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經濟學的大前提是不一定正確的,那麼經濟學研究的意義是什麼?

經濟學的前提是人的消費行為是理性的,既然這個前提不一定正確,那麼經濟學的意義是什麼?

--------

本題已被收錄至知乎圓桌 ? 經濟課堂 101,歡迎關注討論。


以下來自百度百科:

牛頓運動定律基於牛頓力學的基本假設:①空間是絕對的,可以認為是數學上的抽象空間,和空間內的填充物質無關;②時間是連續的、均勻流逝的、無窮無盡的;③時間和空間無關;④時間和運動狀態無關;⑤物體的質量和物體的運動狀態無關。廣義相對論在第一條假設上有突破,狹義相對論突破了第三、四、五條假設。

既然這些前提不一定正確,那麼牛頓力學的意義是什麼?


-理性人假設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合適的,如果不合適,你能告訴我人為什麼要傷害自己,或做出不利於自己的舉動呢?當然,有時候,我們確實會看到人們做出不利於自己的舉動。深究起來,可能這個人在試錯(搜集信息),或正在為自己建立聲譽,又或者是在打造阻擋競爭者的壁壘。短期受損,可能是為了長期獲益,這裡存在一個短期最優和長期最優的 trade-off。本質上取決於 agent 掌握多少信息。掌握的信息越多,越有可能採取一些對長期有利的行為。我們不能把它歸結為不理性。

-對利他行為的回應:可以把利他行為納入到這個人的效用函數中,不矛盾。

-微觀層面,對看似違背「理性」的行為的回應:每個人擁有的信息不一樣,偏好也不一樣,我們並不知道別人的真實目標是什麼。基於此,貝葉斯精鍊納什均衡(PBE)引入了信念這一維度。從而,理性的內涵被擴展為,人對自己的信念的最優策略。

-宏觀層面:遵循理性假設,生物或能續存下來。對於曇花一現的東西,沒有研究的價值。

-可比性:理性行為人假設使得很多問題可以在一個分歧最小的共同框架下進行討論。經濟學科因此得以建立。沒有一套統一的公理體系作為標尺,很多問題我們無法比較。

-投入產出比:模型化必然會有失真。但如果你拿著1:1的地圖來參考,那麼畫地圖就沒有意義了。經濟學的意義就在於,儘可能精簡輸入,獲得儘可能精確的輸出。理性人假設作為經濟學的起點,是符合研究的效率準則的。

-我們暫時還找不到比理性人假設更有解釋力的假設。不過,不要灰心,經濟學正在不斷發展。行為經濟學的發展,使得很多「非理性」行為也納入研究者的視野。


謝邀……

我恰好知道有一個人講過這個問題,並且這個人比在座的各位都更有資格來講這個問題……(下文引用米爾頓·弗里德曼《實證經濟學的方法論》

可以通過一假說的假設的真實性來檢驗該假說嗎?

我們先從自由落體法則這樣一個簡單的自然事例開始來進行我們的討論。在真空中,一落體的加速度是一個常數——g,在地球上是每平方秒大約32 呎——而且落體的加速度與該物體的形狀、投擲方法等因素無關,這一假說已得到了人們的廣泛接受。這就等於說一落體在任一特定的時間範圍內所下落的距離可以用S=1/2 gt^2 這一公式來算出。這裡, S 是該落體下落的距離,單位是呎,t 是物體下落的時間,單位是秒。將這一公式應用到一個從樓頂下拋的實心球上,就等於說這樣拋下的那個球的運行情況就如用它在真空中被拋下時的運行情況。通過這一假說的假設來對其進行檢驗,可能意味著對實際氣壓進行測量,並確定它是否接近於零。在海平面上,氣壓大約是每平方時15 磅。為了使這一氣壓差別被判定為可忽略不計的,15 是否是足夠趨近於零的呢?因為這一實心球從樓頂降落到地面實際所需的時間與這一公式所給出的時間非常接近,所以很明顯,這一15 之差足夠趨近於零。然而,假定現在拋下的是一根羽毛而不是一個實心球。那麼這一公式所得出的結果則是非常之不精確的.很明顯,對於一根羽毛(而不是對於一個實心球)來說,每平方時 15 磅完全不同於零。或者,我們再假定這一公式的應用對象是從3 萬呎高的飛機上拋下的一個球。在這一高度,氣壓絕對地小於每平方吋15 磅。然而,從3 萬呎降到2 萬呎(在這一點上的氣壓仍然大大小于海平面上的水平)所用的實際時間卻完全不同於上述公式所預測的時間——大大地高於實心球從樓頂落到地面所需的時間。按照上述公式,該球的速度應為gt,而且還應該穩定地增長。事實上,一個從3 萬呎降落的球是在它碰到地面以前達到它的最高速度的。而且上述公式的其它含義也都與此類同。

為了使氣壓差別能夠被判定為是可以忽略不計的,15 是否足夠地趨近千零這一初始問題本身就是明顯地愚不可及的。每平方吋15 磅等價於每平方呎2160 磅,也等價於每平方吋0.0075 噸。如果沒有一些外在的比較標準,則不存在對這些數字評判大小的依據。而這唯一相關的比較標準就是在一系列既定的情況下,該公式可以應用或不可以應用的氣壓水平。但這又在另一個層次上帶來了同樣的問題。「可以應用或不可以應用」的含義是什麼?即使我們可以消除測量上的誤差,但物體降落的實際測得時間與公式計算所得的時間,很少(如果曾經有過的話)完全相等。為了能夠判定自由落體理論之「不可以應用」,這二者之間的差異必須要多大呢?下面將是進行比較的兩條重要的外在標準。一個是與該理論進行比較、且在所有其它方面與該理論是同等地可接受的另一理論所能達到的精確度。另一個是這樣一種標準,它只有在存在著某一業已為人們所知道的、具有更好的預測水平,然而其預測成本較高的理論的前提下,才會存在。而且更高的精確度所帶來的效益(這取決於人們的使用目的),一定能夠彌補取得這一精確度所需要的成本。

這一例子既證明了通過一理論的假設來檢驗該理論的不可能性,也證明了「某一理論的假設」這一概念的模糊性。S=1/2 gt^2 這一公式對於真空中的落體來說是正確的,而且可以通過對這一類物體的運行情況的分析而推導出來。所以,可以這樣闡述:在多種情況下,在實際大氣中降落的物體,其運行情況如同在真空中所進行的降落。如果用我們經濟學中最常用的話來表述,那麼上述文字立刻會被表述成:這一公式假設存在著一個真空。然而很明顯上述表述並沒有作任何諸如此類的假設。上述表述的真正意思是:在許多情況下,氣壓的存在,物體的形狀,投擲物體者的姓名,投擲物體所採用的方法及許多其它的附加條件,對於該物體在一定時間內所下降的距離並無可估計的影響。我們完全可以對該假說重新進行表述,從而完全不再提及真空因素:在許多情況下,一物體在一給定的時間內所下降的距離由公式s=1/2 gt2 給出。如果我們撇開該公式的歷史不談,撇開與之相聯的其它自然科學理論不談,那麼說該公式假設存在著一個真空還有意義嗎?就我所知,還可能存在著其它的假設體系,而能夠取得這同樣的公式。這一公式之所以被接受是因為它與現實相符,而不是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大致的真空里——不管這種大致的真空指的是什麼。

與這一假說相聯繫的一個重要的問題,是要限定該公式可以應用的條件,或者更為準確地說,是要限定在各種情況下該公式預測的總的誤差範圍。的確,正如上述對該假說的重新表述中所蓄含的那樣,這樣的限定與該假說並不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限定本身就是該假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它是這樣一個組成部分:隨著實踐的不斷增加,它是特別有可能被修改與擴展的部分。

在落體這一特殊情況中,還存在著另一雖仍不完善但更為一般化的理論。這一理論主要來自於人們為解釋前一種簡單理論中存在的誤差而進行的探索;而且在這一理論中,人們可以對某些可能存在的干擾因素的影響加以衡量;而且在這一理論中,前一種簡單理論只是作為一種特例而存在。然而,這一更為一般化的理論並不總是能夠得到應用。這是因為,它所取得的精確度的增加可能不能彌補使用這一理論所帶來的成本的增加。所以,在何種情況下前一種較簡單的理論可以「充分完善地」反映現實,這仍然是一個事關重要的問題。氣壓是限定該理論可應用的情況的那些變數中的一個,但只是其中之一;物體的形狀,使達到的速度,及其它變數也都是與限定有關的。對氣壓以外的這些變數加以闡述的方法之一,就是將這些變數視為決定對真空「假設」的某種背離是否是事關重大的。例如,每平方吋15 磅的氣壓對於一支羽毛來說是截然不同於零的;但對於從一高度不大的地方下拋的實心球來說,卻是可以視為趨近於零的,這些都是物體的形狀所帶來的差別。然而,這樣的表述絕然區別於下面這種不同的表述:該理論不能應用於羽毛落體,因為該理論的假設是錯誤的。然而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卻完全是另一種情況:對於羽毛來說,這些假設是錯誤的,原因在於該理論不能應用於羽毛落體。這一點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視。這是因為,在限定某一理論可以成立的條件的過程中,「假設」的完全正確的運用通常錯誤地被理解為假設可以被用來確定某一理論可以成立的條件,而且,這一誤解成了理論可以通過其假設而進行檢驗這一觀點的主要根源。

下面我們再來看另一個例子。這一次是一個臆造的事例,旨在使之成為社會科學中的許多假說的同類物。讓我們來考慮一下一棵樹上葉子的密度。我提出的假說是:這些葉子的位置是這樣確定的:在其周圍的葉子位置一定的條件下,每一片葉子都好象有意地使它所能得到的陽光數量最大化;每一片葉子都好象知曉決定在不同的位置上可得陽光數量的自然法則,並且能夠迅速地(或曰即刻地)由任一位置移到任一其它合意的且尚未被佔據的位置。現在,該假說的某些更為明確的含義明顯地與實際情況相一致:例如,一般來說,樹南側的葉子密於樹北側的葉子,但如本假說所意含的那樣,在山的北坡,或當樹的南側為其它東西所遮蓋的情況下,樹的南北兩側葉子密度的差異就不會那麼明顯。或完全不是原來的那種情況。就我們所知,葉子不能「有計劃地行事」,或者說不能有意識地「追求」什麼,它們沒有進過學校並學會為計算「最佳」位置所必需的科學或數學的有關法則,難道我們可以據此認為該假說是不可接受的或曰不合理的嗎?很明顯,該假說的這些與事實相矛盾的情況中,沒有一個是至關重要的。這裡所涉及的現象不在「該假說旨在闡述的那一類現象」的範圍之內。該假說並沒有宣稱葉子可以做到上述事情,它只是認為:這些葉子的密度是同一的,就猶如它們可以做上述事情一般.儘管該根說的「假設」中存在著明顯的非現實性,但由於該假說的含義與實際觀察的一致性,使得該假說具有極大的合理性。我們傾向於在下述意義上「闡述」該假說的合理性:由於陽光促進了葉子的生長,所以,在陽光較多的地方葉子將生長得更加茂密,或者說將有更多的假定存在的葉子能夠得以生存下來。所以,完全被動地將這一假說應用到更為廣泛的情況中去所得到的這一結果,與通過將某些特定環境附加其上所

得到的結果是完全相同的。這後一種說法比前面造的那一種假說更為引人入勝,這不是因為後一種假說的「假設」更具「現實性」,而是因為後一種假說的「假設」本身就是一個更為一般化的理論的一部分。這種更為一般化的理論所能應用的現象種類更為廣大,而且在這一更為一般化的理論中,一棵樹上葉子的具體位置不過是該理論的一個特例。這一更為一般化的理論有著更多的可能招致異議的含義,但由於該理論可適用的範圍更為廣泛從而使得這些含義避開了可能發生的任何抵觸。這樣一來,葉子生長的直接證據為來自於這一更為一般化的理論所適用的其它現象的間接證據所加強。

我們所臆造的這一假說大致說來是正確的,也就是說,僅對於某些現象來說,該假說關於葉子密度的預測達到了「足夠的」精確水平。我不知道這某些現象是什麼,也不知道如何去定義它們。然而,有一點似乎是明確的,那就是:在這一例子中,該理論的這些「假設」並不屬於該理論的假設範圍:也就是說,樹的種類,土地的性質等都是可能影響到該理論的合理性所存在的範圍的變數種類,而葉子進行複雜的數學計算,或從一個位置移到另一個位置的可能性問題,卻與該理論合理性的範圍限制無關。一個與人類行為有關的例子大致類似於我們剛才所舉的那個例子。這個例子我與薩維奇已在別處引用過。現在,讓我們來考慮一下一位撞球行家對擊球情況進行預測的問題。下述假設似乎並非毫無道理:絕妙的預測通常都是通過這樣的假說來取得。這種假說認為,這位撞球行家的擊球活動就猶如他知曉將會給出最佳運行方向的那個複雜的數學公式一般。而且這一數學公式可以通過眼睛對角度的觀察,並確定該球所在的位置等而精確地進行計算。這位撞球行家通過該公式而進行閃電般的計算。然後使球按該公式所指定的方向運行。我們對這一假說的信賴並不是基於這樣一種觀點:撞球手(即使是撞球行家)可以而且確實經歷過前面所描述過的過程;相反,我們對該假說的信賴是緣於這樣一種觀點:除非這些撞球手可以通過這樣或那樣的方法而取得與上述過程同樣的結果,否則的話,他們事實上就不是撞球行家。

由這些例子進而引申出下面這個經濟原說,這似乎是很容易做到的。這一經濟假說認為,在許多情況下,單個企業常常是如此行事,猶如他們在有計劃地使其預期成果(通常,如果理解有誤的話,則稱之為『利潤」)最大化,而且掌握著為成功地實現這一目的所必需的全部數據資料;也就是說,猶如他們知曉相關的成本與需求函數,可以通過他們所掌握的所有情況來計算邊際成本與邊際收益,並使得他們所採取的每一個行動都恰到好處地符合邊際成本與邊際收益相等的原則。當然,現在的商人實際上並不完全按照經濟數學家所發現的方便途徑來解這一聯立方程體系。只不過他們這樣做的可能性比葉子或撞球手明確地完成複雜的數學計算,或落體決定創造一個真空的可能性要大一些。如果撞球手被問到他是如何確定擊球方向的,那麼他可能回答說他「恰好算了出來」,但此外他還要摩擦一下兔後腿來證實一下。而如果一位商人被問到他是如何決策的,那麼他可能回答說他是以平均成本來定價的,而且當市場情況發生了變化時,當然也會出現一些微小的偏差。這一表述與前一個表述幾乎是同樣有幫助的,但它們之中沒有一個與對有關假說所進行的檢驗有聯繫。

人們對上述成果最大化假說的信賴是由一非同尋常的特徵證據所證明的。在某種程度上,這一證據與關於撞球手行為的假說中所引證的證據是非常相似的——也就是說,除非商人可以通過這種或那種方法而使其行為近似於與成果最大化相一致的行為,否則,他們似乎不可能長久地維持他們的生意。這裡不管明顯地、直接地決定商業行為的因素是什麼——習慣性的反應,隨機性的機遇,或難於歸類的一些東西——其結果都是一樣的。不論什麼時候,只要這一決定因素碰巧導致了與合理的、有實際根據的成果最大化相符合的行為,則生意使會興隆,並進而需求資源以擴大經營;反之,只要這一決定因素不能帶來與合理的、有實際根據的成果最大化相符合的行為,則生意將會虧損,且只有從外部引入新資源才能維持存在。這樣一來,「自然選擇」過程促進了該假說合理化的實現,或者說在自然選擇既定的情況下,人們對該假說恰當地概括了生存條件這一判定,成了人們接受該假說的主要依據。

該成果最大化假說的另一更為重要的證據,來自於該假說在特殊問題中的無數次應用,及在這多次應用中,該假說的含義與實際情況並沒有發生抵觸這一事實。然而,如果要讓這一證據提供佐證那是極為困難的。這是因為它散落在無數的商業便函中、文章中,及專題著作中,而這一切主要地是與特殊的具體問題相聯繫,而與對該假說的檢驗並不相關。然而,在很長時期內人們對該假說的持續使用與接受,及未能創立一種邏輯嚴密、自圓其說的假說來取而代之並得到廣泛的接受這一情況,間接地有力地證明了該假說的存在價值。任一假說的證據都總是由人們試圖證明它與實際情況相抵觸而遭到的多次失敗所組成。只要該假說仍在繼續使用,那麼這一證據就會繼續增加。而且,由於該證據的特殊性質,讓該證據提供完全充分的證明是十分困難的。這已開始變成某一科學的傳統及傳說的一部分,後者反映在人們持有假說的堅定性方面,而不是反映在教科書中對那些未能證明該假說與實際情況相抵觸的事例所進行的羅列上面。

弗里德曼在這裡的表達基本上是基於卡爾· 波普的科學哲學而做出的,儘管在現在,卡爾·波普的觀點已經不再是科學哲學上主流的觀點,但是,弗里德曼在這裡的表達大多數並未失效……就如同行為經濟學等新的經濟學派已經開始逐步修正經濟學的假設以求得更有效的預測一樣,經濟學也在逐漸進步……無論如何,我們在理論中使用一個假設,它的合理性並不是來源於「這一假設是真的」,而在於「我們可以用這一假設做什麼」……


題主,你問出這樣的問題是因為你認為科學是真理的化身,是正確的代名詞。其實不是,科學只是認識世界的一種手段和方式,科學理論是可以被修正甚至被拋棄的。

科學理論體系建立在幾個精鍊的假設之上(「假設」是根據觀察、實驗歸納得出的,題主應該找本邏輯學了解下歸納邏輯,歸納是或然的,得出的結論未必可靠)。在假設的基礎上演繹出一整套理論體系,理論體系是否靠譜關鍵在於此理論的解釋力和預測力。如果理論能夠解釋已有現象並能準確地預測未有的現象,就證明此理論是可靠的,如果此理論不能正確地解釋新發現的現象,它就要被修正。

目前來看,經濟學體系還不能像物理學體系那樣精準和完美。我們可以發射衛星、宇宙飛船,可以發射飛行器飛出太陽系,但世界的經濟總時不時來一場危機。但它仍能解釋我們生活中的現象,仍能指導政府調控經濟,是有其存在的意義的。


阿爾欽《不確定性、發展與經濟理論》(Uncertainty, Evolution an Economic Theory; alchain,1950)

解釋過了的,已經60多年了...

論文《不確定性、進化與經濟理論》,據說這是被引用次數最多的十篇經濟學論文之一。阿爾欽在文中為「廠商追求利潤最大化」這一經濟學的基本假設辯護。他說,儘管由於無知或非理性使得某些企業並沒有真正實現利潤最大化,但市場經濟本身就提供了一種選擇「適者」和淘汰「不適者」的機制。只有那些能夠實現利潤最大化的企業才能生存,而不去追求利潤最大化或無法實現利潤最大化的企業都會面臨困境甚至被迫破產。阿爾奇安對競爭的理解遠比教科書中「完全競爭條件下所有廠商均為價格接受者」的假設深刻。

差不多是這意思,不需要假設人理性。市場的機制,已經導致了人最大可能的理性選擇。

米爾頓·弗里德曼在他的一篇更出名的論文《論實證經濟學的方法論》(Milton Friedman, Essay on the Methodology of Positive Economics)中再三引用,認為經濟理論的正確性並不取決於對經濟人的動機作出「現實的」假定。

曼坤經濟學原理的一個例子(可能不是最早的出處)。

很多傻子到處開加油站。結果還是只有公路旁邊有加油站。為什麼?

這個例子就是出自阿爾欽,很多傻子隨機在地圖上隨便放一個圖釘,在圖釘標的地方開加油站,有的開在山上,有的在海島上,有的在公路旁,最後只有公路旁的加油站活下來。開在公路旁的傻子是傻子,隨機的行為,但傻子行為的結果和理性行為的結果一致,所以存活。


完美假設是為了研究方便。所有學科的理論研究都是為實驗方向做選擇。


經濟學也包括行為經濟學,在行為經濟學中對人的假設不再認為人總是理性。

(PS:經濟學中總是說道的理性,其實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意味著什麼,你以為的理性跟我以為的理性一樣嘛?事實上在學術界,對這個理性是有清晰界定的)

經濟學的意義不會因為它若干的假設、結論與事實有所偏差就會削弱。它的意義在於:通過提供特定的思維來對人類社會中某些互動性的行為建立一個描述的框架。


題主應該是剛接觸經濟學吧,現在有些所謂名氣很大的人常常拿這一點批評經濟學是偽科學,在我看來這根本沒有回答的必要,隨著你進一步學習會了解的。但是上面的回答都不太完整,我來做個比較全面地回答:

PS:經濟學很多研究方法是借鑒了物理的,自己體會。

----------------------------------------------------------------------------------------

1.在任何科學中,假設前提只是為了更好的研究現實問題中客觀規律,當問題過分接近現實時會變得十分複雜而不能進行研究。因此,假設前提是為了簡化問題存在的,但是這並不影響結論的正確性。當我們想進一步研究時,是可以一步步放鬆假設的。舉例而言,在物理上有名的慣性定律的模型假設存在一個沒有摩擦力的平面的,這一點明顯是不存在的,但是慣性定律在某些狀況下確實是正確的結論(抱歉對物理知識有些不了解),你難道會因為這一點否認物理么?

2.在現在的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中(科學哲學方法),對於科學的檢驗是採用了「證偽法」的,也就是說所有科學都是可以證偽的,我們可以再某種情況下檢驗科學結論是錯誤的。換句話說,任何結論都必然在一定的假設前提下才能成立。而一旦脫離這個假設前提,任何科學都可以找出錯誤的地方。

--------------------------------------------------------------------------------------------

3.僅僅就經濟學這個「理性人假設」而言,題主應該這樣理解,理性人假設是發現了人們的行為總是逼近使自己利益最大化這一狀態的,而沒有認為所有人在第一次行為決策里就符合假設。這一點題主接觸了博弈論應該會有體會。例如,在金融市場上的投資者體現是最明顯的,在一個比較完善的金融市場里,所有沒有選擇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投資者要麼因為虧損退出市場,要麼及時更改決策止損。經過多重博弈後剩下的投資者,「理性人」這一特質就體現的十分明顯了。

4.目前有比較熱門的行為經濟學,是人們發現現實生活中人們的決策總是有規律的偏離理性人假設。這是目前經濟學理論的一個發展方向,但是就我接觸到的只是而言,目前大多數提出的理論僅僅是對現實現象的總結。它的意義更多的是可以使經濟學在類似實驗室的條件下,通過控制變數檢驗人們行為的規律性。這一學科目前還不成熟,希望題主還是打好基礎再來研究這一領域。


親娘唉,不設定假設的理論那是絕對真理宇宙真理呀,活了這麼大隻聽說過老馬的理論有此資格呦

、、、、、、、、、、、、、、、、、、、、、、、、、、、、、、、、、、、、、、、、、、、

  1. 「經濟學的大前提是不一定正確的」這個說法就有問題。把歐氏幾何的第五條假設也就是那個平面內一條直線外一點必定存在於原直線平行的直線改成任意兩條直線必定相交就成了大名鼎鼎的黎曼幾何,也就是給愛因斯坦啟發的那個幾何。黎曼幾何的假設是「在同一平面內任何兩條直線都有公共點」你說它正確不。(我的表述可能不正確)
  2. 經濟學的意義是什麼?這是個見智見仁的問題。從一個角度看,它使資源有效配置的學科。之所以引進市場經濟,正是因為它的高效率。那麼問題來了。a如果假設理性人也就是追求效用最大化,就能推導出市場經濟的高效率。那麼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不是理性人,但這個高效的經濟體可以繼續存在,你可以為人民服務,我安心賺我的錢。b換個角度,要是假設每個人都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也能推導出經濟的高效運行。那麼這個經濟體中有的人就可以免費搭車,不用勞動就可以過的很好,你說你還在學校努力上學出來找個好工作多賺點錢嗎?所以這個經濟體最終會走向崩潰。

  3. 我覺得有一個更大的問題,就是怎麼來判定這個學科是否有意義。當然是不能通過假設了,經濟學有個說法,就是經濟學用來解釋現象。我認為,一門學科能用來解釋的問題越多,某種意義上這就是一門「好」的學科。


這個問題應該站在更宏觀的角度回答,如果理論假設是錯誤的,那麼理論有什麼意義。

理論是人類的思維工具,它的意義並不在於假設的正確與否,而是在於其中的邏輯關係。也就是說一個掌握理論的人可以通過自己對假設的觀察,在放入理論中,得出正確的結論。

而理論為了保持簡潔,往往會選擇最簡便的假設(真空,理性消費者,無摩擦等等)。


經濟學不僅研究特定假設下的現象,還研究假設條件變更時的現象變化。


主流經濟學(即市場經濟學,也就是資本主義經濟學)的存在根本就沒有意義。按照它自己的說法,市場是萬能的,這就等於承認自己是沒有意義的。

其實,經濟學的任務是為人類探索最好的經濟制度,使人類能最快發展又最幸福生存。這就等於物理學、化學的任務是給人類探索創造更好的消費品,而不是單純解釋自然現象一樣。可惜主流經濟學家都不知道這個任務,他們研究經濟學的目的純粹就是跟在經濟現象屁股後面不斷解釋經濟現象,當聰明的事後諸葛亮 ,他們就是試圖讓人類永遠停留在目前經濟制度上,毫無探索新經濟制度的意願。除了主流經濟學之外,其它一切科學都在不停地探索,探索未知世界,創造新東西,唯有主流經濟學不斷地解釋,解釋,舊理論不能解釋再發明新理論來解釋。總之變著法子不停地給現在的私有制市場經濟洗地。

所以由此又可以看出,主流經濟學的存在也是有意義的,其存在意義就是:給統治階級當御用工具,它總是用無數謊言證明現有經濟制度是最優秀的,讓大家都別胡思亂想了。主流經濟學之所以不能成為科學,主要原因是它有很強的階級意識,只為資產階級服務,不為全人類服務,不去探索經濟領域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更不願意探索人類最美好的經濟制度。


經濟學是一門社會科學,是科學的一種。同其他科學一樣,需要自己的假設或者說前提。既然自然科學不一定是正確的前提不會導致人們否定自然科學的意義,經濟學也如是。

舉例來說,自然科學大多假設世界的齊一性(或者說,歸納的有效性),即,此處成立的模式或規律在其他地方也成立。例如,從地球上的物體遵守牛頓定理推理遙遠的天體也一樣。

雖然這類前提未必是對的,但這並不妨礙自然科學被相信與其自身的進步。原因在於,當實驗或預測與結果相符合時,即驗證了前提及其推論。當不符合時,我們可以完善假設或前提使得自然科學理論與現象一致。

並且,有些假設在運用中也不需要是絕對精確的。比如,計算宏觀低速的運動物體只需要假設時空平坦的牛頓定律就夠了——雖然這是一種近似,而不必使用相對論。

經濟學的理性人假設也是如此。如果實驗或預測結果與理論符合,那說明這個假設是有效的。如果不符合,我們可以修訂前提(不一定是根本推翻,可能是改進)。實際上,理性人假設被持續使用,以及以其為基礎的研究成果,已經說明了該前提的有效性與合理性。況且,由於社會現象的特殊性,無法也不必做到絕對精確,理性人假設作為一種近似,也是合理的。

以及補一句,大多數沒有學習過經濟學以及很多只是簡單接觸經濟學的人對理性人的理解,很可能並不準確。

以上。


1反正閑著也是閑著

2可以悶聲發大財


個人感覺,那麼多假設給出的模型大約是現實中所無法存在的,但是它的意義在於,給出了一個benchmark,也就是給出了一個基準情景,然後我們可以繼續討論基準之外的現實狀況。

能否給出一個靶子,其實是非常非常困難的事,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事。。。。


大多數時候正確即可


理性人假說正是經濟學研究的結果,而非前提。

理性人假說和萬有引力假說,元素周期假說,光粒子假說,以太假說等等等等一樣,是對現象的總結歸納。

並不是說,人所有的決策都是基於效用最大化這一前提成立我們才能研究經濟學,這一所謂的前提本來就是經濟學研究得到的結論,絕大多數情況下人的決策遵循使得自己效用最大化的規律。

當這一結論出現很多偏差的時候,我們只需要修正就可以了。


在前提正確的情況下發揮作用,慶幸的是大多數情況下都正確


現代科學就是否定 ,尋找可能正確的道路


在於發現人類消費的模式並非是理性的。

不開玩笑。

一直覺得西方很多哲學體系是把中國的古老哲學體系又開發了一遍,而且直到近代才開始變得不那麼傻乎乎的了。


推薦閱讀:

對於新華社下屬瞭望智庫發表的《別讓李嘉誠跑了》這篇文章,有何看法和見解?
如何看待比特幣?
智能電網為什麼在中國發展不起來?
2017年是中國房價的拐點嗎?
所謂的"中國模式"存在嗎?

TAG:經濟 | 經濟學 | 科學 | 經濟學派 | 經濟學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