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分答」?

分答上線,大V各種推。知識的共享經濟時代到來了?


並不看好。

本質原因:分答的吸引力在於形式而非內容。

暫時性的爆發原因很多,先只談兩點。

分答這種付費形式讓大V和「大V」感覺到了一絲知識被尊重的氣息,而尊重恰恰是知識分子內心最渴求的體驗之一。你看我說一分鐘話就有人願意付錢,多有成就感。

再加上付費理念的逐漸普及,讀書就是要花錢,看電影就是要花錢,玩遊戲就是要花錢的口號逐漸也被一批人接受,所以短期也一定有買家上門送錢。

但時間久了。

對於大V來說,新鮮感逐漸降低,在享有了成就感之後,很快會發現這件事時間成本不低,只有象徵性的收益,對於大V沒有決定性的吸引力。

對於普通網民,參與分答一者是為了聽到內容,二者是為了與大V進行一下接觸,滿足自己與「上流人士」 、「專家學者」、「網路紅人」交流的心理需要。

前者並不靠譜,一分鐘能包含多少專業知識啊,很快大家都會發現,分答的內容沒什麼價值。後者應是主要原因,不過與大V交流的需求很快會飽和,新鮮感終會過去。

逐漸就冷了。


今天中午朋友圈看到姬十三放出了分答的最新融資消息,在行分答獲得了最新一輪融資,估值超過1億美金。

在萬眾創業的今天,一個估值過億美金的融資消息每天都會有,然而這次卻非常不簡單,一方面是因為這已經是在經驗技能交換領域最大的一筆融資了,另一方面讓人欽佩的原因是,這款火爆的產品目前上線僅24天!

這款在朋友圈刷屏的分答,背後到底做對了些什麼?能給我們什麼啟發?

拋開過多對於分答公司戰略的猜想,也不大談知識共享經濟的崛起,就從實實在在的分答產品迭代和運營中復盤,看下對於正在做產品和運營的我們來說,有哪些實際的啟發和借鑒,下面是個人剖析的淺見,歡迎拍磚。

啟發一:最小成本精益迭代

據分答產品總監朱曉華透露,分答的idea來自於在討論輕量化知識交換平台中,姬十三想做個語音問答,從確定要做到產品正式上線,中間只用了一周的時間。

第一版上線的分答,非常簡單、簡陋,只有最基本的提問和偷聽功能,而且還有不少的bug,但這並不影響產品上線驗證用戶需求。

這種最小成本最短時間做出一個最小化可行性產品(MVP)是精益迭代的核心之一。

如上圖所示,正確的敏捷迭代應該是每一步的產品都是最小可行的,雖然第一版和最後的汽車相去甚遠,但也是能夠滾動的代步工具。

在創業時大部分的ideas都是來自於創始人的靈光一閃,大部分情況下投放到市場上驗證時發現用戶沒有需求。創業的時間精力有限,要讓驗證的周期儘可能縮短。

用最小成本做出一個MVP可以儘快幫助驗證出用戶的需求是否靠譜,如果用戶反饋很好,就可以繼續加大投入,如果用戶反饋有問題,也可以及時調整避免更多的精力浪費。

分答上線後團隊就馬上邀請了一部分在行之前積累的行家,在部分渠道開始放出這個產品,由於產品本身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傳播性,很快在朋友圈裡流行起來,用戶的快速增長也超出了團隊的預期,進而全力投入到產品迭代中。

在上線之後,分答團隊基本上保持了每天發布至少3次新版本的節奏在進行更新,這是怎麼做到的呢?

除了精益迭代的團隊認知之外,還有一個產品形態的選擇也是產品能夠快速迭代的基礎。分答第一版的產品形態不是基於手機的客戶端,而是在微信環境內使用的一個H5頁面,並通過服務號完成通知、支付等服務。

比起直接開發手機客戶端,用基於微信服務號進行開發有幾個非常明顯的好處:

  1. 用戶使用成本低:不需要下載客戶端,打開網頁就可以使用。
  2. 開發成本低: ios、android客戶端兩大陣營開發起來就直接雙倍工作量,而還有各種適配
  3. 迭代成本低: 不需要去應用市場提交新版本,在讓用戶下載安裝包進行更新,直接伺服器端進行更新就完成了迭代,用戶完全無感迭代。

用H5版本進行開發,極大地降低了開發和迭代成本,在微信環境里,入口雖然深,但通知和交易閉環都是完整的。

飽受詬病的微信瀏覽器內核也在5月份有了重要升級,基於此開發的產品性能也越來越強。Google I/O 在上個月發布的 Instant App 也預示著,未來這種更輕量級的產品MVP開發成本會越來越低。

在精益迭代這件事上,很多現在優秀的創業公司早期用精益創業的方法驗證市場都很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美國鞋類第一大電商zappos最開始建網站後沒有馬上進貨,為了驗證是否有網上買鞋的需求,他們等有人下單後直接去實體店裡買來後再郵寄給客戶;airbnb最開始也掛在網上的只有創始人客廳的三張氣墊床;最厲害的是40億美金估值的dropbox,先做了一個視頻說描述了一下要做的服務,什麼都沒有做的情況下,先根據視頻點擊量發現這個產品會很有用戶需求,於是才開始投入開發。

這些故事無一不是告訴我們,在互聯網時代創業,要儘可能地用最小成本進行精益迭代。

啟發二 : 儘可能降低用戶使用門檻

提到分答,不得不說說在分答之前的產品——在行的發展歷程,上線運營了一年多,表面上在行產品走得風風火火,其實這一年應該也走得非常艱難。

我是一個在行的深度用戶,用在行約了10次行家,也在今年的內測「吱」功能中付費提了8個50元的問題,我有瀏覽過吱列表,我應該是使用這個功能最多的用戶之一了。

客觀來講,我很喜歡在行的產品,覺得上面的行家很專業,預約行家的實際體驗也很好,通過從在行約見行家對我個人成長上也是受益頗多。

在行團隊的運營做得不錯,在行策劃的活動從創意、趣味性、逼格上都還是很不錯的,和優步的合作、陳妍希的1元約見等,都在短期內積累了一些人氣,在行的用戶也在一年內積累到了100萬,且在不斷增長。

但在別人問起我關於在行的時候,我都一直不太看好在行的發展,最大的痛楚在於——「用戶的活躍不高」、「轉化率太低」。

為什麼一個產品體驗不錯、運營做得看起來很好的產品,會出現產品活躍低、轉化率低的問題呢?

歸根到底,是因為產品的使用場景太少和使用門檻太高。

線下1對1約見是一個很低頻、門檻很高的行為,需要具備以下條件這個約見交易才會發生:

  • 用戶有比較大的問題自己無法解決
  • 這個問題並不能通過搜索找到答案
  • 在行上剛好有這個領域的行家
  • 這個行家的介紹和描述讓用戶有信任感
  • 這個行家和用戶剛好在同一個城市
  • 行家和用戶都有時間
  • 用戶需要支付兩三百元的約見費用
  • 行家需要提前了解情況進行約見準備

行家入駐在行的門檻其實也相當高,從開始申請到填寫資料,要獲得最終通過還需要反覆修改資料及現有行家推薦,總之成為行家門檻很高。

當然這樣做也是對的,這樣保證在行上的大咖真正有資質。相反如果門檻很低,在在行上付費幾百元見面聊完覺得不值,是個非常傷用戶體驗的事情。

我有些行家朋友說,在行對介紹內容要求比較高,經常會需要對行家的介紹內容打回重寫,行家寫完之後還需要運營團隊再修改再確認,總之流程非常長。

而且,在早期在行還要付費派專業攝影團隊專門給行家實地專業拍照,這個成本也是極高的。

綜上幾個原因,在行的行家拓展起來也是個成本很高、門檻很高的事情。

不僅如此,辛苦拓展來的大咖,流失也有不少,由於在行上這些有實力的大咖,本身就是因為有能力已經收入很高了,花2個小時約見一個陌生人只賺幾百元,從行家的時間成本上算這並不是很划算的事情。

除了約見可以帶來一定的社交之外,行家的收穫和新鮮感也在很快遞減,約見了幾次厭倦後,行家就會自己選擇下線隱身,逐漸淡出這個平台。

大咖幫忙站台也就一兩次,比如你現在用在行再也約不到陳妍希了。

在行的拉動活躍成本也非常高,經常在節日發放約見的優惠券拉活,新註冊用戶也有50元的優惠券可以直接減免約見費用。

由於在行需要按照公開價格給行家實付約見費用,所以在行的優惠券金額相當於都是公司支付的實付補貼,經過我粗略統計,在行在我這個用戶上花費的直接補貼成本大概是800元左右(節日優惠、介紹朋友註冊優惠等)。

如果未來在行要從行家裡的約見收入里進行抽成10%,在行要想賺回這800,還需要我再約8000塊才能賺回,如果我保持對在行產品的喜愛和好奇,我差不多要2年時間才能讓在行回本,可見在行這個項目要想盈利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用補貼拉活躍的方式雖然有效,然而成本非常高,更可怕的是,當沒有優惠補貼的時候,用戶活躍會掉得非常厲害。

儘管在行的市場、運營、公關團隊已經做得很漂亮,策划了不少有意思的活動,甚至央視都報道了3次,也很難走出這些困境。

國內和在行類似的平台,如業問、大咖說、Hi前輩、八點後、榜樣等,也都很遇到了類似的困難。

在行團隊意識到這個問題,發現線下1對1約見太『重』了,今年開始探索在知識分享這個領域的其他方向,其中大方向定了要做「輕量級知識技能交易平台」,希望能夠逐漸降低約見的門檻。

在這個方向下,在行放鬆了原來死守的線下約見,開通了全國語音通話線上聊,通過在行的用戶評價上可以看到,線上語聊的開通並沒有帶來交易的井噴式增長,人們似乎還是更願意接受線下約見的體驗方式,而在見不著面的情況下電話聊1小時就花幾百塊,大多數用戶還是難以接受,在用語聊走向輕量化知識分享的探索上,不能說是徹底失敗了但肯定不能說成功。

後來我收到的在行內測的「吱」功能邀請,這個功能我挺喜歡的,從原來的選擇行家話題,變成了我提出困惑問題,不同的行家在上面搶單的方式,然後用語聊解答,平均每個問題都會有2-4個行家搶單,並且附上為什麼搶單的理由,這種只要花錢就有行家主動上來解決問題的感覺真的挺好。

由用戶主動發問,行家搶單的模式將用戶可以請教問題的範圍從「已有行家主題」變成了「用戶自定義」,一下子拓寬了很多。

但是這樣也有不少問題,比如為了讓更多行家搶單,提問者遲遲不選擇行家,給行家造成了很不好的體驗,後來迭代成48小時內要選擇行家否則過期,在吱的功能還沒迭代好的過程中,一個大事發生了——值乎突然火了。

我猜想4月初值乎的火爆,給了在行團隊產品上的啟發,一個更加輕量級的知識分享完全可以在微信環境下直接完成,且知識貢獻者的知識可以被更多的人重複使用而創造更多收益。然而值乎1.0的火爆並沒有持續很久,新鮮感很快過去後熱度迅速下降。值乎的短期火爆刷屏,也幫著教育了市場「小額付費獲取知識經驗」這件事。

分答在此基礎上做出了2個最重要的創新——「60秒語音回答」和「偷聽收益問答者平分」,這兩個核心的變化,把整個產品的玩法都變了。

在溝通門檻上,見面 &> 電話 &> 簡訊 &> 微信文字 &> 微信語音,分答一下子把溝通形式從門檻最高的見面變成了微信語音。而且對於一些「明星」「網紅」的粉絲來說,能聽到他們的聲音會感到很親切很真實,這也是分答為什麼把slogen從「值得付費的語音問答」變成「上分答,聽他親口說」。

而且更巧妙是,分答對回答語音進行了60秒的長度限制,這有幾個好處:

  • 問答者成本很低,比打字輕鬆
  • 由於時間短,答者會有意識地提煉出精華
  • 提問者知道只有60秒,不會對內容的深度有過高期望

這個60秒限制,可以媲美當年微博通過140字的限制這個門檻的降低,讓原本只有一些有寫作能力才能玩轉的博客,一下子成為了每個人都可以參與的產品,於是微博迅速火爆了起來;360殺毒通過降低付費使用正版殺毒軟體的門檻,把自己裝在了幾億台電腦上;安卓系統通過讓手機廠商可以免費使用,佔領了手機系統的83.7%份額(美國IDC預測數據)。

在平衡體驗甚至優化體驗的基礎上,這種使用門檻降低帶來的紅利是巨大的。

有不少群眾被分答卷進來的一個原因,是有王思聰、章子怡、佟大為、汪峰、papi醬、羅振宇這樣的數百位明星大V進駐,這給分答帶來了巨大的曝光和注意力。

這肯定是分答在人脈和BD上做得不錯,但你有想過嗎,一模一樣的團隊,也就意味著一模一樣的資源,為什麼在行時期沒有這麼多明星大V過來站台呢?

確實是因為分答的門檻真的很低,不需要填資料,不需要專門拿出時間線下約見,只需要在碎片化的時間裡,拿出幾分鐘回答一下粉絲的問題,這種付出的門檻基本上是很低的,所以加上在行團隊已經有的人脈資源,分答約明星來回答問題,很容易就可以拓展到不少。

你自己的產品使用門檻很高嗎?行業門檻高嗎?降低門檻有什麼紅利嗎?有什麼樣的方式可以降低使用門檻嗎?想清楚說不定就有一個大機會哦。

啟發三:讓所有參與者共贏

在知識傳遞的體系里,有兩方角色,一方是知識貢獻者,一方是知識接收者,分答利用「偷聽收益問者答者平分」這個機制,巧妙地把兩方共贏地活躍起來。

首先,分答讓問答加入付費這個門檻,因為需要付費能夠篩選掉一批伸手黨和劣質的問題。我在知乎會經常收到一些問題的邀請,在公眾號後台也會收到不少提問,有的提問真的是提得很不好,不是問些很空泛的問題,就是問些能夠搜索到的答案。

由於提問需要付費,提問也會更加認真,這過濾掉了很多比較Low的問題,問答環境會舒服很多。

有金錢回報會讓回答者有動力,即使賺錢不多,也有知識被尊重、有價值的感覺。

其次,分答從知識接收者分成了提問者和偷聽者兩個角色,偷聽者可以偷聽他人的問答,極大地擴大了知識分享的範圍。

在之前在行的「吱」及「大弓」產品中,提問回答都是點對點的,知識傳播的效率其實挺低,如果行家面對類似的問題,還需要不斷重複地回答,成就感會降低地很快。而利用「偷聽」功能,減少了回答者的重複勞動。

最重要的是,每位偷聽者的收益會由提問者和回答者平分。想到有可能賺回提問費,極大促進了提問者的積極性,同時還降低了提問的心理門檻。

由於會有後續收入,提問者也會很積極地把問答鏈接分享到朋友圈和微信群里,這樣也為分答平台帶來了更多的流量,帶來了更多的偷聽者,也豐富了更多的回答者和提問者。

同時作為一個號稱「打造知識型網紅」「躺著就能賺錢」的知識分享平台,各種知識型的大V也許為了試試這個有趣的產品,也許為了讓自己在才華榜上有個位置,紛紛開始在個人朋友圈、公眾號里開始推廣自己的分答二維碼。

由於這些大V本身就是各自領域的KOL(意見領袖),他們推薦的產品也會讓粉絲更躍躍欲試,粉絲們平日里只能被動接收到推送文章,現在花10元左右就可以向欣賞的大咖提問,說不定還能賺回來,於是不少粉絲就開始進入分答開始提問。

提問者、回答者、偷聽者這三者利益共贏、彼此獲益,讓分答整個用戶和內容生態就這樣自運營起來了。

啟發四 聚焦核心功能優化

對於分答來說,滿足用戶需求最核心的流程是什麼?

就是用戶發現自己感興趣的行家和問題,然後進行提問或偷聽。

所以在分答的24天迭代中,主要功能的迭代都是圍繞在這個核心周圍,而不是浪費時間開發出一些無關緊要花里胡哨的功能。

我們具體來看一下:

1. 才華榜、新晉榜、搜索、 收聽、生成個人二維碼、大V身份認證等都是為了讓用戶更好地發現感興趣的人。

2. 限時免費聽、6小時免費聽、值得一聽、我聽、問題置頂、問答精選等都是為了讓用戶更好地發現感興趣的內容。

把最有限資源,投入在最核心的戰略上!

做在行的過程中,不斷有後續的模仿者跟進;這次分答很火,不可避免會有很多追趕者,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構建產品和用戶上的壁壘是最關鍵的戰略選擇,在這點上分答做得很好。

結語

在知識變現這個領域,過去的一個月做對了很多選擇,分答領先了半步,這一仗確實幹得漂亮。

不過,未來和知乎的PK如何,大戰才剛拉開帷幕。

有什麼想法歡迎通過微信(yunyingkong)和我交流。


觀點情緒化,不喜可噴勿咬。

又是利用人性進行圈錢的東西。

嚴重的信息不對稱。你無法知道回答的有壞優劣,想吃道?交錢吧。你無法知道某個人提問過什麼問題,這就讓一般用戶永遠難以被了解,只要想了解只有一種辦法,繼續交錢!給[分答]團隊反映問題,提出建議,特么也要倒貼錢,這生意做的真是絕了。

六十秒能夠解答什麼真正專業的知識?最終只能回歸到一般性的獵奇、無聊的話題。能有知識才怪?

個人主頁只有收入統計,尼瑪為什麼木有投入統計呢?為什麼沒有凈收入統計呢?反正讓你看到主頁就像自己一直在賺錢,不錯不錯。

這叫值得付費的語音問答?粉絲經濟,網紅經濟?最合適的叫忽悠經濟。

先付費再退款,還48小時,我就想知道這48小時期間我的錢跑哪去了,誰在利用?人家不給你產品,你都滴先預支我也是沒什麼可說的了。為什麼不是回答之後再扣除呢? 有知識的人,玩的就是高啊,忽悠水平那叫一個厲害。運營才是忽悠忽悠忽悠忽忽悠悠。

[分答]推出的匆忙,問題多多,但所有的問題都是有利於分答本身的。我無話可說。迭代這麼快?多少人貼錢出主意啊!

炒房炒股炒炒互聯網炒知識,反正啥都能炒,因為世界的本質就是忽悠,忽悠的表現就是炒,薩特的話叫虛無叫荒誕。

所以走不走的遠就看炒不炒的好,內容並不重要。


首先要對產品設置一個參考期望:是「在行的引流工具」還是「與在行互補的獨立產品」

一、如果是「引流工具」

核心指標是:粉絲數*轉化率,這是一個讓數據說話的工作。你沒有辦法判斷到底是現在的「網紅語音媒體」合適,還是變成一個「知識分享社區」合適。

在行現在的樣子比較接近一個語音類型媒體,詳細的收入比值可以看下他們公布的Top100收入情況,仍然是以網紅變現為主。如果一直保持下去,繼續傾向網紅和在行社區的名人,帶來的粉絲量和轉化率可能真的比一個「知識分享社區」要高。

那麼未來兩三年就非常取決於運營團隊能否營造出持續的新鮮感,等到在行產品突破了供給端瓶頸,分答就完成歷史使命了。

二、如果是作為「與在行互補的獨立產品」

就不是用指標評定那麼簡單了。現在的分答模式帶來了一定的障礙,主要是兩點:

  • 網紅扭曲了內容分發(重點在分發)的權重、方式、氛圍,這很像微博曾經經歷的老路,使得普通回答者的相對成本變高了。
  • 在媒體環境下「起付低帶來的低消費期望 vs 1分鐘帶來的內容承載量」是可以匹配的,但在知識分享氛圍中,定價就會更加困難。

未來兩三年,這個產品做起來有難度,但可以往後面幾個方向嘗試一下:

  • 區分開網紅和普通回答者的內容分發渠道
  • 沉下心完善標籤分發體系和推薦演算法,最好能夠把語音回答內容的關鍵詞摘下來做成標籤
  • 引導用戶氛圍,分答就是輕產品,重回答請轉在行

如果上面三點能做到,分答會成為在行的前哨站,可以彌補在行缺失的內容沉澱途徑。預計未來它會成長為一個橫跨微信和在行App的雙平台產品,用戶量肯定會超過百萬級,能不能過千萬級要看有沒有走偏和有沒有新的市場變化。


我是從付費行為看的,所以我認為分答是互聯網用戶付費習慣養成後分流的平台之一。

國內互聯網發展的前些年,內容大多數是免費的,音樂遊戲電影書籍,只要你想,基本都能免費獲取。

遊戲里,免費玩家是付費玩家玩具的一部分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啦。

應該是2014年,音樂電影書籍開始向付費轉變。

今年,出現了優質內容開始收費的自媒體。當然以前也許有,可能我不知道。

明天再細答吧,求不摺疊。


也許你會問:

1、「百度知道」、「360問答」和「知乎」等等欄目不就是「提問→回答」的模式嗎?為什麼感覺「分答」比它們火?

2、「分答」的火爆,難道僅僅因為是網紅在回答,而且付費?

3、60秒的語音能解決什麼問題?比百度知道,甚至比知乎大神的回答更完整、更精妙?

4、30元大致可以買一本書,也可以選擇付費「偷聽」30條語音回答,那個價值大?更有意義?

5、「分答」真的是一個「學知識」的地方?

究竟如何認識「分答」現象?瀚哥繼續帶著你思考一些或許你沒有想過的問題。

一、娛樂

人是天生愛玩的。從一生下來,到慢慢老去,對趣味性的追求可謂「矢志不渝」。好不好玩,是人們是否接受某一事物的最重要標準之一。比如喜歡讀正史的人很少,但是喜歡《明朝那些事兒》的人很多。

甚至很多時候,人們只在意某個東西好不好玩,並不在意它有什麼意義。比如《憤怒的小鳥》或《植物大戰殭屍》,最大的意義就是打發時間,或美其名曰減輕焦慮。

「分答」之所以火,並不是因為「分答」上的「知識」比其他地方的知識更有含金量,而是因為「好玩」。

二、利誘

「分答」,或許改名為「分錢」更貼切。

提問者的問題一旦被網紅回應,那麼要將「偷聽」受益分一半,這個誘惑還是蠻大的。這至少產生了三個後果:

一是回答者會盡量挑那些更能引誘大家來付費「偷聽」的提問,而不是選擇有實際疑問或困難的問題。

二是提問者絞盡腦汁找毀三觀的、離奇的問題來問,而不是有什麼實際訴求。

三是有人「組團」,自己或者找水軍來「捏造」問答,賺取「偷聽」者的錢。據說已經有很多人這樣幹了,利用分答「創作」一套問答來掙屌絲的錢

三、枕頭

「瞌睡,就給你個枕頭」。這是一個商業邏輯。

就在大家都驚呼IP經濟、網紅經濟來了的時候,上趕著去打造IP、打造網紅的時候,聰明人只是後撤一步,給你們提供這麼個消費粉絲的渠道和平台,讓你們有更多機會去盡情消費粉絲。說白了就是:網紅掙的是粉絲的錢,分答掙的是網紅的錢。

經常看瀚哥文章的人應該知道,今天說的「枕頭」,只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另一種說法。

總之就是不要看見別人開加油站賺錢,你也開一家加油站。關於創業的分析和一些建議,請參考《獨家觀察|創業潮:創業比打工好在哪裡? - 思籌·餘思瀚 - 知乎專欄》(直接點擊進入)

分答上,賺錢最多的居然是王思聰,最火爆的問答居然是什麼「啪啪啪的姿勢」「講一個黃段子」等等,可想而知這是個什麼地方,聚集了一些什麼樣的人。

最讓瀚哥感覺不好的地方是,廣大網民捐出一個個1塊錢,來供養已經大富大貴的各位網紅,獲取了一些並無多大意義的嘮叨分答是另一個中國股市嗎?財富再分配的工具?讓有錢的人更有錢?難怪有人撰文稱《值乎PK分答,不怕流氓有文化,就怕文化人耍流氓》(引用別人的文章,煩請自行搜索)


把「聊十塊錢的」這事實現了


關於分答我的一些簡單思考

(一)關於分答app出現與發展我的一些思考。

分答是2016年度最引人注目的付費語音問答。「分答」,國內領先的付費語音問答平台,快速地找到可以給自己提供幫助的那個人,用一分鐘時間為你答疑解惑。由「在行」團隊孵化,也是延續了知識傳播與分享的分享方式。不僅是科學家,很多名人和各領域的專家也都加入「分答」付費問答的模式。以上段落來自百度。下面是我對分答的一些個人理解。首先,我覺得知識付費這種模式出現了,短時間內肯定它在不斷的成長,它回不到娘胎裡面去了。以前各式各樣的免費專家回答應該競爭不過這種付費模式。為什麼呢?免費專家,大V回答有幾個弊端,第一,專家大v沒有 經濟回報,來平台上回答問題都是出於一些個人目的,或者是有人出了錢請他來的,為平台打廣告,或者是為了更多的吸引粉絲,增加互動性,但都持久。第二,由於沒有經濟利益,所以也缺少固定的平台,好像哪裡都有這樣的平台。這時候就給一些詐騙分子可乘之機。他們假冒成專家,學者,處於一定的目的來吸引你過去。表面上他們是免費回答問題,其實有很多時候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誤導你。而付費模式完整的解決了以上的兩個難點,平台得以規範,分答就是固定的陣地,第二,專家學者在這裡回答問題得到了回報,如果他們覺得回報不夠大,可以往上調整。這和他們的個人水平有關。有多少本事就拿多少收入。比如我分答註冊號滄海一浪就拿一毛錢,其實我覺得我的回答還真值不了一毛錢,所以要加強學習,希望在未來的時間內真正能有效的幫分答用戶解決自己的難題。第二,分答的這種模式對碎片化時間的學習是一個很好的探索過程。姬十三在湖南衛視的《天天向上》提出了馬桶時間這個概念。分答正是出於利用馬桶時間的目的進行學習。平時工作,生活過程中我們都會有些碎片化的時間,或者腦袋裡面靈光一閃,有時候有個好想法,有時候有個疑問,但是往往都沒有記錄下來,所以也就沒有去更深層次的深究下去。華南師範大學的李克東教授曾經提出為什麼教師博客缺乏深度互動,其實有時候我們也是在和自己互動,但是很多時候是抖抖機靈,沒有更深層次的深究下去。分答長久累月的對自己的碎片化知識進行抖機靈,久而久之只要自己有心去整理,對自己的知識體系的建構是有很大幫助的。

(二)關於分答app推廣運營我的一些思考。

分答一直採用60秒語音回答問題的模式,在剛剛推出的時候重點依靠網紅來推廣產品。前期通過王思聰,羅輯思維,科學家種太陽,章子怡等網紅把它推向大眾,由於這些人的粉絲人群非常龐大,分答得以迅速席捲朋友圈。但是隨著公眾的好奇心慢慢淡化,我個人覺得分答還有一些改進的地方。當然,分答是一個團隊,他們在不斷的設計一些方案,以達到進一步吸引粉絲的目的,肯定他們也是成功的。下面,我就我個人就分答的推廣運營提出自己一些簡陋的見解。

首先,我感覺分答的廣告力度不夠,筆者認為分答在電視,網路,自媒體等方面投入的廣告都很少見到,至少我從來沒有在大街上或任何一個電視台看到關於分答的廣告,筆者的家人和朋友知道分答的人數也不是很多,當然,就從這裡判斷還是非常武斷,但是分答還是過分低調。姬十三上次去湖南衛視《天天向上》,我個人就覺得非常好,湖南衛視一向是娛樂台,年輕觀眾的人群數量非常大,姬總的意願估計也是想吸引更多年輕人的關注度。第二,分答對明星大v的吸引力我感覺還是不夠的,每每一些大牌點的明星在分答玩幾天之後就消失。例如佟大為、汪峰、柳岩、秦嵐等等。都是推一段時間然後就迅速的冷淡下去。我覺得這個難以解決,明星的收入都非常高,對分答獲得的經濟利益感覺還是來得太慢。這一點上我一直有個疑惑,微博上明星一直都能夠堅持下去,而在分答上面能堅持的很少,不知道為什麼?還需要在分答上向更多的專家求教。我個人認為分答現在應該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一些二,三線明星,二,三線大v,形成金字塔頂端下面第二層堅實的基礎。這一點我也從小王子上書看到了類似的論述。第三,我覺得分答需要開發附件包,它現在開發的是附帶圖片,我個人覺得文字包也可以開發出來,比如上有道什麼數學題目要解答啊,有個什麼論文提綱需要幫助啊,一些聲音文件啊,這裡有個問題,圖片和聲音的審核比文字更加麻煩。答主可能在解答這些問題的時候也可能更加麻煩,但是可以獲取更多的信息,提問者需要為掛附件包多付費用。第四,分答的答主提問現在採用的是讚賞的形式,但是讚賞後對答主回答的性價比沒有做一個更好的排行。筆者認為可以採用天貓,淘寶那樣的排行模式,讓優質的答主排到首頁。現在分答也在做,有個收聽人數,意願是讓提問者自己選擇優質的答主。但是在這裡用來我有一點感覺不舒服,我覺得對提問者對答主的性價比排行度可能與分答運營者的理解還是有不同,怎麼取得平衡,讓提問者能夠簡單的對照性價比得出提問的對象。第五、分答的提問在一段時間內會沉積下去,它推出的是值得一聽,把一些經典的提問用值得一聽這種方式推出來,這裡有個小小的問題,問題越來越多,篩選的工作量我認為還是蠻大的,我覺得可以讓提問者或答主花一定的價錢讓提問上浮上去,就是類似於淘寶那種直通車的形式。第六、分答可以和廣告商結合,我預計分答很快會推出這個項目吧,分答的人群基數其實蠻大,應該可以試著投入廣告吧。不過,一個乾淨,整潔的頁面勇於是吸引客戶的重要因素,我想這也是分答到現在為止都沒有推出廣告的原因。第七,分答的小v如何發展成為大v的方式是怎麼樣的,有沒有這條途徑,我目前不太知曉,我不知道它的後台對此有沒有一個標準,不過我個人認為分答可以考慮讓更多的小v有一個上升途徑,不斷競爭,打出一個草頭王。

(三)關於分答app提問技巧我的一些簡單方法。

在分答上玩了幾個月,應小王子的邀請,承蒙他的賞識,不勝惶恐,寫下自己的一些簡單方法和技巧。

首先,我覺得生存永遠比好奇重要。在分答提問,我的一個原則就是讓自己在提問的過程中有錢掙,有錢掙才能玩的長久。我極少提問十元以上的問題,以下都是我根據自己在分答平台提問過程中得出的數據,沒有普遍參考性。我個人認為分答平台偷聽人數和答主設定的價格不一定成正比。偷聽人數我覺得和以下幾個方面有關係。第一,答主的網紅指數。舉個簡單的例子,假如答主開通了微博,他的粉絲數就是他的網紅指數。第二、答主設定的提問價格未必和他的網紅指數完全成正比。整體來說,娛樂圈人士設定的價格相對較高,而學術圈設定的價格相對較低。當然,提問的投入有時候也是和收入成正比的,這裡面就存在一定的風險,有些人就是擅於提出好的問題,他需要的就是收聽的人數基數足夠大,這點就如投資需要自己把握。還有一種確實有時候處於知識的需求,分答建立的初衷就是出於知識有償分享目的,也不納入考慮範圍。

第二,如何抓住偷聽人群的痛點。

偷聽人群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群體,各種用戶上分答的需求不同。一些簡單的常見的問題在百度上輕易可以獲得的問題偷聽效果肯定就比較差。具有爭議性的問題相對更能吸引人群的注意力。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所以,盡量提出一些每個人心中有不同答案的問題,讓人群更加好奇去了解分答大V的個人想法,從而獲得參考價值是我提問的主要想法。

第三,如何抓住時政新聞提問?

新聞具有很高的新鮮性,是一段時間內人群比較關注的對象。每天我都會瀏覽鳳凰、新浪網、搜狐等等新聞網站。有些熱點很高的新聞一出來,比如百度「太子」引咎辭職的新聞一出來,我就在想著如何去加工這個新聞,把它轉化成為一個問題。這個時候應該考慮一點,盡量避免一些敏感話題,讓大家在八卦的同事又能獲取一定的正能量。同時,提問的時候盡量選擇更多的答主,不一定提出了問題就在那裡等待回答,有時候可能答主沒有時間,以獲取時效性。爭取上分答的頭條。

第四、反饋分析提出問題所獲取的偷聽人數。

每天,我都會對所提出的問題對應的答主進行分析,有些時候提出的問題很好,但是在分答的反映並不好,這裡面有兩個原因,第一,自己覺得好的問題未必就是人家關心的問題。這個就靠不斷的去總結,也就是沒有抓住用戶的痛點。第二,提問的答主人氣不夠,好的問題因為關注答主的人少所以也就石沉大海。通過每天的反饋分析以後,對經常有錢賺的答主進行收聽,用表格記錄下來,增加提問,在保證每天不虧錢的情況下不定時的問問其他答主,如果一個答主經常性是虧錢的,除非自己確實有這方面的知識獲取需要,馬上減少甚至停止提問。這裡相對有些勢利眼,但是沒有辦法。

第五,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提高提問的質量。

在分答提出一個好問題,需要自己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在工作之餘,我常常收聽蜻蜓FM,喜馬拉雅APP這些軟體,在做家務,鍛煉身體的時候都會去收聽《財經郎眼》、《羅輯思維》,《曉說》等節目。我個人比較喜歡歷史,也常常會關注這方面的節目。聽完一個節目,想到一些好問題,我會馬上用備註把它記下來,等有空再慢慢組織語言,找到相應的答主,提出自己的問題。

第六、利用網路搜索答主的個人資料以及答主的一些背景材料。

用網路搜索答主的個人資料以及答主的一些背景材料。我會重點關注一些答主的微博以及相應的新聞。了解答主在哪些方面比較專業,以及了解答主對哪些事物比較有興趣。雖然從分答的回答中也能獲知答主的一些個人見解,但是不是很系統,所以我讀一些答主的文章,從中考慮他的系統性一些思想。

第七,關於分答提問偷聽時間段規律。這個不好說,我只是談我個人的一些主觀認識。分答的偷聽我覺得和年輕人作息規律聯繫比較大。早上整個偷聽的人數是一日之中幾乎最少的,到中午吃飯,睡午覺的時候多一些。下午的偷聽的人比上午要多一些,但是比中午少。接下來是下班的時候,是整個白天中偷聽人數最多的,到了晚上7-9點,人數越來越多,9點到11點人數稍微有回落,11點以後,是整個偷聽人數的最高峰時期。分答有句口號,讓睡前聽分答成為一種習慣。所以,這個時候,我會關注一下哪些答主喜歡在早上回答問題,哪些答主是中午有時間,哪些答主喜歡十點多回答問題。這個可以平時用一些表格記錄一下,不是很準確,但是大概有個直覺。在相應的時段提出問題。關於這個偷聽人時間段規律的研究,是蘇醒先生向我提問的,我沒有非常細緻的去研究過,僅僅是根據自己的直觀感受寫下來的,不一定可靠。

分答某一天滄海一浪個人問題被偷聽數據圖

第八、分析特定答主圍繞在他身邊人群的年齡階段以及人群職業屬性。有些答主圍繞在他身邊的是在校大學生多一點。有些答主重點關注他的是職場小白,20多歲剛剛出頭,有些答主重點關注他的是中層管理者。年齡層次在三十歲到四十歲之間。其次是職業屬性,關注醫生這個領域的人最為複雜,因為每個人都有可能生病,都有可能亞健康。其他的人就分為關注職場、房產、教育等等。

第九,我認為個人的專業知識非常重要,這一點需要平時的積累。沒有知識的積累,就沒有靈光一現。我比較欣賞陳永偉教授的T型知識理論,他講到,平時需要有比較廣泛的知識面,然後對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研究的比較深。本人是計算機出身,但是在分答上面沒有提出太多的關於IT行業的好問題,自己反思,還是由於在這方面投入的精力不夠多。分答上其實計算機的大V還是有的,他們平時都比較忙碌,所以沒有很好的問題,很難吸引到他們的注意力。但是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講呢,專業知識提問的太深透,可能需要的人群數量不是很多,圍觀的群眾可能存在一個看不懂的問題,從而導致偷聽人數不夠多。但是深層次的問題我個人認為持續性會更好一點,當某一天某個用戶有這方面的需求時候,他會去主動搜索把這個問題翻出來。而淺顯一點的問題呢,可能有需求的人群基數更大。這就要回到要抓住用戶的痛點問題,到底哪些專業問題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比較容易碰到的問題。

第十,關於關鍵詞的串聯。關鍵詞的選取永遠是很關鍵的,分答允許提問的字數不能超過60字,這也就對提問者提出了類似於編輯的要求。如何做好一個標題黨?如何在閱讀者短短几秒內時間內抓住他的眼球?有些提問者很狡猾,他們的在提問過程中嵌入「小姨子」,「隔壁老王」,「翹胸豐臀」等等,我不得不佩服他,其實這也是一種方法。但是我覺得關鍵詞選取的方法其實有很多很多,比如明星,「范冰冰」、「鹿晗」、「TFBOYS」、「宋仲基」,這些當紅炸子雞,有些人說,我並不喜歡他們啊,但是,喜歡他們的人的基數是非常非常巨大的,他們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你要承認。比如說文學家,「沈從文」,「徐志摩」,「張愛玲」等等。還有企業家,「董明珠」,「王石」,「馬雲」太多太多了,他們是取得巨大成功的人,他們名字的出現哪怕千次萬次,很多人腦海中深刻的依然是他們。上面我們舉例的都是人名。下面我們延伸到地名,我個人認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地域概念。你是哪裡人?你出生在哪裡?甚至說你的初戀是哪個城市的人?當這個城市名字比如北京,比如上海,比如深圳出現在提問中的時候,分答的另一端那個手持手機的人,他或她看到這個名字是如此的親切。接下來是近期的熱詞的嵌入,臨近高考,關於高考的話題有人聽了,關於臨近考研,那關於考研的問題有人看了,如此,公務員考試,英語四六級,會計註冊考試等等。除此之外,近期上映了哪部電影,比如《長城》,《三體》,《擺渡人》等等,看過的人們會好奇人家是這麼看待這部影片的,裡面的景田演技怎麼樣啊?沒有看過的依然會有好奇,想知道一下評價高不高,要不要買票啊?近期發生的一些時事的熱詞,比如「出軌」,「網紅」,「藍瘦」,「直播」,「二胎」等等。關鍵詞是串聯是一個長久累計的過程,很多時候需要第一感覺,但是也需要刻意的去嵌入,一個好的提問需要熱詞,我想這也是標題黨大行其道的原因吧。

第十一,我覺得在分答提問是一個累積的過程。提出越多的問題,將來可能能獲取的收益會更大。就如百度文庫早期積累的一幫人,今天很多人上百度文庫,可能下載的文章依然是幾年前上傳的文章。他們依然在獲取利益。所以,今天的我,時時刻刻不斷的利用碎片化的時間積累自己的問題,我看好分答的未來,寄希望於不斷的積累好的問題,慢慢的形成自己個人的一個小小資料庫,而對於分答來講,海納百川,分答在形成自己的大資料庫。一旦達到一定的規模,我覺得分答也會形成爆炸效應,我個人認為分答將來會成為知識分享及其重要的APP,會成為一個知識倉庫,同時也期待將來有一天不斷的有人通過搜索翻出我從前的舊問題。


分答讓我想起了一個笑話, 是早年香港電影里的橋段。

一個人付了昂貴的費用去諮詢一位大律師, 進了門,

律師: "你可以問3個問題"

諮詢人: "啊? 就3個?"

律師: "是的。一個"

諮詢人:"這樣就一個啦, 你是不是和我開玩笑呀?"

律師:"沒有。2個"

此時這個人有點猶豫不敢再說了, 過了2秒滿臉堆笑說:"那可不可以重來呀?"

律師:"不行。3個。好, 下一位。"


昨天玩「分答」的幾點用戶體驗:

1.靠提問賺錢?NO,基於這個目的的話,我寧可去發傳單。不是覺得這種賺錢方式不好,而是覺得——成本收益不成正比。

被問者不回答該問題的48小時之後會退款,看似把提問者的風險規避了,其實只規避掉了未被回答的金錢成本,你付出的時間成本還是損失了——畢竟,提出一個好問題是蠻費心思的。如果是職業提問者的話,他所需要思考的問題不是我想要知道什麼,而是其他人更想要知道什麼。

2.排除了通過分答賺錢的想法,去提一個自己真正想知道的問題。找誰問?分答裡面的專業細化比較一般,有的回答者的擅長範圍太大或者不具體。這樣的提問即使被回答也有得不到滿意的答案的風險。

我昨天提的兩個問題是「天文攝影如何入門,有哪些推薦器材」和「女性求職者在就面試者面臨就業歧視問題」

前一個問題是提問蠻有名氣的一個天文攝影家,得到的回答還算比較滿意。

後一個問題由於自己問的不是很具體,再加上被提問者在這方面的專業性不是很強,所以答案有點空泛了。

3.提問問題的字數限制、回答問題的時長限制和進一步交流。

提問字數限制為50字,回答的限制為一分鐘以內。我覺得五十個字以內很難把一個問題描述的很具體,刪刪減減又會讓被提問者不能了解真在的訴求。而一分鐘的回答有時候又會太緊促,感覺說不了什麼就結束了。容易給人造成不值得花這個錢去提問的感覺。

後一步的交流我覺得也蠻重要的。可是「分答」提問者和被提問者的關係似乎到了問題被回答以後就結束了。無論你對這個答案滿意不滿意,或者你還想再討論多一些東西。不能。這種模式似乎更多的有利於回答者,畢竟他們作為知識輸出者,時間經歷有限。可是因為這個原因,用戶體驗被大大地削弱了。

目前想要交流的唯一辦法是:再花錢提個問吧。。。

4.問題搜索。現在「分答」不能進行問題的搜索,我就不能夠知道有沒有人在我之前提過這個問題。在相關熱門回答者下面的回復一個個找太浪費時間。

5.網紅經濟。誰說給思聰提問一定賺錢!我看了下,除了那些吸引眼球的問題能夠賺上一筆,後面比較普通的提問都是勉勉強強還本。現在給思聰提問的價格是4999.也就是說至少要有一萬個人偷聽你才能還本。風險還是有的。

再比如,給國際章提問討論育兒的問題,價格昂貴(現價是2929),可是這個問題七天以後也不過有1329人偷聽,離收回成本還遠著呢。當然,如果是真的想找她討論這個問題的人就不在乎有多少人偷聽了。

總結一下,分答現在處於發展初期,能夠迅速引爆局面已經很不錯了。

可是後續的發展和發展方向,得看它的具體細節的改善和用戶忠實情況。


(來自我的原創微信公眾號:檻外人的囈語。隨心隨性嚴肅講真話)

這不是一篇比優劣的文章,分答黑可以自行轉道,節省心力。

我為什麼不看好分答模式?

根本上,因為它不是一個可以原生產生流量的平台。

絕大部分的分答頭部答主都是大V,可以現成地從原有的社交媒體平台自帶粉絲進入這個付費問答系統,這樣的好處顯而易見:對於苦於沒有變現模式的大V來說,收費來給自家粉絲

留語音無疑給了粉絲一個給偶像獻花的好渠道,而且心理感受上也比從直播或者微信公號文章尾巴上要打賞的心理優勢要大很多;對於社區平台來說,最頭痛的無非面臨啟動期的清冷人氣以及難以預估效果的營銷投入,有用戶自帶幾萬幾十萬的粉絲直接變成付費用戶,社區啟動的最大的難關,秒破。

所以,分答不必像知乎那樣辛辛苦苦從200用戶一手一腳的壘人氣,短短几個月時間就成為#知識社區#、#內容付費#大熱領域的黑馬;

所以分答必須不遺餘力地刺激乃至於炒作來維持粉絲經濟的熱度,不停地把在各個領域新鮮的有著大量擁躉者的答主拚命包裝——這裡並沒有任何貶分答低運營手法的態度,任何運營體系的架設,包括用戶運營、活動運營、內容運營、數據運營在內的一整套體系,都是服務於產品定位的,而分答的商業模式就是要做粉絲與偶像之間的運營商來分成賺傭金;

所以分答模糊化答主的排序方式來為捧網紅留出灰色通道;

所以分答必須要實時根據後台熱詞搜索來確定下一個階段的主推答主方向,及時地抓住熱點、及時地利用話題人氣變現。

這些非但無可厚非,相反我還很欣賞分答以及果殼團隊的商業眼光。這裡所說的不看好,不是分答,而是分答模式。在我的另一篇文章《一個能持續的付費內容平台應該怎麼做》中會重點去談,平台上的中心如果是圍繞人,而不是內容本身,那麼瓶頸很快就會顯現:

第一人是可以自由遷移的。我相信後面如果出了「秒答」「快答」「人人答」之類的模仿產品,只要這些平台有流量,分答上的大V也不會簽排他性的協議,哪裡都是粉絲獻花,多幾個平台不是壞事,而圍繞著這些大V的粉絲用戶也會隨之分流遷移。換句話說,沒有鐵打的營盤,只有流水的兵。

第二,分答模式下只是將原有的粉絲經濟價值變現了,並沒有創造太多的增量價值。什麼叫增量價值,好比說,一個看了非你莫屬喜歡塗磊的粉絲,跟著塗磊來分答開始付費諮詢偶像諸如情緒小感冒之類的問題,會不會去付費諮詢其他的情感專家?幾乎不可能。分答不是一個集貿市場,並沒有提供答主們在集貿市場里自我營銷的空間,答主們只能安靜的被動的等待有人上門詢問;而在一個「重人氣」、「輕知識」(想要在60秒內系統的表達對一個問題的邏輯目錄都很難,更不用說內容講解了)的環境里,付費提問的用戶對於答主提供的答案也並沒有什麼判斷標準,何況90%都是軟內容,本身只有信與不信,沒有對與不對,用戶消費的當然是對偶像大V的崇拜,而非答案本身。所以只有自帶粉絲的大V才可能是這個模式下的受益者。沒有粉絲的人是不會在這個平台上漲出什麼粉絲的。這一點是和知乎最大最根本的不同。

第三,分答的偷聽分成模式加劇答主的兩極分化,並且不斷弱化「知識社區」屬性。偷看分成本質上是對創造社區有效活躍度的用戶的一種獎賞,而且是一種極其直接、極其有效的刺激提問的方式,同時結合付費屬性,偷看象徵性的付費對比直接詢問幾元到幾百元的價格,本身也有效鼓勵了用戶花時間搜索已存在問題的行為,降低了社區的重複性、低價值的信息不斷堆積(可以對比百度知道)。所以偷看分成本身沒有問題。但是偷看分成碰巧和粉絲經濟結合到了一起,就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哇,原來除了平台,普通用戶看準熱點一樣可以從中賺錢。比如,向PaPi提問雖然不菲,可是如果能問個打點隱私擦邊球的問題,勾起大眾的好奇心,偷聽的人多了反而有機會賺到錢。於是乎,本身就立足於粉絲經濟的娛樂屬性日益壯大起來。還是那句話,並沒有貶低的意思,但是客觀上承認娛樂和知識不是一回事就行。總比百度知道娛樂、工具哪個都不沾邊、提問萬年沉睡、答案百年更新要有意義的多。

為什麼知乎比分答更有價值?

因為它可以做到兩件事。第一件是知乎可以創造大V。

這使得第二件事成為可能—大量優質的內容沉澱在平台內。

這兩件事使得知乎已經成了新一代的搜索入口。搜索意味著流量。流量價值在這個已經快沒有人買得起付費流量的時代,不遑多論。否則百度也不會明知落後了五年,明知知道、經驗、帖吧並沒有多麼成功還飽受詬病,依然推出了百度派。任何有關流量創造的生意都不會是小生意。

知乎是從200個圈子用戶起家的,在漫長的五年時間裡沒有贏利模式。不但平台沒有贏利模式,生產內容的用戶也是沒有贏利模式的——這裡是指在知乎平台內的贏利,當然很多知乎大V變成大V之後在其他平台上還是可以賺錢的,比如開微信公眾號很容易就帶過去很多積累的粉絲,十萬加公眾號的商業價值相信做過公關市場的人都知道,相較之下,一篇文章幾十個的打賞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關竅就在這裡——分答利用的是現成的粉絲經濟,在分答的社區規則和運營架構下,沒有素人可以在分答上成長為十萬加的大V;而知乎可以,可以把一個沒有任何粉絲基礎的素人在很短的時間內就養成十萬加的大V。利用和創造,這是本質的區別,也是難度級數的不同。知乎通過透明化的社區規則,以及行之有效的在同好之間建立內容關聯和推送機制,使得第一次上知乎卻提供了優質回答的內容生產用戶,獲得極大的獎勵。所謂高手在民間,這種機制使得不懂自我營銷、不能系統性生產知識內容的人依然在這個平台上能夠有一席之地,獲得滿足和自我成就。

因此知乎—一個能創造十萬加KOL的平台,並且沉澱下大量優質內容的平台,它的商業模式實在是太多選擇。做個最簡單的對比,分答和知乎有一對對標的付費產品,小講和Live,小講目前還在內部邀請Beta測試階段,小講講主不過幾十人,累計的參與人數平均也就數百人到一兩千,而Live推出也並不久,目前已經有幾十個類別,每個類別下少則十幾個多則幾百個的內容選項,每場參與人數過千乃至上萬並不稀奇。知乎一旦發力,它在內容付費領域,恐怕是摧枯拉朽。

但知乎也有知乎的短板。

第一, 知乎一開始就放棄了做垂直社區,那麼就必須要追求話題領域的多樣性和廣度。到社區文化穩固到一定階段之後,還是需要廣納用戶放開註冊門檻,所謂林子大了鳥就不好管了,不可避免的還是對社區的初始賴以生髮的專業調性有所污染。因此知乎上也能看到越來越多的「噴子」,會使得一部分有調性追求的用戶,尤其是生產內容的用戶遠離。這是隱性的巨大的傷害。

第二, 知乎雖然有很多商業模式可以將流量變現,但它必須謹慎選擇。直截了當的、赤裸裸的變現方式比如廣告、電商,它都不能像今日頭條一樣恣意使用,稍不小心就會破壞了用戶對這個知識社區的尊重感和敬畏心。這樣的傷害也是致命的。而Live這樣的粉絲變現模式其實和分答並沒有本質區別,它也在消耗內容生產者多年積累的粉絲價值,而且絕大多數話題還是涉及情感、職場、創業類的軟信息,粉絲用戶對這類內容的消費可持續性仍然是個疑問。如果這是為了應對無聊時間的新選擇,那麼它的熱度不會維持太久,類似於直播消費網紅;如果真的是為了獲取知識的類培訓,那麼對內容的生產者要求會變得極高,羅胖的雞湯喝多了也就沒有了最初的驚艷,何況又有幾個羅胖呢?

第三, 廣度和深度總是一對矛盾,領跑者得到了廣度的優勢之後,也不得不給後來者留下深度的機會。這是門戶們的老路,也是電商們的老路。所以有了新浪搜狐,也還會有36氪鈦媒體;所以有了淘寶京東,也還會蜜芽寶貝小紅書。後來者的機會往往就在於深耕更小眾、更剛需的領域,同時離整個產業鏈距離更近,變現的機會甚至還優於廣度平台。

總結一下,

1. 分答的娛樂性強於工具性,娛樂化的產品總是比工具更具有爆發力,但我們還沒見過的經久不衰的娛樂

2. 知乎的成功在於靠UGC生生壘起了一個優質的百科全書,內容的沉澱會成為最好的壁壘,百度一下不如知乎一下創造了新的搜索入口

3. 未來內容/知識付費的創業領域,仍然有很大空間,滿足小眾、剛需,聚焦細分領域,創造入口整合產業鏈條的可能性完全存在。

夢醒時分,囈語到此為止。


分答爆紅的時候,我曾經預言,分答最多火半年,即使他融資很多。今日,虎嗅發文(可以閱讀原文)提到分答的癥結,看樣子,這個預言貌似要成真了……

(上圖呈現的是分答6月1日至8月3日,其收入(藍色)、新增用戶數(紅色)、偷聽次數(綠色)趨勢。圖片來源:虎嗅網,可以閱讀原文)

對分答,我的看法一直都是這樣的。

姬十三的態度堅決,要做知識變現,只是「分答要做的是知識經濟+上粉絲經濟,我們要堅定不移的做知識經濟,我們要堅定不移的要去擁有粉絲,這完全不矛盾。」。在7月份的某個公開活動上,他的態度更為清晰,「分答的核心是,各個領域裡的專業人士在給大家提供各種各樣的幫助和建議。」但是,分答爆紅的點是明星回答問題,粉絲付費。

那麼,問題就來了:

1、這不是「為知識付費」,而是粉絲、是八卦。試問,有那個八卦可以火一周以上的?

2、這是「粉絲經濟」。粉絲經濟都活不長,因為運營起來太累。這世界,運營得好明星、粉絲的公司,只有一個,那就是新浪微博。當年微博大戰,大家都紛紛邀請明星,最後還是一塌糊塗,在這個事情上,騰訊、搜狐都要靠邊兒站。

從這個角度看,分答爆紅,這個事情本身就是一個「八卦」,短期而已,無法為用戶提供持續、穩定的價值。

(上圖呈現的是分答5月12日至8月3日(含內測時間),其回答問題的數量(紅色)、問問題人數(藍色)、回答問題人數(綠色)趨勢。圖片來源:虎嗅網,可以閱讀原文)

那麼,如果真的堅持「知識經濟」,分答應該怎麼做呢?那當然是到有知識的地方去。有「知識」的地方,在一切垂直行業,例如醫療、教育、汽車、金融、理財、技術……等一些專家選手聚集的地方。

也就說,分答應該作為一個開放的SDK,把自己的產品和模式,輸出給所有可以提供知識經濟的產品,做B2B的生意,而不是B2C。

話說回來,最應該做這個事情的人,反而不是分答,而是類似融雲這樣的通訊SDK,我已經建議韓總做這個事情,不知道是否真的做了。

另,還有「大弓」,丁香園的醫療付費問答,就是大弓提供的服務。


王思聰的提問價漲到4999,個別問題偷聽的次數已經到20000,算算賬還賺了一萬塊,普通人可以利用大v的流量套現,說好聽點我們問問題就是內容創業啊!


這篇文章寫於2016.06.05。

上個月底,朋友圈什麼最火?毫無疑問就是那瓶飲料——分答。

在聊這瓶「分答」之前,先分享一段我的親身經歷。(下面有乾貨,你喜歡的類型)

就在上個月的一個周末,我參加了一場關於「新媒體運營」的線下活動,主要為一些正在從事新媒體工作的朋友答疑。全程參與下來,核心突出一個每個人都抱著自己的問題來,希望獲得一個滿意的答案回家去。(對,我在為後文做鋪墊)

等給大家答疑完,當我趁著夜色回到家,打開積攢了一天信息的微信,發現朋友圈一款「基於微信社交關係傳播的輕H5設計的產品」刷爆了朋友圈。

沒錯,就是上面那瓶飲料「分答」。(以下是一些自己的思考以及整理總結的內容)

分答是什麼?

「分答」是一款付費的語音問答平台,所有人都可以開通。開通後你可以向任何人付費提問也可以自由定價別人向你提問的價格,當然這個提問和回答都可以賺錢,回答只能用60秒以內的語音。

特別有意思的是如果你想「偷聽」答案,需要支付1元,這1元由提問者和回答者平分。分答從所有收入中抽取10%作為平台運營費用。

假設你定價5元回答一個問題,回復100個問題就是500元收入,你回答的問題假設被1000人偷聽,那麼你的凈收入就是1000元。

分答官方給出的定義是

注意:下面那句「十萬知識網紅等你來問」是後來迭代加上去的

道理你懂

產品的設計邏輯

這款是由果殼網旗下「在行」團隊開發出來的產品,5月中旬開始上線,已經持續在朋友圈火爆刷屏了2周以上。

用戶付費提問和偷聽分成功能激發了提問者和回答者雙方分享問題和答案的動力。同時,有趣有料的回答,本身成為傳播的優質內容,讓分答不斷刷爆朋友圈。

因此,這款產品本身有「內容」,偷聽功能就是「營銷點」,用戶分享就是很好的渠道「渠道」。

月底國民老公「王思聰」的加入,成為了分答的一個引爆點。

一個妹子問了王思聰一個問題,花了3000塊。後來這個問題被21778個人偷聽,每個偷聽的人要花1塊錢,一半分給提問的人,一半會分給王思聰。結果這個妹子賺回了7000多塊。

每一個入駐的名人,都能為分答帶了更多流量和註冊用戶,而且能夠讓種子用戶迅速活躍起來。讓有影響力的人通過粉絲提問創造微語音內容,然後藉助名人的影響力傳播和創造更大的價值。

分答上,提問、回答、偷聽三者間的關係可能是這樣的——

  • 偷聽者作為整個用戶生態中的核心,在獵奇的各種心理驅動下付費,偷聽完有一種知道了別人不知道事的小滿足感

  • 提問者想獲得答案同時想賺錢

  • 回答者賺錢只佔小部分,但可以和粉絲換個方式互動,讓自己持續得到關注和曝光。

然而,未來在分答上最受歡迎的應該下面的專家。在一定意義上,分答讓部分專業人士的碎片時間價值得到了有效開發。

分答目前最核心的東西:提供一種「親密」的社交體驗。社交可以分為幾個不同的層次:

(1)關注

(2)文字

(3)聲音

(4)見面(類似於在行)

(5)親密聯繫

從這可以看看,分答在乾的事情比知乎更加密切,它擁有了一個貌似專有的聲音。而偷聽這件事又使得這種增加了一種社交的「窺私慾」和對比產生的滿足感(你用1塊錢聽到了3000塊錢的內容),這一切讓人快樂。遠遠超出了內容本身的快樂。

就以三萬人偷聽的「啪啪啪最常用什麼樣的姿勢」這個問題來說,王思聰給出的答案實際上平淡無奇。但是由於王思聰「專門」回答了這一問題,同時又增加了一個聲音屬性,所以它擁有了價值。

由此,也可以看出大家更加關注娛樂化和八卦類的問題,這是人性所致。然而分答自己的定位更加突出專業知識問答,而不是娛樂。

如何向知識網紅提問更賺錢?(重點)

在分答上,好問題和好答案同樣重要,甚至有時提問比回答更重要。

人類的思維模式總是向問題要答案。很多人看到有人通過給名人提問,不光問題被擴散傳播,還賺到錢了。但是提出一個好問題難度越來越大,而一個答主回復太多問題後,歷史問題也會逐步沉澱而不是持續擴散。

分答的問題會呈現出一種頭部效應,排在前面的永遠是偷聽多的問題,即便分答採取隨機排序模式都很難解決。另外一點是分答會呈現出一種時效性,越是新鮮的問題大家越可能傳播起來。

在一分鐘內產生高質量的回複本身就是一件相對困難的事情,特別是在大量用戶提問水平相對粗糙的情況下。你很難在60秒內給提問者一個指導性的回答。諸如這類問題:

唱歌不好聽應該怎麼調節和鍛煉?

大學這短短長長的幾年生活應該怎麼過才夠味?

想成為有趣的人,應該怎麼做?

在分答這一平台上,提出一個好問題,偷聽的人多了,「你睡了,你的問題還在為你賺錢」,這樣你躺著都能賺錢的夢想也就實現了。

那麼如何向分答提出好問題呢?

在問答上提問可分為兩類:

1/ 基於你本身遇到的情況,提出自己想知道的問題。例如:

2/ 具有獵奇性的問題,換句話說就是可以賺錢的問題。例如:

然而,最恰到好處的問題即是你想知道的問題,也具備一定的獵奇性,大家都想偷聽的問題。例如:

獵奇心理讓一部分用戶願意偷聽,當然其實最最重要的還是這個問題能夠解決一部分人的痛點。那麼有那些痛點的用戶就願意花錢偷聽。

那怎樣的問題是痛點呢?我覺得因人而異,但最後都逃不出的是人性的那些弱點。「貪婪」,「慾望」,「性愛」,「懶惰」,「虛榮」。

問題要簡單易懂,覆蓋人群廣;其次問題要有一定針對性、代表性,並儘可能有趣。換句話說,你的提問如果夠專業或是夠勁爆有趣,回答被聽到次數越多,就可能跟著「國民老公」或是其他大咖一起賺錢啦。

作為一名老司機,最後建議大家提問之前,先瀏覽一下答主的提問區,綜合提問門檻、回報率、中標概率等幾個主要因素再有針對性的向知識網紅提問。

最後提出一個疑問,隨著偷聽的人越來越多,回答人的隱私問題也逐漸暴露,漸漸地便會弱化分答回答內容的價值,到時候會有幾個大咖面對犀利的問題還說實話呢?分答也許會就此演變成一個娛樂平台。

如果分答上的問題偏向了娛樂化為主流,是否還是分答的初心?

其實,對於我們,問了想問的人,得到的想要的答案,就已經滿足了。關鍵還能收藏大V的語音包。

分答 - 付費語音問答 (二維碼自動識別)

歡迎大家根據本文內容向我實踐

最後一個猜想:隨著分答慢慢發展,很有可能會接入公眾號,這些公眾號可以直接進入分答,來面向粉絲收費回答問題,這樣公眾號的變現問題也解決了。如果可能,同時大量公眾號也在給分答導流。

完。

http://weixin.qq.com/r/4EybgyDEFX1qrWTg9xny (二維碼自動識別)

個人微信分享一些個人思考、故事、廣告營銷策劃,有興趣可以關注下, 謝謝。


從宏觀角度說說,

「分答」在做兩件事:

1、將閑置的資源(知識、經驗、技能等)變成新供給。

2、有效地刺激、擴大消費需求。

這就是利用互聯網社會化平台,試圖將社會閑置的庫存資源變成新供給的一種手段。以分享個人經歷等方式吸引有興趣的人前去消費,提升了人們對服務的購買意願。

用一個名詞來概括這種模式——「分享經濟」。

英國商務部在其最新發布的報告《英國的分享經濟》中指出,分享經濟由將人們聚集起來的交易平台構成,這些平台實現了需求和供給的對接。

分享經濟把熟人之間的分享關係擴大到了陌生人群體,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社會成員的互信水平,建立了新的信任關係。再延伸一下,這種模式也可作為推進供給側改革的有力抓手,為服務業增長提供新動能。

個人看好分答的運營模式。


分答還沒倒閉?


分答需要穩定的流量來源。

為了做到這點,它需要把語音回答內容文字化+索引化,並且持續優化「搜索友好度」。

比如搜「王思聰 泡妞」,第一條結果就是王思聰在分答上回答的內容,讓百度給他帶來穩定持續的流量。

然後它就活了。


看好分答,分答是有發展前景的,分答改變的是傳統的諮詢行業,很多人以為在分答上提問些娛樂明星的隱私問題就是分答的全部了,實在大錯。

但是具體的發展要看分答怎麼運營了,如何讓更多的專業人士在分答入駐是關鍵,在醫療健康、法律、投資理財,是有很多人有這個需求的,在以前有點小病需要諮詢醫生、有法律問題需要諮詢律師、想投資理財需要諮詢基金經理,這些諮詢選本都需要我們先上網查做信息,在到醫院、律所尋找人,再付諮詢費,時間成本、金錢成本、辨別信息成本都可以通過分答解決。


分答的幾個模式創新促進了用戶願意為之付費

一個是小額付費模式,通過在行的實驗,幾百元購買1個小時的面談時間,對於買賣雙方來說都有點困難。我曾經在在行上接過兩單,每單300元,實際的體驗感覺很不好。而小額的模式直接降低了用戶參與的門檻,10元錢誰都願意嘗試。

另一個就是語音60秒回復,這直接降低了答主的參與壁壘,在忙的人發個60秒語音都還是有時間的,所以才會吸引了這麼多大v的進入。

最後一個殺手級的功能則是1元偷聽的分成模式了,社交網路貢獻內容的 永遠都是百分之幾的用戶,大部分用戶都是圍觀,1元錢誰都花得起2,另外答主還可以從中分錢,更加刺激的答主的熱情。

隨後,喜馬拉雅推出了付費訂閱的功能,我花180元購買了每天聽見吳曉波,每天不到1元錢,聽吳曉波分析財經熱點5分鐘,感覺很划算。而聽說其他幾家賣的也不錯。

這幾個熱門的應用和功能直接帶動了用戶為好內容付費的意願,培養出了知識付費的習慣,所以,我很看好這個領域,從微信文章讚賞開始,到付費問答,到付費訂閱。

獲取這個領域真正的爆發會是微信公眾賬號的付費訂閱功能開啟。請給分答,值乎們一點時間摸索,知識付費產業的大門已經緩緩打開。


這個話題太大。我認為不同【領域】分別分析比較好。

我個人認為【法律】的領域「分答」實用性與傳播性俱佳。然後我希望一些靠譜的樂評人能夠開通「分答」,希望聽到專業、理客的聲音——從編曲、樂理、唱功的角度來剖析歌手和他/她的作品。現在微博上的樂評人越來越傾向於寫「情懷文案」和「抖機靈」圈粉了。


推薦閱讀:

普通人可以從知乎上學到哪些牛逼的法律知識or法律常識
如何看待今後為知識付費的時代?
知識付費這種模式違背開源精神么?
除了應試、就業、物質追求,學習還有什麼意義?
什麼都只知道一點點是什麼體驗?

TAG:知識 | 知識管理 | 在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