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思想對於漢代儒家有何影響?


**知乎居然折了我答案。

好的我來修改一下。

根據《孟子荀卿列傳》記載:

荀卿,趙人。年五十始來遊學於齊。騶衍之術迂大而閎辯;奭也文具難施;淳于髡久與處,時有得善言。故齊人頌曰:「談天衍,雕龍奭,炙轂過髡。」田駢之屬皆已死齊襄王時,而荀卿最為老師。齊尚脩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為祭酒焉。齊人或讒荀卿,荀卿乃適楚,而春申君以為蘭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廢,因家蘭陵。李斯嘗為弟子,已而相秦。荀卿嫉濁世之政,亡國亂君相屬,不遂大道而營於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如莊周等又猾稽亂俗,於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興壞,序列著數萬言而卒。因葬蘭陵。

又根據《老子韓非列傳》記載:

韓非者,韓之諸公子也。喜刑名法術之學,而其歸本於黃老。非為人口吃,不能道說,而善著書。與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為不如非

我們能夠看到,史記中唯一出現的承認的是李斯和韓非是荀子的學生。那其他的誰是荀子的學生呢,史記中沒有直接記載。但是我們考《漢書·藝文志》的儒家典籍部分:

《晏子》八篇。名嬰,謚平仲,相齊景公,孔子稱善與人交,有《列傳》。《子思》二十三篇。名亻及,孔子孫,為魯繆公師。

  《曾子》十八篇。名參,孔子弟子。

  《漆雕子》十三篇。孔子弟子漆雕啟後。

  《宓子》十六篇。名不齊,字子賤,孔子弟子。

  《景子》三篇。說宓子語,似其弟子。

《世子》二十一篇。名碩,陳人也,七十子之弟子。

  《魏文侯》六篇。

  《李克》七篇。子夏弟子,為魏文侯相。

《公孔尼子》二十八篇。七十子之弟子。

  《孟子》十一篇。

  名軻,鄒人,子思弟子,有《列傳》。

《孫卿子》三十三篇。名況,趙人,為齊稷下祭酒,有《列傳》。

《羋子》十八篇。名嬰,齊人,七十子之後。

《內業》十五篇。不知作書者。

  《周史六韜》六篇。惠、襄之間,或曰顯王時,或曰孔子問焉。

  《周政》六篇。周時法度政教。

  《周法》九篇。法天地,立百官。

  《河間周制》十八篇。似河間獻王所述也。

  《讕言》十篇。不知作者,陳人君法度。

  《功議》四篇。不知作者,論功德事。

  《甯越》一篇。中牟人,為周威王師。

  《王孫子》一篇。一曰《巧心》。

  《公孫固》一篇。十八章,齊閔王失國,問之,固因為陳古今成敗也。

  《李氏春秋》二篇。

  《羊子》四篇。百章。故秦博士。

  《董子》一篇。名無心,難墨子。

  《俟子》一篇。

  《徐子》四十二篇。宋外黃人。

  《魯仲連子》十四篇。有《列傳》。

  《平原君》七篇。朱建也。

  《虞氏春秋》十五篇。虞卿也。

  《高祖傳》文十三篇。高祖與大臣述古語及詔策也。

  《陸賈》二十三篇。

  《劉敬》三篇。

  《孝文傳》十一篇。文帝所稱及詔策。

  《賈山》八篇。

  《太常蓼侯孔藏》十篇。父聚,高祖時以功臣封,臧嗣爵。

  《賈誼》五十八篇。

  河間獻王《對上下三雍宮》三篇。

  《董仲舒》百二十三篇。

  《桓寬》九篇。

  《公孫弘》十篇。

  《終軍》八篇。

  《吾丘壽王》六篇。

 《虞丘說》一篇。難孫卿也。

  《庄助》四篇。

  《臣彭》四篇。

  《鉤盾冗從李步昌》八篇。宣帝時數言事。

  《儒家言》十八篇。不知作者。

  桓寬《鹽鐵論》六十篇。

  劉向所序六十七篇。

  《新序》、《說苑》、《世說》、《列女傳頌圖》也。

  楊雄所序三十八篇。《太玄》十九,《法言》十三,《樂》四,《箴》二。

  右儒五十三家,八百三十六篇。入楊雄一家三十八篇。

  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陽陽明教化者也。游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於道最為高。孔子曰:「如有所譽,其有所試。」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業,已試之效者也。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隨時抑揚,違離道本,苟以嘩眾取寵。後進循之,是以《五經》乖析,儒學浸衰,此辟儒之患。

根據所謂「七十子之弟子」和「難孫卿」,我們有理由認定荀子的思想是有傳承的。但是,《公孫尼子》和《景子》沒有傳世,鮮明指出「難孫卿」的《虞丘說》也佚失了,我們沒有辦法從古籍直接考證荀子思想的流傳。那麼,我們怎麼來研究荀子呢?我的提法是,從文獻流傳角度來看荀子的思想的流傳。

考今本《毛詩》的流傳中:

「孔子刪書授卜商,卜商為之序,以授魯人曾申,申授魏人李克,克授魯人孟仲子,孟仲子授根牟子,根牟子授趙人荀卿,卿授魯人毛亨,亨作《詁訓傳》,以授趙國毛萇,時人謂亨為大毛公,萇為小毛公。」([三國吳]陸機·《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

這裡就詳細記載了荀子的《毛詩》師徒傳承。而依照這個《毛詩》師徒傳承,我們便可以從一個側面看出荀子思想的流傳改變。那麼我們有什麼資料來研究文獻流傳呢,我想,首先《漢書·儒林傳》是必不可少的一頁。下面把重要的信息擷取在下:

漢興,言《易》自淄川田生;言《書》自濟南伏生;言《詩》,於魯則申培公,於齊則轅固生,燕則韓太傅;言《禮》,則魯高堂生;言《春秋》,於齊則胡母生,於趙則董仲舒。及竇太后崩,武安君田蚡為丞相,黜黃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學儒者以百數,而公孫弘以治《春秋》為丞相,封侯,天下學士靡然鄉風矣。

在解讀這段信息之前,讓我先來引證一段話。

穀梁子名淑,字元始,,魯人,受經於子夏,為經作傳,,故曰穀梁傳。傳孫卿,孫卿傳魯人申公,申公傳博士江翁。([唐]楊士勛·《春秋穀梁傳註疏序》)

有沒有很有趣的一點?不管這些記載是真還是偽的,卻都涉及了荀子。荀子沒有記載是古文經學的思想來源,也沒記載是今文經學的思想來源。但是根據這個流傳看,荀子卻和今文經學相互牽扯,今文經學的兩部著作《魯詩》、《穀梁傳》都是因為荀子的傳授而流傳在世。

而且,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荀子的弟子,都說是魯人,加上自己本來趙人,而魯地趙地乃今文學術之中心(參《漢書·儒林傳》)。那麼,我們有理由相信的一點是,即使荀子本身沒有教授過這些所謂的學生,但是魯地肯定是被荀子思想影響的重要之處,今文經學肯定是吸收了荀子的思想。

那麼,我們怎麼考證荀子的思想在今文經學中得到體現呢?我們試舉一例。考《白虎通》與《荀子·樂論》

《樂論》曰:

樂者,先王之所以飾喜也;軍旅?鉞者,先王之所以飾怒也。先王喜怒皆得其齊焉。是故喜而天下和之,怒而暴亂畏之,先王之道,禮樂正其盛者也,而墨子非之。故曰:墨子之於道也,猶瞽之於白黑也,猶聾之於清濁也,猶欲之楚而北求之也。夫聲樂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謹為之文。樂中平則民和而不流,樂肅庄則民齊而不亂。民和齊則兵勁城固,敵國不敢嬰也。如是,則百姓莫不安其處,樂其鄉,以至足其上矣。然後名聲於是白,光輝於是大,四海之民莫不願得以為師。是王者之始也。樂姚冶以險,則民流僈鄙賤矣。流僈則亂,鄙賤則爭。亂爭則兵弱城犯,敵國危之。如是,則百姓不安其處,不樂其鄉,不足其上矣。故禮樂廢而邪音起者,危削侮辱之本也。故先王貴禮樂而賤邪音。其在序官也,曰:「修憲命,審誅賞,禁淫聲,以時順修,使夷俗邪音不敢亂雅,太師之事也。」墨子曰:「樂者,聖王之所非也,而儒者為之,過也。」君子以為不然。樂者,聖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故先王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夫民有好惡之情而無喜怒之應則亂。先王惡其亂也,故修其行,正其樂,而天下順焉。故齊衰之服,哭泣之聲,使人之心悲;帶甲嬰,歌於行伍,使人之心傷;姚冶之容,鄭、衛之音,使人之心淫;紳端章甫,舞《韶》歌《武》,使人之心庄。故君子耳不聽淫聲,目不視女色,口不出惡言。此三者,君子慎之。

《白虎通》曰:

樂所以必歌者何?夫歌者,口言之也。中心喜樂,口欲歌之,手欲舞之,足欲蹈之。故《尚書》曰:「前歌后舞,假於上下。」禮貴忠何?禮者,盛不足節有餘,使豐年不奢,凶年不儉,貧富不相懸也。樂尚雅?雅者,古正也,所以遠鄭聲也。孔子曰:「鄭聲淫何?鄭國土地民人,山居谷浴,男女錯雜,為鄭聲以相悅懌,故邪僻聲,皆淫色之聲也。」

又:

禮樂者,何謂也?禮之為言履也,可履踐而行樂者;樂也,君子樂得其道,小人樂得其欲。王者所以盛禮樂何?節文之喜怒。樂以象天,禮以法地。人無不含天地之氣,有五常之性者,故樂所以蕩滌,反其邪惡也,禮所以防淫佚,節其侈靡也。故《孝經》曰:「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子曰:「樂在宗廟之中,君臣上下同聽之,則莫不和敬;族長鄉里之中,長幼同聽之,則莫不和順;在閨門之內,父子兄弟同聽之,則莫不和親。故樂者,所以崇和順,比物飾節,節奏合以成文,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親萬民也。是先王立樂之意也。故聽其雅、頌之聲,志意得廣焉,執干戚習俯仰屈信,容貌得齊焉;其輟兆,要其節奏,行列得正焉,進退得齊焉。故樂者天地之命、中和之紀、人情之所不能免焉也。夫樂者,先王之所以飾喜也;軍旅?鉞,所以飾怒也。故先王之喜怒,皆得其齊焉,喜則天下和之,怒則暴亂者畏之。先王之道,禮樂可謂盛矣。」聞角聲,莫不惻隱而慈者;聞徵聲,莫不喜養好施者;聞?聲,莫不剛斷而立事者;聞羽聲,莫不深思而遠慮者;聞宮聲,莫不溫潤而寬和者也。

單從這一例中我們能看到,今文經學不僅吸收了荀子的思想,而且還直接引用出自荀子的理論。那麼,再回過頭去看荀子的文獻傳承,我們可以清晰認識到一點,兩漢今文經學學術是以荀子所弘揚的那些儒家理論的基礎上做出來的。今文經學跟荀子是否有具體師傳無法考證,但是可以確認的一點是,荀子的思想是深刻影響到今文經學的。

公認的今文經學的第一位大師是董仲舒,他有一本《春秋繁露》傳世,作為今文經學的著作之一,但是,董仲舒更為重要的一點是,他充分把今文的春秋傳的大義同當時的斷獄結合起來,是中國斷獄史上的絕無僅有的一個大手筆。然而考這種做法,我們來看《荀子·王制》篇

馬駭輿則君子不安輿,庶人駭政則君子不安位。馬駭輿則莫若靜之,庶人駭政則莫若惠之。選賢良,舉篤敬,興孝弟,收孤寡,補貧窮,如是,則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後君子安位。傳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此之謂也。故君人者欲安則莫若平政愛民矣。欲榮則莫若隆禮敬士矣,欲立功名則莫若尚賢使能矣,是君人者之大節也。三節者當,則其餘莫不當矣;三節者不當,則其餘雖曲當,猶將無益也。孔子曰:「大節是也,小節是也,上君也。大節是也,小節一出焉,一入焉,中君也。大節非也,小節雖是也,吾無觀其餘矣。」

成侯、嗣公,聚斂計數之君也,未及取民也;子產,取民者也,未及為政也;管仲,為政者也,未及修禮也。故修禮者王,為政者強,取民者安,聚斂者亡。故王者富民,霸者富士,僅存之國富大夫,亡國富筐篋,實府庫。筐篋已富,府庫已實,而百姓貧,夫是之謂上溢而下漏,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戰,則傾覆滅亡可立而待也。故我聚之以亡,敵得之以強。聚斂者,召冠、肥敵、亡國、危身之道也,故明君不蹈也。

這並不是荀子借史實來說明斷獄,然而,這種藉助春秋傳來批評人物的做法,並且把這種方法寫進他關於「法禮」論述的重要篇目,想必董仲舒肯定無法逃開這位同鄉先賢的影響。

兩漢經學之爭說白了就是兩漢的政治構建之爭。《孟子》肯定人性重於教育,提倡道德感化達到法輕刑免。《荀子》肯定教育重於人性,提倡法律手段和道德感化並重。簡而言之,荀子是重禮法,孟子是重禮,而參考兩漢思想史重要著作《鹽鐵論》,我認為,西漢自武帝起,由重刑名法學轉換到了重視禮法,這就是荀子思想對於漢代儒家有何影響?的具體答案。董仲舒提升了儒家的政治地位,而荀子的思想則徹底的影響了純儒到融道法,兼刑名的儒家的轉換。

儘管宋代儒者開始批判《荀子》,但是《荀子》的思想卻融進了中國的政治制度而不單純的歷史文化,這是宋代儒者因歷史局限的最大失敗,也是儒家諸子中最高的榮耀。

參考資料:

《荀子集解》 [清]王先謙 集解 中華書局新編諸子集成本

《荀子柬釋》 梁啟雄 柬釋 中華書局新編諸子集成續編本

《白虎通義疏證》 [清]陳立 疏證 中華書局新編諸子集成本

《春秋繁露義證》 [清]蘇輿 義證 中華書局新編諸子集成本

《鹽鐵論校注》 王利器 校注 中華書局新編諸子集成本

《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 [三國吳]陸機 中華書局

《春秋穀梁經傳補註》 [清]鍾文烝 中華書局清人十三經註疏本

《史記》 中華書局點校本

《漢書》 中華書局點校本

後記:

此文做的粗糙,有些地方當再細論之,無奈時間少,手頭資料能查閱的不多,因此瑕疵甚多。

請諸位勿要隨便轉載引用,以免學藝不精,誤人子弟!

《荀子師承表》我會找個時間發出來的。


都說過去兩千年的中國是外儒內法,其實真實的情況是外儒內荀。或者說在皇權內部鬥爭是法家,而皇權以外是荀子的那一套。孔子的儒學根本不適合維持大範圍,陌生人之間的秩序,她只是一種小範圍共同體的價值觀體系。把倫理學應用於政治學,希望通過每個人自己的自我剋制來實現社會秩序,天下安定,這個根本沒有可操作性。只有荀子對儒學發展以後才變得適合運用於一個很大的社會體系的政治運作。或者說荀子之前的儒家根本不具有管理一個大國的能力,是荀子的發展使她具備了這個能力。

荀子為了實現儒家的可操作性,他強調人性惡,通過一整套現實規則方法來維護社會秩序。雖然他認為人性惡,但又認為人可以通過禮儀教化而變成聖人。這個就是為什麼他還是儒家的原因。他的弟子韓非李斯則強調人性惡,並利用人性的惡來實現君主的統治,為君主效勞,變成君主的統治工具,而忽視荀子認為的人性還可以通過禮法進行改造,使天下達到大治。因此他的兩個大名鼎鼎的弟子變成了法家。

中國從秦以後皇權的爭奪越來越激烈,為了維護上層統治階層統治權力的順利交接,法家變成了皇權鬥爭的工具。因此,只要是對皇權有威脅的將軍,貴族,黃帝的其他子孫都是打壓控制的對象,而不管他們是否真的有這個主觀願望和事實行為。


荀子傳承大家搜一下百度就有。回答問題,第一荀子對於今文經學的作用乃是承前啟後的(易傳承在荀子這裡是最明白的);第二,荀子對漢賦的形成是啟重要作用的;第三,荀子對後世朝堂儒學的影響非同一般(就是大家說的內法外儒,此說值得推敲);第四不得不說,真正的儒家學校校長第一人就是荀子(稷下學宮祭酒,孔孟按現在說來屬於民辦培訓學校)


荀子年少輕賤,後來去了秦國後突然戰鬥力爆表,變得老而毒辣,推行了外儒內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儒學!徒弟李斯韓非子又把理論成為現實!到了漢武帝就獨尊儒術了


推薦閱讀:

王守仁可以被稱為聖人么?
王陽明如何看待「前面有懸崖,閉上眼睛就沒有懸崖了」這類問題?

TAG:儒家 | 儒家思想 | 中國哲學史 | 荀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