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領導不喜歡問問題的下屬?
領導讓我做工作,我會問做這件事是不是因為……?他馬上反感。其他部門同事請我吃西瓜我會問這西瓜是不是集團菜地產的?其他部門的姐姐請我吃雪糕,我會問真的有我的一份嗎?姐姐會說,給你吃你就吃問那麼多幹什麼?!。領導問我會不會pdf格式文件轉化,我問他幹什麼,然後告訴他不會。他馬上不快,說我不會還問。
我有這種行為是求知慾旺盛,還是好奇心重,還是因為缺少安全感,總想什麼事都知道,還是我太八卦了呢?我之前去外地深造,那兩個來自深圳和江西的同學,她們在英語課上成績比較好,我可能是潛意識裡欣賞她們,想和她們學習人家為什麼進步那麼快,跟導師處的那麼好,學校里的事她們知道最多,可是我只發現她們不斷的和來自各地的學生老師交流,不斷的問問題,一個接一個,總是在提問。這可能跟她們要選擇的專業有關,她們學大眾傳媒,將來就是靠信息吃飯。我也說不好這種處事行為是缺點嗎?會令人討厭嗎?為什麼呢?需要有意識得去改變嗎?怎麼改呢?非常感謝!
學校里的問問題,以掌握知識為目的,多數時間是為了搞清楚為什麼,所以無所謂水平高低,只要是動過腦子思考的問題都是好問題。很多時候老師為了鼓勵學生思考,即便沒動腦子提出來的問題也會被讚揚,這就給了學生一種「問問題就是好」的錯覺。
職場上的問問題,以完成任務為目的,多數時間是為了搞清楚如何做,除此以外的問題都被認為是浪費時間,降低效率的問題。領導讓你把文件列印100份,正確的問題可以是,「雙面打還是單面打?」。而錯誤的問題是「你為什麼要打100份?」。
當然,職場是一個看資歷的地方,新人確實比較吃虧,問問題比較容易被嫌棄。其實很多工作只有搞清楚了為什麼才能真正入門,效率才能提升,但是工作中給你問這種問題的機會非常少。新人要懂得見縫插針的問題,要學會借著問「如何做」去問「為什麼」,要有意識的在工作以外的時間討教「為什麼」。
還有一個東西沒法教,叫眼力勁兒。從題主的描述看,他就沒什麼眼力勁兒,說話做事太愣。眼力勁兒如何鍛煉?只能靠自己摸索,今天說了這句話被人白眼,做了這件事被領導批評,回家躺床上好好想想下次如何改進,多從自身找原因,長此以往就能鍛鍊出眼力勁兒了。孩砸,你這不是求知慾旺盛,不是好奇心重,也不是缺少安全感,你這分明是職商低。
就事論事:
1.領導讓你做工作,你問做這件事是不是因為……?
這會在領導心中形成你質疑他權威的印象。領導給你布置個任務,還得給你解釋一遍為什麼?偶爾問一次可以理解,要是每次都問就不妥了。
以前我的一個下屬,也是好問。當我給他布置任務的時候,會出現這種情況:明天開會因為上級要求的嗎?為什麼要下午三點開會,上午不能開嗎?需要XX個部門參加是因為這幾個部門跟會議議題有關係嗎?有什麼關係?這個會給領導寫講話是因為領導要求的嗎?……雖然你是職場小白,但要是這麼問,就把自己黑了。
2.其他部門同事請你吃西瓜你問這西瓜是不是集團菜地產的?
咋地?你懷疑我的西瓜是集團菜地里偷的?你是董事長小姨子?小丫頭片子,就不告訴你是從集團菜地摘的!
3.其他部門的姐姐請你吃雪糕,你會問真的有你的一份嗎?
你這不是懷疑雪糕,你這是懷疑這個姐姐的誠意。也不是,是你自己沒有誠意。有一次,我給一個親戚辦了孩子上學的事兒。辦完之後,親戚非常非常非常高興,感恩戴德地說:太感謝你的大恩大德了,沒想到你這個人這麼好,真給辦事兒!
可想而知,我以前在他們心中是什麼揍性。
4.領導問你會不會pdf格式文件轉化,我問他幹什麼,然後告訴他不會。
知之為知之,不知就別吱聲。你問他幹什麼,再告訴他你不會,是不是有點「欠」?
實際上,你的提問跟你那些學姐的提問截然不同,她們通過提問,提高了自身的知識儲備和認知,是學習途徑。而你,確切地說不是求知,是找挨呲。即便是別人回答你了,你獲得了什麼知識嗎?知道了領導的真實水平?知道了集團有塊菜地?知道那個小姐姐是真心請你?知道這些,你的水平就提高了嗎?
職場不同於學校。倘若,你真的真的需要知道這些知識,或者這些知識對你來說十分重要,你可以從別的渠道獲得,而不是不分青紅皂白、不加思考的提問。
作為一個職場摸爬滾打了十年,但並不油膩的大叔,送給你一個我用十年總結的職場箴言和人生智慧:
少說話。
我曾經很奇怪那些智商不在線的同事為什麼還能把項目執行下來。
他們跟律師的溝通中顯示出他們既沒有下功夫研究,理解能力也十分感人。
律師對他們得費三倍口舌,當小學生一樣教育。
而我達到了中學生水平,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律師一說,我差不多就能理解。
我自鳴得意。
後來發現,這些同事不但不是有智商問題,相反,他們比我聰明的多。
他們知道,律師是他的乙方,他可以任性,可以傻,反正錢包攥在自己手裡,律師你得負責給我整明白了,就算是智障,那你律師也得想辦法。
而領導是他的甲方。所以他的時間都用來給領導服務了。
這是裝傻,是真聰明。我是真傻。
扯遠了。回到問題上。兩種思維方式:甲方思維和乙方思維。
甲方思維是花錢外包,你可以裝傻,可以苛刻,可以亂提要求。
乙方思維是服務至上,你得伺候甲方到舒服了。你得非常聰明,如果不是,得裝的非常聰明非常懂,不然甲方爸爸就把你換掉,沒錢掙了。
所以題主是處在乙方的位置上(領導是決定你發展的甲方),卻有著甲方的思維。你說哪個甲方喜歡這樣的?
乙方唯一可以問的問題類型是——確認甲方的需求。
別的別多問。當然你牛逼你變成甲方了,比如你爹變成領導的領導了,那另當別論。我領導說「這個東西能給我轉成PDF/從PDF轉成WORD嗎」或者其他小任務的時候,我也會習慣性的問一句「用來幹嘛的」,通常都能得到答案。
不是因為我領導人好,而是因為我提問的時候已經在做了,領導就在我旁邊等著,閑著也是閑著,閑聊兩句唄,不然我坐著幹活領導站著乾等也挺尷尬的。然後我就掌握了一些我的職位原本沒必要了解的信息,而這些信息,又會幫助我把工作做得更合領導的意,並形成良性循環。
這大概率因為你問的不是你作為下屬,需要問的。而你該問,需要知道的的卻往往沒問。
這就像我的兩個同事。
和同事一對話「小X,麻煩你去寫個某某活動的材料。」
同事一「好的。是講話稿還是總結報告?字數有要求嗎?什麼時間需要?如果有相關背景活動材料,麻煩您給我一下。」
而我和另外一個同事二對話,「小Y,身上帶紙巾了嗎?」
同事二「頭,帶了,您是要擦臉還是擦屁股?」
我「!@#」
有些話在工作場合就是話癆
我也不喜歡話癆的下屬,多數是剛入職場蠢萌的姑娘,為什麼呢?上班就是來工作,還要問那麼多憑什麼?因為單位要給你開工資。
偶爾一次二次可以,但總問就顯得很煩人。工作講究效率,誰都喜歡幹練的,不喜歡拖泥帶水的。
幹練是優點,話癆是缺點,幹練就是沒有廢話,廢功夫。
問問題,1、場合 2、對方心情、3對方忙不忙 4、平時關係如何 5、不要問低能問題 6、態度要謙虛 7、什麼該問什麼不該問
「領導問我會不會pdf格式文件轉化,我問他幹什麼,然後告訴他不會。他馬上不快,說我不會還問。」
你這麼回答,方式很僵硬。我也不開心,會懷疑你故意裝不會,即使你真不會,也會認為你態度不好和低能。而且我作為領導,本意是想把這任務交給你。
如果我是你,我會回答這樣回答,「我也不太懂,您先等等,我網上搜搜或去問問別的同事。」把任務攬過來,沒把握就乾脆回答,「哦,不好意思,我不太會」。
想知道什麼,打聽什麼,盡量私下交流,寬鬆的環境,正如你舉例的同學,並不是專業的事。
怎麼改呢?就是刻意管住嘴唄,其實每個單位都有幾個你這樣的姑娘。平時要和大家搞好關係,讓大家了解你,也就不會有太多誤會。
領導不是不喜歡問問題的下屬,而是不喜歡不會問問題的下屬。
以前出差的時候,帶了一本據說是「批判性思維領域的聖經」的書,美國作者尼爾·布朗與斯圖爾特·基利合著的《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 學會提問》。讀完之後,果然,有很多的真知灼見。你也可以買一本。
正好,最近有一個創業的朋友在做一個糾結的決定:是否要和他的合伙人分手?他在請教我的時候,我就用這本書上的幾條法則來提問,結果,讓我的這位朋友茅塞頓開。我就結合這個案例講一下我常用的幾個提問技巧。
案 例
康利是大偉的一個好朋友推薦給他的職業投資人,兩人初次見面,相談甚歡,在公司O2O發展上有著共同的使命與願景。幾次深談之後,大偉決定吸收康利成為自己的合作人,雙方約定,康利負責資本市場的融資,公司的內部營運管理依然由大偉親自掌管。半年之後,大偉發現有兩個高管相繼離開,人事總監在與兩位高管面談後反饋的信息是:他們看不慣康利插手他們公司日常管理的做法。
現在大偉的糾結是:讓康利離開,自己馬上會失去一個不錯的融資渠道;不讓康利走人,後面的高管也相繼離開將是公司無法承受的損失。
我在聽完這個案例之後,就用了《學會提問》一書中的三個技巧:
1、拓寬思路,找到rival causes(替代原因)
我的提問是:你覺得高管離開除了合伙人插手的原因,還有什麼其它可能的因素?這個問題讓我的朋友陷入了沉思。在搜索可能的原因時,他的焦慮感似乎減緩了許多。我最後總結道:沒事,你現在不必給我全部的思考可能性,你回去有空自己慢慢梳理。
這個尋找替代原因的提問,可以讓人從聚焦的單一問題點中抽離出來,以一個更完整的思路去把握整個大局。
2、淘金式思維,screening reasoning,認真篩選獲得的信息。
我的提問是:你是如何確認高管的離開就是合伙人的插手引起的?我的朋友脫口而出的回答是:人事總監告訴我的啊。我的朋友是個反應靈敏的人,這句話回答完,似乎就意識到了有什麼不對,就嘟囔了一句:莫非人事總監在搞事?
我的點評是:我不能幫你作這個判斷,我提這個問題只是想提醒你,如果這是你得出結論的唯一信息源,你要再仔細甄別這條信息中的每一個細節。
與淘金式思維相反的是海綿式思維,對聽到的信息全盤吸收。我們往往會對信任的人用海綿式思維來接收他們發布的信息,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人利益的,理解這一點,你就不應該盲目接收所有的信息。
3、區分「事實」與「觀點」,分清descriptive(陳述性)與prescriptive(規定性)之間的差別
我們的大腦常常被「該不該」的觀點所綁架,而混淆了對「是不是」的事實性判斷。合伙人「該不該插手」與「是不是已經插手了」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問題。
所以,我的提問是:有哪些證據證明了合伙人已經插手了?我的朋友在這個問題面前愣住了,思考了一會,說了這樣一句:我得把這件事證實了才來向你討教。
這第三個問題是我們國人常常陷入的思維誤區。我在講「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講到「Principle」這個概念時,特意要花時間去糾正中文譯版中把Steven Covey講的Principle翻譯成「原則」的錯誤。這本書里講的Principle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規律」,而翻譯成「原則」之後,就降格成「價值觀」了。
原則是基於主觀價值觀構建的。你有你的原則,我有我的原則,但規律卻不分你我。在一個把原則等同於規律的語境中長大的人,是特別需要有意識地去區分prescriptive(觀點性描述)與descriptive(事實性描述)的區別的。
最後,摘引幾位名人對這本書的書評作為結語:
「如果你不改變問問題的方式,你永遠都不會成功。——現代管理學之父 德魯克
「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讓人不斷地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哈佛大學名言
因為領導不是幼兒園老師,不會在職場上對你體貼入微,也不會像幼兒園老師一樣,對愛提問題的小朋友格外喜歡。
領導希望你能自己解決所有問題,希望你在日常工作中把「我可以」「沒問題」「放心交給我吧」掛在嘴邊,而不是每天叫苦不迭,「我不行」「太難了」「這個怎麼做」。
再有就是領導肩上的擔子太重了,說實話真的沒工夫搭理你。
平常表現的平易近人不代表歡迎你熱情發問,而你這時候還不會看臉色的懟槍口,領導不煩才怪。
說到底,在職場上喜歡提問題的員工就是不懂得察言觀色的員工。
這種員工不僅領導不喜歡,同事同樣也不會喜歡。
我上中學的時候,我媽每次去開家長會,回來都會質問我:你為什麼不找你們老師問問題?
大概老師的口徑差不多都是這樣的,鼓勵學生問問題,那些一下課就圍到老師身邊提問的,被認為是學習態度端正,是好孩子。
而我不問問題,是我真的沒問題啊!老師講的我能聽懂啊!題目就算不會做,自己看答案也能看明白啊!我tm也不明白,那些一下課就圍到老師身邊的小雛鳥們,是哪兒來這麼多問題可問的!
但我不能這麼回答我媽。我媽覺得,人家都有問題你咋沒有,你就是不愛思考不愛動腦,學習態度不積極主動。我不能說那是因為那些人都比我傻,那太臭不要臉了。
……
扯遠了。
我的意思是,因為上學的時候老師會給問題多的學生正向反饋,慣出了一批題主這樣的人。
自己一點腦子都不願意動,張嘴就知道問,提的問題還一點水平和信息量都沒有,令人頭大。
我現在就有個這樣的傻逼客戶,煩人得緊,比題主還要命,因為人家是客戶,你領導不爽了還能懟你,而我能拿客戶爸爸怎麼樣呢?
我都想好了,我離職之後一定要微軟雅黑56號字下劃線加粗打在A4紙上給她快遞過去:
去你媽的,自己百度!
咳咳。
領導如果給你回答問題,就變老師了,那樣你應該給領導交學費,而不是領導給你發工資。
你這還問領導。。我覺得我這麼對待我爹,我爹都指不定讓我滾出去。。當然了,我也不會這麼干。
第一,對於領導來說,讓你干你就干,哪裡屁話這麼多?
問的話就兩點應該問。1.而且如果是你熟知的領域,你覺得有什麼不對的,或者不能做的,你就提出來,我認為什麼什麼不能做,因為什麼什麼,如果做了有什麼後果。這樣的目的在於,你提出來了,如果你的領導沒有採取你的意見,事情發生之後跟你沒有卵關係。2.你不知道怎麼做才去問他。以免搞砸了更麻煩。但是目的這種問了有啥意義?幹什麼,目的是什麼還需要跟你說一聲??你是領導還是他是領導啊?
而且那個你不會的,你問了不是欠打嗎。。。
就跟,你帶紙了嗎?你要紙幹嘛?別人跟你說了理由。你來一句,哦,我沒紙啊。這耍人玩兒呢?第二,你確實不會問問題。
問同事關於西瓜的。正常的問法兒啊,今兒這瓜挺甜的,你哪裡買的?你如果非要根據集團菜地來問的,也應該是,誒,今天西瓜真挺甜的啊,集團菜地的嗎?哦,我說呢,種的挺好的啊。
哦,原來不是啊,我以為這麼甜是集團菜地的呢。不過說實話,這種沒意義的問題,我都沒咋見過人問。。。畢竟好吃就誇句挺甜的,不好吃就少吃咯。
關於雪糕,請你吃你就拿著,沒請你吃你就當他太忙忘了唄,非貧一句。。
你這就是質疑別人的誠意啊,咋著,我請不起雪糕還是逗你玩兒啊?這麼較真?難不成我以前騙過你?關於老師的那個。
老師教學生是有義務的,我覺得別人也不會問這麼沒意義的問題吧。而且你都說了是知道信息最多的,那跟別人交流的時候就是互換信息咯。最後,少說多聽,長眼睛是用來看的。不用什麼都問,多看多琢磨就成了。
最後的最後,我是00後,別評論區問這種無聊的問題了。謝謝。樓主我給你講個事:
同事: 你有數據線么?
我:你要蘋果的還是安卓的?同事:安卓的我:你要老版的還是type c的同事: type c的我:沒有同事:老版的也行,我有個(轉接)頭我:也沒有同事:蘋果的線你是不是也沒有我:對。是不是和PDF那個挺像的。。。
我跟同事這麼說是純犯賤,我不知道你這麼問你主管是什麼心態。
學校中提問和工作中提問是兩個不同的目的,一個是在於獲取知識,另一個在於有效完成任務,所以在日常工作時,不是提問越多越好。
如果是公司內部培訓,你主管肯定喜歡你能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有深度的問題。拿你舉的例子來說,更像是缺少語言的藝術,而不是本身提問的問題,比如pdf這個事,你大概是因為不會所以才想問做什麼用,再想別的方案。所以說"我不會,但是這個是什麼需求我再想想別的辦法"就比直接問"幹什麼用"更容易讓人接受。題主和我以前公司一個同事挺像。
他問你任何問題,你認認真真給他解答後,常常冷不丁甩出一句:你怎麼知道的?
第一次真是一臉懵逼,我特么哪記得怎麼知道的?不都是書上看到或者他人教的,難不成天生的,或者神仙姐姐託夢告訴我的?
最絕就是這哥們問你時候眼神還純潔得一比、滿臉真誠,你還不好發火。
反正那時候同事都不愛搭理他。
作為老闆,他的主要職責是制定公司的總目標,而不是具體的工作細節。
老闆僱用你是來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問題的!
怎麼做才是可行的呢?
1、「做」是員工的事情,要明確誰才是領導。
2、 重點突出,邏輯清晰、先講結論,再展開具體說明。
領導的時間都很寶貴,沒有時間和耐心聽你長篇大論,所以要提前想好這次談話的目的和核心。
3、要記住永遠給老闆做選擇題 、判斷題,不要做問答題、填空題、思考題!
說反問句這種回答方式具有挑釁的意味,對人不禮貌。容易引發對方的反感。和別人交談盡量注意不要用這種口氣。
4、不要把某件事不會做當成拒絕的理由。
例如,當領導安排工作時,某些下屬會面帶愁容,說 「這個我不會呀」或者「我不了解情況呀」等來推辭,也許確實是不會或不了解工作所需的背景情況,但絕不可當成拒絕的理由。不會就去學,不了解情況就去了解情況。
覺得可以,點個小贊!
喜歡我的答案,可以關注我公眾號【叮咚木】,如果你是初入職場的小白,或者工作迷茫的職場人士,來關注我,公眾號會分享更多的職場乾貨以及免費資源,讓我們一起進步吧!
你這種事情是八卦,不是求知慾。八卦跟求知慾的區別在於,求知為了解決問題,而不是單純為了知道。比如,Pdf這件事,如果是求知,就應該自行找出解決方法,而不是問對結果一點用處沒有的為什麼。
lc回答:孩子,你不是求知慾旺盛,不是好奇心重,也不是因為缺乏安全感。
你那是因為缺心眼兒。7.你真的是來工作的嗎?如果你長的好看,大家還可以原諒你。如果並不,趕緊悶頭好好乾活,別問那麼多為什麼。時間久了自然會知道職場是什麼樣的
領導不喜歡的不是喜歡問問題的下屬,
領導不喜歡的是不會問問題的下屬,就比方題主這種。你沒發現你提的問題都沒有意義么?問多了搞得跟查戶口似的。不光領導,我覺得應該不會有什麼人喜歡你這種提問方式和內容,只不過因為領導地位比你高所以會很自然地把不滿表達出來而已。不只是領導,社會生活中,常識問題自己思考,想不通就度娘,不能拿無知當無畏。
如果學徒問我建水紫陶的泥料成份,我會告訴他在哪裡查資料。
但他如果資料不看直接張嘴就問「到底有些什麼balabala」我會想飛一塊磨石堵住他嘴:你午飯別吃了!又嚼又咽的多費力!如果看過以後想不明白問一些有深度的問題,我會耐心解答,他若聽明白了,自然就上升了一個層次。長此以往,良性循環。忌:傻白問題宜:分析思考問題要分場合和時宜,還有對象。
首先,任何領導都不喜歡讓下屬知道他們心裡在想什麼,最簡單的例子,楊修曹操,雞肋的故事,
重點是題主的癥狀,並不是這類,領導交代任何事,首先弄明白他的意思之後去執行,而且題主提的問題,壓根就是常識問題,也就是你應該明白,但是你卻不明白。雪糕的問題為例,明顯就是給你以後,你下意識的一問,是不是給我的,給都已經給你了,你還要問,讓對方覺得你是在裝純或者賣萌。職場里或者上下級之間,上班的時候,要的就是簡單,明快,想了解你的領導,你需要花更多的時間精力。從同事哪裡去了解。三年學說話,一聲學閉嘴想學會怎麼說,先學會怎麼聽。
你要聽明白人家話的意思才不會會錯意。辦錯事。虛心向著單位里的前輩去學習,培養自己和單位里起碼一個前輩的關係,遇到不解的問題,先去問他,那起碼你不會得罪很多人。至於察言觀色,需要的,是長期的積累,了解一個人,看到他這個動作知道他下一個動作,說完這句。就知道他下一句說什麼。推薦閱讀:
※加了關注但從來不點贊不感謝不評論不私信是什麼心態?
※在閑談的時候,怎樣把話題變得更深入,或者談論更有意義的話題,而不是單純的閑聊,以此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女性在身邊男性頻繁講葷段子黃色笑話的時候,應該如何應對?
※非專業人士在討論到涉及專業知識的話題時需要注意什麼?
※如何在最短的聊天時間內取悅一個陌生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