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哪些人在閱讀這種跨學科稍微具有專業性的圖書?
比如這本探索「萬物為何存在」終極命題的書:《世界為何存在?——一個存在主義式的偵探故事》WHY DOES THE WORLD EXIST 。作者是 Jim Holt。
作者用比較通俗易懂的筆法,化身一個「存在主義偵探」,走遍世界尋訪各大領域的專家,包括牛津大學的哲學家、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法國的佛教徒,甚至美國著名小說家約翰.厄普代克,從不同角度試著解開宇宙的終極謎團。我很奇怪,這樣一本故事性不是很強,跨越多種學科的圖書,是怎麼成為暢銷書(亞馬遜總榜第9名,紐約時報圖書榜第13名)的呢?到底是誰在閱讀它們。受到良好教育的中產們嗎?國內有這樣的閱讀群體嗎?
不是很同意@負二 看法,這種書一般歸為「科普書籍(popular science)」。只能說,相比中國而言,西方科普的概念比中國的科普範圍廣,歷史長,大眾閱讀習慣比較成熟(至少在歐洲是這樣,對於被Gore Vidal戲謔為不讀書的美國不曉得),讀者數量很大,雖然家庭婦女、退休的、大中(小)學生等有閑有錢的人是中堅購買力量,但倫敦地鐵里捧著這類書籍看的上班族很多。
在歐洲,這個莫大的讀者群一般被稱作『well informed general public』,不是說對某個問題有研究的大眾,而是指對世事/時事比較感興趣的大眾——因此當然不排除家庭婦女和退休職工爭相購買這類書籍的時候,有「附庸風雅」的心理,覺得這是「受到良好教育的中產們」才讀的書。
具體到這本書,成為暢銷書一點不奇怪,因為它「本應」成為暢銷書,當時策劃的時候就是照著成為暢銷書來寫的,至少有以下原因:
1.Jim Holt似乎已經是一個成功的科普作家(holt本身的品牌效應應該考慮,比如同一本書要是其他某個無名氏寫的,未必能賣得好),據說其善於用幽默但不失文雅的語言敘述,因此閱讀性比較強(並不是只有「故事」才會引人入勝,這裡也許也牽扯到不同社會閱讀習慣的問題);且沒有技術性術語的牽絆(科普作家基本功),受眾面比較廣。因此是一本「可讀性」比較強的書。
2.書的內容比較真實可信——受到了New Scientist這類科普雜誌的推薦,可見其內容大致是準確的,是一本「值得讀」的書
3.名人效應:採訪了那麼多名人,使這本書更成為「值得讀」的書
4.涉及面廣,意味著對這本書里某些方面感興趣的讀者群廣,但又足以讓每個潛在讀者對其不了解的跨學科內容產生興趣。尤其這本書涉及到 哲學、科學、宗教,基本是歐美社會(甭管左派右派保守共和,各方)糾結幾千年的事情都在裡面了。
5.談資:當然這裡一個是指賣到一定程度,就到tipping point了,再加上各書榜推薦,大有「不看你就out了」趨勢。另一個,我覺得更重要的還是社會習慣問題——我總覺得歐洲人消費這種圖書有點像中國老百姓消費百家講壇,生活談資吧,只不過西方除了電視科普節目,還有個成熟的科普圖書市場而已。
最後還想加一句,科普書籍和貌似科普,貌似也旁徵博引的self-help類圖書有很大區別,比如前幾年火得不得了的The Secret,這種圖書的讀者群一般是比較」家婦「的。其實,在美國,這類獵奇類的圖書和暢銷長篇小說的最大讀者群不是我們想像中「受過良好教育的中產階級」哦!
而是
——賦閑在家帶孩子的家庭主婦們!
讀得不過癮,自己也寫兩筆,最終成為暢銷作家的主婦也再所多見(請搜索苔絲·格里森,真心好看!)。
其實這是二戰後婦女解放運動的結果,婦女普遍受教育程度提高,即使是全職主婦也會想要建立自己獨立的三觀,最直接的方式,自然就是閱讀咯。即便是在網路社會,因為要限制孩子看電視、玩電腦,主婦們其實極少把時間花在屏幕前,閱讀依然是她們主流的打發時間的方式之一,等到孩子大了,出去上學了,主婦們自然就有更多的時間閱讀了。
至於中國……算了我就不提了。你就已經讀了?這在我的書單里還沒買到。同意上面的說法,Non-Fiction里基本一大半都是這樣的書。
好奇是讀書的動力,任何一本好書,只要有自己不知道的東西,並且覺得能讀下去,就會出現在我的購物車裡。
我不覺得這個相當跨學科。科學,宗教等最早都是哲學範疇內的,都是在探索世界的本質。不如說這就是一本哲學書。再者西方的教育與中國不同,他們『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像你說的,『作者用比較通俗易懂的手法』,那麼自然就吸引不少人了。不過要是在國內,這種書是沒有市場的。
推薦閱讀:
※有哪些關於中國古代服飾的書籍值得推薦?
※收集產品經理們都看過哪些關於產品類的書?推薦一些。
※你最近看過的書裡面有哪些值得推薦?(2012年9月)
※摺紙入門的書籍有哪些推薦?
※TFT-LCD入門書籍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