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好教授們的 office hour?

在教授的office hour里,除了課堂內容和作業里的問題,還可以跟教授交流哪些話題呢?

如何讓教授記住自己?

有什麼內容是不適合在office hour里談的嗎?


For me, office hours were more important than class: I would regularly skip another lecture to attend office hours. But you shouldn"t go just for the sake of getting closer to the professor. That"s too obvious. And professors are usually busy and they"ll get annoyed at you.

Always bring specific problems to work on.

To prepare,

  1. Find homework/project/test problems that are really hard

  2. Work on them until you"re stuck

  3. Take a break and do something else

  4. Work on the problems again until you"re stuck again

  5. Now you"re ready for office hours

When you show up at office hours, if there"re already other students there, wait your turn. Don"t interrupt them.

Then show the professor your problems and your work and let her/him start explaining. Ask for clarification and examples whenever you don"t understand the smallest detail.

If you want to drag out the conversation, you can ask

  1. How does this problem change when I change this?

  2. How is this used in the real world?

If you really want to get closer to the professor, ask "Do you have any research projects that I could help with?"

If you can"t find hard problems,

  1. Go on Amazon and search for textbooks for that class

  2. Find the highest-rated book

  3. Buy it used on Valorebooks or another reseller

  4. Read that book because it"s probably better than the assigned textbook for the class

  5. Use homework/example/discussion questions from that book for office hours

If you want to find out what"s on the test, look for sample exams and past exams. Do all of them. Don"t show up with just the questions. Do the work first. Then you go over every single question with the professor. This may take hours, so at some point the professor will start skipping the questions that won"t be on your exam.

Hint: if you go to office hours for a couple weeks and your professor keeps mentioning this concept that you don"t understand, ask about it. It"ll be on the test.

- - - - -

As always, if you have the courage and patience to translate this into Chinese, then go for it! =P

- - - - -

相關答案

  • 美國留學要注意什麼?


背景:文科專業。

我唯一去過的一次office hour,是在碩士的時候;雖然只有一次,但是我的確覺得這比上課有用太多了。本科的時候一個是系裡不設置office hour,有事兒直接寫信問老師約時間,還有一個就是因為我們系學生少老師也不多所以大家都互相認識,再加上只要平時成績好的話自然就熟悉了,所以根本沒考慮過這些問題。

碩士的時候,因為我當時精神壓力大得離奇,把我們系主任當成心理寄託來看,那次本來就是想找他說說話,所以就約了他的office hour。但是不管什麼時候,都不要期待和自己的老師(特別是任課老師)成為朋友,這應該是歐美大學的一個不成文的規矩:你的老師們和你之間永遠只是師生關係,最好不要纏夾個人的私交,混臉熟也只是有限程度的臉熟。Office hour應該是個公事公辦的時間,找老師談論與課業無關的自己的私事,或者談論老師的私事,永遠不是最佳選擇,甚至是最差的選擇之一。

所以我那次的確是揣著私心但是公事公辦,結果乾了一件現在看來特別喪心病狂不過直到現在都讓他還記得我的事。

我們系主任是上課經常提問的那種。我當時趁著自己還年輕腦子快記性好,經常在他的課上回答問題「給他救場」,下課也偶爾找他問過思考題的回答,所以他平時對我還有些不錯的印象。是的,並不是只有在office hour上才能刷臉,如果課程人數不多(100人以內吧),平時上課下課里的很多細節都有可能讓你的老師對你有印象。

我因為很好奇他的專業背景,後來就去圖書館借了他的博士論文出來看(荷蘭的博士論文都是官方出版的,英美有些學校允許論文上網,都可以公開查閱,碩士時教過我的老師我基本都知道他們畢業論文寫的是什麼內容)。我大概每天晚上看個幾節或者大半章,結果半個多月把他的博士論文看完了。因為課上閱讀材料里有他近期發表的論文,我就做了個簡單的對照,發現他的一些理念發生了變化。

其實如果當時心理狀態沒那麼差,我就不去他的office hour了,那些問題留著以後見了面再問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我那段時間的確過得整個人都要崩潰了,所以在決定要去見他一面和他聊聊天之後,我按照他在個人主頁上的說明拿google calender約了office hour。然後,在關了頁面以後,我就拿出筆記本,把我之前在閱讀他的論文時遇到的所有我不確定的東西、我覺得「為什麼會變成這樣」的問題、他的理論發展歷程中我比較好奇的地方,以及他之前和我粗略提到過的但是沒有時間仔細回答的問題,全都列了出來。

等到office hour那天,我就帶著這個筆記本去了。我當時其實特別緊張,但是一想到實際上這就是一個很普通的學術討論,我又不是真的要哭著去求心理安慰的,一下子就平靜了。

他平時office hour人不多,碩士生本來就只有一學期的課,我們班可能有1/3的人都不知道他在講什麼。所以我有充足的時間把筆記本上的所有問題都過給他聽:比如之前考試里出現過的一道題,明明可以用他後來介紹的理論解釋,為什麼最後不可以;比如他之前在畢業論文里提出的一個結構,是什麼契機讓他改成現在這個樣子,二者比較有什麼優勢;甚至是一些比較宏觀的問題,比如他如何看待喬姆斯基的理論發展,為什麼會在喬派里形成一個特殊的位置之類的。總之有大的問題,有小的問題,但是都是「公事」,沒有任何話題超出了老師和學生之間會討論的內容。

那個時間段里,在我們這撥學生里,有一系列關於他的八卦問題,特別是他到底結婚沒有、有沒有孩子這些瑣碎的事情。他的論文致謝里提到了自己的家人(比如說他有兩個弟弟),辦公室里當然也放著家人的照片,我當時也的確好奇心很強想去看一眼,但是最後還是沒去看。首先,我和他的交情,或者說,授課學生和老師的交情,都還不至於到可以談論家庭生活婚姻狀況的水平;其次,如果要提到,我個人覺得,也應該是他先主動提起我才可以繼續問下去,才不會顯得不夠禮貌。更何況,當時我寫了兩頁紙的專業類問題,根本沒有時間去問他其他的事情,也不至於在說不上的時候沒話找話。

除了課堂內容和作業里的問題以外——能有空餘問題在office hour里問這兩樣以外的內容就已經很不容易了,我這裡也默認題主是學有餘力的——當然有很多東西可以聊,甚至能讓老師對你印象深刻,只是很多時候重點在於你有沒有發現這些問題的靈感和技巧。

在現在的研究型大學裡,教職人員除了課程內容以外,還要把很大一部分經歷花在自己的研究上,而不出意外的話,研究成果對於他們來說就像孩子一樣重要。他們對於整個領域研究的風向前景、歷史沿革、理論與手段、爭議與問題,乃至學術八卦,都積累了充足的知識和經驗。想問出超出課程卻又符合「公事」的問題,完全可以從這些角度入手,向他詢問一些比課堂內容略難且專業性更強的問題,和他簡略地說自己思考到了哪一步,還有什麼問題不明白,越細節越好。

如果是本科生的話,還可以問一些「腦洞大開」的問題,但是語氣一定要謙虛一些。比如你說「觀察到了某某現象,但是不是很清楚看哪方面的書或者是誰的著作能夠更好地解決問題」,然後請老師幫忙推薦相關的著作,問他「如果有什麼問題能不能來繼續找老師討論」,留個「我可能還要繼續麻煩您,下回我要是再來您可別煩我」的小扣子。當然,你的問題不能太蠢,不是那種101課程就可以解決的問題;並且,老師推薦的書一定要認真閱讀,敷衍真的是很容易被看出來的。

(順便一提,如果導師做理論,千萬不要隨便和他說「你認為的其他理論的優點」……這是學術問題里相對比較犯忌的話題。導師脾氣好的話不和你計較,真計較起來不是什麼好事。別問我怎麼知道的。)

其實,我自己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一定不要為了提問而提問,更不要為了抖機靈而提問。可能很多人會把office hour當成和老師套近乎的工具之一,那麼在這個時候,更需要反其道而行之。如果實在找不到可以問的問題,課上的內容又全都明白的話,那就真的,不要去office hour了。

再說回我人生中唯一一次的、還是和我最喜歡的老師之一的那次office hour吧。

我按照我覺得從小到大的順序把問題提給他聽,和他說了一些我自己的想法和腦洞,然後在他回答我的時候,把他所說的要點記了一些下來。我當時是真的很關心那些問題,倒顯得「去找他」這件事變成了其次,而聽他針對我的問題作出的解釋真的是一種享受:那種把你當成co-worker的感覺,以及條理清晰簡潔又不瑣碎的敘述,真的會讓人感到自己本來懷疑的事情都逐漸明白了。

最後,在我的問題都得到了回答(以及有些問題被他評論為「啊我也不知道,我可真不是什麼都知道的呀」)之後,我感覺我那些腦洞都已經被他填好了;當然在現在我又有了新的腦洞,這是後話。就在最後還有大概五分鐘結束的時候,他突然問我:「你的畢業論文方向想好了嗎,要不要來和我做句法學?」

(然後我說了「不」。其實現在想想還是有點後悔的,如果我當時真的決定去做句法學的話,我在今年上半年大概就不至於抑鬱得那麼厲害了。而我到現在為止對句法學還保留著這麼強烈的興趣,也都是拜這次office hour所賜。)

再後來,在我畢業一年半之後,第一次在這裡遇到他的時候,還是被他認出來:「你是不是前兩年在我的班裡上過課?」

而終於,在我畢業之後,我們之間不再有「有利害的師生關係」的限制之後,我終於可以問他女兒的事情了。而這才是我個人覺得的適合談人生談生活的時刻。

大概就這樣吧。我在這方面並不能算是專家,想起寫這個回答也只是因為在回顧的時候突然意識到自己的一部分生命實際上是受了那半個小時的影響。office hour,如果用得好的話,的確能讓你發現一個更大的、更專業的世界,特別是當你想更清楚地了解你所面對的專業,想更進一步理解你所學的內容的時候。

祝好運。


Office Hour是教授特意留出來跟學生互動的時間。

&&<原答案發表時間&>

&&<根據大家的評論,我對答案做出了一些改動&>

人是這個社會最基本的單元,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則是組成這個社會必不可少的一環。跟教授熟絡了,並不僅僅是為了將來弄個recommendation letter,更重要的是建立一條人與人之間的紐帶。

首先,office hour自然是問關於課堂內容與作業問題的時間,但是題主對答案的描述如下

在教授的office hour里,除了課堂內容和作業里的問題,還可以跟教授交流哪些話題呢?

如何讓教授記住自己?

所以在這裡就不討論學術方面的問題。

其實只要跟教授有充足的互動就可以很好的利用office hour。那麼怎麼跟教授互動呢?

跟教授探討學術,自然是好的選擇。但是作為一名學生,對於學術領域未必有真知灼見,句句到位,可能未必能跟教授產生極佳的互動。所以我認為以 「課」為基礎,進行的互動是最理想的。

我建議一開學就去教授的office hour混臉熟。

去了你可以先做自我介紹。之後拋出第一個問題

From your experience, what should I do to be successful in your class?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實則暗藏玄機。這屬於開放垂直式提問。

教授首先得大致的給你介紹一下他的教課哲學,其次會告訴你學習方法,怎麼才能學好他的課。你只需要記下來他說的,按部就班的按照他說的做,必然能學好這門課。你要是按照他的方法做了,要是學不好,教授豈不是要打自己臉。 (?д??;)

此外多數的人並不精通學習,也沒有什麼好的門路,也不知道到底該怎麼樣才能學好。有教授的指點,豈不是事半功倍。(??? ? ???)

如果教授只是泛泛而談,沒說細節,你可以使用放大提問法。

Could you please be more specific?

這樣一問,一般教授能給你個栗子神馬的。

還有一些類似的問題,諸如

What"s your teaching philosophy?

評論有同學質疑teaching philosophy 是要去自己感受的,而非問的。而我個人認為,如果教授能指點一二的話,對於教授的教學理念會理解的會更深入。

"How would you describe your teaching style?" 等等

這些問題可以讓你對教授的教學方式有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比如教授自認為自己講的慢,其實飛快無比。這種情況下,你也好有個心理準備。

這個時候話題基本就已經展開了,可以進一步聊聊關於教授的問題,比如

Why are you interested in this field?」 又是一個開放式提問。

原答案的問題是「Why are you interested in teaching this subject?」 感謝 @知道不知道 對這個問題的質疑。原答案的問法的確有些無意義。詢問教授為什麼對這個領域感興趣,為什麼研究這個領域,或許是一個更好的問題。

這個問題是一個了解教授的好的切入點,可以讓教授侃侃而談。你也可以藉此機會了解更多關於教授的事情。很多情況下教授會在談話過程中,給你推薦這個,推薦那個。你不防去看看教授給你推薦的東西,也可以給未來的office hour 留下個伏筆。

如果教授沒給你推薦任何東西,你可以主動問。

What additional resources do you recommend if I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this subject?

如果教授給你推薦了一個大部頭,沒必要真去花大量時間讀,上Wikipedia讀讀簡介,你也能學到不少東西,也可為為下一次的office hour準備話題。

如果你能問出這些問題,不光你有機會了解教授,你也會給教授留下深刻的印象。

有些評論認為這裡的許多問題都是在拍教授馬屁,還有的評論認為教授被問及這些問題的時候會很不舒服。

這些質疑多少有些杞人憂天。首先,教授怎麼想除了他/她自己誰也不清楚。其次,一回生,二回熟,總是礙於面子,把每個問題都要精雕細琢,怕自己問愚蠢問題的話,永遠都問不出來好問題。我深有體會。

Everybody makes mistakes. 不要怕自己問錯了或是做錯了。還沒嘗試就退卻了,才是最嚴重的錯誤。

其實說的再白話一點,把教授當成普通人就可以,不要當他/她是教授,請問你要是想跟普通人當朋友,讓普通人記住你,你該怎麼做呢?

總之,

Office Hour是一個非常好的拉近師生關係的時間,如果能好好利用必將受益匪淺。


謝邀,分兩種情況。

一、如果上的是神課,被虐得不能自理,老老實實把課內問題解決就不錯了。

二、如果是虐菜的水課,很多人就果斷拋棄office hours了,殊不知這是和教授混臉熟最好機會。到了office後,你會遇到四五隻拿著筆記攜著純潔眼神的小白同學,和一個一臉茫然的教授。首先,進行角色轉換,能幫同學回答的問題,盡量多替教授解答。若干分鐘後等小白同學們一個個被你打發走,教授目瞪口呆之時,果斷愉快地和他聊research,聊career,聊晚飯,聊人生,聊理想。

總之,千萬別問考試題目。


本人在學會利用office hour之前是個小白加學渣,在好好利用之後,至少不是學渣了。

大二的時候認識了同專業的一個大姐,也是國內來的,對各位教授如數家珍。女友 @吳小毛 回家數落我,看看人家。。。你怎麼不去office hour找老師聊天喝咖啡?(當然後來我才知道那個大姐在吹牛,沒有幾個教授認識她。)

於是大三開始,我開始了我和UBC的教授們的親密接觸。

和大家想的不一樣,office hour時的教授基本就是和沒掀蓋頭的新娘子似的。心裡可著急,但是怎麼還沒有人來???表面還要非常平靜,裝裝樣子,看看書,不時巴望巴望門口。

我當時就抱著國內請個英語外教還要一小時300元,教授還都是哈佛、斯坦福PHD畢業的,聊個20分鐘得是多少錢?所以和他們聊天就當給爸媽省錢學外語了。

先從上課坐第一排開始,仔細聽講,課前課後打打招呼,問問簡單問題,沒事混個臉熟。你覺得一個費正清的學生,博士論文寫的是中國凌遲制度的老頭,不需要一些崇敬的目光和指導小白的快感?每天都研究專業的學術問題,很無聊。進來一個孩子問問你為什麼石油影響民主或者ASEAN是什麼鬼,不是很開心?孩子,我告訴你。。。。

當然也不能只問簡單問題,還要說說你的想法,讓教授覺得你有思考,在考慮問題,孺子可教。再沒事送送小禮物,增加感情。這樣到了大四,就是A教授家裡過節,B教授給你找實習,C教授問你需不需要推薦信,D教授提前把你研究生錄了。

文科學生,論文、attendence、考試主觀題,分數都是人情。打分時想得起你的臉,那至少是個70%。


讓教授記住你不難,多去幾次就好了。

然並卵。因為教授會對你的水平有一個判斷,這個判斷不會因為你多去幾次而提高。

有時候,一句話就能提出的很好的問題就可以不僅讓教授記住你,並且對你有很高的評價。如果自己內功不好,說的都是不痛不癢的廢話,也只能讓教授記住你而已,不會給你寫出類拔萃的推薦信。

所以,我覺得首要的是:見教授之前修鍊內功!然後才談得上別的。

從這個角度來說,上課、習題、研讀比office hours更重要。我一般是只有當真的有問題時才去見教授。有時候直接上課時的提問就可以讓教授記住你,並留下很好的印象。


翻譯 @Brian 的答案,大家到他的答案下點贊。

如果有翻譯不好的地方,請指正,謝謝!

對我來說,office hours比上課更重要:我有時會翹其他課來參加教授的office hours。但是office hours不代表就是和教授套近乎,這太明顯了。而且教授平時都很忙,如果你以套近乎為目的去找他們,他們會很煩你。

記住,一定要帶著具體的問題去問教授。

如何準備:

1. 找到你覺得困難的問題(作業、研究項目、考試等)

2. 自己嘗試解決問題,直到你做不出來為止

3. 休息一會,做點其他事情

4. 回到這個問題,繼續嘗試解決,直到你做不出來

5. 這樣一輪下來,說明這個問題是值得拿去在office hours問教授的(你已經準備好了)

當你去辦公室找教授時,如果教授正在給其他同學解決問題,不要上去打斷他們。在一旁等著。

等到你時,給教授看你的問題,請教授幫你解釋如何解答。當你有不明白的問題時,哪怕問題很小,你可以向教授提出來,讓教授給出更詳細的解釋或者例子。

如果你真的很想多和教授談一會,你可以問:

1. 如果我改變這個,這樣問題會怎麼變化?

2. 這種問題是如何應用在實際生活中的

如果你真的真的很想和教授拉近關係,你可以問:「您最近有什麼研究項目我可以幫忙的嗎?」

如果你沒有難題要問:

1. 在亞馬遜上找到你這門課的教科書

2. 找到評分最高的

3. 在Valorebooks或者其他地方買二手的

4. 仔細讀一遍,因為它評分最高,所以可能比你現在用的要好

5. 用書裡的習題、例題來在office hours提問

如果你想知道考試內容將是什麼,你可以做以前考過的卷子或者是模擬卷(謝謝評論里 蘇妙 提醒)。別上來直接拿著問題去問教授,自己先做一遍,然後和教授一起從頭到尾做一遍。這樣可能會耽誤一點時間,所以有時教授會跳過一些不會出現在下次考試里的題目。

注意:如果你去了一段時間office hours,你的教授你經常提到你不太理解的知識點,一定要問清楚。很可能會出現在考試里。


------------------------------------------- unknown reason-------------------------------------------

Sorry.


首先我覺得,人人都知道office hour是好機會,但真的大部分人都不會去。(所以說為什麼成績通常是正態分布,總有人和大部分人不一樣)。第一可能會和其他課的時間衝突,這種情況下可以和任課的TA或教授郵件預約,但可能會回的很慢,挫了積極性。

第二,穿梭在排的滿滿的課表中,經常對於授課內容一天清是很難做到的,而去office hour,需要你對所講過的內容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最好已經做了一些題目,發現了一些難點。

但只要有比較好的學習習慣的人,把這一整套學習流程看成是一個自然而然的事情,那去office hour就算是順理成章的事,因為time management 會相對而言做的比較好。做完一次作業可能對其中的一兩道題有疑問,去office hour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你有機會去和教授討論這一塊的內容,相應地你的記憶和理解都會加深。每次各種大小考試和平均水平拉開差距的正是這些一點一滴積累下來的對知識更深的理解和記憶。

額外的好處是你能把握到教授的口味。你光看書的話會覺得哪裡都要看。有的時候看了很多還是很懵。但是如果常去office hour的話你會發現教授對某一部分內容是有偏好的,尤其是工科教授,更知道哪一部分是最實用的東西。掌握到他的口味就等於有人提前給你划了重點,考試的時候會事半功倍。

不建議考試前去擠office hour, 都考試前了人肯定多,但這時候去已經沒什麼大用了,不如自己做題。

能得到office hour最多好處的正是平時就有良好學習習慣還肯思考的人,這其實是一個相互促進的作用,類比以前中學的時候如果你是某門課的課代表,你的積極性和動力一定會比別人更多。

至於讓他記住你,多去幾次自然就記住了。如果學有餘力想找點機會的話,先把課程內容學好,至少要好到能impress教授,可以適當和教授聊聊他的research,沒準能得到一個機會。大學的教授嗎,research才是第一位,教課只不過是學校一定要他做的事,有的教授喜歡教課,有的教授可能教課的水平欠缺一點,所以說主要的功夫還是要自己下的,教授能教給你20%已經很好了。

如果說學生的工作是學習,那麼這門課的教授就好像是你的老闆。但他又是最公平的老闆。即完全憑你的學習成果給你打分。所以去office hour不要問很多關於"grade"的事情, 很多教授很不喜歡答此類問題,也不想和學生討論,你對課的掌握程度好了,你的grade自然而然上去了。問的最好都是和課程內容有關的問題,grade的事情,不是聊幾句就能簡單解決的,syllabus已經寫了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最後,要注意禮貌。


多去去,聊聊天,回國回來的時候送點小禮物。。哈哈


當過TA。

一般來office hour的,說實話,都是學的不太好的,很多都是問題一問出來就知道肯定是沒有看資料或者沒有來上課。有一些學生,天天在微信朋友圈轉發什麼人脈啊多麼重要之類的雞湯文,經常來office hour套近乎,其實專業學得很渣,最後也沒有什麼卵用。我們不會把考試題透露給你,也不可能幫你寫代碼debug。

其實就我當學生時候的經驗,我從來沒有什麼問題是office hour給解決的。有那時間跑去辦公室,再排隊,再扯皮一陣子,一兩個小時過去了,很可能還解決不了問題。用這一兩個小時把資料好好看看,多調試程序,可能bug很快就解決了,學到的還更深刻,考試也會好很多。

去office hour往往要比你自己解決要花費更多時間!學的還更少。

學校提供的office hour就容易讓你產生一種幻覺,覺得老師和TA都在幫我了,我一定有救了吧。

這樣即使自己最後考試表現不好,也會心安理得的自我安慰「我都這麼努力(沒事就跑去office hour套近乎)了,失敗了也捫心無愧」。其實是把努力用錯了地方,瞎忙碌一通罷了。

所以當TA的時候就觀察到,表現好的學生從來都不來,來的都是學的不好的,來了也沒有卵用。至於說什麼人脈的,其實很扯淡。就算你天天來,你本身是個渣,老師會推薦你嗎?你自己好好學學,考試考好,下學期拿著成績單來找到老師,說我想跟你做科研,我想給你當TA,那都是分分鐘的事。

不要過分誇大「人脈」,「臉熟」這種東西的重要性。人吶,還是要靠自身的價值取勝,要靠勤奮。


@Brian Translation below.

對於我來說,去教授的辦公時間比上課更重要:我通常會翹掉一半的課去教授的辦公時間。但是你不應該僅僅是為了跟教授套近乎所以去,這樣你的目的就太明顯了,而且教授一般都挺忙的,這樣他們會覺得你比較煩。

所以你應該帶一些具體的題目去做。

準備:

1. 找出作業裡面你覺得很難的題

2.自己先嘗試做,做到你卡住了為止

3.休息一下,做其他的事情

4.再繼續做你剛剛做的題目,做到你又卡住了為止

5.現在你可以去Office Hour了

等你到教授辦公室的時候,如果已經有一些學生在那兒了,等他們先問,不要打斷。

然後把你的題目和你之前自己做的那些過程拿給他看,讓他/她開始解釋。如果解釋的過程中有任何你沒懂的地方,哪怕一小點兒,請教授闡明一下或者給你一些例子幫助你理解。

如果你想說點兒除了這個題目之外的東西,你可以問他:

1.如果我把這個量改變了,會怎麼樣?

2.在現實生活中,這個東西怎麼應用?

如果你真的很想跟教授更進一步搞好關係,問他有沒有什麼研究項目你可以幫上忙的。

如果你找不到你覺得難的題目:

1.上亞馬遜找你這門課的教材

2.找出評分最高的教材

3.在二手書網站上,比如Valorebooks,買下這本書

4.讀完這本書,因為這本可能會比你課上用的那本更好

5.把這本書里的作業/例子/討論拿到Office Hour去用

如果你想知道期末考試具體考什麼,把所有的模擬考試和以前的考試題目全部做了。不要只帶著問題去,把你做的過程和結果一起都帶著,然後讓教授一道一道給你講。這個過程可能要幾個小時,但是過會兒教授就會開始跳過一些題目,跳過的題目肯定不會考。

提示:

如果你連續幾周都去Office Hour,而你的教授不斷地在提到一些你不懂的概念,問清楚,考試肯定會考這些的。


呃。。。老教授可能會比較閑。但其實我和其他年輕同事都不太喜歡學生來office hour,甚至會故意安排清早中午這種垃圾時間來減少人數。。。那些說談人生談理想談個人生活的,教授忙著呢,有事說事,和課程無關的話就不要硬聊了。你要對我的科研感興趣,我可以約個時間給你講。但如果只是想要靠office hour拉關係,真還不如課堂上積極回答問題下課順手幫擦個黑板。特別是本科課程,學生聰不聰明課上問問題時一眼便知,裝不來的。


本科么?那還是需要提高自己的姿勢水平,其他都然並卵。教授都是聰明人,聊幾句就知道你是什麼水平。我沒有硬實力,所以本科教授都不認識我,我也不認識他們。

我 gf 就不一樣了,她的本科一半是在米國讀的,美國本科生的水平呵呵你們也知道,想出類拔萃簡直太容易了,而且上課的人又少,她也很努力,教授基本都記得她。

Ph.D. 又不一樣。本系教授基本對我印象都不錯,因為我不僅拿 A 還幫他們判作業(TA assignment)…… 上周跟一個做高能實驗的教授討論作業的時候發現他居然是 Emacs 高手,於是跟他聊了半個小時 Emacs…


分享一些個人經驗。

剛到美國讀研的時候一切都是新鮮的,但是對於老師的英文就是,我大致聽懂了,但不明白。對於自己的英文,自己表達了,也不知道進入他們耳朵里又變成了什麼。

所以老師一開始說周四周五有office hour的時候我就發郵件表示好啊好啊,然後老師回復郵件說要make an appointment,我又好啊好啊問他怎麼約,他告訴我跟小秘發郵件約,我表示費解因為剛剛正在和老師發郵件卻還要跟小秘最後敲定。

然後第一次去office hour就是壓根不知道只是一個幹嘛的時間,估計老師當時的心裡也是崩潰的,問我啥我啥都不知道,我就潛意識裡覺得他說了這個時間我就該約然後就開始了,好在老師強大也沒有質問和戳穿我,就很自然而然帶著我操作軟體,然後下一次上課我基本發現都是老師手把手帶我過過一遍的內容,而一個美國同學(跟我爸一年),看著老師在上面操作軟體基本處於兩目放空狀態。(因為老師操作真的很快所有同學都表示不知道幹了什麼就下課了)

到了最後,我真的是徹底明白了學懂了,最後認認真真列出了自己的問題再去了一次office hour,老師用了整整一個半小時幫我一個個解決問題,走的時候老師還一直等著我一起出去鄭重跟我道別,那種感覺就是對我問出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精神刮目相。到了第二個學期,再提到那個軟體,老師忽然由衷的稱讚我,跟其它同學說你們都不知道她做得有多好,而為什麼她做得那麼好,就是因為她徹底利用了Office Hour。

這下我才恍然大悟,一旦有office hour這玩意,一定得利用阿!

(不同學校專業或者情況有不同,單分享我個人經歷&>_&<)


美本,數學專業。

個人認為Office Hour最大的好處就是無聊時可以跑去和教授聊天順便跪舔抱大腿。至少我和我的一個朋友就是這麼跪舔到了和教授做research的機會(然而蠢萌的小本又能做點什麼呢)。

即使抱不到教授的大腿,教授說不定會邀請你去參加他的一些reading course,提前讀點GTM什麼的還是挺有趣的。

不是很喜歡去教授那裡問問題,因為大部分都是因為沒好好讀書導致的= =


首先你一定要關注一下,你所學的這門課是醬油課還是重點課,如果是醬油課,那你完全不必理會這個office hour,而如果是重要的課,那麼office hour還是比較有用的。

什麼叫醬油課呢,就比如我學金融的但必須選一個天文作為我的自然科學,這種課只要用點心就過了,除非你就是太愛好了可以去office hour 多和老師交流。

除了醬油課之外的重要的課還分兩種,一種是實用性學科一種是考試不得不過型學科。不排除一門課實用性極強同時很容易掛。

如果你發現這門課是那種很容易掛的課,office hour 在臨近考試前一定是人滿為患的,不要去想和教授混個臉熟,因為教授的難搞程度基本和課程掛率成正比。但一般教授都會欣賞積極學習的學生。在他們心理終歸是有一個標杆的,你無須表現出我很想跟你混熟的態度,不卑不亢,就是我不懂我要來問,次數多了,他不會去主動給你提分,但只要有機會總會把你和其他人區分開,比如做演講寫paper等。其次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多和教授交流能體會到他出題的方向,有些教授喜歡按部就班出題,那平時給你講東西可能就比較干,有的教授喜歡啟發式思維,那他出題的目的就喜歡循序漸進,是真的希望你從根上弄懂。這種感覺很微妙但確實可以感覺得到。所以不要等快期末了再去問,沒意義了,他們每天接待一堆人,一般人都在問,這題會不會考那題會不會考,他們也煩。

其次便是實用性學科,比如marketing,很多教授都在大公司掛職,見多識廣,多讓他們給你扯一點淡,你越能把書本的知識跟現實結合,基礎的問法就是,我怎麼就想不出這個概念在生活中有啥蛋用您能給我舉個例子么?

至於不該問的沒啥,教授不愛回答的就會說這個不能告訴你,就無所謂了

總之,終歸有收穫,就去吧


嗯...不知道很general的情況,只說自己吧...

我在UCB上課,office hour通常來說都是請老師幫忙看我對於一些難而沒有標準答案(real analysis這科)這種問題的解答。

並不是像之前有個人說的,學不好的才回去office hour。it depend on。有一些課沒有太大拓展的確實是這樣,但有一些課可以提出很多有意思的問題。

除了功課之外還回去問教授一些科研方面泛泛而言的問題:比如說說一下他之前的科研經歷啊。好像我的教授就說過其實想要在(像UCB這樣)不錯的大學教書「you need to have fortune, you need to do the right thing in the right time..."; 還有有想要申請PhD的同學就會問我們另一個posdoc老師"念PhD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學校招收主要看什麼。

如果是帶著功利化去問問題和聊天的話,我不認為這樣會行得通;不過通過和教授聊天還是能獲得很多指引的。


Office hour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混推薦信、刷GPA、找工作、蹭實習必備物品。但是,很多同學不知道怎麼開始和教授聊,尤其是在你沒什麼真的要問的時候。下面這4句話便是非常好的start!

「Here』s where I』m stuck.」

最簡單直接的開場白。大部分同學找教授是去問問題,這種讓教授一下子就知道你的問題是什麼的開場白是教授們的最愛。

「My favorite question would begin with a statement」 Penn State的Dr. Robert Zambanini說,比如你是怎麼試著解決問題的,你的解題過程與思路等等。教授會更容易知道你在哪一步弄錯了,這樣做比直接把題目給教授讓他們告訴你怎麼做管用的多。

「I want to write about [X topic], but I don』t know where to begin」

以這樣的問題開場,教授會願意給你提供在提綱、論點、假設等方面的建議。千萬不要直接把初稿交給教授然後讓他們改。他/她肯定沒那個時間。這招對期末論文拿高分尤其有用。不要等到快deadline了再去找教授。提前1,2個月就去找他們,聊一聊你對期末論文的想法。教授會非常樂意給你提供信息和建議。

「Would you work with me on a project (or a course, or a major)?」

有些學校提供independent study或者允許學生自己創建課表甚至專業。這種情況下,學生就可以去尋求教授的幫助。教授們都非常樂意從最基本的點開始一點一點地幫助學生完成項目,很多教授就在這個過程中成為了學生的mentor。

「What kinds of careers can this degree lead to?」

每個專業都有不同的方向。大部分學生在申請的時候其實對專業下面的分支並不是非常清楚,對於不同分支今後的求職前景更沒譜。

教授相比於學校的 career center更了解本專業的工作前景、工作要求、如何面試以及如何寫簡歷等。更重要的是,如果教授願意,他們可以通過自己的網路幫你找到實習甚至工作。

最後一個建議。雖然是教授的辦公室時間也不要不請自來。先發一封email,把自己的目的說明,這樣既禮貌,同時也給了教授準備時間,這樣他們能夠給你提供更多的信息。


文科。

就個人經驗,office hour 是一種挺愉快的經驗。

讀reading 有什麼問題,或者 essay剛理出outline有點沒底可以去問問關於這個主題有什麼推薦的reading 等等之類的,學習過程中總是有問題。

有問題沒什麼,沒有問題才會顯得很蠢。我 tutor是這麼說的。

準備好問題,敲門進去吧。


推薦閱讀:

可不可以通過CSC出去讀phD直接移民不回來?
香港城市大學研究生申請。?
本科期間交換生項目面試要如何準備?
若想日本修士(碩士)畢業後留日工作,是否入學第一年9月就要開始求職?就業形勢如何

TAG:留學 | 人際交往 | 留學美國 | 留學加拿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