子。大甸子警務所只有留守之警察數人,聞金山好部鳴槍進村,「逃往民戶避險,見眾匪舉火到職局,將上屋五間房焚毀,將官發各種物品、文卷燒掠一空……」此戰,金山好部所獲甚多,繳獲了警務所所有槍支彈藥、器械、被裝等物。

為策應金山好部,趙亞洲抗日總隊本部於2月初把日本大隊及偽軍主力吸引到鐵嶺東部,在雞鳴屯與日本第五大隊、第O聯隊及偽警察隊展開激戰。日本守備隊開來了鐵甲車助戰,但鐵甲車在山區作戰,威力不大。趙亞洲部先打跑了鬥志較強的偽警察隊,然後與日軍開戰。此戰打死日軍巡官1名,士兵多人,繳獲迫擊炮2門;戰鬥結束後,抗日總隊任命石門寨人、東北軍舊部老潘為班長,利用繳獲來的迫擊炮,成立了炮兵獨立班。趙亞洲、金山好、方振國會合後,李世蔭偽警隊與之交火,敵發現「鐵縣東南有匪二千。公安隊四百名,日本守備隊十名,二十三日抵城東南小屯交火,因匪勢眾,退回熊官屯……」,鐵嶺東部「山峰綿亘,樹木參天,正是匪之根據地,」從此,他們再不敢出戰。大甸子、催陣堡、李千戶、三岔子、雞冠山、白旗寨、上哈達、黃旗寨等大片山區,成了抗日總隊的根據地。

本節史料參見:

①《盛京時報》1931年12月29日;]932年1月15日,1932年2月23、24、25日各版。

②趙亞洲《抗日總隊在三岔子的興起和失敗》

③《奉警情芬特》14—2—94卷44頁《鐵嶺盜案》

④《鐵嶺續縣誌》卷十災異志。

⑤馮兆福回憶。

七 趙亞洲東山大擴軍 老來好聚眾鬧鐵法

1932年初,活動在沈南、遼陽一帶的抗日義勇軍劉海泉部三千餘人,因在平原地帶活動不便,在日偽進攻下,逐步向瀋陽東郊肥牛屯及撫順郊區鐮刀灣一帶退卻。

劉海泉早年參加過東北軍,後投身綠林。「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略者施用「以華治華」的陰謀,委任劉海泉為日偽招降的匪首王國臣的龍武軍司令部下旅長。劉海泉在得到槍支、給養補充後,在救國會特別調查員趙殿良的聯絡下反正,打出抗日旗幟。日偽得知劉海泉脫離龍武軍抗日,遂組織日軍及偽軍王殿忠等部聯合圍攻劉海泉部。輝山一戰,劉海泉部幾乎全軍覆沒。這時,他得知趙亞洲、金山好的抗日總隊在撫順北部及鐵嶺東部山區站住了腳,並聲勢浩大,便且戰且走,向抗日總隊靠攏,最後率一千餘人到達大甸子、三岔子,開始與趙亞洲部合作抗日。

與此同時,清原縣人、綠林出身的邴桂武,因對日本帝國主義佔領東北不服,報號「不服勁」,誓與日寇血戰到底。由於他抗日態度堅決,活動在清原、西豐邊界的許多綠林隊伍及農民自發的抗日武裝,不斷加入他的隊伍或接受他的領導。隊伍發展很快,人數最多時達三千人之眾,但隊伍組織鬆散,人數不穩定,邴桂武部開始被東北民眾抗日義勇軍二十一路軍司令趙殿良收編為第一支隊。活動範圍擴大到開原等地,之後和趙亞洲的抗日總隊取得了聯繫,進入鐵開邊界山區,成為活動在遼北的一支重要抗日力量。

東北軍步兵第七旅及東北講武堂學員隊撤往關里時,有一姓陳的講武堂學員,激於愛國義憤,當隊伍行至雞冠山時,與幾位戰友離隊。在雞冠山的長寨子、榛子嶺一帶舉義抗日。報山頭為「愛民」,佔據棒子嶺、龍王頂一帶險要山地為根據地,展開抗日活動。因客籍在榛子嶺,號召力小,活動不便,聽說當鋪屯村有個崔德生,早年當過兵,能使雙槍,在大甸子、雞冠山一帶很有名氣,即主動下山到當鋪屯村,請崔德生上山當他這支義勇軍的領導人。

崔德生此時已五十多歲,人稱老崔頭,早年家貧,從軍吃糧,練就了一手好槍法,夜裡只要聽到聲音,就能打中目標。離開舊軍隊後,在黑龍江省龍江縣李三店鎮,去警察局以查找人的名義,赤手空拳繳了該局戶籍警察的手槍,用這支槍又繳了正在賭博、睡覺的其他十餘名警察的大槍十餘支。靠這些武器,在龍江縣干起劫富濟貧的綠林行當。洗手回鄉後,務農為業。因無子嗣(只有一侄),恰「九·一八」後,「愛民」下山相請,便又重入山林。崔德生上山後,自報山頭「保國」,意與陳「愛民」合作,共同保國愛民。就這樣在榛子嶺、龍王頂以黃色袖標為標誌,建立了抗日武裝「保國隊」。崔保國上山後,當鋪屯村張士林(崔保國姑舅侄)等村民及附近村屯許多人參加了保國隊,隊伍很快發展到一百多人。

這時,趙亞洲率部進入大甸子、當鋪屯一帶活動,到當鋪屯村大會捐項三千元。取款時,在當鋪屯聽說該村人崔保國在龍王頂拉綹子抗日,就派當鋪屯村人張士信給崔保國送信,請他下山來當鋪屯關帝廟相見。崔保國見信後,制止了部下要求一齊下山保護他的要求,僅帶兩名警衛(土匪黑語稱崽子,社會上稱馬弁)下山,到關帝廟與趙亞洲相見。見面後,崔保國行江湖禮,用綠林黑話與趙亞洲交談。趙亞洲本是警察出身,不大懂黑話(當時土匪黑話很複雜,無規律可循,如稱大米飯為「伸腰子」、高粱米飯為「大粒丸」、小米飯為「星星散」、餅為「翻張子」,餃子為「漂瓤子」、馬為「連子」、驢為「鬼子」、信為「海葉子」等)讓崔保國隨便談,不要講黑話。這時,趙亞洲身邊的幾個警衛見崔保國的兩個警衛的手槍擊發機呈待髮狀態(俗稱擊發機為狗頭,待髮狀態為叫起狗頭,這是有敵情時的臨戰狀態,一摳板機即可打響),便亮出槍來相持。趙亞洲喝退左右說:「他們剛來,不摸底細,加點小心是正常的。」並稱崔保國為老哥哥。崔保國見趙亞洲夠朋友,亦讓警衛收起槍說:「我是個窮鬍子,不但不搶老百姓,還得保護這一帶村屯的鄉親們,因此,人沒錢,馬沒鐙,槍沒彈。」趙亞洲當即給崔保國及警衛每支槍20粒子彈,賞給崔的兩個警衛大洋各20元。崔保國確實是個義匪,手頭僅有十元錢。為從面子上過得去,他暗中從兩警衛員手中將趙亞洲賞的錢要下,加上他手頭的十元,湊了50元,賞給了趙亞洲的警衛。二人談到抗日救國,很是投機,趙亞洲遂請崔保國加入抗日總隊,崔保國慷慨應允。趙亞洲遂委任崔保國為抗日總隊第九隊隊長(先為王亞范)。

八 興玉生襲破撫順城 金山好火燒柴河堡

抗日總隊不斷發展壯大,部隊士氣十分高漲,對日偽作戰也接連獲勝。1932年2月下旬,金山好之一部在開原半拉山與日本守備隊交火,擊斃日軍兩名,日軍敗退,義勇軍無一傷亡。2月23日,趙亞洲之一部在撫順前甸遭撫順縣公安隊追擊,該部奮起反擊,將偽公安隊擊退,並俘獲偽公安隊李中隊長及偽警五人。「戰勝得勢之方、趙等匪,聚集二千擾城南」。「匪已達三千二百名。」

由於偽奉天省政府組建各縣賣國政權,從1932年1月到2月,更換一批不甘當亡國奴的縣長,引起各階層人民的強烈不滿,「各縣已發生反對者,達鐵嶺以下五、六縣之多,更有擴大之勢……」抗日總隊利用這一有利形勢,挺進鐵嶺、撫順、開原及南滿鐵路附近。「金山好、趙亞洲、方振國等三幫聯合匪眾一千三百餘名,遍擾鐵嶺城東方一帶,並揚言擬襲縣城,又於八日午前三時許,有三百餘匪結為一隊,襲破八里庄,破壞公安分署及村公署,劫掠一空,至八時許退去。又一千餘名之主力部隊於八日午前八時進入得勝台、殷家屯……聞該匪團攜有迫擊炮六尊、機槍三架……田下守備隊協防中。」

2月28日,趙亞洲部之第三隊騎兵隊長興玉生攻陷了撫順城。攻城前,興玉生派出偵察兵進行了必要的偵察。「月之二十七日由會元竄來馬賊三十名……意在哨探。」派人割斷了撫順城守敵千金寨守備隊的電話線,並派十五人於前兩日潛入城內做內應,同時,派四名婦女準備27日夜間以去車站趕火車為名騙開城門,智取撫順城。可是由於撫順城偽商團武裝夜間實行戒嚴,任何行人不能上街走動,更不能靠近城門,興玉生在城內情況不明的情況下,於1932年2月27日夜率所部二百餘人,佔據了城北高爾山,對撫順城發起強攻,終於攻破城牆高厚的撫順城。守城敵人除被擊斃者外逃散,有的則去千金寨向日本守備隊報告、求救。興玉生部進入撫順城後,「放火焚燒了商團的南關福源油坊,日偽夏木鋪電話局,」「佔據十五小時」。早八時,千金寨日本守備隊長川上,撫順縣偽警察署長寺內率日軍百餘名及撫順縣公安隊八十名,因電話不通,得到敗兵徒步報告後遲遲趕到,見到義勇軍不敢接近,先在渾河岸邊放「二巨炮」壯膽。興玉生聽到炮聲知敵主力趕到,即行分路撤退。從北大嶺由隊副侯鳳林(山頭報號雙河)率領撤退的一路,以巨石塞路,日軍「追至北嶺,因系馬匪,乘車越嶺非易,遂中止」。向施家溝退卻一路,與追擊之日軍交火,隊長興玉生左臂受傷落馬,被日軍俘獲。日軍對興玉生施用了嚴酷刑罰,壓杠子、灌辣椒水、上大掛等,但興玉生始終堅貞不屈,因義勇軍在交火中,興玉生的衛兵、李千戶人汪金龍也俘獲日軍中隊長一名,所以,戰後經撫順城北馬金庄紳士陳晶三為中人,達成互換隊長協議,興玉生始得生還。抗日總隊派人揚言,過幾天派大部隊攻佔撫順城……。撫順日偽驚慌已極,乃將邊城用刺線圍繞,城頭安裝探照燈,並給守城日偽軍「配備機關槍、手榴彈。每人增發子彈500粒。日軍以槍聲為號,守橋(永安橋)之守備隊聽到槍聲,電告日軍齊來,以備不虞……」「城門用土填塞,有事繫繩而引。」成為當時莫大笑聞。

在興玉生襲破撫順城後,駐鐵嶺日軍守備隊三百餘人,偽縣公安大隊馬、步、炮隊四百餘人,「攜帶大炮六架,鐵甲車一輛,往催陣堡一帶剿匪」,對抗日總隊發起進攻,其中一路在「陳千戶屯與匪五十人遭遇,交戰數刻,匪退走,匪損五人云。」從熊官屯進攻大甸子的一路在開原偽公安隊韓小個子配合下,在大甸子「獲金山好旗二方,抬槍、套筒數桿,斃匪甚多,活捉九人交鐵。」偽鐵嶺縣公安隊「得匪馬車一輛,捉匪二名。」「29日晚4時,中日軍六百餘抵張樓子村西,見有匪跡,乃鳴炮十餘響,以寒敵膽。」(實則為自己壯膽),發炮後卻不敢進攻「即時抵遼海屯,恐城內發生危險,是日晚中日軍警如數返鐵雲。」敵人雖氣勢洶洶,來勢大有一舉剿滅抗日總隊之勢,但在抗日總隊的反擊下,在誇大戰果,不報自己死傷數字的戰報中也不得不承認:「本縣大部隊雖剿多次,皆未得勝。」只好龜縮城裡,鐵嶺東部山區仍是義勇軍的天下。

抗日總隊在反圍剿初戰告捷後,為鞏固鐵嶺、開原邊界山區根據地,報義勇軍在柴河堡被八區聯庄會攔擊之仇,抗日總隊發動了對柴河堡的進攻。

金山好、方振國、綠林好在馬家寨與日偽作戰失利,向鐵嶺境內趙亞洲的抗日總隊靠攏時,途經柴河堡、靠山等村,在柴河堡遭到以偽警署長陳老麻子為首的偽八區聯庄會的攔擊。小頭目江北被八區聯庄會打成重傷,抬到李千戶屯時死去;隊員劉海被俘。劉海因是柴河堡村人,求村裡會首李子元出面做保,免於一死。

開原縣偽政權成立後,日偽為加強對基層的統治,深入侵略,按偽奉天省統一規劃,在農村實行區、村制,即把全縣劃分若干區,區設區官和警察署。以下肥地為中心的附近村落馬家寨、柴河堡、靠山屯、黃旗寨、曾家屯等村劃為開原縣第八區。八區以區官和警察署長為頭,成立了反動武裝八區聯庄會。聯庄會在日偽授意下,名為保境安民,向老百姓任意攤派糧餉,實則是為日偽服務的反動地方武裝。因此,在金山好打出抗日旗幟後,在馬家寨與日偽軍作戰失敗時,八區聯庄會攔擊了突圍經過柴河堡的金山好部。八區聯庄會當時在各聯庄會中是勢力較強的武裝,有團丁(又稱鄉勇)三百人。直至後來欒法章自衛軍抗日時,八區聯庄會仍是抗日義勇軍的一大威脅。時八區聯庄會由各村會首帶隊,正駐柴河堡。

金山好、方振國、綠林好敗退中遭受攔擊,因損失了一些隊員和小頭目江北記恨在心。在攻破鐵嶺城放獄後,駐紮在鐵嶺大甸子一帶。為報開原八區聯庄會乘危攔擊之仇,拔除伸入鐵開邊界山區的釘子,趙亞洲、金山好、方振國在大甸子召開會議,決定進攻柴河堡。他們先派隊員、柴河堡曲六子回村偵察敵情,然後於3月3日夜,挑選六百名槍法好、身體好、膽子大的隊員,分兩路進攻柴河堡。

3月4日(陰曆正月二十八)晨六時,抗日總隊以金山好、綠林好為指揮,發起對柴河堡的攻擊。八區聯庄會為防備金山好騎兵隊,早已在村邊大路上設下木柵欄等路障,金山好部在正面發起攻擊後,遭到八區聯庄會的頑強抵抗。村中百姓聽到槍聲,多數逃往山裡。正在相持中,另一路從村北溝攻入村內,並放起大火來。靠山村會首戴明陽,下肥地會首韓禿子見狀帶隊先逃,義勇軍攻入街里。柴河堡會首李子元自恃槍法好,退到村裡的大廟內頑抗,打死打傷了幾名義勇軍戰士,被激怒的金山好命戰士在村內要害部位聯庄會辦公的村公所及會首家放起火來,那天「風大道濘」,大火燒起後因風大連帶燒著了三百餘間民房,村北整個一條街全被燒毀。戰鬥至十點鐘,靠山聯庄會的金林芳帶人在柴河堡村東山上放了幾排槍,金山好恐開原縣城日偽軍來援,在擊斃十餘名團丁,繳了柴河堡聯庄會的槍後,俘獲了會首李子元(因曲六子死命保李子元不死,李子元倖免於死)。並俘村中大戶人家及平民百姓家婦女十一人,俘團丁裕殿照等八人撤走。被抓去的婦女及人票當天到太平溝即大部放回,十一名婦女除一名姓王的家中無親人跟人走外,全都放回。金山好部本系胡匪出身,為泄憤,竟對俘獲團丁採用了殘忍手段,在「江北」死難地李千戶屯將團丁裕殿照雙腳捆住倒吊在樹上點天燈活活燒死,以祭「江北」。

金山好、綠林好火燒柴河堡後,日偽大為震怒,立即派偽警隊出剿。「月之四號,接有匪耗,馬賊綠林好等眾匪三百餘名,由鐵界竄至柴河堡。鄉團勢單,匪眾披狂,昨日早晨已攻入,程警察局長得耗,大為震怒,立即調兵遣將……」「警隊雲集剿匪,大隊長韓蓉萱氏(韓小個子)等於客冬率隊在屯設立臨時剿匪司令部……於昨(日)突聞柴河溝柴河堡於是晨被大股馬賊侵入,該氏立統帶騎兵二百名,追擊炮兩門,星馳往剿,於上午十時出發,一時至抵孫家台,飛奔柴河堡,諒此烏合之賊,不難刈除焉」。在偽警隊趕到堡時,抗日總隊金山好部早已撤回大甸子、李千戶一帶。可日偽竟吹噓說:「縣境各鄉安堵,匪氣消殤」。

事後,當時的日偽報紙《盛京時報》以「匪擾柴河堡暴行續志」為題報道:「本月4日早7時,被賊頭目金山好、綠林好等率匪一千餘,攻陷該村,傷民八名,燒房二百三十餘間,掠去團丁十餘名,架去美女十名,奔鐵嶺大甸子盤踞。」日偽大肆渲染柴河堡事件的目的在於離間老百姓與抗日義勇軍的關係,使一些不明真相的老百姓也和他們一樣把義勇軍稱做「匪賊」「馬賊」,當做「鬍子」,以孤立抗日義勇軍,達到最後消滅抗日力量的目的。而素質低,成份複雜的義勇軍隊伍中的一些人,損害老百姓利益的行為及亂殺亂燒的盲目行動也確實給了日偽以口實,在民族危亡的緊要關頭,中國人民內部的這種內耗恰是中國人民對外戰爭中最可悲的一頁。

本節史料參見:

①《盛京時報》1932年3月1日、2日、3日、4日、5日、12日、7日、9日

②訪興玉生之子女,武家溝村民興瑞蓮,興志友談話記錄。

③訪抗日總隊老戰士姚永富(82歲,現住武家溝)談話記錄。

④訪柴河堡村民王敬堯(80歲),劉長璧(82歲)談話記錄。

⑤興玉生回憶

⑥趙亞洲《抗日總隊興起與失敗》

⑦見《肖品三檔案》,現存鐵嶺縣公安局檔案室。

此時,義勇軍獲悉溥儀在日本侵略者扶植下,3月9日要在長春就任偽滿洲國「執政」,改長春為「新京」,改民國二十年(1932)為偽「大同」元年,定偽滿國旗為紅蘭白黑滿地黃……。為打擊日偽氣焰,義勇軍決定3月10日晨進攻瀋陽。9日,趙亞洲在彭樓子召開了軍事會議,決定10日拂曉,金山好、長江好率先頭部隊從小北門、大北門進攻工業區,然後直取浪速通大街,攻下日本關東軍司令部,活捉關東軍司令本庄繁。(實際此時本庄繁在長春,不在瀋陽)趙亞洲率大隊從小東門、大東門進軍兵工廠,然後會攻浪速通大街的關東軍司令部。

3月10日拂曉,義勇軍發起了對瀋陽的進攻。金山好部竊取了敵人崗哨的口令,化裝成偽靖安軍,穿偽軍服裝,佩戴偽警備一旅臂章,由反正的梅翻譯做嚮導,提前於晨三時冒雪迅速混進了大北邊門。繳了守城門日軍崗哨的械後,把尚在夢中的偽警隊繳了械,並乘機佔領了偽瀋陽市第十一警察分局,擊斃了偽分局長張振東、董建業,擊傷偽警及日軍哨兵十餘名,將該分局所有警察全部繳械。金山好命將繳獲的150餘支槍及各種器械裝上隨來的馬車和繳獲來的汽車運往東山。瀋陽市人民聽到義勇軍攻入城裡的消息後,抗日情緒頓時高漲,他們張貼標語,歡迎義勇軍攻打瀋陽,有的積極支前……

金山好對被俘的二百餘名偽警察訓話說:「我們奉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命令來接收瀋陽,與你們警察無仇,只要放下武器,一律不加傷害……」日偽《盛京時報》載文說:「趙之副首領金山好,對警察演說,振振有詞,堂皇正大,足以欺騙頭腦簡單之警士……」;隨後,金山好部張貼了許多揭露日本侵略者罪行和警察漢奸不得為非做歹的布告和「打倒滿洲國!」,「驅逐日本人!」等標語,吹起了進軍號。軍號「發音甚正,」義勇軍發起了對城內的進攻。天亮時,趙亞洲部從小東門攻入瀋陽城,在城門附近,受到了市民的熱烈歡迎。

金山好部雖攻入城內,但因提前搶先攻城,後續部隊未展開發起攻勢,形成孤軍深入,也過早地暴露了攻城意圖。使日軍得以調動守備隊、偽警隊及前幾天從營口調來加強瀋陽防務的漢奸王殿忠正規偽陸軍一旅,組織反擊。致使從西面進攻的耿繼周的「君子仁」部經三家子、塔灣久攻小西門不下,轉攻大北門又受阻,激戰三小時不得進展,只好退回新民。南路劉海泉部攻入市區不遠,即斬殺頭幾天俘獲的兩名日軍祭軍旗。然後挺進小河沿一帶,但由於和友鄰失去聯繫,情況不明,不敢冒然深入,不戰而退。東路趙亞洲部前鋒經王子安引路,掐斷東門一帶電源線後,進到小東門,在受到人民群眾歡迎後,守城門警隊在隊長率領下將槍架起投誠。部隊順利通過小東門,但尚未進到兵工廠,就遭到漢奸王殿忠部偽奉天暫編陸軍步兵第一旅的阻擊。後續部隊又因在舊站襲擊了日軍正在運行的軍列,暴露了集結地點和進軍路線。日軍遂派飛機七架輪番轟炸後隊義勇軍。炸得戰馬狂奔,凍塊亂飛,義勇軍除少數東北軍舊部外,多系由農民組成,從沒見過這種陣勢,頓時潰不成軍,各部之間失去聯繫……之後,留下這樣一句話:「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飛機拉粑粑!」

項青山、老北風部在約期根本沒出兵攻瀋陽,各路義勇軍無法在瀋陽會師,相繼退出瀋陽。金山好部在攻到太清宮和交通銀行衚衕時,遭到日軍守備隊、偽奉警在廳長齊恩銘乘車督戰下,雙方展開了激烈的巷戰。金山好部雖擊斃日軍數十名,俘十餘名,遣散、擊潰偽警無數;繳機槍四架,載重汽車三輛,小汽車一輛,電汽自行車兩輛(摩托車),但因後隊長江好、於德霖部沒跟上來,所部均系騎兵,巷戰不便,彈藥將盡,加之一部分胡匪出身的士兵在戰鬥間隙離隊向商號、居民行搶,失去了群眾的支持,不得不退出瀋陽。撤退時,天已近午,金部揚言說:「我們回去吃午飯,吃過飯還來!」嚇得瀋陽日偽心驚肉跳,又氣又恨,軍警每日戒備森嚴,「城門延至九時開放」。偽奉天市長、漢奸趙欣伯發布布告惡狠地說:「不峻法不足以寒匪膽,拿獲匪徒就地正法。」並調王殿忠的偽奉天暫編陸軍第一旅「拱衛奉天市」;調偽靖安軍漢奸李壽山部開駐輝山。

這次進攻瀋陽,抗日義勇軍傷亡較大。抗日總隊里黃中隊長等犧牲,秘書處長王子安等十幾人被俘。此次進攻瀋陽城,雖因友軍失約,沒有重武器及充足的彈藥,傷亡較大;加之聯絡手段落後,紀律松馳等沒有成功,但卻沉重打擊了日偽氣焰,顯示了遼北人民不甘當亡國奴的反抗精神。尤其戰鬥發生在溥儀就職偽執政的第二天,國聯李頓調查團即將來沈之際。中國軍隊第一次有組織、有計劃地主動進攻日偽盤踞的大城市,在國內外產生了重大影響。當時,遠在江西瑞金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機關報《紅色中華》報也在3月16日顯著位置報道了「東北義勇軍大舉進攻瀋陽」的消息。

本節史料參見:

①趙亞洲《抗日總隊的興起和失敗》

②《盛京時報》1932年3月1l日、13日、15日、19日。

③遼寧社會科學院《社會科學輯刊》1986年2期56頁。

④遼寧人民出社版《東北抗日義勇軍史》283頁。

⑤《瀋陽文史資料》第三輯。

⑥《遼寧文史資料》第七輯。

⑦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編《東北義勇軍概況》。

⑧高樹橋《血肉長城》128頁。

十 大甸子反圍剿獲勝 清柴溝義勇軍遭劫

義勇軍進攻瀋陽失利後,趙亞洲部撤回到三岔子,金山好部撤回柴河溝一帶休整;劉海泉部退往康平、開魯;長江好撤回法庫;於德霖第九路軍解體,遼北抗日義勇軍活動進入低潮。

趙亞洲、金山好部為補充彈藥、裝備,派出部隊先後攻破並收繳了宿老屯、雞冠山、白旗寨、收養政、茨榆台等偽警察分所的槍支彈藥、服裝等,但所獲難以滿足部隊最低需要。抗日總隊進攻瀋陽的行動,使偽奉天省當局十分惱怒,採取了瘋狂的報復行動。漢奸李壽山的偽靖安軍為討日本主子的好,將在瀋陽俘獲的二十餘名義勇軍戰士就地正法後,用刀將首級割下;把在東部肥牛屯—帶逮捕的一批義勇軍戰士用鍘刀把人頭切下。為恐嚇人民,將二十多顆人頭分掛在瀋陽城各關、邊門,「每處九、七個不等。」因一時抽不出兵力圍剿抗日總隊,關東軍司令本庄繁、偽省長臧式毅、總務課長金井章二打電報給偽鐵嶺縣自治執行委員長王者貴、副委員長常郁棟,責令「合兵圍剿,務期將此股幫匪一鼓蕩平。」

3月21日,偽鐵嶺縣頭目王者貴聞趙亞洲、金山好在大甸子及附近村屯駐紮,在日本守備隊長丸山定、憲兵隊長藤川九十九、參事官鎌倉嚴的督促下,任命王超山為指揮,率警務處長李世蔭、保安總隊長李萬忠、保安第一騎兵隊長董熙侯等傾全縣偽警察及五個保安中隊,加上叛徒王超山本部騎兵隊,計步、炮、騎四百餘人,前往東山圍剿。

這王超山是新檯子南的沙崗村人(今屬新城子區石佛寺鄉),「九·一八」事變時任法庫縣公安大隊副大隊長。事變後,原公安隊被日軍遣散,他曾一度響應遼寧省警務處長黃顯聲將軍(1949年11月被國民黨殺害於重慶渣滓洞集中營)的號召,組織抗日義勇軍第54路軍,後見張學良大勢已去,日本人佔了上風,旋即投敵變節,投入日本侵略者的懷抱,被日偽政權任命為偽鐵嶺縣保安大隊長兼剿匪總指揮。(王超山靠鎮壓抗日義勇軍起家,得到了日本侵略者的信任,後來官升到輝南縣任偽警務廳長、偽通化地區警務科長。)

王超山沿途召集各區村偽馬鄉團、大團等反動武裝,共組成十二個分隊,攜帶機關槍、迫擊炮,欺趙亞洲、金山好部是疲憊之師,向大甸子發動了進攻。抗日總隊在大甸子北山、磨石嶺等處憑險據守。偽警務處長李世蔭督隊,攜帶機關槍由大甸子北繞山而上,遭到了抗日總隊迎頭痛擊,退回山下。偽第四分隊炮兵隊長修萬福及第二分隊長閻英魁率隊在與金山好部相遇後,展開激戰。偽炮隊「在冰窪村(現該村已動遷)西南崗架炮射擊,發炮四十餘發,匪仍不退。」義勇軍與偽軍激戰7小時後,天色漸黑。趙亞洲調集分駐附近各村的優勢兵力發動反攻,對偽軍採取三面包圍之態勢,偽軍見勢不妙,「奉王指揮令,退入熊官屯集中。」抗日總隊雖反圍剿獲勝,但因彈藥奇缺,未能大量殺傷敵人,經此一戰,抗日總隊彈藥基本耗盡。

王者貴在圍剿失敗後,驚慌失措。3月25日打電報給偽省長臧式毅及關東軍司令本庄繁?

王者貴在圍剿失敗後,驚慌失措。3月25日打電報給偽省長臧式毅及關東軍司令本庄繁,稱:「縣城難保,請派正規陸軍(偽滿國軍)來合剿。」由於日軍主力忙於進犯吉林、黑龍江兩省,與李杜、王德林等部義勇軍作戰,不但抽不出兵力圍剿遼北抗日義勇軍,而且還從鐵嶺調走了日軍清水支隊。為清除「肘腋之患,便策划了一個以偽軍為主的大規模討伐計劃:在命關東軍第十師團的一個混成旅團從瀋陽向東,策應偽軍的同時,調原奉張通遼巡閱使、大漢奸張海鵬(時任偽滿蒙邊督辦,因其一臉麻子,時人稱其為張大麻子,他的騎兵部隊也被叫做張大麻子隊)所部郭寶山蒙古騎兵旅、鐵嶺日本守備隊,偽滿國軍曹團長正規陸軍一個團為主力,由西向東討伐;命開原縣偽警察大隊長韓蓉萱(因其生得矮小,又一貫與抗日軍民為敵,時人稱其為韓小個子或韓小矮子)牽頭,組織鐵嶺、開原、西豐、東豐、清原等五縣聯防隊,對活動在清河溝、柴河溝(當地人們習慣上把分布在柴河流域各村屯稱做柴河溝,分布在清河流域的各村屯稱做清河溝,因此,柴河溝、清河溝是地域概念,而不是兩單一村名)一帶的趙亞洲、金山好、方振國部採取四面包圍之勢;又命原奉張時期東邊道鎮守使、漢奸於芷山向西出兵清源、西豐共同圍剿抗日總隊。日偽為圍剿抗日總隊動員總兵力達一萬多人,於三月末至四月初,對抗日總隊發動了空前大討伐。

此時的抗日總隊,在大甸子反圍剿後沒得到任何休整和補充。糧草、彈藥耗盡,附近又無友鄰義勇軍支援。為了獲得彈藥補充,決定向伊通縣方向突圍,向活動在吉林伊通的果立軒部靠攏。抗日總隊從大甸子出發,且戰且走,在上韭菜峪與偽軍交戰一天,義勇軍損失慘重,只好繼續向東突圍。張大麻子沿張樓子、催陣堡、大甸子、雞冠山、柴河溝一線緊追不捨,抗日總隊行至清河溝、柴河溝上游,在開原、西豐、清原交界地帶,被敵人完全包圍。三千多義勇軍將士在內無糧草彈藥,外無任何救援的絕境下,與數倍與我的優勢兵力及裝備精良的敵人展開了浴血苦戰,終因敵眾我寡、優劣懸殊,血戰失利。義勇軍戰士在清、柴河溝一帶「遺屍遍野,河水盡赤……」

趙亞洲率部分隊伍撤到清原縣夏家堡附近的下老坎一帶時,被張大麻子隊、曹團陸軍、於芷山偽軍包圍。在此關鍵時刻,日偽又調來鐵杆漢奸邵本良部投入戰鬥。邵本良是兵痞慣匪,「九·一八」事變後,認賊做父,賣身投靠日本帝國主義。日本侵略者特把從瀋陽兵工廠劫收的新式步槍——韓殿春造大蓋(因設計者韓殿春而得名)數千支裝給邵本良漢奸部隊。這時的邵本良子彈充足,其基本隊伍多賣國投敵的死硬分子,對抗日軍民危害極大。(邵本良後由獨立營長升到東邊道剿匪少將司令,1936年6月在本溪附近賽馬集一帶,被我抗日聯軍第一軍包圍擊傷,所部一千餘及他的日本顧問英俊全部被殲滅。邵本良是抗日義勇軍的勁敵、死敵,多次參與對抗日義勇軍和抗日聯軍的「討伐」,深得日本主子信任。賽馬集一戰,邵本良本人受傷後逃往奉天,漸漸失去日本人信任,成為一隻癩皮狗)。抗日總隊一個以農民為主體的隊伍,部隊思想素質差,迷信思想重。早在年初,有一陰陽先生號叫「劉大美人」,又稱「大佛像」,自稱神算。曾預言說趙亞洲、金山好部在驚蜇打一仗勝一仗,春分後打一仗敗一仗。戰事偶應其言,一些人對此迷信說法深信不疑。這時,隊伍退到下老坎的一個燒鬍子溝的地方,一些人迷信思想大發,認為犯了「鬍子忌」(因日偽稱抗日義勇軍為胡匪,不明真象的老百姓也稱他們為『鬍子』),進入死地、絕地、鬥志頓泄,又遇敵優勢兵力,部隊大部潰散、被俘。

附:當時流傳在民間的歌謠

正月里正月正, 趙亞洲鋪局抖抖威風,

頭一仗打的柴河堡, 二一仗打奉天捎帶東陵。

二月里開杏花,杏兒如豆, 金山好、綠林好才往東遊,

張督辦大兵隨後追趕, 一仗打到燒鬍子溝。

三月里開桃花,桃葉兒尖, 跑的跑,顛的顛,

如不藏、不躲、不供, 馬步隊抓去命歸陰間。

四月里開梨花,梨花甚香, 方振國死去拋下爹娘。

五月里開榴花,榴花甚紅, 催陣堡大團活捉小五龍,

丁麻子將他送到城裡去, 托監督保留性命縣長不容。

……

註:此歌謠是武家溝村民武慶勛、武廣才、武廣貴、王玉民等老人回憶的;末尾句「縣長」指的是當時新任鐵嶺縣長楊宇齊,所用時間為農曆。

趙亞洲僅與警衛劉德子、姚海青等三騎突出重圍,逃往撫順;金山好率二百餘騎向西突圍,越過遼河,退往法庫;方振國率部分隊伍突出重圍後,回到老根據地開原天橋山。

此役,許多義勇軍戰士犧牲。日偽《盛京時報》稱:

「漫散各溝,無地無之,沿道匪屍橫卧,令人見之可恨亦憐……」「乃胡匪一場大劫。」計死傷在千人以上。

反「討伐」失利,是抗日總隊的一場大劫難,也是人民群眾的一場浩劫。張海鵬、於芷山、韓小個子等日偽武裝,攻義勇軍名曰「討伐胡匪」,而實質上,他們才是真正匪幫。日偽軍所到之處,人民苦不堪言。張大麻子隊進入遼北後,一路搶掠。在進入開原、鐵嶺東部山區後,大開殺戒,隨意誣指老百姓為匪,隨意指某村為「匪窩」,任意燒殺搶掠,殺人手段之殘忍,令人髮指。有的槍斃,有的刀劈,有的鍘頭,有的用戰馬拖死……為奪民財,不擇手段,有舉火燒房相要挾者,有射殺人之父老者,有以掐死襁褓中嬰兒相威脅者,這些醜行,「胡匪」何曾有之!而在偽軍卻屢見不鮮。

這一災難場景的歷史記載,在日偽官方文件中是不難看到的。在抗日總隊失敗後的1932年5月,偽鐵嶺縣政府執行委員會呈文偽奉天省公署的報告中說:「職屬夏家樓村呈稱,為軍隊往來食宿貴重……民村地處鐵法縣道中間,自本年二月間蒙邊軍來境剿匪,分住各戶,日用膏(高)伙,非肉即面,民等只得竭量供給,猶恐威嚇,該軍多系騎兵,餵養草料又須特別多費……民等不敢發言討索……來時必令農民溜馬,否則即打罵臨身……」。亡國之民族,安有人權可言,失去祖國之人民,只有任人塗炭!

本節史料參見

①趙亞洲《抗日總隊的興起和失敗》

②《東北抗日義勇軍人物誌》228頁

③《奉警情芬特14》—2—94、95卷

④《盛京時報》1932年3月19日、3月31日

⑤《偽滿洲國史》

⑥李延祿《過去的年代》221頁

⑦訪趙亞洲遺孀周洪琴老人錄音及訪姚永富等老戰士記錄

⑧訪石佛寺二村老人遲向久談活錄音,遲當年任偽警士參與了對義勇軍的五縣會剿。

十一 董二虎刑場亢悲歌 方振國血灑天橋山

在鎮壓了抗日的總隊之後,張大麻子隊、曹團偽軍將俘虜移交地方,撤回原防。韓小個子在鎮壓義勇軍中賣力很大,深得日本主子歡心。4月6日,在日本侵略者倡議下,所有參加鎮壓、屠殺抗日軍民的偽警隊長以上頭目,在開原城與日本憲兵隊長、參事、教官合影留念,並將馬、步、炮隊排列共同攝影,以慶賀「勝利」,宣揚「親善」,隨即對被俘的義勇軍將士繼續展開屠殺。

抗日將士在柴河溝被俘三百餘人,在開原上頂子、鐵嶺韭菜峪一帶被俘二百餘人,在清原下老坎被俘二百餘人。當時,各部日偽為爭奪俘虜虛報軍功,競相動武,俘虜苦不堪言。被移交到開原的抗日義勇軍將士首先遭到屠殺。4月12日,偽開原縣縣長(偽滿洲國成立後,各地方自治委員會改為縣公署,委員長改為縣長)丁一青迫不及待,用電報請示偽省長臧式毅:「值地方不靖,深恐遷延時日發生危險,用敢先行正法,籍昭炯戒而保安全……」。臧式毅電准:「先行處決。」開原日偽得令,便開始了血醒的屠殺。這些禽獸採用了最殘忍的手段對付手無寸鐵的戰俘,用槍斃、喂狼狗、鍘刀鍘、小刀凌遲……然後以人頭、耳朵報功請賞。許多義勇軍將士就義前大義凜然,視死如歸。抗日總隊第八隊隊長董二虎,是撫順礦工出身的硬漢子,素以作戰勇敢聞名於抗日總隊,曾多次冒死身臨前敵,英勇殺敵。在被鍘前大聲喝道:「國都亡了,我死有什麼?我要唱一首歌再死!」監斬日軍軍官很是欣賞,允其唱。董二虎隨即引亢高唱—段「賣油郎獨佔花魁」,引頸就鍘,使在場日偽亦為之驚嘆,真乃氣壯山河!

在西豐縣境內被俘及移交過來的被俘義勇軍人數較多,達四、五百人。偽縣長馮廣民原籍是鐵嶺縣催陣堡人,而抗日總隊的主要成份是他家鄉催陣堡、李千戶、大甸子、三岔子、白旗寨等村人。馮廣民早年曾參加過愛國活動,日偽為穩定統治秩序,將他留任偽西豐縣長。他見到眾多鄉親面臨屠殺,於心不忍,故意以依法審訊為借口拖延時間。這時,馮廣民的堂妹吳馮氏從鐵嶺縣李千戶老家趕到西豐,委其在日本人面前為被俘鄉親求情,出面保釋。馮廣民先保釋出與之有親戚瓜葛者十餘人,求情者更多。4月6日,馮廣民以被俘者多系被胡匪抓來趕車喂馬者或車、馬被徵用,怕車、馬損失,跟匪前來追討為由,給偽奉天省長臧式毅及總務課長金井章二(日本人)打電報。稱:「查此項降匪其中情形頗有可原者,因被匪迫脅入幫者,因尋覓馬匹未得走出者,又有為匪人強迫御(馭)車喂馬者。如依法懲治未免可惜。擬援照鈞署前頒之匪人自新辦法,將脅從各犯分別取保於釋,俾資安業。倘其中有確系匪首,罪在不赦者,擬依法呈請懲處,以肅人心。」這呈請雖獲准,但馮廣民與日本駐縣參事官矛盾公開化,日本人提出保釋一人須有三村聯保。即有三個村子(當時偽滿實行的基層政權制度是區村制)的頭面人物簽字擔保,方可保釋。這樣,鐵嶺籍的戰俘很快取保放回,撫順及其他縣籍的戰俘如排山屯、黃旗營子、會元、富爾哈、哈達、前甸、望賓等地的義勇軍戰俘,也托稱鐵嶺東山人,馮亦不追究,有保即放。儘管如此,還有一部分人因找不到保人、保村,不得開釋。馮廣民又網開一面,「准自新人(先釋放的戰俘)三人以上出面擔保,可以開釋。」於是,在西豐境內所剩之撫順礦工、鐵路工人及山東難民出身的戰俘竟全部被開釋,一個未殺。至今在鐵嶺東部山區,老輩人還常念及馮縣長的恩德。

當部分義勇軍戰俘獲釋後揭竿再起抗日時,日偽抱怨馮廣民說:「前在西豐被馮廣民縣長繳械釋放之匪羽,以圖死灰復燃,馮縣長徒因識者多義,為婦人之仁,行將養癰成患,今果然矣……」 「趙匪失勢後自行藏匿者有之,被開原丁縣長明正典刑者有之,唯竄至西豐一股,雖經繳械,而馮縣長體好生之德,概行赦放,以期自新,實則治亂世宜用重刑,放虎歸山,終必為患也。被放初歸時,猶知悔作,近因東邊刀匪猖獗,又俱懷有異志……」。

突圍到開原天橋山的方振國,率殘部準備重整旗鼓,繼續抗日,但張大麻子騎兵隊及開原日偽軍窮追不捨,並將「剿匪司令部移駐西鎮慶雲堡。」「該部軍隊(張海鵬蒙邊騎兵)到縣分投(頭)堵剿,幾次與匪接仗均獲勝利,股匪金山好、方振國二人當場槍斃(其實金山好已突圍),旋經該隊將屍體送縣驗證,查方正(振)國原在本縣充過警差,各方均已認識,尚屬實在。金山好系屬外縣人氏,究竟是否該匪屍無從認定……」方振國犧牲時是4月8日,一腔忠於中華民族的熱血,灑在天橋山上。

日偽在擊潰抗日總隊後,向遼北人民大施淫威。他們把方振國等抗日誌士的首級砍下,懸掛在鐵嶺城門口,藉以恐嚇人民,並大肆搜捕義勇軍。日本駐鐵嶺領事館開原出張所領事關山順作親自「查案」。在開原將「掏鹿」《廣合順》商號執事、49歲的馬海亭以「接濟匪械」罪名逮捕,並逮捕「逃犯二名。」鐵嶺、開原兩城「夜間戒嚴,有行人格殺勿論」!「公路兩側,禁種高禾」……。加之當時水災及霍亂流行,無人賑濟,遼北大地真成了「萬戶蕭疏鬼唱歌」的恐怖世界。

抗日總隊在日偽優勢兵力「討伐」下失敗了,隊伍除戰死、被俘、殺害外,部分退入黑龍江參加了馬占山將軍的抗日隊伍,大部又隨趙亞洲、金山好等領導人展開了新的抗日鬥爭。抗日總隊這一人民群眾自發的抗日隊伍,在無任何外援的情況下,堅持抗日鬥爭雖僅半年時間,卻給予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擊,他們砸鐵嶺、撫順、攻瀋陽的愛國壯舉,在國內外產生很大影響,鼓舞了遼北乃至東北人民的抗日勇氣和信心。他們表現出來的愛國主義浩然正氣,與遼北大地同輝,永世常存。

本節史料參見:

①《盛京時報》1932年4月12日、5月2日、3日、4日、5日、10月15日。

②《東北血淚大畫史》。

③《奉警情芬特》—2—85卷。

④義勇軍老戰士姚永富興玉生之子女興志友、興瑞蓮回憶記錄。

⑤訪崔景芳回憶記錄(崔曾任西豐縣偽警隊班長)。

⑥《遼北人物錄》33頁。

⑦遼寧人民出版杜《東北抗日義勇軍史》104頁。

⑧李千戶鄉朴起屯《村史》。

十二 高文彬組織蒙邊行署 劉振玉血戰王家油坊

抗日總隊失敗後,遼北地區遼河以東的抗日鬥爭進入低潮,遼河西的抗日鬥爭卻方興未艾。康平縣高家窩堡人、原東北軍事委員會少將步兵組長高文彬(蔭周)痛心家鄉陷落,同胞塗炭。鑒於日偽在其家鄉康平、彰武一帶挑動蒙漢糾紛,施展分而治之的陰謀,心急如焚,在北平主動找張學良,陳述抗日主張,自報奮勇回東北組織蒙漢武裝團結抗日。

1931年9月末,高文彬通過蒙古族親戚、達旗統領劉振玉,聯絡了卓旗統領李勝,到北平面見張學良,表示抗日救國,甘為前軀。李勝在會見東北軍高級將領時語驚四座,對在場的萬福麟等高級將領說:「你們住在高樓大廈,還有嬌妻美妾,一生吃穿不盡,能去抗日嗎?看我們傻蒙古去干吧!」在張學良受命和支持下,1931年10月中旬,高文彬帶領王化南、關翼青、趙龍濤、王雲漢、張子振等三十餘人,潛行出關,在通遼正式成立了「遼北蒙邊專員行署」。高文彬任專員,領導法庫、康平、昌圖、梨樹、懷德、彰武、通遼、遼源等地(時上述地區均屬遼北)抗日事宜。他說服、團結、改編了在蒙邊有很大影響的包善一、韓色旺的部隊,形成了一支由蒙漢人民組成的抗日武裝力量。

韓色旺幼年曾在達爾罕王旗出差,通曉蒙漢兩族文字。此前受日本人挑撥,仇視漢人。高文彬派與其交情較深的關翼青前往說服,韓色旺表示願聽從蒙邊行署改編,與漢人合作抗日。高文彬當即委任他為遼北蒙邊騎兵副司令。之後不久,韓色旺又受日本帝國主義者利用,準備進攻尚在我手中的通遼城。高文彬考慮到韓色旺在當地蒙古族中影響較大,便親自前往說服其不要為敵所用。高文彬同韓色旺談了一夜,韓終於醒悟說:「這回我想過來了,我是上了日本人的當,日人對蒙人絕無好意。蒙漢兩族本是兄弟,日軍是我們的敵人。我是讀書人,尚知大義,絕不做歷史罪人,要為蒙漢留下一點『青名』。」從此,韓色旺抗日堅決,許多蒙古族同胞受其影響,紛紛參加抗日義勇軍。

話說日本侵略者侵略中國蓄謀已久,早在1917年吳俊升剿滅蒙匪巴布扎布時,日本人就搶走了巴布扎布的兒子甘珠爾扎布,送到日本撫養。此時甘珠爾扎布長大成人,畢業於日本士官學校,娶滿清一親王之女金璧輝(日本名叫川島芳子)為妻,積極為復辟清王朝和日本侵華效勞。「九·一八」事變後日本關東軍司令本庄繁把他運回東北,利用他為蒙族首領,把從瀋陽兵工廠掠奪來的十萬支步槍發給他,讓他召集蒙古人組織隊伍,策劃蒙古「自治」。 遼北蒙邊專員行署的成立,成了日本帝國主義實現分而治之陰謀的障礙。日偽為消滅遼北這個抗日領導機構,於1931年10月中旬,派日軍顧問和田勁,策動蒙奸甘珠爾扎布的偽「蒙古自治軍」一千餘人進攻通遼,遭到了蒙漢義勇軍和駐守通遼的東北軍騎兵第三旅的猛烈反擊。迫使甘珠爾扎布的偽蒙軍及和田勁等數十日本浪人退出通遼。

日偽並不甘心失敗,關東軍頭目之一板垣征四郎派松井清助大佐為顧問,把偽蒙軍用迫擊炮、機關槍重新武裝起來,重返通遼。高文彬為避開敵主力,將行署移駐開魯。

1932年2、3月間,松井清助大佐親自帶五十餘名日軍和偽蒙軍騎兵五百餘人進犯開魯,在開魯東的抬頭營子附近,遭到義勇軍伏擊。甘珠爾扎布的偽蒙軍不甘為日本人驅使、賣命,臨戰一鬨而散,日軍只好單獨應戰。百餘名義勇軍騎兵從側面突然沖入敵陣,在兩小時激戰中,輪番衝擊。此戰共射殺、刀劈日軍數十名,松井清助大佐被打下馬生俘。因松井被俘後企圖反抗,被義勇軍戰士擊斃,甘珠爾扎布敗後逃往大連。

為報復抬頭營子之敗,消滅蒙漢抗日義勇軍,日軍通遼守備隊長羽山指揮六、七百名日偽軍進犯開魯。劉振玉義勇軍聞訊後在王家油坊設伏阻擊。日軍三面包圍王家油坊,義勇軍在打退敵人多次衝鋒後,彈藥將近;遂於當晚以一連兵力在王家油坊吸引敵人,掩護部隊突圍。日軍發覺後,調主力追劉振玉部主力同時,分出小股日軍圍攻義勇軍留守部隊。雙方在王家油坊展開了殊死的戰鬥。義勇軍七十多人在彈藥打盡後,以磚頭、石塊與敵人拼殺。打到第二天天亮,留下對付我義勇軍留守連的八十多名日軍,只剩六人逃生,其餘全被打死。義勇軍七十餘人也只有五人凱旋,余皆壯烈犧牲。蒙古族義勇軍兄弟的鮮血英勇地灑在蒙漢人民和平生息的遼北蒙邊大地上。

本節史料參見:

①遼寧暨瀋陽《文史資料選輯》第二輯97頁、101—103頁。

②黑龍江人民出版杜《東北抗日義勇軍史》152—156—160頁。

③東北抗日鬥爭《史論集》第二集66頁。

④遼寧黨史資料辦《黨史縱橫》1988年第二期。

⑤高樹橋《血肉長城》67頁。

⑥《遼寧文史資料》第14輯。

十三 大刀會逞威通遼城 高文彬收復康平縣

1932年6月,在北平的「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第十九次常委會決定,對遼寧境內的五十餘路抗日義勇軍進行整頓,重新編製。全省共劃五大軍區,遼西為第一軍區;遼南為第二軍區;遼東為第三軍區:遼北為第四軍區;遼源蒙邊為第五軍區。每軍區設總指揮一人,副總指揮一人,參謀長一人。下設參謀、總務、軍務、副官、軍法、秘書、交通等處。高文彬為第五軍區總指揮。管轄遼北康平、法庫、彰武及蒙邊二十縣。是年11月,救國會又將軍區改為軍團制,軍區下各路軍改為梯隊制。全省劃七個軍團,軍團下轄梯隊。高文彬為第五軍

團總司令。軍團下設六個梯隊,包善一、韓色旺、李勝、劉振玉分別為第一、二、三、四梯隊司令。熱河民團司令解國忱不滿熱河省主席萬福麟有意逃跑、消積抗日,隨即率部脫離熱河,參加了高文彬的第五軍團,被任命為第五梯隊司令。劉海泉與趙亞洲等進攻瀋陽失利後,退入新民、法庫一帶。所部孔團被漢奸張海鵬部繳去槍械二百餘支,劉海泉托高文彬往回要。張海鵬知高文彬是受張學良委派而來,為預防將來日本失敗,自己留個後路,給了高文彬「面子」。劉海泉要回槍械後,率所部幾千人加入了第五軍團,被任命為第六梯隊司令。第四軍區(軍團)管轄遼北的鐵嶺、開原、昌圖、梨樹、懷德、東豐、西豐、西安(遼源)等十餘縣。救國會曾任於德霖為遼北瀋陽、撫順、開原、鐵嶺四縣抗日武裝總指揮。後因於德霖失敗,任命熊飛為第四軍區總指揮。因熊飛在東北軍中任團長,駐防白馬關,未能出關任職,故第四軍區沒建立起來,遼北各路抗日義勇軍不是投入第五軍團,就是單獨同救國會直接聯繫。

1932年5月26日拂曉,第五軍團攻襲了通遼城。高文彬集中第四梯隊劉振玉部和第五梯隊解國忱部五個團的二千人的兵力,分兩路進攻通遼。一路由高文彬親自率八百人攻西門,另一路由劉振玉、解國忱率主力攻擊東門。激戰到下午三時,在義勇軍頑強的攻勢下,日軍不支,放棄城門陣地向城內退卻。義勇軍乘勝攻入城內。一部敵人退入城內後,固守幾個構築牢固的炮樓;一部分約八十多人退入前四洮鐵路督辦馬龍潭宅內。該宅高牆大院,易守難攻。義勇軍解國忱部大刀隊二百餘人,搭梯翻牆而入,冒著敵人的手榴彈、機槍的反撲,奮不顧身,不停地向各屋衝殺,掄起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退入該宅的八十餘日本兵有六十餘被大刀隊砍殺,余者逃命,而大刀隊僅傷亡八人。

因敵人從鄭家屯、錢家店調來援軍,義勇軍無重武器攻打炮樓,遂主動撤出通遼。此後從未能攻克通遼,但殲敵一百七十餘人,繳槍二百餘支,義勇軍還是獲勝而歸,尤其是大刀隊殺出了中國人的威風,使敵人心驚膽寒。

1932年6月,日軍在鎮壓了遼河東的義勇軍後,先後佔領了遠離鐵路線的蒙邊各縣,深入侵略,氣焰十分囂張。為打擊日偽銳氣,鼓勵民眾的抗日鬥志,第五軍團決定收復康平縣城。7月,高文彬從劉振玉、解國忱、劉海泉、李勝等部各抽一個團,編成精悍的騎兵小分隊。部隊從開魯出發,長驅三百里,沿途擊潰了許多股日軍後,到達大蒿子村。到達大蒿子後,高文彬召開了軍事會議,命第一梯隊司令包善一、第二梯隊司令韓色旺游擊於通遼地區牽制敵人,自率主力向康平推進。沿途日偽見勢皆縮在據點內不敢出戰,第五軍團也不理睬小股日偽,揮師東下。第五軍團的東征,極大地鼓舞了康平人民,當地義勇軍司今薛羽鑫率紅槍會趕來協助高文彬部攻城,人民踴躍支前。康平城距鐵道較遠,盤踞城內的日偽軍聽說高文彬率大隊來攻,自料後援不續,未敢抵抗,在義勇軍進入康平縣城時,早巳逃得無影無蹤了。

高文彬兵不血刃收復了康平後,就把軍團部設在康平。附近各民團、自衛團、山林隊如薛羽鑫、李梅玉、王聘儒、竇介珍、張伯騫、譚惠鳳等紛紛來投。五軍團在原有的基礎擴編了一個劉敘五為司令的第八梯隊和于海川的一支隊、田興濤的二支隊、張子斌的三支隊、薛羽鑫的四支隊、李梅玉的五支隊、王聘儒的六支隊、楊X的七支隊、高蔭堂(高文彬之弟)的八支隊、竇介珍的九支隊等十支隊伍。在九個支隊外,還擴編有三個獨立團和一個衛隊營,第一獨立團團長白夢梅,第二獨立團團長劉子恆,第三獨立團團長王子印,衛隊營長張伯騫。此時,第五兵團總兵力達二、三萬人,在遼北蒙邊,聲勢浩大。

與遼北第五軍團義勇軍同時興起的還有彰武一帶的金子明所部第二十路義勇軍。金子明乃彰武縣蘇合營子人,時任國民黨彰武縣黨部主任委員,年令約五十餘歲。他與東北民眾抗日後援會的朱霽青交厚,且民族意識強,在家鄉深孚眾望。「九·一八」事變後,金子明在彰武招集其子、侄金玉寬、金玉山、金玉田等人,邀集彰武縣內蒙、漢民眾武裝,組成了一支抗日隊伍。他以保衛鄉里為號召,響應者眾。(金子明抗日活動也因此僅限於彰武縣境內)

1931年10月,金子明親赴錦州,請領番號,被警務處長黃顯聲委為第二十路義勇軍總指揮。之後,遼北的綠林英雄「大家好」、「齊南洋」等部加入第二十路軍,隊伍發展到兩千餘人,多系馬隊,軍威雄壯。

日軍佔領錦州後,為確保大虎山至通遼一線的安全,在大通鐵路各據點的兵力逐次增加。第二十路軍則利用敵人兵力分散的弱點,在新立屯一帶不斷出沒,打擊敵人。

1932年1月9日,金子明派出一部分兵力將郭家店車站南的一段鐵路扒毀,親率三個支隊進攻郭家店。郭家店日軍守備隊60餘人在第二十路義勇軍的進攻下死傷大半,殘部狼狽逃竄。二十路軍此戰繳獲戰馬五匹和大量彈藥,佔領了郭家店。1月11日,日軍調來大批部隊,在三架飛機的支持下,大舉進攻郭家店。金子明率部避開日軍主力,當日軍撲空撤回時,第二十路義勇軍卻突然出現在泡子站,打得泡子站日軍守備隊死傷20餘人,狼狽逃走。三天後,金子明部的一個支隊又襲擊了十家子車站。第二十路義勇軍連續三次出擊獲勝,隊伍得到了補充和發展。

當第二十路軍乘勝轉移時,與百餘日軍遭遇,義勇軍騎兵首先發起衝鋒,打亂了敵人陣腳。接著雙方混戰在一起,展開了肉博戰。待敵人佔領高地重新組織進攻時,第二十路軍已從容遠去。此戰,第二十路軍斃敵三十餘名,繳獲機槍二挺,步槍二十餘支,戰馬十三匹。義勇軍犧牲也較大,分隊長王有財戰死。

1932年1月19日,金子明部再戰郭家店,使日軍大為惱火,立即採取報復行動。20日,日軍精銳400餘人,直撲第二十路義勇軍司令部所在地東河營子,日軍步兵在炮火掩護下步步逼近。金子明見狀,率隊撤出東河營子。日軍下很大力氣,沒抓住二十路軍影子,便向附近各村盲目炮擊,許多民房被炸起火,激起當地民眾的極大憤恨,他們一呼而起,聚集起數百人,手拿各種簡陋武器,準備與侵略者拚命。這時第二十路軍聞訊回師,軍民聯合夾擊日軍,激戰五小時,敵人被迫撤走。

2月初,金子明調集彰武各部義勇軍五千人,圍攻彰武城。當時駐彰武日軍有三百餘人,偽軍約千人。2月3日早晨,義勇軍發起攻勢,激戰七小時,與漢奸張海鵬的第五旅騎兵增援部隊匯合,又反撲回來。義勇軍因彈藥耗盡,有的部隊又自行撤走,致使義勇軍雖英勇奮戰,終以寡難敵眾而潰敗。彰武一戰,第二十路軍元氣大傷,不得不分散活動。在槍彈、給養奇缺的困難境地,金子明決定親赴北平、南京尋求補給。1932年7月金子明不幸在北平因車禍負傷,不能出關回鄉抗日,所部久無統一指揮,獨立、分散作戰,逐漸散失,有的投奔其他義勇軍部隊。待1932年熱河失守後,金子明重返彰武聚集舊部時,受日偽追捕,幾乎喪生,只好重新入關,第二十路義勇軍從此不復興矣。

本節史料參見:

①遼寧人民出版社《東北抗日義勇軍史》107—108頁。

②黑龍江人民出版杜《東北抗日義勇軍史》160—164頁。

③遼寧省政協編《文史資料選輯》第二輯102—103頁。

④陳覺《國難痛史》14—20頁。

⑤《黨史縱橫》1988年2期31頁。

⑥高樹橋《血肉長城》66頁。

⑦《東北抗日鬥爭史論集》第二集66、81頁。

在遼南於1931年冬成立、由李純華擔任總指揮的遼南義勇軍。該部隊活動於遼陽、台安、遼中、盤山、營口、大石橋、海城鐵路兩側的山區和遼河下游的平原水網地帶,其總指揮部位於海城縣的徐坨子。這支部隊是由設在北平的東北民眾救國會領導。至1932年冬,已發展到約3萬人。共編為9路,又3個支隊。其編組情況為:

遼南義勇軍  總指揮 李純華  位於海城徐坨子

總參謀長 嚴經武

參謀處長 關左賢

工兵司令 李厚德

秘書長  王守鑾

副秘書長 李在藩

政治處長 高鵬

宣傳處長 紀亭榭

聯絡處長 馬宏德

副官處長 李振山

經理處長 林長青

衛隊營長 劉錫信

電台台長 王雷

第一路  司令 李純華 兼 約2200人,活動于海城附近

第二路  司令 項青山  約2200人,活動於盤山附近

第三路  司令 張海天(外號「老北風」) 約3000人,活動於盤山、台安之間

第四路  司令 顧冠軍(外號「靠天」) 約6000人,活動於營口、高坎之間

第五路  司令 鄭子鳳 約2500人,活動於台安以北

第六路  司令 王全一 約2200人,活動於盤山以東之沙嶺地區

第七路  司令 吳三勝 約2800人,活動於遼陽劉二堡一帶

第八路  司令 曹希賓 約900人, 活動於遼中一帶

第九路  司令 殷援民 約5000人,活動於大石橋以南

第一支隊  司令 徐德寬 約1800人,活動於台安一帶

第二支隊  司令 王金龍(外號「大金龍」) 約1200人,活動於盤山、營口地區

第三支隊  司令 王惠春 約1800人,活動于海城附近


東北以一己之力與日俄兩大國周旋數年。東北一破全國才進入的抗戰。這不是淪陷快不快的問題,如果覺得自己都是好樣的,那為什麼不早開始抗戰?


為毛東四省淪陷那麼多年,委員長還不宣戰啊?


實名掛人。

現在知乎黑東北的比較多,很多的答案雖然有各種漏洞,可說的還是有點道理的。可我們這位 @李青 同學,為了黑東北腦子都不要了。

我現在告訴你,我承認自己是中國人,我從不覺得自己是滿洲人。我不知道您問的是哪個東北人?強行讓我們做大清朝美夢,然後強行批判一番清朝的特權來批判東北人。這個邏輯是真的迷啊。

抱歉我真的看不懂你哎。一口一個「大量的東北人」,多少算大量呢?我一個土生土長的東北人二十多年一個做漢八旗美夢的都沒碰到,您這遇到的是哪兒的「大量的」東北人呢?是我太幸運了,還是您太幸運了呢?

民族意識是什麼呢?除東北之外,還有其他地方每年9.18會響起防空警報嗎?

能用這種不知道從哪個地攤上聽來的東西,來言之鑿鑿的抹黑自己的同胞,您不是蠢就是壞啊。

我作為一個東北人,歡迎各位討論東北,歡迎各位指出東北的問題,歡迎各位批評或讚揚東北。

但我想,不僅僅是東北人,全中國的人都不會歡迎蠢人或者壞人的。

——————————

修改一波。

感謝評論區的各位,讓我知道其他地方也是有警報的。我承認錯誤,對不起。

但是,這並不妨礙,東北的九一八警報是很久以前就有,且在東三省各地都鳴放的。

即使是在上課,也要全體起立默哀三分鐘。

我想以此來批駁他「東北人沒有民族意識」這個觀點。有些衝動,再次抱歉。


孤軍奮戰14年之久的東北抗日聯軍義士此刻只想錘爆題主的頭


最早的東北義勇軍是大多民眾,殘餘官兵,綠林好漢,學生等組成的,早期的共並沒有很好的起到領導協助的作用,到了後期游擊隊才開始派人過來,可是打個兩年,中途失聯了。並且最早的王明還叛變了,使戰略不能統一。

其次,氣候惡劣,五十年前的東北都要比現在冷很多很多。日本人實行並屯政策,使得百姓和士兵不能聯繫,軍隊缺吃少穿,一大些人甚至凍死了。

主要還是領導的問題,缺少好的領導幹部來指導。

還有當時關東軍乃是日本精銳部隊,而東北抗聯就像初生牛犢,扔到狼群還要獲勝,確實是難事。


因為腦子是個好東西

問這種問題之前都不去看看史料嗎?


7.11(六,四)

  甲、盧溝橋中日軍繼續衝突,黃土坡亦有接觸,北平西之八寶山有劇戰。

  乙、宋哲元自樂陵到天津,即派張自忠張允榮與日方秘密議定三款條件:一、盧溝橋及其附近之中國駐軍即時撤退,改以保安隊維持治安,二、中國方面道歉並懲罰責任者,三、實行防共,徹底取締抗日。

  丙、外交部發表聲明,盧溝橋事件轉趨嚴重,責在日方,日如再誤,遠東將陷危險。駐日大使館再提抗議,請日方制止華北日軍之違法背信行動。

7.12(六,五)

  甲、蔣委員長電令宋哲元本不屈服、不擴大方針,就地抵抗(侍從室主任錢大鈞促宋赴保定指揮)。

  乙、宋哲元發表談話,謂能平即能和,盼負責者以東亞大局為重。外交部發言人稱,關於盧溝橋事件任何解決辦法,未經中央核准者,自屬無效。

7.29(六,二二)

  甲、北平失守,宋哲元軍撤退。

  乙、日本海軍及第五師團進攻大沽、塘沽、天津

7.30(六,二三)

  甲、天津失守,我軍退靜河馬廠

8.2(六,二六)

  甲、蔣委員長對廬山訓練團講話,平津失陷為戰爭開始,為奇恥大辱,絕無與敵談和餘地,決不與敵兩立。

8.13(七,八)

  甲、上海戰爭揭幕(上午九時十五分),日海軍及陸戰隊向吳淞江灣閘北我軍進攻(全面抗戰開始)(中央軍總司令朱紹良,左翼軍為陳誠、張治中,右翼軍為張發奎),我軍事當局宣布封鎖鎮江下游江面(事先為行政院秘書黃浚泄於日方,長江日艦預行撤退)。

  乙、上海市長俞鴻鈞照會各國領事,請制止日軍利用租界為根據地攻擊我國軍隊,否則我軍被迫為採取自衛行動所發生之結果,不能負責。另聲明我空軍隨時有轟炸日艦之可能,各國軍艦應遠離日艦。

  丙、日本內閣決定派遣陸軍赴上海。

9.15(八,一一)

  甲、日機十一架轟炸石家莊及保定車站,損失頗大。

  乙、日軍陷河北固安。

12.13(一一,一一)

  甲、日軍陷南京,蔣委員長發表宣言,決繼續抗戰。

——以上出自《中華民國史事日誌》(郭廷以)

這是調動全國軍隊後,國土淪陷的速度……918時如果老蔣用一半兵力進東北,借地型也打不了後來這麼慘。


畢竟東北從918起的各路反日武裝與組織都是非法抗日


在918事變到1933年里,東北日本鬼子死亡500多人,如此推算,東北抗聯前七年打死的日本鬼子大約為1500人

加上在正式8年抗日里打死的日本人大約是9000人

(這是保守估計,因為日本人的統計很科學,他們的非日本籍軍人不計算在內,包括朝鮮和台灣等地的,還有偽滿軍隊不算人)

作為根據地和群眾基礎要弱小的多的東北地區,這個戰績是相當輝煌的。

中央軍派過軍隊?東北軍派過軍隊?共產黨派過軍隊?蘇聯、美國派過軍隊?沒有,都在先前在東北的各方力量自己反抗的!其他各省抗戰,有隻憑自己力量抵抗的沒有?

因為地理的原因,日本從朝鮮跳板進入東北,所以東北壓力極大,就好比,為什麼印度非要在西藏邊境線附近惹事,為什麼不先打東北一樣!

東北人慫也好,東北地方不好也好,但一定要記住,國歌就是從這個地方唱出來的,第一個國徽是這個地方造出來的!


很多人貌似認為東北四省或者曾經近二十個省級區劃的中央局 人口規模。。。


之前跟俄羅斯硬了,結果被虐而且吃虧吃大發了。於是吃一塹長一智,列強不管如何調戲我,我絕對不反調戲,以免被日。結果這回列強褲子都脫了,既不反抗又不返調戲。插入後,列強早泄射的太快!晚了幹啥都晚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蘇聯莫斯科保衛戰是成功的,而中國的南京保衛戰最後卻成了一場潰敗?
怎樣評價國軍中條山戰役?
日本法西斯主義者是怎麼面對日本文化中大量的中國文化影響的?
80年代之前接受教育的中國人對南京大屠殺確實沒什麼印象這是事實么?
如何評價女生喜歡看抗戰史?

TAG:抗日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