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車評價很高銷量很差,而有的車評價不好,銷量卻很好?

比如馬自達銷量很少評價很高,大眾的速騰朗逸評價不,銷量卻很高。這是為什麼?


這是個大坑,非常大的坑,慢慢更新吧。

怎麼定義一輛車是「評價很高」的,這是非常關鍵的一個問題,如果不能適當的解答這個問題,那麼啥都白費。

因為關於銷量,這個很好量化,數據一拉,現在是互聯網時代,哪哪都能查到精確到個位數的各個車型銷量數據,雖然有批發量和上牌量的區別,但是總體上也能明確的反應出來一款車的銷量。

但是回到評價上,怎麼去定義一款「評價很高的車」呢?

——是某車之家,y1車等等主流垂直資訊類網站上的充值軟文嗎(1)

——是38號車評中心代表的「主觀」車評嗎(2)

——是論壇上標著精華的車主帖子嗎(3)

——是Topgear UK上Jeremy Clarkson一邊看書一邊漂移的解說嗎(4)

(插播圖片,選自S19E03)

——還是各路「老司機」的經驗(5)

——………………等等

我們來依次看一下:

(1)垂直資訊類汽車網站都是主機廠養著的,所以在他們的評測當中很少又能看見評價不高的車,所以我覺得拿這個來說事不是特別的合適,其次,通常拿去做測評的都是頂配或者次頂配車型,在同款車中銷量較少,其實代表性不是特別好。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觀致,典型叫好不叫座車型。

無論是哪一款觀致,在各個網站上的評價都是非常高的,只看評測的話那種感覺就是幾乎所有方面不輸同價位合資車型,大家都喜歡用一個個的名詞叫做「質感」、「底盤調教」、「大牌供應商」、「海外設計團隊」、「歐系」等等等,這些含糊其辭的叫好給人一種「哇,這車真的很不錯」的感覺,因為翻翻各個網站的車評,對觀致都是一片溢美之辭,但是消費者真想去體驗一下真車了,一看自己的周邊連個4S店都沒有,可謂是呵呵

不過,各大網站的測評還是有一定參考價值的,只要學會鑒別行業中一些「黑話」,評測還是可以作為相應的參考的。

比如「雖然搭載的是1.5L發動機,可銳行不會有動力不足的感覺,起步時比較輕盈」

用了「雖然……可(是)」的句型,欲揚先抑,首先打擊一下讀者的期待,反正就是一款1.5L發動機,不會有很好的動力,就是因為電子油門在初段調校的積極,所以感覺上不會有動力不足的情況,至於滿載開空調的情況,我們就不負責了,plausible deniability.

(2)38號多次強調自己是「主觀」,內容暫且不論,我很欣賞他把真正去了解車的方法交給觀眾,「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還是很好的。但他的觀點在很多人看來都有一些偏激,作為好車的評判標準,還是有點差。在現在功利的社會中,有這樣一個土豪為大家貢獻知識真是可喜可賀。

(3)論壇總體來說還是一個能夠了解到一款車真正評價的地方,但是需要花比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進行甄別。

(待更)

(4)首先我想說一下三劍客Topgear的定義。

一直以來,我覺得Topgear並不是以專業車評為主的節目,當然他們有專業的The Stig來跑圈,還有各式各樣的炫酷的Hypercar出現,但是我認為TG UK的根本在於這是一個關於汽車文化的節目(也許是世界上最好的節目)。

在各集中,三劍客都表明自己對於本國工業產品的自豪感,他們也承認德國人日本人造車方面已經超越了日不落帝國,但是談到響噹噹的「Jaguar」、「Range Rover」民族自豪感自然低流露,哪怕現在這些車都已不屬於英國公司了。

扯遠了,JC是一個非常好的主持人,但是他也是一個非常主觀的主持人,完全憑自己的感覺喜好評價一款車子。

比如Clarkson in the Lexus LFA 這篇關於LFA的文章,雖然這款車日常開的時候簡直就是一種煎熬,連杯架都沒有,但是JC還是掩飾不住自己對這款車的喜愛。

(以後可能會翻一些JC的文章)

還有15萬內能買到的性價比最高的德系車,求推薦? - 汪喵喵的回答 我這這個回答寫的,JC對於Yeti無限制的愛,都能清楚的表明JC是一個真正的性情中人。

(5)老司機是我非常想說的一個話題。

目前買車的主力應該是年紀在20到50歲的中流砥柱人群,在40到60歲之間,會有很多的「老司機」,我先無責任的總結一下「老司機」的一些特徵:特別喜歡大眾,尤其是桑塔納和捷達。

作為很多20歲左右的年輕人,他們在買車時候的選擇往往會受到身邊老司機的影響(可能是家庭或是資金的因素),作為新時代的銷量冠軍,南北大眾在其產品線上都有非常完善而且細緻的市場劃分,其市場營銷也屬於絕對的壓倒性優勢。

當聽到老司機在說「皮實耐用,安全,結實,抗撞,保值」等詞語的時候,無非是相當於給大眾在做最無價的營銷——口碑效應。

這種口碑效應是怎麼樣形成的呢?

1983年,第一代桑塔納進入中國,那時候國人對於汽車還不是作為一個簡單的工具,而是作為一個重要的生產資料。

那時候,司機還不叫司機,叫「駕駛員」,擁有駕照的人相當於擁有非常稀有的技術,可以走遍天下都不怕。除了稀有的原因,還有那時候的駕駛員是需要會修車的,不僅要會開車,還要會汽修,因為那時候車太容易壞在路上了。

桑塔納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來自德國的的先進造車技術使得桑塔納在當時具有極高的可靠性,極高的離地間隙非常適應中國路況,舒適寬闊的空間,強大的動力,良好的操控性在當時可算是首屈一指的國產車(還有悲劇的廣州標緻505)。

桑塔納解決當時最大的問題——可靠性,良好的機械性能不會把乘客扔在路上,在當時可算一大步,這也是桑塔納,包括後期的捷達皮實耐用的口碑如此之好的重要原因。

(待更……)

說了這麼多,我想這個問題最重要還是在標準上,評價高低是和參考標準有關係的,而銷量和需求是有關係的。

比如35W左右預算,最具性價比的車是什麼,我會毫不猶豫的回答是奧迪A6L,因為A6承托的面子價值已經遠遠高於其他所有同價位車型,但是A6的單純產品力,並不是同價位中最好的。


車評不評價。

叫好和叫座的車是兩回事。

中國買車還是家庭車為主,個人車為輔。

手裡有幾十萬,買輛車自己當玩具開的是少數。

大多數人買車是要考慮全家的,自己上班代步,要考慮老婆,考慮孩子的安全座椅,有時候還有父母,岳父岳母。

運動類空間小的車就對不起了。家人的空間很重要。

車標是面子,國產不是很便宜也對不起了。

大眾標才10萬?德國品質啊,買買買……

沒錢,那就國產吧,寶駿560後排好大啊,腿部能比賓士s了,什麼,才8萬,買買買。

日系,也喜歡,但是哪天釣魚島一鬧,有孫子再砸我車怎麼辦?

小眾品牌,維修保養有點麻煩,別人買什麼我買什麼吧。國產的好修也行,嗯,就是哈弗h6了。

用戶買車是一個綜合的考慮,車標的面子,車對家庭的實用性,維修保養的成本都要考慮。

車評覆蓋的用戶本身就是有限的。側重點有時候也不是家庭需要的。

家庭用注重的駕駛感受是40公里時速的城市道路感受,120公里時速的高速感受。平緩加速,減速,緩慢轉向的感受,偶爾急加速急剎車。

什麼加速,剎車,過彎是用不著的。車評和真實需求是脫節的。

從家庭車到個人車之後,標準會變。魂動紅的新馬三適合女性代步。家庭第二輛女主人用車。現在銷量也可以。

而有了第一輛a級轎車之後,再買家庭mpv和當mpv用的suv也會成為家庭出行的選擇。而原來的男主人會換更高檔次的b級,c級轎車。

所以,a6,寶馬5的銷量比一些a級車都要高,寶駿730也賣得很不錯,這都是有需求支撐的。


因為評價車的和買車的很可能不是一類人。

比如你在網上看完一幫利益不相關人士的點評之後,打算購買A車。

但是:

老丈人資助了一些錢,他老人家的意見也是很重要滴。

你媽覺得後排太局促了。

老婆非要說這車有點娘,不適合你開著去公司接她。

你偶爾要用自己的車接客戶,覺得A還是略輕佻。

同學們流行開SUV。

本市為數不多的四兒子店離你家都比較遠。

你說是不是這些東西對你的影響比較大呢?

我想這就是「叫好不叫座」的由來吧。


車主又沒收到廠商塞的錢。

測評人就開那半個小時,數錢不知道數清楚的沒,更別說什麼空間,維修,小毛病。


因為人家名字叫大眾啊!

好了認真答題。我能想到的就是木桶效應產品力各方面均衡VS產品特性太突出

  • 產品力

大眾:各方面表現都比較均衡,定位就是大眾群體,在現有的購車群體中;真正特別在乎操控的畢竟佔少數,更多是家用。考慮配置/空間/舒適性,還有面子。

馬自達:為了操控「不擇手段」,被大家一直詬病的空間,很顯然他不是不知道這塊短板。可就是不願意妥協,軸起來連我這個金牛座的人都自嘆不如。

  • 產品線

大眾:產品線廣,同平台一汽/上汽兩塊牌子同時做,比如捷達/桑塔納、寶來/朗逸、帕薩特/邁騰

馬自達:雖然也有兩塊牌子,但產品力著實少得可憐。老馬六都十幾歲了,還在苦苦撐著一馬

  • 營銷

這方面倆品牌簡直不是一個量級,大眾作為進入中國最早的外資汽車品牌,在市場/消費心理定位方面碾壓其他眾品牌。

多談兩句馬自達,這麼多年來一直悶著頭往前走。在主流消費需求如配置/空間/舒適性/增壓雙離合等方面也不理不睬,講起來確實有他的無奈。對手實在太強大,如果跟在他們後面迎合市場這些所有需求,顯然他比不了大眾/豐田/本田,那我何不好好發揮我優勢所在


嘴上說雅蠛蝶,身體倒挺誠實的嘛(老司機狀笑語)


~謝邀。

這個問題好像是問:「為什麼蘋果手機用戶對三星手機評價很差,三星手機還賣那麼好?」

因為買車的人和評車的人不是一個群體。某款車的車主對自己的車評價很差而這款車銷量還很高的情況,我還沒聽說過。

以「德原朗」朗逸和「黑科技創馳藍天、民用車最牛逼的變速箱、操控碾壓價格兩倍的寶馬、魂動設計美得合不攏腿」的昂科塞拉為例。


朗逸

車評人:….

車神:老平台拉皮,大眾標值十萬車是送的,呵呵德國原裝進口,買這車的人都不懂車,買這車的人都是腦殘,買這車的人都是交智商稅,你們信仰真足,不是你們買大眾早就倒閉了。

准車主:價格便宜,合資品牌,配置不錯,有ESP,省油,保養便宜,空間大,做工細緻,挺舒服挺安靜的,手動擋換擋舒服,自動擋是6速的。

車主:價格便宜,合資品牌,配置不錯,有ESP,省油,保養便宜,空間大,做工細緻,挺舒服挺安靜的,手動擋換擋舒服,自動擋是6速的,沒有大毛病,小毛病維修方便。


昂科塞拉

車評人:缸內直噴不辣不辣不辣不辣循環的發動機,韌性十足的底盤,變速箱超級聽話,外形仁者見仁但我還是要多說幾句,內飾漂亮還帶抬頭顯示就問你怕不怕,我才不告訴你我只測2.0頂配,你們買1.5不能怪我。

車神:缸內直噴不辣不辣不辣不辣循環的發動機,韌性十足的底盤,變速箱超級聽話,外形魂動設計,內飾漂亮科技感強。馬自達太牛逼了,這車賣這價格還有什麼好說的。

准車主:外形漂亮得合不攏腿,軸距不是2700和卡羅拉一樣嗎空間怎麼這麼小這麼壓抑難道軸距被馬自達吃了,1.5不是說也是缸內直噴+牛逼的變速箱嗎為什麼這麼肉,咬牙上2.0吧唉太貴了也沒購置稅半價,ZF政策腦殘,算了買1.5的吧,家用夠用了我又不飆車,唉1.5的也這麼貴啊優惠這麼少。

車主:外觀同級最漂亮比大眾的好看太多了,內飾逼格滿滿中控屏反應比較慢功能比較一般但是又不是不能用,你說什麼carplay的,我這是跟寶馬一樣的中控好嗎,操控精準指哪打哪我曾經多少多少碼劈彎,空間小點我又不拉貨,隔音差點收音機聲音開大一點不就行了,馬自達是把錢都用在三大件上沒錢做隔音,這叫專註,比大眾只會做表面功夫好多了,1.5的動力家用足夠了這麼堵你還能飆車呵呵/2.0的動力很爽隨踩隨有超車信心十足,創馳藍天就是牛逼。什麼你說價格高,我配置高好嗎,什麼你說我配置低,我全系自動啟停全系標配ESP,我這自動啟動是直接在發動機里的!這做工差怪長安,長安毀車你知道嗎,什麼生產標準是外方指定的,長安工藝差你知道嗎。

銷量:朗逸每月3-4萬,昂科塞拉1萬左右(補:昂科塞拉的全球銷量中,「不懂車的中國人」一個月買一萬多輛,懂車的美國人,啥時候才月均破萬的,可以自己查)。

車神:中國人不懂車,被大眾洗腦了。雖然我買不起車,但是我比你懂得多,傻逼去買機油混動的比較高級的德原朗吧。

----------------------------------------------

補一句:本人是本田車主。

再補一句:馬自達昂科塞拉是真的很漂亮,內飾我個人覺得也很有科技感。馬自達的粉絲不要誤傷我了,我以前也考慮過馬六阿特茲,付過訂金的。至於操控,我覺得十幾萬的車談操控就是玄學,除非你像38號那樣整天跑賽道,就算38號,人家恐怕更喜歡寶馬M2。

---------------------------------------------

晚上回來再補一句。考慮到現在知乎普遍戾氣很重,看答案如果跟自己的觀點不同,一言不合就要指責,有些人更是談到車不提操控好像就不懂車,是的,2萬元的車也可以考慮操控,但是操控是2萬元的車應該主要考慮的地方嗎?一定要談操控,我覺得換成運動性(動力輸出+底盤紮實)更合適一些。另外有些人不知道閱讀理解沒學好還是怎麼回事,我列舉朗逸和馬三,明明是為了把朗逸的各個人群做對比/馬三的各個人群做對比,怎麼就被理解成朗逸和馬三的直接對比了?我應該把昂科塞拉換成思鉑睿,這樣某些人理解能力能加強點。

好可怕的迷之操控,,,,,,


很像以前的諾基亞

高中畢業開始用手機後就一直是諾基亞,認為手機就該是諾基亞這樣的。

到了10年,全觸屏智能手機開始流行了,正好我也要換手機了。

室友拚命勸我換一台安卓,我卻不以為意「全觸屏了打字一定沒鍵盤爽,全是屏幕了刮壞了咋辦?帶手套都沒法撥號的手機叫手機?」

總之,當時的我對安卓可是一臉鄙視,覺得成不了氣候,櫃檯銷量也證明了這點,賣的最好的還是諾基亞。

當時我覺得安卓就會和以前的遊戲手機一樣,曇花一現,要和我說諾基亞會倒,打死我也不信。

可現在呢?

同樣的,全國有多少老司機,固執的認為,車子就該是老普桑捷達那樣的,品質就該是德國品質那樣的,所以類似朗逸這些黑的比較厲害的車,基本就是老司機在開,我還真沒見過身邊哪個80/90開朗逸的

~~~~~~~~~~~~~~~~最後一句話貌似招黑了~~~~~~~~~~~~~~~

我身邊的確沒有80/90後買朗逸的

不過有蠻多人,只要是父母給錢買的,買大眾的還是很多的,決定權還是在父輩那裡。


想到以前買相機。買第一台的時候,要買大牌子,錢又不多,要買10倍光變的,要漂亮的,要屏幕大的,然後就買了個成像質量一般的。其實十倍光變用到多少,真的有用嗎,誰知道?

然後再買後面的相機就知道要買ccd/cmos大的,鏡頭要成像好的。多少倍的大變焦反而不重要了。


評價本來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買車的人也是各取所需口味不同

兩個主觀的東西放在同一個客觀的事物上

有區別是很正常的

當然也有一些車型

車是好車,但市場定位跑偏了,或者要價太高

或者宣傳不到位,品牌影響力不行

消費者不願意掏這個錢

另外一點

真正要買車的人從來都不愛多說話

倒是我這種兜里沒錢,還管不住嘴的才愛BB

正在洗心革面,改過自新。

求廣大人民群眾給我一個重新做人的機會。


凱迪拉克全系。你看凱迪拉克多厚道,配置高,操控好,性價比高,顏值又那麼高,我選賓士/寶馬/奧迪

大眾大多數。大眾斷軸,燒機油,dsg頻繁故障,鑄鐵,老闆給我來輛狗夫。

..........還有日系大概就是一直被國人罵但是銷量一直不錯的那種了.......


其實車評是充了錢的,車是自己開的,不管什麼車,試駕完了,覺得舒服了,再去網上看其他網友的經驗,再估量自己是否去買。

那些說有的車評人很公正的,別鬧了好嗎,大家出來混,為的是什麼?當然人民幣啦!

尤其中國車市,競爭這麼激烈,誰會比誰差到哪去?還不是一句話正反說!

有些人不理解為什麼大眾賣得好,其實就是習慣,很多人小的時候看著捷達桑塔納長大的,長大以後自己練車大部分還是摸得家裡的大眾車,加之中國曾經保有量巨大的捷達計程車,自己大量的官車帕薩特,這個VW標滿大街都是,那麼買車買大眾就不算稀奇了。

如果不是大眾連續出了好幾次大事故,也許還要賣的更好。


因為評價好的車比較貴


評價很高,說明他無害。

評價很低,說明他有害。

你聽到的評價都是各方明爭暗鬥互相博弈的結果。


買車人有自己的需求,評車人有自己的角度。

前陣子聽說一款車,加速不行,跑高速不行,說的很差,然而西北部賣的很好,因為車爬山路很不錯。

還聽說一款車各方面都不好,然而車便宜性價比高,能滿足大部分人的經濟承擔能力。

前陣子日產有個車性價比很高,但銷量不行,市場的人去問了問,客戶說,「有這麼多錢我就買奧迪了」!同價位的奧迪車在所有評價中都是性價比不突出,然而大部分人認奧迪這個牌子不認日產。

大概就這樣,很多評價中的很多功能,客戶根本不需求。

補充,還有專營店的考慮。

縣級專營店少,大眾、標緻雪鐵龍很多,一般老百姓就近買車,修也方便。

路虎評價多高,國內沒幾個專營店,修車也費勁。


瀉藥。莫名想起電影。有的叫好不叫座,有的叫座不叫好,但是除了小眾文藝片,大多數還是好電影票房高。僅做參考


首先:

一個簡單的現象:

每種車型的高中低配,論車來說,肯定是高配的比中低配的好,可是大部分車型都是中低配賣的多很多,頂配的銷量往往不到總銷量的10%。那麼怎麼評價這高中低配的車型呢?沒法子評價。

其次:

評價這個事情還是見仁見智的,在不同的消費群體中對於朗逸和邁騰評價肯定是不同的。

社會是金字塔形的,購車消費也是金字塔形的,不同的消費觀念和對於車輛的認知程度導致對於一輛車的評價各有不同,在怎麼評價一輛車上只要實事求是就沒有對錯。

最後:

車的銷量取決於車輛的設計傾向,是設計給誰的,就像當年普通自行車的銷量一定完爆公路和山地車一樣。

總結:對於車的評價屬於見仁見智,跟車子的銷量真的沒什麼關係。


瀉藥,我舉兩件發生在我身邊的例子,也許能說明些事情。

第一件,我司質量部和供應鏈帶頭人彼此看不順眼,神仙打架小鬼遭殃,高層的暫時動不了那就找機會搞下面的人,忽然某天,公司內部郵箱出現一封外部郵箱發的檢舉信,稱隸屬質量部的我司某駐場服務,不按時完成本職工作,在正常工作時間接其它公司的私活,時間、地點、任務,記敘文三要素一個不缺,老闆一看到郵件就怒了,下令馬上調查是否屬實,如果屬實一定嚴懲。一時間風雲變幻,硝煙瀰漫,你來我往。

因為駐場那兄弟和我還關係不錯,對他的為人也還了解,感覺不至於為了那點錢干出缺心眼的事,而且還發現那封檢舉信有些不符合邏輯的地方:

一、所謂的接私活的地方,並不是我司人員應該待的地方,客戶公司面積很大,不同的產品所在的區域不同,所以涉及到的供應商所在區域也不同,舉報信中說見到那兄弟的地方,正是我們不會去涉足的地方,因為不管是涉及到日常工作還是私下溜達,那邊都沒有彼此認識的人,所以在一個不可能出現的地方見到他接私活,不符合邏輯。

二、能在客戶那轉悠的,除了質量的,就是涉及到送貨的供應鏈的人,再就是我們項目組的人,我們和兩個部門都沒有矛盾,質量的人被整,那舉報的肯定就是供應鏈的人,正好我與其中一個主管關係不錯,有幾次故意套話,看能不能套出來是哪個人所謂的親眼所見,最後回答是「聽別人說」。

三、我查了下考勤,那個被舉報的哥們說接私活的那段日子,上的是夜班,晚八點到早八點,即使是提早去,最多就是晚上七點去交接,而我司送貨那些人的時間是從早八點到下午六點。後來私下找了故意找事部門的領導,此事就此結束。

第二件,我所在的城市論壇有一個所謂的特別懂車的大哥,號稱在某車托之家發表過幾篇回復超過三十萬的文章,每當別人問他對某車型的看法時,如果是德系,回復如下:買德系車的都是傻逼,大傻逼,腦子裡都是屎的人才會買德系車,這種傻逼快去死;如果是法系,回復曰買法系的都是大傻逼,車丑牌子丑,傻逼才會買這樣的傻逼車,諸如此類。但有時此大哥又會偷偷摸摸的發個帖子,如東南產的三菱還是不錯的,操控啊機械啊國內同類第一,又如某某車型現在降價,去試駕了,感覺不錯,而且現在正在搞活動,性價比高啊,信我的沒錯。大哥你收錢也就收了,能別這麼明顯的不要臉么。

舉這兩個例子,是想說明些事情:有些事情想要知道真相,你得自己去搞明白,而不是聽別人說。有些所謂的權威,就當個笑話就行。


叫好不叫座,品牌不行,渠道不行,營銷不行,二手車保值率更不行。


我今年剛剛大學畢業,我的小理想就是近幾年能給自己買一台馬自達昂克賽拉。說來也巧,我大學專業是車輛工程,現在就職一家中大型做汽車零部件的德企。

來一張馬自達昂克賽拉的圖。

馬自達在一個汽車安全排行榜上排名第三,外號日本寶馬。

我平時非常關注汽車,馬自達的口碑也一直不錯,不過在中國(僅限中國),馬自達的銷量卻是跟不上它的名聲啊。

在中國下面這個車銷量非常牛,我也不知道它為啥這麼屌,誰能告訴我why?


推薦閱讀:

既然7速乾式雙離合那麼不靠譜,為什麼廠家還要用?
就業季又到了,各位汽車業前輩有什麼業內的坑想分享一下么?
各國車都有何技術優點與劣勢?
為什麼汽車B柱經常是黑色的?
可以把高粘度的機油比如0w-40加到手動變速箱里當變速箱油使用嗎?

TAG:汽車 | 汽車行業 | 汽車選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