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國外公司壟斷95%專利葯和醫療設備 兩大魔咒怎麼破》一文?

2016年10月08日《科技日報》刊登了《國外公司壟斷95%專利葯和醫療設備 兩大魔咒怎麼破》 ?

如何看待文中的觀點?除了通過衛計委與外商談判價格,還可以有什麼辦法在短期內使外資專利葯、醫療設備的價格降下來?


藥品方面推行一致性評價,然後分組競價是好模式。這樣可以改變現有醫藥市場藥品質量差,劣幣驅逐良幣的現狀。並且給廠家動力提高藥品質量,將市場蛋糕分給有能力的大企業,使得大企業得到更過的利潤,然後研發更多一類新葯。中國市場裡面製藥企業只留20%就差不多了。


葯企和器械廠商何嘗不想降價,作為壟斷企業,均衡價格自然會高於邊際成本,但定了過高的價格也影響其利潤最大化。

價格高企還是醫療體系內部的原因,中間分銷商和醫院才是影響價格的最根本因素。為什麼會有中間商?為什麼外企不願意把產品直接銷售到醫院,而是要通過層層中間商這種低效率的方式?醫院科室是怎樣決策使用誰的產品?同一個產品在不同醫院的價格一樣嗎?醫院招標的價格和實際支付的價格是什麼關係?想想這些問題


絕大部分專利葯被外國公司壟斷,多半跟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有關,國內的企業或者機構,沒有那麼大體量敢去投資專利葯,藥物的不確定性太大,資金需求多而風險又很高,有專利並不代表該藥物在臨床上一定適用,仍然需要後期大量長時間的各種驗證。

國內最近一次比較有名的藥物專利運營案莫過於復旦大學的天價專利了:

復旦大學總價4億將用於腫瘤免疫治療的IDO抑製劑專利授權給美國HUYA(滬亞)公司,協會規定該公司將獲得該藥物除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和台灣地區以外的全球獨家臨床開發和市場銷售的權利。

注意,該公司只是獲得了臨床開發和市場銷售的權利,還不是獲得該專利的所有權,目前的國內企業,哪一家也沒有這種魄力。

以下內容摘自互聯網,因被轉載多次,找不到原始出處了

中國藥品自主研發到了什麼水平

復旦大學 IDO 抑製劑的研發成功,是否意味著中國現代醫藥的自主研發已邁入國際領先行列?答案是否定的。綜合各方面信息來看,中國藥品研發目前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第一,參與企業少。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中國大約有7108家規模以上醫藥製造企業,但其中大部分為中小企業。由於藥品研發具有投入高、周期長、風險大、失敗率高的特點,中國許多製藥企業(尤以中小型葯企為典型)以生產仿製葯為主,走的是「投資少、見效快、效益高、風險低」的道路,真正從事研發的製藥企業非常少。在此前召開的首屆「中國製造」藥物創新傳播論壇上,國家工信部消費工業司副司長吳海東就曾表示,我國95%的化學藥品都是仿製葯,而且水平參差不齊。藥物研發是高投入、創新驅動、高價值的典型代表,雖然我國醫藥企業和專門的研究機構在藥品研發上有所突破,但由於中國藥品市場不健全、藥品管理制度過於複雜,藥品研發的成本很難在短時間收回,使得藥品自主研究沒有足夠的後勁。

第二,資金投入少。就中國僅有的一些有能力進行藥品自主研發的企業而言,其投入研發的資金規模也遠遠小於國際領先葯企。全球每年上市的創新藥物為42個,平均研發周期為13.5年,平均投入為8億多美元。2015年全球銷售額最高的10種藥物,全部由跨國藥品生產企業研發,沒有一家屬於中國。這些製藥公司的研發投入最高可達銷售收入的20%以上,最低的也有12%,但在中國藥品生產企業,平均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例只有2%。

第三,科研人員少。科研人員的投入力度是決定藥品自主研發能力的關鍵因素,是衡量藥品自主研發水平的重要指標。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大中型醫藥製造企業從事研發的人員為55234人,平均每個企業42人,佔全部從業人員的9%,而發達國家醫藥企業研發人員占從業從員的比例高於30%。

因此,雖然與過去相比,中國的藥品自主研發能力有所提高,但從整體來看,我國醫藥行業的創新能力仍比較低,距離國際領先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目前依然是全球跨國藥品生產企業引領著藥品的創新。

自主研發藥品在國內的境遇

雖然從整體看來,中國目前的藥品自主研發能力尚不足以領先國際,但若能將已有的自主研發藥品應用於臨床治療,也會相應地提高醫療水平。然而,自主研發的藥品從面世到真正上市有很長一斷路要走,在這期間還要面臨相當多的制約因素。

首先是新葯入醫保困難重重,與進口藥品相比不斷受到歧視。如果新葯可以順利進入醫保體系,便可以迅速佔領較大的市場份額,快速回收成本獲取利潤。在美國、法國和日本,創新藥物只需半年一年即可進入醫保目錄,而在德國、英國只需一個月。但在我國,國家醫保目錄每四到五年才更新一次,嚴重影響了自主研發的藥品進入市場的進度。我國藥品納入醫保目錄需要經過招投標,而我國目前在藥品招投標方面沒有統一的模式和標準,各地招投標的時間不一致且不固定,且地方醫保目錄在國家醫保目錄的基礎上有15%的調整許可權,因而新葯想要進醫保並非易事,有些公司不得不花費大量的人力、財力時刻關注各地的招標進度。相比之下,進口葯進入市場早,早已具備完善的公關團隊和更充裕的人力、財力,因而在招投標環節更具優勢和效率。而從醫保的報銷方式看,我國當前醫保是按比例報銷,導致原本價格差距大的同類藥品在患者自付部分並無太大差異,因而患者選擇和臨床使用時都傾向使用進口葯,這就使得原本市場份額就不高的自主研發藥品進一步喪失了其原本的性價比優勢,也同時加劇了醫保資金的壓力。如果不能納入醫保體系,藥品研發投入的巨大成本難以回收,也就抑制了葯企進一步創新的積極性。

其次,專利制度不健全,不足以保護自主研發葯企的利益。正是由於可以從專利保護下獲利,企業和科研機構才有持續的動力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進入這個成本高、周期長、風險大的行業。但我國目前藥品生產的進入門檻非常低,許多中小企業可以輕而易舉地仿製尚在專利保護期的藥品,有時只是改變一下成分,或者僅僅更換包裝,便可投入市場。由於仿製的成本很低,價格也被壓低,價格戰屢見不鮮,自主研發葯企的利潤無法保證,久而久之便會造成「劣幣驅逐良幣」景象。同時,自主研發藥品的「有效專利期」普遍較短。藥品從最初研發到最終上市往往需要十年以上的時間,因而許多自主研發的藥品在申請專利並獲得授權後,在前面將近十年的專利期內基本上無法獲取利益。這就意味著,自主研發藥品的「有效專利期」很短,客觀上造成企業利潤的減少,甚至影響到巨額研發成本的回收,而我國在第三次修改專利法時也沒有增加特殊情況下藥品專利保護期的補償規定。

第三,稅收負擔過重,抑制了葯企自主研發的動力。雖然我國稅收政策規定,新辦高新技術企業自投產年度起免徵所得稅兩年、三年減半徵收,但是由於在醫藥企業的總成本中,研發投入和人力成本的比例很高,生產製造成本偏低,因而葯企可抵扣的進項稅額極少,企業進銷項稅率差異巨大,增值稅稅負極高。醫藥製造業平均稅率為8.5%,創新型葯企的稅負率甚至高達16%,但一般行業的平均稅率卻只有3%~6%。如此懸殊的稅負差距,嚴重影響了葯企自主研發的積極性和行業發展。如果不能在稅收方面予以支持的話,醫療企業很可能放棄自主研發,轉而選擇仿製。

綜上可見,如果缺乏制度上的調整,儘管國內藥品研發能力有所提升,中國對進口藥品的依賴度也不會必然降低,自主研發的藥品對國內藥品價格尚不能產生比較大的影響,並且久而久之,著力於自主研發的醫藥企業很有可能會因為進入市場困難、成本回收不易而失去研發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文中的觀點還是有些偏激,外企普遍定價較高,破除壟斷,只有增加競爭,信息更為透明化,解決信息不對等問題。問題中衛計談的葯價也得人社那邊執行報銷才能惠及老百姓。短期內降低只能靠政策調控,長期治理需要讓審批監管價格醫保等政策更合理化,同時讓病患獲得更多知悉權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Y2MDQwMg==mid=2650174338idx=1sn=7a1b465faa43d43264214710000c92f1scene=2srcid=0614Wmsolkz50Lo10fQz1ykI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wechat_redirect

不要想了,永遠沖不出國門的……

一個稍微強一點的鄙視弱的,其實強的在外人看來連勒色都不算。

消除偏見,能夠尊重行業才會有那麼一點點復甦的跡象。現在的中國醫藥都是最差的


短期內?

抓人,罰款吧,至少耍流氓咱還是可以的


都給它們無效掉,反正複審委啊法院啊都是吃皇糧的


不是有粉碎機么

讓粉碎機們去唄,那麼NB,瞬間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如何理解「中國是發達國家的粉碎機」這一說法? - 經濟


95%也太扯了。


推薦閱讀:

專利請問要成為一名專利代理人需要什麼條件?
專利轉讓需要哪些手續和流程?
高通起訴魅族,為什麼大家都抱怨魅族不交專利費,反而不聲討高通收專利費不合理的制度?
軟體專利和軟體著作權有什麼區別?在中國如何申請軟體專利?
(05-25)華為在中國和美國兩地同時起訴三星專利侵權的背景是什麼,勝算有多少?

TAG:醫藥 | 專利 | 醫院 | 醫療器械 | 醫療保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