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法國AMX30坦克?

可與同期的百夫長/豹I/M48系列等北約坦克作比較。


我以前寫過一篇從AMX30分析武器設計需求思路的,中午轉過來一下。

以下為轉帖內容

有人 @第五適合者 疑問為什麼要為大家講這些看似和當代MBT無關的坦克發展史(AMX13系列發端於40年代末,確實是老古董了),我的回答是這樣的:作為一個沒辦法接觸到當代陸軍軍工實質性內容,工科又很糟糕的傢伙,樓主覺得自己在糾結細節,推測具體的技術細節和數據方面並不算出色,同時講述這些細節的帖子在各軍壇非常常見,有心人大可以自己去探尋。

實際上,無論是開頭的那些原理和概述,還是後面慢慢展開的坦克和戰術德發展史,樓主想帶給兔吧諸君的,其實是武器發展,乃至國防政策變化中的思路與脈絡。

要知道,大部分普通網民不可能從技術上質疑那些大大小小每一份看起來都很有道理的各種真假資料。我們能做的,只是抓住武器發展和國防政策變化的規律,相對於記住那些或許本身就不太靠譜的「乾貨」中枯燥的數字,樓主個人覺得這樣才能更好的防止我們被忽悠。

嗯,希望這個理由能夠讓諸君滿意。

一、戰後初期高盧雞對於重型坦克的失敗嘗試。

我們都知道,高盧雞是一個非常驕傲自大的民族···所以在二戰結束之後,高盧雞們就急匆匆的重啟了自己的重型坦克計劃——ARL44。該計劃基於戰前的ARL40計劃和德國佔領期間維希政府的秘密工程,起初的指標是60毫米的前裝甲和千米距離上80毫米的穿透能力。然而這個計劃很快就變成了大躍進——指標被調高到了120毫米的傾斜前裝甲(AMX56勒克萊爾之前的法國最厚)和能夠正面對抗蘇聯重型坦克的穿透能力。

然而二戰結束後法國糟糕的工業能力讓這個計劃成為了災難。除了那門由高射炮改進而來的90毫米DCA45火炮之外,ARL44堪稱一個糟糕坦克計劃的典型。法國設計師在ARL44身上延續了戰前重型坦克(B1之類……)的設計理念,這讓ARL44擁有了類似一戰那些「越壕坦克」的,長達9米、重達50噸的車身以及和B1類似由一堆小齒輪組成的糟糕懸掛。更糟糕的是,高盧雞們甚至搞不出一款像樣的400馬力發動機,最後只能以從德國繳獲的邁巴赫575馬力發動機湊數。最終,這款只製造了60輛的糟糕坦克只是在某年的國慶閱兵上亮了個相,就於1953年悄然退役。

參加閱兵的ARL44。從履帶和懸掛機構的造型我們就可以看出這是一款擁有濃郁一戰風格的戰後坦克

全車唯一的亮點是那門由高射炮改進而來的大長徑比90毫米火炮。從和工作人員的體型對比我們可以看出這款坦克是多麼的龐大——還是一股濃濃的一戰風格。

而另一個失敗的重型坦克計劃則是大家耳熟能詳的AMX50計劃。該計劃採用和AMX13類似的搖擺炮塔設計,在AMX13-75實裝之後曾計劃作為和AMX13高低搭配的支援坦克使用,不過最終還是慘遭下馬,而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按照設計,AMX50計劃使用1000馬力的發動機,而高盧雞們遲遲搞不出一款類似的產品(serb:UCCU!看我們搞了多少天頂星發動機!)。第二,約800輛由美國佬援助的M47巴頓中型坦克的到來使高盧雞們一下子失去了自研坦克的動力)。

當時土耳其陸軍裝備的M47。作為上個世紀50年代對外軍援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的盟國們或多或少都裝備過這種「一坨美國大便」(高盧雞語)

虎王!虎王開過來了!

好吧···其實這是電影《坦克大決戰》里冒充納粹非洲軍虎式坦克的M48。

二、被攪黃的「歐羅巴坦克」

既然有了美國盟友給的M47,自己的AMX13有略有小成,加之工業能力確實趕不上來,高盧雞一開始也打算不去琢磨什麼「國產中型坦克」了。但很快,和所有在50年代接收了美援坦克的西歐盟國一樣,高盧雞就知道了什麼叫坑爹——前面的圖解上已經說了,法國大兵們把M47稱為「一坨美國大便」。這種重量接近45噸的「中型坦克」雖然在810馬力汽油機的推進下速度尚可,但代價就是一百來公里的最大行程(還不到AMX13的一半)以及頻發的故障,更不用說一個這麼重的大傢伙防禦還不如三十噸出頭的T-54這種丟人的事情了。更可怕的是,這傢伙和AMX13一樣採用的是汽油機(郎森打火機你懂的)。全身上下唯一讓高盧大兵們看著順眼的,大概就是那門90毫米M36坦克炮了。

而國產的AMX13隻能說是一種用來過渡的輕型坦克。除了充當打了就跑的機動反坦克炮和鎮壓殖民地起義的「鎮爆戰車」之外,這樣一款十來噸的「小傢伙」是沒辦法完全扛起一國裝甲力量的重擔的。更何況,高盧雞的自尊心你懂的,美國佬有M46和它的各種改進型,約翰牛有百夫長,俄國熊有T-54,身為五常之一居然拿不出一款像樣的國產中型坦克,是可忍孰不可忍!但經過二戰的摧殘之後,法國的工業能力又確實趕不上美蘇英三家,連AMX13上的75炮都是山寨漢斯二戰時候用在黑豹坦克上的KWK42L70坦克炮,戰後搞的第一款「重型坦克」ARL44還是直接拿邁巴赫的原裝發動機來湊數的,怎麼辦呢?

高盧雞眉頭一皺,計上心來——既然我們用過德國技術而且效果還不錯,那我們可以繼續用嘛。於是1956年,高盧雞拉上漢斯簽訂了一項合作研發生產坦克的協議,並將計劃中的坦克稱為「歐羅巴坦克」以表明這是一個歐洲國家通力合作的項目。

可以說,這個項目提出的技術指標奠定了到目前為止法國坦克的定位——與其說是一種突擊兵器,不如說是帶炮塔的反坦克殲擊車。

「歐羅巴坦克」最初的技術指標:

高度:不超過2.15米

寬度:不超過3.15米

重量:30噸

單位功率:30馬力/噸(結合噸位要求,發動機至少要在900馬力以上)

火炮口徑:105毫米

最大公路行程:350公里以上。

我們可以看出,高盧雞一開始想搞出來的,就是一個外形較為低矮,有良好的機動能力和續航力,火力強勁的裝甲單位,而對防禦則沒有硬性要求。聯想到技術指標中對發動機馬力、續航力和噸位的限制,我們甚至可以認為高盧雞對這款坦克的防禦要求可能是「裸奔也無所謂「。而高續航、高火力、高機動、裸奔防禦→這TM不就是輛坦克殲擊車么!

協議簽訂的第二年,義大利加入該計劃——鑒於義大利人在坦克方面幾乎可以說一無所長,我們可以認為麵條這次是來掛名+掏錢的。到了年底,法德兩國決定分別研製原型車並進行測試,擇優選用。但在1958年,一件嚴重影響歐洲戰後政治局勢的重量級事件發生了:戴高樂上台,法蘭西第五共和國誕生。上台伊始,戴高樂就決定自主開展核武器計劃,並拒絕了聯邦德國和義大利參與核武器計劃的提議,法德軍事合作出現了嚴重的裂痕。

但即使是這樣,雙方各自開展的原型車開發還是在繼續進行著。1961年,法國方面的第一輛原型車開始測試,這輛原型車擁有模仿蘇聯T-54的卵形鑄造炮塔,之後在1961-1963年間,法國人一共生產了9輛原型車。但在1963年進行的測試中,法國原型車在比較測試中慘敗給了德國原型車。而最終,這項計劃隨著1966年戴高樂宣布法國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組織而壽終正寢。

」歐羅巴坦克「的失敗,固然一方面是由於美國佬的攪局(美國一直致力於」北約標準化「軍事裝備的推行,不可能坐視法國佬再搞出個」歐洲坦克「來),而另外一方面,則是由於高盧雞們自己的不爭氣。

前面說到,」歐羅巴坦克「計劃採用105毫米口徑的火炮,但高盧雞們沒有現成的105毫米坦克炮可用,從頭研發的話時間上可能來不及,怎麼辦呢?一個字,改!於是高盧雞家的工程師們拿來了德國黑豹坦克上的75毫米KWK42L70火炮(話說高盧雞對這門炮真是情有獨鍾),對它繼續擴膛改造,最終弄出了一門被稱為CN-105-57的炮。由於從75毫米直接擴膛成105毫米,該炮試驗過程中炸膛事故不斷,其過程之曲折堪比腳盆雞當年試圖用74式上的L7105毫米線膛炮擴膛擴出自己的120毫米坦克炮。而CN-105-57的成品因為加工技術不過關和炮管壁過薄,只能以低膛壓發射破甲彈。┑( ̄Д  ̄)┍

另外,高盧雞也一直沒有拿出可靠的600馬力以上功率的發動機,而是試圖直接分享漢斯的發動機技術(邁巴赫用上癮了?),甚至還試圖在坦克上繼續使用汽油機;而原型車的懸掛系統也是一坨翔——畢竟15噸級的AMX13和30噸級的」歐羅巴坦克"是兩種東西。而在最後,當聯邦德國訂購了英國L7105毫米線膛炮計劃作為新坦克的主炮時,高盧雞們的逗比一下子全發作了——自己搞不出好炮的高盧雞拒絕使用L7作為未來坦克的主炮,而原因只有一個:「法國車不用英國炮!」

┑( ̄Д  ̄)┍對於這種想法我只有呵呵一個了。大概,在坦克發展史上只有傳說中元首因為長得太像T-34而在黑豹坦克選型時槍斃戴姆勒賓士公司的3002DB方案可以和法國佬的這一行為比一比逗比程度了。

總而言之,由於高盧雞自己的不爭氣加上美國佬對「北約標準化」裝備的執著推進,「歐羅巴坦克」破產了。法德分別根據自己的原型車方案打造出了兩輛定位相同但卻風格迥異的孿生兄弟——AMX30和豹I。

三、充滿毛熊風味的西方戰車

最終定型的AMX30可以說是一輛充滿了毛熊風味的西方戰車:一方面,AMX30B的生產型AMX30B和豹1A1一樣,防禦非常脆弱,但擁有不錯的火力,在戰場上的定位是一輛打了就跑的高速坦克殲擊車;而另一方面,AMX30B在設計的細節上處處充滿了毛熊風味。

AMX30試驗車。蘇式卵形鑄造炮塔+西方坦克大型外炮盾的設計讓它的風格變得有些詭異

12345,五對負重輪加上毛熊風味濃重的卵形鑄造炮塔···如果再把頭上為了安裝遙控機槍而突出的指揮塔去掉,說這是蘇聯坦克絕對有人信。

豹1的第一種批量生產型豹1A1。需要指出的是,刨掉火炮,AMX30B的車身只有豹1A1約四分之三的長度。

應該說,雖然在機動、防禦、火力等方面相對豹1A1都要略輸一籌,但個人認為AMX30B實際上更符合「歐羅巴」坦克的初衷。實際上,AMX30B只有3.1米寬,2.28米高,尺寸要比傳承了德意志傳統的豹1A1要小一大圈,和T62差不多(德意志傳統是什麼?當然是浪費噸位啦!),重量也只有36噸,比T62還要輕一些。為了達到減重和降低車體投影的目的,AMX30B的內部結構十分緊湊,車內空間狹小,為了降低車身高度甚至還採用了奇葩的水平對置發動機。

AMX30B的炮塔內部結構(1972年換裝了20毫米並列機炮之後的狀態)

當然,為了結構緊湊,高盧雞的設計師們也犧牲了許多其它方面的性能。最典型的就是火控系統。AMX30B並未安裝先進的測距裝置,而是採用光學測距儀(要到1982年才會更換為激光測距),同時狹小的炮塔也不容許安裝其它更先進的火控裝置。又比如那個故障率高得嚇人的水平對置發動機和配套的傳動系統。但公允的說,儘管付出了這麼多代價,但高盧雞最終還是搞出了一個符合當初「歐羅巴坦克」設計指標的東西來,可喜可賀,可喜可賀啊。

當然了,AMX30上的毛熊風味不僅僅體現在設計上。還記得逗比高盧雞們那門炸膛不斷只能打HEAT,用KWK42L7075毫米炮擴膛而來的CN-105-57么?在AMX30上它最終被更加可靠,能夠發射多種彈藥的CN-105-F1/L56替代掉了。但這並不是法國設計師自己的功勞——實際上,在整個六十年代中,高盧雞們完全是依靠兩台進口自蘇聯的電渣重融爐製造AMX30使用的CN-105-F1/L56火炮的。可以說,如果沒有蘇聯作為對高盧雞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組織獎賞一部分的這兩台電渣重融爐,高盧雞們就沒有新的105毫米炮用,而只能區用那門炸膛不斷有75毫米炮擴膛而來的逗比105毫米炮了。

最後,給AMX30和戰後法國佬的軍工設計思路來一個總結。

首先要講講大名鼎鼎的G旋——在複合裝甲出現之前HEAT彈藥大行其道的時代,法國人的G型破甲彈(以下簡稱G旋)和前面講過的TG的58式微旋汽缸破甲彈是HEAT彈藥中兩朵閃閃發光的奇葩,因為這兩種彈藥在使用線膛炮發射時可以有效克服自旋帶來的射流分散,取得一個以當時技術水平來說驚天動地的破甲深度。

和TG技術水準不高但構造略顯複雜的汽缸破甲彈相比,G旋的設計方案顯得「低調而奢華」。說低調,是因為G旋的整體構造非常簡單——裝有780克黑索金和葯型罩的內殼通過滾珠軸承懸浮在外殼中,在外殼被膛線帶動高速自旋的同時,內殼的自旋速度被壓低到了每秒20轉以下,自旋對射流聚焦的影響大大降低。這使得G旋在3000米的距離上能夠獲得400毫米以上的破甲深度、而G旋所要面對的主要敵人,蘇聯的T-62,其炮塔正面最厚處在法線入射時也僅有242毫米的厚度。

然而這種低調奢華的思路很快就被證明其實是「華而不實」。在作為消耗品的彈藥中採用滾珠軸承極大提升了AMX30的使用成本,而隨著T-64/T-72等採用複合裝甲,抗破能力超過800毫米以上的新一代坦克出現,HEAT作為一種正面對抗先進主戰坦克的彈藥很快就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在入役10年之後,AMX30和它的各種改型很快就過時了。法國佬們又開始了研製屬於自己的三代MBT的漫漫征程。

然而刨掉各種腦洞大開的奇思妙想和法國戰後初期貧弱的工業基礎不提,AMX30系列主戰坦克的設計思路還是非常有可取之處的。這型坦克在戰場上的和整個戰術體系中的定位是典型的冷戰北約式:高速,高火力,裝甲不重要,主要任務是充當機動反坦克火力點。但它在設計時所採取的思路卻是典型蘇聯式的:不追求完美,不追求新技術的應用,儘可能的通過整體設計,使用手頭現成的子系統拼湊出一個盡量滿足目前戰術需求的裝備來。對於豹1的設計師來說,完美設計>使用性能>性價比,而對於AMX30的設計師來說,使用性能>性價比>完美設計(高盧雞:我們只是想搞一款能用的國產坦克而已!)

所以我們看到,為了滿足高推比、高火力(105毫米以上主炮)、簡單易造這幾個基準點,AMX30犧牲了很多東西,從車內空間到懸掛機構壽命,再到動力系統差勁的勤務性能,這些統統都為那門性能強差人意的105毫米火炮和強差人意的推比讓道了。然而,依靠這種設計思路,法國佬畢竟在不依賴進口的情況下獨立搞出了一款堪用的勉強可以稱之為二代MBT的主戰坦克。

無論勤務性能多坑爹,無論改進空間多差勁,在從出現到過時的十幾年間,法國陸軍至少有了一款不錯的國產坦克,而不用去撿拾M48的剩飯,這就夠了,不是么?對於一個工業能力有限但又一直渴望獨立自主,尤其是軍事上自主的國家來說,還能要求什麼更多的么?


別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能打穿8級59.

這就夠了,不是嗎?


《性世界》前些時候有過AMX30的回顧。它是法國一系列糾結的坦克設計思路的產物,有很高的機動性、較低的總重、垃圾的裝甲防護,以及奇葩的火力系統(以破甲彈為主要彈藥,使用滾珠軸承氣密環抵消旋轉)。

與同期其它的北約坦克相比:

  • 它是最輕的,只有30多噸。同時尺寸也是最小的,類似於奇葩化的T54/55。
  • 機動性最好。
  • 主炮主要使用破甲彈,強調遠射,但為了節約成本而簡化的火控系統卻又限制了遠射能力。
  • 裝甲似乎比貓1還要爛一些。與之相比,M48和百夫長的裝甲防護很正常。


如果是山口丁的話,你可以理解為豹1的復刻版(且沒有豹1強),現實不清楚


嗯?不是彈夾車?

那你還好意思待在法雞流氓隊里?

建議開除!

建議去找豹1,STB-1和140工程玩耍。


炮塔設計很有問題 但是車體設計的很好 比t62還好

總體防禦強於t62 雖然那個年代大家都是200多mm


推薦閱讀:

現實中有沒有合金彈頭裡那種小坦克似的單人裝甲?
能否簡單介紹一下現代坦克的火控系統?
蘇制坦克炮塔後面的圓筒作用是什麼?
是不是二戰時期英國的坦克設計思路都很落後?
二戰時期美軍的謝爾曼坦克與蘇聯的T-34坦克相比較那哪一個更加出色?

TAG:法國 | 坦克 | 美蘇冷戰 | 軍事裝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