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海綿城市」的概念?

海綿城市_百度百科

最近有個水處理的公司跟我們講這個高大上的東西,那麼這個有什麼可以參考的項目嗎?國外做嗎?

---------------------------補充一點-------------------------------

這海綿城市到底是從哪一個層面來說,從城市還是從單個項目?我看了各位答題的大大們說的案例 ,我感覺現在做的好像很生態,很環保,很高大上,但是對於房開企業來說,是不是成本有點太高了?感覺單從佔地上來說就是很大的投入了,現在地價可不便宜呢,


國外先做的。大家的答案基本包含了各典型案例。

「海綿城市」針對城市。

當前的案例和研究對城市和房地產開發的指導意義都很有限。

海綿城市的初衷立意在於減少投資,但造個大公園不管怎麼說都是很貴的。

從開發商研發的角度,現在基本都在觀望,嘴上時髦一下罷了。

----------------------------------------------------------------------------------------------------------------

我嘗試理一下我所理解的關於」海綿城市」的來龍去脈。

首先,把海綿城市蓄水——凈水——再釋放利用的功能定義暫時放在一邊,政府看上這個概念的大背景語境就一個——解決內澇,這個是嚴重影響到市民生活和城市生產的。至於能不能凈水,能不能把水再釋放,都是錦上添花的東西,有當然最好,暫時做不到也可以接受。

城市內澇的典型城市可以參照北京、武漢和廣州。前面有朋友講到俞孔堅在哈爾濱和六盤水的作品,我認為都不合海綿城市的真實語境,問題在於與普遍的、典型的城市建成區地貌還是有差距。

解決城市內澇有一個很直接粗暴的良方——重修排水系統。

然而太貴,我國也才剛剛一隻腳邁入小康,表示換不起,也不好換。

所以也就有了第二個次級語境問題,在不大興土木重修地下排水管網、盡量減少投資的前提下,解決城市內澇。這也才正式輪到LID思想拋頭露面。重點就在於海綿城市的雨水阻滯能力,緩解城市排水系統的單位時間內的壓力。

到這裡,邏輯沒任何問題。然而這不意味著就有了宏觀、中觀、微觀的具體方法論了。邏輯上的論據有問題。

問題1:拿來主義

海綿城市借鑒自日本、北美和西歐的相關思想和經驗。但是,這些地方地下排水設施本來就修的不錯,人家似乎沒有把零食當正餐吃的習慣。另外,具體的氣候差異也比較大。

例如西雅圖,很多學者喜歡拿這個城市作為案例,說明海綿城市的有效合理性,並作為將其引入我國的論據。然而比較尷尬的是西雅圖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都是綿綿細雨,我國沒有任何一個城市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大家有興趣可以查一下西雅圖的降水記錄,看那裡一個月的降雨量,是不是趕得上武漢夏季一場典型大暴雨的降雨量。

大半個德國也都是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尷了個尬。日本至少沒有這個尷尬之處,然而日本的地下蓄水設施花錢並不少,凶得很。

問題2:定量

把需要做什麼東西羅列出來,僅僅是定性的可能性探討,不足以支撐這個概念。

這跟水敏城市不一樣,河道改造的成功經驗大家積累的多,水文的定量分析研究也比較成熟。

而海綿城市實際操作面臨的複雜性、科學性和功能性的挑戰不是一個量級。

需要定量的分析報告才能去執行,這包括但不僅僅包括:

1.各個精細地塊的設計最大降雨量、流向、特點。

2.當前軟硬質地表對應的雨水阻滯能力,對比對應的各種」海綿城市「策略下的單位地塊的雨水阻滯能力,實施的可行性。

3.針對現有設施和降水記錄的調研與數據報告。

4.基於以上數據的降雨滯——排數學模型。

5.在數學模型指導下的規劃設計策論。

這個據我了解還沒有人做出來,在沒人做出定量研究的情況下言之鑿鑿,是我比較想吐槽的現象。

這就像買鞋不看尺碼一樣的……

有人在做嗎?有。還是蠻欣慰的。

問題3: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國家在這個問題上也沒有太武斷,先搞試點。

可是學術問題沒有研究透徹之前,也怪不得資金不到位、執行力度不大。

市委書記心裡打鼓,當前反腐不是請客吃飯。

畢竟國內沒有成功案例,專家的研究並不充足,管不管用、怎麼才管用沒有可靠結論。

可想而知修的時候就一定程度的影響市民的正常出行,萬一宣布階段性勝利後,一場百年一遇暴雨下來又全市看海,媒體奚落一番,這就裡外不是人,上面臉色也不會好看。

而且誰投資誰獲益呢?

拎不清。

-----------------------------------------------------------------------------------------------------------------------------------------

更新一下。

這個答案是整整一年前寫的。一年後看到新提供的答案依然是那些陳詞濫調,不免想再說些什麼。

我們看這個案例好了,很好的對應了上面提到的三個問題。

2016 ASLA分析及規劃類傑出獎: 哥本哈根暴雨應對行為準則

2016 ASLA分析及规划类杰出奖: 哥本哈根暴雨应对行为准则 / Ramboll and Ramboll Studio Dreiseitl

這是一個優秀的案例,但我並不是百分之百的推崇。我們直接談其中的技術細節好了。

這是其基本邏輯結構,是很清晰的。

其中我關注的是第二步與第四步的銜接。這其中潛藏著一些問題。

△這是體現第二步工作的一套圖紙。玩過GIS的都知道,這套圖不難出,並且也沒有任何的新鮮感和神秘感。如果只有這套圖紙的話,怕是還有些的數模上的問題。因為這套圖還是解決了定性的問題,缺少定量,並非一個十分嚴謹的數學模型。但不可否認是一個非常精確的定性分析。

缺少了數值,最終的效能就值得懷疑。當然,也許設計過程中是有一個精確的數學模型的,出於知識產權保護沒有展示出來,最終只展示了一套很大眾的GIS圖。

△這張圖對應著第四步中的解決方案。其實講道理,就那麼幾種辦法而已。如果沒有定量數模,那麼問題到這一步就尖銳了。我怎麼知道一場暴雨會在特定的街道或廣場產生多深的積水呢?流速又是多少?為了將這個積水降低到不影響城市生產生活的程度,我需要多大的軟質種植空間?多少規格的草溝?多少口寬底寬的地表徑流?多高常水位的蓄水區域?多大下滲率的地面鋪裝?找坡坡度該定多少?

滿滿的技術問題。這其實是知識產權的核心,相信具體的工作過程和細節並不會展示出來。

△總之上面的問題不解決,就放出這麼一張圖的話,我選擇不做任何評論。畫的倒是很漂亮,一片和諧社會的樣子,誰知道是不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當然就算是只看效果圖,丹麥人的這套圖還是有一個很大的優點,那就是誠實。人家承認就算是做了所有的措施,一旦碰到大暴雨,在一定時段內,該淹水的地方還是得淹。其實這種認識在國際上也是主流,比如BIG U,比如俞孔堅的故意要被水淹沒的那個公園。let it drown,不要嘗試硬懟大自然。控制在可接受的影響範圍內就行了。小雨不愁,大雨沒轍。這才是國內的海綿城市可能面臨的一個窘境。畢竟小雨本身就是基本無害的。

△同理還有這張圖。

△以及這張。

當然這套圖裡還潛藏著其他的問題。幾乎所有的車行道都變窄。這在擁擠的東亞城市基本是不可能被接受的。另外還有滋生蚊蟲的問題。

所以下次碰到有說海綿城市就是可以解決城市看海問題的,還是小心些,可能是遇到「高人」了

最終,還要特別注意,研究中有這一步。

什麼都不做,一年損失多少錢?如果每年均攤造價和維護費高於這個值,政府搞這個工程的動機就會減少。文中提到了這些綠色基礎設施可以提高地價,在國內的語境下,我表示很懷疑。國內能做到這一點的是大型的景觀公園,這種公園其實很貴。

總之,丹麥人的這套東西是走在前面的。也是景觀發展到今天應該出現的一套東西。如果還是有同學堅持海綿城市的課題方向的話,建議還是參考下類似的邏輯框架和技術成果,然後去努力超過他們,至少要超過這套公開展示出來的東西。畢竟這些成果已經是今天國內優秀院校的研究生乃至本科生可以做出來的了。

至於還是在潛心研究海綿城市大框架的,我就沒話說了。我的印象里,大牛們已經把這部分工作「做掉了」。沒有你發觀點獨到、立意新穎文章的空間了。


海綿城市是主要針對城市建成區地表徑流時空調蓄的工程規劃設計以及為保障調蓄效果的必要工程計算。

所有講不清楚水文工程計算的景觀公司都是忽悠。

第一部分 時空調蓄和工程計算

城市鋪裝路面透水性比自然覆蓋差。上過景觀水文課,學過rational method的同學都會很熟悉下面這個表。其中c叫做徑流係數(runoff coefficient),即多少百分比的雨水會形成地表徑流,1表示完全流走,0表示完全下滲到地下徑流。這是非常粗糙的工程經驗估計,只能用於小尺度場地(好像10公頃左右?)的粗糙估計,更精確應當實測採集徑流和下墊面數據用SWMM等軟體來模擬。

(自己老課件一個hydro lab作業的計算數據)

因為滲透率情況不同,一場很短的暴雨下來,原來的自然狀態出現的洪峰流量小很多(下圖橙色),而城市化後會短時間形成一個很高的洪峰量(藍色)。

(設計課邀請的水文工程師Robert Ward課件中用過的一張示意圖,沒有記錄來源)

不透水鋪裝路面不僅滲透率差,而且要命的是水流速度還更快,導致藍色峰更早一些。故此,城市化鋪裝不僅改變了系統的洪峰流量,還改變了系統的歷時,即最遠點到達匯水的時間=系統到達洪峰的時間。故此,在城市中,變得更高的洪峰排水壓力會在更短的時間迅速集中到城市雨水管網。

(設計課邀請的水文工程師Robert Ward課件中用過的一張示意圖,沒有記錄來源)

匯水的洪峰也就迅速在下游疊加放大。隨著系統變大,洪水風險到下游就是幾何級數地增加。所以城市下游的壓力會非常大。

(IWHR王虹老師2013年的講座&<美國城市雨洪管理&>)

美國很多州採用的一個政策就是要求建設前後洪峰流量不變。這就要求設計實現第二張圖中黃色的線。黃色線就是通過設置一個detention(調蓄水池)實現時空調蓄,減輕洪峰時期對下游管網的壓力,錯過洪峰期再排掉。

這裡提供合作的水文工程師Robert Ward給AutoCAD公司做的線上講座,手把手一步步教怎麼在civil 3d上進行水文計算(http://au.autodesk.com/au-online/classes-on-demand/class-catalog/classes/year-2016/autocad-civil-3d/ld15697#chapte),當然其他平台也可以計算的,不過AutoCAD家搞的水文課程當然要用他家的軟體(ˉ―ˉ )

第二部分 對應不同空間尺度的設計措施

然後我們再來簡單講講對待不同空間尺度,常用的雨洪設計措施。這個部分主要根據IWHR王虹老師2013年&<美國城市雨洪管理&>的講座,圖全部來自於該講座。有興趣的同學可以上網搜,ppt和錄像都有。

必須要再次強調的是,設計手法必須輔助以上述計算,沒有計算支持的雨洪措施就像設計台階不計算高差,隨手畫幾級好看算幾級一樣,你懂的。

雨洪調節系統

正因為雨洪的風險根據系統的大小變化,所以雨洪調節策略從小到大可以分為源頭、小區、區域、流域四個等級。其中景觀專業一般就涉及源頭和小區,區域和流域不僅涉及複雜的管網系統,其預測難度更是要大不少(對數學要求也比較高),需要市政水利專業介入。作為景觀的,這裡我就講源頭和小區。

1. 源頭: 基本對應景觀的場地site尺度,主要是附屬綠地和高速公路綠地。

對策:盡量就地解決,不要流到其他地方對其他地方造成問題。

常用做法:屋頂綠化(green roofs), 雨水收集(rainwater harvesting),可透水鋪裝 (permeable surfaces)

這個尺度下的景觀項目實例,我最推薦以生態設計工藝見長的andropogen,技術工藝紮實,甩其他拿asla獎玩規劃概念的景觀事務所好幾條街。就是造價貴。

感興趣技術細節的,應該搜專利而不應該搜設計圖紙,又全面又清楚還全免費。我自己做屋頂綠化時用綜述文獻的辦法綜述過屋頂綠化專利,其實就那麼簡單的幾個基本模塊,然後有些變化和拓展。

1.1.屋頂綠化

1.2.在地下(街道用的多,成本最高)或者貼牆(獨立住宅建築用的多,成本稍低一些)雨水收集,往往伴隨著中水回用

1.3 可透水鋪裝

這其中1.1和1.2的初始投入都很大,特別是1.2。個人建議應當採用全生命周期評價(Life cycle analysis)結合工程管理現金流來進行成本收益分析。

2. 小區:這個一般對應我們的修詳到控詳尺度。

對策:下滲結合儲存,第一英寸下滲,第二英寸儲存。

常用做法:軟化的排水溝(green coveyance),雨水花園(rain garden), 調蓄水池(retention/detention ponds)、滲透措施

這個尺度下的設計案例,去Portland市找。

2.1 軟化的排水溝

2.2.雨水花園

2.3調蓄水池,這就是第一部分圖2計算的黃線。注意無論retention還是detention,一般會用礫石做墊層加固而不是直接素土,這是出於水土保持的考慮,否則下層容易被泡軟沖刷,可以看到很多生態雨洪邊溝也會採用類似的工藝。

間歇式調蓄窪地 Detention,只有雨季才有水

較低洼一般都有水的Retention

2.4滲透措施。這個在大面積平緩草地用的比較多。就是有下滲引導的明溝暗渠。


謝邀。

「海綿城市」定義及內涵

海綿城市,是生態文明建設背景下,基於城市水文循環,重塑城市、人、水新型關係的新型城市發展理念,具體是指通過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充分發揮建築、道路和綠地、水系等生態系統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徑流,實現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城市發展方式。其建設能有效緩解快速城市化過程中的各種水問題,有效改善城市熱島效應等生態問題,創造具備生態和景觀等功能的公共空間,是修復城市水生態、涵養水資源,增強城市防澇能力,擴大公共產品有效投資,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增強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有力手段。

「海綿城市」提出的背景

城鎮化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得強大引擎,也是促進社會全面進步的必然要求。然而,我國在快速城鎮化的同時,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系列城市水問題,例如城市內澇頻發、水環境惡化、水資源短缺等。為此,必須創新城鎮化發展道路,實現可持續發展。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建設具有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功能的海綿城市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今後我國城市建設的重大任務。

2014年10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試行)》,標誌著我國海綿城市創建邁出了重要一步。

目標與指標

建設海綿城市要取得老百姓認可,達到「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的理想效果,同時要積極探索海綿城市建設的管理模式。

對於水生態,要劃定藍線(河道保護線)、綠線(生態控制線),加強山水林田湖等生態空間的有效保護並穩步提升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要做好源頭徑流控制與利用。

對於水安全,要完善排水防澇系統,基本解決城市內澇積水問題;重視和完善城市雨水管渠等基礎設施建設,與源頭減排設施、超標暴雨的調蓄與排放設施統籌建設,綜合提高城市排水及內澇防治能力。

對於水環境,要加強黑臭水體治理;有效控制徑流污染及合流制溢流污染,改善城市水環境質量。

對於水資源合理利用,要保護水源地,降低管網漏損,推進節水型城市建設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

海綿城市專項規劃

海綿城市建設涉及到城市水生態、水環境、水安全、水資源等方面的內容,而非單一型的市政設施建設,因此需要發揮規劃的引領與統籌作用。

海綿城市專項規劃是城市總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層面落實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綠色發展的涉水頂層設計,是保護城市水生態、改善城市水環境、保障城市水安全、提高城市水資源承載力的系統方案,為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提供管控依據和和支撐。

海綿城市專項規劃是以解決城市內澇、水體黑臭等問題為導向,以雨水綜合管理為核心,綠色設施與灰色設施相結合,統籌「源頭、過程、末端」的綜合性、協調性規劃。海綿城市專項規劃需要在評估相關規劃(包括土地利用規劃、城市總體規劃、以及城市水資源、污水、雨水、排水防澇、防洪(潮)、綠地、道路、豎向等專項規劃)的基礎上統籌研究,並將海綿城市規劃成果要點反饋給相關規劃,在通過上述相關規劃予以落實。

通過城市規劃建設管控,系統管理城市雨水,實現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城市發展方式的途徑。

光明新區低影響開發示範工程

答主:任心欣

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導專家委員會委員,廣東省海綿城市建設指導團專家。

相關閱讀:

書薦:《海綿城市建設規劃與管理》


謝謝邀請!前面回答已經非常詳細了,不過仍然沒有講清楚提問關心的「海綿城市」。幾點意見:

1)「海綿城市」是個錯誤概念,準確的表述是「海綿城市建設」,是住建部代表中央數部委推行的一討論城市雨水管理技術措施,相當於美國的「低影響開發」(low impact development ,後來更名為「綠色基礎設施」,green infrastructure),和澳大利亞水敏感性設計,歐洲的可持續額城市雨水管理,都是相同或者相近的概念。

2)「海綿城市」是個不規範的學術概念,或者說不是學術概念,是個通俗的說法。課堂上,學術講座,學術論文,學術交流應該堅持y使用「海綿城市建設」。

3)特別針對中國的水資源、水環境和水生態,積極氣候氣象特點,中國的「海綿城市建設」應該包括區域尺度(如各種尺度的流域)的水系統規劃與管理,中關尺度的水系統規劃與治理(如城市,小流域),微觀尺度的水系統治理的工程技術設計。

總之,「海綿城市建設」目的是:實現整體水系統的可持續(具體包括水資源管理,節約用水,水污染治理,洪水管理,城市內澇管理,濕地生態恢復等)。比歐美國家的水系統管理要複雜很多。


謝 @九日 邀,愛卿之邀,深得朕心

海綿城市,是新近流行起來的概念

當我們在說海綿城市的時候,我們在說什麼?

「海綿城市」是撬動十三五城市基礎建設投資的支點。一平方公里投資1~1.5個億,一個城區就能拉動上百億投資。

「海綿城市」是解決城市看海的重要手段。經過海綿城市改造,70%的雨水不再進入傳統管網,解決管網瞬時超負荷導致內澇的問題,完成即使德國人一百年前建的下水道系統今天也能讓青島不內澇的神話。

「海綿城市」是實現水生態,水環境和人居環境和諧相處的一種新的城市發展模式。滿目皆綠,處處有荷塘,開門有蛙聲,屋頂種菜牆壁種葡萄,自給自足死宅不是夢

在這個答案里,你將了解到:

1.什麼是海綿城市?

2.怎麼建設海綿城市?

(我懶,下面的還沒寫)

3.海綿城市怎麼推廣?

4.海綿城市與股市有什麼關係?

來,我們先舉個栗子:

當然,之所以有這樣的效果,全是「海綿城市大法好」的牛逼

那麼問題來了:

1.什麼是海綿城市?

海綿城市是指具備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彈性」功能的城市,下雨時能夠吸水、蓄水、滲水、凈水,並在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通過將自然途徑與人工措施相結合,在確保城市排水防澇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實現雨水在城市區域的積存、滲透和凈化,促進雨水資源的利用和良性水循環。一方面解決城市雨水集中排放造成的內澇嚴重,管網瞬時壓力過載的問題;另一方面提高雨水利用率,緩解城市缺水的問題。

海綿城市與傳統城市處理雨水的模式差異明顯。傳統城市建設模式對於雨水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設施來排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為主要規劃設計理念,往往造成逢雨必澇,旱澇急轉的現象。「海綿城市」是為了解決傳統城市雨水處理模式所導致的水資源流失、排水系統瞬時壓力大、內澇頻繁,旱澇急轉而提出的概念。強調優先利用植草溝、雨水花園、下沉式綠地等「綠色」措施來組織滯納雨水,以「慢排緩釋」和「源頭分散」控制為主要規劃設計理念。

為什麼要建設海綿城市?

據國家防總統計,過去三年內我國超過360個城市遭遇內澇,今年以來,已經有41座城鎮因暴雨內澇受淹,因暴雨洪水已經直接造成了約353億元的經濟損失。目前,「逢雨必澇」已經成為我國城市重大災害之一。一方面,隨著我國城市化快速發展造成的「熱島效應」和「混濁島效應」增強,城市暴雨現象頻率不斷增加;另一方面,城市存在大量的硬質鋪裝,如柏油路、水泥路面,降雨時水滲透性不好;儲水體較少,無法滯納短期急劇增加的雨水。目前國內許多城市排水管網設計標準普遍較低,有的地方排水設施不健全、不完善,排水系統建設滯後;在城市建設過程中,自然水體破壞嚴重,變為城市建設用地後,水面率普遍降低,給城市排水造成徑流量增加、調蓄能力下降的雙重壓力。這是近年來城市內澇頻繁發生的重要原因。

部分城市旱澇急轉現象嚴重據住房城鄉建設部統計,全國657個城市中有300多個屬於聯合國人居環境署評價標準中的「嚴重缺水」和「缺水」城市。其中大部分位於我國溫帶、亞熱帶季風區,因此在雨季往往存在降雨集中導致的城市內澇現象。當前我國99%以上的城市屬於雨水集中快排模式,天然降水對城市乾旱現象的緩解非常有限。

管網改造成本高,施工難度大,費效比低。儘管很多城市因設計標準低、排水設施建設滯後導致的因雨致澇的現象比較嚴重,但受制於城區管網線路複雜、改造體量大,資金需求度高而難以短時間內改善情況。我國大部分城市位於季風區,對於很多降水不充沛的地區,降雨多集中在很短的幾個時點,為此進行全城範圍的「外科手術式」的改造費效比不高,難以獲得足夠的支持。

海綿城市優點突出,雨水利用率提高三倍!答主梳理後認為,海綿城市主要有五大好處。通過低影響開發模式防治內澇,可以有效地減少進入排水管網的雨水總量、單位時間內的雨水徑流量。1)減輕排水管網壓力,減少擴建排水管網的巨額投資。2)可以增加雨水下滲量,減少城市地面沉降現象,緩解地面塌陷現象,強化城市自然水系的循環,解決城市缺水難題。3)海綿城市依託海綿體調節給排水,大大減少了新建設排水管道和鋼筋混凝土水池的工程量。4)調蓄設施又往往與城市既有的綠地、園林、景觀水體相結合,『凈增成本』比較低;5)能大幅減少水環境污染治理費用,降低城市內澇造成的巨額損失。

海綿城市雨水處理效果對比圖(《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

問題:怎麼建設海綿城市?

要素一:構建海綿城市的關鍵在於海綿體建設

所謂「海綿體」(不是你們想的那個),是指有集水涵養功能的自然或人工實體。通過統籌布局,海綿城市是實現從快排,及時排、就近排、速排乾的工程排水時代跨入到「滲、滯、蓄、凈、用、排」六位一體的綜合排水,生態排水的歷史性、戰略性的轉變。

已有海綿體——保護改造。根據《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各地應最大限度地保護原有的河湖、濕地、坑塘、溝渠等「海綿體」不受開發活動的影響;受到破壞的「海綿體」也應通過綜合運用物理、生物和生態等手段逐步修復,並維持一定比例的生態空間。

人工海綿體——開發集成。海綿城市建設要以城市建築、小區、道路、綠地與廣場等建設為載體。比如讓城市屋頂「綠」起來,「綠色」屋頂在滯留雨水的同時還起到節能減排、緩解熱島效應的功效。道路、廣場可以採用透水鋪裝,特別是城市中的綠地應充分「沉下去」。包括生態浮島、人工濕地、屋頂花園、生態河道、雨水蓄積模塊、雨水花園、下凹式綠地等等。

要素二、海綿城市建設涉及多系統集成

多系統集成的特性將使集成能力強、產品鏈長的企業充分受益。區別於傳統的單獨依靠市政給排水管網應對城市降雨問題,海綿城市將海綿體系統、循環系統、凈化系統等多系統集成在一個城市中,從而實現分散回收、循環利用的雨水治理。因此,集成能力突出、產品範圍廣、有豐富項目經驗和技術積累的公司將擁有突出競爭力。

而在建設過程中,中國引入了「低影響開發(LID)」這個海外舶來概念。

名詞解釋:2014年11月住建部出台的《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對海綿城市中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進行了總體闡述,用於指導各地新型城鎮化建設過程中,推廣和應用低影響開發建設模式。低影響開發(LID,low impact development)指在城市開發建設過程中採用源頭削減、中途轉輸、末端調蓄等多種手段,通過滲、滯、蓄、凈、用、排等多種技術,實現城市良性水文循環,提高對徑流雨水的滲透、調蓄、凈化、利用和排放能力,維持或恢復城市的「海綿」功能。其核心是維持場地開發前後水文特徵不變,包括徑流總量、峰值流量、峰現時間等。


1 海綿城市由來

近年,洪澇災害已經成為困擾中國各大城市的新城市病。北京、武漢、上海、廣州等大城市在夏日暴雨後總會伴隨著積水成河、交通癱瘓的窘境。同時我國有400餘座城市供水不足,其中100個嚴重缺水。造成水資源短缺和洪澇災害並發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水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而是通過排水系統排出,而我國城市排水設施設計標準較低,沒有完善的城市排澇標準體系,由此導致了暴雨時節出現嚴重積水及內澇問題,加劇了城市水污染及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因此傳統的城市雨水快速收集與排放、「末端」雨水處理措施已經不再適用。 2014年11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預示著我國城鎮排水防澇系統的建設將由「修大管子」轉向建設城市「海綿體」,在降雨時能夠就地或就近吸收、滲透、存儲、凈化雨水,補充地下水、調節水循環;在乾旱時能夠將蓄存的水釋放出來,加以利用,使得城市水循環接近自然

2海綿城市含義

海綿城市是指通過加強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充分發揮建築、道路和綠地、水系等生態系統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徑流,實現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城市發展方式(圖1)。國際上類似的雨洪管理技術體系還有美國的LID低影響開發(Low Impact Development),英國的SuDS可持續排水系統(Sustainable
Drainage Systems),澳大利亞的WSUD水敏感性城市設計(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和紐西蘭的LIUDD低影響城市設計與開發(Low
Imapact Urban Design Development)。這種理念均倡導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來滯蓄雨水徑流,充分利用下墊面自然條件促進雨水下滲,充分利用天然植被、土壤和微生物來凈化水質。

海綿城市建設的核心是通過源頭分散控制理念實現雨水控制與利用的雨水管理。其旨在通過雨水資源化解決水危機及洪災問題,對城市社會、經濟和環境有重要意義。

3海綿城市具體工程

筆者最近參與了廣西南寧海綿城市示範區的相關工作,以南寧海綿城市的具體工程為例。

2015年南寧市成為國家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目的即是變工程治水為生態治水,降雨時能夠吸水、滲水、凈水,促進城市水流遷移更「自然」。海綿城市的改造需要根據不同區域的水文地質、水資源等特點進行組合,實現雨水的儲存、過慮和凈化。南寧市暴雨強度大、時間分布較集中的特點,南寧市較適用的措施包括:綠色屋頂、透水鋪裝、下沉式綠地、植草溝、生物滯留設施、雨水花園、滲井、調節塘等。下面具體介紹南寧市石門森林公園改造項目。

石門森林公園海綿化改造工程,利用自然地形條件引入周邊居住小區客水,通過自然凈化後實現向竹排江年平均生態補水量54.6萬立方米,與周圍居住區域形成了一個大「海綿體」,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

石門森林公園的改造工程貫徹「滲、滯、蓄、凈、用、排」六大理念(圖2)。滲,是通過透水植草溝、透水瀝青、透水磚等鋪裝,使雨水滲透地下;滯,是通過雨水花園、生態滯留池、人工濕地等方式滯留雨水。蓄,是通過明湖蓄積雨水;凈,是通過植草溝、旱溪、雨水濕地、瀑布等方式凈化初期雨水;用,是把經過滲濾凈化的雨水用來澆灌綠化;排,是把多餘的雨水通過明湖溢流管道與市政排水管連通,給竹排江補充達標的雨水,實現一般排放和超標雨水排放的目的。

石門森林公園主要通過雨水花園和濕塘的形式將周圍居民區引入的雨水及園內雨水滯留和凈化,為民歌湖的優質補水提供了保證。

雨水花園是在低洼區域種有灌木、花草乃至樹木等植物的工程設施。通過土壤和植物的過濾作用凈化雨水,同時通過將雨水暫時滯留而後慢慢滲入土壤來減少徑流量,也被稱作生物滯留區域。(圖3)

濕塘具有雨水調蓄和凈化的功能,雨水同時作為主要補水水源。濕塘可結合綠地、開放空間等場地條件,發揮景觀、休閑和娛樂功能,暴雨發生時發揮調蓄功能,實現土地資源的多功能利用。濕塘由進水口、前置塘、主塘、溢流出水口、護坡及駁岸、維護通道等構成(圖4)。

石門森林公園的海綿改造工程充分發揮了建築、道路和綠地、水系等生態系統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徑流,初步實現了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城市發展模式,然而海綿城市的建設更加依靠後期的維護。

【非常高興看到大家喜歡並贊同我們的回答。應許多知友的建議,最近我們開通了同名公眾號:PhDer,也會定期更新我們的文章,如果您不想錯過我們的每篇文章,歡迎關注~ 】

【「科研君」公眾號初衷始終是希望聚集各專業一線科研人員和工作者,在進行科學研究的同時也作為知識的傳播者,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解釋和普及生活中的 一些現象和原理,展現科學有趣生動的一面。該公眾號由清華大學一群在校博士生髮起,目前參與的作者人數有10人,但我們感覺這遠遠不能覆蓋所以想科普的領域,並且由於空閑時間有限,導致我們只能每周發布一篇文章。我們期待更多的戰友加入,認識更多志同道合的人,每個人都是科研君,每個人都是知識的傳播者。我們期待大家的參與,想加入我們,進QQ群吧~:108141238】


「海綿城市」這個詞算是我們提出來的,但是很多發達國家二十多年前就開始有相關方面的學術論文了。在很多歐洲國家,他們叫sustainable urban drainage system (SUDS), 美國比較多叫low impact design (LID) 或者best practice management (BPM), 澳洲也是開始研究比較早的國家,他們叫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 (WSUD). 如果感興趣的話這些關鍵詞可以帶你找到很多國外的項目以及學術研究。

整個海綿城市的概念是一個包括了很多不同設計的大集合,比如綠色屋頂(green roof),雨水花園(rain garden),人工濕地(constructed wetland)這種讓我們的水泥森林變的美美的大自然元素,也有一些類似雨水收集箱(rain water harvesting system)或者水廣場(water square或者water plaza)這種看起來好像並沒有更親近大自然的元素。但是通常都不包括擴大雨水排水管這個傳統的解決內澇的方法,因為硬性擴大排水系統耗資巨大,也比較影響城市運作(交通啊,其他地下管道什麼的)。【事實上海綿城市的設計理念和傳統的擴大排水系統是不矛盾的,可以平行進行。】

新理念主要的目的除了緩解城市內澇的頻率和影響,應對氣候變化,還可以讓城市居民更親近「green and blue",也就是綠植和乾淨的水體,在繁忙的城市生活里能感受多一點點愜意(有些正面的心理影響,可以更happy*(^o^)/*)。附加作用除了美觀之外,還有很多,比如促進生物多樣性啦,緩解城市熱島效應啦,很有可能周圍的房價也會提高。。。所以這些設計可以是城市管理者的決策然後找設計單位去做,也可以是開發商整合到他們項目里的一些元素。

缺點肯定也有,比如對於水質的檢測和管理比較麻煩,所以不能保證是不是適合小朋友玩耍啊;還有城市這種人口密集地的水體很難保證不會有人不小心就掉下去了啊就溺水了啊。。。就看設計師們怎麼完善設計,管理者怎麼管理了。。。不過專業人士比較擔心的其實還是這些設計在防澇方面的效率,因為現在很多設計都是景觀設計師們設計的,也就是說水利水文方面的知識多少有些欠缺,效果就很難保證了。。。


前面幾個大神已經將海綿城市的概念和前因後果進行了自己的分析,自己閑時無聊以自己之前做過的具體的案例進行分析,看看實踐的角度能不能帶來什麼新問題呢?

1,首先,我們對場地內現有的高程進行分析,然後通過SU建模後可以分析雨水的地表徑流方向以及彙集點的位置。在這裡也想向大家交流一下的就是豎向是非常重要的!真的很重要!重要的話說三遍!

如下圖,這一張可以讓我們直觀看到公園內的主要雨水聚集區,本著減少成本的原則,依託現有的場地豎向在這幾個主要的彙集點,我們就可以進行改造,比如設置雨水花園,將雨水彙集於此的時候進行過濾、儲存、利用。

那麼什麼叫做雨水花園呢?簡單點來說就是種滿花草的水坑,當然這裡的花草並不是隨意種的,一定是耐濕的半水生植物為主,當雨水隨著地表徑流流入該處的時候,通過植物、卵石等途徑進行簡單的物理過濾。

從這個豎向可以看到,雨水流進花園經過簡單過濾會進行儲存和回收再利用。

2,我們重第一張圖上可以看到,並不是所有的雨水都會順著方向流進我們設置的雨水花園中,一部分是流入中間的湖裡,另外一部分是流入周邊,那麼這樣的話對雨水就是一種浪費,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做的二個問題。1,如何引導水流入到雨水花園中呢?2,如何保證水從高處流入湖裡不會將污染物帶下去呢?

1,如何將四處擴散的水進行收集?雨水邊溝,也就是植草溝,再簡單點來說就是挖上一條排水溝,這個可以根據雨水的流向,也可以根據主園路的走向。因為,雨水即使是在公園軟質景觀內進行積水,最終也是下滲後補給地下水,而我們需要做的主要是防止流到硬質鋪裝中,對公園正常功能的使用產生阻礙。

這就是植草溝的示意圖,那麼具體是怎麼在下雨的時候產生作用的呢?別著急,看下圖哦。

實際當中是這樣的哦,如圖上。

從這個構造中,我們就可以清晰的了解到雨水在這個位置到底幹了什麼。

OK,弄懂第一個問題,那麼第二個問題,如何保證水從高處流入湖裡不會將污染物帶下去呢?這就需要我們在沿路進行一些設置了,先看一下豎向可以做的。

我們可以看到當水從高處流的時候,本身在綠化區域會有一些草坪、灌木對於一些固體垃圾進行攔截,咦,不對好像下面有個溝,那個是植草溝嗎?不是哦,是碎石消能溝,這部分的主要功能就是過濾和消化一部分水,然後再流入水體中。給你們放個我畫的工程示意圖把。

這樣看是不是就明白了很多呢。

3,我們簡要了解了2個大的豎向上的問題,那麼在沒有等高線的雨水集中點,還有什麼方法去預防被淹或者將雨水進行下滲呢 ?同樣還是2招。

1,滲透式排水溝.滲透式排水溝為無砂混凝土管槽,並設有滲透孔,周邊為礫石材料。廣場及地面的徑流雨水匯入滲透式排水溝繼續下滲,多餘雨水通過溢流管流入雨水花園中,完成雨水收集。

2,透水磚.這個分類有很多,資料百度上也有,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需要提醒的是,並不是透水磚只有這一種顏色,而是什麼顏色都有的,不會影響到景觀效果。不要向我當時那麼傻一直以為只有灰色,還在想大面積鋪上去那麼難看。

尤其是陶瓷材質的下滲的速度相當快,快到你想不到,基本上一瓶水倒地上3-5秒就可以干。是不是很牛逼!但是同樣,貴啊。

4.前面一些部分只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雨水利用,其實海綿城市也是那麼回事,不要被一些專有的名詞給嚇住,去耐心的了解它的目的後,分析我們的場地,然後去想辦法解決和引導問題。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但也不是一個沒辦法攻克的問題。最後,大家要是想了解,建議看看指南,還有南寧做的比較早,尤其是華藍設計的施工圖都是很有幫助的,資料方面還可以去水工網看看,水利、景觀的都在,一些討論都是落地性非常高的。

——————————————————調皮的分割線——————————————————

看來大家對這個問題非常的感興趣,繼續啰嗦一下,大家相互學習。

首先,關於題主的問題,作為房企開發的角度來說,主要還是要看項目地點,根據土地成本綜合比較。可以吸取其中的部分技術手段,大面積運用還需要考量。西安的西咸新區安置小區中已經開始了海綿城市的試用,目前來看,具備一定的功能性但是景觀性相比較來說還差一點。小區的海綿城市,在年後我回到西安給大家拍一些已經做好的實景照片,給大家用來參考學習。

下面呢,我會根據之前有人的提問,從一個城市規模的角度進行規劃的話,需要考慮哪些內容,思路應該怎麼走?

某城市海綿城市規劃導則

一,編製背景。任何一個項目都是根據一定的背景進行定位,必要的背景分析、導則定位、編製進度都是需要進行簡要說明,這樣在彙報的時候可以讓領導有個快速的了解。通常,不要過於啰嗦,提取主要點,不要長篇大論。

二,導則主要內容。這部分就是技術資料的主要部分常規可以分為:

2.1 總則:主要內容是編製的目的、依據、適用範圍和部分聲明。

2.2 名詞術語:必要的名詞解釋,像海綿城市、年徑流污染削減率、雨水滯流控制量等等,一些較為專業的名詞再解釋的時候最好簡單易懂的口語化,彙報的時候方便理解,當然彙報文件中一定要專業。

2.3 基礎資料:項目所在城市的降雨、土壤情況、蒸發量等一些地理、水文類基礎資料,為後面的設計提供支撐。

2.4 設計標準:主要是依據國家、地方的相關要求,設立強制性標準、指導性標準、和其它相關標準。分級把控,在今後的設計實施中就會有主次的解決問題,不要出現攤大餅的情況。簡單說像單位硬化面積調蓄容積、雨水利用水質標準等硬性指標性都屬於強制性標準,而綠色屋頂率、下沉式綠地率相對較為彈性的準則屬於指導性標準,其它標準主要是指的水文、內澇防治標準等輔助性標準。

2.5 相關計算方法:這一部分主要是相關的設計參數、水量計算、滲透設施計算。需要給排水專業的配合,一些具體的公式我就不給大家放了,因為,當時我也沒看懂,也是多專業進行配合的,哈哈。

2.6 海綿城市規劃:控制性規劃、修建性規劃、其它專項規劃。分級說明問題,條理要清晰。

2.7 海綿城市設計:主要是場地評估、初步設計、詳細設計三部分這部分內容展開說會有很多內容,就不具體的說,但是需要涵括的內容一定是不同的場地性質都要進行說明,像城市道路、建築小區、公共空間等從初步到詳細具有針對性的介紹,不能單一性的去概括。

2.8 海綿城市設施設計:這部分就是屬於指導性設施設計。有圖如下:

類似於這種:隨後再根據不同的技術設施進行針對性的解讀。

例如:

2.9 模擬應用:進行數據推算,以表面設計的合理性。

三、其它問題:這部分主要是對一些常規性容易出現的問題、公式、參考資料進行聲明。

上面三個部分,進行細化就可以作為一個一個城市海綿城市規劃的導則部分,主要是集中在技術階段的問題,但是必須要的介紹也是必不可少的。無論是地塊性設計還是城市設計導則最關鍵的第一步就是大家的思路一定要清晰,就像寫論文一樣提出問題、說明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我們在拿到一個陌生的項目時首先要有系統化的工作方法,理清思路,才可以更為高效和針對性的做設計,一定不要做了一大堆的分析,方案部分了了結束,莫要分不清主次。

如果這部分對您有一點的幫助,希望您點個贊、關注一下,給我點鼓勵,我會不定期的對於大家的提問進行答覆和更新海綿城市的一些技術內容和大家交流共享。另外,我是學景觀的,水文類不是很了解,歡迎大家一起學習。


謝邀。

先搬書本吧,海綿城市顧名思義是指城市能夠向海綿一樣,在災害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海綿城市建設主要包括《一是對城市原有生態系統的保護;二是生態恢復和修復;三是低影響開發。具體可以涉及到城市規劃,建築和小區,道路和廣場,城市排水防澇,公園與綠地,自然生態保護和修復等方面。

說回現實,不背書了。可以看出,海綿城市是一個具複雜的概念,基本上和生態系統所包括的內容差不多,所以實際操作很難。現在常用的指標就兩個,年徑流率和水面率。說白了,希望通過自然生態環境排水來減輕城市排水管道的壓力(其實這個指標很難衡量,水面其實是很難算的)。具體點,因為武漢,北京,深圳發洪水死了人,所以希望通過海綿城市來解決城市內澇問題。

但其中有些很矛盾的點,比如現在的設計中,肯定都是地塊高於道路的,因為傳統思維都是把雨水從地塊排向道路,包括在道路內部,道路的綠化帶都是高於路面的。但按照海綿城市的思路,因為一般地塊,比如小區,公園之類的,綠化率高,有的還有水體,而道路都是硬質的,明顯應該是由道路排向地塊。

在這樣的基礎上,未來可以賺錢的途徑就很明顯了,管道行業肯定發了,現有的管道肯定是滿足不了需求的。比如你以後鋪園林的地磚,肯定就變成了植草磚,做植草磚的肯定發了。而且以後公園設計一定要會做濕地公園,房地產也要學會做滲水綠化。海綿城市這東西吧,領導來參觀也看不到,不可能讓領導看下水道吧,只能看看公園和樣板小區了。


遙感技術在海綿城市規劃和建設中的應用


給你一個最簡單明了的回答:

本來,每個城市都有很多河溝、池塘,都是雨水容器。城市建設中都填平了。違背自然規律,當然要受大自然的懲罰:硬化地面太多,造成雨水無法下滲,必然積水於路面。如今在下雨後漬水嚴重的地區,很多原來都是湖泊、濕地,原本就是承擔蓄水、分洪功能的,現在都是城市建成區的硬化地面。

我國現在提出的「海綿城市」建設,其實歐美很早就已經進行廣泛實踐了,他們叫地影響開發(LID:low impact development):生物滲透系統(經過結構和景觀處理的低洼地,用於促進暴雨徑流的吸收和滲透),滲透排水溝,植物過濾帶,綠色屋頂都普遍使用,有效減緩和滯留雨洪,還具有美學和生態環境方面的效益。

看看國外怎麼做的,其實就是各種綠地滲水泄洪啊:


我沒研究過

你可以先看住建部的《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

海綿城市經過一個發展過程,我也不是很了解,大概是從簡單的雨洪(Stormwater)管理,到低衝擊開發(LID),後來澳洲還有個水敏城市。

這個海綿城市,可能是俞孔堅提的吧,土人說得次數還蠻多的

例子,就搜LID和水敏的好了,很多分析要從大的開始的;如果你們就是小項目,你看雨水花園、雨洪管理的一些小尺度的例子,ASLA上面也有的

這裡面有幾點可能要注意

海綿城市,很多要從大的循環上考慮,有的是流域尺度的,水是怎樣一個循環,滲透、降水、蒸發的一個過程關係

比如道路上的雨水,有很多很髒的,不能直接下滲的,要處理的,我看很多道路直接開口子進雨水花園,有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這個污染可就煩了

水的處理,不能只靠植物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很多雨水花園下面的處理設施用到物理化學和其他的生物手段。要進行一定的衡量和計算,植物凈水速率不高的,看你的水是啥水了,而且那個植物也得定期處理。所以構建一個新的水變化的生態體系,不是只能用植物


謝邀,我準備跟的導師就是搞這個的,可惜不知道他玩不玩知乎,不然幫你@過來……

上面大神基本已經說清楚了,但我覺得還是得多說兩句,因地制宜。

其實海綿城市循環用水的後期維護成本相當高,像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弄的海綿,每年都要清縫,有的地段則直接壞掉了。而南方雨水多的城市我想主要應該解決的還是快速排水,循環用水從經濟上就有點說不過去,畢竟人家根本不缺水。

所以題主還是結合大家給出的資料自己斟酌吧,畢竟我也不知道題主的立地條件,氣候土壤狀況,沒辦法給出具體的意見。有一點倒是可以肯定,什麼都不了解就開始勸題主做海綿的人,不是太靠譜。


當然有人研究過,沒人研究過的東西中央不會隨便提出來試點的。而且一拿就是200個億來作為中央財政支持。

目前就我了解的情況來說,海綿城市的理論主要貢獻者為北建工的車伍,李俊奇教授及他們的團隊和從北大過去的王思思師姐。

之前學院組織過一次關於海綿城市的座談會——政策的力量。請到了建設部城市建設司的司長,以及車伍教授,還有一些其他相關領域的專家。從會上得知海綿城市的整個理論以及技術標準的相關研究起碼已經進行了15年之久,主要是車伍教授在做這方面的工作。整個體系的主要架構是來自美國的LID(低影響開發),相關概念這裡就不展開說了,可以自己去查。

關於題主問到的實踐方面的案例,在大尺度上你可以看俞孔堅教授的相關方案:哈爾濱群力公園,六盤水明湖濕地公園。小尺度的你可以看看德國戴水道公司的一些案例,以及包括車伍和李俊奇教授參與的一些方案設計。國外做這個的非常多而且不僅僅是LID一套理論,有好幾套不同的理論體系。


要警惕類似海綿城市,可持續發展等時髦概念。當這些詞從專業化領域轉換成一個形容詞修飾詞的時候,就說明有人在炒作了。


謝邀。這「海綿城市」其實是中國的一個說法,在外國,稱之為lid,即低影響開發。都是為了應對雨洪問題而思考的措施,因為存在國情的不一樣,中國的雨洪管理措施必須要和「深邃」結合,即綠線和灰線的結合。至於詳情,之後會再後續詳解。


有人認為,在國家號召建設海綿城市,試點城市範圍逐步增加的前景下,國內萬億元級別海綿城市建設項目即將啟動,建築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的利好。

海綿城市概念是讓城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倡導城市尊重自然。雖然有一些項目建設量的提升,但是更多的是在建築行業的設計理念、建築方針措施的一次升級過程,不一定會帶來更大的建設量。

而且,由於各個試點城市的地方財政力量可能不足以支持這麼多試點工程,PPP模式成為了各地方政府優先採用的模式。而巨大的資金投入讓海綿城市帶來的項目量傾斜到了能採用PPP模式的少數大中、超大型國企中。海綿城市帶來的利好不一定能帶給民營建築所。

「海綿城市」是一種可持續理念而非某個具體城市,這種理念要貫徹到城市的各種建設中或改造中,核心是「生態雨洪管理」和「低影響開發」思想。這一理念要求尊重自然、把水資源作為重要因素考慮到項目中。我國99%的行業內人士沒有實施過相關項目,要求多專業合作,而且,海綿城市相關的地方性法規、規範技術、當地適用的抗澇抗旱植物類別以及項目考核標準都在缺失狀態急需補充完善。

海綿城市需要對「雨水」這一因素慎重考慮,不僅要考慮當地城市的降雨量、徑流量、地下水水位與污染、蚊蟲孳生等因素,還需要考慮海綿城市這一系統的建設成本、維護成本。

這一過程非常複雜,不是單一行業或專業的人能解決的。比如目前國內通行的在城市內部進行改造,通過公園、小區、建築物屋頂、綠化帶等「海綿體」達到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的功能,可能需要花費很多資金。

但是如果參考古人的智慧,在城市外圍或是河流的上流建立蓄水泄洪的水道湖泊,比如杭州的西湖或是北京的頤和園,這樣不僅維護成本低,也可以為城市居民提供綠色基礎設施及活動空間。

雨水花園(rain garden)是海綿城市21項LID (LID: Low Impact Development)技術措施中的一種,是雨洪管理最佳BMPS的措施。阿普貝思致力於在國內推廣雨水花園的設計理念。

過去景觀設計行業過分強調景觀的裝飾美學,導致現在的甲方與公眾對於景觀的美觀程度有一種病態的需求。「在人行道、住宅小區內做出5、6層綠化和堆出地形陡坡,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澆水、修剪、滅病蟲害。就像養寵物一樣伺候綠色植物。」這種造景的觀念讓城市為維護這些景而付出高額維護代價。

他認為,雨水花園的概念是對傳統景觀設計理念的一次升級。景觀設計人員應該從景觀的美觀性升級為關注景觀的生態性、技術性和功能性。(鄒裕波)


前面的回答,主要集中在給排水、景觀設計專業等。我在這裡主要說一下水利上對海綿城市建設所起的作用。健康的水循環過程才是城市水問題解決的前提,在海綿城市建設中必須要考慮整個水文循環過程,在小尺度具體工程上,給排水、景觀園林等專業做完全沒問題,但在大的流域尺度上,必須要有水文工作者的參與,原有天然河道、溝渠、湖泊等如何相互連通構建生態水系,以及在小量級洪水和城市極端暴雨條件下,河湖水系的徑流量、徑流峰值、面源污染的控制等問題,需要進行水利上的模擬計算。流域尺度上的問題,利用遙感和GIS,進行水生態功能分區。從水系的空間格局與水生態系統服務的關係入手,通過水文過程分析和模擬,判別和保護具有較高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用地,提出水源保護區、地下水補給區等地區的生態管控導則,並恢復城市水系自然形態、建立河流生物廊道系統,從而構建起綜合水安全格局。在統一大尺度規劃的前提下,進行局部各個點的小尺度設計,在生態安全格局、水資源保護安全格局的基礎上,再進行生態雨洪管理。在生態雨洪管理系統的前提下,制定三個層次的雨洪管理區分別對應三個層級的雨洪管理要求。這些都完成之後,才開始具體的景觀設計、水生態修復、給排水設計、污水處理等。

對於北大俞孔堅教授的濕地公園,我認為可以作為一個理念的範本,但不適合在城市中打包進行複製。它適合於新城區,大範圍的濕地涵養,不適合老城區的海綿改造。它有自身在景觀設計上的限制,並沒有上升到城市規劃的層面上。

其實,清華王凱軍教授提到過,在環境領域,一個技術難題的出現,會有無數科研人員蜂擁而至去攻克,所以技術上並不存在太大的技術難題,關鍵在於解決問題的思路和理念。對於海綿城市建設我們只談小尺度的具體工程技術,是解決不了城市看海的問題,只有無數個小的、分散的、相互協調的海綿體才能根本上解決城市洪澇災害的問題。

。。。。。。。。。。。。。。。。。。

「海綿城市建設的本質追求是構建良性的城市水循環體系,而非碎片化的人造景觀」——夏軍院士


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 2015年12月29日發的文

——————

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75號)精神,推進我省海綿城市建設,經省政府同意,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目標

  海綿城市是指通過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綜合採取「滲、滯、蓄、凈、用、排」等措施,充分發揮建築、道路和綠地、水系等生態系統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徑流,實現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城市發展方式,有利於修復城市水生態、涵養水資源,擴大公共產品有效投資,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推進海綿城市建設要堅持規劃引領、生態優先、因地制宜、統籌推進的原則。自2016年起,所有城市新區、各類園區、成片開發區和新建道路、廣場、公園、綠地、水系等要按照源頭減排、過程式控制制、系統治理的海綿城市建設要求進行規劃建設。老城區以解決城市內澇、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體治理為突破口,結合城鎮棚戶區和城鄉危房改造、老舊小區更新、城中村改造等開展區域整體治理,逐步實現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

  到2017年底,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下同)均要規劃不少於20平方公里區域進行海綿城市建設試點。遷安市完成21平方公裏海綿城市建設目標,達到國家試點城市建設要求;唐山灣生態城、正定新區、北戴河新區、黃驊生態城、涿州生態示範基地和承德市北部新區生態城作為省級示範區,先行先試建設海綿城市取得成效;張家口市結合舉辦2022年冬奧會,在城市建設和改造工作中積極推進。

  到2020年底,設市城市建成區20%以上面積完成海綿城市試點建設,試點區域雨水年徑流總量控制率達到75%以上,並實現連片示範效應。到2030年底,設市城市建成區80%以上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全省排水防澇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城市內澇積水得到基本解決,山、水、林、田、湖等生態空間得到有效保護,水生態、水資源、水環境、水安全得到全面改善。

  二、工作要求

  (一)強化規劃引領。創新規劃理念與方法,將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和要求納入城市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及城市排水防澇、道路交通、城市水系、綠地系統等專業規劃中。城市總體規劃要明確海綿城市建設規劃目標,控制性詳細規劃要落實城市總體規劃及相關專業規劃確定的低影響開發控制目標和要求。將雨水年徑流總量控制率作為剛性控制指標,合理確定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建設的主要方式、規模和重點區域。明確城市藍線、綠線,有效保護城市河湖水系和山體林地等自然生態空間。

  (二)明確建設計劃。各地要按照住房城鄉建設部《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試行)》要求,結合本地地形地貌、水資源分布、降雨特性及供排水設施現狀,制定海綿城市建設實施方案和年度建設計劃,確定建設區域和建設項目,落實主要控制指標和目標。編製三年滾動投資計劃,將海綿城市建設項目錄入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各市要在2016年5月底前將海綿城市建設實施方案、三年滾動投資計劃和年度建設計劃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發展改革委備案。

  (三)加快雨污改造。做好城市排水防澇工作,2018年底前,完成排水管網雨污分流改造,科學布局雨水調蓄設施,消除城市重點部位積水問題。按照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規劃,加快推進老城區雨污分流管網改造和城區易澇點整治,做好雨水管網系統與周邊海綿體的有機銜接。對排入自然水體的雨水進行岸線凈化,控制初期雨水污染。加快建設和改造沿岸截流干管,控制滲漏和合流制污水溢流污染。

  (四)推進水系整治。嚴格落實藍線管理規定,在城市建設過程中要加強對現狀河流、湖泊、濕地、坑塘、溝渠等城市自然水體的保護和恢復,禁止填湖造地等破壞生態環境的建設行為。對截彎取直、河道硬化等措施要進行科學論證,保持河湖水系的自然連通,構建城市良性水循環系統。加強河道系統整治,因勢利導改造渠化河道,重塑健康自然的彎曲河岸線。充分利用具有雨水調蓄與凈化功能的城市自然水體凈化初期雨水,在滿足排水功能的前提下,與城市雨水管渠系統、超標雨水徑流排放系統及下游水系相銜接,滿足城市防洪排澇需要。

  (五)改變排水方式。轉變傳統的道路建設理念,變快速匯水外排為就地吸水緩排,增強道路綠化帶對雨水的消納功能。已建道路可通過路緣石改造和增加植草溝、溢流口等方式將道路徑流引到綠地空間。新建道路要結合紅線內外綠地空間、道路縱坡及標準斷面、市政雨水排放系統布局等,優先採用植草溝排水。自行車道、人行道及其他非重型車輛通過路段,優先採用具備抗凍融能力和抗堵塞能力的透水性鋪裝材料。當滲透能力下降時,要採取沖洗、負壓抽吸等方法進行清理。道路紅線外綠地空間規模較大時,可結合周邊地塊條件設置雨水濕地、雨水塘等雨水調節設施,集中消納道路及周邊地塊雨水徑流,控制徑流污染。

  (六)改進綠地建設。城市綠地與廣場要結合周邊水系、道路、市政設施等,在消納自身雨水徑流的同時,為周邊區域提供雨水滯留、緩釋空間,提升區域內澇防治能力。各地可採取下沉式綠地、雨水花園、植草溝、植被緩衝帶、雨水濕地、雨水塘、生態堤岸等多種低影響開發技術,建設海綿型公園、綠地和廣場。注重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與景觀的結合,在滿足景觀要求的同時,提高雨水滲透能力,增加雨水調蓄與凈化功能,有效削減地表徑流峰值和流量,對雨水資源進行合理利用。

  (七)建設海綿小區。各地要因地制宜地採取雨水調蓄與收集利用等措施,建設海綿建築小區,提高建築與小區的雨水積存和蓄滯能力。新建公共建築和小區要同步建設雨水滲透、凈化和收集利用設施,鼓勵開展屋頂綠化,建設屋頂花園;既有建築和小區可結合實際對周邊綠地及景觀水體等實施低影響開發改造。在小區非機動車道和地面停車場採用透水性鋪裝,增加雨水自然滲透空間;結合小區綠化和景觀水體,建設下沉式綠地、雨水花園、雨水濕地和蓄水池,將收集的雨水用於綠化灌溉、景觀水體補水和道路清洗保潔等,做到雨時調蓄、旱時回用。

  (八)加強建設管控。將建築與小區雨水收集利用、可滲透面積、藍線劃定與保護等海綿城市建設要求作為城市規劃許可和項目建設的前置條件,保持雨水徑流特徵在城市開發建設前後相一致。將海綿城市建設要求落實到項目立項、規劃許可、施工圖審查、施工許可和竣工驗收等各管控環節,嚴格履行建設程序,依法辦理土地、規劃、施工許可等建設手續。財政投資項目應按照有關規定進入公共資源交易平台公開招標,預防工程建設領域腐敗行為發生。強化合同管理,鼓勵有實力的科研設計單位、施工企業、製造企業與金融資本相結合,組建具備綜合業務能力的企業集團或聯合體,採用總承包等方式統籌組織實施海綿城市建設相關項目。區別海綿城市建設項目的經營性與非經營性屬性,建立政府與社會資本風險分擔、收益共享的合作運營機制。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市、縣政府是海綿城市建設的責任主體,要把海綿城市建設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強化政府的調控引導作用。成立海綿城市建設領導小組,明確牽頭責任部門,加強規劃、建設、城管執法、發展改革、財政、國土資源、交通運輸、園林綠化、水利等部門的協調配合。建立海綿城市建設管理制度和工程項目儲備制度,增強海綿城市建設的整體性和系統性,有序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負責組織編製海綿城市建設相關標準圖集和技術導則,指導各地海綿城市建設。省發展改革委要加大專項建設基金支持力度,將符合條件的海綿城市建設項目列入專項建設基金支持範圍。省水利廳要加強對海綿城市建設中水利工作的指導和監督。

  (二)加大投入力度。省財政要積極爭取中央資金支持,加強試點城市中央獎勵資金的使用監管,引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各市、縣政府要加大海綿城市建設的資金投入,在中期財政規劃和年度建設計劃中優先安排海綿城市建設項目,並納入地方政府採購範圍。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充分發揮開發性、政策性金融作用,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為海綿城市建設提供中長期信貸支持。各地要積極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通過特許經營、投資補貼、貸款貼息等形式,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海綿城市的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要通過發行企業債券、公司債券、資產支持證券、項目收益票據等方式拓展融資渠道,建立多元化、可持續的資金保障機制。積極探索建立引導基金,支持海綿城市建設發展。

  (三)強化督導考核。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要會同省有關部門,加強海綿城市建設指導,抓好試點城市建設,儘快形成一批可推廣、可複製的示範項目,經驗成熟後及時總結、有效推開。要按照住房城鄉建設部《海綿城市建設績效評價與考核辦法(試行)》要求,定期組織海綿城市建設工作檢查,對水生態保護、水環境治理、水資源利用、水安全運行等工作進行評價考核。要將海綿城市建設目標納入省級園林城市、節水型城市、人居環境獎等創建評價指標體系,有力推動海綿城市建設。


已經開發的地塊做這個確實成本高。比如把路刨了做低勢綠地,確實可操作性不強。至於案例,可以看看美國西雅圖政府網站,西雅圖低影響開發做的不錯。但是題主所說的佔地問題,雖然海綿城市要佔用一定土地,但是能夠解決雨洪管理的問題和提升景觀,這本身就能使土地升值。


推薦閱讀:

打算考華南理工城市規劃研究生,求大神指導下參考書?
懷化這個城市的發展前景如何?
濟南城市規劃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
為什麼曼哈頓和布魯克林有很多橋聯繫,但是和西側的澤西市幾乎沒有修過橋樑?
南京為何要炸橋建隧道?

TAG:城市 | 城市規劃 | 水利 | 風景園林 | 市政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