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在外語環境干擾過強,中文水平下降的情況下保持或提高自己的中文水平?

相關問題:怎樣在英語環境中保持中文水平?

在國外生活久了,不可避免的會有中文水平下降的現象。這不是炫耀或者故弄玄虛,而是一個實實在在令人困擾的問題。

在相關問題中,幾乎所有答案都提到要多讀多寫多接觸。但事實是我平時經常說中文,並且大量讀寫中文,但仍舊無法阻止這種趨勢。讀寫主要是瀏覽網路,寫中文的文章等。書看的不如在國內多,而且專業書居多,我懷疑閱讀量的缺失是不是主要問題。

中文水平的下降特徵為:

a. 語法混亂。會受到第二/三語言的思維影響。寫東西的時候尤甚。並且無法區分這種混亂的語法和「讀起來順」的語法。

b. 詞庫混亂。受到外語詞庫影響,以及經常忘詞。

c. 說話寫字逐漸變得做作而過於正式、傾向於書面語。

d. 對中文的閱讀和理解沒有下降

e. 說話和寫東西趨於啰嗦。不會用最簡便的語法來表達。

如果本來是後天習得的外語,如英語,遇到退步問題完全可以通過補習鞏固語法,重複之前的學習程序來獲得進步。但是中文本身就是母語,都是憑感覺說的,所以不知道該怎麼潛移默化的提高。望有經驗者提點一二。


謝邀。

抽空讀中文書。

抽空定期寫文章。

抽空聽評書、相聲或其他中文音頻。

最後一點很重要,能讓你通過語言印象強化中文的遣詞造句語法,而不至於因為日常外語交流而習慣外語式語言思維,因為語言這東西到最後就是個下意識反應,聽評書和相聲就能強化這種下意識的反應。

順便補一句,所謂「英文太好,中文便不好了」的情況,是被王小波在《紅拂夜奔》里吐槽過的。大意是某加州伯克利出來的,詭稱自己中文本來很好,但英文太好了,中文就不好了,於是逼王二替他寫論文發表云云。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現在還坐在辦公室畫不出原型啊沒靈感啊想死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最近真的是太忙了,我錯了,我以後一定儘早回答,早日還債,不行就肉償,反正豬肉在漲。

謝邀。

我不是語言學家,但是個人經驗:掌握兩門差異性較大的語言,相互干擾是必然的。

我祖上山東,籍貫河南洛陽,出生江西南昌,自小在廣東佛山長大,後又去上海讀書,大學求學於北京。粵話和普通話都算母語,南昌話河南話稍聽得懂但說不出來。拜妹子所賜,上海話東北話貴州話河北話偶爾能蹦兩句。在日常扯淡中,經常出現各種「褲衩跑偏」的狀況,如普通話「都是這樣的呀」、廣東話「距老母啊」之類。有意猜我家鄉的人聽我口音,往往有「第一次吃東北亂燉」的感覺:不管猜哪個省份,總有種莫名的違和感...

後學習英語,「I think u can"t」之類說了很長時間。慢慢糾正後,開始接觸日語,遂又掉入「ashita nori chikatetsu」這種鬼坑裡。兩周前,給塞普勒斯的米粉分我這個月的F碼,恰好下樓前在和佛山老鄉打電話。收起電話一抬頭,我足足發了10秒鐘的呆,才蹦出個「Hey」,瞬間捂臉。

方案1:試試「蒙德里安」(說得這麼玄純粹是為了逼格)

蒙德里安的《紅藍黃構圖》,在我這個藝術盲眼裡,只看得出:色調鮮明、切割乾脆、相互獨立、自成一體。但這也正是我推薦的方案1:會心一擊

當我說普通話時:我是個24歲接受過正規教育且常年國罵連篇的死肥宅;

當我說廣東話時:我大概是個20歲常年觀看本港亞視且常年「眺那星」的死肥宅;

當我說英語時:我大概是個16歲天天打GTA且常年「FSBC」的死肥宅;

當我說日語時:我大概是個6歲稍有些智障且常年「te me-」的小死肥宅...

看,在王子君的《紅藍黃語言構圖》里,死肥宅是畫麵灰暗的基調,粗口是貫穿畫面各處的黑線,而剩下的語言內容,則如同各自獨立的色塊,生活在各自的方框內,儘可能不關聯。說漢語我便只看紅,說方言我便只看白,說英語我便只看黑。

語言對於我來說是一樣工具和與之相適應的操作方法。它們有相互獨立的技能樹、熟練度和效果加成。當我選擇一把重鎚時,我會告誡自己我在近戰模式,而不是遠程。同樣,無論環境干擾,拿起一本中文書,我腦子裡只會是金庸古龍梁羽生;放下中文書翻開英文書,我腦子裡就是「What the f*ck am I reading」。

在腦海中自我建立起一道道「語言狀態牆」,個人覺得,對於那些心專神聚的朋友應該有幫助。他們大多不喜跳躍、厭惡干擾、擅長單點突破,那些所謂「聯想式」跨語種學習容易造成混亂、迷惑,其實不大適合他們。他們更應該自我營造一種「浸潤式」的單語種氛圍。學英語,則不知自己曾學過漢語;溫習漢語,則不知自己曾學過英語,一鍵換裝。就像這幅《紅藍黃構圖》,不要去在意方框外,把方框內的顏色填好即可。

方案2:試試「康定斯基」(再這麼下去馬列維奇都要出來了喂!)

與我截然相反的是我的一個英國基友,John Ashlin。恩,我知道這個姓很奇怪,你一定會在Bing上搜,放心,圖片里第一個就是他。

他思路跳躍、腦洞奇大無比,志在做一個英奸,為PLA帶隊解放腐朽的腐國。他普通話口語、漢字書寫均上佳、粵語不差、略懂日語、稍涉獵韓語,東亞語言能力Lv4.5。漢粵日三語在國際上都算是五星級難度,John君以一挑2.5,令我嫉妒得擲肥皂在地。所幸此妖孽終被一武漢妹子收復,從此乖乖奔波於北京的PM2.5中養家糊口,大慰我心。

他的語言風格,如果轉換成一幅畫,我感覺非常像康定斯基這幅《帶弓箭手的風暴》。上一句明明是英文,下一秒就到中文,再順帶蹦出兩句粵語,最後問你日語里是不是也是這個說法。假如說只會兩句問候語夾著賣個萌,那倒還好。關鍵此人單對北京人、廣東人、日本人、韓國人都能侃上半天,各個單語種交流雖然熟練度不一,但是居然還都能達到實用級別,著實令我等語言白痴出離內褲。

他對語言的學習方法非常交融:能參照則參照、能硬套則硬套,錯了再說。學漢語先學英式英標發音,再學拼音,再學書寫,再理解這些筆畫的意義,最後再學發音與筆畫的規律;與人交流,多語種混雜,能說明白管他哪門語言。

但他英語混亂嗎?不,一點也不。為什麼?

左右互搏

John做過雅思老師,他很擅長抓語言背後的邏輯,而且他很喜歡用不同語言的邏輯來相互印證。「我愛你」和「I Love U」是通的,那為什麼「F*ck U」會變成「草泥馬」呢?為什麼不直接問候對方,而是問候對方母親呢?

這種不斷地比對,會持續找出兩種語言的異同之處。對於擅長把事物聯繫在一起的人來說,相同之處是規律,不同之處是特徵,兩者綜合,背後就是所謂「語言的邏輯」。兩種語言反覆地比對、互譯、琢磨,實際上同時訓練了兩種語言。

身處漢語環境如何學英語?看桌子想table看椅子想chair看筆想pencil,John看最近的微博新聞還會玩笑式譯成BBC播報,譯得對不對,打開BBC看一眼就明白感覺。同理,身處英語環境如何溫習漢語?閑的無事在腦中把《Breaking Bad》譯成《甄嬛傳》就是,完事再把《甄嬛傳》譯回《Breaking Bad》,其樂無窮。如果你能給《Breaking Bad》上中文方言配音,我是打死也不會相信你中文水平退步的。

對影成三人,明月照我心。對於思維比較發散且注意力不夠的朋友,這種「連連看」般的左右互搏可能反而會更有效。與其擔心自己某門語言退步,不如把這門語言扔給自己最熟練的那門做對手。英語如是說,那漢語當作如何說?就像康定斯基的這幅《帶弓箭手的風暴》:色與色對撞交融,形雖稍散,神卻在,也成。

最後,語言之間的干擾,真的是退步嗎?

這是趙無極先生的《1.5.70》,是中國畫還是西洋畫?我不懂。但好不好看?我覺得好看。

------------------------------------------

貌似跑題了...算,回家碎覺。


記得黃仁宇在《萬曆十五年》的序中寫自己久居西方潛心學術,以英語為主,致使漢語水平大不如前,而黃氏著作從語言文字上來講與國內同級別學術著作沒有明顯差距。國內學者的潤色固然重要,作者本身的文字底子更為關鍵。

後天習得的外語如果比母語用得多,很大程度上會削弱母語的水平,個人覺得在學外語之前和用外語的同時,自身的母語水平的打基礎和提升是關鍵。閱讀當然是一個有效途徑,涉獵各種文學、哲學、史學經典著作等,對書面語言的掌握很有幫助。口語則需要有環境,但很多情況下在國外如果只跟身邊的中國人接觸聊天,顯然沒法接觸到更為本土化的變化,所以有條件收看國內的節目也可以作為鍛煉的選項。


外語環境一定會影響妳的中文,無法避免。但這種影響未必是不好的。事實上,可以說正是題主和像題主一樣的很多人在豐富著現代漢語。


語言的四大基本功,聽說讀寫兩兩強相關。聽說一對、讀寫一對,中文因為表意文字的關係,尤其如此。

外語干擾過強的時候,需要通過中文閱讀、寫作練習和對比翻譯來調整。閱讀需要找中國語境的文章,選擇自己偏愛或需要的文風。然後寫作要練習,不能日日,至少按周頻率。對比翻譯是不斷積累好的中外互譯,可以對比文化差異,明了雙方的並不完全對稱的語義表達。

至於聽說,這個看看電視劇,聽評書之類,能力不易消退。


(增加了些)

同意 張音 所說,」需要讀上檔次的中文「。

不知道樓主是不是非技術類的人文書籍閱讀時間被擠佔得比較多啦。我想說的第一點就是可以找點有意思的閑(=對發paper無甚直接幫助的)書看。

據說翻譯有「信、達、雅」三才。看樓主的描述,想來遣詞造句功底已經不賴,底蘊也夠豐富,早已經達到文字的溫飽水平,對「儒雅」心嚮往之,只要稍加閱讀,即可突飛猛進。

有一次在一間台灣的書籍網站上買了兩本繁體字的書,其中第一本是豎排的李敖《北京法源寺》。

其中一段看得我覺得酣暢淋漓,美不勝收,看完一遍又想看一遍。請觀看。

(第 六三 頁)

……莫向殘碑說安史,景山鼙鼓更淒涼。

……

「景山鼙鼓更淒涼」的句子,只有從有心人眼裏,從詩人筆下,一切才是若亡而實在。

若亡而實在。看起來好像過去了,其實沒有,其實還在那兒。中國的哲學家早就提出了「景不徙」「影不移」的論證。在一處空間裏,不斷的有人和活動的留影,留影處處在改換,後影已非前影,前影雖然看不見了,其實仍在原來地方。任何空間、任何古蹟、任何殘碑斷壘,愈有歷史的遺存,愈有這重層層相因的留影,只有空間,只有古蹟,只有殘碑斷壘,只有它們才一幕幕面對了人世的興亡。時間在它們面前排著隊走過,它們是時間的檢閱者、是歷史的證人,這一眞相,詩人感觸最深,詩人把他的感觸留在紙上,紙掛在牆上,也做了新的留影。從詩人留影到紙,從紙反投這種留影到後人,又是一套完整的輪迴。

其文字功底與積澱可見一斑。文字充滿長句議論,有一種歷史的磅薄與厚重感,讓人讀了簡直欲罷不能,又想見賢思齊呢。所謂的腹有詩書氣自華,愚以為,就是始於這種對文字的美的嚮往。

而另一本則是個20多歲的人寫的陸生在台灣的心得。這一本貌似是博客印成書,文字有許多口語化的表達,其積累和閱歷,也比不上坐過牢的李敖啦!所以我想說的point是,文字是載體,是讀者與作者心靈溝通的橋樑。樓主所嚮往的「雅」其實有些已經超過了語言的範疇,用漢語只是通向內心最快的途徑。

說到語言以外的部分…在國外的 一人暮らし 的生活過久了之後,感觸更多,更具有empathy(共情=能夠感受到它人的感受的能力),也更能理解這種厚重的文字中的意涵。所以聞「道」無論在哪個地方,感觸也無論在哪個地方。俺這裡是美國南部,這裡的人常常自我調侃他們的南方口音,還說我們中國人的英語不比他們差呢。當他們知道我大多數英文知識都是在中國學的時候,他們有些驚奇-----而我這回想說的point是,在中國學英語尚且能將文法知識從零學起來,在非中文環境重新「迴向」再學習我們的母語又有什麼不可能呢?

雖然我知樓主一定是嚮往這種非常「」的中文,但是愚以為,還是有一種接地氣(不需要那麼高的門檻)的方法,來抒發對中文的熱愛,並磨礪中文水平:在問答網站上回答問題。

程序員們知道一個網站叫Stack Overflow,它有很多姊妹網站,其中一個是關於中文的。

我最近有在那個關於中文的網站,Chinese Language Usage Stack Exchange上面回答一些問題玩兒。一開始用這網站的時候,看到外國人們對中文好奇的態度,感到既開心又新奇--開心是因為能到那個網站上問問題的都是真心問問題的,且很多通過用語感回答的問題對我等比較簡單,比較容易賺分;而驚奇是(我猜)因為他們大多數是成年學習者,提問的角度通常比較有邏輯,有些還會比較意思,又會促成我們從另一角度對自己的語言的思考。

簡單的問題比如「Difference between 同一 and 一樣」。

有意思的角度比如有個人問『Why is 漢子 measured in 條?』。

又如「Request for a 成語 to describe a person with all of 貌, 才, and 德」,這個問題問倒了很多人,目前好像只有一個比較牽強的答案是德才工貌。而說到「德才工貌」,又會涉及 張音 所說的有些傳統文化需要批判的地方(就是 三從四德 中的 四德)。在向老外回答這些問題的時候,首先要確保自己對這些背景了解,也就是從另一個角度學習中文--也許是在國內學習的時候想不到的角度。

還有些問題也是一看就是具有邏輯性的成年人所提的:

『simplified characters not derived from chart 1 and chart 2 of 簡化字總表』

等等。

還有,由於是對外國人回答問題,所以會既用繁體字又用簡體字,自身更是需要繁簡通吃,轉換自如。這算是教了我何謂「variety」「包容」。

愚以為,我自身不算語文特別好的人,論妙筆生花遠遠比不上當年在中學大學就出版過小說的同齡人們,但是卻有這閑心,有老夫聊發少年狂想補回一些年少時沒學過的東西的願望,因此也有所了解『在成年後學習某些東西和在孩提時代學同樣的東西的不同之處』,因而認為,在成年之後再學習一些東西,和小時候學是不同的體驗。

我有同感,在出國之後反面對自身的傳統文化更加aware也更加喜歡,而再回頭以成年人的思維撿起當年沒學過沒學懂的東西,能用外語通過直譯和互譯來重新學習中文的奧秘,也算是生活的一種神奇的饋贈。

Stackexchange那類網站本身也對於回答質量和回答者的reputation極為重視,所以也是對自己很好的鞭策。

ps:我覺得那一頁真是太美了,所以想給大家分享。


從跨文化交際的研究角度分析,你這是從高語境語言環境【中文】到低語境語言環境【英語?】之後,適應了低語境語言環境,以後重回高語境語言時所表現出的二次文化休克現象。解決辦法他們都給了…


高語境語言,低語境語言的含義請百度。


昨晚還在跟我媽討論這事兒。


語言學專業學渣是怎麼想的:外語不是中文退化的直接原因,中文用得少了或許是。外語環境同時可能是間接原因:一天時間24小時,給外語的時間多了,給母語的時間自然就少,因此感到母語退化是難免的。

語言本質上還是為了交流和表達。這也是為什麼讓嬰兒看電視學語言不成功而讓他們與真人交流就能很快習得語言的道理。

某種程度上說口語比書面語更重要(很多少數民族語言甚至沒有文字),不僅局限於讀寫,多用中文進行口頭交流也很重要。

母語是我們出生就習得的已經內化的能力,中文是我們的母語,回國會逐步恢復。好比在籠子里養了一兩年的鳥,放出來還是可以飛的。因此不用擔心語言能力的永久下降。

就我親身經歷來講,在外語環境待久了母語變差,最好的辦法就是和爸媽電話嘮嗑,跟他們說話會強迫自己只用中文。說中文時嘗試壓制用外語詞的衝動,這對大腦前額葉也是一種訓練。


我們的理智在衝撞語言的界限時引起了直接了當的胡說,由此產生的哲學使我們看到了價值

——維特根斯坦


每天日程都很緊密,工作忙碌,學習新語言新知識的時間被壓縮的很少,不妨從簡單的充分利用時間的方法入手。

從小到大的學習,都是在反覆的單字,片語,句子的背誦書寫中度過的。現在要做的就是喚醒沉睡的語言記憶。

「在相關問題中,幾乎所有答案都提到要多讀多寫多接觸。」——

基礎的也是簡單的事,也是難做的而重要的事:聽,說,讀,寫。

聽:Podcast 上有很多不錯的廣播節目,可以在放鬆的情況下喚醒語言聽覺的記憶。

說:一個人在外生活,每天就是「日語英語自言自語」。老朋友之間聊的話題也比較有局限性。不如結交陌生的新朋友,每個人背後都有各種各樣豐富的經歷,和不同的人聊天,就像讀一本新書,認識不同的世界。語言就是在交流中在頭腦里流動起來的。

「讀寫主要是瀏覽網路,寫中文的文章等」——

讀:讀書,讀有畫面感的書,有邏輯的書,感性和理性的相關語言都會被喚醒。有紙制書就不要帶電子工具,想到什麼可以直接在書上寫感想,留記號。幾年前東京的電車裡很多人是捧著報紙,掌中書在看的,現在都換成智能手機了。

有位語言學家坐火車長途出差時喜歡看新華詞典。字典也是本不錯的可以隨時翻翻的語言學習工具。

「書看的不如在國內多,而且專業書居多,我懷疑閱讀量的缺失是不是主要問題。」——

非建築專業的人讀梁思成先生的[中國建築室史]也會覺得受益匪淺。可以嘗試一下跨專業讀「專業書」。

「b. 詞庫混亂。受到外語詞庫影響,以及經常忘詞。」——

寫:提筆忘字常見。越來越智能化的輸入方式用最少的拼音就能輸入漢字。漢字是象形文字,不寫出具體之形,必然會逐漸忘記。孩子時代就開始寫了很多遍好不容易才記住的漢字,電腦時代短時間就被忘卻了。能提筆寫字就減少電腦輸入。

「e. 說話和寫東西趨於啰嗦。」——

正如我導師教導說寫論文一定要有邏輯性一樣,說話和寫文章要有邏輯性關聯和推理。如武功點穴,說話抓住要點即可。

「a. 語法混亂。」——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說話寫作習慣和組詞造句方式,不必拘泥於語法規則,文能達意即可。

「c. 說話寫字逐漸變得做作而過於正式、傾向於書面語。」

見什麼人說什麼話,面對什麼場合寫什麼文章。在國內,一個粗俗的口頭禪就能讓聽者明白自己的想法。而在國外,周圍都是不懂中文或是略知一二的人,為了避免交流不通或是產生歧義,自然而然就會養成用正規語言表達想法的習慣。況且外語學習尤其是日語都是從正規的書面的用語學起,養成對語言科學合理性的追求習慣,就會反過來反思母語。隨性而然即可。


天天上知乎回答問題


我也感覺是這樣。而且這個問題似乎變得嚴重。感覺平時自己自言自語的時候也說一些簡單的中文啊,而且平時也讀中文的內容,但是和父母QQ聊天的時候發現自己說中文竟然不是很流暢了。甚至感覺比說英文還費勁,有些辭彙根本想不起來是什麼,說話不是那種自然流出的,而是一邊說一邊想著詞的感覺。明顯感覺舌頭髮笨,甚至口誤。

對中文的聽力和閱讀能力沒有下降,寫作能力似乎有下降,中文口語有比較明顯的下降。英文的交流能力相比於原來在國內有明顯的提升,但是距離母語的程度還有差距。我就處於這種比較尷尬的階段。現在我的漢語口語水平還能和父母進行交流,真的很擔心以後在國外呆的年頭多了,最後導致中文說的磕磕巴巴的,那就尷尬了。而且我感覺我的父母應該不能接受這種現象。因為他們對於一些情況並不了解。

口語上,簡單的口語,比較短的句子能比較流暢的說出來。但是涉及到非常長的比較有邏輯的語句,有時候就出現卡殼的問題。


經常在YY上面語音,和朋友聊天


即便水平再下降仍舊是母語 不影響任何生活和工作的狀態。


好事,去除過往黨化中文,大量有問題的辭彙,自己在數年的文字思考中積累。可用英詞譯出中文原義。


休閑之餘多多閱讀書籍,條件可以適當小聲讀出來


從本人自身經歷來講,在國外呆了幾年,中文水平並沒有明顯退步。現在回國,工作中也經常需要寫一些文字材料,從周圍人和領導的反映來看,至少可以算是中上水平了。

一方面得益於本身中文底子還不錯,另一方面的原因在於,在國外的這幾年,依然保持著在國內的習慣,每周和家人電話聊天,在網上看論壇讀文章,看中文小說,看中文影視作品,堅持寫博客。對於一種語言來說,無外乎是聽說讀寫。其中,聽和讀是輸入,說和寫是輸出,對我個人而言,寫是最有效的鞏固一種語言思維的方法。因為在寫的過程中,需要在大腦里運用這種語言構思所要表達的意思,而且是經過反覆琢磨的。如果題主能夠堅持用中文寫東西,應該可以解決(至少是改善)由於外語干擾而導致的中文語法混亂,表達啰嗦之類的問題。

針對題主提到的「無法區分這種混亂的語法和「讀起來順」的語法。」,「詞庫混亂」等問題,應該是中文語感受到干擾的情況。

「語感」這個東西,即使在國內,不同的人差別也挺大的。我有個高中同學,各科成績都相當拔尖,除了語文。他整個高三幾乎花一半的時間在做語文練習,結果高考語文成績還是很不理想。他曾拿著被老師批了低分的作文來向我請教,無論怎麼解釋,他就是想不通自己的作文怎麼就被判為偏題了,也體會不出他寫的排比句前兩句用詞很風花雪月後兩句很口語的違和感。所以,語感還是要靠長期積累,建議題主可以時常一些閱讀遣詞造句水平比較高的文章以保持語感。

最後,扯一下自己的語言思維習慣——多少有點語言潔癖,不喜歡中外文混雜的表達方法,儘可能用純中文來表達。我對不同語言的使用,類似於上面@王子君 答案里提到的蒙德里安的《紅藍黃構圖》的情況,在不同情境下會啟動不同的模式。我來自粵語地區,在外地上大學的時候,前一分鐘還跟同學說「標準普通話」,後一分鐘跟家人通電話自動轉化成「方音普通話」,毫無壓力。大學後的高中同學聚會,有些在外地讀書的同學口音明顯變了,但我跟他們交流時,依舊保持一口純正的方音。如今在國外生活幾年回家鄉生活工作了,還是沒什麼變化,我大概是一個「頑固分子」吧。每每想起來,腦海里會浮現那一句詩——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首先,你得喜歡中文,其次,如果你討厭外語那就更好辦了……


上網灌水,吐槽


首先把自己關在一個屋子裡與世隔絕,大約1星期後你就會熟悉左手陪右手玩,再過幾天你的雙腳也會加入,在堅持一星期你一定會學會自己給自己講故事的技能那時你大幅提高語言水平的時機就到了,你會把所有看過的故事都講一遍,連尿床的事情也不會忘


推薦閱讀:

為什麼文言文翻譯過來有一種奇怪的感覺?
同時會日語和韓語是什麼樣的感覺?
有沒有台灣人能解釋一下,注音到底比拼音準在哪裡?如果不是,這個觀點來自於哪兒?
廣韻為什麼有莊初崇生俟這樣的翹舌音,但朝、日及中國南方方言沒有這樣的音?
如何看待大象公會的文章「漢語對現代文明的貢獻有多大」?

TAG:語言 | 漢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