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最有效的 App 推廣渠道有哪些?

iphone和android的渠道現在還真是不少,iphone當然appstore居首,android外有android market,內有應用匯、安智,當然還有天網啥的,你的應用推廣都會選擇哪些渠道呢?哪些渠道最有效?


APP推廣到底是幹什麼的?是應用商店的渠道推廣?還是媒介廣告投放推廣?還是商務合作推廣?還是公關營銷推廣?首先我們要明白互聯網公司市場部的作用,我們可以把它分為兩大類。作者 華旭東

效果類營銷

任何以KPI指標跟結果為導向的推廣我們定義為「移動互聯網效果類營銷」。電商、金融等APP你的目標結果就是銷售額跟投資金額。工具類、社區類等APP你的指標就是留存率、使用時長、統稱為活躍指標。

品牌類營銷

以曝光量百度指數以及傳遞品牌形象為目的推廣我們定義為「移動互聯網品牌營銷」。從小到產品的slogan大到媒體TV硬廣,這些難以精確統計實際效果的事件我們定義為品牌營銷。

本文我們重點談一談移動互聯網效果類營銷怎麼做。在這之前我還是需要強調一下,效果類營銷的好與壞一方面跟從業者的能力有關係,另一方面跟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有直接的關係。產品就是萬事開頭的第一位數,效果類營銷只不過是第一位數後面的加成。產品如果是0後面再加多少個0都是功虧於魁。當然對於從業者來說無論什麼產品全力以赴是最基本的職業態度。

移動互聯網流量池一覽

渠道分發

第三方應用市場:應用寶、360手機助手、百度手機助手、PP助手、豌豆莢等。

手機廠商市場:華為、小米、oppo、vivo、魅族、美圖手機、鎚子等。

蘋果正版越獄:XY手機助手、愛思助手、itools、同步推等。

效果類原生廣告

資訊類信息流:今日頭條、智慧推、一點資訊、暢讀、搜狐彙算、新浪扶翼、Zaker等

社交類信息流:粉絲通、廣點通、微信MP、百度貼吧、陌陌等

瀏覽器信息流:UC瀏覽器、QQ瀏覽器、獵豹、小米等。

DSP信息流:有道DSP、多盟DSP、力美DSP、Imobi、Admob、聚效等。

工具類信息流:wifi萬能鑰匙、酷劃鎖屏、紅包鎖屏、萬年曆、墨跡天氣等。

國內外網盟:快友、mobvista、yeahmobi、glispa、matomy等

視頻類:愛奇藝、優酷、搜狐視頻等。

SEM/ASO:百度SEM、360SEM、神馬SEM、appstore ASO等

渠道分發現狀

我相信最早接觸應用商店推廣的那批從業者一定會懷念那個一個首發就能帶來上萬新增的年代。12年-13年是移動互聯網的窗口期,用戶的使用習慣是主動去應用商店搜索下載好玩的APP。基本上是哪個排名高哪個被推薦就下載什麼。我們稱那個年代叫小白年代。可是就如我開頭所說的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太快了,短短几年時間湧現出幾百萬款APP。從14年開始用戶的使用習慣已經慢慢的從去應用商店主動搜索好玩的APP,到今年的應用商店回歸渠道分發的本質。

有一個數據可以告訴大家,目前75%以上的用戶去應用商店都是知道自己要下載什麼,下載完了就閃人不會做太多的停留。所以很多開發者會抱怨為什麼現在首發只有幾百個新增、為什麼買CPT的首頁Banner算下來成本這麼高?為什麼應用商店要開始玩有獎下載、紅包激勵?這一切的本質就是用戶的使用習慣變了。那針對以上的局勢我們需要怎麼辦?

如果你的CPT投放成本很高,那麼只投CPD的關鍵詞競價,做CPD的目的是降低獲取用戶的成本,另一方面也是防禦性的手段,防止自己的產品名字被流量劫持。華為、小米等手機廠商隨著手機出貨量的不斷增加還可以深挖。如果一家應用商店的商業化程度越來越嚴重,那麼你就要謹慎了。說明它們開始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變現,你的成本會水漲船高。所以,我個人建議今年不要再把太多精力花在應用商店上面。

原生廣告

信息流廣告原生廣告的主分支,本質的核心就是原生廣告。我們一定要搞清楚原生廣告不是品牌廣告,核心的是靠素材跟文案去吸引用戶。如果一張素材上面你又想傳遞品牌,又想獲得好的點擊率這個非常困難。用戶更加關心是內容本身,這個是需要所有人都需要明白的最基本的道理。如果2015年是信息流廣告的元年,那麼2016年是信息流廣告的爆發年。今年如果你還不做信息流廣告你後面再做成本會非常高。從15年下半年到16年上半年越來越多的超級APP開始商業化,這是一個好消息也是一個壞消息。商業化初期對於開發者開說是紅利期,你獲取用戶的成本很低。但是一旦商業化足夠成熟那麼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本文我會大概的把主流的渠道做個簡單的說明講解,在後期的文章中我會針對每個渠道進行詳細的投放優化策略講解。

今日頭條

日活:5千萬

IOS佔比:30%

女性:45%

年齡:18-40歲佔比70%

基本情況:首先今日頭條除了頭條以為,還包含了段子來了的流量資源。目前是資訊類信息流平台最大的平台。16年開始頭條開始向廣告主開始放量,如果做新聞類的渠道這是必須要做的。

暢讀

日活:450萬

IOS:40%

女性:50%

年齡:20-35歲

基本情況:女性用戶佔比高,暢讀的優勢在於它有很多免費的雜誌資源,並且可以洽談多種合作方式。

搜狐彙算

日活:800萬

IOS:30%

女性:20%

年齡:28-45歲

基本情況:搜狐是老媒體整體用戶年齡偏大,但是實際消費能力包括對新生產品還是比較抵觸。

新浪扶翼

日活:400萬

IOS:30%

女性:30%

年齡:25-35歲佔比90%

基本情況:出了新浪新聞APP、wap流量以外還包含了小咖秀、美拍、大姨媽等流量。

一點資訊

日活:300萬

IOS:17%

女性:40%

年齡:18-35歲佔比70%

基本情況:15年年底開始商業化目前屬於紅利期安卓用戶偏多。因為投資方有小米,故小米後台也可投放。

Zaker

日活:500萬

IOS:50%

女性:32%

年齡:21-30佔比60%

基本情況:一線城市用戶佔比50%,用戶群質量偏高,商業化初期紅利可觀。

智慧推

日活:5千萬

IOS:70%

女性:40%

年齡:18-35

基本情況:包含騰訊新聞、騰訊視頻、天天快報資源。IOS用戶非常高,適合大規模放量。

粉絲通

日活:5千萬

IOS:40%

女性:60%

年齡:18-25歲佔比60%

基本情況:微博財報日活1.2億,整體用戶屬性偏年輕化,目前國內最大的開放類社交平台,粉絲通商業化比較成熟,也是多數開發者必投的渠道。

廣點通

日活:1億+

IOS:40%

女性:45%

年齡:18-40佔比85%

基本情況:廣點通包含騰訊新聞、微信、QQ空間等眾多資源。其中通常投放的比較多的是feeds廣告。這裡面包含了QQ空間,以及第三方APP例如臭事百科等。體量大,流量參差不齊適合多種類型的APP投放。市面上比較知名的垂直類電商一年投放金額幾千萬到上億。

微信MP

日活:5億+

CPC:安卓平均點擊單價0.8,IOS為1元。

CTR:1.4% -1.8%

基本情況:CPC資源主要微信公眾號底部 banner位置,以及朋友圈廣告按CPM結算。差不多一個CPM在30元-50元之間。微信MP商業化還不完善,說實話成本挺高。

UC瀏覽器

日活:5千萬(官方1億)

IOS:30%

女性:40%

年齡:20-35歲之間

基本情況:國內瀏覽器的流量老大,用戶群覆蓋面廣滿足放量需求但是優化難度較高。投放下來成本還是比較高。

百度貼吧

日活:3千萬(官方7500萬)

IOS:30%

女性:40%

年齡:18-35佔比80%,整體年齡偏年輕化

基本情況:學生群體較多但也包含不少衝動型消費用戶,相對來說更適合社交、遊戲、工具類產品投放。

陌陌

日活:1000萬(官方2000萬,附近的人PV 1個億)

IOS:30%

女性:30%

年齡:18-32佔比90%

基本情況:整體投放屬性還是偏CPM,CPC投放效果一般看後期商業化調整。

DSP信息流

如何判斷一家DSP公司的好壞,取決於它們的演算法,對於長尾流量的把控以及核心的媒體的資源。DSP是一個值得深挖的流量池,難度在於平台的選擇優化。對於一些垂直類APP又想獲取精準用戶,可以深挖這一塊。裡面包含了諸多的中小型垂直類APP的長尾流量。同時你也需要做好前期成本極高的準備。

國內外網盟

本質上來說跟DSP的性質沒有太大差別,唯一的區別在於媒體的選擇上。會有部分國外APP在國內的一些長尾流量。例如glispa、matomy等公司相對國外資源優勢比較大,滿足開發者短期內的放量需求。整體用戶質量取決於開發者的要求跟最終的把控。

DSP跟網盟是一個比較雜的流量池,裡面會包含很多大的媒體的長尾流量。而且比較難判斷來的流量是哪個媒體,因為他們會去找很多下家,你根本不清楚流量是哪裡來的。所以不建議大金額的投放,同時需要把控好用戶質量。如果你不想通過刷量去衝擊APPSTORE的排名,那麼或許DSP跟網盟是個不錯選擇。保證了流量的真實性的同時又可以提高分類榜的排名。

ASO

15年初到15年中旬你如果玩ASO,那麼我可以說你還是比較厲害。例如比較知名的某進口零食APP、某招聘APP。他們確實通過ASO獲得了大量用戶。但是16年的ASO已經爛大街了我個人不建議去玩。首先成本變高第二很難穩定獲得大規模真實流量還冒著被投訴的風險。當然小公司光腳不怕穿鞋的可以試試。

ASO(蘋果商店搜索優化)分為三個步驟。

關鍵詞的覆蓋:通過開發者組詞的方式的讓產品覆蓋更多的有效關鍵詞,通常主流在500-2000之間。這是ASO的第一步,通常這一步是最基礎的不會帶來任何效果。

關鍵詞排位的優化:例如你的產品覆蓋了百度這個關鍵詞,那麼你需要通機器刷,或者微信積分牆任務的方式把你的產品的排位提升到前五。目前機器刷存在巨大風險,主流的是通過例如錢咖、應用試客等平台以CPA單價3.5-4元/A的模式去發布任務,在某時間段進行大規模的重複任務。相對來說風險較低,但是還是建議中小型開發者做一個副應用。

維持排位:15年下半年市面上主流做20個詞,要優化一次就可以維持較長時間。但是16年的蘋果演算法調整,現在需要每天進行排名維護。

加急審核:加急審核本質上是通過技術手段快速跳過蘋果的審核,不存在代寫加急郵件或者跟蘋果有關係一說。

渠道誰都知道,到底該怎麼玩?

就如我一開始所說的,今年信息流廣告是重點。如果你的月預算在300萬-800萬基本上騰訊系、阿里系、百度系、超級APP系的信息流流量可以滿足你的放量需求。簡單的說你投滿10-15個主流信息流渠道基本滿足你的KPI需求。

至於DSP、CPA網盟、垂直類APP等等都是作為長尾流量的補充。而信息流渠道本質上的難點在於渠道的優化跟渠道的管理。為什麼同樣的渠道你的競品投放成本比你低,ROI比你高?本質上是你的競品在優化層面做的比你好。通常投放信息流一般很少會跟直客合作,通常會跟代理商合作。那麼好的代理商跟差的代理商決定了你的成本跟ROI。當然部分公司也會有自己的優化團隊,但是我的理念是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

代理商實力:首先我們要判斷代理商是否為一級代理商,這個決定了代理商跟媒體的關係跟獲取資源的能力。通常我個人建議可以直接跟媒體方進行洽談,了解媒體現階段的真實情況,在根據自己的產品去做判斷是否適合投這個媒體。

優化團隊的能力:每一家代理商上門過來跟我談都會告訴你我們家優化師很牛,通常我們只需要關注三點。一是是否有同類產品的APP在跟他們合作,合作的效果怎麼樣,例如激活成本、轉化率、CTR、ROI等詳細的數據。二是詳細看一下同類產品投放素材的案例圖片,素材是否是真正意義上的能夠吸引目標用戶群。三是如果讓代理商根據你們的產品製作一個投放策略以及預估一個成本以此考核。通常好的代理商只有10%的優化師是真正有實力的,通常只服務大型客戶。所以後期合作哪個優化師負責你們的產品需要明確清楚。

代理商的返點政策:返點政策水比較深,簡單的說你需要清楚媒體給到代理商的全額返點為多少。目前市面上的代理商通常不會全額返點,除非你投放量極大後天硬。但是我們需要通過各種手段多方評估篩選出最有誠意的代理商。例如智慧推因為返點力度大,返點的比例影響著你最終投放的成本。通常你一句「我手上也接觸了很多家代理,你報個你們最大的返點力度」基本可以大概摸出對方的誠意。當然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同行老大跟哪家合作,你就找哪家談。

渠道的管理:在於根據每天投放的數據,進行及時的優化調整。以及對於代理商的積極性、壓力的把控。在精力跟資源允許的情況下,通常可以跟兩家實力相當的代理商同時合作。讓雙方之間有競爭關係跟壓力。其次跟優化師的深入交流至關重要,最終把控的就是每天代理商發給你日報的結果。

渠道的優化周期:任何渠道一開始投放通常會出現成本很高的情況下,因為大多數媒體的賬戶需要通過十幾天的賬戶優化。這就是賬戶的質量度,你的賬戶質量度越高,你後期投放的成本就越穩定。同樣的出價就能夠獲得更多的曝光。所以千萬不要前幾天投放成本高,馬上就暫停廣告這是大忌。

投放的素材方向:不同的產品投放的素材方向都不一樣,但是核心的是你的素材是吸引你的目標用戶群。而不是完全為了成本跟點擊率去製作垃圾流量素材。通常前期需要定5-10個不同風格方向的素材,小規模的測試然後找到跑量的素材。

數據的把控:每天花那麼多錢,一定要對數據負責。數據可以反饋很多東西,需要花精力去研究投放數據。通常需要關注點擊成本、CTR、激活成本、ROI、CPM折算後的成本。其次一定要對後期用戶的質量進行嚴格的監控防止垃圾流量的進入。

建立起屬於你自己的流量池

我最近還是會聽到一些公司抱怨沒有推廣費用,老闆不願意給錢推廣。實話說我為這家公司擔憂,移動互聯網廣告已經進入了僧多粥少的局面。蛋糕就這麼大有資源有資金的公司的用戶會越來越多,沒資源沒資金又不捨得花錢的公司將會被市場淘汰。身為效果類營銷從業者的責任就是把每一分錢花出效果,錢就是你的彈藥。一切的推廣都是以目標用戶群為方向,清楚你的潛在目標用戶群在哪,他們通常使用什麼樣的APP。然後建立起屬於你自己的流量池,不同的產品流量池都是不一樣的,流量池就是你的資源。不同階段使用不同的媒體渠道,在渠道的分配上按照渠道ROI進行合理的預算分配。保證每季度有新的渠道進來舊的渠道淘汰,建立起良性循環的流量池。

結尾

移動互聯網的用戶是世界上最沒有忠誠度的用戶,這導致了一年一個局面。去年投放效果好的媒體搞不好明年就不行。所以從業者一定要時刻關注市面上比較火的APP,一旦在商業化初期跟他們合作那麼你就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媒體流量雖然在變,但是萬變不離其宗玩法都是一樣的。

關注微信【app推廣aso】可以獲得1000家app換量資源


市場上不缺渠道,同一個渠道因為行業不同產品不同效果差異也很大,列舉法並不能解決問題,關鍵是如何篩選出最合適的與產品匹配,實現效用最大化。我主要從定位和場景兩個方面談一談目標用戶獲取策略

先看一個簡單的公式:轉化數量(Y)=基數(M)*轉化率(R)

&>&>轉化數量:最終獲得的用戶

轉化數量這裡可以理解為KPI,也可以看作是最終效果,比如:獲取2000個激活用戶/1000個註冊用戶/500個有效訂單等等

&>&>基數:渠道庫存

基數對應渠道大小,大渠道例如應用商店、知名媒體、搜索引擎、超級APP等;小渠道比如一篇自媒體軟文、某個垂直APP廣告位等等,一定程度上庫存可以預估

&>&>轉化率:投放質量

轉化率是最終效果的決定因素,假設你的產品曝光10000次,轉化率1%和5%肯定是差別巨大的,它由渠道質量和廣告策略綜合決定

三個看似簡單的指標最開始其實很難準確量化,所以才會出現關於「如何篩選渠道」的困擾。其實,無論渠道怎麼變,我們要做的事無非是提高轉化率,找到足夠多的用戶。

這個過程是怎麼樣的?在推廣產品之前,我們需要明確以下信息,對應兩種獲客策略

&>&>這是一款…產品,它針對...用戶(用戶標籤)

&>&>主要滿足...需求/解決....問題(場景標籤)

策略一、傳統的定位營銷,知道他們是誰(用戶標籤)

面向「全人類」的超級app就那麼幾個,更多的品牌面向垂直領域的用戶,也就是說對應清晰的用戶畫像。需要知道的是:我的產品/品牌發展到這個階段,需要的用戶是誰?

他們的物理特徵是什麼:例如性別、年齡、地域、職業、收入、上網時長等

他們的精神特徵是什麼:例如興趣愛好、價值觀、思維方式等

用戶標籤可能是現有用戶總結,也可能融入了品牌發展戰略。一方面,在大流量平台,通過技術定向的方法向他們展示你的產品,另一方面,通過人工篩選去匹配用戶屬性相似的中小流量平台直接進行合作。

策略二、靈活的場景營銷,迎合他們的狀態(場景標籤)

用戶並非靜止的,用戶的心理也一樣面臨變化。在特定的場景下,非目標用戶也會因為適時的心裡喚起被成功轉化

&>&>吃火鍋的時候我一般選擇王老吉,但平時我更愛喝汽水

&>&>旅行的時候很多人購買一些無用的「紀念品」

&>&>世界盃期間足彩銷量大幅上升

......

這就回答了幾個問題

為什麼人們偏愛代入感和對號入座

為什麼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事件炒作和蹭熱點

為什麼電商平台刻意營造節日氣氛以推出促銷活動

答案很簡單:刺激轉化、刺激傳播、刺激消費

懂用戶是營銷必備的技能,在研究現有用戶、准用戶、潛在用戶的基礎上,才會有後續兩種找到目標用戶的策略。定向營銷偏靜態,成功的關鍵是用戶定位和渠道匹配的精準度,當然還要考慮預算;場景營銷,有偶然性,考驗心理把控,場景營造,創意植入以及技術承接各種能力,難度係數更大。

微信公眾號:晨夕筆記(think_notes),從零開始,分享工作經驗、記錄能力成長,堅持輸出市場營銷方法論和推廣實戰案例。甲方視角,盡量做到深入淺出人人能懂,可能對一部分人有用。


1、內容策劃

內容策劃前需做好受眾定位,分析得出核心用戶特徵,堅持原創內容的產出,在內容更新上保持一天三條左右有趣的內容。抓住當周或當天的熱點跟進。創意,還是創意,讓你的產品講故事,擬人化。

2、品牌基礎推廣

——百科類推廣:在百度百科建立品牌詞條,建立SEO體系和百度指數;

——問答類推廣:在百度知道,搜搜問答,新浪愛問,百度經驗等網站建立問答。

——垂直社區:在知乎,豆瓣,微博等社交網路,要有相應的內容存在。

3、論壇,貼吧推廣

機鋒、安卓、安智….在手機相關網站的底端都可以看到很多的行業內論壇。建議推廣者以官方貼、用戶貼兩種方式發帖推廣,同時可聯繫論壇管理員做一些活動推廣。發完貼後,應當定期維護好自己的帖子,及時回答用戶提出的問題,搜集用戶反饋的信息,以便下個版本更新改進。

——第一陣容:機鋒論壇、安卓論壇、安智論壇等;

——第二陣容:魔趣網、安卓論壇、魅族論等;

——第三陣容:風暴論壇、木螞蟻論壇、DOSPY論壇。

4、微博推廣

——內容:將產品擬人化,講故事,定位微博特性,堅持原創內容的產出。在微博上抓住當周或當天的熱點跟進,保持一定的持續創新力;

——互動:關注業內相關微博賬號,保持互動,提高品牌曝光率;

——活動:必要時候可以策劃活動,微博轉發等。

5、微信推廣

微信公眾號的運營推廣需要一定時間沉澱,這裡可以參考幾步曲:

——內容定位:結合產品做內容聚合推薦,內容不一定要多,但是一定要精並且符合微信號的定位;

——種子用戶積累:初期可以給定個KPI指標,500個粉絲一個門檻,種子用戶可以通過同事好友,合作夥伴推薦,微博引流,官網引流等;

——小號積累:開通微信小號,每天導入目標客戶群;

——小號導大號:通過小號的粉絲積累推薦微信公眾號,將粉絲導入到微信公眾號;

——微信互推:當粉絲量達到一定預期後,可以加入一些微信互推群。

6、PR傳播

PR不是硬廣告,學會給你的投資人、員工、用戶講一個感動人的故事非常重要。互聯網時代人人都是他媽的媒體,無論微博、微信公眾號、媒體網站的專欄或各大社交網站,我得去研究如何利用這些平台來講述一個好的品牌的故事,反之,這些平台也會是用戶對品牌產生UGC的最好渠道。

在初創公司,作為PR需要把公司每一個階段的方向都了解透徹,然後學會向市場、投資人、用戶傳遞一個有力的聲音,這個聲音並不是生硬的廣而告之,而是拋出一個話題讓大家對你的故事所感興趣,並帶動大家如何把興趣引到你的產品上來,最好形成行業的熱議話題。

以下有幾個策略:

——用日常稿件保持穩定的曝光

我們會定期做一張傳播規劃表,每個月要根據公司和產品的變化來決定該向外界傳遞什麼聲音,恰當的表達和持續的內容產出會讓公司的曝光度及行業的關注度逐漸提高。

——維護好已有的媒體資源,積極擴展新資源

對於自己原來熟識的記者和媒體,我仍會保持續的溝通和交流,告訴他們,我們的團隊在做怎麼樣的一件事。深信只有反覆的溝通,才會把故事的閃光點打磨得抓住人心。而作為PR也更能及時嗅到媒體關注的興趣點,為下一次的報道梳理做好充分準備。在創業公司對PR的經費並不是非常充足的情況下,我們需要仔細去分析,在什麼樣的發展階段和進度,需要利用的什麼樣的途徑和資源去支撐公司的發聲和觀點。所以我們對自己的要求是每周都有計劃的去拓展一些新的媒體資源,這樣能為之後做事件輸出時能有合適的渠道的進行支撐。

——選擇的渠道決定了傳播的效果

說什麼故事,用哪種方式呈現傳播效果會最佳,這對於渠道的選擇就顯得尤為重要。比如對於公司創始人的一些採訪,我們可能更傾向於行業及財經相關的權重高的紙媒,有利於大面積的帶動傳播;對於產品的發聲,我們更傾向於科技類的新媒體,在行業內能引起更快速的關注力;而對於事件話題性的新聞,我們更青睞於選擇大型門戶類網站。

對於自媒體這領域,實力參差不齊,選擇有中立觀點和實力派的自媒體發聲,不失為好的選擇。但是成本對創業公司來說,並不是性價比最高的。而對於電視媒體,選擇對和你潛在用戶相吻合的節目,是一個能快速讓產品呈爆髮式增長的途徑.

——做好對營銷傳播效果的評估

這些可能包括人群的覆蓋率、點擊量、閱讀量,點贊量等。每一次的數據,都會告訴你下一次的內容應該怎樣做得更贊。而PR作為連接內外的橋樑,最好也要藏身於用戶中間,在深度溝通中突出品牌的個性。

7、事件營銷

事件營銷絕對是個體力活和腦力活,這需要整個團隊保持敏銳的市場嗅覺,此外還需要有強大的執行力,配合一定的媒體資源,事件才得以在最快的速度推出去。

事件營銷的前提必須是團隊成員需要每天接觸大量新鮮的資訊,把這些信息整合,也需要養成隨時記錄下一些閃現的靈感創意並和成員們及時分享碰撞。對於能貼上產品的創意點結合點,我們會馬上進行頭腦風暴,對事件的始終進行推理,若確定方案可行,那麼馬上做出與之匹配的傳播計劃,開始做項目預算並一邊準備好渠道資源。

8、數據分析

每周花一些時間去認真分析每一條微博、微信、每一個渠道背後的數據,你一定會發現傳播度高的內容背後的契合點和關聯性。這樣非常有利於自己官方微博、微信內容質量的提升,運營起來也更接地氣。

9、「牛皮癬式營銷」

線下推廣不建議做浪費人力物力的發傳單等等。了解當地情況,在有把握的前提下,建議在熱點區域放置可移動的廣告位,或者在地面上刷二維碼,並且以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比如下載APP送禮品等形式搞噱頭營銷,最好是被城管給趕走,這樣效果會更好。

10、撕逼營銷

撕逼前:

找一家你的競爭對手,公司成立五人小組,從互聯網、人脈圈裡海量尋找和歸納總結對方公司和產品的弱點,找到一個最有可能爆發的點,制定一個作戰方案出來,這個方案一定要具有傳播性、話題性、撕逼性方可,最後設置執行組,專職負責撕逼,事前可簡單通知關係要好的媒體做放風,並準備好相應的產品推廣方案。

撕逼中:

不管對方說什麼,你不斷重複五人小組數日研究出來的對方軟肋即可,並時不時把目光引導自己產品上來。

撕逼後:

順勢推出之前就做好的推廣方案,線上線下渠道媒體一起幫你口水,同時開始推量,事可能就成了。


建議分別採用以下方式在不同時間段推廣,然後監控效果,折優選取最有效的渠道組合方式。

1、app限時免費推薦;與你的產品吸引力息息相關

2、事件營銷,在媒體、微薄、論壇、網站等營銷自己的APP,軟文性質的居多;注意掌控尺度,過猶不及,現在用戶都是很聰明的。

3、移動廣告平台上做渠道推廣,可以選擇地區、時間、APP類型投放廣告,這樣的廣告平台國內有多蒙、安沃等幾十家,建議先使用聚合優化平台,對比不同的移動廣告平台效果,如芒果移動廣告平優化台之類的;上面有開發者點評、分享經驗的。

4、與運營商合作或者跟與運營商打交道的SP企業合作,通過簡訊、彩信等方式從不同地區推廣。注意找靠譜的合作企業。

5、與手機廠商合作,內置你的APP。

6、與一些手機上覆蓋率高的應用工具合作,如UC瀏覽器之類的等等。


以前做內部分享寫過一篇app推廣的分析文章,貼出來共大家討論,當然現在有很多數據都有變化,但渠道基本就這些,歡迎指正,謝絕轉載啊!

-------------------------------------------------------------------------------------------------------------------------------------------

現在市場上主流的APP從開發環境和搭載系統上來區分主要分為三種類型,它們是適用於iphone手機的ios版本、適用於安卓手機的android版本和適用於window phone的WP8系統。由於每個系統生態和規則的不同,造成同一個app在不同平台上推廣方式也有很大差異,下面我會分別列舉和說明。

一. App如何推廣?

( 1) app下載渠道分布

1. 安卓應用日均下載量約為1.3億,iOS應用日均下載量5000萬。

2. 應用市場和PC管理套件由於起步早,培養了用戶的下載習慣,已成為首選的應用下載道。

(2)用戶下載行為分析

1.用戶初次下載,來自推薦以及搜索。

2.一些推廣人員利用某些市場排名規則,進行惡意優化,佔據大量熱門APP名稱,使用戶在搜索關鍵詞命中這些熱門APP名稱時搜索結果排序靠前,以及優化排行榜排名(刷榜),提升曝光。

二.App推廣渠道?(主要介紹安卓,因為ios渠道相對單一)

(1 ) 第三方應用市場渠道,是主要的APP分發渠道,,也是用戶習慣的下載渠道。存在以下 幾類公司。

1. 第三方主流應用市場

android:如91、安卓 、安智、 機鋒 、應用匯等。

ios: 蘋果園、軟獵、同步推等

2. 裝機助手,如91助手、360助手、 豌豆莢。

3.手機廠商:如小米、華為 、HTC、 三星。

4.運營商:移動、聯通、電信。

5.互聯網公司分發渠道:新浪 、搜狐 、網易、 騰訊 、阿里雲。

以上渠道的推廣成本與費用,按cpc(按點擊下載次數付費)計算大致為0.5元~1.5元不等。CPA大概為2~5元。至於CPT根據位置不同從幾千到幾萬一天不等,不過我不推薦CPT這種方式。

渠道優勢:用戶質量高,數量大

渠道劣勢:市場多達200家以上,維護成本高,主流市場十幾家左右,框架合作可降

低成本。

(2)廣告聯盟渠道也是很常見的一種推廣方式,不過溝通監控成本高,這種方式需要監控訂單來保證用戶質量,操作比較複雜。

業內公司:友盟 億邦動力 微雲 有米 admod 力美等。

費用成本,按cpc 0.3元~0.8元,cps(激活成本1.5~3元)

渠道優勢:起量快,成本適中

渠道劣勢:存在作弊行為,媒體維護成本高,用戶質量一般

(3)廠商預裝對很多有實力的大公司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拉卡拉被聯想控股,預裝聯想手機屬於內部資源置換,如果要拓展外部廠商資源,資金不充足的話不是首選渠道。

費用成本:按照預裝量付費價格在0.5元~1元之間,cpa按照激活付費1.5元~4元

不等。

渠道優勢:量大,平均成本不算高。

渠道劣勢:跟進成本高,用戶類型廣,精準用戶比例相比其他渠道偏低。

(4)水貨刷機,這種方式跟廠商預裝類似,不過用戶質量不如廠商,市場也比較混亂。

業內代表:刷機精靈 、樂酷 、XDA

渠道優勢:量大,見效快,一天能有幾萬的增長

渠道劣勢:用戶質量差,這個渠道的用戶一般習慣頻繁刷機

(5)還有一些非正常的推廣方式,比如說「刷榜」,不過安卓和ios都對其做了嚴格的限制和制定了嚴酷的懲罰措施,所以我強烈不推薦使用這種方式,就不多做介紹了。

(6)除了以上提到的傳統渠道,近幾年來利用微博微信等社會化營銷渠道推廣APP也成為很不錯的一個選擇。但社會化渠道又面臨一個問題,無法衡量在口碑傳播過中產生的真正下載量。另外,口碑營銷的傳播其實與產品本身有密切效果。產品是否真正有價值,能夠刺激用戶去使用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營銷的價值在於放大產品某一方面的優點,或者包裝一個噱頭,需要產品和運營人員精心策劃,有步驟有節奏的去進行營銷,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三.APP運營模型?

(1) AARRR模型

AARRR是app運營比較經典的一個。AARRR是Acquisition、Activation、Retention、Revenue、Refer,這個五個單詞的首字母,分別對應這一款移動應用生命周期中的5個重要環節。

App運營當中每一階段都需要密切的關注數據,其中在每個階段都涉及到涉及到不同的數據指標,如下表:

AARRR模型階段

關注指標

AARRR模型階段

自傳播(Refer)

K因子

自傳播(Refer)

獲取收入(Revenue)

ARPU(平均每用戶收入)、消費用戶比例、LTV(生命周期價值)

獲取收入(Revenue)

提高留存率(Retention)

次日留存率,周、月留存率

提高留存率(Retention)

提高活躍度(Activation)

AU(活躍用戶)、活躍率、使用時長、啟動次數

提高活躍度(Activation)

獲取用戶(Acquisition)

新增用戶、CPA

獲取用戶(Acquisition)

(2) app運營團隊角色構成

1.商務拓展人員:負責合作,渠道開拓

2.渠道運營人員: 負責監控所有渠道的效果, 不斷優化渠道的佔比和構成。

3.用戶反饋人員 : 負責和用戶雙向溝通,取得有效用戶反饋,回答用戶問題,比如建立QQ群,微博群微信等。

4.數據分析人員: 負責持續深度挖掘數據,建立數據模型,分析用戶行為,分析季節效應,分析數據異常等等

5.運營活動人員: 負責各種事件活動策劃,微博營銷等。

四.總結

以上我主要介紹的都是app推廣的常規渠道,不過在互聯網發展瞬息萬變的今天,隨時都會出現新的可能,任何一款好的產品都有改變世界的力量。最後表達一下個人觀點:一款真正好的產品,即使在沒有推廣的情況下活躍用戶也會持續增加,更優秀的甚至暴增。尤其互聯網產品更是主要以產品用戶體驗為導向,而不是營銷為導向的。當然我不否認好的營銷推廣會使好的產品更快的為大眾所接受。


除了線上推廣外,線下地推也是可以考慮的一種推廣方式,可以先參考下這個回答:關於APP推廣,線上推廣和地推有什麼區別?你為什麼選擇地推? - 想飛的蟲子的回答

線上推廣是目前大多數首選的APP推廣方式,優點是速度快,覆蓋範圍廣;但是,線上推廣最常見的關鍵詞是:渠道為王、天價廣告……因為「購買的便利性」幾乎是決定顧客選擇的最重要因素——你的產品再好,但貨架上沒有你,做什麼都是白費。所以,大家都在玩命砸錢投線上廣告,生怕落後於競爭對手,讓自己的產品連影都看不到。並且,隨著線上流量入口被互聯網巨頭壟斷,線上推廣獲取的用戶成本日益增加。並且,用戶質量也在日益下滑。

因此,開始有部分的互聯網線下地推來推廣自己的APP。相對於線上推廣而言,線下地推能夠獲取到的用戶更為精準,而且還能有效的降低成本,還能帶來一定程度上的品牌曝光和展現。

1、獲取線上推廣推不了的用戶

一些定位精準、用戶群體很明確的APP,例如貨運類、理財類等APP,對用戶的年齡、職業等都有著明確要求,只能去找這些用戶去做推廣。在這種情況下,線上推廣的優勢基本體現不出來,地推的關鍵性就凸顯出來了。可以通過自建或者是第三方地推團隊,去這類人群集中的區域去做推廣。例如,一個貨運類的APP,要找貨車司機做推廣,讓他們使用這個APP來接單。地推人員就可以去貨車司機較為集中的地點去做推廣,例如貨運站、物流中轉站等地,通過擺攤、發傳單、現場活動等形式來推廣APP。

還有一些APP,針對的是B端的商家,這也需要地推,因為很多東西都是要進店和商家談的,不是說你這個產品名氣大,或者是公司很出名,別人就一定會用;比如微信支付和阿里口碑,前期都是得一家家商鋪去談的。還有餓了么和美團之類的O2O,也是通過大量地推人員的拓展,才能把自己的產品推廣給商家,建立起一定量的用戶規模。

2、間接的品牌展現

部分互聯網有自己的自建團隊,或者是自建+第三方混合的團隊,在全國多個城市進行推廣。這些地推團隊,在推廣APP的同時,也間接幫助企業展現了品牌。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美團的地推團隊了。美團地推團隊全國共計兩萬餘人,按整數20000計算。如此龐大的地推團隊,在全國區域進行推廣的時候,給人的感覺就是隊伍很龐大,公司很靠譜。

當年的千團大戰,美團正是靠著強大的地推團隊,在千團大戰中脫穎而出。秘密在於,當別人獲得投資,猛打廣告,期待商家、用戶主動過來的時候,美團扎紮實實地走出去,拜訪商家,為用戶提供其所需,以此獲取用戶的好感。用戶不因廣告而來,但會因需求而來。

3、獲客成本低

在線上推廣一個APP的話,無論是搜索引擎推廣或者是應用商店推廣,成本都比較高。主要是線上的流量巨頭基本就是那幾家,已經形成了壟斷局面。比較明顯的就是手遊行業了。以應用商店為例,應用商店和手游廠商的合作,一般是以買廣告位的形式進行的。買了廣告位以後,再談CPD和CPA的價格。這就導致了推廣成本很高,光下載成本就有可能達到7到8元,還不一定有用戶註冊。過高的渠道價格,讓大或小的手游廠商無可奈何。

而通過地推來推廣手游的話,可以有效的降低獲客成本。國內遊戲市場經過十數年的發展,直接面向玩家的推廣方式,已經被無數次證明為遊戲的有效推廣方式,可以讓玩家直接接觸遊戲,直接安裝和嘗試遊戲。

比如,可以通過校園地推團隊,直接去教室、宿舍、食堂等地向學生們推廣手游。尤其是學校里的社團負責人、學生會幹部等,這些人一般是班級甚至是學校的意見領袖,如果讓他們來做地推的話,可以在學生群體間進行口碑傳播。當學生們玩了這款手游,發現確實不錯後,就會在社交網路推薦或直接推薦給自己的同學,口碑效應就慢慢形成了。


如果你還在苦苦找尋最有效的推廣渠道
如果你發現上面回答多是羅列渠道,或者早已過時的經驗
建議你花20分鐘,好好讀讀這篇文章。相信會對你有真正的幫助

《給我一個最有效的拉新渠道!》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金龍聊運營」

背景知識:

CAC=單個用戶獲取成本,LTV=單個用戶終身價值(從註冊到流失,貢獻的利潤)

好友越來越多,不少粉絲私信問說:「龍哥,流量太貴了,從用戶身上賺的,還沒拉新花的錢多。能不能給我一個最有效的拉新渠道?

朋友圈裡也到處流傳著這樣的傳說:

《不花一分錢,從0到10萬用戶》

《盤點那些拉新渠道,最後一個最有效》

《一招搞定微信公眾號漲粉》

……

大家都希望能找到一個渠道,量大質優良價格低,一舉解決拉新問題。

這種渠道存在嗎?

如果你點開上面那些文章,你會發現他們多為過氣的經驗之談,或與自身資源緊密相關的打法,甚至是偶然的機遇。

這些並不能解決你的困惑。

因此,本篇文章我將通過一個基本模型,推演出渠道三大定律,最終幫大家建立起一個系統框架,幫助小夥伴們更好的做好拉新。

有關渠道的其他疑問,也將一次得到解決,比如:

  • 高速變化的渠道,到底有哪些規律?
  • 為何有些渠道測試的時候不錯,正式投放卻不行?
  • 當你面對一個新的渠道,如何判斷是否投放?
  • 投貴的渠道,還是投便宜的?
  • 作為運營總監,應該用怎樣的策略hold住拉新?
  • 燒錢是愚蠢的行為么?

(各位粉絲寶寶,我真是為你們操碎了心呀!還不快轉發~)

一)退步思維——需求模型

有種思考方式,叫退步思考,從一般退到特殊,從複雜退到簡單。這次我們就採用退步思維,先考慮單個渠道的情況。

假設有一個渠道,鮮有人知,因此需求量也極少,價格很低。渠道為了提升銷量,還送一堆的福利。

小A碰巧投了一下,發現效果竟然很好。完全符合「最有效的拉新渠道」這個設定。

小A接下來會做什麼?會寫一篇文章告訴行業,我發現了個好渠道?當然不會啊!

那樣會招來大量的競品跟進,需求量迅速上升,渠道價格飛漲。

但小A捂著不說,就有用么?

別忘了,渠道本身也是博弈方。當渠道通過小A的投放,驗證了自己的流量價值,他做的第一件事兒,就是做個PPT拚命去賣流量呀!

因此,不論小A做什麼,由於需求量的增加,渠道價格都會迅速提升。那些投放過的渠道,又會進一步加速這個過程。

慢慢的,渠道的價格與市場均價越來越接近,需求增速放緩。直到有一天,渠道價格等於甚至大於市場價格,於是紅利期結束

我把這個模型成為需求模型。需求模型解釋了一個很簡單的道理:

需求者越多,價格越高

請默念三遍,這是下面所有推論的基石。

這個動態博弈的過程中,渠道的紅利期長則1-2年,短則幾個月乃至數周。

回到文章最初的問題,是否存在最有效的拉新渠道?

如果你在這個短暫的紅利期內及時切入,渠道又足夠精準,對你來說,這就是最有效的拉新渠道

而當你在朋友圈看到《一招搞定微信公眾號漲粉》,《一招獲取10w用戶》這類文章時,要麼是渠道自己投的軟文,要麼是渠道紅利期已過,操盤者希望通過分享提升影響力。

二)渠道三大定律

從需求模型中,我們可以推導出三個規則,我稱為渠道三大定律。

  • 量級定律:同一個渠道,想要獲得的量級越大,CAC越高
  • 時間定律:同一個渠道,越早進入,CAC越低
  • 精準定律:不同渠道,越精準,CAC越低

下面我們逐一解釋。

1)量級定律:同一個渠道,想要獲得的量級越大,CAC越高

在這我們引入一個用戶密度的概念。

用戶密度=目標用戶數/用戶群總數。

你會發現,幾乎所有產品的用戶都是分層的,從核心用戶群到泛用戶群,用戶密度逐步減小。

以手賺產品為例,用戶下載指定App,賺取1-3元獎勵。一個月賺20塊錢左右。這類產品用戶的特點是什麼呢?

  • 碎片化時間多
  • 收入低缺錢

最核心的用戶是寶媽。時間碎片化嚴重,做不了兼職。孩子又是人肉碎鈔機,非常缺錢。這類用戶的LTV最高,粘性最好。

其次是小鎮青年,生活清閑無聊,樂得花幾分鐘賺2塊。

最後是剛畢業的學生

如果我選擇新浪粉絲通,定向投放寶媽,我可能每天能拿到500個註冊,成本10元/個。如果我想擴大量級,我只能增加投放維度,把小鎮青年也加進來,每天拿到2000個註冊,成本就變成了15元/個。如果還要提升量級,我只好向剛畢業的學生投放廣告了,最後成本可能提升到20元/個

為什麼會這樣?

從核心用戶到泛用戶,人群規模越來越大,競爭者自然也越來越多。而需求模型告訴我們,競爭者越多,價格越高。

這個定理有兩個推論。

一是渠道的實際價格,會高於測試價格。因為測試的量級一般很小。擴大量級後,價格必然上升。

二是起量快的創意或者投放方式,成本更高。起量快意味著圈到了更大規模的用戶。

(創意是指廣告的展示形式和內容。比如下面的廣點通廣告。)

2)時間定律:同一個渠道,越早進入,CAC越低

在需求模型中,渠道價格是供求雙方動態博弈的結果。因此,越早進入,CAC越低,攫取的紅利期越長

10-11年的微博,10-12年的知乎,13-14年的微信公眾號,都是紅利期。

同時,渠道在最開始,為了快速回籠資金或作出規模,往往會作出大幅度的讓利和補貼

比如微博最開始做眾籌業務的時候,會將一部分資源打包,作為服務方案提供給參與眾籌的優質商家,這些資源如果單獨購買,可能需要幾十萬。

3)精準定律:不同渠道,越精準,CAC越低

越精準的流量往往越貴,越泛的流量越便宜。因此很多老闆傾向於購買便宜的流量,心理想著:這麼大量級,說不定洗出來用戶比其他的還便宜呢!

可惜最後往往事與願違。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就聊過,流量≠用戶,因此流量價格≠用戶價格

越泛的流量,競爭者越多,最終用戶價格勢必越高。

因此,聰明的方式,是尋找精準渠道。同時要注意,精準是相對的,由於產品模型,用戶特性的不同,其他人的泛渠道可能正是你的精準渠道。

舉個例子。友寶現在開始涉足微信加粉業務。買水和零食的時候,它會引導你關注某個公眾號,然後領取0.5元的優惠券。

這個渠道,對於其他公眾號來說,是非常泛的流量,成本必然高。但對手賺產品來說,卻是非常精準的渠道,都是相對愛貪小便宜的人。

所以各位運營總監,渠道經理們,評判一個渠道的首要條件,是精準與否,而非價格高低。

三)終於,我們有了方法論

現在,重新審視渠道三大定律:

  • 量級定律:同一個渠道,想要獲得的量級越大,CAC越高
  • 時間定律:同一個渠道,越早進入,CAC越低
  • 精準定律:不同渠道,越精準,CAC越低

你會發現,渠道的操作框架已經浮出水面。

1)先佔領精準渠道,再考慮泛流量

不要用流量價格去評估用戶成本。不要盲目嘗試低價的渠道。

先迅速的佔領精準渠道,當對量級的要求更高的時候,再考慮泛流量渠道。

2)提升量級,保證利潤和增速的平衡。

還記得我在《3個步驟+3個模型,極簡數據分析法》里提出的多維坐標模型嗎?

把渠道按成本和量級排布:

對不同渠道,將B、C象限的渠道,通過創意和投放策略,放大量級,向A象限拉。砍掉D象限渠道。

對同一個渠道,儘可能的擴大量級。量級擴大必然引起成本上升,所以你要控制好利潤率和擴張速度的平衡。

3)錢該燒就燒,別怕虧損

該不該燒錢?

如果你抓到了渠道的紅利期,請盡情燒。紅利期真的很短。

最傻的是紅利期的時候不燒錢拿用戶。過了紅利期只能高價購買流量,給產品續命。

虧損可不可怕?

如果LTV&>CAC,為了迅速擴大體量導致的虧損並不可怕。控制好融資節奏,資本市場會為你的虧損買單。因為你只是虧一時。

如果LTV&,用戶大批流失,或者毫無轉化,你還一面拚命燒錢擴大規模,這種虧損才可怕。

4)保持敏銳的嗅覺與好奇心,及時跟進新渠道

和各家渠道的商務和運營建立聯繫,搞好關係。當他們有新的渠道推出的時候,迅速做出判斷,小量級投放快速試錯。一旦驗證可行,迅速擴大量級。畢竟紅利期只有短短几個月。

如有可能,你可以考慮在渠道早期就簽訂長期框架協議,攫取紅利;或者乾脆投資一點錢,變成渠道股東

舉個例子。15年,微信公眾號就已經展現出強大的導流能力,尤其是為互聯網金融產品導流。那時一部分有遠見的金融App,投資了一些個人理財公眾號,和自媒體孵化機構。

到了16年、17年,大家都去投自媒體,廣告價格很快飆升,一個10000閱讀的號,頭條可以賣到十幾萬。

這時,那些早早布局的公司,不僅可以從投資的公眾號以較低價格不斷獲取用戶,甚至在一些公眾號二輪融資時成功套現,賺了一筆。

四)總結

我一直覺得,渠道是運營最複雜的活,卻沒有一個系統的方法論。

當一名運營總監,或者渠道經理,面臨幾百個形形色色的渠道,每個渠道都拚命告訴它,「我家效果好,你們競品XX都投了!」,他會有些無助。

他只能依靠過去的經驗、朋友的推薦、甚至是酒桌上的套詞,朋友圈裡的文章去做出判斷。但經驗迅速失效,朋友未必靠譜,套詞多有假話,朋友圈裡的渠道早已過了紅利期。

因此我寫了這篇文章,希望能讓運營小夥伴們有所參考。

我們將複雜紛亂的渠道市場,簡化為需求模型,並由此推出渠道三大定律:

  • 量級定律:同一個渠道,想要獲得的量級越大,CAC越高
  • 時間定律:同一個渠道,越早進入,CAC越低
  • 精準定律:不同渠道,越精準,CAC越低

由此,我們重建了一整套渠道投放邏輯:

  • 先佔領精準渠道,再考慮泛流量
  • 提升量級,保證利潤和增速的平衡
  • 錢該燒就燒,別怕虧損
  • 保持敏銳的嗅覺與好奇心,及時跟進新渠道

對大多數公司來說,流量是命脈,渠道建設是運營工作的重中之重。優秀的渠道,維持較低的CAC。而卓越的渠道,洞察先機,攫取紅利,在保持利潤率可接受的情況下,儘可能加大流量,提升用戶規模。

需要說明的是,卓越的渠道需要一個同樣卓越的老闆。

我偶爾會去一些企業講課。跟老闆們聊天的時候,發現不少老闆喜歡定一個框框出來,詳細到CPA渠道能接受什麼價格,CPS渠道什麼價格,年底要做到什麼用戶量級。

這種情況下,負責渠道的同學往往束手束腳,毫無決策權,錯失無數機會。因此,這種企業的增長速度也往往很慢。

需求模型告訴我們,價格從來不由任何一個老闆決定,而是市場各方博弈的結果。

因此最佳的方式,是找到一個靠譜的人,充分信任,最終結果掛鉤獎金。

以上。

最後,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金龍聊運營」(id:tikuapp)。裡面有n多乾貨,隨便下載的PPT、電子書,和我的微信號。留言100%回復,有問必答。

不想做互聯網運營的別來,內容過於專業… (*?????)

轉載請聯繫公眾號。


目前國內APP開發者正面臨推廣困境。

先說說ios推廣。據相關統計,80%的IOS用戶選擇在AppStore里下載應用,這使得對於IOS推廣主要集中在AppStore上。在蘋果未調整演算法之前,很多開發商已經找到IOS推廣的訣竅,那就是刷榜。刷下載量和評價。無論是請專業刷榜公司也好,公司自己組織人力刷榜也罷,總之大家都明白,這是一個「良性」循環。只要刷到排行榜前列,下載就越多,下載越多排名越靠前。因此很多開發者不惜鋌而走險。「刷榜」彷彿成了IOS推廣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不過在蘋果調整演算法後,刷榜顯然已經不能奏效。很多公司甚至停止了IOS的推廣,因為不知道力往何處使。

其實,很多開發者忽視了另一個有效的推廣渠道。那就是社會化營銷渠道,微博、SNS等平台的口碑效應,實際上利用好這些免費的傳播渠道,效果未必會差。

但社會化渠道又面臨一個問題,無法衡量在口碑傳播過中產生的真正下載量。另外,口碑營銷的傳播其實與產品本身有密切效果。產品是否真正有價值,能夠刺激用戶去使用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但營銷的價值在於放大產品某一方面的優點,或者包裝一個噱頭,需要產品和運營人員精心策劃,有步驟有節奏的去進行營銷,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舉個案例。花瓣網最近突然興起。其在社會化媒體方面的營銷策略值得關注。

花瓣網客戶端上線之日,花瓣網的官方微博即發布活動。活動文案中有一個很好的噱頭,就是花瓣網被審核了2個月,前後被打回來8次才艱難上線。這會引起網友的好奇之心,到底是什麼樣的應用會遭受如此「待遇」,繼而會下載體驗 ,加之活動有禮品相送,通過轉發的形式,繼續擴大效應。同時在知乎等問答平台進行引導。雖然沒有掌握花瓣網下載量具體數字,但我揣測絕對少不了。好的產品加傳播性強營銷活動,必然能帶來不錯的下載量。

那麼,為什麼很多企業會忽視社會化營銷渠道呢?其實不是沒有意識到這個渠道的威力,而是缺乏耐心。在目前的市場節奏下,迫於投資方壓力,很多開發者急功近利,急於通過各種非正常手段完成下載量目標,對於社會化營銷渠道的細水長流視而不見。豈不知,口碑效應是一個滾雪球的過程,都是從小到大,只有慢慢培養,精心運作,最終才能達到爆發。而且是成本最低,傳播最快,效果最好的渠道。

原創首發,轉載請註明出處:

李東樓營銷博客 (http://www.lidonglou.com)


2年過去了,時代變了……


APP推廣渠道有線上渠道推廣、線下渠道推廣、新媒體推廣、線下推廣

線上渠道推廣

1、基礎上線:

推廣的首要步驟就是上線,只有上線面向用戶才有被認可,被推廣的可能。這其中包含各大下載市場、應用市場、大平台、社區、客戶端、WAP站、WEB站、下載市場Android版本的覆蓋。

相對於Android多方位的上線方式,ios就顯得有點單一。iOS發布的渠道包括:AppStore、91助手、pp助手、網易應用中心、同步推、快用蘋果助手、itools、限時免費大全

運營商渠道

所謂運營商渠道就是指中國移動、聯通、電信運營商,他們主要的有點就是用戶基數大,如果你的產品夠好,沒準還能獲得運營商的支持。

第三方商店

第一種就屬於第三方商店,渠道專員要準備大量素材,測試等與應用市場對接。各應用市場規則不一,如何與應用市場負責人溝通,積累經驗與技巧至關重要。資金充足的情況下,可以投放一些廣告位及推薦等。

手機廠商商店

聯想樂商店,HTC市場,oppo nearme,魅族市場,moto智件園等。渠道部門需要較多運營專員來跟手機廠商商店接觸。

積分牆推廣

積分牆」是在一個應用內展示各種積分任務(下載安裝推薦的優質應用、註冊、填表等),以供用戶完成任務獲得積分的頁面。用戶在嵌入積分牆的應用內完成任務,該應用的開發者就能得到相應的收入。

積分牆起量快,效果顯而易見。大部分是採用CPA形式,價格1-3元不等。但以活躍用戶等綜合成本考量,成本偏高,用戶留存率低。

刷榜推廣:

這種推廣是一種非正規手段,但是在國內非常的受歡迎,畢竟絕大部分蘋果手機用戶都會實用APP Store 去下載APP。如果你的APP直接都在前幾名的位置,當然可以快速獲得用戶的關注,同時獲得較高的真實下載量。

不過,刷榜的價格是比較高的,國內榜top25名的價格在每天1萬元左右,top5的價格每天需要兩萬多。由於這種推廣成本比較高,所以一般會配合新聞炒作一起搞,這樣容易快速的出名。

社交平台推廣:

目前主流的智能手機社交平台,潛在用戶明確,能很快的推廣產品。這類推廣基本採用合作分成方式,合作方法多樣。業內公司有微雲,九城,騰訊,新浪等。如2010年6月非誠勿擾的交友軟體,在微雲社交平台上自傳播自推廣,上線第一個月用戶達到32萬。

廣告平台:

起量快,效果顯而易見。成本較高,以目前主流平台為例,CPC價格在0.3-0.8元,CPA在1.5元-3元之間。不利於創業融資前的團隊推廣使用。業內公司有admob,多盟,微雲,有米,億動等。

換量

換量主要有兩種方式:

1、應用內互相推薦。這種方式可以充分利用流量,增加曝光度和下載量,量級不大,但曝光度不錯,有內置推薦位的應用可以相互進行換量,但這需要以一定的用戶量作為基礎。

2、買量換量。如果自身無法給某一應用帶量或者量很小,可以找網盟跑量,以換取應用商店優質的資源位或者折算成錢進行推廣。這種方式也是比較實用的方式,包括應用寶、小米等在內的商店都可以換量,通過某些代理,還能跟360等進行換量,可能會比直接在360做CPT有更好的效果,商店:CP一般以2:1的方式進行換量。


新手答題,按照慣例,先寫綱要:

APP推廣,從渠道來源角度劃分,有以下幾種:

  1. 應用商店/應用推薦網站應用商店

  2. 線下預裝

  3. 內容營銷

  4. 付費廣告

  5. 免費發放應用

  6. 互聯網開放平台的應用

  7. 乾貨:如何讓你的APP打進下載排行榜(挖個坑)

圖片引用自http://mofei.cn詳細:

1、應用商店/應用推薦網站應用商店

主要是通過開發者平台上傳應用,然而平台主要包含有硬體開發商(APPStore,Ovi),軟體開發商(Android Market,Windows Mobile Marketplace),網路運營商(移動 MM,天翼空間,沃商店),獨立商店(安卓市場,OpenFeint),以及一些 B2C 應用平台(Amazon AndroidAPP Store)等等,在國內市場中,主要由硬體開發商商店、網路運營商、獨立商店等支撐著,其中,硬體開發商商店:聯想應用商店、智匯於(華為);網路運營 商:移動 MM、電信天翼空間、聯通沃商店;獨立商店:安卓市場、安智市場、機鋒市場、愛米軟體商店、優億市場、掌上應用匯、安卓市場、安智市場、開齊商店、N 多市場、安卓星空、安豐下載、力趣安卓市場等。

2、線下預裝

線下預裝App漸成巨頭遊戲 創業者如何應對市場渠道洗牌?

掏錢給手機廠商,或者運營商。雖然這筆費用很高,但這種預裝手段對應用銷售來說卻是」極其管用的方式」。這種渠道方式移動廣告聯盟也可以完成。每 8 到 10 款應用中,僅有1 款應用可以獲得預裝資格。即使你預裝的只是一個應用樣本,後面的付費轉化率也會很高。這種付費轉化率高達 25%

個人不是很認可這種模式,短期可拉高數據長期幾無效果。比較適合硬推,但是長遠來說,還是要關注產品和品牌。所以,線下預裝主要還是用於前期拉高APP的數據。

3、內容營銷

這個就大有可講的了,猶記得

營銷1.0以產品與價格為主,

營銷2.0以客戶的需求為主,

營銷3.0以人本價值導向為主,

一法通,萬法皆通。可以通過微信進行內容營銷,這樣可以近距離跟海量的用戶進行溝通,並且形成傳播,即病毒式營銷,所以微信影響力還是不容小視。而在做微博的時候,要注意留心那些微博上的意見領 袖、話題製造者、評測網站之類的帳號,盡量和他們取得聯繫。充分利用這個平台胡用戶產生互動增加用戶粘性,讓你的APP更受歡迎。同樣的在其它網路社區的軟文推廣也顯得很有必要,竊以為:得民心者得市場。

4、付費廣告

此處所指付費廣告,一方面是指的網路廣告這種APP的主流廣告渠道,另外也泛指媒體廣告。皇上,您還記得大明湖畔的小米手機?從經濟學角度來說小米的廣告,實現自我效益最大化才是王道,同樣的付費廣告成本,卻能實現推廣效益最大話,不僅是讓客戶記住你,更重要的是戳中痛點,讓ta購買/下載你。此坑太大,就先打住了,有這麼一個渠道就是了。

如何評價小米新廣告《我們的時代》?

5、免費發放應用

對應用產品進行限時免費促銷同樣是行之有效的手段,讓開發商供應無廣告、無註冊要求或其他附加條件的高級應用在某一特定時段,將這些應用無償供應給網站訪問者,通過在線廣告收回成本

6、互聯網開放平台的應用

不要小瞧了開放平台!將你成熟的APP應用提交到互聯網開放平台享受海量用戶,如騰訊開放平台、360開放平台、百度開放平台、開心網開放平台、人人網開放平台等。給你的用戶增加不同角度的體驗。

7、乾貨:如何讓你的APP打進下載排行榜(挖個坑)

都說了是乾貨,肯定要更加認真更加詳細點啦~~~~~~~~~~└(^o^)┘

下午還要上班,我先去眯會,銀生怎麼能少得了午覺呢~~~~~~~~~~~~~~

答題不是為了贊(好人一生平安),等自己修鍊到足夠的時候,還有完成了7過後,再回來補上吧。


我知道,不給種子,你們是不會看的。。。。。

說實話,大段的理論真沒有,分享一次實戰經驗。

那些一上來開口就7大模塊,6大類,5小點的,看官們還是洗洗睡吧。一般都是沒什麼卵用的。

分享當然沒有那麼無私,目的只有一個。找同路的小夥伴,資源共享,經驗共享。

事情是這樣的……

最近騰訊創業對【有我】的一次免費報道,一天內讓我們的用戶註冊數增長了425%。我們只是在他們平台提交了一份項目報告,你信么?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科技媒體和門戶網站開通了創業者自主提交項目平台,致力於幫助早期創業者進行媒體曝光、宣傳推廣等服務,撇開他們背後的深意不提,這給一些急需曝光的新興互聯網創業公司帶來了極大幫助。

下面是對各大免費報道平台的一個匯總。

資源拿到手不要著急,怎麼投才是關鍵!

接下來把推廣有我的成功經驗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被大平台翻牌子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有我第一次感受到 平台的魅力是在鈦媒體旗下我造社區的報道,我們按要求在後台提交了報道,當天就通過了,一開始就只有一個小小的頁面,隔天點開來看,意外發現我們產品的熱度竟然是最高的,連續幾天排在了首頁前面。過了幾天,我造社區在每周熱門推薦又幫我們推了一次。

當時無意的一個舉動讓有我的曝光量大大的增加了,也讓我們將推廣的眼光瞄向了去平台尋求報道這一塊。

按照往常,我們在騰訊創業平台去提交[有我]的項目介紹,當天晚上意外接到那邊小編的電話,說能給我們的產品提供一個深度的報道,投放資源包括騰訊網的科技板塊首頁,QQ彈窗,騰訊新聞app端,騰訊創業相關公眾號等…...

當時,我就笑了,我很傻很天真的把它當作一次普通的稿件投遞成功的通知電話,把文案修改後把文章提交給小編。

周一上班,整個騰訊全家桶兜頭兜面砸過來時,我都懵逼了……

下面是他們對我們報道的截圖…….重點是免費的…….

帶來的效應可想而知,大量註冊用戶,一度讓伺服器都差點癱瘓了。(當時我們還以為後台被黑了。)註冊數增長425%,激活數增長412%,活躍數增長400%(你知道這意味著這什麼嗎?意味著有我市場部的小夥伴可以10多天不用幹活……)當天有我的百度搜索指數翻了7倍,有我在蘋果免費榜單直接從500名開外躍至榜單68名。嚇死本寶寶了!

-------------------------------------------------我是乾貨分界線------------------------------------------------------------

那麼,當然問題來了……你怎麼去爭取這些免費的曝光機會。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一些乾貨。

1、如何跟媒體記者打交道?

新興創業團隊做PR時最好是公司CEO親自上陣,必須把公司的戰略定位提煉出來,形成一個獨特新穎的行業觀點,形成一個可識別的符號觀點 。

很多創業者完全把這些平台都當做免費的廣告平台了,一上來就是老王賣瓜,自賣自誇,不是要求給個好位置,就是要求文章發布,什麼自己的產品有多少牛逼哄哄的功能啊,有什麼特色。平台的小編看過那麼多項目,你這個功能的產品,他能找出數十個和你功能一模一樣的產品,這樣的內容,怎麼可能會引起投資人、潛在人才、更多媒體的注意?

平台要的是那些有想法,有態度,有乾貨的創業者,他們會表達自己關於行業、關於市場、關於用戶的理解。所以,做好PR,首要的不是問有什麼資源,而是你怎麼理解PR,怎麼理解幫助你做PR的人。否則,給你再多的資源,也沒什麼卵用。

2、成千上百的創業者求報道,你為什麼不會被選上?

拋開產品好壞本身,不被選上的原因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態度。寫文章的態度,對待平台的態度,有什麼樣的態度去做事情,就會對收到什麼樣的回報。

是因為項目不好嗎?根本不是。是因為大多創業者對PR不夠重視,即便再大的流量資源支持,他也只是當做試一試的態度或者交代給下面的人來做一做。可是下面的人,會有多少能夠get到創始人的思想以及對行業、對市場、對產品、對用戶真正做到深刻的理解和洞察呢?結果出來的一篇內容,99%的都是關於產品功能的描述,三言兩語,應付了事。

騰訊創業的小編表示:「創業公司沒資源,聲音太弱。CEO不出來親自發聲,就更沒有機會。有的時候,我真心覺得還是蠻遺憾的。明明項目還不錯,但是出來的傳播文章確實那麼水。「

3、如何快速寫一篇好的行業pr文?

小編表示:「創業者自主提交項目的平台每天都會收到大量的文章息,能夠真正把自己的產品理念講清楚的寥寥無幾。絕大部分的創業者都陷入了一種非常糟糕的「產品功能」誤區,全部都在強調自己的核心功能、特色功能、和競品的功能差異,我有什麼,他沒有什麼,之類的云云。說實話,真的不感冒。甚至很多創業者更加會走捷徑,直接把應用市場的產品描述或者ppt直接複製粘貼搬過來,配圖也是,從官網或者ppt上的配圖複製剪貼過來,有的時候都忽略了平台對尺寸的要求……「

用腳想想都知道平台的團隊精力也有限,不能做到照顧到每一家創業者,所以文章最好要一步到位。

第一,無論項目好壞。平台的傳播首要目標是投資人,互聯網從業者,人家平台真不是讓你來打廣告的。(打廣告也不要太明顯啊大哥。)因此,平台需要的是一篇對行業的PR文章。例如:說說對最近比較火熱的O2O還有產品所處行業的一些新的想法和觀點,順便把自己產品最近的最新動態植入進去。這種在乾貨中夾帶著私貨的表達方式還是比較受歡迎的。

第二對方對什麼感興趣,我就講什麼;以投資人為例,你覺得投資人會對你產品有什麼功能,沒有什麼功能感興趣嗎?功能,不是一個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也不可能構築產品的競爭壁壘。投資人關心的是什麼?客戶買你的產品,不是為你的功能買單,而是因為你能夠幫助他解決什麼問題或者什麼痛點,你的創業動機,創始團隊背景,未來規劃……

為什麼你的產品或服務是最優秀的?

為什麼你的售後服務是最令人放心的?

你和你的團隊靠不靠譜?

你的專業度怎麼樣?怎麼去評判你的專業度?

你對行業、市場、用戶的理解?

以上這些問題,挑選其中幾個最核心的問題或者最擅長回答的問題,以簡單清晰的邏輯結構闡明了,講深了,一篇好文就出來了。

第三,如果平台是以郵件方式接受報道的提交的話,一封報道郵件的標題是否足夠吸引人就會起很大的作用。要用一句話非常明白的講清楚你們在做的事情。郵件正文盡量簡潔,最好不要有非常官方的介紹,這隻會增加小編們的閱讀成本,不會有助於理解你的產品。

4、最後的最後,平台資源免費給你,你能接得住嗎?

雖然騰訊創業給有我app帶來大量的用戶,但因為我們的一些錯誤還是導致了部分用戶流失,下圖為我們的總結和反思。

一定要諮詢平台為你們報道的時間,提前跟各部門做好溝通,做好準備。盡量把全部用戶都結結實實的接住(比如有我,哈哈)。不同的平台有不同的性格,做好在尋求報道前先看看他們的偏重點和要求,也要可以借鑒一下他們重點報道過的產品,知己知彼方能四兩撥千斤,撬動平台的資源。

最後,良辰最喜歡對那些願意分享交流的人出手!

你若是感覺有實力跟我玩,加我微信:shaoziren

良辰不介意陪你玩玩,

非誠勿擾,良辰是本地的。


1、各大應用市場的推廣,沒什麼經費的公司就只能廣撒網了,應用市場越多越好!

2、論壇和網站發帖,當然不要純廣告的,發一點業界信息什麼對用戶有用的最好!

3、微博、SNS等社會化營銷,不過這個也得看產品,有些APP微博並不是最佳的!

4、如果APP有對應的官方網站的最好先維護好自己的網站,提高用戶體驗什麼的!

5、知乎是個很好的平台,可以互相分享彼此的運營推廣經驗,當然純廣告也不好!

6、並不是所有APP都適合做微信公眾平台,像我們的雲錄APP就沒有微信公眾號!


國內最新安卓渠道列表42個(2015年4月1日更新)

排列規則為,前面為渠道名稱,後面網址為應用商店提交入口,內部資料,僅供參考,轉摘請註明來源微信公眾號:ydhlwdyq

  1. 谷歌市場Google Play Developer Console

  2. 騰訊應用寶 騰訊開放平台

  3. 百度手機助手 百度開發者平台

  4. 91手機商城 91助手開發者平台

  5. 360應用平台 我的應用_360應用開放平台

  6. 豌豆莢 豌豆莢開發者中心

  7. 安卓市場 http://dev.apk.hiapk.com/

  8. 小米http://dev.xiaomi.com/myitems/0?userId=88863380

  9. 魅族商店 登錄Flyme 賬戶

  10. oppo手機 OPPO軟體商店-安卓軟體商店,提供一站式手機軟體、手機遊戲、手機主題免費下載-NearMe軟體商店

  11. 聯想樂商店登錄

  12. 中興匯天地 中興應用商店

  13. 華為 華為開發者聯盟

  14. 安智 安智開發者聯盟

  15. 應用匯 登錄 - AppChina 應用匯

  16. 木螞蟻 木螞蟻開發者平台

  17. 3G安卓市場 久邦開發者發布系統

  18. uc應用商店 PP助手安卓開放平台

  19. 蘇寧應用 蘇寧應用商店頻道

  20. 淘寶手機助手 PP助手安卓開放平台

  21. 蘑菇市場 蘑菇市場

  22. 搜狗市場 開發者_搜狗市場

  23. 搜狗助手 搜狗手機助手開放平台

  24. 機鋒 機鋒開發者服務平台

  25. 易用匯(金立手機)金立開發者平台

  26. 中國聯通沃商店首頁

  27. 中國移動MM中國移動開發者社區

  28. 中國電信天翼AP管理登錄

  29. 億優市場 優億開發者面板,eoeMarket, 安卓開發,安卓技術,Android開發,Android技術,優億安卓軟體市場

  30. 歷趣世界http://dev.liqucn.com/index.php?m=memberc=contenta=published

  31. 冒泡堂 http://cp.mopo.com/home/app-list.shtml

  32. 網訊安卓開發者平台

  33. 桌樂 卓樂網-聯繫我們

  34. 網易 http://m.163.com/devsoft/index.html

  35. 泡椒網 ZANK - 同城約會交友, 同志社交 2.1.1 泡椒網

  36. 十字貓 http://dev.crossmo.com/index.php?r=app/index

  37. 酷傳 酷傳 - 讓上傳更簡單|APP推廣_APP發布_APP監控_APP開發者

  38. 安粉 http://dev.appfun.cn/apps/upload/step1

  39. 安貝市場 安貝市場 - 登陸

  40. 安卓在線 安卓在線 - 安卓網,Android(安卓)軟體下載網,Android 軟體,安卓遊戲,最大最全的 Android(安卓)軟體,盡在

  41. 安卓園 安卓園-(Android)安卓軟體下載,安卓遊戲下載,安卓壁紙下載

  42. 安卓之家 安卓之家 - 登陸

掃描關注移動互聯網公眾號後,查看「行業資料」中的App渠道,能看到上千個渠道。

http://weixin.qq.com/r/pnXt9XjEaiUVrTyW9yC0 (二維碼自動識別)


作者:劉渝民

鏈接:怎麼在移動端推廣APP? - 劉渝民的回答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我相信,這或許是史上最全的推廣渠道。不管是創業者還是市場運營從業者,都值得轉發和收藏。

在開始推廣之前,要明確推廣的目標,即通過各類付費與免費廣告幫助企業觸及目標用戶,提升銷售,屬於4P中的促銷環節。所以推廣一定要符合STP戰略與4P戰術,即圍繞企業的品牌定位,目標市場定位來進行推廣。

我們可以把推廣理解成為,尋找與產品匹配度相關的目標用戶。注意,是用戶,而不是流量。下面我全面解析目前主流的推廣渠道及其特點。

我將推廣渠道劃分為付費渠道,贊助渠道,自媒體渠道,口碑渠道等。

付費渠道分為:線上廣告、媒體廣告、戶外廣告、社會化廣告、App廣告、BD聯盟等。

贊助渠道分為:明星贊助,演唱會贊助,賽事贊助等。

自媒體分為:官方渠道,社群渠道等。

口碑渠道分為:名人渠道、媒體渠道、粉絲渠道等。

付費篇

一、線上廣告

使用場景:中小企業必備,短平快必備,不太適合品牌主。數字廣告易把控,易評估,效果好。與品牌廣告是天生一對,即品效互動。

推廣秘訣:(秘訣)

效果較好的分別有搜索引擎、微信大號、應用市場。(其中應用市場與微信大號屬於搜索機制,參照谷歌。微信大號基於KOL影響與社交分發。)在數字廣告領域,未來效果最好的還是在百度(谷歌),騰訊系(FACEBOOK)。

優質流量主要集中在百度系,騰訊系,尤其是微信和QQ系列。

移動端影響最大的分別是微信,微博,今日頭條。

應用市場影響較大的有百度91,應用寶,360,華為和小米崛起較快,APPSTORE獨樹一幟。

1、搜索渠道:以百度舉例,其他類推。百度品專、百度華表、百度知心、百度阿拉丁、百度關鍵詞、百度網盟、百度DSP、百度櫥窗等。

註明:量極大,關鍵詞競價操作難度極大,如果有專業的團隊,效果非常好。

2、聯盟廣告:百度網盟、搜狗網盟、360網盟、谷歌網盟等

註明:量大,網盟便宜,效果一般,三要素:素材、定向、出價

3、導航廣告:hao123,360導航、搜狗導航、2345導航、UC導航等

註明:量大,導航效果還行,但好位置比較貴。

4、超級廣告平台:廣點通、新浪扶翼、今日頭條、陌陌、網易有道等

註明:量大,尤其是廣點通,效果中等,同樣是三要素

5、T類展示廣告:騰訊網、新浪、網易、鳳凰,超級APP開屏廣告

註明:量大,價格貴,比較適合品牌主

二、媒體廣告

使用場景:大型企業必備,做品牌必備,適合品牌主。媒體廣告具備沉浸式體驗,視覺衝擊強,令人過目難忘。

推廣秘訣:(秘訣)

電視廣告依然是最好的品牌推廣渠道,尤其是央視黃金廣告位

媒體廣告強調重複性,即在一定周期內頻繁轟炸

媒體廣告注重品牌識別,視覺,聽覺

1、電視廣告:央視、衛視,可以是硬廣,訪談,獨家贊助,或者公益植入

註明:根據類型不同,有一定的品牌背書和美譽度塑造效果,價格越貴,流量越大;便宜的往往是為了做內容背書。效果或天上,或地下。

2、報紙廣告:人民日報、南方周末、南方都市報

註明:能覆蓋到主流人群,有一定的品牌效益

3、雜誌廣告:汽車、財經、旅遊雜誌

註明:同報紙廣告

4、電台廣告:城市FM/音樂FM

5、視頻廣告:優酷、愛奇藝,如15秒前貼

註明:品效互動,性價比高

三、戶外廣告

使用場景:大型企業必備,做品牌必備,適合品牌主。戶外廣告視覺衝擊強,具備一定稀缺性。

推廣秘訣:(秘訣)

分眾傳媒是眾多品牌主戶外首選,強制性曝光

戶外廣告能進行區域性渠道支持

戶外廣告能觸及更多主流人群

戶外廣告的分眾效果極佳

1、分眾廣告:分眾傳媒、巴士在線

註明:分眾傳媒曝光度很強,能迅速提高品牌知名度

2、地鐵廣告:品牌列車、品牌冠名直達號、各類展示位

註明:曝光度強,有些地方地鐵內有液晶屏,展示效果極好

3、公交廣告:公交車身廣告、公交站牌

註明:曝光度不錯

4、其他:火車站、飛機場、電影院、高速路牌、廣場液晶屏等

註明:都具備極強的曝光度,且有很好的分眾效果,如飛機場是覆蓋高端人群的不二之選。

四、社會化廣告

使用場景:各類企業必備,品效互動。社交網路傳播速度極快,內容營銷必備渠道。

推廣秘訣:(秘訣)

最大化利用KOL影響力

最大化利用社交網路傳播的紅利

內容與創意是轉發和分享的關鍵

1、微信:公眾大號、朋友圈、微信深度合作

註明:最近微信支付後會出現借貸寶的廣告,相信繼朋友圈廣告之後,微信其他功能也會陸續嘗試廣告合作

2、微博:微博大號、粉絲通、話題排行榜

註明:創意很重要

3、社群:各類社群組織

註明:水深

五、APP廣告

使用場景:各類企業必備,效果為主。類似搜索機制,鎖定用戶APP下載習慣

推廣秘訣:(秘訣)

ASO是長期工作

聯合應用廠商做活動或資源整合

1、應用市場:APPSTORE、360、百度、小米、華為、應用寶、VIVO、OPPO、金立、聯想、三星等

註明:APP最重要的推廣渠道,CPT/CPD/CPS

2、聯盟廣告:積分牆、返利聯盟、移動廣告平台,如:adwords、有米、多盟、億瑪、愛賺等

註明:ASO必備,不精準,效果不好

3、預裝:手機廠商,分銷廠商,晶元廠商等

註明:量大,水很深

4、超級APP:滴滴、uber、美團、WIFI萬能、美圖秀秀、鎖屏

註明:超級APP換量不錯,鎖屏類的效果一般

六、BD聯盟

使用場景:中小企業必備,省錢。

推廣秘訣:(秘訣)

打造開放平台

渠道高效管理

1、協會聯盟:各類協會

註明:最好能搭上官方關係,PR或資源整合

2、校園聯盟:學生會、各類協會

註明:地推必用,人工成本極低

3、同業聯盟

4、異業聯盟

5、媒體聯盟

6、社群聯盟

贊助篇

使用場景:大型企業必備,品牌你造嗎?娛樂營銷、體育營銷,打造流行現象是關鍵。

推廣秘訣:(秘訣)

品牌調性符合是關鍵

賽事影響力是關鍵

打造流行現象,典型的如加多寶、VIVO

1、明星贊助

註明:優先考慮熱門IP,比如李易峰,TFB,吳亦凡,AB等,人氣是王道

2、熱門活動贊助

註明:優先考慮熱門娛樂節目,影視劇,如中國好聲音

3、熱門賽事贊助

註明:賽事影響力與企業市場目標匹配度是關鍵

4、演唱會贊助

註明:同明星,關鍵在於演唱者的影響力

自媒體篇

一、官方渠道

使用場景:中小企業必備,省錢。企業公關最佳渠道

推廣秘訣:(秘訣)

冷啟動

內容營銷

官方喉舌

1、站內:自身網站與APP廣告位,簡訊通道,站內信,彈窗等

註明:官方內部通道也是很好的推廣位,要合理利用。

2、SEO:官網排名,百科,知道,貼吧,新聞源

註明:這塊非常適合冷啟動,如果有能力,組建專業團隊,做站群排名,新聞源排名,企業知道,貼吧,前期耕耘,後期收穫。關鍵點:懂搜索體系規則。

3、官方媒體:服務號、訂閱號、微博官號、官方博客、官方社區

註明:服務號當做產品做,抓用戶的產品需求;訂閱號當傳播來做,抓用戶的信息需求。微信和微博可以做矩陣;博客已經式微;社區難度極大,做成了效果很好。

4、新聞自媒體:虎嗅、36Kr、百度百家、今日頭條號、搜狐、網易、騰訊、新浪自媒體註明:冷啟動必做

5、視頻自媒體:優酷、土豆、愛奇藝、搜狐、新浪視頻

註明:同上

6、其他:如客服,銷售,門店,代理商等

註明:合理整合官方內部資源非常關鍵。一個銷售人員,拜訪了100個用戶,最後沒成交,但卻對企業產生了實質性的宣傳效益。現在利用線下資源,獲取APP下載量和真實用戶效果不錯。門店的宣傳效果也可以整合進來。

二、社群渠道

作用:軟營銷。這塊是寶地,軟廣的核心戰場。

蘋果,三星,UBER都喜歡這麼做,在產品上線前,各類預熱活動,內容營銷。當你看到很多人在論壇討論蘋果又出新品時,請不要相信這都是自發的,裡面有大量的水軍,還有博主。事實上,UBER在國內和各綜合及垂直領域的博主均保持了深度合作關係。汽車、美妝、母嬰、電子產品開展社群營銷是普遍現象。

1、綜合:QQ空間、人人網、豆瓣、知乎、天涯

註明:知乎的權重很高,QQ空間的用戶多

2、垂直:攜程旅遊、螞蜂窩旅遊;汽車之家、易車網;搜房、安居客;辣媽幫、寶寶樹

註明:垂直社區的用戶質量往往極高,營銷價值極大,但是社區對營銷的打擊非常嚴厲。較好的方式是找KOL進行植入營銷,另外也可以找寫手拍攝原創視頻、圖片,編寫文案後開展優質內容營銷。

3、社交:微信群,QQ群,豆瓣小組

註明:社交群的標籤非常清晰,容易找到目標用戶,但是對廣告的抵觸也很強烈。可以和群主搞好關係,開展營銷;若是官方要組建群矩陣,建議引導活躍人士自發建群,如旅遊網站大多在全國各地都有用戶自建的交流群。

自媒體渠道對企業營銷而言,進可攻,退可守。官方渠道,能幫助企業建立良好的形象,保持在市場上合理的聲音;社群渠道,能幫助企業針對核心目標用戶群進行集群式轟炸,製造熱點,形成現象級的事件。

利用自媒體不斷輸出內容,結合企業、產品、用戶之間的關係,利用視頻、圖片、文字,從不同的角度闡述,拉動企業與用戶的關係,塑造企業的形象與美譽度。

付費渠道提高知名度,自媒體和口碑渠道塑造美譽度。企業在不同的區域、時間、所處競爭定位等,都有不同的推廣策略組合。央視廣告,地鐵廣告,院線廣告,視頻廣告,公交廣告,百度廣告,網路聯盟,明星代言,新聞發布會,大型路演,主題促銷等,都不是獨立存在的,他們都是企業市場推廣策略組合中的一。只有制定合理的推廣渠道組合,才能最大化實現廣告傳播的延生、重複和互補效應。

口碑篇

明星,意見領袖,獨立觀察者,獨立用戶在社交平台,博客,論壇,新聞網站提及產品並給予正面評價,能迅速獲得大量曝光,並大大提升產品的轉化率。影響口碑渠道的關鍵點在於內容和把關人,一方面人們只愛分享有趣好玩的內容,另一方面把關人決定了信息的傳播範圍和最終的內容。

一、名人渠道

1、明星代言:TYBOYS,AB。。。(我不追星,其他自行腦補)

註明:土豪玩家必備,明星代言具備較強的公信力,同時可以藉機轉化該明星的龐大粉絲群。所以關鍵點在於品牌調性與明星的品牌形象是否符合。另外請了明星代言一定要上大媒,不然就好比寫了一篇曠世奇聞而不發表。

2、名人:大眾及垂直領域的成功或專業人士,如馬雲,如屠呦呦

註明:可遇不可求,能被名人誇讚,產品實力很重要。

3、意見領袖:網路紅人,草根博主,作家,律師,學者等

註明:這塊比較好操作,最典型的就是微信大號與微博大號植入性廣告,比較有名的有梵高之死——支付寶段子文。現在微信大號之所以推廣費用高昂,轉化率還行,主要在於藉助了博主對粉絲的意見影響力。如果有條件,可以找幾個博主開展深度合作。

二、媒體渠道

1、獨立記者:各大媒體比較有名的記者

註明:邀請記者針對企業寫一篇報道,優秀的記者能以獨特的視角,用比較公正的語言來行文,最終呈現在讀者面前的就像一篇新聞,具有極強的公信力和口碑傳播效應。當然,如果企業的自媒體推出的內容比較有趣並引起了他們的興趣,經過他們把關後發在媒體上,其效果會更好。

2、知名媒體:人民日報、南方周末、南方都市報

註明:企業很難獲得媒體報道,一般的操作方式策劃市場活動,比如某旅遊企業曾經策劃「請全國人民旅遊」,獲得了主流媒體的一致報道。事件營銷的核心就是引起媒體關注並報道,難度比較大。有些企業利用公益營銷的公益性切入,更易獲得媒體關注與報道。

三、粉絲渠道

1、官方:官方貼吧、社區、博客、公眾號、官微

註明:維護好粉絲渠道,提升粉絲活躍度。不定期開展粉絲見面會、主題活動。

2、社群:豆瓣小組、QQ群、微信群、綜合論壇、垂直論壇(詳情見本系列第二篇)

註明:社群要做好維護,找到一些關鍵人物,形成良好的合作關係。

3、個人:朋友圈、微信、微博

註明:移動互聯網時代,人人都是口碑媒介,比如真人朋友圈

口碑渠道是企業傳播的加速器,自媒體輸出有價值的內容,口碑渠道進一步放大。贊助渠道與媒體廣告是品牌加速的不二法門。合理利用好付費渠道,贊助渠道,自媒體渠道,口碑渠道,實現1+1+1+1&>4的效果。

amp;https://pic4.zhimg.com/c853d39bf6f910266ba49a735c180687_b.png&" dw="430" dh="430" w="43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c853d39bf6f910266ba49a735c180687_r.png"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zhimg.com 的頁面">https://pic4.zhimg.com/c853d39bf6f910266ba49a735c180687_r.png&"amp;>


APP上線初期大家普遍面臨的問題:沒錢沒資源

那咱就去多看多觀察,別去玩市面上大家都爭搶的渠道,那些都相對較貴,要通過觀察嘗試一些相對新興的推廣方式,比如當時我在產品沒上線前做得一些東西

1.做自媒體,2014年的時候自媒體還比較新,那會兒就申請了頭條官方自媒體和搜狐,網易官方自媒體,到目前為止運營了一年多,頭條自媒體曝光數達到1300萬 搜狐官方自媒體閱讀數2500萬

2.移動互聯網創業潮以來伴隨著很多類似創業邦,36kr這種網路媒體,及時的去尋求一下報道,產品亮點足夠還是很有希望申請到免費報道的

3.充分利用社會化媒體,微博,微信,貼吧,知乎這些都是非常好的曝光平台,利用好這些平台的前提是你喜歡在上面玩,比如我之前就很喜歡在貼吧上面玩,知道這個平台的調性,我就在響應的貼吧面直播創業歷程,圖文並茂的描述,就會有很多受眾和轉化

先寫這些,總之就是要多玩多看多嘗試

---------------------------------------------------------------------------------------

寫一些最新的免費渠道吧:

1.上線各大安卓平台這個我就不多說了

2.現在小米,機鋒,安智,聯想,華為,搜狗每周都有專題,可以去申請,都是免費的,每家安卓市場都有活動,你可以試著去申請做一些,會有一些費用,不過成本比較低。

3.可以免費獲得的新品推薦:小米的新品推薦,360新品推薦,聯想樂商店的新鮮熱辣,華為的新品推薦,搜狗的niceAPP,應用寶的新品推薦,魅族的新品推薦,百度的金熊掌獎,豌豆莢設計獎,這些都是非常好的免費資源,前提是你的產品要做的棒一些。

4.微博九宮格推廣,低成本推廣,效果也很棒,可以同時給iOS和Android兩個平台帶量,現在大家都做得很火爆。

5.換量:和應用商店換量,和cp們互相換量。

6.注重pr的傳播,這個被很多人忽略,但是卻非常重要,我這有一些可以做免費pr傳播的渠道,有需要的可以私微信信我。記住,是免費哦。

7.多練練自己的文筆,在社交平台上做做文章,微博微信這個我先不說了,當然是要做好的免費資源。還有就是豆瓣,天涯,貼吧平台,還有剛剛興起的一些移動端社區都是很好的傳播平台,在上面做好軟文,傳播效果特別特別的棒。

8.在cp之間做好人際關係,爭取最大化的合作機會,這是很好的渠道,做好了量就大大的,如果不重視,天天自己在家弄,那就一個量也沒有啦。

9.各大應用商店的首發,合理安排首發是一個非常大的來量渠道

10.微信朋友圈轉發和微信公眾平台push也是不錯的渠道

還有一些性價比很棒的社會化媒體渠道有預算的小夥伴可以一起做,私信或者加微信都可以聊聊


經常有朋友來問APP推廣有哪些渠道,姑婆特地整理了APP推廣渠道盤點,本答案包含2016年包含哪些APP推廣渠道,2016年計劃應該怎麼做,以及渠道運營的報告怎麼寫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2016年推廣渠道

1,網站推廣

1)搜索。百度SEM,360SEM,搜狗SEM,神馬SEM。百度SEO。

2)網址導航。hao123網址導航,360網址導航,搜狗網址導航,毒霸網址導航等等。移動端的有QQ瀏覽器,UC瀏覽器,小米瀏覽器等等。

3)網路聯盟。億起發,領克特,百度聯盟。

4)門戶社區。四大門戶,地方社區等等。

5)異業合作。

6)生活分類網站。

2,APP推廣

1)應用市場/應用商店

小米應用商店,百度手機助手(含91手機助手和安卓市場),華為應用市場,應用寶,360手機助手,魅族應用中心,PP助手,UC應用商店,OPPO軟體商店,機鋒市場,搜狗手機助手,魅族商店,豌豆莢,安智市場,金立易用匯,木螞蟻,聯想樂商店,應用匯,沃商店,移動MM等等。另外,部分瀏覽器的應用商店也可以合作,比如QQ瀏覽器等等。

這裡面的玩法首先是基礎上線,能上線的都不要放過。然後利用一些資源,比如新品首發,首發,活動,換量等等。中間如果有些預算,建議刷量來做ASO優化,做一些好評。

2)QQ群。

QQ群以及微信群,是精準用戶的聚集地,如果做的好,可以獲得一批種子用戶。

3)Wap。

現在APP推廣的渠道太少了,wap的流量那麼大,如果有費用,可以好好利用下,直接跳轉到app 下載頁面。之前有個朋友,經常通過這個方案拉動了app store的榜單,著實詭異。

4)換量。

一點一滴,從小做起。把可以利用的資源,都利用上。

5)知乎。

我有個朋友,堅持在知乎上與用戶互動,目前累計了近3W關注著,近5W贊同,1W多感謝。他曾經有個回答,很多知乎網友轉載到新浪微博,當天給他帶來一萬多APP新增。

6)社區。

在社區通過有獎活動,也可以吸引一批種子用戶。

7)超級APP。

在這個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每個APP也都是一個流量媒體,可以跟APP換量,可以付費,也可以做活動。

8)品牌廣告。

比如電視,樓宇 明星 ,地鐵 ,公交 ,院線,視頻等適合做品牌曝光,不過需要花很多預算,除非你特別能刷臉,或者有奇招。真想有一天我可以空手套白狼,哈哈。

9)高校 ,小區 。

精準的線下推廣渠道,且比較高效。這塊如果能解決質量問題,那將是很好的渠道,據說線下是遊戲推廣最高效的渠道。

10)廣告平台。

多盟,點入,點樂,勤誠互動,雲聚,有米,巨朋,熱葫蘆,米迪等等。資源形式是推薦牆,插屏,banner,push,積分牆等等。

11)預裝和刷機。

這塊沒玩過,但是據說效果一般,適合百度,淘寶,助手,安全,瀏覽器等等應用。

12)關於iOS的玩法

正版的玩法是:沖榜。積分牆沖。刷榜。機器刷。ASO。機子直接刷,積分牆優化,通過拷貝主APP,換個皮做馬甲等等。最近部分APP直接把20個關鍵詞刷到TOP10。另外,還有的能做聯想詞。熱搜。 我上家公司,每次做電視廣告,自動就上去了,不過效果一般,但是聽說理財APP效果不錯。限時免費渠道,比如鮮柚科技的限時免費大全,搞趣網等渠道。越獄的渠道有PP助手,蘋果助手,XY助手,同步推,海馬助手,狐狸助手,愛思助手等等。

13)精準渠道

騰訊廣點通、新浪微博粉絲通、今日頭條、陌陌信息流、新浪扶翼、神馬SEM渠道,admob,inmobi。

14)社會化營銷

通過微博,微信等渠道,發布活動,吸引用戶參與,從而獲得下載量。南京有個產品叫扇貝,通過背單詞比賽,取名字等小遊戲,從微博,微信獲得客觀的下載量。這塊成本很少,但是效果卻很好。安妮事件證明新浪微博和微信朋友圈結合,能夠迸發出驚人的流量,給大V們產生豐富的殘餘商業價值。近期網易「我要上頭條」的H5火了,也足以說明吧。另外,之前玩的比較多的微博九宮格推廣,也是一種APP推廣玩法。

15)事件營銷

杜蕾斯在這塊玩的不錯。

16)病毒營銷

臉萌,足記,魔漫相機是裡面的佼佼者。

17)大V或者說網紅營銷

姑婆那些事兒在初期,經過不少創業公司的CEO推薦,獲得了不少精準優質用戶。這塊需要具備:產品質量好以及有名人給你推薦2個條件。

18)DSP

DSP在國外一直做得比較好,在國內也在不斷發展。目前運營得不錯的有聚效、小鳥推送等專註於APP推廣的DSP平台。

19)補貼推廣

滴滴打車,UBER,就是典型案例。現在也有公司不願意把錢花在渠道上,願意把錢花在客戶身上,這樣比較精準。

20)異業合作

之前我們寫過滬江網的一個異業合作案例,有興趣的可以看看。

21)美女視頻直播平台

之前寫過陌游這個產品,有興趣的可以看看。

22)免費渠道

創業邦,IT耳朵,36氪,互聯網分析沙龍,網易薦新聞,姑婆那些事兒,

最美應用等等都可以通過活動,文章形式來推。

23)行政渠道

之前有個產品,關於教育考試的,衝到了APP STORE總榜第一,據說是教育機構指定學生必須用的,所以不花錢就做到了很大流量。

第二部分:2016年計劃

1,年度目標

1)收入目標。

2)UV目標。

3)品牌目標。

2,年度預算

根據2015年的運營數據以及2016年的運營目標,確立預算。主意保留可調配空間。

第三部分:工作總結報告指南

1,整體運營數據

2015年UV,訂單數,成交數,收入。

2,日均運營數據

1)2015年網站(Web)UV,訂單數,成交數,收入。

2)2015年手機站(Wap)UV,訂單數,成交數,收入。

3)2015年APP端活躍,訂單數,成交數,收入。

4)2015年新媒體UV, 訂單數,成交數,收入。

5)2015年線下推廣,訂單數,成交數,收入。

6)2015年網站(Web)日均UV, 日均訂單數,日均成交,日均收入。

7)2015年手機站(Wap)日均UV,日均訂單數,日均成交,日均收入。

8)2015年APP端DAU,日均訂單數,日均成交數,日均收入。

9)2015年新媒體日均UV, 日均訂單數,日均成交數,日均收入。

10)2015年線下推廣,日均訂單數,日均成交數,日均收入。

3,月度運營數據

1)各個月整體UV,訂單數,成交數,收入。

2)各個月分平台(Web,Wap,APP,新媒體,線下)UV,訂單數,成交數,收入。

4,效果數據

1)各個渠道在各個月的投入費用。

2)區各渠道在各個月帶來的收入。

3)各個渠道在各個月的ROI。

5,渠道數據

1)按照UV排序。TOP20渠道;

2)按照收入排序。TOP20 渠道;

3)按照ROI排序。TOP20 渠道;

4)按照訂單轉化率排序。TOP20 渠道;

5)按照花費排序,TOP20 渠道。

6,營銷活動

1)做了哪些活動。

2)活動運營數據(閱讀量,參與人數,UV,訂單數,收入)

3)活動效果:ROI。

7,人員配置

1)人員數量。

2)人員薪資。

3)人員工作任務以及完成度。

4)人員性價比排序。

8,競品分析

網站

1)網站排名。

2)百度權重。

3)百度收錄量。

4)百度關鍵詞排名。(本處特指SEO)

5)渠道覆蓋數。(把主要渠道列出來,看看對方合作了哪些以及怎麼合作的)

APP

1)iOS總榜,分類榜。

2)iOS關鍵詞覆蓋數,關鍵詞搜索結果排名。

3)渠道覆蓋數。(把主要渠道列出來,看看對方合作了哪些以及怎麼合作的)

4)安卓總榜,分類榜。

5)安卓關鍵詞搜索結果排名。

6)各大安卓市場展示的下載量。

新媒體

1)粉絲數。

2)閱讀量。

3)渠道覆蓋數。(把主要渠道列出來,看看對方合作了哪些以及怎麼合作的)

活動

1)做了哪些活動,參與度如何。

9,行業地位

根據競品分析,目測自己所處的行業排名。

寫在最後的話

給大家一些建議:

1、抓住用戶需求。這是運營的基礎。

2、做好產品,產品是最大的營銷。

3、推廣是助力,營銷只是錦上添花。

姑婆那些事兒是移動互聯網推廣運營知識分享平台,我們邀請一線互聯網人分享實操經驗,內容包括App(android,ios)推廣運營、Wap推廣運營,校園推廣及互聯網領域最新動態 。歡迎大家積極踴躍與我們一起探討推廣運營那些事兒。

http://weixin.qq.com/r/e0lNVQvEi1b0rU829xxp (二維碼自動識別)


大數據時代,以聯盟推廣為主【針對iOS討論】

現狀:

1.蘋果制定規則,收購chomp之後苦練內功,出台2.25規則,限制第三方推薦App應用【最流氓】

2.推薦app的客戶端多如牛毛、網站應用如過江之鯉,大牌大佬都有涉足

3.除了應該免費的免費之外,幾個大牌靠國際市場補貼國內市場,市場預期回報不明朗

4.盜版市場的影響,高端用戶、付費習慣、市場良性循環尚未形成

思索:

1.用戶選擇成本較高,各家網站苦逼小編的應用推薦能力參差不齊

2.廠商推廣成本較高,選擇某家網站效果不明朗,無法最大化覆蓋

3.數據跟新不夠及時,制定規則的是蘋果,隨意修改的也是它

4.第三方推薦不權威,一家網站推薦的產品帶有一定主觀性,並不一定是最好的

5.社會化媒體碎片化,社會化媒體單一推薦,個人推薦不夠專業

6.惡意刷榜影響市場,刷榜情況屢禁不止,效果明顯,後果嚴重

未來:

權威性:全球媒體推薦的移動應用推薦應該不差,

時效性:數據更新達到分鐘級別,移植自金融行業的數據分析模式

控制成本:宣傳推廣成本低,借力營銷

專職推薦:周期內只推薦一款產品,韓寒說了:一個就夠了

聯盟推廣:聯合媒體、合作廠商、忠實用戶、競品網站一起推廣

最後:

一句推廣:牛逼的應用總是被全球媒體推廣——應用聯盟http://applm.com


國內Android推廣常用推廣方式:

1)預裝渠道:(推廣用戶質量:中)雖然植入到rom中軟體的存活時間會更長,但是這個渠道現在已經十分混亂,很多手機出廠後到用戶手裡已經刷過4次甚至更多所以這裡的推廣效果給的是中。價格在2-8元之間。

2)軟體市場:(推廣用戶質量:高)有按位置計費的有按效果計費的。主流市場的首頁黃金位置價格都在萬元/天的級別,高大上的推廣形式,有錢的團隊肯定會去做的。

3)廣告平台:(推廣用戶質量:和干擾程度成反比)

4)第三方應用推薦:(推廣用戶質量:高)一般是大軟體希望和小軟體換量,小軟體希望給大軟體塞錢。選擇和自己應用對路的軟體是成功的關鍵。

5)地推:(推廣用戶質量:高)攜程的地推人員每天的工作就是在機場給人裝攜程的APP,平均每天能裝30~40個,好的時候一個月能裝1000+,底薪1000 裝夠600個以後每個1塊 超過1000個每個3塊。這種推廣形式非常精準但也非常累,最笨的辦法往往也是最有效的。

6)紅人轉發:(推廣用戶質量:不確定)一般都是按文章篇數付費,價格事先雙方商量好。有可能是性價比最高的推廣形式,如果進行了成功的事件營銷。也可能出現沒有任何效果的情況,注意掌控尺度,過猶不及,現在用戶都是很聰明的。

7)聯合論壇官方推廣:(推廣用戶質量:中)在一些火的論壇做活動推廣,包含線上和線下的形式。

8)刷榜:(推廣用戶質量:高)針對於做不起軟體市場推廣的產品,可以利用刷榜刷量達到提升排名的效果,極大的降低了推廣成本,但是也存在一定風險。主要是按照榜位或者刷的量來計費。


基於對推廣手冊的整理,以及APP方面的經驗,渠道可總結如下:

1、應用市場的推廣

由於進入的時間比較早,用戶積累比較多,有用戶群集中、用戶質量高、數量龐大、表現形式最為專業、應用最為集中等特點。

業內的推廣公司有,第三方電子市場,比如360、百度91、應用寶、豌豆莢、安智等等;手機廠商,比如OPPO的可可商店、聯想的樂商店、小米商店等等;移動MM、聯通沃商店、電信天翼的電信運營商。

跟這些渠道的合作方式無非兩種,第一種是免費合作,主要是首發、活動等合作,跟渠道的運營搞好關係給個免費的位置,第二種是付費合作,大多數市場會有對外公布的刊例,跟市場運營談好價格付費推廣。

市場首發

首發時間的確定(確定渠道給的位置);

按照首發要求提前做好包(首發LOGO、截圖、微博微信配合、應用內推薦);

軟體測試;

傳包到首發平台(進行廣告宣傳,查看首發的位置,量級變化);

首發過後更新其他渠道的包(包括官網,手機下載頁的包);

首發數據總結。

市場活動

來源:關注開發者活動版塊;負責活動渠道負責人;和別家app聯合、節日活動、專題活動和小編推薦等;

微博、微信宣傳配合;

確認活動位置,排名、banner(需要設計要提前設計好);

數據監測;

關注競爭對手的活動。

換量

可以跟其他app或渠道換量,最好是跟量大於自身的去做換量

評估下要不要換,用戶群是否一致,是否競爭關係,對方的品牌形象;

按照換量要求,交換素材上架;

後台數據監測帶量情況;

查看對方APP,確認位置;

根據數據調整位置、或者要求對方調整位置等。

2、網盟推廣:

網盟帶來的量比較大,而且見效很快,成本適中,但是卸載率高,沉默用戶多。

banner

又叫橫幅廣告、通欄廣告、廣告條。是目前最普遍的廣告展現形式,通常出 現在頂部和底部,絕大多數廣告平台都支持,比如帷千、多盟等。此種形式的廣告身量小,收益也比較平穩,大多數開發者也會選擇此種類型的廣告。Banner優點在於展示量大、媒體覆蓋面廣,缺點是點擊率轉化率相對其他廣告形式較差。

插屏

又叫插播廣告,使用App時動作觸發全屏/半屏彈出或嵌入,手游適合採用這種廣告形式,點擊率、轉換率、用戶活躍度表現都有不錯的表現。

以在應用開啟、暫停、退出時以半屏或全屏的形式彈出,能夠巧妙避開用戶對應用的正常體驗。因為尺寸大、視覺效果震撼,所以插屏廣告擁有非常高的點擊率,廣告效果佳。

積分牆

在一個應用內展示各種任務(下載安裝推薦的應用、註冊、填表等),然後用戶在嵌入有積分牆的遊戲內完成任務以獲得虛擬貨幣獎勵。按照CPA(每行動成本,Cost Per Action)計費,只要用戶完成積分牆任務,開發者就能得到分成收益。

這種方式起量快,效果顯而易見,但是大部分用戶不是真正的因為軟體好、有需求下載使用,所以存活率不高,造成推廣成本加大,適合大型有資金、需要儘快發展的團隊。

正常情況下android的積分牆不建議做,原因是android不像IOS只有一個應用商店APPStore,它可展示的資源相對較多,無需通過積分牆來沖榜。如果你的KPI是激活用戶數量,且只要是真實用戶也可以通過積分牆刷榜。

PUSH

作為重要的手機應用程序運營手段,推送越來越受到手游運營商們的重視。

當把同一個內容發給所用用戶、不分時間的推送、推送的表現一成不變,當用戶多次收到這樣沒有目標性的推送之後就會逐漸厭煩。然而用戶厭煩的並不是推送功能本身,與推送發送的數量也並沒有太大關係,重要的是發送的內容。

3、換量推廣:

通過BD合作的方式互換流量,你用我的,我用你的,大家相互置換用戶。

內容合作

通過優質的內容,吸引到精準的客戶和潛在客戶,從而實現營銷的目的。

開屏

打開App時全屏/半屏展現,在一般情況下同一用戶不會頻繁啟動單一App,因此與其他廣告形式相比,同等數量的廣告展示下該類廣告能覆蓋相對更多的獨立用戶。

彈窗

一種會在應用開啟時彈出的廣告形式,效果不錯,但是非常影響用戶體驗。

焦點圖

可簡單理解為一張圖片或多張圖片展現在應用內就是焦點圖。在應用內很明顯的位置,用圖片組合播放的形式,類似焦點新聞的意思只不過加上了圖片。一般多使用在應用首頁或頻道首頁,因為是通過圖片的形式,所以有一定的吸引性、視覺吸引性。

應用內推薦

換量不一定要找單獨的應用,有很多軟體是專門推薦應用或者有軟體推薦欄的。應用內的推薦,如果位置比較深,且對方的用戶量不大,基本上不會有效果。除非是那種用戶規模過千萬甚至是過億的App而且位置比較明顯,才可能有效果,否則不要將精力放在這塊。


推薦閱讀:

Windows為什麼沒有程序許可權限制的功能?將來是否可能出現?
Android 平台有哪些非常優秀的應用?
嵌入式還是安卓應用開發?
ColorOS、 OPPO、CM和OnePlus 之間是什麼關係?
小米為什麼一定要自主研發MIOS,跟MIUI有什麼不同嗎?

TAG:iPhone | 應用程序Application | Android | app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