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本來是上墳祭奠先人的,怎麼大家都去旅遊了,這是帶著上墳的心去旅行?
清明假期本來是讓大家去上墳祭奠先人的,怎麼大家都去旅遊了,這是帶著上墳的心去旅行?
這個問題我也曾思考過,其實我認為這個問題的本質是:
人們對清明節這個傳統節日的來源理解不清晰嫌棄又臭又長的直接到最下看結論正文開始:
以下來自百度百科: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曆書》:「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之說。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由此可見,清明節不僅僅是掃墓的日子,也是踏青的節日,清明節的發展順序為
節氣清明 寒食節 清明節(掃墓) 清明節(踏青+掃墓) 清明節(掃墓+踏青+種樹)按時間順序一個個來說:
最初:清明只是二十四節氣的一種
西漢時期的《淮南子·天文訓》中說:「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清明風」即清爽明凈之風。《歲時百問》則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農諺說 「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正是說的這個道理。東漢崔寔《四民月令》記載:「清明節,命蠶妾,治蠶室······」說的是這時開始準備養蠶。其中的「清明節」還只是一個節氣,不是節日。清明節氣在時間和天氣物侯特點上為清明節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條件,該節氣被看作清明節的源流之一
由此可見 大約在漢朝前後,清明節尚未形成掃墓與踏青的風俗,只是農曆節氣上的一種向寒食節演變: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時候,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時候,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後,重耳作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好行裝,同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背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里發現一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由此可見,寒食節起源為春秋,但在秦漢因墓祭之風日盛而興起,但此時清明更多意義還是農曆上的節氣,而到了唐代,不論士人還是平民,都將寒食節掃墓視為返本追宗的儀節,由於清明距寒食節很近,人們還常常將掃墓延至清明。詩人們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並提
也就是說到了唐朝,清明與寒食才逐漸衍生出了掃墓祭祖的固定風俗超越寒食節:
宋元時期,清明節逐漸由附屬於寒食節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節的地位。這不僅表上墳掃墓等儀式多在清明舉行,就連寒食節原有的風俗活動如冷食,蹴鞠,盪鞦韆等,也都被清明節收歸所有了。而這一來源的起源也是源於唐代,約從唐代開始,人們在清明掃墓的同時,也伴之以踏青遊樂的活動。由於清明上墳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餘,順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騁足青青原野,也算是節哀自重轉換心情的一種調劑方式吧。因此,清明節也被人們稱作踏青節。
發展至今:
民國時清明節這天,除了原有的掃墓、踏青等習俗,植樹也被確定為常規項目,這實際上不過是對民間長期延續的植樹風俗的一個官方認定。而我國近年也將清明定為法定節假日----------------------------------------------------不廢話的分割線------------------------------------------------------
清明最初為一種節氣。春秋時為了紀念介子推而寒食節產生,後經秦漢發展在唐朝時形成了掃墓的風俗,到了宋元清明逐漸取代了寒食節的地位,並且自唐代起掃墓也伴之以踏青遊樂等其他風俗,後經各朝各代不斷發展,清明變成了一個融合掃墓 踏青 植樹等多種風俗的傳統節日
所以說
旅遊本身也是符合清明節傳統風俗的啊!不論是旅遊還是掃墓都是在認真的過清明啊!!軍用匕首本來是設計出來殺人的,我看你喜歡軍事於是送你一把讓你收藏,但你拿來切菜開酒瓶。這沒什麼吧。。。
所以說,節日本身的習俗,國家設置法定假日的目的,以及民眾過法定假日的方式,這三者沒必要一定相同。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對於我來說清明節不是去哪裡玩,從小家裡灌輸的思想就是清明節是回到故鄉祭奠那些逝去的親人!在我童年時期,一年會有兩次祭拜祖先的時間。一次是在每年大年三十的早上,還有一次就是清明節。現在因為不常在老家,所以對於我來說一年至少有一次是必須要回老家祭拜的。這種思想是從小爺爺奶奶教給我的,我覺得這是一種好的思想。在周邊相同的年輕人當中,我算是比較傳統的,每年清明都會跟著爺爺奶奶一起去那些墳前燒紙,現在的很多年輕人都覺得清明節回老家上墳是自己爸媽的事了,甚至有些人回到老家也不跟父母一起去上墳。清明節在很多年輕人心中只是成了一個國家法定節假日,知道是一個可以放三天假的節日!
要是所有人都去上墳,那場面好不協調吧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誰告訴你清名假期是讓你上墳的?中央的文件還是祖宗的家法?
古人就有清明踏青吟詩飲酒的習俗了,掃墓只是一部分
清明節有兩個官方翻譯 tumb sweeping day和pure brightness day
在這麼沉痛的日子裡去旅行是我的不對,所以才會剛到目的地就崴腳?然後帶著上墳的心情回來了喝喝
推薦閱讀:
※寒假怎麼安排才有意義呢?
※寒假作業太多了。寫不完怎麼辦?
※寒假計劃全部泡湯,應該如何翻盤?
※高二理科生如何有效率利用寒假逆襲?
※2016年的寒假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