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馬雲創辦雲谷學校?

更準確的說是阿里巴巴合伙人出資創辦的雲谷學校。阿里巴巴合伙人委員會主席馬雲擔任「谷主」。

雲谷學校是一所15年制(幼兒園到高中)的國際學校,該校包括幼兒園18個班,小學60個班,初中30個班,高中30個班,能滿足3000人同時就學。馬雲稱其為「浙江第一」,「全國唯一」。

雲谷學校為學生設計了多種成長支持模式,除班級制外,學校還創設了導師制、學院制和走班制。並且還設置了五大學習領域,包括雙語言、人文與社會、數學科學與技術、體育與生活和藝術。

雲谷學校2017年開始招生,一年級招收3個班,每班20人,七年級招收2個班,每班24人。並且公布了招生條件與申請流程。

學校網站

http://www.yungu.org/


新改了一幅。


感謝大家的厚愛。

再補充一下吧:

1.我不否認精英化教育更容易出高端人才,但精英化教育需要前期大量的資源投入,所謂屁股決定腦袋,我是窮人,所以我就不會支持馬雲們辦學校。

2.孔子有雲「不患寡而患不均」,引申到這裡就是: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給寒門子弟提供比較公平的進身之階,次要目的才是培養高素質的人才,雖然聽起來匪夷所思,但實際就是這樣。

———————————原答案——————————

資產階級通過兩種途徑影響政治決策

1.權錢交易

2.壟斷財富→壟斷教育資源→滲透政治權力

真是太陽底下無新事啊!

PS:馬雲爸爸英語教師出身,還是非常信奉西方的那一套的。不管好的還是壞的。

PPS:還好知乎是鵝廠系的。


土鱉是最大的美分,這句話真的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階級加速固化,你們以為學的不是美利堅?

教育私立化/教育商品化/教育精英化,你們以為是自創?

中國教育的根本矛盾,來自於受教育人口的眾多而教育資源不足的矛盾

中國教育的隱含矛盾,來自於希望藉此提升階級的人口眾多而階級逐漸固化的矛盾

早先素質教育的推行,實際上收緊的是通過應試教育提升階級的通道。

現在教育資源的商品化,實際上也是收緊通過應試教育提升階級的通道。

鯉魚躍龍門,龍門並不是恆定高度,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真正可以幫助你改變自己階級的學校,每年就招收那麼點人,先不說區位優勢,上海人/北京人大學,就在這個艱苦的條件下,都出現了毛坦廠/衡水/臨川這樣的怪物學校,為什麼?

吃這麼多哭,吞下這麼多牙,缺少童年和青春的18歲,在一個「可能」上升階級的通道面前,都顯得無限值得,這難道看不出來人民所遇到的矛盾?

馬雲的學校,僅僅是那麼多「商品化精英化教育」的一個點而已,僅僅因為馬雲這個頭銜,僅僅因為大家眼裡他很有錢罷了。一個簡單的縮影,告訴你們一些你不敢想但是無比真實的東西。

二共現在遠沒有勇氣推行公有制,甚至沒有勇氣全面推行按勞分配,下面已經汪汪的開始叫喊星辰大海了?

說真的,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麻煩看看自己的朝夕,看看到底這是誰的朝夕。


我覺得吧,隨著階層固化,教育也開始固化了。

隨著資本家開始關注教育,試圖改革教育後,以後像我們現在這樣,窮人富人在一起讀初中小學高中的現象恐怕會越來越少了。

到那時,窮人受窮教育,富人受富(精英)教育。

有答主說,資本家改革教育是好事啊,還不允許別人賺錢?教育能賺錢,利潤高,意味著能有更多的、更好的教育人才湧入教育行業,這對教育不好嗎?能培養更多優秀的精英。

好是好,只是恐怕大部分的窮人們享受不到,以後教育能賺很多錢,賺的錢從哪來呢?當然是學生學費啊,然後這些錢又吸引人才加入,進一步加深教育分層。越有錢的學校吸引越厲害的老師,越厲害的老師培養越好的學生,越有錢的家長就越會選擇這類學校。

到後來,窮人受窮教育,富人受富教育,教育分化徹底形成,階層越發固化。

當然,對於整個社會的發展來說,是好事,因為這意味著精英從小接受的就是最好的教育,更加精英,然後他們能創造更多財富,社會總財富增加了,但對窮人們來說,不是好事,意味著階層固化越發嚴重,再也難追趕精英了。而增加的那部分社會財富絕大部分也不是到他們手裡。

我們現在時常詬病公有化,認為市場上一切都應該私有化,私有化促進競爭,社會更有活力。但凡事有利有弊,哪有完美的東西,過分私有化,意味著財富啊教育啊醫療啊等資源越發集中,窮人富人享受的資源越發的不平等。

我們說國企怎樣僵化,沒活力,要求一切都私有化,但像能源、通信、教育這些重要資源,即使全部私有化,受益的也不會是你們P民。國家統治階層姓趙,資本家難道就不姓趙了么?全盤私有化只是換了個更厲害的主剝削你罷了。資本家們更加肆無忌憚。國家統治階層至少還有維穩的需求。

現在的教育制度,是公立學校比私立學校更優秀,公立學校的教育資源什麼的比私有學校更好,因此我們還能出現窮人和富人在同一個學校上課的現象。而且學費還不貴。同樣的還有現在醫療制度,我們現在窮人花少量的錢,就能接觸到最好的醫生診斷,以後不可避免,這個醫療制度恐怕也會改革。

以後私立學校比公立學校優秀時,甚至越來越拉大差距後,那時,越有錢的人上越好的私立學校,沒錢的人上差的私立學校,或者公立學校。

到時候,甚至很多窮人也會跟著罵公立學校,說應該一切都私有化,你看,最優秀的學校都是私立學校,公立學校沒有競爭的活力,應該淘汰。

當然,馬雲不做,也會有其他人做。社會階層正在固化,而教育就是社會的反應。如果社會階層流動性高,那麼教育的分化也不明顯。所以,我覺得,這個過程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節哀吧,窮人們,反正以後我們會享受"快樂"的"素質教育",而有錢的富人們,享受"痛苦"的"應試教育"。那時候,我們所有人都滿意,窮人們被媒體愚弄,說,以前的應試教育沒人性,坑害學生創造力,讓學生只知道考試成績,現在教育改革後,這樣"素質教育"多好,孩子們多快樂多輕鬆,每天唱唱歌跳跳舞玩玩遊戲,孩子們多才多藝呢。而富人們孩子每天"應試教育",在精英老師教導下,"題海戰術",沒日沒夜地刷題,然後他們家長也讚揚,改革後教育制度相比以前啊,培養了更多精英,天才啊啥的相比以前的"應試教育"更多更牛逼。最後大家都開心了。都一致認為教育改革完滿成功。

當然,以後的醫療制度改革也變成如此,我們也不會醫鬧了,因為窮人看病看死了,那是因為你沒錢看好醫生,享受更好的醫療,怪不得醫生。而富人看病看死了,他們受了精英教育,懂得用法律,有錢請律師鬧,也不會醫鬧。社會上一片和諧。

到那時,人人生而平等,但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平等。

………………………………………………………………………………………………………………

………………………………………………………………………………………………………………

更新線

當然,也並不是說不好,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方向,以前中國需要大量可以將就的工程師什麼的來搞建設,因此強調數量,現在環境變了,以後會更強調質量,因此教育改革也就是這個方向了。

所以預測一下以後,大概就是,小學初中高中,好的教育是私立學校,越好的私立學校學費越高,窮人們上公立學校,或者差一點的私立學校,但是呢,窮人們也不在意上的學校有多好,反正在學校唱唱歌跳跳舞挺開心,而且高質量的教育成本太高,收益太遠,以後當個服務員也挺好,沒必要貸款去好小學初中高中,然後富人們享受好的基礎教育,更容易考上好的大學,即使考不到,學校為了利潤最大化,也可能差一分一百萬這樣被錄取。窮人們享受窮的公立教育或便宜的私立教育,比較難考上好的大學,即使考上了,學費也很高昂,付不起。即使付了上,收益也遙遙無期,還要還貸,還不如不考。

然後到教育改革完成後,我們的基礎教育教出來的很多學生,就跟我們現在嘲笑的很多外國的學生是一樣的。

你問他,7×8=?然後,他拿出計算器來算,因為那時,我們學校不會強求要背乘法表。

你問他哥倫布是誰呀,然後他搖搖腦袋說不知道。

學校里反智傾向會更嚴重,大部分學生,嘲笑那些拚命讀書的人為書獃子,就像現在西方基礎教育學校很多學生,嘲笑努力讀書不擅長交際的學生,稱為nerd一樣。

學校里呢,擅長交際,擅長玩耍的人,比努力讀書的人更加受歡迎。

那時,我們很多民眾,在媒體引導下,會嘲笑其他一些發展中國家努力學習的教育制度,為應試教育,然後我們為自己的"素質教育"而自豪。我們會認為他們埋沒了學生的人性,埋沒了學生探索欲、好奇心。成績高又怎樣,不過是應試罷了。

我們的老師們呢,會拚命誇獎學生,要讓每一個學生都感覺自豪、信心滿滿、快樂,不會再像現在這麼嚴厲,老師們更強調快樂教育,學生快樂最重要。學生的舉報會影響老師的業績,因此老師會想盡辦法讓學生們開心舒服,畢竟學生是你的客戶,來享受你的服務,你怎麼能得罪呢?顧客是上帝呀。

學生們上課吃吃零食、聽歌、蹺二郎腿老師也不會管。

學校會有越來越多有趣的課程出來,比如手工課、音樂課、體育課、戶外探險啊、經常春遊啥的,而像語文、數學、物理、生物、歷史這些基礎課程會少很多。但那時,我們都挺高興,因為感覺孩子們多才多藝,還很開心。

但與基礎教育的輕鬆愉快不同,那時我們的高等教育將會很頂尖,很嚴厲,越好的高等教育院校,越嚴厲,學生越苦越累,而且頂尖天才精英很多。然後我們同樣很自豪,我國的教育制度多麼優秀呀。你看高等教育培養了多少精英、多少天才,而且基礎教育還一點不累很輕鬆。相比其他發展國家的"應試教育"真的不止"高"了一點點。我們的教育制度果然是最優秀的。

………………………………………………………………………………………………………………

………………………………………………………

……

更新線

不過,或許其實階級固化以後,國民幸福指數反而會提升吧。因為你的同學朋友都和你一樣的前途,不好也不壞,沒有攀比和同輩的壓力。

男性也不用為娶媳婦彩禮而苦惱,,因為女孩接觸到的所有可能性都是一樣的。不會有屌絲逆襲白富美,也不會有霸道總裁愛上灰姑娘。因此女方也不會坐地起價,因為無論找哪個男生的都一樣。

由於通過教育攀升階級的可能性喪失了,高考將不再是窮人們翻身的途徑了。學習壓力也消失了,那時基礎學習更輕鬆快樂,學生時代更美好。

工作後,階級固化,攀升階級的可能性很小,因此也沒有努力工作翻身的工作壓力,窮人們更忍受不了壓力高的工作,傾向於找輕鬆舒服的工作。而政府為了安撫民心,勞動法更完善,做五休二,八小時工作制什麼的很常見。

由於經濟發展速度平穩後,人們的發展也平穩,不會一股腦往大城市擠,那麼房價也會變得平穩。買得起房的自然買得起,買不起的也不會奢望去買,而會租房子。因此買房壓力也小很多。

而這時,淡泊名利、看淡金錢的價值觀又會開始流行。人們提倡幸福最重要。

所以啊,學習壓力減小、婚戀壓力也減小、工作壓力也減小、買房壓力也減小,大家都能比較放鬆吧,大概。

所以,這也是一種無奈的窮人的幸福吧,犧牲了所有可能性換來的幸福。

……………………………………………………………………………………………………………………………………………………………………………

2/21再更新,不明白為什麼還有人看不懂,評論區還有抬杠的人。

說階級固化,教育分化,不是代表窮人們就想坐等著平等,不代表窮人指望從天下掉下餡餅。

有知友反駁說,富人也是從窮人變過來的,人家經歷了血和汗的努力,後代變富的概率比窮人高一點怎麼了?你完全可以努力變富人,這樣你後代同樣可以享受一樣的待遇啊,沒必要說階級固化啊啥的。人家富人也是那樣過來的。

但階級固化是這個意思嗎?階級固化的意思不是說,硬要求一個平等,要窮人後代和富人後代完全在同一水平線上,階級固化是指窮人變富的概率越來越低了。跨越階級的難度相比以前越來越高,這才是階級固化的含義。

如果窮人變富的概率永遠都是一樣的,比如從底層跨越到中產階級,如果從古至今,永遠都是百分之一的概率,那也很公平,難以指責,畢竟富人們也是按這規則來的,也是按照相同的規則老老實實地努力成為富人。

但我們說的階級固化,是指,以前窮人變富的概率是百分之一,現在是千分之一,以後是萬分之一。概率越來越低,難度越來越高,准入門檻越來越難翻,這才是階級固化的意思。窮人們只希望稍微公平一些,有錯?以前的時代,變富門檻比現在低,一部分窮人,他們完成了血淋淋的原始積累,然後把跨越階級的門檻一層層抬高,再指責後面的窮人,說窮人們不應該說階級固化的不對,自己也是翻越階級過來的,自己也經歷了苦逼的奮鬥史,所以自己的孩子有資格享受更好的前途,窮人們也應該遵守規則,努力翻越階級。而不應該懶惰地求天下掉餡餅,說階級固化就是在偷懶。

但你們絲毫不顧,現在變富的難度相比以前,越來越高,這叫我們窮人怎麼翻?你們享受了變富難度低的時期,然後把准入門檻抬高,站在高地說一點不冷。你們的那時候規則比我們現在的規則要簡單的多,這不是固化什麼是固化?

只能說,你們何不食肉糜?


馬雲此舉暗含未來世界發展的大勢。未來的社會大多數人都會成為「無用之人」,因為基礎的工作越來越多的可以用機器人來代替,使得社會運行只需要極小一部分精英,加上機器就行了。

那麼這一小部分精英就需要與大眾不同的教育。所學所悟都會不同。這就是雲谷學校的起因。

而那些無用之人,只要不鬧事就行了,被用三瓜兩棗餵養起來,維持一個基本的生活水平即可。這種階層分化在西方福利國家已經初現端倪。比如,德國最大的產業是社會救助產業,最大企業是天主教福利機構明愛會,就專管養起來靠福利生存的人。這些人給社會貢獻的價值很有限,需要什麼教育呢?當然不是雲谷學校了。


去年莆田系熱鬧的時候,我提過,未來阿里這種企業辦自己的醫院,自己的學校這種問題。

中芯國際的學校就辦得不錯。

對於要把孩子送到國外上大學的富裕家庭來說,國內這套以高考為核心的教育體系的性價比不高。

北京上海這種有分數壁壘保護的地方還好一點。

很多省份為了高考能進一所重點學校得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去應對高考試卷,而這些東西對準備出國留學的人來說根本不值得花時間去學習。

阿里在杭州,也屬於高考歧視的地方,給自己的員工辦一所高水平的學校。可以解決人才因為教育外流。

擔心階級固化這個事情,還有待觀察,這些孩子就不是為了高考培養,奔著海外教育去,那沒什麼。

奔著高考去,只要有統一考試的線,也沒什麼。同分數線的地方,未必是富裕地區的孩子就行。

可怕的是國內競爭,然後自主招生,人家不考了,直接拿名額。那就真無法翻身了。

未來公立學校素質教育養豬的問題,亞洲國家會通過補習班解決。這點黃種人種族確實不太一樣。公立學校養豬,黃種人也不可能不會算7*8


學軍中學網站長這樣

雲谷學校網站長這樣

還是響應式的!

自己感受下。


挺看好的,希望能辦成一塊國內乃至世界的金字招牌,不管是對於中國下一代教育模式的刺激,還是對留住國內精英階層父母(不用為了下一代的教育去移民)都有不少幫助。


高考你自己不考可以,但絕對不能封了這條路,教育路線一旦封死,後果不堪設想。


上網站想看看招生條件,竟然打不開,說系統升級。想知道3月26日約談的詳情,還是打不開,感覺很不嚴謹,辦學先缺了嚴謹,差評!搜搜看到處是馬雲辦學校的軟廣,包括知乎的這個問題,難說沒有軟廣性質,但主頁只顯示一套很美好的說辭,什麼教育是教與育,什麼讓每個孩子做自己,漂亮話誰都會說好嗎,一點兒新意都沒有。

我看上面一位朋友說給孩子報了名,大致可推斷這學校的目標群也不是從廣告找來的普通用戶,想必是通過其他渠道發了通知,一開始就圈定的,比如資產是硬標準,找這種客戶根本不會通過網路宣傳,宣傳的作用是造勢。城市新貴的孩子能讀的學校也就那麼幾所,將來都會出國,無非早幾年晚幾年,從幼兒園起就不參與國內競爭。只是在當前推崇親子陪伴的風氣下,如果很小就出去的話,媽媽不放心要跟著出國陪讀,爸爸留在國內,隔三差五飛過去團聚,很累還影響關係穩定。現在可好,國內有所硬體一流,辦學理念個性化,與西式高等教育無縫對接的學校,圈子又屏蔽掉一些家庭,還是馬雲爸爸辦的,多好。

至於15年學制出來後不能參加應試的說法,有點兒農民想像皇帝用金鋤頭的意思,這種家庭的孩子從幼兒起就分流了,和我們的孩子不在一個競爭層面,而且看雲谷學校的學制設置,也不是對接國內公立。我猜這所學校最有可能是直接與美國的私立學校對接,現在看不到更多的資料,只是個粗淺的推測,當然也不排除直接對接長江商學院。。。


文化人有種逼格叫「桃李滿天下」,蔣中正做過委員長、總統,但是顯得最親切他也最喜歡的稱謂還是黃埔系可以叫的「校長」。

川普賺夠了錢之後可以從政實現自己的抱負,馬雲不敢有這個選項,那麼在另一個方向上做點事情滿足一下情懷也是很自然的。既然可以給大學捐款成立基金,當然也可以拿出對他來說的「一點點錢」來辦一辦初等教育。

有馬雲背書這個學校條件不敢說最好也會是很好,耽誤不了孩子。企業家肯真金白銀地出錢辦教育總是應該鼓勵的。就算您的孩子不進這個學校,它每招一個人當地公辦重點中小學的位子就少一個競爭者,不也是件好事嗎?


之前看到馬雲要辦學校的信息,第一感覺是這不過是有錢人耍情懷的事,不要抱太大希望,所以也沒有在意。但最近仔細看了雲谷學校官網(http://www.yungu.org)上的信息,深入地分析了一下,覺得雲谷學校還是很值得期待,說不定真能給中國教育帶來革新。為什麼這麼說呢?

下面我從教育的「道、法、術、器」層面來分析雲谷學校還真的挺有譜的。

1.道

教育的「道」就是「教育目標是什麼」?我們要培養什麼樣的人?即為什麼而教育。

國內的教育一直來沒有一個明確的、一以貫之的教育目標,各個層面的人憑自己的感覺在做教育。總體上,目前的教育觀還停留在上個世紀,家長和學生還是認為教育是為了找到好工作賺錢、實現鯉魚跳龍門,是實現階級流動的通道。正因為這種教育觀的驅使,才使學習變成一件痛苦的事。教育部門還是認為培養人是為社會建設服務的,凸顯了人的工具屬性,教育上不可避免的工程師教育優先的傾向,還是精英教育思維,好的留下,差的淘汰,根本沒有體現出以人為本的思想。學校眼裡,就是我成就你考上好大學,你成就我成名校,著眼於短期利益,應試教育,精英教育思維。

雲谷學校提出的教育觀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最符合教育本質的教育觀,是面向未來的教育觀:

使命

讓每一位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願景

培養具有仁愛精神、獨立意志、社會擔當、終身學習力和幸福感的地球公民;

通過科技的力量,讓優質教育惠及更多的孩子,讓東方智慧和世界文明相融合。

確實,在步入21世紀,在物質不再稀缺的當今時代,我們教育必須改變過去精英教育的思想,要像芬蘭的教育,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孩子,讓每一位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教育不能再像過去那樣的功利,要有一顆佛的心,普度眾生,讓每個人都能達到幸福的彼岸。

那何為「最好的自己「,就是具有仁愛精神、獨立意志、社會擔當、終身學習力和幸福感的地球公民

這樣的人必定是一個和諧的個體,能達到自己內心的和諧、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

這樣的人幸福感是由內向外而發

這樣的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這樣的人不是狹隘的民族主義,而是胸還天下、天下主義

這樣的人知道幸福不是建立在物質富有基礎上的,所以不會對大自然過度的索求,有很好的環保意識

有了「成就最好自己」的教育,能讓人人成為和諧的個體,那由一個個和諧個體組成的世界也必定是和諧的,那這個世界何來戰亂?社會怎會不安定?人與人之間何來信用問題?人有何需焦慮?自然環境有怎會被破壞?

2.法

教育的「法」就是為達到教育目標而制定的教學體系,即要教什麼?學生學什麼?其中課程設置是核心。

雲谷學校表示:

「通過科技的力量,讓優質教育惠及更多的孩子,讓東方智慧和世界文明相融合。」

「雲谷學校將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與世界文明相互融合 」

顯然,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將是雲谷學校課程體系中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對教育理解的深入,我現在覺得學校里理想的課程體系就是儒釋道為核心的中華文化與西方先進的科學、管理等學科的結合。

優秀文化可以讓人性得以向善、人格得以完善、人生得以幸福,也就是唯有優秀的文化才能塑造「 最好的自己」。

我們國內各級學校應該把丟棄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撿回來,納入到教學體系中。

3.術

教育的「術」就是指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即「怎麼教」「如何學」,怎樣達到最好教學效果。

教學中教學效果好差從低到高分為三個層次:

最底層:完成「知識」的傳遞

第二層:培養出學生的「能力和技能

最高層:實現了學生「文化、道德和價值觀」的塑造

顯然,目前中國大多數學校僅停留在「知識」傳遞這個層面上,對更高層面的教學無能為力。

阿里巴巴是中國最好的互聯網公司之一,其實阿里也是中國最好的教育公司之一。為何這麼說?是因為進入阿里的人很有「才」,而出了阿里的更有「才」,從阿里出來創業成功的人特別多就是一個例證。很顯然,阿里有一套能讓員工在能力和技能上快速的方法。

更獨特的是,阿里是國內少有的用「價值觀」來考核員工的公司。阿里六大核心價值觀:客戶第一、團隊合作、擁抱變化、誠信、激情、敬業。

不像我們國內各類學校,校訓上寫一套,實際做的又是另一套。阿里基於使命、願景及價值觀,建立強大的企業文化,以此作為其業務的基石。所以阿里在文化建設上比任何學校、絕大部分公司更有經驗。

雲谷學校是阿里合伙人共同創建的,如果阿里眾多合伙人一起把打造阿里企業文化和提升員工能力的這套方法運用到學校教育上,那應該是很棒很棒的。

4.器

教育的「器」就是指工具

能給教育帶來變革的工具就是互聯網、智能設備。

國內學校在利用技術提升教育上能力太差。依我看,如果國內學校能好好利用技術,我們國內整個教育成效至少能提升一倍,就以現有的教育資源的投入,實現人人上大學都是有可能的。

雲谷學校要以科技為導向:

科技導向是學校與未來的連接。學校依託阿里巴巴集團強大的技術支持,打造一所智慧學校。用技術科學有效地管理學校,提升教與學的品質,讓學生走進前沿科技並激發學生創造力和想像力。同時,我們更期望通過科技的力量,讓優質教育惠及更多的孩子。

期待雲谷學校成功。


三墩這一大塊地已經運作好幾年了,雲谷早就規劃好。

從這所學校本身來說,背後體現的理念和未來應該是可以期待的,理由如下:

1,為阿里在杭州的海外招聘和高端人才招聘提供支持,畢竟杭州不是北京上海,對希望招攬的海外人士和一線城市的精英來說,杭州的國際化太差了,教育是個明顯短板,雖然有杭二中杭外這種高中名校,但新來的外地人很難進入,為什麼不自己辦一個呢?

2,馬老師是個教育情節很重的人,本來就是優秀青年教師出身,合伙人中lucy也是教師,有非常強的教師夢想和深刻認知。不管是阿里內部文化的傳播形式,還是湖畔大學的開建,現在雲谷學校也是這種情節的現實映射。

別的細節不知道,只知道馬雲這夥人的智慧和眼界值得信任,阿里合伙人的執行力更加靠譜,這個學校值得期待。


我就來嘲諷下知乎上的「應試教育既得利益者」。

你先看看你兒子能不能考得過貴族學校再說。


實際情況應該沒那麼複雜

阿里集團已經十幾個年頭了

當年的毛頭小伙現在也拖家帶口了

很多人不是杭州戶口或者各種門檻,沒辦法入傳統名校

很多高級人才因為考慮子女教育問題,離職或者不肯來杭

馬老闆說阿里要辦101年,當然要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

所以這個學校的別名可能是

阿里機關幹部子弟學校


一個個站在道德制高點的「聖人」么?人家搞個高端教育,就眼紅了?是不是馬雲不直接把錢分你,就是對不起你啊?什麼邏輯。。。

搞教育不賺錢的話,怎麼搞?賺錢和教育是衝突的嗎?

人家搞教育改革,先從高端市場搞起,也沒毛病啊。。。本身教育市場化,起碼有一點:讓市場證明教育的價值,讓教育從業者也能在市場中獲益,。當然也讓更多資本能夠進入教育市場,這就是一件好事。而且人家搞自己的,又不取締你家門口的破學校。

我就問你們,要是以後搞教育當老師,收入堪比碼農,是不是就會有更多的人才向教育行業流入?!

另外,你們以為大城市好一點的公立學校賺錢的名目會少嗎?一個名額賣多少你們知道嗎?

「真想改變教育行業,咋不把辦雲谷的錢全換成普通老師去辦鄉村學校,讓那些大山裡的孩子也有受高級教育的機會?」——某匿名答案

按照你這個邏輯,你這種沒事在知乎上發牢騷的人,不下鄉去進行中下貧農改造就是浪費糧食。

曬評論哈,敢情搞互聯網行業是進妓院了啊。本人老老實實做產品狗,可不敢當社會精英。我讀大學的時候,大年三十還在自己家的路邊餛飩攤洗碗,你這種看不得別人好的小市民見多了。也不知道馬雲搞個學校怎麼著你了,一下雞血就起來了,開始搞起階級鬥爭了...有一句話放在討論教育這事兒上嗎。。。


我已經給女兒報名了。

他們辦學不以參加高考為目的,並且可能每年會出國住一段日子,深得我心。


好事情有意義的嘗試


恩,大概就是這種感覺?除了不是女校,其它都非常符合。。。


你們都愛說美國人傻,美國人不好好工作,今天花明天錢,不努力學習連算數都不會,各種社區學校畢業只能拿食物券吃帶促食劑的食品。

人家真傻么?恐怕是想通了吧。

華為裁退34員工算是教會你了,自以為高精尖子出來加班到心高氣傲不可一世,還不是做資本的餌料。

現在是上的起學,出來沒用大用了。

看吧,資本家開始搞教育了。

將來可難保不變成美國模式。上學欠一屁股債,出來也沒大用,還要半輩子還哦——最頂尖的還是得從小各種砸錢教育才能考進去哦。不過不著急,資本家會象徵性的喂點助學貸款加雞湯的。

那時候你們可能就能理解為啥美國人反智,美國人各種說讀書無用,美國人不會算數了。

不過估計就現在你乎一群田園右玩命黑馬哲的架勢,到那個時候啊,恐怕為什麼淪落到那個地步都搞不清楚了。畢竟知識遺忘是很快的,半個世紀前南京大屠殺,半個世紀後咱不就成都漫展扮日軍了么?

人性啊,人性。吃吧,吃吧。


推薦閱讀:

如何讓父母同意把新買的電腦帶到學校?
是什麼讓你堅持上學?
你經歷過哪些校園欺凌事件?
厭學到底是在恐懼和厭惡什麼?
如何看待國內幼兒園虐待兒童事件屢屢發生?

TAG:馬雲人物 | 阿里巴巴集團 | 教育 | 杭州 | 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