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帽子王和八旗都統(或者說旗主)是什麼關係?
01-01
只知道後來正紅旗好像禮親王那邊比較多,順治以後上三旗永為自將。查了很多資料都不是很清楚。誰能梳理一下發展流程
今天比較閑,逛逛知乎,隨手答一記。
首先要弄清楚幾個基本定義:
1.都統和旗主是兩碼事,雖然他們在官名上曾經被糅合過。但是具體來說,都統是都統,旗主是旗主,不可混淆。2.都統。各旗分行政上的管理員,不世襲。清初基本由本旗出任,康熙朝中期開始,跨旗出任成為常態。跨旗出任,即正白旗漢軍的都統,不一定是正白旗漢軍的人,什麼旗的都有可能。3.旗主:與一般人理解的不同,八旗實際上所領比較複雜。眾所周知,八旗以佐領作為基礎,一個旗有數個佐領。清代分封宗室,便是分封這個佐領。舉例說,甲旗有50個佐領,A親王領有20佐領,B郡王領有10佐領,C貝勒、D貝子領有10佐領,E、F、G鎮國公or輔國公領有10佐領。A、B、C、D、E、F、G這七位都是「領主」,其中一個旗里最大的領主,作為利益的代表人,被稱為「旗主」,以甲旗來講,就是A親王。清代宗室爵位有「入八分」和「不入八分」的區別,「入八分」的就都屬於「領主」。
4.都統和旗主的區別。都統是個行政官員,旗人對都統沒有任何義務,都統對旗人也只有行政上的權利。旗主是個世襲的身份,旗人對自己的旗主有天生的義務,旗主對自己的屬人有天生的權利——雖然這種權利和義務從太宗開始到世宗朝經過四代帝王的努力,到清中後期基本上很難體現。5.清代鐵帽子王和都統的關係:沒啥關係。鐵帽子王經常也出任都統,反正就是個行政官僚。6.清代鐵帽子王和旗主的關係:清代一共有12家鐵帽子王,8家親王4家郡王,其中有6家是清初的旗主。具體為:禮親王——正紅旗旗主。睿親王——原兩白旗旗主,後正藍旗領主。肅親王——原正藍旗旗主,後鑲白旗旗主。豫親王——原鑲白旗旗主,後正藍旗旗主。鄭親王——鑲藍旗旗主。克勤郡王——鑲紅旗旗主。
(清代宗室的旗分清初變動比較大,如睿親王平反後進了正藍旗,也就失去了旗主的身份。這裡寫的比較簡練。)除去這6家外,其他的幾家都屬於領主,而不是旗主。具體為:庄親王——鑲紅旗領主。怡親王——正藍旗領主。恭親王——鑲藍旗領主。醇親王——鑲白旗領主。慶親王——鑲藍旗領主。不過如我前面所說,乾隆朝之後,旗主的身份基本上沒有什麼大意義,高宗、仁宗、宣宗三帝也數次提出過削弱旗人對旗主的義務,所以其實後來沒什麼明確的旗主的說法了。不請自來。。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鐵帽子王的概念: 鐵帽子王是世襲罔替的王爵,比一般的親王享有更優厚的待遇和特權。 清朝共有12位承襲爵位無需降等的「鐵帽子王」,其中八位是在清朝開國之初立下戰功的皇親宗室,因為他們功勛卓絕,所以獲得世襲罔替的永久封爵,同時還享有配享太廟的殊榮。另外四位屬於恩封,他們是因在清朝中後期穩固江山中立功而受封的 PS:清王朝分封皇室爵位共有功封、恩封、襲封和考封四種形式十二等爵,其中輔國將軍以上還分世襲罔替和世襲遞降兩類。一般情況下,因為功封王爵者多屬世襲罔替,也就是俗話說的「鐵帽子王」。因為恩封爵位者則多屬世襲遞降,但在遞降到輔國將軍這一爵位時便不再遞降。獲得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等爵位的宗室並不能世襲,每世遞降一等。無爵位的宗室叫「間散宗室」,用四品頂戴。惟有12大「鐵帽子王」因為其祖先功勛卓著,被賜世襲不降封典。如果某「鐵帽子王」獲罪奪爵,以其旁支襲爵,但其後世也不乏被奪爵的歷史記載。 其次,樓主可能沒有說清楚,到底是八旗都統還是八旗旗主和都統。。。 八旗都統衙門是機構名。清代八旗都統在京師的公署。掌滿洲、蒙古、漢軍二十四旗軍務旗務。 八旗旗主顧名思義就是八旗旗主了,,(⊙o⊙)…額。。八旗制度是努爾哈赤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正式創立。1601年初建時僅三旗:黑旗、白旗、紅旗。1615年因「歸服益廣」將三旗析設為八:原紅旗分為正黃、鑲黃二旗;原白旗分為正白、鑲白、正藍三旗;原黑旗分為正紅、鑲紅、鑲藍三旗。合稱八旗,統率滿洲、蒙古、漢軍。 其實開始時是一樣,後來不一樣了。八旗旗主不在兼任都統一職,變成了榮譽稱號,都統成了實權人物,由皇帝任命。所以實際上都統才是清代八旗滿洲、蒙古、漢軍的最高長官,有實權的那種。清入關前,滿語稱固山額真,設1人;設左右梅勒額真(後改為梅勒章京)各1人。順治十七年(1660年),從漢語,改固山額真為都統,梅勒章京為副都統。執掌一旗之戶口、教養、官爵承襲、軍事訓練等。京師八旗滿蒙漢各有都統1人,從一品,共設都統衙門24處。在各省置駐防八旗,轄兵2000名以上者,以將軍領之。全國設將軍衙門13處均從一品,以滿洲王公或親信大臣兼任。各防以將軍或都統為長官。一般將軍與都統不並設,凡設將軍處,下置副都統。在某些地區,副都統即為一地駐防旗長官。 大致就是這麼多了,歡迎補充。。。
女真部落,建州氏族,首領努爾哈赤,通過戰爭和聯姻,統一了各個勢力集團,鑒於惡劣的政治環境,以及內部紛爭,進行了民主集中制,將所轄人口劃為八個部分,獨立運行,軍政一體,亦民亦兵,以不同旗號為名稱標誌:努爾哈赤身為大汗,親自統領最精銳忠誠的兩黃旗,其餘由傑出的成年兒子、侄子和孫子各統領一旗,擁有名義上的所有權和實際管理權以及戰時指揮權。以最受寵的多爾袞三兄弟逐漸接手核心的兩黃旗。這就是旗主的開始。 皇太極繼承大汗位後,建立皇室家族王公爵位制,有親王、郡王、至低級將軍,因為都是紅一代,不涉及繼承問題。此時的幾位旗主都是兄弟子侄,勞苦功高,都受封親王、郡王,所以稱旗主王爺。在激烈的皇權博弈後,皇太極是皇帝,八旗總旗主,直轄三個旗,這就是上三旗。上三旗才能承擔護衛皇帝職責,能出任重要官職,上三旗的集體所有的奴才被組編為後來的內務府,也被信任,例如曹雪芹家族。剩下的五個旗,被稱為下五旗,由旗主王爺管理。 皇太極整編八旗後,又建立清朝朝廷,管理所轄的土地人口。此時,各位旗主或者年老,或者政治鬥爭失敗,皇太極順勢將那些只擁有爵位但沒有八旗管理權的兄弟子侄,全部劃分到下五旗。高級爵位的宗室,各自分管一部分佐領,和旗主王爺一起商議本旗事務,稱管旗王爺。低級爵位的宗室,享有特殊政治經濟待遇,但無法參與管理權。 隨著時間推移,一是宗室人口的增加,二是年齡的新陳代謝,三是皇權徹底壓倒家族,四是皇帝與家族成員的血緣漸遠,五是功臣勢力的崛起。而皇帝對宗室、八旗和朝廷的掌控越來越緊,最早的五位旗主王爺世襲,加上後來特賜的幾位世襲親王,其他人都必須降級繼承。皇子成年後劃入下五旗,參加旗務管理。選派八旗功臣出任都統、副都統,實際管理整個旗務,選派八旗人員出任旗內中級領導——參領、副參領。從八旗抽調精銳成立護衛營健銳營、火器營等,由皇帝直轄,派專人管理。各個旗抽調精銳成立武裝單位,由皇帝直轄或者各旗都統管理。可見,旗主王爺雖然世襲,享有所有權,但歷代皇帝不斷將兒子派來分權。又派旗人官員實際承擔管理權。又將旗內力量抽調,由皇帝統領。清軍入關後,東北三省實行軍政一體化管理,每一省設將軍,副手稱副都統,統管轄內軍民滿漢所有事務。清朝在天下要害地方派駐八旗兵,例如朝廷在浙江、福建,設立總督、巡撫,八旗兵則駐紮在杭州,設杭州將軍,是閩浙二省最高官職,又在福州、寧波等地方派八旗兵,設副都統,聽命於將軍。這些派駐天下的八旗,戶口在所屬的旗,但都直接聽命於皇帝。征戰時,最早旗主王爺帶旗兵出戰,後來是年輕英勇的皇子,也就是管旗王爺統帥,再後來是皇帝委派的都統副都統領軍,最後直接由皇帝任命臨時大將軍,八旗只能派旗兵。而旗主王爺不僅逐步失去了獨立管理權,又脫離了行政權,又失去了軍務權,戶口權。甚至於各個旗的兵力、戶籍單位都被逐步抽調,集中到了皇帝手裡。 所以,努爾哈赤時代,子侄們各管一旗,是為旗主。皇太極時代,皇帝直轄三旗,老旗主們分管下五旗。再往後,皇子們參與管理權,接著皇帝派官員實際管理旗務。這期間,實行爵位制度,別人都是降級,老旗主受封王爺並世襲,稱為旗主王爺。而後世又有皇子皇孫受封世襲王爺,但不可能有旗主的名分。從某種意義上說,皇帝即是總旗主,又是上等三旗的旗主王爺。因為皇子都是分派到下五旗,而等皇帝即位後,戶籍都會調到上三旗。又因為努爾哈赤最早統領的是最精銳的黃旗,黃旗分為正黃、鑲黃旗,鑲黃旗功臣最多,勢力最大,也最受信任,皇帝的戶籍也會落在鑲黃旗。按排名是,鑲黃旗,正白旗,正黃旗。
都統屬於朝廷行政制度下的官僚機制,從最早的八旗制度開始就產生,後面還有熱河都統、察哈爾都統等。主要負責朝廷不設駐防將軍地區的八旗(不限滿洲八旗)營區軍政事務。滿洲八旗內部的人對都統本身沒有旗人義務,但對旗主有形式上的義務。滿洲八旗旗主都是皇室宗親,而都統未必是。
沒了解,不瞎嚷嚷,坑留給真正知道的大神
閃開~~~~
推薦閱讀:
※為什麼滿族文化沒有像蒙古文化一樣很好的保留下來?
※金國時期的女真服飾與後金、清國時期的旗人服飾有何異同?
※滿族對人類文明發展有哪些貢獻?
※紅樓夢裡僕人直呼主人名字是旗人風俗嗎?
※為什麼滿族的存在感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