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金融碩士,在券商首選崗位有哪些,各方向職業規劃應該是怎樣的?
券商
謝邀。
首先,證券公司有四大傳統業務部門,經紀(零售)、資管、投行,自營,基本上這四大業務部門是主要的利潤來源,早年間,經紀業務幾乎是所有券商的利潤中心,甚至可以達到90%的佔比。近幾年,隨著行業競爭加劇,傭金水平不斷下滑,現在基本新開戶都維持在萬二,萬三的水平,也就將將能覆蓋成本,券商營業部就屬於經紀業務條線,如果存量客戶規模足夠大,還是能夠維繫,只要市場成交量沒有過於低迷,在有一定客戶積累的情況下,收入還是有保障,但是,最終的收入水平跟各家券商的考核制度有很大關係,此外,就算有客戶積累,現階段的客戶收入貢獻主要是來自於信用交易,也就是我們說的融資融券,單純依靠傭金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如果是加入經紀業務條線,多數情況下是歸入營業部或者地區性的分公司,那就要考慮公司平台對於客戶的吸引力,配套服務能力,以及考核制度的基本要求,在沒進入公司之前,很難考察客戶信用交易的活躍度,但一般而言,本身體量規模足夠大的營業部,這方面都不是問題。而且,立足於好的平台,即使是在營業部,由於配套業務足夠豐富且強大,從業人員只要努力,通常都會有很高的收入。只是這種營業部數量不多,且進入門檻也絕對不低。業內最有代表的當屬國信證券深圳泰然九路營業部,國信本身號稱證券界的黃埔軍校,泰九又是常年穩居國內5000多家營業部的頭把交椅,絕非浪得虛名。本人以前曾在國信證券工作過,有一個真實的事情是,多年以前,泰九的某位投資顧問由於違規被公司罰沒了兩個月的績效,一共是70多萬。所以,經紀業務不是不行,而是很看平台和基礎資源,如果要去營業部,盡量選擇大券商的老營業部,新設營業部除非老總能力特彆強,或者個人特別有資源,否則還是會比較難做出成績來。
資管,就是資產管理。應該是這幾年發展最好最快的業務方向,大環境得益於全民財富的高速積累和利率市場化的推動,從行業角度講,也是由於資管是一個幾乎沒有明顯天花板和制約的業務類型(唯一的制約就是監管),截止到2015年年底,證券公司口徑內的資產管理規模已經達到11萬億,差不多也就是幾年的時間,幾乎年均增速都是100%。資管業務細分起來,可以分為非標和標準化,同時由於業務鏈條較長且複雜,對於人員的需求量也比較高,如果有心,隨便翻一家券商的財報,可以看到資管業務的毛利率水平動輒就是80%甚至90%,典型的暴利行業。如果尋求券商的職業機會,資管是不錯的選擇,但門檻較高,對人員素質有一定的要求,資管本身也分前中後台,前台就是業務人員,銷售人員,項目經理,投資經理等,壓力較大,但收入水平也比較高,中台基本就是內控,合規,後台就是運營等等,各司其職,總體來說,資管是券商當中平均收入水平相對較高的部門。當然,大公司也是有更多的優勢,擇業的話,可以參考每年協會統計口徑下的分類業務排名,能排到前30的,都很不錯。
投行的話,高大上,但實際上只是想像中的,但投行絕對不low,只不過國內的投行業務多數情況下實際是IPO的保薦和承銷,而IPO的節奏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監管的影響,投行又是一個非常需要鋪人和競爭激烈的行業,如果趕上監管較嚴的周期,輔導的企業三五年也上不了市,或者自身實力不夠強,談了十家企業最終一筆業務也做不下來,那就是白白浪費時間。多數券商的投行都是事業部加團隊制,換句話說,就是自負成本,收入與公司分成,說實話,壓力還真不是一般的大。好的券商,項目做不完。差點的,一年到頭光出差,能補貼個差旅費就不錯了。而且,投行也是高風險,就算是在好的券商,萬一因為某些問題導致監管處罰,很有可能整個業務就被停掉了,那妥妥的只有喝西北風了。所以,想加入投行的童鞋就要考慮清楚,自己選擇的平台是否足夠強,自己的性格是否足夠適合,關鍵是談判,溝通,抗壓的能力,實際上案頭工作就是流程化的熟練工,但過程複雜而艱辛。當然,如果做的好,成就感也是極高的。
自營的話,其實有分類,本質上只要是用券商自有資金做投資的,就算自營,大致可以分成股票,債券或固收,還有量化交易等。自營是一個相對封閉的部門,考慮利益衝突和防火牆,一般跟其他部門的交集很少。自營好壞,除了看市場環境之外,主要看部門領導的水平,但這一點又是很難評價的。況且,自營本身並不需要太多的人員配備,招應屆畢業生的情況極少,要麼內部培養或轉崗,要麼直接從市場上挖成熟的團隊。所以,基本不在從業推薦之列,如果想去做自營的話,最好還是先進入證券公司這個大門。至於收入,其實挺神秘的,總之,行情好的時候,絕對不會差。
除了上述四大業務部門之外,證券公司也有很多新興的部門,比如財富管理,債券業務,金融市場或資本市場部等等。本質上,都是這四大業務的變形或者交叉,可以歸於資管或投行的較多,自營的幾乎沒有(除非是券商子公司),經紀業務的較少,有的券商搞互聯網金融之類的,當前可以歸於經紀業務條線。還有比較特殊的是信用業務,典型的就是融資融券,這是近幾年才有的,也有券商設立部門做類似放貸的事情,但根本上,除了融資融券之外,券商在信用業務方面相比銀行並不具備明顯優勢,目前也是監管的重點。還有新三板,有的也叫場外市場,本質也是投行+自營(做市部分),而且看著現在的新三板表現,如果是我的師弟師妹,我是不建議他們去做這一塊的。
從業務的角度劃分大致如此,還有一個標配就是研究所,其實,研究所是券商工作類別中比較好的一個起點,主要是非常鍛煉人,能夠學到研究和投資方面的知識,對於那些並不是特別看重收入的童鞋來講,是可以考慮的,至於關於券商研究所到底值不值得進,我在其他回答中有提及,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除以上之外,券商也有大量的中後台崗位,一般而言都比較辛苦,但相比業務部門,勝在穩定,而且,券商內部轉崗也是常態,如果直接進入業務部門比較困難,也可以考慮先從中後台做起,熟悉券商業務的基本模式和流程,同時培養個人能力,再考慮擇機轉崗,也是比較現實的做法。
希望對你以及其他有志於加入券商的朋友有所幫助。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如有得罪同行之處,多多包涵。謝謝邀請。其實對職業規劃於這個問題,我這邊也沒有太多好的建議。但你準備從事證券行業的話,我們這邊有一份私募的培訓筆記,要是掌握的話,工作上可以少走些彎路。-------------------------------------------這個是由高毅資產首席研究官卓利偉,總結的
一、時間是每個人唯一稀缺的資產,要學會研究最重要的問題
做研究最為重要的是時間管理,我們每一個人最稀缺的就是時間。研究工作面對的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非結構化的海量信息。時間的稀缺性與信息的無限性就會派生出兩個問題:
1.要研究最重要的問題
我們研究的應該是大問題,要把握的是產業與企業的大方向,並在判斷與決策上獲得大概率上的正確。概括起來就是,大問題、大方向、大概率。
無論是資深的分析師還是學校剛畢業的初學者,都一樣要去學習站在產業的最高處、最前沿,以企業老闆的角度去思考大問題,即使在一些細枝末葉的問題上做得多麼完美,其價值也是有限的。大問題上的模糊準確遠遠比小問題上的完美精確更為重要。
2.在正確的路徑上持續積累
解決效率問題的第一步是要樹立科學合理的正確的研究方法,然後通過不斷的學習,去持續優化這個思維框架與方法體系。要在正確的路徑上持續地積累,守正出奇。不能在叢林裡面的羊腸小道里奔跑,要找到穿越叢林的陽關大道。在正確的道路上即便像烏龜一樣爬也能爬到終點,而在無方向的叢林里奔走卻可能一直迷失。在正確路徑上,持續積累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
二、四個維度去思考什麼是重要的問題
我們怎樣思考,什麼是最重要的問題?我個人的總結,研究一個課題,可以通過四個邏輯框架去思考,即:宏觀邏輯、產業邏輯、業務邏輯與財務邏輯。
宏觀邏輯,包括宏觀經濟因素,還要從社會思潮、群體心理、甚至政經關係等大格局去看問題。比如在全球化和互聯網的大環境下,傳統商業的邏輯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企業與各種組織變得邊界更為模糊,對競爭的理解就要從全產業鏈的生態去思考;再比如,這個時代商業的影響力、偉大企業家的影響力,都要遠遠超過以往時代,影響力即權力,由此社會、經濟、產業的發展邏輯都會與以往時代顯著不同了。
產業邏輯,不同的產業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其核心驅動因素與競爭要素是發生變化的,而且在當前互聯網與全球化的時代,其變遷的原理更加與以往不同。比如,由於創造性破壞更為普遍,廠商與用戶的關係發生本質變化,技術優勢與商業模式的生命周期也變得更短。
業務邏輯,看一個企業的業務首先還是要看其戰略布局、業務方向是否符合前面說的宏觀邏輯與產業邏輯,是否符合社會大潮與產業大方向。即使一個公司的團隊是多麼牛,如果是逆著這兩個大方向,其經營的難度還是會非常大,成功的概率還是很低。
財務邏輯,財務就像數學是對其他自然科學最好的表達一樣,財務是對企業過去的經營行為進行數字化、結構化的總結與記錄,通過這些數據可以很好地分析與驗證其業務上的特徵與問題。
這四個維度是看一個公司和一個產業的相互驗證、相互有勾稽關係的邏輯閉環。研究一個微觀的企業一樣要有很強的自上而下的思維,在大邏輯上有嚴重瑕疵的公司,一方面成功的難度很大,另一方面研究的難度也很大,研究的投入產出比就很差。
三、把握產業本質、核心要素與關鍵變化
不同產業在經濟學與商業模式的本質上有著顯著的特點。比如水電行業的產能發揮與下游需求長期比較穩定,成本結構、產量、價格等指標也比較清楚,其本質更像是一個加了槓桿(高負債)的利率產品;傳統零售業也接近於商業地產的租賃業務;動畫行業更像是一個內容創意與計算機軟體相互加強的IT行業。
看一個產業,還要看驅動產業發展與企業成長的核心要素是什麼。比如晶元技術驅動了計算機的計算能力,才導致TMT行業各個領域硬體、軟體與應用的飛速發展,技術路徑選擇與全產業鏈的生態競爭是相關公司最為重要的戰略;比如消費品的核心驅動力是產品力,產品力越強的公司相對於渠道的談判地位就越高,產品力在時間上的累積與空間上的傳播才形成了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品牌。
研究一個產業的長期方向,在一些拐點時刻把握關鍵變化也十分重要。比如現在這個時點的TMT行業,智能手機的普及與流量紅利可能已經基本上結束了,移動互聯網用戶的使用時長開始接近天花板,增量的創新變得越來越難、更多可能是存量之間的替代競爭。而這些相對小的創新,也更容易被大公司進行早期併購。在這個背景下,理解相關的細分行業與具體公司的邏輯與方法都要和前幾年有本質的區別。
再如對於消費品而言,由於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商品的普及率和渠道的滲透也已經結束等原因,大單品增長的時代也基本上結束。現在的機會可能更多的是存量的結構升級與中小規模的品類創新,這對基數特別大的公司來說就不是好事,因為其產品創新的邊際貢獻會比較有限,業績增長就比較困難。但對一些非常具備創新能力、能夠深刻理解消費者的中小公司來說,可能反而是不錯的機會。
四、從時間、空間與人看企業的核心能力
從時間、空間、人這三個維度可去看產業與企業,也是說明很多本質原理的重要角度。
好的商業模式要順應社會大勢的發展、順應人性的良性發展、順應為社會貢獻更多的總福利,這樣的商業才是可持久的,是時間的朋友。
還有一個概念是空間。一個好的企業除了做時間的朋友外,同時還不能做規模的敵人。大部分商業活動,隨著規模擴張,一般都會出現效率遞減,或者說空間(規模、地域、管理幅度、多事業部等)與利潤之間可能有一個最優解或次優解,超過這個最優解的空間拓展,反而會導致規模不經濟。比如依賴於廚師的餐飲公司,就是規模的敵人,凡是實現了有效連鎖擴張的餐飲企業,幾乎都是不依賴於廚師的。流程標準化是服務業規模化的前提。好的商業模式要應該在時間與空間上具備不斷複製與持續優化的系統能力。
另外一個最重要的維度就是人,其中最核心的是企業家精神。一個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本質上是公司治理結構。而好的治理結構是企業家與一小部分團隊的思想成果,這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取決於企業家的心胸、情懷、戰略,以及團隊的執行力,取決於企業家持續的學習、分享與創新。創始人、企業家、治理結構,是一個公司最終的核心競爭力,偉大的企業家與優秀的治理結構才會激發每一個人的正能量與創造力,好的組織與好的商業模式應該充分激發人性善的一面。只有人,才是創造價值的終極源頭。
一個企業的核心能力是能夠構築相對於競爭者形成的可持續的壁壘,比如強大的系統能力形成可持續的成本優勢與規模優勢、強大的研發能力形成技術或產品創新上的持續領先、非常好的產品與服務形成很好的品牌與用戶粘性,這些結果上的核心競爭力本質上都來源於企業家的遠見胸懷與優秀的公司治理結構。
五、從四個邏輯簡單分析幾個大類行業
1.消費品行業
從宏觀邏輯與產業邏輯看,消費品行業有幾個重要的因素需要關註:
1)消費的人口紅利基本消失。中國特殊的人口結構(尤其是過去一胎制的人口政策的結果)與過去二十年在生產與渠道上的快速擴產,商品普及與渠道滲透基本完成;未來消費的顧客數量與人均消費量幾乎沒有什麼增量、甚至會出現下降,大單品的增長時代基本結束。
2)中產階層的人口與互聯網一代的人口佔比會在未來幾年迅速提高,存量市場的結構升級與品類創新會有機會,體驗、服務、健康、審美等需求成為購買決策的重要因素,但創新的邊際貢獻會遞減,對大公司來說邊際貢獻不會太大。
3)廠商與消費者的關係。從過去的廠商導向,到現在的消費者導向,消費者才是最終最有影響力的引導者,但好的廠商深刻理解消費者又要超越消費者。對廠商來說,最重要的是要和消費者建立高效互動的溝通模式。現在的IT技術可能會幫助他們做到這一點,用大數據去記錄消費行為的全流程,用這些數據來進行深度挖掘。做到流程更加優化,供應鏈效率更高。並在這些數據的基礎上不斷啟發有效的創新,帶來更多的,產銷對路的產品。過去廠家生產太多品質湊合的、消費者也湊合購買的商品,以後更多應該是更為精準的東西。
4)品牌與產品力。互聯網的普及基本上消除了信息不對稱,消費者的認知能力大幅度提高,消費者相對於廠商的談判地位上升,品牌忠誠度的挑戰更大,但同時優質品牌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的效率會更高。期間更為確定的是渠道的價值大幅度被壓縮、差的品牌被迅速淘汰。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產品力(廣義的內容,包括服務)的價值將更容易得到體現,持續的產品創新能力、有效準確的傳播(代替傳統意義上的形象代言與廣告)、與消費者的良性互動變得越來越重要。
在這樣的宏觀邏輯與產業邏輯下,觀察企業微觀的業務與財務數據就和過去有不同的側重點。比如,我們就要看一個老品類的毛利率是否在提升或維持、新品類的佔比是否提高、新品類創新的邊際利潤是否提升、總量上的市場份額是否提高等指標。
再比如對消費者的觀察還要看客戶人數、客單價、復購率等多個維度的業務數據與財務數據,去驗證這個企業是否具備持續的學習與創新能力。
2.服務業
宏觀邏輯上看,在商品消費普及基本結束的背景下,體驗消費與服務消費的佔比將持續提升,這也符合宏觀經濟意義上人均GDP達到一定水平後的居民消費傾向的特徵;同時商品與服務的融合也越來越普遍,對於消費者的認知來說,「服務即產品、產品即廣告」。在當前的宏觀經濟背景與中產階層佔比快速提升的條件下,服務業的空間仍非常大。
產業邏輯上看,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說,在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等生存需求滿足後,社交、尊重、愛等歸屬需求以及自我實現的心靈需求就會大幅度增加。所以,服務業最重要的是要站在用戶的角度,建立更好的體驗、口碑和以及由此遞進的用戶粘性,是要提升消費者在功能需求、體驗滿足、情感共鳴與文化認同上的總效用。
順著上述兩個邏輯,看服務業企業的業務與財務,可以有一些重要的維度:
1.用戶數及其變化,這是一切的基礎,尤其要看可以產生交易或付費的用戶數量;
2.用戶的續單率(對應的流失率)與ARPU值(或ASP),這是對口碑與體驗最好的數據驗證;
3.獲得新客戶的邊際成本與邊際利潤:一個企業通過品牌、傳播、廣告獲取新客戶的能力非常重要,獲取新客戶是否有邊際利潤;比如客戶推薦率指標就是非常好的數據,好的產品或服務,老客戶是最好的傳播者。
4.客戶的學習成本是否夠低、轉換成本是否較高,即客戶更容易進來而不容易離開。
當然,服務業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既包含傳統的服務業,也包含基於互聯網基礎實施的各種信息服務業,但背後的核心邏輯原理是相似的,理解與研究的框架完全可以打通。但傳統服務業與有互聯網屬性的新興服務業在用戶、流量或銷售額、現金流、凈利潤等業務與財務數據的發展路徑有顯著差別,傳統服務業更接近於時間與空間上的線性增長,而有互聯網屬性的新興服務業更表現出某種指數級增長的特徵,以及由此導致的贏者通吃(極少數公司佔據大部分市場份額)的行業格局。
3.製造業
從宏觀邏輯看,製造業(包括廣義的硬體)有以下幾個要點:
1)中國製造業的總體能力仍較難被其他經濟體所替代,經過過去20多年的積累,中國製造業全產業綜合配套能力在全球仍有較強的競爭力、甚至這個競爭力還會進一步提高;
2)儘管中國的整體的人口紅利消失,但工程師、高素質勞動者的人力資源紅利仍可能維持較長時間;
3)更為特殊的因素是中國有著非常龐大的本土市場作為很好的試驗場,對於很多企業來說,其試錯的成本就遠比其他經濟體低得多;
4)由於發達國家總體經濟較為低迷,一些製造業企業的財務狀況較差,這給中國的領導型企業帶來了難得的全球化機會。
這幾個因素給我國的製造業升級提供了較為有利的條件,但可能只有少數非常優秀的企業在這些方面把握住機會。
從產業邏輯看,傳統製造業的核心邏輯是產品與流程的標準化與規模化,從而達成在時間與空間上的自我複製能力,上個世紀後期以日本企業為代表的精益生產充分體現了這個邏輯,這個邏輯在現在的中國還會適用一段時間,我國的白電行業也充分地說明了這個邏輯。
另一方面,在計算技術、大數據與雲計算飛速發展的現在與未來,過去難以規模化的非標準產品也可以在相當程度上實現全流程的數字化改造,並可能實現個性化量產,這在一些細分行業(如定製傢具、制衣等原先非常難以實現行業集中度提高的行業)已經開始出現,以突破非標品「規模是敵人」的可能,當然這個過程的摸索過程會較長、研發的前期沉沒成本會較高,其難度也遠遠高於標準品的產能複製規模化,但做成功以後的壁壘也會更高,這方面的研究在長期戰略上要重視、在投資時間上要嚴謹與有耐心。
從業務與財務邏輯看,無論是產能複製式還是個性化量產的模式,製造業有兩個因素非常重要:
一是廣義產能規模(財務上包含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商譽等因素,業務理解上也包含製造、研發、營銷等一線人員的數量)的擴張是否帶來正的邊際利潤,好的擴張還會帶來邊際利潤率不斷上升,從而有能力提升公司總體的ROE水平。
二是這個規模的擴張是否帶來顯著的長期競爭力的提升,如對有壁壘的核心技術的掌握、終端的規模在品牌上的持續積累並因為這個品牌導致的產品溢價與份額提升。總結起來就是,在空間上形成規模與成本優勢,在時間上積累品牌溢價。
4.TMT行業
從宏觀邏輯看,技術進步是經濟長期增長潛力最為重要的因素之一,過去幾十年TMT行業集中了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技術進步與商業模式創新,也是全球過去幾十年最為重要的增長動力。科技革命,尤其是過去二十多年的互聯網革命完全重構了全球經濟格局、產業演進與人類生活方式的全新面貌。
但從另外角度看,也許技術進步的速度已經超過了宏觀總需求的增速,再加上創造性破壞的特徵,在過去十年顯示出經濟總量低增長與低就業的效應。科技革命加上現代金融技術與資本的力量,又使得初次分配更容易集中到技術精英與資本(股東)身上,普通勞動者的報酬並沒有顯著提高,在全球包括發達國家的貧富分化繼續加劇,也許這是08年以來的金融危機的深層原因之一。就像《人類簡史》中論及的,普通民眾,無論作為勞動者(更大程度的被機器與數據替代,機器的生產率提升空間可能大於人)還是作為消費者(報酬提升很少,消費彈性降低)來說,其經濟價值可能仍將持續貶損。
從產業邏輯看,TMT的技術演進路徑、技術成果的商用普及以及由此帶來商業模式的創新路徑尤為重要。技術與商業模式的領導者將由於「報酬遞增原理」,其領先優勢與市場份額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持續擴大,行業集中度迅速提高。無論是硬體,還是軟體、服務,都顯示出這個特徵,比如晶元、顯示、存儲、各種應用軟體、流量平台、社交網路等各個細分行業都是如此。所以,在同一個細分行業,不同公司的命運是天壤地別的,產業中觀的研究尤為關鍵。
站在現在時點看,智能手機的普及與流量紅利基本上結束,新的技術進步需要跨越到下一個S行曲線,大級別的技術創新可能需要較長時間的探索,大數據、雲計算、下一代智能終端的形態(AI、AR/VR,難以形成幾億量級的標準化大單品,更可能的是硬體、軟體、內容、服務的融合)都和前二十年的發展邏輯又將有新的變化。
從企業的業務邏輯看,TMT行業的技術路徑選擇的錯誤成本非常高,錯誤的選擇會是滅頂之災,經典商業讀物《追求卓越》案例中的一些「偉大企業」,現在不是慘淡經營就是已經不在了;主流技術的領先性所主導形成的全產業鏈研究尤為重要。
從財務邏輯看,技術導向型的企業,其收入,利潤,現金流的變化,不像傳統製造業那樣線性變化。對於技術研髮型的企業來說,最先增加的可能是技術人員與研發費用,然後才是收入,凈利潤與現金流更為滯後;對於商業模式創新的服務型企業來說,最新體現的可能是流量與用戶,再有收入的增長,最後是凈利潤與正的現金流。
上面說到的幾個大類行業,並不是一個嚴格的區分,這些粗線條的大邏輯只是簡單說明了一些重要的共性與規律性的東西。很多產業本身可能具備多個特徵的綜合,當然這些特徵會有顯著的主次關係,對於具體的細分行業還要做更為深入的分析,並形成嚴謹的邏輯框架。另外,在現在的經濟與產業背景下,跨學科的、融會貫通的研究越來越重要。
六、研究的三個環節:歸納、演繹、實證
研究一個問題,或認識一個問題包含三個過程,即歸納、演繹/推理、實證。三者之間是互相促進、相互驗證的過程。
歸納:我們要把碎片化的信息進行格式化,先解構再重構。按照矛盾的主次關係,我們要知道哪個是最重要的,排第一和第五的是哪個,把次要的先放一邊。歸納的過程中,我們不僅是信息的傳遞者,更是信息的整合者,要搞清楚問題的邏輯關係與主要矛盾。
演繹:在歸納的基礎上提出最有可能的幾種假設,研究科學史的時候知道,整個科學史就是一個假設演繹法的推演過程。我們對過去的信息、理論進行歸納後,提出幾個最有可能的假設,再通過實證研究進行驗證。演繹需要一種有邏輯的、突破線性框架的創造性思維,假設的過程中可以需要一定的理性的想像力。沒有想像力的話,過去的互聯網公司都沒法投資了。
實證:科學家在研究自然科學需要做實驗去驗證假設與推理。100年前愛因斯坦提出的引力波,他自己也懷疑,然後全球最牛的一批科學家花了100年最終證明了引力波的存在。實證研究的結果,有時候可能會徹底否定之前的幾個假設,卻獲得了新的答案。在實證的過程中還可以啟發更多新的思維,這是實證研究意外的收穫。在找桃子的過程中可能找到了蘋果,這也很好。在研究A問題的時候,有時候會獲得研究B問題的思路。
當然對做博弈的投資人來說,他們可能只做了歸納與推理,或者在邏輯和推理上可能比別人稍早一步、更強一些,他也能賺到了智力優勢的錢,但卻很難持續獲得成功、過程也會比較忐忑。但對基本面研究來說,我們要努力把這三個步驟都做好。我們要做的是把通常60%確定性的理解提升到90%以上,事實上60%確定性的判斷幾乎是沒有決策價值的。
這個原理可能是這樣的:通過更有效的實證研究,也許掌握的只是比市場多出10%的有效信息,卻可能讓你對問題的理解力、基礎信息的處理能力提升了一個檔次;從而把研究的確定性提升到顯著高於大部分人的水平。這個可能就是創造阿爾法價值的過程。
七、優秀研究員的個體特質
要做好研究與投資,我個人認為從業者需要一些顯著不同於其他行業的特質。某個公司在校園招聘上提到三個詞:求知慾、誠實,獨立。我認為這是非常牛的總結。
第一個,求知慾/好奇心。這個才是一個人內心最深的自我驅動力,是一個人內心的底層代碼。我把這個稱為「無壓力與無任務情況下的自我驅動力」,沒有考試壓力、沒有考核壓力、沒有人給你布置任務的時候,你都會痴迷於研究某一個有意義的問題,那麼在天性上,你就非常適合做研究工作。
第二個,誠實。實際上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在這方面都做的遠遠不夠。誠實這個東西看起來是很簡單的要求,但實際上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人總是更容易接受、甚至強化對自己有利的事情,有利於證明自己觀點的論據,更容易接受獲得被認同的東西。如果有個人和你PK,大部分人就會逃避或抵觸,這個對投資或研究問題是不利的。我們要有非常強的自省和糾錯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錯在什麼地方,讓自己每次錯的成本越來越小,並且不斷減少錯誤的次數。 投資不應該有什麼悲觀的或樂觀的看法,只有客觀的看法,對研究對象要客觀,對自己的認識更要客觀與誠實。對自己能力邊界的認識要非常清醒,要知道你一直不敢面對與自我逃避的重要問題,總會在某一天找上門來的。「如果你不夠真誠,你終將成為自己的犧牲品」。
第三個,獨立。如果我們講的東西都是別人的二手資料和二手觀點,是沒有多少價值的。獨立的思考與判斷,其最重要的好處就是能夠進行清晰的歸因分析,並會逐步積累屬於自己的可以持續優化的思維體系。另外,無論是多麼權威的意見,也要經過自己嚴謹的獨立判斷,不宜直接引用,否則創新思維就不可能發生。
八、正確的心態:必要訓練時間與放下經驗
《異類》一書中說,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鍊是一個人從平凡變成專業的必要條件。對於年輕一點的研究員或者剛畢業的來說,不管做什麼工作,要經過1萬個小時的職業訓練,才會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得有5年左右的時間才能成為專業的選手。如果天資悟性好的,你每天的有效工作時間又比別人多出20%,那麼你成長的時間就會縮短。對於過去學習很好的學霸們來說,入行不久的人經常會有一點迷茫,會比較著急,需要樹立正確的態度。
對資深的人,我們又反而需要強調先放下一切經驗。在這個互聯網與技術進步對全社會進行深入改造的時代,很多過去傳統的思維方式反而會成為研究很多問題的絆腳石。我們需要放下過去的成見,以清零的心態去面對這個世界。從業時間越長,有的時候在某些方面更容易犯錯誤。從這點來說,對於自己某些非常篤定的觀點,反而要更為刻意的重視反方觀點。要感謝那些和自己反覆PK的人。
另外,如果一個研究員要做的好,必須要有屬於自己獨立判斷的成功案例和錯誤案例,是那些刻骨銘心的成功案例和刻骨銘心的錯誤案例,才能幫助自己成長。
九、日常工作的建議:
1.建立屬於自己的智慧圈
不管是資深的還是剛從業的,都要學習逐步建立屬於自己的智慧圈。在一個重要課題上,要有3個以上的行家裡手成為你的朋友。這樣對研究那個課題,是站在那3個牛人的肩膀上。為什麼是3個?因為即使是一個很牛的人,即使是企業家自身,也可能因為自我立場(利益立場、情感立場等)的偏見導致錯誤的判斷。芒格說,「立場導致偏見」。假設每個人的腦子裡有5個重要課題,每個課題有3個朋友,那就有15個人;每個人背後又有幾個朋友,這樣的智慧圈就非常厲害,這有點類似互聯網思維,這也是一種認知盈餘。我們每個人的大腦是無邊界的,智慧圈也是無邊界的。我們每個人不可能成為很多領域的專家,但可以通過不斷向很多專家與牛人學習、經常進行深度的思想分享,互相啟迪思維。
2.廣泛的學習與閱讀
我們這個研究工作本質上就是學習。向同行學習,向同事學習,也向書本學習。除了眼前的當下的任務之外,要進行廣泛的閱讀,對長期重要課題的深度閱讀與前瞻思考非常重要。廣泛的閱讀、獨立的思考、深度的討論與互動。
3.構建獨屬於自己的研究體系
要按照自己的方式建立單獨屬於自己的行業與公司研究的邏輯框架與方法體系,對於年輕人來說,更需要把基礎的工作做踏實,在做基礎數據的同時才會有自己的思考沉浸其中。要通過持續的學習、不斷的積累來持續優化與修正這個體系。
4.結構化研究文檔
日常工作中的研究效率怎麼提高?建議把自己的工作底稿進行結構化記錄。比如對於一個重點研究的公司,可以把各種重要信息放在一個EXCEL表格里,把各種要素進行有邏輯的數字化表達。過去調研的,階段性思考的東西,都放在這些文件裡面,然後不斷的更新。下次拿出來討論、編寫與輸出文檔的時候,就非常方便。幾年下來,這些研究成果沉澱下來是非常有價值的,還方便對自己過去的研究進行復盤。
答非所問,希望對你以後的工作有幫助。
總部就四大塊,經紀業務部、投行業務、資管業務、自營(有很多券商分固收和創興業務部)。從目前的市場和個人長遠發展來說,投行和資管絕對是首選。與市場的契合度高,與其他同業機構的合作面廣,對於自己行業的發展和職業積累都是非常有益的。
只想說如果不是特別有資源或者特別有興趣,不要做券商基層銷售人員,因為銷售人員幾乎是不要門檻的,說白了任何學歷任何專業的人都能勝任,你的金融專業碩士文憑不會給你帶來太多加分;其次,銷售人員想要轉到其他崗位很難,從積累工作經驗方面來說如果能進券商核心部門那對你的發展是很好的,只可惜這樣的核心部門一般都在北上廣深總部。
已知條件太少,如果家裡有資源有背景去投行做承攬,身體好能吃苦賺快錢去投行承做。女生的話去自營或固守做債券投研
空談誤國,先進去再說吧
找家公司實習一下,就知道一半了
首先得能進去
推薦閱讀:
※本科非211 碩士北大,去券商做行研有希望嗎?請問讀研期間還需要在哪方面努力?
※什麼是投資銀行?什麼是證券公司?什麼是證券公司投行部?
※券商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