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是如何變成「著」的?
到底發什了什麼?「著」怎麼就變「著」了?怎麼變的?古代沒有「著」這個字嗎?
「著」和「著」在古代是一對書寫差異造成的自由變體,可任意互換,兩者職能有分工,是很後來的事情了。「著」和「著」之間的關係,和「無」和「舞」之間的很相似,有興趣的朋友可點擊鏈接做擴展閱讀。在書法中,「艹」頭往往可以寫成「?」,如「藝」有個俗字作「兿」,而「蘭」的簡化字「蘭」上面的「?」實際上也是「艹」頭(其下的「二」為替換複雜部件的記號)。而在俗字中,「日」和「目」往往容易混淆。比如現在從「目」的「督」(訛形),在早期的古文字中是從「日」的(見下圖「督」的字形表,取自季旭昇《說文新證》),實際上這種從「日」的「督」到了唐代碑刻中仍然可以看到。
「著」中「艹」寫成「?」後,與「者」上方的「耂」粘連在一起,構成「羊」形;「著」剩下來的「日」,則慢慢訛變成「目」形。最終成了一個由「羊」和「目」組成的「著」。
※ ※ ※ ※ ※ ※ ※ ※ 「著」的字義,以及「著」、「著」的記詞職能分化。「著」是一個讀音和字義非常多的字。
據《廣韻》載,「著」字有五種讀音,平上去入四個聲調都有。其反切、聲韻地位、釋義如下:- 直魚切
澄
開
三
魚
平
知
遇
爾雅雲太歲在戊曰著雍又直略陟慮陟略三切 - 丁呂切
知
開
三
魚
上
知
遇
著任又張慮直略二切 - 陟慮切
知
開
三
魚
去
知
遇
明也處也立也補也成也定也陟慮切又張略長略二切二 - 張略切
知
開
三
陽
入
知
宕
服衣於身又直略張豫二切 - 直略切
澄
開
三
陽
入
知
宕
附也直略切一
其平聲讀音「直魚切」推導普通話讀 chú,表示「著雍」這種古代天文學中的歲陽名。
其上聲讀音「丁呂切」推導普通話讀 zhǔ,釋義是「著任」。筆者對這個釋義不是很清楚,不知是否和日語中表示「上任」、「到任」的「著任」有關係。(明代《洪武正韻牋》所載的上聲「著」是作為「寧/?」的通假字使用的,見《詩·國風·齊風·著》)以上兩種音義基本沒有在現代漢語中體現。其去聲讀音「陟慮切」是「著」最常見的音義,有「顯著」、「寫作」等意思在。對應了今天讀 zhù 的「著」。其入聲讀音有「張略切」和「直略切」兩種,介音、韻母一樣,只有聲母有清濁上的區別。這個入聲讀音對應了今天讀 zhuó 的「著/著」。其中知母張略切的「著」表示「服衣於身」,也就是對應了今天「穿著打扮/穿著打扮」的「著/著」;澄母直略切的「著」表示「附也」,也就是對應了今天「附著/附著」的「著/著」。衣物是附著在人身體上的,故而「張略切」的「服衣於身」與「直略切」的「附也」兩種音義實際上是同源的。上文說過,「著」和「著」本是一對自由變體,但是由於「著」的音義過多(主要是去聲讀音和入聲讀音),人們便逐漸有了分用的趨勢。他們是這麼分化的:讀去聲的「著」仍然作「著」,讀入聲的「著」則用「著」表示。雖然這兩本字書是以倡導「正字」為目的,但是客觀上還是反映了明代「著」去聲、入聲的音義有分化,入聲「著」由「著」表示的事實。
※ ※ ※ ※ ※ ※ ※ ※ 「著」、「著」的現代使用規範在目前使用漢字的國家和地區中,中國大陸、香港和日本均保持了「著」和「著」的分化,算是將明代以來「著」去聲、入聲分化的趨勢用語言文字規範的方式給固化下來了。只有台灣的語言文字規範最為保守,來自去聲、入聲的「著」,全部都作「著」,而不用「著」字。甚至台灣的 Big5 編碼字符集中都沒有「著」字。
事實上,上個世紀的文字改革運動中,「著/著」並未被文改字表明文規範。所以「著/著」這組字,既不是簡繁字(未出現在《簡化字總表》中),也不是異體字(未出現在《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中),當然更不是新舊字形。所以入聲的「著」,在現今中國大陸不用「著」而用「著」,也不算錯。《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就仍然保留了「著」的這些用法(只是不是推薦用法)。 也許有人會問為何文改委當年沒有明文規範這組字?那是因為在上個世紀,「著」和「著」已經形成了分化的習慣,沒有必要再通過字表來強調這一關係。民國在大陸時期出版的《國語辭典》,入聲的「著」、「著」都可以使用,而去聲的 zhù(ㄓㄨˋ)只能用「著」表示(見下圖):所以各自獨立進行漢字規範的香港和日本,也不約而同地選擇了讓「著」和「著」分化使用。特別是香港漢字標準,與其說是規範,不如說是整理歸納。所以香港漢字標準最符合社會現實,既不強行復古,也不強行簡化。
這些國家和地區中,只有堅持傳統的台灣對待「著」和「著」這組字有些許不同。再說說日本。日本「著」、「著」分化大致和中國大陸、香港類似。所以會有下面的分化:- 著作権(ちょさくけん)、顕著(けんちょ)
- 著服(ちゃくふく)、接著(せっちゃく)、著陸(ちゃくりく)
唯一的例外是「土著」一詞,中國大陸和香港均作「土著」,而日本作「土著」(どちゃく)。
「土著/土著」一詞最早見於《史記》,作「土箸」。按:「著」字本作「箸」。「土箸」是最原始的寫法。
《史記·西南夷列傳》:「其俗或土箸,或移徙,在蜀之西。」《漢書·西域傳上》:「西域諸國,大率土著。」顏師古註:「言著土地而有常居,不隨畜牧移徙也。」
「土著/土著」,謂人民與土地相依,指世代居住的地方,也指世代居住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按照日語的「土著」的音讀「dochaku」,此處的「著/著」應來自-k尾入聲的「著」,取的是人民依附土地之意。
另據 @gm zeng 老師的補充,《漢書》顏師古注是「直略反」。也就是說在唐代,「土著」的「著」的確讀作入聲,和現代日語一致。
也就是說現代中國大陸和香港理論上也應該作「土著」,讀作「tǔ zhuó / tou2 zoek6」。台灣作「土著」,讀作「ㄊㄨˇ ㄓㄨㄛˊ」。借用語言學的概念來說,「著」和「著」在中日標準中完成了從自由變體向條件變體的轉變。※ ※ ※ ※ ※ ※ ※ ※2016/5/17 補充:今天蒙朋友告知,原來裘錫圭先生在《文字學概要》中提過「箸-著-著」三者的關係,竝且強調了「土著」應該讀 zhuó。《文字學概要》是筆者的入門書,之後又反覆重讀過不下三徧。這個例子卻一點也不記得了,在撰寫本文時自己獨立攷察,以至於失引裘文,實在不應該。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看裘錫圭《文字學概要(修訂本)》第215葉。
一些題外話
原問題是「繁體字『著』是如何變成『著』的?」,我在回答之前,對問題進行了恰如其分的修改,刪去了多餘的「繁體字」三字。我覺得有必要糾正一下一般公眾對於漢字的「刻板印象」。那就是將「大陸漢字規範」與「台灣漢字規範」的關係,用「簡化字」與「繁體字」的關係來籠統表示。實際上這兩組概念所指代的實體,雖然大致吻合,但是互有交叉、絕不等同。用「簡化字」與「繁體字」來指稱「大陸漢字規範」與「台灣漢字規範」,很多時候會帶來概念的混淆(也有些是在故意偷換概念)。本題的「著」和「著」,就不是什麼「簡化字」與「繁體字」的關係,而應是有關陸台漢字規範差異的事。難道題主沒發現「著」和「著」的筆畫數是完全一樣的麼?(都是11畫)
中國文字改革出版社委員會在制定「簡化字」的時候絕對不會幹這種名不副實的事情。拿「繁體字」來稱呼台灣、香港、日本的漢字規範,相當不妥當。「繁體字」是中國文改委簡化漢字過程中為了稱呼需要設立的一個術語,僅在中國大陸內使用有效(因為中國大陸的確有簡化字和繁體字兩套標準)。人家台灣、香港明明只使用一套漢字標準,何來「繁體字」之說?日本的兩套漢字標準(新字體和舊字體),和中國《簡化字總表》規定的「繁體字」也都不一樣。所以台灣人、香港人才不喜歡管自己使用的文字叫「繁體字」,正如被廣電總局要求不用外文縮略語的央視主持人不會傻乎乎地管「NBA (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 」叫「國家職業籃球聯賽」一樣。相信各位也不會管陌生人的父親叫「爸爸」,而管自己的父親叫「叔叔」。請讀王力《漢語語法史》第 126-131 頁,意義上的解說。
至於字形上則是區別字,蔣紹愚《古漢語辭彙綱要》第 205-213 頁詳細論述了。
而且《詩經》還有第五個讀音,直呂切,《廣韻》失收,見《齊風·著》「俟我於著乎而」。這是因為通「寧(zhù)」,和下文「庭」、「堂」三個都是房屋構成部分,都是定母字。不過這是假借字,不是本身攜帶的意義。
「著」字自宋朝起從「著」字中分化出來,《字形表》維持兩字作不同用途,只有讀作「zhù」才用「著」字,其餘用「著」。台灣則依照隸辨、干祿字書、五經文字、龍龕手鑒、玉篇、廣韻、集韻、類篇、字彙、正字通等字書記載:「著」是「著」字某些情況(字義)下的「俗字」,所以標準一律作「著」,共五個國語音:「zhe」「zhuó 」「zhɑ?o」「zhɑ?o」「zhù」/粵語「zoek3」。按:「著」字由來猶如上述所舉「茲」字之例,蓋將上方之草字頭做變形爾。————————題外話:裏:台灣取俗體「裡」。曬:台灣取俗體「曬」。幺:台灣在單獨情況下取俗體:「么」。薦:台灣取俗體「薦」,另外,「薦」也是正體字,只不過是不同用途。鉢:取俗體「缽」。
者者,金文從木從小從口。會意。
木者,樹木也。凡木之屬皆從木。
小者,象細碎之物形。物之微也。凡小之屬皆從小。
口者,象人口形。人之口也。凡口之屬皆從口。
者者,謂以木捆紮而成之桶壁也,復以細碎之物實其縫。
故,者者,環壁也。
者者,環壁也。凡者之屬皆從者。
【余論】:參白川靜之說。
著者,從艸從者。會意。
艸者,艸之緫名也。凡艸之屬皆從艸。
者者,環壁也。凡者之屬皆從者。
著者,謂藤蔓植物附樹生長,有若環壁也。
故,著者,附也。
著者,《直音》云:俗作著。
推薦閱讀:
※「聽」字是怎樣簡化為「聽」的?為什麼是口字旁?
※「另」的本字是什麼?
※簡化字的淵源是什麼?
※簡化字「舊」是怎麼來的?
※此為廣東汕頭潮陽區玉龍觀道教遺址門上的兩副對聯,看起來都是漢字,竟然一個字都不認得,請問如何解讀?