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過最美的典故是什麼?

負薪行歌:士人在未發達前,生活貧窮而心情坦然。


一斛珠

源起唐明皇的一個妃子,梅妃,唐明皇自知有負於她,便把外國使節進貢的一斛珍珠賜給梅妃,而梅妃作詩《謝賜珍珠》雲「桂葉雙眉久不描,殘妝和淚污紅綃。長門盡日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謝絕了恩賞。唐明皇悵然若失,遂命樂府將此詩譜成新曲,取名《一斛珠》。柳永曾用此典曰「莫道千金酬一笑,便明珠,萬斛須邀」,有美人深恩負不得之意。

當然,這個典故並不僅僅是字面意思的「十斗珍珠」這麼簡單,它的背後是一個才女的悲歡人生。

梅妃生於福建,父親是一代儒醫,三十多歲才有此女,疼愛有加,自小教她讀書識字。而梅妃天生聰穎,十四歲就會吟詩作賦,自比晉朝才女謝道韞,琴棋書畫這些雅事亦是精通。正是「淡妝雅服,而姿態明秀,筆不可描畫。」可謂神仙女子。

梅妃被稱為梅妃自然是愛梅如狂,其父也是寵溺自己的掌上明珠,不惜重金求購梅花,可以想見梅妃的秉性亦是梅花般疏淡而堅韌。在梅妃的及笄之年(十五歲),唐明皇的愛妃武惠妃去世,太監高力士去湖廣閩粵一帶為陛下選美,探聽到有此女清麗絕世,於是重禮相聘,攜梅妃回長安。

梅妃入宮不久就獲得了唐明皇的寵幸,因為她不僅秀色絕倫,更兼文思敏捷,通曉歌舞,和宮中那些只知道搔首弄姿的妖艷賤貨不一樣,梅妃「性喜梅,所居欄檻,悉植數株」,唐明皇遂封她為「梅妃」,有時亦戲稱她為「梅精」,可見愛意深重。

可惜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唐明皇數年之後喜新厭舊,泡了自己的兒媳婦,也就是楊貴妃,一出宮斗劇拉開了帷幕,其實不能算宮斗,因為梅妃這種心性高潔之人,完全是被一邊倒的碾壓,上文提到的《謝賜珍珠》就是在此種情形下所作。但唐明皇終是對梅妃心中有愧,楊貴妃屢次陷害梅妃,唐明皇亦是沉默相對,不為所動。安史之亂中,唐明皇夜遁蜀中,沒顧得上帶上梅妃,回京後懸賞巨萬,要尋找梅妃的下落,然而杳無消息。數日後唐明皇夢到梅妃,對自己說「昔陛下蒙塵,妾死亂兵之手。哀妾者埋骨池東梅株旁。」,立時驚醒,連夜帶人去太液池開挖,結果啥都沒有。爾後唐明皇醒悟過來,湯泉池邊上有十幾株梅花,立即命人挖開,果然看到了梅妃的遺體,胸側有刀傷,裹著錦衣被放置在酒槽里,想來應是當是兵荒馬亂,無暇置辦棺槨。唐明皇嚎啕大哭,厚葬了梅妃,可憐紅顏薄命,生來愛梅,死後亦歸葬梅林。

縱是萬斛珍珠,也贖不回負心人的悔恨,最難消受美人恩,縱是天子亦斷魂。

對了,梅妃的名字很好聽,江采蘋,涉江采蘋花。


南園遺愛,故劍情深

故劍情深:比喻結髮之妻不離不棄;結髮夫妻情意深厚;指不喜新厭舊。

(南園是劉洵的陵寢)

劉洵(劉病已)19歲那年被大將軍霍光迎立為皇帝,他不顧霍光希望立自己的小女兒霍成君為皇后的要求,下了一道「莫名其妙」的詔書,他說:「在我貧微之時,很喜歡一把古劍,現在我是十分地想念它啊,眾位愛卿有沒有辦法幫我把它找回來呢?」

大臣們揣測上意後,很快便知道了漢宣帝想要表達的意思,於是他們聯合奏請立當時被封為婕妤的許平君為皇后,霍光之女霍成君為婕妤。

身為皇帝,卻能做到不忘糟糠之妻,在那個視女子為附屬品的年代何其難得。莫說古代即使是現代能做到故劍情深的也很少。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吳越王錢鏐給他夫人戴氏的一封信。田間的花開了,你可以一邊賞花,一邊慢慢地回來,我會等你。短短九個字,平和溫馨卻最是動人。

不需要華麗的辭藻或者海誓山盟,在生活的小細節中我一直替你記著為你留心,生活的柴米油鹽沒有沖淡我們的愛情反而讓它細水長流,還有什麼比這樣的感情更動人。

哭秦庭

春秋時期楚國大夫申包胥,其好友伍子胥以吳國軍力攻打楚國,攻入楚都郢。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屍。申包胥逃到山裡,派人責備伍子胥。

這個另外提一下,當時楚國是楚昭王在位。在楚昭王一朝,申包胥從未受到過重用。

為復楚國申包胥來到秦國請求幫助,一開始不被答應,申包胥便在秦城牆外哭了七天七夜,滴水不進,終於感動了秦國君臣,史稱「哭秦庭」。

歷史上有很多這種「迂腐」之人,有些人或許會覺得他們蠢、愚忠,明明可以擇良木而棲。但我非常佩服他們,因為他們為了心中的信仰和大道堅持到了最後。無論是否受到重視,他們拼盡身心,為了國家為了百姓扛起被君主丟掉的責任,如此擔當,令我敬服。

南史氏

太史 南史, 通常後面都要加個「氏」,不是指一個人,也不是指某個官職,而是對一個集體的統稱,專門記錄歷史實況的人,被稱為「史氏」。典出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齊國崔杼殺死了國君,太史記載:「崔杼弒其君」崔杼覺著這麼整不行啊,那名聲多不好聽,就要求太史修改遮掩。沒想到史官堅決不同意,崔杼就殺了太史。

太史的兩個弟弟先後接任了哥哥的職位,再次寫下:「崔杼弒其君」,崔子殺之。

終於輪到最小的弟弟上任了,他還是寫下了「崔杼弒其君」這五個字。崔杼沒辦法了,那就這樣寫吧。外地的南史氏聽說太史都死了,趕緊拿著寫好了崔杼弒其君的竹簡趕過去,半路上聽到已經如實記載了,這才放心回去。

短短五個字,卻犧牲了三條人命,這是他們的尊嚴和骨氣。我做不到像他們一般寧折不彎,但我認為即使做不到也該嚮往,或者說尊敬這樣的雖千萬人吾往矣的人格品質。想到弟弟們和其他太史無所畏懼的向著齊國而去,我覺得這比電視劇感人多了,它是那樣有血有淚,歷經千年也能深刻的感受到人性的光輝。


1、尾生抱柱。

尾生跟一位小姐姐約好了時間在橋下見面,時間到了可小姐姐一直沒到,此時天降大雨,河水大漲,尾生不肯離開,抱橋而死。

2、季札掛劍

吳公子季札出使徐國,受到徐國君主的款待,席間徐君頻頻偷瞄季札的佩劍,季札看在眼裡。

季札出使在晉國,總想念著回來,可是徐君卻已經死在楚國。

於是,季子解下寶劍送給繼位的徐國國君。

隨從人員阻止他說:"此乃吳國之寶,不可輕易贈人。"

季札動容:"前些天我途徑此處,徐君待我不薄,我與他交談甚歡,他想要我的寶劍又不好意思開口,我又怎是吝惜一柄寶劍的庸人,早就在心中答應給他了,只是造化弄人,徐君已在九泉之下,可我已將寶劍許給他,不能欺騙我自己的良心,正直之士從來言出必行。」

繼位的徐君推辭道:"先君沒有留下遺命,我不敢接受寶劍。"

於是,季札把寶劍掛在了徐君墳墓邊的樹上就離開了。徐國人讚美季札,歌唱他說:"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脫千金之劍兮帶丘墓。"

3、郭伋守信

郭伋和百姓們素來廣結恩德,言出必行。有一次,他準備到管轄的西河郡(今山西離石)去巡視,有幾百個小孩子,每人騎了一根竹竿做的"馬",在道路上迎著郭伋轉圈玩,問他什麼日子才可能回來,郭伋就計算了一下,把回來的日子告訴了他們。

郭伋回程比預定的日子早了一天,就在離城還有一段距離的野亭里住了一宿,等到了第二天,才進城來。


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

此之為壯美。每每讀罷,飛雪白頭。


陌上花開,卿可緩緩歸矣!

五代吳越錢繆王的妻子回家歸省,夫妻分別日久,錢繆王思念妻子,於是寫信給她,但信中只此一句。

明明是思念,卻道陌上花開;明明很急切,卻道緩緩而歸。

明明是帝王,卻像川端康成一般溫情。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把秦王朝送上了斷頭台

「挾天子以令諸侯」

把漢王朝送上了斷頭台

「牝雞司晨」

給唐王朝改了個性別

「陳橋兵變」

北宋興,南唐北宋起了戰爭,趙匡胤兵伐壽州地… from經典快板《雙鎖山》

「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

把元王朝送上了斷頭台

「清君側,靖國難」

讓明王朝的繼承權拐了個彎

「…華萊士…」

改變了時間


【傾國傾城】

漢武帝時,李延年曾在武帝前作歌道:「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復傾國,佳人難再得。」

武帝無限神往,意淫良久,嘆息曰:「特么世上居然有這麼美的人嘛!」

平陽公主進言,謂李延年有妹,姿容絕代,妙麗善舞。武帝召見,納入後宮,即是後來深受寵幸的李夫人。

這就是「傾國傾城」一詞的來源,用以形容女子美貌絕倫,不可方物。

【破鏡重圓】

南朝陳代子舍人徐德言的夫人為陳後主的妹妹樂昌公主。

因見天下大亂,國亡無日。二人擔心一旦亡國,離亂之際,夫妻失散,遂將一面銅鏡分為兩半,夫妻各執一邊,相約他年正月十五日賣鏡都市以謀晤合。

未幾,陳果為隋所滅。公主被隋朝重臣楊素所獲,極受恩寵。

德言流離至京城,遇一仆在街頭叫賣破鏡,正與自己藏的半邊契合,就題詩道:

「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

公主見詩,悲泣不食。楊素知情後,大為感動,說:「特么天底下居然還有這麼感人的愛情!」終於讓他們夫婦團聚。

這就是「破鏡重圓」的來歷,後用於比喻夫妻或愛人離散之後重新團圓。

【章台柳】

韓翃是唐大曆年間有名的才子,居京時得一姬柳氏,才色雙全。後韓翃成為淄清節度使侯希逸的幕僚。時值安史之亂,他不敢攜柳氏赴任。

分別三年,未能團聚,心裡就想啊,小柳那麼漂亮,是不特么被別人追走了啊!因寄詞柳云:

「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

柳氏知道後就覺得日了狗,是不特么他想我不復當年貌美就不想要我了啊!便以詞和云:

「楊柳枝,芳菲節,可恨年年贈離別。一葉隨風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

她因自己貌美獨居,恐有意外,就出家為尼。不久被番將沙吒利劫去,後來終於賴虞侯用計救出,二人便復團圓。想來二人這番心結解開之後能更恩愛了吧。愛情有時候怕的就是了這種相互試探相互猜忌,說開了大家都沒心結也就好了。

後人就名韓翃寄柳氏詞的詞調為「章台柳」。「章台柳」亦被用為可任人攀折之路,「柳牆花」則專指妓女之類的人物。

【人面桃花】

唐代詩人崔護,資貌甚美,清明獨游長安南庄,至一村戶,見花木叢萃,寂無人聲。因渴極,叩門求漿。良久始有一女子應門,捧水讓坐。女子獨倚庭前桃花,姿態楚楚動人;凝睇相對,似有無限深情。崔護以言挑之:小姐姐我覺得你不錯,你看我這人咋樣啊……女子矜持不應。彼此注目久之。崔辭行,女子送至門,依依辭別。

次年清明,崔護追憶此事,情不可邂,又往探訪,唯見門院如故,扁鎖無人。惆悵之餘,乃題詩於門扉曰: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後代詩文中常以「人面桃花」喻男子邂逅一女子,來後不復再見的惆悵心情。所以啊,大家互有好感就要抓住機會啊,不然錯過之後多麼遺憾啊,誰又能知道那小姐姐心中有沒有因為自己當時的矜持而懊悔無端呢。

【綠葉成蔭】

杜牧在宣城任幕僚時,曾應湖州崔刺史之邀,前去作客。在湖州遇一少女,其時年未及笄,心頗愛悅之,臨別相約十年後與她成婚。

此後連年遊宦,直至十四年後,被任為湖州刺史,方重臨舊地,而當年相約的少女已嫁三年,並已生二子。

杜牧惆悵不已,心想:特么不是說好了等十年後我飛黃騰達了來娶你的嘛!作《嘆花》詩以寄慨。詩曰

「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花時。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蔭子滿枝。」

後人遂以「綠葉成蔭」喻女子已出嫁,並生有子女。「你等我幾年,等我出人頭地了就回來找你」,古往今來又有幾個等得起的呢……

唉,越來越想到自己的傷心事,寫不下去了……


意綿綿靜日玉生香

寶玉只怕他睡出病來,便哄他道:「噯喲!你們揚州衙門裡有一件大故事,你可知道?」黛玉見他說的鄭重,且又正言厲色,只當是真事,因問:「什麼事?」寶玉見問,便忍著笑順口謅道:「揚州有一座黛山。山上有個林子洞。」黛玉笑道:「就是扯謊,自來也沒聽見這山。」寶玉道:「天下山水多著呢,你那裡知道這些不成。等我說完了,你再批評。」黛玉道:「你且說。」寶玉又謅道:「林子洞里原來有群耗子精。那一年臘月初七日,老耗子升座議事,因說:『明日乃是臘八,世上人都熬臘八粥。如今我們洞中果品短少,須得趁此打劫些來方妙。』乃拔令箭一枝,遣一能幹的小耗前去打聽。一時小耗回報:『各處察訪打聽已畢,惟有山下廟裡果米最多。』老耗問:「米有幾樣?果有幾品?』小耗道:『米豆成倉,不可勝記。果品有五種:一紅棗,二栗子,三落花生,四菱角,五香芋。』老耗聽了大喜,即時點耗前去。乃拔令箭問:『誰去偷米?』一耗便接令去偷米。又拔令箭問:『誰去偷豆?』又一耗接令去偷豆。然後一一的都各領令去了。只剩了香芋一種,因又拔令箭問:『誰去偷香芋?』只見一個極小極弱的小耗應道:『我願去偷香芋。』老耗並眾耗見他這樣,恐不諳練,且怯懦無力,都不准他去。小耗道:「我雖年小身弱,卻是法術無邊,口齒伶俐,機謀深遠。此去管比他們偷的還巧呢。』眾耗忙問:『如何比他們巧呢?』小耗道:「我不學他們直偷。我只搖身一變,也變成個香芋,滾在香芋堆里,使人看不出,聽不見,卻暗暗的用分身法搬運,漸漸的就搬運盡了。豈不比直偷硬取的巧些?』眾耗聽了,都道:『妙卻妙,只是不知怎麼個變法,你先變個我們瞧瞧。』小耗聽了,笑道:『這個不難,等我變來。』說畢,搖身說『變』,竟變了一個最標緻美貌的一位小姐。眾耗忙笑道:『變錯了,變錯了。原說變果子的,如何變出小姐來?』小耗現形笑道:『我說你們沒見世面,只認得這果子是香芋,卻不知鹽課林老爺的小姐才是真正的香玉呢。』」

  黛玉聽了,翻身爬起來,按著寶玉笑道:「我把你爛了嘴的!我就知道你是編我呢。」說著,便擰的寶玉連連央告,說:「好妹妹,饒我罷,再不敢了!我因為聞你香,忽然想起這個故典來。」黛玉笑道:「饒罵了人,還說是故典呢。」

  一語未了,只見寶釵走來,笑問:「誰說故典呢?我也聽聽。」黛玉忙讓坐,笑道:「你瞧瞧,有誰!他饒罵了人,還說是故典。」寶釵笑道:「原來是寶兄弟,怨不得他,他肚子里的故典原多。只是可惜一件,凡該用故典之時,他偏就忘了。有今日記得的,前兒夜裡的芭蕉詩就該記得。眼面前的倒想不起來,別人冷的那樣,你急的只出汗。這會子偏又有記性了。」

寶黛釵,三者形容在這一回里無比傳神,無比有趣。


想起《劍雨》里關於石橋的典故,一直覺得這個典故很凄美,所以找了完整版,

《劍雨》中對白如下:

阿難對佛祖說 :我喜歡上了一女子。

佛祖問阿難:你有多喜歡這女子?

阿難說:我願化身石橋,受那五百年風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淋,只求她從橋上經過。

後來佛祖還嘆息曰:

  會有多喜歡?

  可是一見鍾情便傾心一世?

  可是不問回報而付出等待?

  阿難,某日等那女子從橋上經過,那也便只是經過了,此刻你已化身成了石橋,註定只與風雨廝守。

  這一切你都明白,仍舊只為那場遇見而甘受造化之苦。

  阿難,你究竟有多喜歡那從橋上經過的女子,令你捨身棄道,甘受情劫之苦?

確實,加上後面,顯得更加地沉重和深刻了。


運斤成風

郢人堊慢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斫之。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斫之,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聞之,召匠石曰:『嘗試為寡人為之。』匠石曰:『臣嘗能斫之,雖然,臣之質死久矣!

匠石能用斧頭削去塗在人鼻子上的麵粉而不傷到鼻子。宋君請他來表演,他說:只有曾經的我可以。因為我的朋友已經死了,再沒有人能一動不動的站在那裡讓我運斤成風

卿卿我我

王安豐婦,常卿安豐。安豐曰:「婦人卿婿,於禮為不敬,後勿復爾。」婦曰:「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遂恆聽之。

王戎的老婆總是管王戎叫卿,王戎說這不和禮法以後不要叫了。老婆回答道:我親你愛你才管你叫卿,你不讓我管你叫卿,哪個可以管你叫卿?

我見猶憐

(桓)溫平蜀,以李勢女為妾。郡主凶妒,不即知之,後知,乃拔刀往李所,因欲斫之。見李在窗梳頭,姿貌端麗,徐徐結髮,斂手向主,神色閑正,辭甚凄婉。主於是擲刀前抱之,曰:『阿子,我見汝亦憐,何況老奴!』遂善之。

桓溫平蜀納了個妾,桓溫老婆知道後拔刀霍霍向小三,卻看那小三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儀容儼雅顛倒眾生,看得大房不由得痴了,上前一把抱住說道:這個妹妹我要得的,你可也有玉?

桓溫和郡主都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freedom

尉遲迥女孫有絕色色,先在宮中,帝於仁壽宮見而悅之,因得幸。後伺帝聽朝,陰殺之。上大怒,單騎從苑中出,不由徑路,入山谷間三十餘里。高熲、楊素等追及,扣馬諫。帝太息曰:「吾貴為天子,不得自由!」高熲曰:「陛下豈以一婦人而輕天下?」帝意少解,駐馬良久,夜方還宮。

北歐民歌《艾吉爾與艾麗絲》中說死去丈夫要妻子常常微笑,因為妻子的每一滴淚水都會變成他棺木里的血滴,妻子的笑聲則會讓他的墓中開滿玫瑰


唐,南霽雲

安史之亂期間,張巡守睢陽遭叛軍30萬圍城。張巡遣南霽雲向御史大夫賀蘭進明求救。賀蘭嫉妒張巡聲威、功績在己之上,不肯發兵救援。但愛惜南霽雲勇力,想將他留於身邊,故設宴款待。南慷慨語曰:「雲來時,睢陽之人不食月余日矣。雲雖欲獨食,義不忍。雖食且不下咽。」因而拔出佩刀自斷一指,以示賀蘭。

然而知道賀蘭終究沒有出兵之意,便上馬辭去。臨出城,抽箭射向佛寺高塔,箭沒入半。曰:「吾歸破賊,必滅賀蘭!此矢所以志也!」

睢陽之戰慘烈異常,城內糧盡,「茶紙既盡,遂食馬;馬盡,羅雀掘鼠」。十月,睢陽陷落,張巡、南霽雲被俘。

賊以刃脅降巡。巡不屈,即牽去,將斬之。又降霽雲。雲未應。巡呼雲曰:「南八,男兒死耳,不可為不義屈!」雲笑曰:「欲將以有為也。公有言,雲敢不死?」即不屈。


曇花一現 只為韋陀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有位花神,美麗而盈弱,四季開著小小的、潔白的花,香味幽幽而綿長。 一個年輕憐花的小夥子每天精心照顧著花神,施肥、捉蟲、澆水。兩個人日久生情,相愛了。

玉帝知道了,很生氣,要拆散兩人。小夥子被送到普陀山上習佛,並賜名韋陀,意思就是要他忘卻前塵。而花神被貶做一年只能開一次的曇花。

  多年過去了,韋陀果如其名忘了花神,潛心習佛,漸有所成。而花神卻怎麼也忘不了那個曾經照顧她的小夥子。她知道每年暮春時分,韋陀總要下山來為佛祖採集朝露煎茶。所以曇花就選擇在那個時候開放。她把集聚了整整一年的精氣綻放在那一瞬間。她希望韋陀能回頭看她一眼,能記起她。

  可是千百年過去了,韋陀一年年的下山來採集朝露。曇花一年年的默默綻放。韋陀始終沒有記起她。


沒人說陸遊和唐婉嗎?釵頭鳳感動多少人。據說陸遊與表妹唐婉相愛成婚,卻因陸母逼迫而分手。唐婉改嫁,音訊杳無。過了多少年,陸遊在游沈園的時候遇見了唐婉夫婦,感慨萬千。於沈園壁上留釵頭鳳一首:

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杯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唐婉見到之後則也和一首釵頭鳳於其上: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不久之後,唐婉便鬱鬱而終。再過幾十年,陸遊重遊沈園,回首往事,又留詩二首表達情感。

這個故事是初中時看見的,從此再難忘卻。記得當時為了二人的情感遭遇而惋惜,也擠出幾點眼淚。印象里最深刻的典故了。


程門立雪。

雪夜訪戴。


不覺有餘事,唯憶與郗家離婚

(以下內容來自搜狗百科)

背景:王獻之風流蘊藉,乃一時之冠,新安公主仰慕已久,便離婚要求皇帝把她嫁給王獻之。皇帝下旨讓王獻之休掉郗道茂,再娶新安公主。王獻之深愛郗道茂,為拒婚用艾草燒傷自己雙腳,後半生常年患足疾,行動不便。即便如此仍無濟於事,王獻之只能忍痛休了郗道茂。郗道茂父親已死,離婚後只好投奔伯父郗愔籬下,再未他嫁,生活凄涼,鬱鬱而終。

出處:《世說新語·王獻之上章首過》

王子敬病篤,道家上章,應首過,問子敬由來有何異同得失。子敬云:「不覺有餘事,惟憶與郗家離婚。」

無意中看到的一個有關王獻之用艾草燒傷雙足的說法(上傳不了圖片我直接複製過來了_(:з」∠)_

為何用艾草燒足?原因有二,其一:艾草燃點低,易燃燒;其二在先秦之前艾草就已經是用來象徵愛情的了。【《詩經·國風·王風》中「彼采艾兮」中的「艾」就是艾草,是男女愛情的象徵】 因此有人推斷子敬的行為是為了表達對髮妻的思念之情。

不過在我看來這些說法未必可信,畢竟這些都是後人推測,跟我們做閱讀理解是同一個道理。_(:з」∠)_


金屋猶自賦長門——陳阿嬌與漢武帝

  陳阿嬌是漢武帝劉徹姑母的女兒,武帝五六歲時曾說如能娶阿嬌為妻,就建一座金屋把她藏起來。漢武帝登基,立阿嬌為皇后。阿嬌因妒忌衛子夫得寵,多方離間武帝與衛子夫的關係而被廢黜,退居長門宮,不再得幸。阿嬌想恢復昔日的專寵,就以黃金百斤請司馬相如作《長門賦》呈獻武帝,企望復得寵幸。典出司馬相如《長門賦》。

長宮門外,是誰守著那句,若得阿嬌,便金屋藏之的諾言


生當復來歸 死當長相思

天漢元年,蘇武受命出使匈奴。臨行前寫下了《留別妻》。相信蘇武寫下這首詩時,也只是遣懷與慰妻。然而他在邊塞被扣押,牧羊度過了十九年。除了不辱使命,效忠朝庭以外,也沒有忘記他對結髮妻子許下的諾言。中年出使暮年還,只是回來的時候,物在人非,妻子已然改嫁,徒留他一人

留別妻

結髮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歡娛在今夕,嫣婉及良時。

征夫懷往路,起視夜何其。

參晨皆已沒,去去從此辭。

行役在戰場,相見未有期。

握手一長嘆,淚為生別滋。

努力愛春華,莫忘歡樂時。

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

如果我活著就一定歸來,如果我不幸離去也一定要互相思念,只是現在我回來了,你去哪了?


破鏡重圓

破鏡重圓一詞出自宋·李致遠《碧牡丹》:"破鏡重圓,分釵合鈿,重尋繡戶珠箔。" 比喻夫妻失散或決裂後重新團聚與和好。而「破鏡重圓」的典故則出自唐人孟棨著《本事詩-情感第一》:南朝最末的一位皇帝陳後主陳叔寶是一位風流天子。他在南京雖然身為皇帝,卻不太管理國家大事,整天醉生夢死地在宮中喝酒吟詩,過著荒唐的生活。陳叔寶有一個妹妹,被封為樂昌公主,她生得幽妍清倩且文採過人,是當時有名的才女兼美女,聲名遠播,她選擇夫婿也自有眼光,不戀侯門貴族,獨重詩文才識,成年後,由自己做主下嫁太子舍人徐德言為妻。

  當時楊堅已建立隋朝,隨時有可能南下滅陳。而陳國日益衰微,古時亡國之君及其親族都被遷徙京城,以防死灰復燃。一天徐德言對妻子說:「一旦國破家亡,憑著你的才氣容貌,一定會被擄入權貴豪門,夫妻恩愛一場,竟成永訣。倘若情緣未斷,還望有相見之日,應該有信物為憑。」公主聽罷,淚流滿面,便從妝奩中拿出一面鏡子,徐德言於是將一面銅鏡破為兩半,自己留一半,另一半給妻子,作為日後重見的憑證,並與妻子約定,萬一兩人失散,就用破鏡來互相尋找,鏡子重圓日,就是夫妻團圓時。徐德言說:「你以後每年正月十五那天在市上賣這半面鏡子,如果我還活著,我也在這天來找你。」

  不久後,隋文帝派遣次子楊廣和大將楊素率軍滅了南陳。民眾親離四散,樂昌公主和徐德言果然在戰亂中失散。樂昌公主被掠入了隋朝大臣越公楊素家裡,成為他的寵姬。但樂昌公主鬱鬱寡歡,日日夜夜都在思念著徐德言。每到正月十五元宵佳節,樂昌公主便私下命老僕拿著自己一直珍藏在身邊的半塊銅鏡沿街叫賣,行人見那老僕只賣半面鏡子都十分奇怪,便問要價幾何,誰知老僕的開價高得沒有邊際,眾人都以為她神志不清,從此再無人過問。

  徐德言流離顛沛,生活困苦不堪,心情也極度失落,但揣著懷裡的半面鏡子,又一次次鼓起勇氣去尋找不知流落到何處的妻子。光陰易過,愛妻無蹤。幾年後他慢慢地流浪到隋朝的京城長安。又逢正月十五這天,他來到集市上,看到有人正在高價叫賣半面鏡子,徐德言將那人領到住處,不由地一番打聽。徐德言拿出自己保存的半邊鏡子,兩下一合,果然破鏡重圓。一問之下,才知道妻子已淪為權傾朝野的越國公的愛妾,徐德言的心不禁冷了半截,但他還不死心,便在鏡面上寫了一首五言詩:「鏡與人俱去,鏡歸人未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

  老僕回去後訴說了事情經過,樂昌公主知是徐德言,待看到詩後,心中無限悲痛,淚水整天掛在臉上。楊素見狀,覺得非常奇怪,便向樂昌公主詢問緣故。樂昌公主將夫妻情事據實以告,楊素深為感動,他問樂昌公主,是不是要回到徐德言的身邊,樂昌公主說:「原是一女不嫁二夫,但楊公對我不薄,不忍辜負,不過徐相公情意未改,而且依約尋來,妾也不忍離棄,還望楊公成全。」楊素就派人召見徐德言,在府上設宴款待,慶賀他們夫妻破鏡重圓。此時的徐德言已是鬢生白髮,憔悴落魄,恰似兩世為人。夫妻重逢,恍如夢境,但樂昌公主已為他人婦,諸多言語不知從何說起,也不敢多說一句。席間,楊素也覺尷尬,便命樂昌公主做詩,公主悲喜交集,因即席賦曰:「今日何遷次,新官對舊官。笑啼俱不敢,方驗做人難。」在座的人無不感嘆噓唏。楊素更是感動不已,索性好人做到底,第二天,便送樂昌公主回到丈夫身邊,還贈送了一大筆錢財。後來徐德言與樂昌公主回到了江南,二人白頭相守偕老。

樂昌公主若在楊素家裡,一定比回到丈夫身邊的日子過得好,因為南陳已亡,公主早已成庶人,徐德言流離在外,只是文人的他,謀生不易,不可能給樂昌公主比楊素那裡更好的生活條件,但她卻有情有義,不愛榮利,也成就了這則人間愛情不移的佳話。「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問世間情為何物,但只教生死相許。」徐德言和樂昌公主這一段悱惻纏綿的愛情故事,一直為歷代的才子佳人所謳歌、所讚頌

以前在百度看到的,侵刪。


此心安處是吾鄉


詩經 邶風 靜女

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愛而不見,騷手踟躕。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

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

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嫻靜秀美的女孩子,與那男子相約在城角旁相見,男子趕到之時,她卻偷偷地藏了起來,急的那男子團團轉。等到男子開始抓耳撓腮,傻乎乎的樣子盡收眼底時,她才微笑著款款走出來,贈給那男子一根新筆紅筆管。她把那紅筆管遞給男子,男子激動萬分,似乎整個世界的美好都已握在掌中。「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心愛女子初次贈送給男子的禮物,是男子一生中最珍貴的饋贈。

嫦娥

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月亮之中有一座廣寒宮,乃嫦娥所居之處,廣寒宮之側還有一棵桂樹,吳剛受罰,年年砍桂而桂樹不倒

后羿在西王母那要來了不死葯之後,把不死葯托給妻子嫦娥,后羿的部下,懷有異心的逢蒙想偷走不死葯,沒能偷成,於是便想加害嫦娥。嫦娥沒有辦法,於是便把不死葯全部吞下,之後便身輕如燕,凌雲御風,飛上天去。然而嫦娥又不忍離后羿太遠,於是便滯留月宮之中。

廣寒宮中寂寞難耐,嫦娥便催吳剛伐桂,玉兔搗葯,希望能再配飛升之葯,重返人間與后羿相會。后羿聽聞嫦娥奔月而去,痛不欲生,月母感念后羿的誠心,便允許嫦娥每逢月圓之時與后羿相會與月桂之下。

其實來到月宮,月宮是清冷寂寞的,除了玉兔冰蟾與月桂,也就只有那個天天砍樹的吳剛了。因此,嫦娥是寂寞的,她時常低頭看著那紛繁喧鬧的人間。曾經,自己也過著這樣凡俗而溫馨的生活啊。她只能寂寞舒廣袖,起舞弄清影。因此,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推薦閱讀:

三國時期的中國總人口有多少?
你覺得歷史上哪些人名字取得最好?
古代打仗運糧食用車嗎,什麼時候開始用的。為什麼支持幾萬人的部隊糧食,需要幾十萬的運糧部隊?
中國清酒文化與日本清酒有什麼區別和關聯?
古代,宮女進宮後,是不是一輩子都沒法出來了?

TAG:中國歷史 | | 典故 | 中國古代歷史 | 歷史典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