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看到的不錯的文章?

我用過幾種方法,但都不太理想

1.在線收藏:delicious。

2.存在本地的onenote上,用dropbox或者快盤之類的工具同步。

3.存在evernote或者wiz上。

-------------------------------------------------------------------------------------------

我最喜歡的方法其實是1,裝個插件點一下就能保存,而且是在線的,但是現在delicious的速度實在是太慢了,導致我很難去用它。2,3都需要通過複製粘貼之類的步驟很麻煩,而且存在本地會佔用比較大的空間,然而dropbox或evernote之類的空間又不是太大(因為我是做設計的,看的文章都是圖片比較多的)

-------------------------------------------------------------------------------------------

那麼,請問:你們看到不錯的文章會怎麼處理?


就我經驗,不管什麼方式,一旦收藏起來,就會有一種已經把這好文章掌握了的錯覺,帶著這種虛假的喜悅感,或許以後或話永遠不會再去看它了(起碼是相當一段長時間不會再去看),自從上次重裝系統後,才發現辛辛苦苦收藏了幾年的東西全沒了,但其中絕大部分我都沒怎麼看過,有的只是略微瀏覽了一下,覺得不錯就放那了。

十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好。如果你真覺得這文章不錯,還是推薦自己準備個本子,做下自己的讀書筆記,把這文章的意思轉化為自己的語言描述下大意,或者做個思維導圖,或者做個摘抄等等,每天沒事翻開本本看看,自己寫筆記的過程其實已經是對這文章有了一個思考,這樣理解起來也更方便。


上面的各位都是在推薦各種工具,我分享一下從知識管理的角度來應用這個問題:

這是以前在一個QQ群里的討論,可能會對你有所幫助

出處:http://www.read.org.cn/html/1193-deal-with-the-information-overload.html

大家上網經常會遇到一些不錯的資料,可能很多人都會順手收集到電腦里,但收集多了之後,會發現資料越來越多,用的時候可能會找不到。今天正好在QQ群里聊到這個話題,把聊的結論跟大家分享一下,有興趣的可以在微博上繼續討論。

isky:onenote里資料積累多了。時間長了。關鍵詞忘記了。。下次你去搜索時。關鍵詞和你當時記的不一樣了。這種情況該如何處理?

多愛英:使用明確的tag分類. 利用tag進行管理

子仲:

  • 一是說明資料收集得太多了,消化太少了,要多消化少收集;
  • 二是關鍵詞定得不合理,要優化;
  • 三是太長時間不用的東西,沒有整理的價值,不如使用Google。

妖師:

1. 盡量使用標準的名稱作為關鍵詞,備註其它常用名稱。此之謂「交叉參考」

2. 積累的素材,先不要分區,首先每個筆記本下建一個分區,首次積累的材料都放這裡面。保證每周至少複習一次。

3. 材料積累的多了就要分組,分組多了再往各個筆記本分區裡面塞。

4. 如果有新的構思將材料分類,那就花幾分鐘把之前的筆記頁都劃分一下區位。將某些不重新分區的,複製粘貼到新區裡面去。或者做一個鏈接。此時多花幾分鐘,可以省去以後若干小時的麻煩。趁著思路清晰的時候做整理,勝過將來要用時到處查找。

5. 最好的辦法,是把積累的材料按照重要程度分級,保證至少每個月把最重要的材料複習一遍。

最好是自己把有用的都用自己的語言梳理一遍。之後只要看一看自己的總結,就能有效的管理涉及的所有資料了。最好的還是多複習。複習才是王道。

積累之後每月多花三五小時複習,工作時候或許能節約三五天

多愛英:

1.收集多少 不能靠能否進行有效的管理 而界定 ,而是靠是否需要界定 ,這點現在還不好判斷

2.關鍵詞定的合理 還需要有專門的地方來記錄 其層次結構. 關係

3.需要使用處理狀態 對內容進行明確標記 參考? 搜索? 信息.收集 ? 資料.評估? 資料.下載? 資料.閱讀? 等等

多愛英:onenote裡面應該是 可參考 搜索 還沒有消化為 知識的 資料 或者是信息

戰隼:強迫自己把收集的內容給濃縮之後,從新寫下來。

應該是捨棄可有可無的內容,整理有用的內容

實際上當你定期整理之後,不段的更新自己的知識樹和思維導圖,真正的用的內容並不是太多

isky:比如,一個主題,你今天弄的很清楚,很明白了。透透的了。。。這個月末整理的時候你就毫不猶豫刪去了這個主題,因為無用但是到了年末,你又碰上了,由於一年沒接觸記憶模糊了,或者乾脆忘記了,,那你年初的刪除了,那就可惜了或者說不應該了

戰 隼:實際出現這種情況,第一是你理解的不深入,第二這個知識你基本上不常用。

妖師:我的評判標準是,五年內用不到的東西,都是沒用的。捨棄掉

戰 隼:如果你建立自己的知識庫,隨時把你心得記錄下來,基本上不會發生這種事。

知識管理,實際上很簡單的,收集,定期整理,用自己的話,記錄學到的東西,反思,實踐,改進。不斷的重複這個過程,形成良性循環

isky:但對於那些不太用的資料呢。老整理好像比較勉強。這些資料時間就久了多了就容易找不到

戰 隼:對於這類的東西,不是你關注的方向,可以捨棄。如果真是特別有用的東西,可以縮短一下記錄下來,加個合適的Tag。但大數的情況是當你開始關心這個方面時,你會發現能找到更多更好的資料,

今晚我不思考:但如果讓我討論的話,因為之前關於PKM的討論太久了,說短一點,從資料-》知識,有很多資料和信息具有時效性的特點,有很多資料和信息也具有技術性和工具性的特點,要經過很多次分類整理歸納提煉的步驟,到最後出來的是極少數東西,思想,而思想要用於實踐,實踐中反思思想的根源是否正確,PDCA循環


當然是instapaper了。自動保存到雲端伺服器,跨終端訪問,可離線閱讀,而且自動重排版取出多餘內容,有更好的閱讀體驗,而且無需複製粘貼,相對於evernote等筆記應用,操作更簡單。

具操作辦法:

1.桌面端使用Firefox / Chrome / Safari 瀏覽器,裝個instapaper擴展,看到喜歡的文章就把它拖到書籤欄的「Read Later」上,

Chrome上還有一個Send to instapaper的擴展,可以直接發送鏈接到instapaper,在特定場景比標籤方便

https://chrome.google.com/webstore/detail/aneobdgphmijbiobonlnmcpmhdepfkog

2.iPhone上的safari也能添加同樣的書籤

3.桌面端和 手機端的GoogleReader /Reeder等Rss閱讀器通常也支持instapaper擴展,iOS、Android版本相信都能找到對應解決方案~

3.Instapaper還能傳送至Kindle閱讀,並且在短期內會在kindle上實現更多的功能~

4. Instapaper可以自動轉發你喜歡的文章到evernote

此外:iOS 5新增了類instapaper功能,雖然還不是很強,但通過新版safari的閱讀器模式的驚艷效果,就可以對這一功能的發展前景窺一豹了。

估計各個版本的Safari都會跟進,到時候,相信會多一種選擇。如果各大瀏覽器跟進,選擇方案會更豐富。


我是在Evernote里進行短篇文章的管理的。

目前讀短篇文章的來源主要就兩個:

一是rss訂閱的文章(我用Google Reader手機客戶端);

二是刷微博的時候看到推薦的好文章。

這兩者都可以很方便的一鍵分享到Evernote里。每周集中在電腦前做一次整理,把待進一步閱讀的文章收納到01待看或者02待看2中(重要是防止一個文件夾里堆積太多文章帶來壓迫感,所以輪流放在兩個文件夾里。)這個過程耗時也就30分鐘。

接著在其他不忙的時候,輕鬆的時候從裡面選擇文章來細讀。之後的處理流程如下:

1. 一般的文章讀後思考一下就刪掉

2. 覺得文章里提到的東西值得嘗試的,可以轉化為下一步行動,就在GTD工具里記下,擇機執行。

3. 文章內容有參考價值,日後可能用到的,歸檔進04精品_歸檔 文件夾中。進入這個文件夾的,一定是經過我標註重點,在文章開頭進行總結和思考的,並打上合適的標籤。日後需要用到,快速搜索,並看我自己的筆記和標註的重點,就能迅速讓文章派上用場。

4. 特別好的文章,影響到我價值觀、人生觀,或者覺得寫得直擊心靈但是我一時半會兒還沒有想清楚的,就放入03精品_繼續 文件夾中,隔較長的一段時間後再回頭看,標註上自己的理解。直到有一天能把它轉化為我的GTD行動,或者把它歸檔。

我覺得,如今網路上的信息太多,看不過來。與其每天淹沒在新的信息里,不如把自己認為好的東西反覆咀嚼琢磨。只要裡面有1/10的文章真正影響到我,讓我真正採取了行動,做出了改變,就已經是很划算了。


clearly+evernote


拋棄一切雜念,把它看了!


一切知識管理的核心都是你會再去看

只要你會再去看,

用evernote用wiz用onenote用word用記事本用草稿紙用什麼工具都可以。

但說實在的,

你連複製粘貼都嫌麻煩,就沒多大必要談什麼知識管理了。


Pocket

強烈推薦!

有瀏覽器插件,有手機客戶端。

安裝瀏覽器插件後,就會在地址欄有個圖標,點擊圖標,它裡面就加入自己的未讀列表裡面了。


以前:

1.曾經用過word文檔進行複製粘貼;

2.後來又曾將其整理成電子書比如chm格式的;

3.利用資源管理器對文章分門別類;

4.在wiz中建立宏偉無比的文件夾,各得其所;

逐漸意識到:別人的東西不是那麼容易拿走的。

現在:

1.極少進行複製粘貼,一般就地就時的看完,實在沒時間,存入pocket中待看。

2.對於複製粘貼的內容,存入為知筆記的inbox文件夾,每日清理。

3.文章分為很多種:

技巧類的整理下存入對應文件夾,因其目的是方便查詢,不用存入大腦;

啟發性文字需要投入極大的精力和時間才能去消化,一般只摘取部分文字寫下自己的想法,以便固化;

4.拿來主義害死人,謹記這一點!


這類產品我一般推薦國外的,因為國內的都是抄襲國外的,但是功能卻沒有國外的那麼優雅。

簡單實用的推薦read it late或者 instapaper,如果需要功能強大的,強烈推薦evernote,需要多賬戶共享文件或者同步等功能的推薦dropbox。


為什麼不抄寫一遍呢?看的永遠比不上寫的,就算你在抄寫的時候走神或是注意力不集中,思維也會無意識的發散開去,你會理解的更深刻一點,想到的也會更多,不過抄寫是費時間費精力的事,尤其是文章太長的時候,但如果真的是好文章而你又真的喜歡或是感興趣,那抄寫絕對會給你意想不到的收穫。。。


我都sendtokindle了


wiz


你的情況,推薦用百度搜藏

--------------------------------------------------

OneNote,evernote,麥庫,有道筆記,wiz,百度搜藏,360doc 。。。

工具太多,可擇優分級使用。

經過多種工具試用,發現比較適合我的是「360收藏夾+百度搜藏+OneNote+wiz"。

- 不錯的網站,用收藏夾(360系的瀏覽器,雲備份,公司/家裡同步)

- 不錯的文章,用百度搜藏(右鍵保存,速度快,有快照,而且不會像365key那樣夭折)

- 非常不錯的文章,用wiz保存管理(老牌KM工具,多平台雲存儲,也可用於手機移動記錄)

- 重要的事務和常用的信息,用OneNote(我的最愛,公司家裡之間同步用快盤,順便推薦個找了好久的手機端同步軟體MobileNoter)。


微信關注並收藏哦!


愛庫網 就是用來管理網上資源的。


onenote!!


Evernote,支持多設備同步,相當不錯,一直在用,android和iphone,mac和windows都可以使用


我也是搞設計的。我用的是獵豹瀏覽器,在瀏覽器設置里開啟了alt+滑鼠左鍵可以方便的把圖片下載到本地一個文件夾下面。記得360瀏覽器也有類似的功能。 每次看圖的時候,基本都是這個方法海量下載圖片,很便捷。


目前在用evernote,手機客戶端,網頁擴展,電腦客戶端,做到了無縫鏈接

cc http://www.evernote.com/


推薦閱讀:

是什麼事情讓你感受到了漢語的博大精深?
劉同的文章好在哪裡?為何那麼多女生喜歡?
以一作身份在頂級期刊發表論文是怎樣一種體驗?
在別人的文章或問答中評論產生的閱讀和贊計入問答里不?

TAG:互聯網 | GTDGettingThingsDone | 知識管理 | 文章 | 為知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