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運營、用戶運營、內容運營什麼區別?

產品運營、用戶運營、內容運營什麼區別?


可以從工作上不同來區分三者的關係。

一. 產品運營要做什麼?

1. 產品研發期——產品上線前:首先產品運營要搞清楚產品的定位以及目標用戶。

2. 產品種子期——產品內測期:在這個階段,產品運營主要目的在於收集用戶行為數據和相關的問題反饋,和產品策劃一起分析討論進行產品優化。

3. 產品成長期——產品爆發期:產品要爆發,活動策劃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4. 產品成熟期:穩定期對產品意義重大的就是小版本的迭代更新。產品運營就要做好產品策劃和用戶之間的橋樑作用。

5. 產品衰退期:這個階段,用戶的流失加劇,用戶活躍度也明顯下滑,營收貢獻也急劇下降。公司策略方面:技術的支持減少,新產品開始推出。

二. 用戶運營要做什麼?

1.用戶運營以用戶為中心

2.制定運營戰略與運營目標

3.運營過程的計劃、組織、實施和控制

4.具有指導意義的數據分析

三. 內容運營需要做什麼?(詳細)

(1)建立知識庫 累積素材

做內容運營,必須要每天不斷吸收最新的知識,信息累積一定要夠,這樣寫起文章才能更信手拈來,有理有據。

現在獲取信息的方式非常多,小辦建議大家關注30個以上和你輸出內容相關的微信公眾號,每天看下同行或者目標群體都在看些什麼內容。除了微信公眾號外,各種網站、社區(豆瓣、天涯等)、微博等每天也會產生大量的高質量內容,都是獲取信息的渠道。

大家可以建立一個表格,將內容來源根據:來源、類別、亮點、內容方向、專業度等進行分類,以便於查找。

(2)統計各項數據 並做適度的分析

你輸出的內容是否能為平台帶來目標用戶?如何判斷這些內容是否對用戶有吸引力?這些數據都需要內容運營在日常工作中做統計收集,可以分為兩個步驟:

第一步:了解用戶需要看什麼樣的內容

1.先思考你家產品的定位是什麼,知道了你產品的定位才能知道產品需要什麼樣的內容。

2.思考用戶是誰,思考這些用戶有什麼樣的特徵,想想他們會需要什麼樣的內容。

3.想想你的同類型的產品都有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了解到你的競爭對手都有誰,就能知道自己的戰鬥目標,找到了競爭對手其實也幫你找到了一條好的內容資源渠道。

了解產品,了解用戶是內容運營初期必須完成的工作,前期定位越清晰越精準,後期越容易獲得精準用戶。

第二步:分析效果並進行找出問題進行調整

內容發布出去後,需要及時對發布效果進行統計,根據不同的發布平台有不同的統計方式。

以網站為例,數據來源通常是PV (頁面瀏覽量) /UV (獨立訪客) /跳出率/停留時間等。

通過數據統計工具可以看到各主要頁面的跳出率,以確認內容質量是否有問題。如果是UV降低,PV發生變化,通常情況可能是內容整理質量在下降,如果UV降低,PV增加,有可能是內容吸引力增加,但是內容面對的用戶群變窄。

通過一系列的數據統計,定時對推送的內容進行調整,也是內容運營日常工作。

(3)統計各項數據 並做適度的分析

做內容運營需要不斷學習新知識並進行實踐,比如看看獲得100萬+點擊量的文章是從哪種角度來「打動」讀者的心,是通過哪些渠道發布,做了哪些推廣等等,並深入分析,學習當中的精華,並進行實踐。

這裡講的學習,不是你看了就算了,而是你看一篇乾貨的同時,能真正理解文章的含義並學習當中的要點。

若你想系統學習互聯網運營知識,歡迎加入辦辦學苑,一年分享500篇互聯網運營幹貨,舉辦上百場線上運營公開課,回復 【 我要入群 】,辦辦學苑客服還會拉你入學習小組哦。


好久不見的老同學在一起總是說誰誰誰學後端開發怎麼怎麼樣,誰誰誰學設計挺厲害,最後問,你做運營到底是幹嘛的?面對這個問題,其實我一時也有點懵逼,總是想該怎樣說。。。

整理下思路,希望我的老同學可以看到,其實我還是蠻有逼格的,哈哈

別人的疑問總是讓我措手不及,解釋完之後總會來一句,運營好像就是打雜的。。。

好吧,我們做運營的其實只是搬運工,什麼?---------夢想的搬運工。。。理解了?

好了,廢話不說了,老同學,答案給你了。。。

總得來說:運營包括(新媒體運營,內容運營,渠道運營,用戶運營,活動運營)

哦了,別亂,深呼吸,接著往下看,,,

那麼他們之間到底有什麼聯繫呢?聯繫就是:誰離開了誰都可以生存,但是過得會很不好!

舉個例子吧:

假如你是一個公司的運營負責人,現在需要運營一個產品,那麼初期,你基本要做的就是:

根據核心用戶群,制定運營計劃;準備材料,提交上線;申請各大自媒體賬號;寫文案;做好客服陪聊,做到用戶來者不拒;然後繼續寫幾篇軟文,做幾個活動···············

。。

。。。

兩個月後,你會發現,通過自己的努力,你的產品通過自媒體,朋友之間的推薦等方式,開始累積了幾萬用戶,哇,是不是有成就感???!!!

於是,你除了拉新,還要考慮留存和活躍度,既要累積粉絲,又要策劃和互動,一個人已經忙不過來了,,

所以呢,你找了一個人專門負責微信和微博的內容編輯和粉絲互動,這時候,你的團隊就開始有了獨立的新媒體運營。。

-------哦喲,好叼哦!----打住,繼續

然而此刻,隨著用戶的發展,為了提高用戶的留存轉化,你的平台需要添加更豐富的內容。。。

比如是不是要添加產品相關的說明教程或者案例,讓新用戶進來就能一目了然操作,這是不是很爽啊。----確實-----而這些內容的生產,組織,用什麼樣的形式推薦什麼樣的內容,才能更容易收到理解和關注,所以,這時候你必須開啟另一個項目-------

就這樣,內容運營誕生了。。。

------我覺得要漲工資了。-------你很有想法,但是繼續

然後過了四個月,用戶已經有十幾萬了,這時候的你開始瘋狂追求用戶的爆發增長,你利用各大媒體和推廣渠道,什麼SEO,SEM,騰訊廣點通,微博粉絲通等等付費的,免費的都啟動了

但是做了之後才發現渠道的執行和數據監測工作量還挺大,於是你又找人專門來負責這些推廣和流量拉新,所以呢,順理成章,你的團隊又多了一位渠道運營。。。

慢慢地,你發現,越來越多的用戶需求不一,你需要根據不同用戶的不同需求來特殊對待。尤其是一些核心用戶,對產品發展有著特別特別重要的作用。所以,這時候,你該考慮下用戶參與感了,說到這裡,你應該想到了「小米的100位夢想贊助商」,於是,為了提高用戶的粘性和活躍度,需要專人負責這塊,很自然的,用戶運營就產生了。哦耶。。

此時,你的用戶已經進入了成熟期,用戶還在增加,產品還在不斷優化。你開始覺得,有些運營手段,需要一個套路,便於用戶建立一個固定的認知,

比如:活動要開始固話,多久搞一次全站性質的大活動,多久做一個局部的小活動;

又比如:是不是需要有人專門來策劃一些重要節日或者時事熱點之類的活動;

所以,你的部門又多了一位---活動運營。。。

到這裡,你的運營團隊,就搭建完成了。。。

怎麼了?懵了??我已經被我感動,別拉我。。。

其實呢,並不是所有公司都需要細分所有類型運營。。。在創業公司,也許你就是七個葫蘆娃合體的「金剛葫蘆娃」,什麼都得會,什麼都得懂。。

說到這裡,你應該稍微理解運營是幹嘛了吧,老同學。。。什麼?不懂!

好吧,沒關係,別吃飯別睡覺,多看幾遍,相信你會看懂的,你那麼聰明,對吧。


當別人問你互聯網運營是做什麼的,你也不知道怎麼回答吧。今天姑婆為你全面解析互聯網產品運營,以後碰到這種問題要知道怎麼回答哦。

一、什麼是運營

一、運營的定義

從廣義的角度上說,一切圍繞著網站產品進行的人工干預都叫運營。所以某種程度上,我認為互聯網產品公司只有3個業務部門:產品,技術,運營。產品運營這個概念就=運營,只不過可能你的公司或者產品是以產品為主,運營為輔,所以這時候沒必要單拆一大堆人馬出來做運營,所以就統稱為產品運營。

二、運營的劃分

細一點的我把運營分為市場運營,用戶運營,內容運營,社區運營以及商務運營幾個大類。

1、市場運營:以Marketing為手段,通過花錢的不花錢的方式,進行對產品的一系列宣傳,曝光,營銷等行為的干預手段。多見於需要一定程度砸錢的產品,但砸錢和市場行為不是等同的,既有不花錢的市場行為,也有砸錢的其他運營手段。這一點為主要運營手段的往往是一些離錢近的企業,因為只有離錢近,有完整盈利模式的才會在市場運營中不斷擴大投入。

2、用戶運營:以人為中心的運營手段,常見於UGC社區,以貼近用戶,團結用戶,引導用戶為手段的運營方式。表現在你會發現網站運營人員非常願意和用戶交流,逗比,談天,八卦,有的時候你都分不清這是用戶還是官方工作人員。在一個產品早期,運營人員自己的主動使用和干預非常重要。

3、內容運營:一種是在UGC社區,將用戶產生的高質量內容,通過編輯,整合,優化等方式進行加工,配合其他手段進行傳播。這跟用戶運營往往相輔相成來做的,例如你在知乎回答一個問題,回答的很精彩,知乎的同學會把你的回答和別人的回答拿去整理好,然後通過微博,日報,周刊等手段傳播,這就是以內容為中心的運營。

另一種是在一些媒體產品,比如澎湃新聞,比如鈦媒體,36kr這種,也是以優秀的內容為核心來運營,和前者不同的是自己采編,整理,撰寫的成分較多,不一定來自於用戶。(當然了,很多知乎回答問題的同學都很憤怒自己的文章被抄襲,不署名轉載等等,但其實做內容運營的那些同學,抄襲就是工作之一,所以大可不必在意。我非常理解你們,所以本文歡迎抄襲,歡迎轉載,不需署名,但經常更新,請記得轉載全了)

4、社區運營:面向社區消費者進行的干預活動,比如整站做個活動啊,抽獎啊..投票啊,轉載一些好文章到社區里引發討論啊..都算。早些年我把社區運營和用戶運營放到一起跟別人講,但是後來發現這其實有點問題,因為,面向UGC用戶的運營,和面向普通社區消費內容者的運營也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工種。所以就單獨拿出來說了。社區運營這類的工作玩到極致就是不斷的在社區里煽風點火,引發大家互噴,活躍整個社區。(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研究nga的「噴鬥士競技場」,這個模式近些年也被很多其他的論壇或者社區引用,效果相當不錯。)

5、商務運營:這類方式多見於一些商務B2B的產品,分為BD和銷售兩種。銷售是直接賣產品,BD是更多是互惠互利的一些合作。這都是手段,目的都是為了弄來用戶,然後留住他們。很多企業級產品都是以這種運營方式為主要手段的,例如BAT的雲服務產品,或者拉商家入駐,拉企業團隊來用自這種。

而圍繞運營,或者運營人員的成長,就先要理解產品技術運營分別在一個互聯網產品之中起到什麼作用。

產品:把東西想出來技術:把東西弄出來運營:把東西用起來嚴格意義上產品和運營也因為公司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定位和邊界,這就因人而異了。不同的產品,這三個領域的側重不一樣。例如拿BAT來說,百度重技術,騰訊重產品,阿里重運營,這都是大眾心中的普遍概念,某種程度上都是和公司最開始的業務,最核心的業務是什麼有關。當然公司大到一定程度,其他部分也很強,不會差到那裡去。但某些小公司,還是有前期側重點的。

二、運營要做什麼

不過說回到運營,我認為所有在做運營的同學,最核心的一條心理素質就是:別去逼逼產品和技術,要有他們做出一坨屎你也能翻著花讓人吃下去然後打好評的覺悟,以及能力。從基礎的層面來講,運營要關注和涉及的工作通常包括了如下三方面——拉新、留存、促活。

1、拉新:就是為你的產品帶來新用戶。帶來新用戶的手段和途徑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策劃和製造一個具有傳播性的話題和事件,可以是投放廣告,可以是居於站內做個活動,還可以是通過微博、微信??因而,在拉新的層面上,一個運營可能會涉及到以上各種手段中的一種或多種。

2、留存:就是要通過各種運營手段確保用戶被拉到你的產品和站點上之後,最終願意留下來跟你一起玩。留存所對應的指標叫做留存率,再細一點,還可以再細分為次日留存、7日留存等等。一個產品最悲催的情況莫過於,砸了大量銀子和資源把用戶成群結隊的引進來,最後卻發現用戶的留存低得可憐。

提升留存的方式,同樣是多種多樣的,你可以扮成一個萌妹紙跟你的用戶們搭訕,可以張羅出一批無節操無下限的活動或任務來讓你的用戶上來就可以玩得很開心,還可以創造出一大批有乾貨有料的內容讓你的用戶們可以看得樂此不疲。

3、促活:即「促進用戶活躍」,再俗一點,就是讓你的用戶願意更頻繁、更開心的跟你在一起玩。通俗的講,即讓用戶在已有的基礎上還可以跟你一起玩得「更High更爽更持久」。這裡可乾的事同樣很多,包括但不限於構建用戶模型,沉默用戶召回,用戶激勵體系的創建和完善??等等。

無論你是初級小編,微博賬號管理者,還是運營總監,coo,你最關心的東西,從頭到尾只能有一點弄來用戶,然後持續的留住他們。你做的所有工作都要緊緊圍繞這一點來進行,任何工作(包括你的團隊成員的工作)都必須直接或間接指向這個目的中的一部分,為數據結果負責。

看起來簡單,實際上都不簡單。比如各位運營同學你們捫心自問一下,自己最近一個月做的工作,哪些工作是對這個目的有明確「數據結果」的,哪些工作是沒有的。如果沒有數據結果的工作比例太多,你需要反思一下自己的工作了。

將運營工作拆分成以下四個核心環節:

1、找到用戶在哪

用戶畫像,調查,需求分析等工作,沒錯,你需要理解你的產品,哪怕他是一坨屎。

2、以能接受的成本弄來用戶,讓他們用你的產品

市場投放,渠道拓展,商務合作,內容編輯,社會化媒體策劃活動等等,花錢不花錢都是為了這個目的,自己費盡心思一個禮拜搞個東西有時候還真不如花錢雇專業的人搞。

3、讓用戶持續用你的產品 用戶運營,社區運營。

4、跟用戶在不用產品時候保持聯繫

召回,微博微信運營,反饋,與別的產品進行商務合作。

三、運營的上升軌跡

在我看來,初級運營和高級運營並沒有嚴格的分水嶺。某種程度上說,如果你在以上這四個環節,只負責其中一個環節的一個子項目(例如微博運營專員,微信運營專員,內容編輯,社區活動策劃等等),那可以被定義為初級運營。往往初級運營是在2-3-4之中的,1你只需要理解貫徹就行了,還沒到參與決策的地步。這時候你是一個執行者,踏踏實實做就是了。說實話,這階段,你的工作西,從頭到尾只能有一點弄來用戶,然後持續的留住他們。你做的所有工作都要緊緊圍繞這一點來進行,任何工作(包括你的團隊成員的工作)都必須直接或間接指向這個目的中的一部分,為數據結果負責。

看起來簡單,實際上都不簡單。比如各位運營同學你們捫心自問一下,自己最近一個月做的工作,哪些工作是對這個目的有明確「數據結果」的,哪些工作是沒有的。如果沒有數據結果的工作比例太多,你需要反思一下自己的工作了。

將運營工作拆分成以下四個核心環節:

1、找到用戶在哪

用戶畫像,調查,需求分析等工作,沒錯,你需要理解你的產品,哪怕他是一坨屎。

2、以能接受的成本弄來用戶,讓他們用你的產品

市場投放,渠道拓展,商務合作,內容編輯,社會化媒體策劃活動等等,花錢不花錢都是為了這個目的,自己費盡心思一個禮拜搞個東西有時候還真不如花錢雇專業的人搞。

3、讓用戶持續用你的產品 用戶運營,社區運營。

4、跟用戶在不用產品時候保持聯繫

召回,微博微信運營,反饋,與別的產品進行商務合作。

三、運營的上升軌跡

在我看來,初級運營和高級運營並沒有嚴格的分水嶺。某種程度上說,如果你在以上這四個環節,只負責其中一個環節的一個子項目(例如微博運營專員,微信運營專員,內容編輯,社區活動策劃等等),那可以被定義為初級運營。往往初級運營是在2-3-4之中的,1你只需要理解貫徹就行了,還沒到參與決策的地步。這時候你是一個執行者,踏踏實實做就是了。說實話,這階段,你的工作以天為單位計算,可替代性非常強,我看過拉勾的招聘數據,一般都在5-8K之間,這活也就值這個價。

而當你做的越來越好,對你所在的環節理解的越來越深刻,並且開始逐漸把自己的能力範圍覆蓋到整個環節時候,你已經算是一個中級運營了。你可能不關心市場投放,只關心留存,甚至不關心留存,只關心重複購買/粘性用戶UGC。說白了就是你在整個產品的業務鏈條中,作為某個環節的manager,已經形成了某一種不能被繞過去的關卡,這也是你的價值所在。這時候你值8-15K之間,除非你在企業最核心的環節,不然你還是有一定可被替代性的。這時候開始以周作為計算單位來考量你的工作效果。

然後當你做著做著,能力越來越大,視野越來越大,你開始琢磨怎麼向上下游進發。

例如你是一個市場經理,你已經開始考慮拉來的流量能否留下來,主動開始配合社區運營人員做一些活動,或者你是社區運營經理,你策划了一個社區內的UGC活動,然後主動協調市場人員去把這些精彩的UGC傳播到外圈,你在不斷的擴大自己的能力範圍,而到了這個階段,你就已經向高級運營進階了,視野更大,資源更多,需要布的局開始以月甚至更長時間為單位去計算,你的任何一個決策會影響之後相當長時間內的運營狀況,風險越大,責任也就越大。

我之前說的核心目的其實裡面有2個層面,1是拉新,2是留存,如果你從1突破到2,或者從2突破到1,並且都做的很好,可以開始控場,根據產品不同階段的不同需求,來關注不同階段整個運營環節里最應該先從哪裡突破,用全盤考慮去合理的配比資源,無論是金錢還是人力,都在你眼裡是可以調配的資源,不計較一城一地得失,以一個比較長的時間線去考慮問題的時候。你就已經初步具備一個運營總監的能力了,再下一步就是COO了。有的公司coo還要考慮投資人關係,PR,各路vender的調配,大型的商務合作,不過這些就已經跨入公司而不僅僅是產品層面上的運營了。

而這一層也是最難突破的,瓶頸在於如果你之前一直都是在「拉新「」留舊「其中一個領域中深耕的話,你深耕的越久,做的越深,你越難以跳出來去理解另一個領域。因為這裡面的價值觀和思考的方式是完全完全不一樣的。因為用戶完全不一樣,你花了N長時間,理解了陌生用戶是怎麼想的,他們怎麼會一步步開始使用你的產品,而你需要花幾乎等量的時間,去理解你的熟悉的用戶他們具備的是什麼特性,如何會連續使用。

我舉個極端的例子,比如說百度的鳳巢系統(就那個搜索推廣的後台)。如果你的目的是為了拉來新用戶用,你需要讓用戶有這樣一個認知:「在百度投廣告靠譜」,你可能得花好多時間去跟用戶灌輸「簡單,易操作,流量大,幫你掙錢」這些點,這就是拉新運營的重點。這時候在用戶心智中,你的競爭對手是騰訊廣點通,微博粉絲通,門戶投banner,還包括線下的廣告體系。而由於你的用戶太」蠢「,不能極快的理解你這些點,於是乎你需要銷售死磕,上門,辦各種會,做案例推廣等等,各種地方投廣告,刷牆。

而如果你的目的是為了讓已經開始用鳳巢的人花更多的錢,那就不僅僅需要讓用戶覺得你好,還得讓用戶覺得,他在這裡也好。我見過太多人用了一下鳳巢就玩不轉然後棄之不用的情況了。這個時候你的思考維度就已經變成,我怎麼讓用戶從鳳巢掙更多錢,持續加大投入balbla。然後你就需要技術指導,關心用戶的賬戶狀況,提供更多更好用的工具。你這時候的競爭對手或者說干擾項已經變成了前段的銷售,客服,或者產品,技術等等內部因素。

————————————————————————————————

姑婆那些事兒是移動互聯網推廣運營知識分享平台,我們邀請一線互聯網人分享實操經驗,內容包括App(android,ios)推廣運營、Wap推廣運營,校園推廣及互聯網領域最新動態 。歡迎大家積極踴躍與我們一起探討推廣運營那些事兒。


#福利#

關注姑婆公眾號:gupo520,回復「資源」即可獲得以下內容。

姑婆整理了互聯網運營人的學習資料,我們將持續更新。當前共14個套文件,包括了《運營-系統思維導圖》《16個策劃方案資源》《23個H5經典案例》《19個SEO相關工具書+案例》《19個時間管理資料+素材》等等,知識永不過時,希望能和小夥伴們一起成長。

http://weixin.qq.com/r/e0lNVQvEi1b0rU829xxp (二維碼自動識別)


關於內容運營

前言

前段時間被騰訊投資快手的新聞刷屏了,不知不覺,現在的快手已經是中國第一大短視屏應用,打開快手你看到的畫風是這樣的:自虐視頻、低俗段子、和行為怪異的人。為什麼這樣的快手會得到騰訊的青睞呢?也許可能跟騰訊在內容領域的乏力有關吧。

在往前一段時間,網易雲音樂的廣告佔據了我的朋友圈,當時好評如潮。打開網易雲音樂,在單曲中,周杰倫的《晴天》有150多萬條評論,驚世駭俗,《See You Again》有12萬評論,阿獃的《Hello》有7.8萬評論,一首歌會有這麼多的評論,側面反應了網易在內容領域的深耕細作以及取得的驕人成績。

以上,舉的2個例子只是想說一件事情:在這個知識爆炸的年代,隨著內容傳播渠道的豐富,內容價值已然回歸。那麼,我們是否清楚內容運營究竟是什麼?如何才能完成從運營菜鳥到老鳥的轉變?

什麼是內容運營?

剛畢業那年,我進入了一家互聯網公司,公司的主要業務是做本地生活服務,當時接觸最多的就是我們公司的文字編輯和圖片編輯,後來自己負責微信公眾號運營的時候常常被人叫做小編。這大概就是我們日常接觸最多的內容運營2種存在:網站編輯和新媒體運營。

內容運營是非常廣義的一個稱呼:快手、鬥魚、知乎、豆瓣、天涯、虎嗅、AB站都是;

內容運營也是一個非常狹義的稱呼:活動文案、文章標題、配圖等等也都是。

如果要為內容運營做一個定義,我覺得應該是:建立、促進內容生產-內容消費-內容傳播。

內容運營的價值是在用戶和產品之間搭建一座橋樑:撰寫、編輯內容引導用戶持續訪問,設定激勵機制(物質或者精神)促進用戶傳播內容,拉動更多用戶消費內容、傳播內容,並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內容產生的2種模式

內容的產出有且只有2種模式:UGC和PGC

UGC(User-generated Content,用戶生產內容,也稱UCC,User-created Content)

UGC的優勢是:用戶可以自由上傳內容,參與度高、黏性高,平台內容豐富,滿足不同人群的消費需求;劣勢是:過度自由和參與內容生產的人員水平有差異以及個人傾向性不同,導致內容質量良莠不齊,難以管控。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接觸UGC平台是比較多的,下面舉幾個例子:

天涯

很少人知道《滾蛋吧!腫瘤君》、天下霸唱的《鬼吹燈》、孔二狗的《黑道風雲20年》以及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等等超級IP最早都出自於天涯,UGC不僅僅是我們在百度貼吧發幾個帖子,在BBS論壇灌灌水。天涯這樣的早期UGC平台產生過大量的優質內容,不過現在的天涯開始慢慢沒落了,為了促進優質內容的持續產出,天涯在鼓勵優質內容生產的機制上不在局限於精神激勵如瀏覽量、回復量等等,也開始融入打賞等物質激勵促進內容變現。畢竟,在談錢的年代一直談著情懷,挺傷錢的。

今日頭條

今日頭條至今已經有超過5億的用戶量,在內容運營的機制上是以技術驅動,從而解決熱門文章推薦以及新文章的冷啟動問題。在用戶看來,我之前瀏覽了什麼內容,今日頭條就會給我們繼續推送類似的文章,比如我是皇馬球迷,關於皇馬的新聞我之前有打開的記錄,今日頭條就會優先給我推送皇馬的新聞。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夠根據用戶的興趣精準推送用戶喜歡的內容。不過,作為今日頭條的老用戶,我覺得今日頭條的評論比內容要精彩,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相同的看法?

豆瓣

從內容的生產、推薦、到傳播這個流程來看,豆瓣無疑是做的最好的。豆瓣的定位很準確,從豆瓣的廣告「豆瓣,我們的精神角落」足矣說明。豆瓣在內容的推薦上不是單純的放任不管,而是採取一定程度上的人工干預,這樣的好處就是確保展示給所有用戶看的內容和平台的定位保持一致,而在小的板塊如豆瓣小組則是按照最新回復的形式來展示。

PGC(Professionally-generated Content,專業生產內容,也稱PPC,Professionally-produced Content)

PGC的優勢是:分類專業化,內容精品化,非常適合平台早期發展,吸引流量。但是由於對於內容的質量要求非常高,往往內容的生產都是出自專業人士之手,導致內容產出難以規模化,制約平台的發展。

同樣舉幾個PGC的典型代表,這裡就不展開分析了:

商業周刊

虎嗅

知乎日報

內容運營方法論

常常有做新媒體運營的朋友找我吐槽:明明發了那麼多推文,追熱點、寫段子、研究爆款文章標題,最後的結局依舊是沒人閱讀、沒人轉發,每次推送一篇文章粉絲沒增長多少反而掉了很多,想了好多辦法依然沒什麼卵用。

我想,這也是很多內容運營的困惑吧。

好的內容,往往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合,一些爆款文章的傳播在偶然性中帶著必然性。比如說今天刷屏的張五毛《北京,有2000萬人假裝在生活》,這裡包含外地人在北京打拚的辛酸苦辣,一些區域性的地域歧視,一線城市的房產難、落戶難,人際交往冷漠等等爆點,尤其是地域歧視這個問題一點就爆。假如,你把北京換成上海、廣州、深圳這篇文章的邏輯依然沒有絲毫問題。

天時和地利往往需要命運的垂憐,而人和則是我們可以自己把握的。

傑克·特勞特在《定位》中說:定位是在潛在顧客的心智中佔領一個有價值的位置,定位的基本方法,不是去創造某種新的、不同的事物,而是去操控心智中已經存在的認知,去重組已存在的關聯認知,定位也許會要求你極度簡化你的傳播內容。複雜是定位的大敵,簡單是定位的真諦。

作為內容締造者,你一定要清楚自己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有所為有所不為,並且形成自己的風格,給自己貼上一個標籤,以搶佔用戶心中的一個位置,並且降低用戶的認知成本。

提起陌陌,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是約炮;提起豆瓣,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是一群小清新小文藝的聚集地;提起知乎,大家第一個想到是這裡潛伏著一群各行各業的大神,乾貨很多。

這些都是人格化的標籤,用戶發現你、喜歡你、主動分享你。

清楚了定位和目標人群後,需要掌握內容運營的底層邏輯即我們通常所說的方法論,每個人的方法論都不一樣,我推薦的方法論是:

解構-觀測-對標-學習-重構

解構:分析產品定位,確定運營目標和人群。

比如我寫公眾號,面對的人群是想了解互聯網運營,或者有著1-3年工作經驗的人群,我的目標定位就是這樣一群人!在這裡,我會分享運營工作上面的一些經驗,職場相關的工作技巧(雖然我還沒有寫)。

長期來看,我主要分享活動、用戶、內容以及數據4個方向的知識,為此,我製作了Q3季度的公眾號寫作規劃,每個月更新四篇,以周為單位來更新,每個月確定2篇重點更新。這樣,我就把未來三個月的事情做了拆解,每個月每一周做的事情更有針對性。

內容運營一定要長短結合,既有長期戰略又有短期手段。長期戰略就是持續的向用戶輸出內容,建立人格化標籤,短期手段就是打造幾篇精品內容,吸引流量,促進內容傳播。

觀測:運營是一件長期的事情,內容平台明確定位和目標人群後,輸出的內容命中目標人群的精度難以把握,這樣,就需要我們實時盯住關鍵指標,不斷的探索、驗證、修改,內容是否符合用戶的需求?用戶有興趣的內容是否在當時的定位之內?是目標人群定位錯了,還是渠道引流過來的用戶不符合平台的定位等等,通過數據,可以定位到具體原因。下面這些核心指標一定要關註:

1.頁面數據:PV、UV、打開率、轉發率、評論數、訪問次數、人均訪問頁面、平均訪問時常、跳出率;

2.用戶數據:新增用戶數、取關用戶數、次日留存率、七日留存率、DAU;

對標:這個就比較容易了,找出這個行業做的最好的,把他研究透,他是UGC還是PGC,生產的內容如何,傳播機制是什麼,會員體系如何搭建,用戶激勵的方法等等。

學習:比如咪蒙前段發了一篇小黃文,被微信關了一個月的小黑屋,這事兒我們就不要再做了。

重構就是把零散的運營思路串在一起形成體系的運營策略,在這裡就不細說了。

UGC平台如何運營?

任何一個平台的成長都需經歷啟動期-成長期-爆發期-成熟期-衰退期五個階段,UGC平台也不例外,衰退期我們暫不考慮,前4個階段我們改如何去做呢?

啟動期:互聯網都在流傳當年馬化騰在QICQ剛剛上線的時候冒充小美女陪用戶聊天,我覺得這個可信度極高。任何一個產品在剛剛開始啟動的時候,只有極少的用戶,怎麼辦呢?比如社交軟體陌陌、探探,你登陸的時候總是看到附近有很多顏高、胸大、腿長的美女,你可能認為:哇,這個平台的女性用戶真多。真是圖樣圖森破。你給他們發送消息,他們一般都有固定的回復有些甚至沒有回復,搞的好像人氣很旺,其實這些都是程序從網路上按照演算法爬取的照片。

UGC平台在上線初期的時候,最開始的內容也都是由內部員工創造的,註冊一個賬號發表一個帖子,在註冊N多個馬甲小號回貼,營造出一種良好的互動氛圍。往往這些帖子都圍繞著平台的定位來開展的,比如本地生活服務平台,發的帖子一定是哪家的餐館有什麼樣的特色菜,哪個理髮店的髮型師比較nice。

上線初期的內容要聚焦平台的定位來展開,引導用戶生產內容也是如此,不然會造成平台定位混淆,用戶沒法建立清晰的認知。

成長期:經過前期的鋪墊,這一階段平台已經開始聚集一些用戶,但是問題是缺少優質的內容,這時候平台需要做的是邀請些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專家來塑造內容,比如知乎在早期的時候邀請李開復、雷軍等;分達在上線之後邀請王思聰、李銀河、周國平、羅振宇、汪峰,章子怡等眾多明星大咖及健康領域、理財領域、職場領域等名人答主在分答付費語音平台回答各類問題。上線僅四十二天,取得超過1000萬註冊用戶的驕人戰績。行業大V本身帶有極強的話題性和傳播性,他們對於平台的成長期很重要,往往,邁不過這個坎,平台很可能就過不下去。

爆發期:平台人數的快速增長,如何提高用戶的留存尤其是大V的留存,讓他們持續的產出內容就顯得至關重要,這時候平台運營者就要設計精神或者物質的機制讓他們留下來。

比如知乎的關注、點贊、收藏、評論等,比如分達、小密圈的付費,都是有效提高留存的方法。

成熟期:成熟期的平台已經形成了良性的生產內容、消費內容的循環,這一階段的任務就是不斷優化機制,提高內容的質量、促進用戶主動傳播內容,吸引更多的用戶關注、加入平台內容的生產。

後記

內容運營其實是廣義的,一篇文章也只能說說整體的思維邏輯和知識結構,如何構建內容運營的通路,還需要我們每個人在實際的工作中不斷的探索。互聯網不斷進化,運營的工作也在不斷的變化,希望我們能夠一起摸索,砥礪前行。

END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搜索:旭說運營。一起聊聊運營,聊聊工作。


顧名思義:

產品運營-優化產品,結合業務發展、人群定位、場景需求等不斷對產品的機制調優

用戶運營-做用戶分類,資料庫營銷,納新、拉活,主要體現在量級和質量方面

內容運營-更偏重產品或業務深度的模塊,通過內容運營提高用戶活躍、傳播口碑、黏性等,具體看業務發展需求了。


引用對「產品運營」的解釋:

  • 知乎話題「產品運營」描述:產品運營要對用戶群體進行有目的地組織和管理,增加用戶粘性、用戶貢獻和用戶忠誠度,有針對性地開展用戶活動,增加用戶積極性和參與度,並配合市場運營需要進行活動方案策劃。

  • 百度百科:產品運營是一項從內容建設,用戶維護,活動策劃三個層面來管理產品內容和用戶的職業。

  • 知乎大神張亮: 一切能夠幫助產品推廣、促進用戶使用、提高用戶認知的手段都是產品運營。

所以個人覺得「產品運營」是優化產品,這個是不怎麼準確的。產品運營工作職責裡面確實有

通過數據分析並收集整理用戶反饋為移動產品改進提供可行性方案。

但這只是其中的一個小部分而已,而且都不是最重要的。優化產品,這一塊應該是產品經理的主要職責。不是產品運營的。產品運營更偏重於「運營」

產品運營的工作內容,用張亮大神的話,主要分為三塊:內容運營,活動運營,用戶運營。

至於,內容運營,用戶運營,這些目的都是為了讓產品活下去,活得更好。具體的介紹,上面的答案都解釋了。


在我的經驗中,我是這樣來區別它們的:(如有不妥,不吝賜教)

所謂產品運營,就是從三個維度(用戶運營、內容運營、活動運營)去實現四個目標:拉新(粉絲)、拉活(粉絲)、拉沉(粉絲)、拉失(粉絲)最終去實現「終極目標」——提升活躍用戶數(通俗說就是變現量化指標)。

其中用戶運營是核心,內容運營與活動運營只是輔助手段,它們三者一同實現終極目標:做留存、促活躍,提升活躍用戶數!

僅供參考,希望對你用所幫助!!!


最近菜頭先生在自己自媒體平台的後台收到了好多老鐵的留言,但多都在問運營到底該怎麼做。有工作好幾年的,比如銷售崗的、客服崗的同學,也有剛剛畢業相在互聯網行業大有一番作為的大學生。菜頭先生總結一下具體問題就是想轉運營,那麼方向是什麼,想轉運營那麼具體的技能又是什麼。

很多同學在討論運營,尤其是在討論產品運營的時候,就特彆強調工具技能的使用,感覺自己只要能夠通過各種工具做出完美的方案就能夠顯得我很專業,就會是一份好的方案。但其實不然,方案的好壞並不在與其體現的專業度,更在於其落地性和創意,說的更深一點就是其思維是否真的符合方案本身所需。

對於很多初學者來說,急需的是一個方向,並且根據方向下面的一個技能表現。比如很多做產品運營的人來說,常常和研發打交道和產品的同學打交道,每提一個需求就需要把這個需求豐滿起來。於是很多同學就開始去學習Axure或者墨刀,這兩種產品原型製作原件確實可以幫助我們更加準確的表達我們的,需求。但是我們往往是花了100%的時間去學習80%的複雜的交互技能,但是卻在最後連20%的技能都沒有用到。結果是別人家的產品很早就上線了,但是自己的產品還是畫圖階段。這樣未免就太得不償失了。

那麼有人在問了,都沒法畫圖了,那麼如何把需求準確的表達給產品和研發呢?對於原型來說,不管是手繪的也好,還是電腦畫的也罷,只要把能夠把需求功能說明白即可。同樣對於自己的需求也需要稍微的會總結歸納一下,其實任何形式的交流都切記長篇大論,都需要抓住懂點和別人進行交流了,所以當一個需求需要評審的時候,我們更多的是需要開門見山的直抒胸臆。

同樣,對於一些工具我們還是需要掌握的哈,比如如果我們需要構建一個營銷功能的業務邏輯的時候,泳道圖還是很不錯的,這樣的話建議使用億畫或者Visio。如果你想著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維,建議使用百度腦圖或者XMind 7也是很不錯的。

作者:菜頭先生,產品運營,專欄作家,一個集產品運營和設計於一身的實踐者! 微信公眾號:caitoultt。


x知乎首秀略緊張,說得好就當碼字,說得差咱就只當嘮嗑,臉皮薄不耐撕。

我就這麼一寫,你就湊活一看。

題主的問題聚焦在「運營」,雖然看似說了很多,諸如產品運營,用戶運營,內容運營,我們可以把它統一為運營。

什麼是運營?

數據。

沒錯,運營的核心就是數據。包括提主說的產品運營 內容運營 用戶運營外,我再補充兩個社區運營 商務運營,這些都在運營的範疇內,它們共同服務於數據。

如果,你想知道詳細點的說明,那這張note卡片估計你會喜歡(字丑了點,下次我認真點)

如果你運營在崗也已經一年半載,那這圖對你沒什麼用了,這是小運營要做的事。

小運營要做的事就三點,拉新,留存,促活。你做的就是對這一部分負責,

你要做的就是對這六個詞負責。

看似容易,也並非易事。用戶從哪裡來?用戶喜歡什麼內容?用戶樂於參加什麼活動?市場推廣手段和渠道有哪些?等等這些看似簡單的事一個都少不了。

當然,你可以說,你只負責內容,或者只負責社區,那你永遠不用知道什麼是coo了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沒有成為coo野心的運營自然也不是好運營。

coo是運營的金字塔尖,運營總監,它兼顧運營各個領域,不僅要對用戶負責,更要對大BOSS負責。

除了上述說的基礎技能外,運營總監的工作重點是大運營。

大運營是什麼?

直接對公司產品的營收負責。

這裡有個公式

收入=用戶總量*付費率*ARPV值

可以總體把控公式里的每一個數值,是一個大運營必備的技能。

所以運營就是數據。

最後給大家介紹一本運營入門書—《從零開始做運營》。

曾經是一枚家電公關公司的網編萌妹子,如今是互聯網創業公司的運營女漢子,還好不變的是性別和愛好,性別女,愛好男。


根據自己的經驗來說,感覺是這樣的

產品運營,不是產品,目的不是為了是一個產品改變方向或者如何。更多的真的就是運營,因為一款產品出來之後其實可以做很多種方向的引導,例如一個基於lbs分享內容的app(這裡說的是大框架哈),可以做成約炮神器,可以做成生活助手,可以做成外賣應用。各種方向都是可以引導的,而產品運營要做的就是跟產品合作,根據產品的最終定位,去配合優化。根據用戶使用場景,去做引導、做活動、做內容,讓整個產品方向都往目標方向去發展。必要時產出數據分析,跟產品一起優化功能,但更多是提建議、合作,而是不是主導整個產品的改動。還有就是對產品提一些運營需求,例如:搜索增加熱門關鍵詞、增加推廣入口、增加引導文案、增加運營模塊、增加一些趣味玩法等等。總之就是讓一款產品有一個明確的前進方向。

用戶運營,要對用戶使用情況進行分析,用戶反饋進行跟進,用戶組成進行分級管理之類的。可以針對達人進行管理和維護,針對特殊用戶群例如高校學生什麼的,進行專門的活動之類的。

內容運營,包括內容管理和營銷吧。

---

開會了,回頭說


我只是個做了差不多5年的運營(對外都是這麼叫的),可運營到底該怎麼定義呢?我也不敢胡吹。雖然也有人試圖給他一個定義,但我看到的基本都是自嗨,騙騙小朋友還行。

比如讓你定義女性,你說你怎麼定義?一個有特殊生理結構的類似於人類的生物,還是喜歡自拍噴香水把自己打扮美美噠的有特殊生理結構的人類。怎麼說都行,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孫悟空,為什麼一千個人里不能有一千個運營的概念呢?

之所以進來想著吹一番,主要是想給各位小夥伴另外一種選擇,別隨隨便便就去相信一個人的言論,這樣你會死的很慘。當你為某一種理論瘋狂時,其實你已經給自己設定了很多限制,註定無法自拔,直到有一天你發現這個理論解釋不了一些現象的時候,你會罵自己的,而且罵的很慘。

剛好這三個崗位我都做過,所以就說說自己的感受(歡迎各位拍磚啊)。

產品運營更多的是從產品角度做事情,希望通過不斷的改進和完善產品,從而提升用戶體驗,完成更多可能的任務。要做的事基本就是調研~迭代~再調研~再迭代。這也就是為啥那些做產品的人手機里一堆同類應用,經常喜歡問問題的原因了(其實是在做調研)。

比如老闆讓我做一款兒童健康類產品,那我就要想很多了。是做成直接飲用類的食品,還是做成有醫生諮詢的健康類平台,甚至是搜羅世面上已有的產品整合打包銷售(手機其實就是一個整合類的產品,整合了一大批軟體和硬體)。即使產品第一代出來了,你也要思考這個產品能不能更好,現在寶媽們一天用兩次,我能不能讓他用十次?現在只能解決孩子健康的問題,能不能解決孩子急救的問題等等,當然一切都需要建立在用戶有實際需求的基礎之上。

用戶運營更簡單了,一切以用戶為基礎嘛。但所有工作莫過於拉新,留存,維護,轉化等。總之就是產品出來以後,你得讓更多人來玩,並讓公司最後能賺到錢(說起來簡單啊,做起來相當難)。至於具體的拉新方式,怎麼去轉化,這就是實質性問題,不同項目玩法是不一樣的。我個人為了做用戶,線上線下的基本都試過了,各有利弊吧,真實的感受還是從實踐中去體驗。

說到內容運營,我覺得這絕對是所有公司遇到的最大的難題。滿世界都在講原創,講深度,可真正做的好的又有多少?說起來內容就有意思了,可以是圖文(雖然有點老套了),音頻,短視頻,情景劇,甚至於網綜。

在當下所有內容同質化嚴重的情況下,我們能改變的幾乎只有形式和觀點。他說菠蘿沾水好吃,我非說菠蘿沾水扯淡;他說中醫萬能,我就說中醫都是騙子,各說各有理。

至於這三者的關係嗎?在一般情況下這三個職位都是交給一個人負責的,他的名字叫運營經理,用戶他來想辦法,內容他來想辦法,唯一可能跟他關係不大的產品,大多數時候也要參與並給出意見。即使有的公司把他們細分了,那他們也是生死與共,同甘共苦,一根繩上的螞蚱。

個人建議:不用分的太詳細,只是工作方向不同而已。如果想有更大的發展,那一定是三個都懂,如果非得來個比例,那就是一個60%,剩餘兩個20%,至於怎麼分?看你平時知識經驗積累了。

世界上本沒有路,人走的多了就有了;世界上本來沒有運營,扯淡的人多了自然也就有了,。晚安


準確來說

內容運營、活動運營、用戶運營統稱為產品運營.

而產品運營:一切能夠幫助產品推廣、促進用戶使用、提高用戶認知的手段都是產品運營。

用戶運營的點在用戶上面,需要關注用戶,給用戶分級管理。

內容運營重點在於平台本身,如何平衡好內容的質量、產出和內容的傳播。


最近剛讀過《從零開始做運營》,結合本書根據自己的理解講講,產品運營範圍比較廣,包括了內容運營、用戶運營和活動運營,運營做的工作是讓產品和用戶持續發生聯繫,主要包括拉新(增加客戶),留存(留住新客戶),促活(促進客戶的活躍度)。內容運營是指內容的收集,編輯,發布,回饋,作者提出內容供應鏈,覺得很經典;用戶運營主要就是做的用戶留存;活動運營主要是策劃一些活動,提高用戶的活躍度。

其中內容運營是根本,主要是滿足客戶的核心需求也是最基本的需求,就像qq是滿足聊天的需求,用戶運營對應的是用戶的期望型需求,活動運營滿足的是興奮型需求。內容運營如土壤,是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部分。

講的比較雜,如果感興趣我們可以慢慢討論。


我覺得可以從以下三方面簡單說明,僅個人意見,未有實踐經歷!

1.包含範圍不同。我覺得產品運營的覆蓋範圍更廣泛,甚至包括內容運營和用戶運營,畢竟產品功能的搭建和完善是基礎,通過用戶運營、內容運營、甚至活動運營數據可以更好的完善產品的功能和體驗;

2.具體工作內容不同。如果是大公司,職能劃分較細,三者不同如下:(1)產品運營更多的關注產品自身功能優化和使用體驗方面,注重產品(網站)功能;(2)內容運營側重產品/網站的內容生成、優化、輸出與傳播,側重點在內容上,如新聞客戶端的各種資訊內容,視頻客戶端各種視頻資源內容,電商客戶端的各種商品suv的豐富性等都是內容,內容運營還包括選擇合適的方式去呈現與傳播內容;(3)用戶運營側重用戶的拉新、留存和轉化付費情況,這些用戶運營就會設計到產品後台的設計,進行數據的監控,以及促進用戶活躍常規功能的固化,如打卡簽到等;

3.監控的數據不同。(1)產品運營關注產品功能優化後的用戶數據和反饋;(2)內容運營側重各內容的受歡迎程度和用戶分布情況,分析出用戶習慣;(3)用戶運營的數據首先包括用戶規模、日均增量,其次是各個渠道的註冊轉化情況,付費情況等。


內容運營的目標是沉澱用戶和促使用戶活躍對嗎?還是也需要多渠道傳播?內容輸出也屬於內容運營要做的?那麼輸出之後如何迴流呢?


關於這個問題,個人比較喜歡「三節課」創始人黃有璨在《運營之光:我的互聯網運營方法論與自白》中的觀點,極度不標準的「運營」崗位和職責造就了業內人士,尤其是初級乃至部分中級運營者的困惑,到底什麼是運營?作者在書中很好的詮釋了這個定義「所謂運營,其實就是為了幫助產品與用戶之間更好的建立起關係,我們所需要使用的一切干預手段。」

接下來再分類說下題主的具體問題,也就是運營下的三個常規分類:

1.產品運營

產品運營來講是一個比較綜合的職位,要了解運營的各類手段,還要熟悉產品,能根據情況對產品進行必要調整,很多初期的互聯網公司沒有大公司的龐大體量也不需要把運營工作拆分的十分細緻,需要那麼一個什麼都會,什麼都能幹的人,這個人就是產品運營。

2.用戶運營

用戶運營廣義上來講是圍繞整個用戶的生命周期使用運營手段進行干預,提升用戶總量及用戶整個生命周期的價值;而狹義上來看,和用戶簡的溝通,用戶與產品間思想的上傳下達都是用戶運營。

3.內容運營

內容運營的問題解決方式是圍繞著內容的生存和消費搭建起一個良性循環,持續提升各類跟內容相關的數據,如內容數量、內容質量、內容瀏覽量、內容傳播量等。

另外還有媒體運營、網站運營、數據運營、活動運營等等諸多細緻的分類,其實都是在營造產品與用戶之間的聯繫。有興趣的可以在騰訊的社會招聘(http://hr.tencent.com)中搜索一下運營,再針對每個崗位去看一下崗位要求和職責就可以比較明確的了解。


寫的都挺好的啊,有木有在找互聯網工作的產品運營人才呢?


我是運營新人,我從自己工作中獲得的理解吧(歡迎再深入切磋)。

首先說,產品運營,用戶運營和內容運營我覺得這三者是三個緯度的事。

然後說,這三者的目標肯定不同,有種相輔相成的感覺。

最後詳細說說我的理解。

產品是我們運營的基礎,也是終極目標,這個產品可以是網站,可以是app(我們公司是2b的app,可能略有差異),所有運營的目標都是要讓產品活下去。要讓產品跟用戶需求更接近(就是說產品要儘可能滿足用戶合理需求)。

而產品要活下去要依靠用戶(或客戶,2b的特點就是中間有一層企業方管理員協助),所以我們運營要做的事情就是通過多種形式讓用戶參與進來,使用產品,體驗產品,他們的意見特寶貴。當然,圍繞他們要思考的是怎麼願意參與進來,我們能提供什麼好處?是知識,活動,獎勵,還是其他?

最後說活動運營,內容運營我覺得都是多種形式中的一個,這可以利用人性的特點來搞,如人有虛榮心,我們就有等級勳章等制度。除了這兩個我們可能還要對用戶活動數據進行分析,用事實說話,可能還要有用戶的調研和關懷等等。

概括下:活動運營、內容運營、數據運營、用戶運營等是運營直接跟用戶打交道,是用戶跟產品打交道,從而讓用戶覺得產品可用,有用,進而願意跟產品有更多的接觸,也會提出有效的建議等,讓產品能保持一定熱度,讓產品能真正的幫助用戶,進而實現一個良性運轉,就是「自運營」,「生態圈」,這也是每一個產品和運營人員的夢想!


我是做過網路編輯的人,想往運營發展,我喜歡輕輕偶爾和客戶溝通,偶爾有自己的時間寫一下東西、p一下圖片。那我適合產品運營、內容運營和用戶運營的哪個崗位呢?


產品運營涵蓋的面比較大,約等於運營,一切讓產品活得更好的方式手段都可以稱之為產品運營。

用戶運營和內容運營包含於產品運營,兩者側重點不同。用戶運營需要和用戶打交道,和用戶聊天談心,了解他們對產品的看法,及時跟公司內部反饋,常見於各種遊戲運營。

內容運營是指生產高質量的內容,如網站內容、新媒體內容,達到傳播的作用。


產品運營的逼格更高一點,包含用戶運營、內容運營、推廣運營、市場運營、商品運營等;

以百度站長社區的例子簡要說明:

內容運營:http://zhanzhang.baidu.com/college/articleinfo?id=796

目的:解決近期用戶關注的問題

分析:

1.通過站長工具的用戶反饋數據(產品缺陷)、站長社區討論話題、QQ群討論問題等渠道(內容源渠道),挖掘近端時間站長們比較關心的問題(用戶痛點)

手段(權威):

針對問題,組織權威性內容(建立更好的信任)

內容運營還包括很多如:內容標準制定、常規內容建設、專題內容建設、熱點內容建設、話題性內容建設等;

用戶運營:我為子鏈狂—

目的(目標要明確):拉新

分析(用戶最關注的點):

站點子鏈功能幾乎是每位站長都相要的

手段(門檻低):

移動站新增驗證站點或者用戶聯繫方式

用戶運營也包括很多如:用戶分級、積分體系、激勵政策等

不管是什麼運營,都離不開數據分析;關於數據分析多說幾句,目前很大做運營的同學對數據認知就有很大的問題,以為UV、PV等才叫數據;可能從未關注過搜索引擎關鍵詞、百度知道問題、微博討論問題、站內搜索詞等這些類型的數據


推薦閱讀:

我在公司屬於什麼角色?
如何成為一個高階運營人員?
有哪些關於互聯網運營,產品經理方面的書值得推薦?
如何做一個好版主?
如何進行互聯網金融運營數據的分析,都有哪些方法?

TAG:產品運營 | 運營 | 內容運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