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公共服務行業,為什麼銀行和醫院的服務差距這麼大?

到銀行辦理業務,從進門開始,幾乎是一條龍的服務,非常貼心。就算你對於服務流程一點都不懂,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依然可以順利的辦理業務。但是醫院卻讓人十分糾結,各種服務差。這種現象的根源在什麼地方,又該如何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貌似前幾個答主都是銀行人士,醫療人士來談談

醫院服務差么?

說直觀感受:差!

我就說我親身經歷的例子,我去其他部門辦事,穿著白大褂去和不穿,得到的待遇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一次幫人去開個檢查單,沒穿白大褂去,因為那個檢查有兩種方法,收費不一樣,我跟收費處說做那一種方法,多少錢,也說得清清楚楚,但丫的非要讓我去檢驗科劃價,我說一直做的都是這一種,沒有任何問題,方法、價格都對的上,丫的還是非要讓我去劃,最後我回科上把白大褂一套再去,丫的傻眼了。。。。。

還有一次我去其他部門,親眼看見一個病人向一位醫生問路,醫生頭也不抬地說「不!知!道!」,令我大為驚詫,因為如果我穿著白大褂時候病人向我問路我都會耐心指給人家,即使我真不知道也會盡量告訴他找誰問可能會知道,直接說「不知道」未免太過。。。。除非我不穿白大褂可能會猥瑣點。

至於為什麼差,也有醫生平均接診病人太多,工作負荷重的客觀原因,不過有些同志恐怕確實意識不足,據我所知銀行工作人員是要定期進行禮儀訓練,上各種培訓班的,而醫務人員可能太注重技術的提高而忽略了服務態度的改進。據統計在醫療投訴中占第一位的就是「對醫務人員服務態度的投訴」(數據就不貼了,一些文獻和我這的數據都揭示了這一點)。可以說現在國內和發達國家的醫療現狀相比,服務態度和技術的差距比起來更大。

只不過再拋出一個結論,7.5元一個三甲醫院主任醫師的號,現在的服務水平,以及1000元一個號,有專門的服務人員帶你去診室,等候時有凳子坐,給你倒水,帶你去做檢查(費用另計),帶你去開藥,一條龍貼心服務。你選哪個?


瀉藥。

完全沒法類比。夠壕的話,銀行妹子有可能犧牲色相爭取這個客戶。但是無論你多壕,不會有醫生姐姐犧牲色相爭取你這個客戶的。

ps:銀行妹妹真的很贊,請醫生姐姐聯繫我

ps:安定門醫院的就算了


你去銀行對那一坐 櫃檯小姐瞟你一眼基本就能猜出你準備幹什麼 等輪到你了至多也就是讓你填表 你去醫院一坐 周圍都是渾身不舒服的需要分流到各個門診科室然後又經歷不同的檢查化驗 你覺得醫院要專門安排個人耐心輔導你就好?還加上各種路痴各種迷糊的患者不停詢問剛問過的問題 這和銀行能比嘛


因為好醫院不差病人,爛醫院沒病人靠撥款也能活。而好壞銀行都差客戶,沒客戶就完了。


去醫院的,都是病人,是有病的(非貶義客觀事實),心理上就是弱勢的,而且對醫學有所了解比對金融有所了解難太多了。

去銀行的,都是辦業務的,心理上我是客戶是來送錢的,你們還不得把大爺服務好了?

我娘作為一名普通醫生,都對我即將開始的櫃員生涯表示擔憂——「你不會被打吧?」


樓主的感受真可謂獨特,國內讚揚銀行服務好的可不多見。不過如果非要說有差異也許就在於信息不對稱的程度不一樣。在銀行,vip客戶的資質可以說是從客戶經理等基層員工到高層領導們收入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說銀行在拉存款的時候是孫子就是這麼個意思,此外銀行的收入基層員工比如信貸員是有可能高過中高層領導的,同時向枯燥的崗位如櫃員崗薪酬也有傾斜,因此收入較為均衡。醫院的核心是醫生,醫生和病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我想不用我說你也可以想像的到(醫生給你毒藥你敢說不吃么,其實你不是不敢,你壓根就不知道)。再加上醫院的收入是傾向於能夠控制療法的權利階層(主治醫師及以上),而對你進行流程服務的人比如護士,挂號員,收費員等等可謂醫療系統的下下階層,你想想他們看著主治醫師肥的流油而自己與業績無關的寡淡薪水以及如潮水般湧來的病人,他們能服務好么?


還有人說銀行是壟斷行業,其實銀行員工天天在客戶,上級,外監機構面前都要裝孫子,已經養成了低三下四的良好習慣!那服務態度能不好嗎?


為什麼會覺得銀行是公共服務機構,也是醉了,銀行是開門營業賺取利潤為股東負責的盈利機構,醫院是實打實的服務機構


因為銀行有客服投訴電話


體檢還算好的,去醫院看病簡直沒法形容,,,,深表同情


今天去龍崗第三人民醫院做體檢,如果滿分是5分,那我只能給1分。這1分是給前台的。

除了前台願意回答患者的問題,那幾個主治醫生的態度真是爛到渣……一個個板著臉,好像家裡死了人似的。尤其是那些年紀大的,年紀越老,待人越沒有耐心,說話越冷漠,表情越讓人惱火。

我應該是要檢查3科。抽血的服務態度還好,大家都很配合,還提醒一下病人拿走自己的東西。

抽完血,進入內科情況就大不一樣了。檢測醫生是位白髮蒼蒼的老太太,容嬤嬤估計就是以她為原型演的,我剛一坐下就被她罵了個狗血淋頭,那語氣真她媽的讓人窩火,我還不知道怎麼回事,在人家的地盤只得聽人家的,把人家惹火了人家故意給你亂寫了就好了(事實是我沒惹她,她就已經火了)。原來是我止血的棉簽沒有扔到垃圾桶里就進來了,血還沒止完我就害怕地連忙把棉簽扔了……然後各種不爽吧啦吧啦全飛過來了,說了一堆難聽的話。只有兩個動作是有用的:一是裹住我的胳膊做了個脈膊測試,然後把聽診器往我胸口推了推。這兩個測試前後不超過15秒,就檢測完了。

接下來進入外科。外科的檢查醫生是個接近於光頭的矮胖子,表情好像要吃人的那種兇惡感,問了兩個問題:一是身高,一是體重。矮胖子照著我的回答就寫到了紙上,叫我進檢測室,然後一句話也沒有了……出來的時候表情還是要吃人的樣子……我也怕得飛快地逃跑了。這位醫生話不多,但是給人的感覺就好像是進了黑社會老大的辦公室一樣,嘖嘖……

最後是五官科,這個檢查醫生更有意思,頭上光凸凸的殘留著几絲白髮,頗有羅家英的丑風……只是這個冒牌羅家英不會笑,而且語氣極其冷淡,讓人不寒而慄……只問了我一個無關痛癢的問題:視力多少?這一次我因為有點迷糊,看周圍也沒有其它的病人再進來,就斗膽問了一個問題:「您 好,請問我是不是這樣就可以回家了?」我靠,不問就算了,一問不得了啊,這老凸頭就變成黑社會老大的小弟那種兇惡臉色了:你去問前台啊?問我幹什麼?我又不是負責這個的吧啦吧啦……

我靠!做個體檢,我怎麼感覺把黑社會的地盤過了一遍似的,從頭到尾只想早點走人,早點離開……

這就是大醫院的服務態度,比私家醫院的主治醫生服務態度差了幾百倍啊。以上完全屬實,親身經歷!


一個替你管錢和借錢的,一個能讓你多活久點的。他們都是和你關係最緊密也是最需要的服務。當然服務也是最差的因為他不需要你答不答應願不願意。


先說結論,因為銀行是買方市場,而醫院是賣方市場。

對於普通客戶來說銀行的網點多,選擇性大,相對來說競爭激烈,同一筆業務很多銀行都能做,當然選擇服務好,效率高的。當客戶選擇多的時候,銀行只能規範自身員工的行為用良好的服務體驗來吸引客戶。

醫院不一樣,本身就是一種稀缺資源,就算一線城市,好醫院都數的過來。大多數人生病都希望遇到一位負責任的好醫生,自然優先選擇好醫院,造成醫院人滿為患。一家只能容納2000人的醫院,每天來個3000人,每個人都在超負荷工作,要求人家服務態度好,確實難為人家,又不能把患者敢出去。

還有一點,兩者的收入體系不同,銀行網點最大的利潤來源是吸收存款,與銷售產品。客流量對其利潤影響很大,誰知道一位大媽背後有多少資金,有多少購買保險,購買黃金的潛力。聽說有個網點某天來了位穿褲衩,人字拖的大叔,反正看樣貌就不像壕,要求存2萬的硬幣。網點桂圓老老實實的做了。那位大叔第二天就轉來2000萬,表示因為服務好,所以選擇這家銀行。這背後對相應的櫃員與大堂經理都是有獎勵的。再說網點業績好了,自己的福利也不會差。所以大家對客戶還是比較客氣。

醫院的收入情況不了解,不過肯定不會說看了多少病人,獎金會有多少提升吧。一名醫生一般都是碩士畢業,至少讀了8年書,18歲進學校,26歲出來,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但是陽光收入與需求不是很匹配吧。那麼灰色收入的滋生也是有空間了。所以亂開藥,亂收費也就成了一種常見現象。

關於能不能多建醫院解決看病難這個問題,其實我們政府已經在這方面開始著手,就是建立社區醫院。小病找社區醫院,大病找好醫院。我自己的客戶有一家社區醫院,在和院長聊天的時候談到,現在社區醫院基本上常見科室都有,人員也有三甲醫院退下來反聘,基礎藥品也是平進平出不賺錢。但是許多人就是不想來,不相信社區醫院的水平,社區醫院門可羅雀,大型醫院人滿為患。

所以這個問題政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這兩個完全沒有可比性。銀行面向的有普通客戶和VIP客戶,注意是客戶,你跑個業務也要看客戶的臉色吧。

而醫院呢,不管你是有錢的還是沒錢的在醫院人員眼裡都是病人or病人的家屬,我了解的是你只要聽醫生的話開藥或者吊針就行?如果你一直bb,質疑醫生或者護士的權威,最後說遇到服務態度不好的往往是你自己。

最後講一句我們國家已經出台了規範護士服務的條例,應該會在未來不久全面實施,到時的服務不好的情況也許會有所緩解。


你去醫院幹嘛 你去銀行幹嘛

另外科普 醫院醫療服務屬於技術性工作 別拿服務行業說事 除了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都是服務行業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不能把醫院交給市場呢?
2017年,你用壞/丟了多少醫療用品?
食物中毒和急性腸胃炎怎麼區分?
公民獻的血、捐的器官會給醫院帶來多少利潤?
醫生上門適合看什麼病?什麼服務能體現出更大價值?

TAG:銀行 | 社會學 | 醫院 | 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