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明清建築屋檐變短的現象?

飛檐斗拱,是東亞傳統建築的一大特色。正如《詩》雲「如鳥斯革,如翚斯飛」。而中國木構建築發展到明清時期,出現了斗拱變小,出檐變短的趨勢。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技術進步或退步?材料價格變化?氣候變化?審美變化?抑或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從實用性以及節省材料的角度而言,唐代建築寬大的屋檐與明清建築較短的屋檐哪個更勝一籌?

(山西南禪寺――唐代建築)

(西安鼓樓――明代建築)


不能僅從材料價格考慮,也不應僅僅理解為審美需求。個人認為原因有兩方面,一是樓上說的制磚工藝與油飾工藝的的發展與普及,更主要的是起居習慣的變化。唐以後,受胡人逐漸影響,胡凳胡椅的普及,人們從席地而坐的起居習慣逐漸轉變為垂足起居,也逐漸發現了桌椅等垂足傢具,這帶來的最顯著的變化是視平線抬高——於是窗下牆得以出現並普及。隨著磚工藝的提高,窗下牆的使用,柱腳處逐漸不再怕雨水,於是出檐有機會不再那麼大了。證明的話可以對照日韓的起居習慣與出檐關係,以及講國內宋式建築柱高與出檐和明清建築去掉窗下牆的柱高與出檐的比例關係進行對比。日韓至二十世紀前由於一直未變為垂足的起居習慣,出檐與柱高之比始終保持較大的數值。而若將明清建築的窗下牆高度從柱身高度中去掉,裸露在外的木質部分與出檐深度比例與宋式建築則相當接近。而在大殿等儀式性強等級較高的建築中,即使無相關活動,沒有窗下牆,由於其對彩畫及地仗的工藝精度要求較高,也避免了柱腳易腐爛的問題。

綜上,無論官式還是民式,紀念性還是世俗建築,出檐呈現整體變短趨勢。誠然對於結構表現性來說明清建築不如唐宋,但這不應視為結構的退步,而是結構對生活的應變,使建築依然合理。

至於樓上前輩說的梁枋斷面的寬高比,則確實笨重,但我覺得可能也是無奈之舉。我們都知道梁受力主要看梁高而非梁寬,但中國古建築畢竟是原木作梁而非膠合木,所以儘管有一系列針對木材的加工工藝,可依然難以保證梁內部沒有裂痕,在這種情況下,需要的操作應是靠調整安全係數增加有效受力截面的概率,所以增加梁寬相比於增加梁高來說,對於木材的使用上實際是更為經濟的(一旦局部有裂縫,寬度上發展總會避開這一部分截面成為主要受力截面,但如果僅增加高度,受力薄弱點則依然難以避開)畢竟找顆粗樹比找顆截面扁的樹容易得多。


出檐變短這個現象,與兩個有關,一個是斗栱,一個是椽子。

(一)一般人只看到了斗栱變小,沒注意到開間變大,柱間連接物變多,如果開間變大不算技術進步,那麼斗栱大可保持唐代碩大的形態,唐含元殿明間才5.3米,遠遜明清,故宮午門明間跨度達9.15米,太和殿達8.44米。開間的加大必要要求斗栱分散更多的屋面壓力,讓挑檐檁/橑風槫不至於因為跨度過大而彎折,密集的小補間既可以分散屋面負荷,又可以通過減輕自身重量,減少下面額枋的負荷。

結論:斗栱變小符合歷史的行程。

還有一個,中國古建築實際上很不環保,修建一組建築靡費太多木材,你無法想像為了建一座木塔,或者建一座寺院,整個區域內樹木絕跡的場面,而在古代,這種情況很常見,所以,斗栱變小,也相當程度上節省木材,當然額枋斷面高寬比的加大,再議。

(二)除了斗栱變小,出檐也變短了。

關於出檐與檐出

宋《營造法式》檐出為從橑檐枋中心線到檐椽端頭的距離,檐椽外再附加飛椽

清代出檐為挑檐檁中心線至飛檐椽外皮=檐出+飛椽

即出檐包含挑檐檁/橑檐枋中線外的檐椽和飛椽,檐出只包含前者。

下面簡單比較一下宋代出檐長度與清代出檐長度

按陳明達的觀點,省略計算過程,宋三等材出檐=檐出+飛椽的距離最大為249.6cm。

清官式建築用材最高等級為四等鬥口(一二三等鬥口為虛設),出檐約為鬥口的十四倍,四等才鬥口高為0.45尺=144mm,出檐為201.6cm。

結論:清代建築最大的出檐長度比宋三等材最大的出檐長度還短。

明清出檐這段距離能進一步縮短,也是出於技術進步,一方面確實制磚工藝進步,再也不用辛辛苦苦夯築土牆,還怕被雨淋走了,建築上也多了硬山這個門類,另一方面,木結構表面的普遍施用的地杖,彩畫,有效保護了木構架不被雨水侵蝕,另外,梁思成所說的羈直期的建築,確實因為各種原因不如前代飄逸了,反過頭來,唐代建築那種功能和形式也未必相適應,現存唐代建築長長的檐出多因為下沉,腐爛的原因,被鋸短了。

還有一個,我覺得出檐長短確實和審美有關,日本檐高與總檐出(出跳+檐出+飛椽)之比多在1.5~2.0之間,而中國多數大於2,可見日本對大出檐的追求和迷戀。

總檐出這個概念來自於《比較中日木結構建築中的檐高與檐出比例關係》--李暉

最後來個總結:唐代建築確實是結構與形式的比較美好的結合,但是由於技術原因,在實用性,節省材料方面,客觀上也不是很好,明清在節省材料方面也不是很擅長,梁枋斷面12:10或10:8,粗大又笨重,有點過當。


因為磚的大規模使用


以前的牆以夯土泥牆居多,挑檐大是為了保護牆面不受雨水腐蝕。

明清大規模應用磚牆後,雨水基本不能腐蝕牆面了,過大的挑檐就不是功能上的需求了。


氣候變冷,雨水量減少是最大的因素。平遙五代鎮國寺參觀過後的最大感觸。


推薦閱讀:

AutoCAD, 3Ds Max, SketchUp 和 Revit 用於建築建模,各自的優勢在哪裡?未來的主打趨勢是哪款?
建築繪圖中什麼時候用軸測圖什麼時候用透視圖?
為什麼現代人很熱衷摩天大樓這樣的設計?
遇到建築學習困境,怎麼辦?
cad里導出平面圖後,用id排版,怎麼控制比例。?

TAG:建築 | 中國建築 | 建築史 | 建築設計 | 建築美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